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地域文学。地域文学,即是作家以同一地域生活背景为题材的创作在其文学创作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流露出这一地域所特有的地域色彩的创作方式。尽管目前学界对地域文学还没有一个规范的定义,但是就巴山作家群的创作看,地域文学既不是乡土文学,也不是民间文学,而是超越二者之上,在题材、主题、风格诸方面与一般文学相比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文学类型。相对于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而言,20世纪的百年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它却发生了由传统跨向现在的巨变,沿袭了两千多年“超稳定结构形态”的封建政治经济体制崩塌了,建构在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基础上的封建思想文化的权威地位从根本上动摇了。以科学、民主为核心的西方现代文化思潮滚滚东来,深蕴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学性、民主性精华经过发掘和整理而熠熠生辉,外来进步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革命和现代化实践过程中,逐渐整合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文化。文学是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特别是精神文化的花朵,文化是文学的土壤,中国现当代文学就是在20世纪中国的特色文化土壤上生根开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