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铁论》共六万多字。
西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期间召开“盐铁会议,以贤良文学为一方,以御使大夫桑弘羊为另一方,就盐铁专营、酒类专卖和平淮均输等问题展开辩论桓宽根据当时的会议,并加上与会儒生朱子伯的介绍,将其整理改编,撰成《盐铁论》。
第一篇至第四十一篇,记述了会议正式辩论的经过及双方的主要观点。第四十二篇至第五十九篇,写会后双方对匈奴的外交策略、法制等问题的争论要点。最后一篇是后序,《盐铁论》是研究西汉经济史、政治史的重要史料。
《盐铁论》的议论从实际出发,针砭时弊,颇中要害;语言简洁流畅,浑朴质实。另外《盐铁论》采用对话体的写法,并且各篇之间互相联系,在古代散文作品中是很少见的。
《盐铁论》作者桓宽,偏向儒家思想,并不能保持客观立场。桓宽於此次会议记录中对诸“贤良文学”有明显偏颇的立场,书中多次描述官府官员们的窘态,或默然不对、或勃然作色、或怃然内惭,多有贬抑之辞。
《盐铁论》的意义:
1、这是一部全方位反映西汉王朝经济政治文化,戍边屯田方略,对外政策,意识形态,民生需求等场景式的大讨论,大辩论,是决定帝国经济走向的深层次会议记录。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这是汉代国家体制的一次检验。把全国60多位贤良文学请来征求意见,这是民主,最后由中央政府决策,这叫集中。合起来就是民主集中制。国家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手段,也是制度。所以体制自信,道路自信,在历史上是可以追溯的。
3、这是一次主张市场经济和主张计划经济的一场大对决。是市场多一点,还是计划多一点,各有各的诉求。站在国家全局的高度看问题,和站在点面局部看问题,起点和落脚点是不在一个层面上的。
以上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盐铁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