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见到的社区团购,基本上有三种形态:
1、基地主导型。很多城市近郊的农场主,自己在城市的社区里建群销售自己的产品,然后自己开车配送到社区。这是第一代的社区团购模式。
2、供应链主导型。销地的供应链企业,在社区招募合伙人。社区合伙人负责运营自己所在社区的微信群、实现销售后把订单统一汇总到供应链企业,供应链再配送到社区。这个销售模式的产品品类、价格、促销活动规则都是供应链企业决定的,供应链企业是这个销售链条的管理重心。
这是目前主流的社区团购形式,很多线下供应链都加入进来了。
3、社区主导型。社区微信群的群主自发进行零售,供应链只是依照群主的指令供货。一般线下社区店开展社群销售会采用这个模式。社区群主作为离用户最近的一方,最了解用户需求、最了解竞争对手的动态。所以这种模式是“让听见炮火的人指挥炮火”,是最有效率的。
从基地到销地,再到社区,社区社群销售的管理重心逐步下沉到了离消费者最近的地方。
未来的发展方向
专业化是未来社区团购业务发展趋势的最重要的特征,具体有以下三个方面:
1、专业选手进场
众做周知,社区团购是从“小规模农场+宝妈”这样的小白选手组合起步的,但是2018年有越来越多的专业选手加入了这个市场。
2、产品线扩张
OTHELLO是一个做厨具的厂家,产品主要出口,虽然在天猫开了店,但是销量很小。今年开始给社区团购供货,终端零售价能打到超市价格的一半。一次活动的销量超过天猫一年的销量,还不用花钱买流量,没有应收账款。
社区团购的产品应该覆盖家庭消费的全品。生鲜虽然能吸引眼球,只有全品才能被用户依赖,变成用户日常时间预算的一部分。
3、管理重心下沉
移动互联网给我们提供了在线上高度协作的技术条件,社区店和供应链只要共享一部分数据,就可以把用户体验搞得更好。
比如说,社区店把自己的烟酒库存共享给烟酒供应链,供应链就可以及时补货,或者把这个店不好卖的货调到其他店,还可以在线下店发起团购的时候及时备货。供应链和社区店(社群)基于数据的高效协作是新零售的典型特征之一。
4、微信流量分化
微信流量是一个大宝藏,随着越来越多专业的商家到微信里做生意,微信的流量呈现出了分化的态势:
朋友圈:平台(如:拼多多)提供产品和优惠机制,迎合用户占便宜的购物动机。这类购买主要发生在朋友圈,或者在一些非专业购物群。
公众号:平台(如:SEE小电电)提供符合公众号粉丝调性的产品,公众号主提供流量(关注公众号的粉丝),用内容触发买家的偶发性购买冲动。
现在也有一些专门给其他媒体平台(如:今日头条、抖音、秒拍等)的网红提供产品的创业项目,其商业逻辑基本一致,我们称之为服务媒体的供应链。
微信群:社区社群已经发展成为专门的零售群,买家持续稳定的购买,以满足其日常生活所需。社区社群里发生的交易频度最高,稳定性最好,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买家每天必逛的地方。
朋友圈流量或者公众号流量转化成购买,都是偶发性的;而社区社群就是专门的零售场景,群主建群就是为了卖货,群成员进群就是为了买东西。所以,社区微信群是微信里最有价值的流量源。
小程序是穿透上述三种场景的技术工具,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之内。现在的各种“小程序电商平台”,我们经过数据分析,依然可以发现他们的主流量来源必是朋友圈、公众号、微信群三种之中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