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情感智力)是由哈佛大学的彼得·萨洛瓦 里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约翰·梅耶两位心理学家在 1990年首次提出的,用来描述对成功至关重要的情 感特征。他们认为,高情商比高智商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后来情商(EQ)概念被丹尼尔·古尔曼的《情感智力》一书发扬光大,一度震动美国的每个角落,成为评价人的标准,培养孩子的指南。情商(EQ)不像智商那样可通过测试计算出来,它是一种能力,一种自我管理情绪的能力。实际上个人如何自处(内在智商)及人际关系(外在智商)的训练是相当重要的。高德乐博士将个人如何自处及人际关系合称情绪智商(EQ)即情商,与智商(IQ)分别开来。1995年,美国心理学家格尔曼对情商作了更明确的说明,他认为情商包括五个方面的能力:一、认识自身情绪。只有清楚自身的感觉和喜好,才能做适当选择,成功主宰生活。班上总的平均分是12分,普遍较其他的各项都低,常常是自己不了解自己,不知道自己的喜好。我也是这样,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到底该去做什么。就拿高考填报志愿来说,也是十分的盲目,对自己的不了解都不知道该怎样去选择专业,今后的就业方向。据我所知,班上学多同学和我有同样的情况。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自己都不了解自己注定会失败。那么,怎样才能更好的认识自己呢。我会试着开拓自己的视野,扩展自己的活动给范围,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结交朋友,和朋友聊天,更多的了解他们眼中的自己,敢于尝试新的事物。二、妥善管理情绪。人人都有情绪,情绪若随着境遇作相应的波动,是正常又合乎人性的。若情绪太极端化或长时间持续地僵化,当事人不能掌握调节情绪的方式,这个人便很容易被情绪所困扰。情绪化的人,不但事业不能成功,连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也可能受影响。所以,明白情绪之后,也要懂得调理情绪。经常听到某人自杀或者杀人的报道,并不是因为他们不懂得生命的宝贵。我相信到最后许多人是后悔的。完全是因为当时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每个人都处在联系当中,不仅仅是孤立的一个人,你的每一个情绪失控都会影响到身边的人,特别是关心在乎你的人。在《性格塑造》中的男主角因为不能够可能告知自己的情绪,给他的家庭带来了危机自我控制12分,人处于较低的水平,在众人面前还可以控制,一旦一个人就容易失控,而且常常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情就郁闷很久。情绪ABC理论的创始者埃利斯认为:正是由于我们常有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才使我们产生情绪困扰。如果这些不合理的信念久而久之,还会引起情绪障碍呢。情绪 ABC理论中:A表示诱发性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通常人们会认为诱发事件A直接导致了人的情绪和行为结果C,发生了什么事就引起了什么情绪体验。然而,对不同的人,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就是因为每个人的控制不一样。《性格塑造》中的男主角在经过心理咨询师的调节之后,面对自己以前和烦恼的事情能够有不同的情绪体验,就是因为他自己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