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装企业成本控制要点分析
企业在每个月底可以对成本进行核实,并对项目成本的支出进行细化,通过与已经完工的项目核算、年核算成本进行比较,真正的实现项目成本控制在各个环节都可以得到有效的管理。
摘要: 我国市场经济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导致建筑安装企业面临着新的问题。对于企业而言,成本的有效控制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益,而建筑安装企业也是如此,但是,在对其成本控制体系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一些企业并没有对项目的成本控制进行重视,导致企业发展存在一定的风险。本文主要是对建筑安装企业在全过程成本控制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措施,以提高建筑安装企业对成本控制的能力。
关键词:建筑安装企业;全过程;成本控制
一、建筑安装企业进行全过程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控制意识不足
在对成本进行控制的过程中,需要建立规范的流程和体系。但是,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并没有重视该体系的规范性,导致成本控制在实践中出现问题,而成本控制体系就形同虚设。除此之外,建筑安装企业对成本控制的意识不足,也是导致成本控制不能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由于意识上的缺失,建筑安装企业就不能建立相关的项目成本评估制度,更不会存在评估部门,在工程项目中就不能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甚至不能形成有效的监督,对一些员工的行为不能进行限制,一旦项目出项成本超出的情况,企业就不能进行及时的解决,也不能提出相关的措施,导致项目工程的质量不能得到保证。
(二)考核激励制度不全面
在项目管理中,需要以规范的管理体系为基础,保证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提升,而成本管理也是如此。尤其是一些安装项目,更需要对成本控制体系进行规范化,在建立体系的同时,应该以项目经理为中心,企业管理部门的管理者共同发挥出自己的职责,保证项目的成本和最终效益都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形成相关的责任制度,并建立全面的考核激励制度。纵观我国建筑安装企业,面临管理制度缺失,导致考核激励制度不能发挥出作用,员工工作情绪下降,在对成本控制时缺乏主动性。在项目部门中成本控制不能得到足够的认识,不仅不能对员工产生激励效果,甚至会对成本控制造成制约。除此之外,虽然一些建筑安装企业已经认识到激励制度的重要性,但是,在建立相关内容时并没有和奖惩问题进行紧密的联系,激励效果不尽人意。
(三)成本投入过大
在建立成本控制制度时,需要对相关的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如果企业的内部控制并不严谨,很可能导致财务活动不能得到真实有效的记录,比如在购买先进设备、原材料时会使用假的发票来冒充原始发票,导致实际支出和财务支出存在差别,或者是在水电费缴纳过程中,也会出现上述现象,导致成本支出增加。此外,还有一些建筑安装企业在对人工费用进行发放时,没有按照工时进行对比发放,或者工时记录不完善,导致费用随意发放,引起项目成本混乱。上述问题都会引发成本记录的有效性降低。
(四)静态成本控制不及时
建筑安全企业在对项目进行实施的过程中,项目的周期性应该取决于各个环节,比如对项目的评估、招标、前期准备、实施和维修等等,这些环境都存在必须的投入,所以,成本控制活动应该是动态的。而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是认为成本控制活动是静态的,往往是在项目已经完成后才开始对成本进行核算。因此,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经常出现不合理的支出或者超出计划的支出,就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一些企业虽然也在施工阶段对成本进行核算和控制,但是这种核算是阶段性的,所以成本控制质量较低。
二、建筑安装企业进行全过程成本控制的对策
(一)树立科学的成本控制理念
建筑安装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应该以项目为基础,并树立相关的成本控制理念,让企业各个层次的员工都可以认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并明白对成本进行控制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而这些利益和自己是息息相关的。树立成本控制理念可以帮助企业在对成本进行控制的过程中,进行正确的引导。建筑安装企业在进行财务活动时,需要有节约至上的思想,但这种思想应该有一定的程度,保证成本支出的合理性。面对新的市场环境,建筑安全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往往会出现用假材料代替项目中的材料,甚至刻意的缩短工时,导致管理环境恶劣,一些企业还会出现拖欠工资的情况。这种成本控制,不仅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还会限制企业的发展,严重时还会导致企业面临法律的制裁,而这种企业所完成的项目,其质量也令人担忧。久而久之,企业的名誉也会受损,人们的信任度降低,及时开展新的业务也得到不发展,企业员工丧失工作信心,向心力下降,人才流失量增加,企业发展必然会受到限制,严重时还会面临破产。所以,企业对成本的控制应该掌握在合理的范围内,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还要保证施工项目的质量,提高人们对企业的满意度,获得更多的市场竞争力。
(二)建立激励考核体系
建筑安装企业在建立成本控制时,可以根据项目的需要建立相关的部门,并安排专门的领导对其进行管理,并对项目成本支出的详细情况进行掌握,此外还可以将项目工程的进度控制和考核相互结合,并建立相关的奖励制度,这种制度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员工对成本控制的积极性,还能保证成本控制的科学性。对于管理中的关键点引起重视,并提高考核方式的科学性,除了一些特殊的因素,可以在考核中不被归纳在内。建筑安装企业在对项目进行实施的过程中,主要是以项目经理为主,而项目经理则是这个项目中的独立成本控制引导者,更是成本控制的主体,项目员工应该围绕经理对成本进行控制。在对成本控制的过程中,需要明确每个员工的职责,对其权责进行划分,保证每个人的责任可以更好的履行。对于一些在工作中有重要表现的人,可以对其进行表扬,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奖励的内容应该以满足员工为主。对员工的工作热情进行激发,可以更仔细的`对成本数据进行搜集,保证项目成本控制体系的完整性。
(三)控制项目成本
上述我们已经提到,员工在成本控制中,需要建立相关的数据,并对其进行整合,从而成为企业成本控制的主要依据。这些资料就必须切合实际,才能真正的实现企业成本控制的真实性。对于成本控制而言,由于项目的不同,形成的类别也会有所差异,而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应该按照这些类别对其进行整理。根据成本的内容可以将其分为:可变成本、固定成本和半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中包含可以按月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变动成本则是指,市场变化导致原料、人工费上涨;半变动成本多是指水电费用。成本控制想要真正的发挥自身的价值,就必须保证内容的真实性。此外,还可以根据成本数据对成本进行核实,通过相关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将结果和预算进行比较,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实施奖惩政策,对于一些存在超支或者资金滥用的行为,应该及时处罚,同时对于超支的原因进行分析,在今后工作中予以改善,通过改善措施,保证企业获得最大的利益。
(四)实施动态成本控制
企业在每个月底可以对成本进行核实,并对项目成本的支出进行细化,通过与已经完工的项目核算、年核算成本进行比较,真正的实现项目成本控制在各个环节都可以得到有效的管理。实施月结核算,是符合国际会计准则和制度的。建筑安全企业所涉及的项目往往数量繁多,所以在对成本进行核算时,财务工作量较大,环节也更为复杂,进行月结这种细致的核算就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于财务人员而言也是一项极为困难的工作,对于这些问题,可已经从以下方式尝试解决:(1)在成本核算中利用相关的软件,现代企业中有很多财务管理软件,通过这些软件对财务进行核算,可以有效的缩短员工工作时间,减轻员工工作压力。(2)建筑安装企业要意识到这种动态成本控制方式会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需要定期对票据进行审核,或者提前制定好措施,对风险进行有效的规避。
三、结束语
建筑安装企业在对成本进行控制和管理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企业对成本控制没有树立正确的意识、成本资料不全,在进行投入的过程中造成成本过高、对于静态成本不能进行及时的控制等等。所以,建筑安装企业应该综合实力出发,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保证成本控制可以让企业获得更多的利益。在对成本进行控制的过程中,应该建立完善且科学的成本控制制度,同时建立考核激励制度,让员工可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成本控制中,此外,成本控制应该是一个动态管理模式,提高成本控制的有效性,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成本控制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让企业获得更多的利益,并得到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贞香.建筑安装企业进行全过程成本控制的关键点及有效途径[J].现代经济信息,2014,20:168+170.
[2]邓干立.建筑安装企业成本控制探讨[J].财政监督,2010,20:47-48.
[3]陈会中.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控制有效途径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3,04:123.
[4]云春华.建筑安装企业的成本控制[J].时代金融,2012,27:38-39.
[5]陈健新.建筑安装企业成本控制途径分析[J].会计师,2012,16:19-20.
[6]刘俊.建筑安装企业成本控制探讨[J].中国总会计师,2009,12
建筑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大全
接地气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毕业论文是每个大学生都必须通过的,毕业论文是一种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怎样写毕业论文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建筑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邢莉燕,陈起俊.工程估价.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2]郑少瑛,周东明,王力强.土木工程施工组织.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3]郑少瑛,周东明,周少瀛.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4]张立新.住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与案例精选.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5]山东省建设厅.山东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6]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7]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第1版.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8]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9]汪正荣,朱国梁.简明施工手册.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0]《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编写组.建筑施工手册.第4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全国统一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土建工程(GJDGZ-101-95).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12]山东省建设厅.山东省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4]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机械设备管理分会.简明建筑施工机械实用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5]王玉龙.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计算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16]四川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四川省造价工程师协会.建设工程劳动定额建筑工程.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17]四川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四川省造价工程师协会.建设工程劳动定额装饰工程.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18]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新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汇编(修订版).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19]荆莉燕,王坚,梁振辉.工程估价.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20]山东省建设厅.山东省装饰装修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刘柏茹.导线测量的精度控制探讨[J].硅谷,2009,(05).
[2]郭宗河,郑进凤,贺可强.全站仪导线测量若干问题的探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2).
[3]陈正耀.导线测量的计算与应用[J].北方交通,2009,(05).
[4]姜华根.双点导线测量[J].科技资讯,2009,(15).
[5]王汉存.全站仪导线测量平差方法浅析[J].中国煤炭地质,2009,(11).
[6]焦建新,沈荣林,闫玮.全站仪测量导线中的错误分析和处理[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4).
[7]王海明.全站仪坐标导线测量的平差方法[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09,(09).
[8]孟令涛.城市导线测量一体化程序设计[J].现代测绘,2009,(04).
[9]黄艳立,高怡.全站仪导线测量数字化研究[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09,(04).
[10]张小诺,李彦阳.导线测量严密平差定权方法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4).
[11]熊法堂.导线测量粗差浅析[J].人民长江,2000,(05)
[12]景德广.导线测量中错误或粗差的分析[J].测绘技术装备,2003,(02)
[13]尚海旺,王水林.导线测量检验粗差的有效方法[J].科技信息,2010,(01)
[14]吴家乃.导线测量中粗差的查找[J].工程勘察,1981,(02)
[15]陈章明.检查导线测量错误的方法[J].引进与咨询,2000,(04)
[16]黄林.论导线测量粗差的判断[J].地矿测绘,1996,(02)
[17]蔡群.关于粗差含义及其多样性的探讨[J].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01)
[18]宁卫远,焦利伟,刘艳玲.导线测量粗差判定方法的探讨[J].中州煤炭,2004,(06)
[19]陈玉平,胡奎.井下大压力巷道导线测量方法探讨[J].矿山测量,1998,(02)
[20]H.H.斯列涅夫斯基,B.H.卡拜斯基,刘志源.导线测量中的坐标连测问题[J].矿山测量,1980,(03)
[1]王楠,邵毅明,周娜娜,阎宏涛.道路交通安全中的视错觉现象分析[J].公路与汽运,2010,(07)
[2](美)JR布洛克.奇妙的视错觉——欣赏与应用[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2.
[3]杨阿联.格式心理学与建筑设计[N].中国旅游报,2008.
[4]曹方.视觉传达设计原理[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146.
[5]贺俊杰.透视与错觉[M].湖南:湖南科技出版社,2012:98.
[6]随艳金敏丽.视错觉在公共空间艺术设计中的运用[J].院校风采,2010.
[7]刘跃国.浅谈视错觉在建筑立面设计中的应用[J].广西城镇建设,2010.
[8](英)查尔斯麦基.可怕的错觉:人人都会犯的致命错误[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8.
[9]马连弟刘运符.透视学原理[N].吉林美术出版社,2006:38
[10]熊圣.视错觉在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N].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5.
[11]李蔚.神奇的空间魔术——谈视错觉在餐饮空间设计中的应用[J].上海建材,2011(2)
[12]张引良.浅谈符号学与电影海报的视觉符号[J].中国-东盟博览,2012
[13]张福昌.视错觉在设计上的应用[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3:1.
[14]RonaldG.Carraher,JacquelineB.Thurston.Illusionandvisualart[M]苏茂生,台北:大陆书店,1975:11.
[15]周东梅.视错觉在环境空间中的研究与应用[D]上海:东华大学,2006:7.
[16]熊兴福,刘金萍.析视觉负后像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07(08):1.
[17]蔡从.浅谈视错觉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应用[J].艺术广角,2011(04):58.
[18]康波,万铮.中国古典园林.2010:10.
[19]朴哲龙.人眼光学结构的研究[D]吉林延吉:延边大学,2007:6.
[20]贡布里希.贡布里希文集:艺术与错觉[M]杨成凯,广西:广西美术出版社,2012:5.
[1]宁龙梅.武汉市湿地功能评价与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4
[2]马健 章.关注正在消失的湿地[J].大自然,2012,(5).
[3]李益敏,李卓卿.国内外湿地研究进展与展望[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3,(1):36-43.
[4]陈求稳.我国湿地保护立法的科学支撑[C].2005年全国环境立法与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2005.
[5]HOLLANDCC,HONEAJE,GwINSE.etal.WetlanddegradationandlossintherapidlyurbanizingareaofPortland,Oregon[J].Wetlands,1995(15):336-345.
[6]崔保山,杨志峰,李英华等.城市拓展中湿地的综合保护与发展[J].自然资源学报,2004,19(4):462-471.
[7]肖清风.有机设计——中国古代的设计特征之一[J].设计艺术研究,2013,3(6):83-88.[8]朱建宁.城市湿地公园:概念与规划⑴.建设科技,2009,(3):51-59.[9]孙广友,王海霞,于少鹏.城市湿地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迸展,2004,23(5):94-99.
[10]吴丰林,周德民,胡金明.基于景观格局演变的城市湿地景观生态规划途径[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16(3):368-372
[11]王建华,吕宪国.城市湿地概念和功能及中国城市湿地保护[J].生态学杂志,2007,26(4):555-560.
[12]温亚利,李小勇,谢屹.北京城市湿地现状与保护管理对策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13]张京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14]张冠增.西方城市建设史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15]宋言奇.生态城市理念:系统环境观的阐释[J].城市生态与环境,2004,11(2):71-74.
[16]李明.融通的智慧:唐君毅.论中国哲学的有机肖然观[J].宜宾学院学报,2013,(1)81
[17]杜洁,车代弟.依托青山碧海,建设山水城市[J].北方园艺,2005,(2):40-41.
[18]李昊,孙倩.文化·生态·景观——中国“山水城市”理念的历史内涵与.当代诠释[J].建筑与文化,2013,(8):18-22.
[19]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0]张巍巍.城市湿地公园开发模式研究——以唐山南湖城市湿地公园为例[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1.
附 :建筑学毕业论文选题
1、室内外气温对建筑围护结构吸收太阳能的影响
2、鲁西南地区门墩石造型、纹样初探
3、室外气温和保温层位置对间断供暖房间能耗特征的影响
4、极少主义室内光环境设计研究
5、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研究
6、老年人建筑的自然光环境设计初探
7、杨凌城市色彩景观规划研究
8、襄城县古城墙遗址保护公园规划设计
9、光导管照明系统的配光及应用研究
10、BIM技术在钢结构工程建设阶段的应用
11、民营建筑企业项目团队核心利益相关者冲突管理研究
12、市政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应用研究
13、长春七天酒店(火车站店)装饰工程的成本管理研究
14、国学中心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研究
15、黑龙江移动枢纽楼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研究
16、呼和浩特市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发展战略研究
17、包头市A装饰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18、南京国际金融中心续建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研究
19、国有施工单位材料采购管理研究
20、基于互联网+的PMIS的运维管理研究
21、建发集团观澜丽景二期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研究
22、俄侨文化影响下的中东铁路建筑及其历史价值研究
23、建筑艺术表现在房地产经营销售策略中的应用研究
24、吉林鼎鑫路桥建设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25、湘黔古镇聚居文化和建筑空间形态研究
26、“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税负影响分析
27、BIM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8、基于FIDIC合同条件的承包商索赔研究
29、基于分项计量的空调系统能耗诊断的实用研究
30、基于VE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研究与应用
31、建筑施工项目安全文化建设研究
32、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系统在独立式住宅中的应用研究
33、青岛地区农村钢结构住宅热桥的热工分析
34、英谈村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研究
35、我国建筑业营改增相关问题研究
36、延长油田中心化验室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37、低气压下噪声环境对人体舒适感影响机理的研究
38、青岛市住宅建筑室内热环境的实测与研究
39、晋鲁地区民居烟囱的建构技术与文化意义研究
40、挣值法在中铁一局二公司项目成本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41、我国工程承包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对策研究
42、冯坪办公楼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研究
43、ZHGY集团管道安装项目预算控制研究
44、延长石油南区采油厂办公楼建设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45、NK集团土地整理项目的成本管理优化研究
46、延长油田崖里坪住房小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47、基于公司战略的建筑企业多项目管理研究
48、注册造价工程师诚信评价体系研究
49、HCE集团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50、K公司固定资产质量评价及优化对策研究
51、基于BIM的框架结构参数化设计研究
52、智能型太阳能LED路灯控制器的研究
53、青岛里院建筑保护与改造模式研究
54、基于博弈分析的绿色住宅发展研究
55、青岛市大型公建能耗现状评估与预测研究
56、符合被动式围护结构热工标准的“抬梁式”农村住宅构造方法研究
57、我国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58、基于可操作性目标的城市色彩设计方法研究
59、基于BIM的规则建立在建筑设计阶段应用研究
60、建设工程网上招投标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61、工程招投标中违规行为分析与监督机制完善
62、BIM技术在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63、商品房住宅项目成本管控的研究
64、以“美居购”网为例探析家居软装电子商务经营
65、建筑行业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保障问题研究
66、“营改增”对建筑业税负影响分析及对策
67、北方寒冷地区农村住宅保温结构一体化设计研究
68、北戴河新区国家级绿色建筑示范区创建研究
69、河北省建材产业物流指数研究
70、挣值法用于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研究
71、高层住宅小区风环境数值模拟研究
72、绿色建筑运营阶段隐性成本估算模型研究
73、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工程项目人工成本优化研究
74、工程项目供应链材料采购成本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
75、高温影响的舒适度模型研制及在我国南方城市的应用
76、唐华清宫景区气候适宜性空间格局初探
77、施工现场建筑工人作业疲劳的影响因素研究
78、基于热管置入式墙体的小型建筑能耗数值分析
79、中铁咨询集团公司财务与资本运营子战略研究
80、某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实践研究
81、ZH公司CM科技园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82、风险理论在工程安全监理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83、某研发中心与产业基地可行性研究
84、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发展战略研究
85、青岛中山路商业街历史建筑保护修复研究
86、某市建筑节能检测平台建立与运行维护研究
87、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性能辅助商品房定价
88、建筑企业隐性知识转移影响机制研究
89、建筑施工企业工程质量诚信体系建设研究
90、现代建筑空间与水要素研究
91、算量软件在建筑工程上的应用及问题探讨
92、政府项目代建制合同管理体系研究
93、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探讨
94、建筑供应链环境下的材料联合库存优化研究
95、建筑材料“暴露”手法在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96、虚实相生对空间意境营造的作用机制研究
97、基于Matlab对DEA工程建设项目评标模型的应用研究
98、西方文艺复兴绘画名作中建筑图景及其历史价值研究
99、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控制研究
100、建设工程合同信用对合同管理绩效的影响研究
附:建筑学研究生毕业论文
摘要:在今天的企业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工程的效率性,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工作是很有必要的。合理地制定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条约,加大监督的管理力度,将工程的质量问题放在首要位置,保证了建筑本体的安全性,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本文针对建筑工程质量方面缺乏的相关法律条例、建筑企业质量监督的态度浅薄以及监督人员的专业素质差异过大进行讨论,根据此情况对提高工程质量的监督能力、加强施工单位的监督作用以及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几点看法和建议,也希望政府能够大力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使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得到有效根治。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难题;管理方式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迅猛,刺激了城市化进度的加深,作为城市化标志之一,建筑工程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质量监督方面的问题。对此,国家与建筑业相关部门开始对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进行深究。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各方面的尽力配合,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使得建筑工程的一些管理模式得到优化,也成功解决了一部分难题,但是对于日益增多的建筑工程项目来说,这些措施还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我们保持关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问题的基础上,对于在工程进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理解和归纳,总结出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安全性,也对建筑工程的健康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存在的难题
(一)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是因为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去制约建筑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而一部分的法律政策太过片面,监督力度明显不足以约束一个庞大的建筑工程。所以,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时,如果施工方不遵守规定,在施工质量上大打折扣,那么对于这种情况也没有一个专门细致的惩处管理条例。为了改善这种不良环境,我国应该针对具体情况做出相应措施,完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相关法律,政府在宏观上加大对工程的监督力度,一个官方的、完整的约束条例对于建筑工程的需要来说,已经是迫在眉睫。
(二)建筑企业质量监督的态度浅薄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管理之所以疏松,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负责监督的企业专员对待质量监督没有一个积极的态度,缺乏监督的意识,这样一种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产生了极坏的影响,相关的工作无法进行。同时,企业部门对于这种消极的影响也放任不管,一个工程项目的整体都缺少相关的监督措施,导致监督体制最终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形态,使得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管理力度越来越小,也就无法保证工程的效率。
(三)监督人员的素质差异过大
从某个方面来讲,负责质量监督的人员素质也决定了建筑工程质量监督能否有效开展。在今天,一些工程项目中安排了专门的人员进行质量监督,但是这些监督人员的专业素质有高有低,在面对质量问题时,一些人会严把大关,另一些人可能会有所放松,这种情况使得政府的监督工作无法继续进行。所以,如果负责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人员素质过低,不仅难以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也会使得政府的监督力度大打折扣。
二、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管理方式
(一)制定建筑工程质量监理制
工程质量监理制度的实行,能够大大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力度,对于工程的正确实施有着推动作用。所以,政府在大体方向上监督的同时,也要加强建筑工程监理制的规划,使得建筑工程监理制得以健全自己的形势内容,而且把监理制合法化,加强负责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者的认真态度,使这些工作者负责的工程项目与法律挂钩,一旦玩忽职守就意味着违法。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监理的专门人员要进行精挑细选,这些人在工作时一定要遵守工程项目的监理机制,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二)加强对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的监督力度
建筑工程里许多的组合因素中,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建筑工程在正式开工前,对于设计人员的来历要有一个细致的了解,对于指派他的企业或者组织要进行深刻的调查,确保人员的选择没有问题。然后,对于设计人员提交的设计方案进行仔细研究,多次检查其合格性,一旦发现任何不妥之处立刻要求其做出修改,保证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完整性,对建筑工程起到决定的作用。
(三)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中,相关的工作者综合素质必须要高,对于工程质量要时刻进行监督,才能使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方针得到有效实行。但是,相当一部分企业只把重点放在怎样获取较高的经济利润上,忽视了建筑工程的质量,使得建筑工程没有得到相应的保护措施,其中产生的许多问题在未来更加难以解决。所以,企业在挑选管理人员时要制定相应的选拔规则与制度,对于施工人员也要仔细选择,确保每一个工作位置都要有任务、有效率地进展,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人员定期开展相关知识方面的工作,加强管理人员的质量监督意识,使他们认识到监督的重要性,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为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三、结语
通过以上几大方面可知,完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体系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是势在必行的,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有着较多的阻碍因素,这些因素分散于各个施工单位或者个人,如何集中这些因素并进行妥善处理是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一大难点。所以负责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相关工作者要处理好自己的工作重心,对于工程项目中实行的监督管理监制要大力提倡并严格执行,政府在宏观调控的同时,对于单位及个体要及时加大监督力度,在整个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样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将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在良好的监督作风下,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这样的建筑物才能够被安全地放入市场中,人们对于建筑成品的使用才能感到放心如意。
参考文献:
[1]彭淑芬.浅析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J].山西建筑,2011,02(03):210-211.
[2]林星友.新时期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创新管理措施[J].中国科技信息,2011,10(19):86.
[3]鞠录平.试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构建[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7(06):129-130.
[4]宋献博.关于新形势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工程质量,2014,11S2:144-146.
233 浏览 2 回答
148 浏览 4 回答
169 浏览 2 回答
226 浏览 2 回答
94 浏览 2 回答
222 浏览 2 回答
172 浏览 2 回答
126 浏览 3 回答
333 浏览 2 回答
254 浏览 4 回答
136 浏览 1 回答
211 浏览 3 回答
306 浏览 2 回答
143 浏览 3 回答
92 浏览 2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