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邀请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在92岁所著,文风简洁但也略显沉重,该书回忆了他们一家三口(丈夫钱钟书、女儿钱媛)温馨平淡,痛并快乐着的过往生活。虽然女儿和丈夫相继离世,但杨绛先生却也用特殊的方式说道:“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第一部分篇幅很短,主要是作者做了一个被丈夫丢下的梦,梦中的她孤身一人,不知该何去何从。虽说这只是个梦,但却更像是对她后来人生境遇的真实写照。
第二个部分是讲述了一家三口在“古驿道”上的相聚相失。
初读这一部分我内心充满疑惑,为什么钱钟书突然住进了船上,而杨绛和女儿却从家来到了客栈,每天定时去船上看钱钟书。后来通过对他们一家的深入了解,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一切都是作者编织的一个梦,钱钟书因为身体有恙而住进了医院,女儿也因为脊椎问题在医院治疗,家不再像家,因此作者才把它称之为“客栈”。面对亲人的病痛到离开,作者始终没有直白地说明情况,看似迷离,却又让读者体会得清清楚楚、真真切切。
第三部分更多的是对他们曾经生活的真实回忆。时间线主要是从1935年伉俪两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女儿和丈夫的相继离世的全过程,内容包含了许多琐碎的家庭小事,虽然平凡,但却展现了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
在英国留学的片段里,我们可以看到夫妻二人才学过人、求学顺利,生活中也结交了许多优秀的朋友,生活虽不算富裕,却也很是“小资”。
随着爱女的出生,这个家庭变得更加欢乐和密不可分。女儿圆圆从小机智聪明、活泼可爱,深受家中长辈的喜爱,在对许多关于女儿小故事的描述里,我更多地看到了作者作为一名母亲,对女儿浓浓的宠爱。
就这样,这一部分断断续续记录着一家63年生活的点点滴滴,平凡里却也透露着知识分子对人生追求的不平凡。
我想说,作者是坚强的,但同时她也并未从伤痛中走出来,她不愿、不能、不敢回忆那段让人撕心裂肺的岁月,用虚幻的梦去过滤掉种种细节,在梦里面对死亡给人的恐惧和不安。
杨绛在书中说:“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就是如此平凡的梦想,也在现实的残酷照映下变成虚幻的泡影。
平凡的幸福其实最不平凡,所以请珍惜你身边每一个你爱和爱你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