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动是魔鬼。
在冲动情绪下,做任何决定都是错误的……
这些人尽皆知的结论,是诸多血泪事实的总结。
其实,关于婚姻的存亡,特别是涉及到孩子能否健康成长的婚姻,真的冲动不得。
20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该法典在婚姻家庭篇中设立了“离婚冷静期”,即:
离婚登记机关,从收到离婚申请之日起30日内,任何一方可以向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申请。
这也就意味着,离婚可以有30天的反悔期限。
该法典一出,舆论哗然。
有人称这是治标不治本,只是浪费时间而已。
有人则称,这是理智战胜冲动,有利于缓解矛盾的有效途径。
至于其到底有无必要,也许只有亲历者才更有话说。
李玲,33岁,丈夫,37岁,婚龄4年,育有一儿一女。
01、压力骤增,互不理解
“自从生了第一个孩子,我和丈夫就矛盾重重。繁重的育儿压力、诸多的婆媳矛盾、工作上的瓶颈、不和谐的夫妻关系都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是最近三年以来李玲拜托不了的重担,她也一直深陷产后抑郁、无法自拔。
可对于这一切,丈夫总是视而不见,训斥她太过矫情,婆媳矛盾中,也总是和婆婆站在一起,争吵激烈时“亲妈只有一个,媳妇可以另娶”等伤人的话,也总是脱口而出。
而婆婆总是嫌李玲没事找事、不能吃苦、不知心疼自己男人。
“一家四口,吃我的、喝我的、穿我的、用我的,还不孝顺我”几乎是婆婆的口头禅。
李玲的委屈在于,日夜午休,无人心疼和理解。
两个孩子夜晚轮流醒来,把尿、喂奶,一刻也不停歇。
白天上班,繁忙不歇,还对孩子还牵肠挂肚。
下班到家后,脚下有铅,心里有火。
“离婚”总是能被轻易提起,丈夫总是充耳不闻,李玲也只当是发泄一下。
02、险些离婚,虚惊一场
有一次,李玲生病,高烧39.8℃。
半夜,李玲让丈夫起床,给孩子冲奶粉,丈夫不起,李玲火气冲天,大闹起来。
公婆起床,开始训斥李玲无理取闹、像个泼妇,大半夜吵醒家人、邻居、没教养。
“连个孩子,我给孩子冲奶粉冲了无数次,他冲一次不行吗?”李玲质问婆婆。
“为了这点小事,值得吗?他哪里会冲奶粉?我去替他,你别折腾了,行了吧?”婆婆不耐烦地说。
“妈,你不觉得你很过分吗?他没有你衣服,你买;他没有饭吃,你做;他没有钱花,你给;他的孩子,你养……你把你儿子惯得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像个大爷,可是我在家里面当牛做马如保姆,你也不心疼!”
并且坚持让丈夫冲奶粉。可丈夫就是不起。
“那不管你们了,总是吵吵闹闹就搬走吧,你们结婚时,给你们买了婚房,搬到那儿去住吧,免得我们老人费力不讨好。”婆婆砰地一声,将她的房门关上了。
夜里1:00多,李玲发着高烧,将两个孩子留给丈夫和婆婆,回了娘家。
之后的一周,李玲越想越气,不断的给丈夫发短信、微信诉说自己的委屈和愤恨,指责丈夫是“妈宝男”“啃老”“没有责任心”“窝囊”。
得到的却是丈夫对她“不负责任”“任性”“枉为人母”“不孝”等指责。
于是,情绪冲动之下,两人一拍即合:离婚。
由李玲起草离婚协议书,两人约好时间,准备离婚。
离婚的前夜,李玲在手机上搜索:“自愿离婚时,民政局会调解吗?”
得到的答案令她失望,因为离婚调解,只有起诉离婚才有。
这时她才意识到,她真正希望的,是有什么人或什么事,能告诉丈夫,自己很辛苦、很需要被理解、被重视,自己在丈夫心中的位置要超越婆婆和子女。
到了第二天,李玲先到、丈夫后到。
几天不见,丈夫胡子拉碴,一脸颓相。
两人走入民政局的办事大厅,开始走程序,在签字时,李玲开始低声啜泣起来。
她想起了自己当时非丈夫不嫁,为此和父母翻脸,只为能找到一个老实本分,懂自己疼自己的人过一辈子;
她想起了结婚初期,夫妻二人单独居住时,晨起锻炼、傍晚散步的惬意和满足,每次丈夫都贴心的将她让在马路内侧;
她想起了她第一次怀孕时,丈夫的欣喜和细心,每天下班回家第一句话就是问她:“你想吃什么,我给你做。”
可是,自从两个孩子接连出生,她开始嫌弃丈夫挣钱少、负担少、婆媳矛盾中总是一根筋。
而她似乎也开始了战斗模式,与天斗、与地斗、与婆婆丈夫斗,这一过程中,往往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看到李玲抹眼泪,丈夫低声说:“你要是不愿意离,咱就不离,你说了算。”
“为什么不离?“李玲犯起了犟!
“那你哭什么?”丈夫一边说,一边夺走了李玲正在签字的笔。李玲又拿起另一支笔,准备继续签,可又被丈夫夺走。
这一幕被民政局的工作人员看在眼里,于是问起离婚原因。
李玲只顾哭,并不吱声,丈夫说:“有了孩子,和父母同住,婆媳矛盾多,我妈老了,付出又多,我站位时,偏向我妈一点,委屈了我媳妇,平时我干活也少,让我媳妇受累了。”
“你看你们,这离婚协议书上有房有车、有儿有女,日子这么好,就为这点小事离婚,不值得!快回去吧,再想想!“好心的民政局工作人员劝到。
这之后,李玲和丈夫进行了长达40多天的分居。
丈夫把二宝给李玲送去,将丈母娘接来和媳妇同住,而他则和大宝与自己的父母同住。
这期间,丈夫开始给李玲和孩子买些家用日常,对李玲也多有关心。
周六日,丈夫带着大宝去找李玲和二宝共度周末,一家4口,往往丈夫负责采买柴米油盐、做饭洗碗,李玲负责给孩子读书、打扫卫生。
慢慢得,虽然丈夫不提,李玲也体会到了平日里公婆帮自己带孩子的辛苦,婆媳矛盾也有缓和。
但分开居住是李玲继续婚姻所坚持的底线,而丈夫也在一家四口的相处中体会到了简单充实的快乐。
03、问题解决,和好如初
40天后,丈夫和大宝搬来和李玲、二宝同住。
两人商定,白天将孩子送到公婆处看管,下班接回自己家中,年节孝敬老人,夫妻一起做家务、挣钱,养老抚幼。
“真不敢相信,如果那时离婚了,现在会是什么光景。”李玲低头浅笑,好似劫后余生。
“有些困难是暂时的,可以解决的,可是很多人选择了用离婚终止婚姻,结果旧的问题得不到解决,新的问题又滋生了,如果我离婚了,孩子我教育不好,还要连累老人,即便再婚,也不会经营的很好。”李玲的丈夫感慨。
当今社会,离婚真是司空见惯。
大到为了家暴、出轨、三观不合而离婚;
小到为了一次没刷的碗、一次没洗的袜子、一句不中听的话而离婚。
离婚也被吹捧为“及时止损”“自由新生”“脱胎换骨”的代名词。
可是,更多的实例告诉我们,离婚是“逃避”、是“失职”、是“无能”是更多的懊悔和无尽的麻烦。
所以,“离婚冷静期”非常必要。
它可以给彼此一些空间、更多机会、给完整的家更多的保障。
在这个冷静期,更多的是反省自我、回想初衷、适应离婚、看轻得失的过程。
当然,“离婚冷静期”对于家暴虐待、出轨重婚等违法行为和长期分居等名存实亡的婚姻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