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隶属关系:黑龙江省电话:
学校所在地:黑龙江省大庆市传真:
邮政编码:163318网址:http://
大庆石油学院(原名东北石油学院)创建于1961年,是一所全国重点高等院校,归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所属,2000年划归黑龙江省所属。校址坐落在美丽富饶的松嫩平原,已于2002年由安达搬迁到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校区占地152万平方米,毗邻大庆油田。学院经过了40多年的发展建设,已进入蓬勃发展时期。现设有13个二级教学院系(部),设有研究生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成人教育学院。开办33个本科专业、12个专科专业;有1个博士、硕士学位授予一级学科,3个博士学位点,18个硕士学位点;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9个省部级研究室。年招生量7000多人。现有在校博士、硕士、本专科生15000余人,函授生4000余人。建校以来,累计培养各类研究生、本专科生、各级各类工程技术人员50000多人。
大庆石油学院建校之初创建了石油勘探系,2002年更名为地球科学学院。已累计培养本科生3454人,专科生1116人,硕士研究生300余人。建院之初(1961~1965)只设石油天然气地质勘查专业,同年招收学生,学制五年,专业培养方向是石油天然气地质勘探与油气田开发地质。1966~1976年停止统考招生,此间曾招收三期三年制石油天然气地质勘查专业学员,两期一年制或一年半制石油天然气地质勘查专业、矿场地球物理测井专业学员,一期一年制磁带地震仪培训班和一期半年制气相色谱分析培训班。1977年恢复高考,招收石油天然气地质勘查专业本科生。1979年新建矿场地球物理测井专业,同年招收本科生。1980年新建地球物理勘探专业,同年招生。由于石油工业发展的需要,上述三个专业在1983年至1994年同时招收了二年制、三年制专科生。1994年矿场地球物理测井专业与地球物理勘探专业合并为应用地球物理专业。1994年新建检测技术与仪器仪表专业,当年招收专科生,1995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2年检测技术与仪器仪表专业划归大庆石油学院的电气信息工程学院。1998年按照教育部颁布的249个本科专业目录,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查专业更名为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应用地球物理专业更名为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2000年新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2001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2年新建地球物理学专业,同年招收本科生。2002年新建地球化学专业,2003年开始招生。
一、院系和专业设置
1.教研机构设置
地球科学学院下设有2个系,6个教研室,1个研究室,2个实验室(表1)。
表1 教研机构设置
2.本科专业设置
地球科学学院设置5个本科专业(表2),学制均为四年。
表2 本科专业设置及所授学位
3.研究生学科专业设置
地球科学学院拥有矿产普查与勘探(1990年)、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1990年)和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2000年)三个硕士点,可招收油藏地球化学、油藏描述方向博士研究生。研究生招生专业及研究方向见表3。
表3 研究生学科专业设置及研究方向
续表
二、教师队伍现状及队伍建设
地球科学学院现有教师71人(表4),其中博士7人,占10%;硕士44人,占62%。教授13人,占18%;副教授、高级工程师29人,占41%;讲师、工程师15人,占21%;助教、助工14人,占20%人。全院教师平均年龄39.46岁。博士生导师2人,研究生导师42人。
表4 全院教师情况表
卢双舫博士,博士生导师,特聘教授。黑龙江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矿产普查与勘探”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在国内同行中具有较高的影响和知名度。先后承担国家重点基础规划研究(973)项目1项、国家攻关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13项。先后在《中国科学》、《石油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撰写和参编专著7部,教材2部。
吕延防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大庆石油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为天然气运移、聚集机制及分布规律;天然气封盖及保存条件;天然气成藏机制及圈闭有效性评价等。先后主持或参加国家攻关项目6项,部、局级项目多项。在《沉积学报》、《石油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3部,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是国内油气保存条件研究的开拓者之一,有关研究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
另有院级A类学科带头人两名,分别是:
付广教授,长期从事石油与天然气资源评价及油气藏形成与保存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参加国家级、省部级、局级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获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省教委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1项。出版专著1部,参编2部。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国家核心期刊选录5篇。
马世忠教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优秀教师。研究方向为储层沉积学及油气田开发地质。承担科研项目21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部级6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在《沉积学报》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17篇,参编专著4部。
院级B类学科带头人四名,分别是:
刘晓艳教授,研究方向为环境地球化学和油气藏地球化学。
王进旗教授,研究方向为油田测量仪器、生产测井仪器及方法。
袁子龙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分辨率地震数据采集理论。
马凤荣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沉积相及沉积微相、开发地质。
三、人才培养
1.本科生情况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每年招收3个班,90人;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每年招收2个班,60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自2001年开始每年招收3个班,87人。地球物理学专业自2002年开始招收2个班,57人,地球化学专业从2003年开始招生,计划招收2个班,60人。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和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毕业生每年有三分之一考取硕士研究生。通过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学生主要在全国各大油田从事油气田勘探、开发、管理等工作,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达到98%~100%,2002年出现供不应求情况。建校以来为国家和石油工业培养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因综合素质高、工作作风硬、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强而受到社会好评,其中多数已经成为石油科技和石油教育骨干、专家,有些已经走上各级重要领导岗位,代表性的突出人才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副总经理苏树林,土哈油田总经理袁明生等。
2.本科生复合型人才培养情况
本科生教学计划实行全院基础课平台,基础课、工程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比例为6∶3∶1。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在全院选择选修课,开办了计算机、工商管理、英语双学位,法律、公共关系辅修专业供学生选修。
在研的国家级教改项目《油气资源勘查开发国际合作人才的培养研究与实践》,其研究内容是从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和石油工程专业中选拔一部分优秀学生,加强英语和经贸培养,用英文做毕业设计,用英文撰写论文,英文答辩,培养懂专业、会英语的国际合作人才,学生成绩合格授予国际经济与贸易双学位。
3.研究生情况
地球科学学院每年招收研究生20余人,毕业生流向一部分人直接到全国各大油田、研究院所工作,一部分人攻读博士学位,继续深造,还有一些人在高等院校从事教学工作。
四、办学优势与特色
在教学上,坚持质量为本、全面育人,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一体两翼”教学特色和“四三制”教学管理模式。在全国大学生外语统考、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黑龙江省高等数学及计算机统考中,我校成绩一直居于石油高校和省内高校前列。
1996年以来,先后承担并完成了教育部、总公司级教改项目“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其研究成果分别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多年来,地球科学学院的历任领导及全体教师非常重视教学工作,注重教育及教学规律总结,下大力量提高教学质量,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方面,不断进行改革,先后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3项。
“应用地球物理方法原理”、“晶体光学”CAI课件的研制在集团公司立项,并已完成,分别获集团公司优秀CAI课件一、二等奖。已将《地球科学概论》、《沉积岩与沉积相》、《石油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应用地球物理方法原理》等7门课程建成优质课。这些课程的试题库也已全部完成。
在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及学院领导支持下已建成“产学研”结合的秦皇岛野外地质实习基地,这一基地在教学生活设施、野外地质观察路线等方面在国内堪称一流。每年可接待30个班,完成25项野外实践教学内容。每年除完成本校学生实习任务外,也接纳兄弟院校学生实习。在大庆油田的支持下,在大庆建成了四个挂牌定点油田生产实习基地,该基地可完成15项油田生产教学实践内容,在教学内容和生活设施等方面在国内亦名列前茅。
五、学科建设
矿产普查与勘探是大庆石油学院从建院开始就作为重点培植的主干学科(原为“石油与天然气地质专业”),并伴随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而不断成长壮大。大庆石油学院划归黑龙江省管辖后,即被确立为黑龙江省重点建设学科。学科建设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
六、实验室建设
学院的实验室面积2919 m2,万元以上仪器设备672 台件,仪器设备值1180.6 万元,可以满足教学、科研需要。有“油气藏形成机理与资源评价”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天然气保存条件”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点实验室。
在整个的教学活动中,实验教学和实习教学始终贯穿于其中。实验室除开出教学计划中的全部实验外,还对《地球科学概论》、《晶体光学》课程开放了13个实验,在老师指导下,学生可自行组合完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验室的大部分重要分析仪器——表面吸附仪、压汞仪、水银压力孔隙测定仪、荧光显微镜、偏光显微镜、粒度分析仪、网络分析仪、气相色谱仪、液相分析仪、烃分析仪、图像分析仪、有机元素分析仪、生油岩分析仪、付立叶红外光谱仪、多媒体投影仪、紫外检测仪、空压机四柱压力实验机、超声波破碎仪、界面张力仪等,在科研课题的带动和科研经费的资助下,运转良好,为我院承担的国家攻关、“973”、国家自然基金,以及省部级攻关、基金及横向协作课题的顺利完成提供了基本的保证。
应用地球物理实验室是黑龙江省高校优秀实验室,可以完成自然电位、电阻率、放射性、声波测量等方面53项教学实验和科研任务。
在科研工作中还结合课题需要而设计自制的各类实验设备、装置如岩性圈闭聚油气机理模拟装置,为研究课题上层次、上水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实验仪器设备还为大庆油田、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大港油田等单位提供了大量分析、测试服务。
七、“九五”以来科学研究简介
“九五”以来,承担国家级攻关项目15项,省部级项目45项,局级及协作项目10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约800万元。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2项。目前,在油藏地球化学、盆地分析、资源评价、天然气地质学、油气勘探地球物理、储层地质与油藏描述等研究方向上已形成优势和特色。发表论文787篇,其中国际刊物31篇,国家级刊物93篇。出版学术专著50部,出版教材30部。
已完成的教学改革项目9项,其中国家级2项;集团公司2项。正在进行的12项,其中国家级1项;黑龙江省跨世纪教改项目2项。
八、国际合作与交流
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从20世纪80年代初,地球科学学院先后有近58名教师和学生前往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挪威、韩国、日本等国家攻读学位、进行科研交流与合作、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每年都有外籍专家、学者来院参观、讲学。
(撰稿:吴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