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萎病大部棉区均有发生,尤以北部棉区发病严重。寄主范围广,有棉、茄、豆、烟、马铃薯等150多种。
症状
一般棉花现蕾前后显病。多发生在蕾、花、结铃期,苗期较少。病株从下部叶片边缘和主脉间局部发黄,逐渐向上扩展,病斑呈不规则淡黄色,渐渐扩展由白变褐焦枯,但主脉保持绿色,呈掌状斑驳,似西瓜皮。田间盛发期在7—8月份开花结铃期。果枝上的病叶由内向外侧发展。初期为叶缘或叶脉间呈灰白或淡黄色不规则斑驳,后逐渐扩大,叶片边缘微向上卷曲,叶肉增厚变硬,有时破裂,病斑由浅黄变焦枯,破碎脱落,甚至只留叶脉,呈“鸡爪状”叶痕。严重叶片干枯脱落成光秆,顶端常留下无病的嫩枝或心叶或下部丛生新枝。后期落叶严重时形成光秆。叶柄和茎部受害后,病菌进入导管后由基部向上扩展,茎基由下往上的维管束微变褐色,茎内木质部变色比枯萎病浅。成株期受害一般不矮化变形,且叶片脱落少,只叶片有时略呈皱肿。
病原
Verticillium albo-atrum ReinkeetBerth.(黄萎轮枝孢菌),为半知菌亚门轮枝菌属的真菌。病菌菌丝细长,老熟后能产生黑色菌核。菌丝上轮生分生孢子梗,梗上着生卵圆形2~4个轮层,每轮层有轮枝1~7根,每个轮枝顶端分裂出单个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椭圆形,单胞,4~11微米×1.7~4.2微米,可形成黑色休眠菌丝体组成的小菌核。另1种为大丽轮枝孢菌V.dahliae Kleb.其菌丝由许多厚膜细胞结合而成的拟菌核,同时产生分生孢子梗,顶端生轮状小枝,每轮3~4个,其上着生长卵圆形分生孢子。黄萎轮枝菌在30℃时停止生长,土温28℃以下才发病;大丽菌在30℃以上仍能生长,土温28℃以上仍能发病。
发病特点
黄萎病主要是通过种子带菌作远距离传播,一旦播了带病菌的棉籽,就可存留于土壤中。当棉花播种后,病菌由棉株的根部侵入向上发展,引起全株得病。棉病株枯死后病菌在残株存活。在生长期间,可通过风、雨、灌溉、带病菌肥料、人工、机械等传播扩展。在盛夏久旱情况下,遇暴雨或大水漫灌,则往往植株突然萎焉下垂,叶片脱落成光秆。水浇地发病重,旱薄地发病轻。在26~28℃下,土湿60%~80%以上的粘土及连茬地发病重。7—8月份多雨时,发病重,久旱无雨发病轻。
防治方法
(1)加强种子调运检疫。建立无病种子基地,选用无病良种;严禁带菌棉籽、病残枝落叶,未经高温处理的病区棉籽饼,乳花厂的下脚料及带有病菌的肥料等进入无病区。对零星新病区和老病区的轻病田,采取早查、早拔;结合土壤处理,控制病情发展。
(2)栽培措施。实行与麦类、玉米轮作倒茬;施用无病和腐熟农家肥;增施钾肥。适时喷洒缩节胺、中耕除草、整枝打杈等田间操作,加强棉田管理,提高棉花抗病力。病叶、残枝和枯枝落叶、烂铃等及时清除,集中烧毁;病田要进行秋耕冬灌,拾烧棉残株。
(3)种植和培育抗病、耐病品种。如中棉12、冀棉14、86-6、辽棉7号等。
(4)药剂处理。进行种子硫酸脱绒,402拌种或温水浸种。田间发现病株及时拔掉烧毁,病株用50%棉隆可湿性粉原药70克/平方米消毒病土;或用氯化苦等进行消毒。棉田发病初期,可用23%络氨铜水剂或40%多菌灵胶悬剂400~500倍液灌根或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