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环境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摘要:围绕西藏环境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阐述了西藏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及城市发展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论述了西藏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评价标准,并从政策制度、城市规划、城市发展模式以及发掘民族文化四个层面,提出了实现西藏自然生态环境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对策。关键词:西藏生态保护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一、西藏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概况1.区内地理环境现状与生态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西藏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南边陲的青藏高原,地域辽阔(面积达122.84万km2,约占我国土地面积的1/8,仅次于新疆,位居全国第二)。人口242.7万,以藏族为主(占95%以上)。全区辖7个地(市)73个县(市、区)。[3]西藏高原风光旖旎,那里有湛蓝的天,清澈的水,清新的空气,悠久灿烂的藏民族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神秘的藏传佛教,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独具特色。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蕴藏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草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太阳能资源。西藏主要城镇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含量都很低,主要江河的水质都能达标,至今未出现过酸雨和放射性污染,这些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为西藏实施西部大开发,全面加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很好的技术和条件,西藏已成为人们向往的圣地。然而,正是由于西藏独特的地理环境,区内86.1%的土地位于海拔4000m以上,受高寒恶劣自然条件的影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一旦破坏将很难恢复。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使其成为关系能否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西藏解放后,由于起初人口较少,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低下以及国家的种种保护措施使得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保持了较好的状况。但是近几年来,随着西藏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目前,西藏的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而言质量不高,且有退化的趋势。经过我们的研究分析西藏当前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与有限的生态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生态环境退化,投资严重短缺及环境意识淡薄产生的全部与局部,眼前与长远利益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政府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监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与西藏实际监管能力严重滞后的矛盾日益明显。所以只有切实解决这些矛盾与问题,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才能保证西藏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使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得以顺利实施。2.西藏城市发展现状及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城市是社会产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西藏的城镇有着悠久的历史,拉萨、日喀则、昌都、江孜等城镇均属历史古城,也曾显赫一时。但是,长期以来西藏封建农奴制度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过去的城镇可以说没有基本的城市设施,加之生产力低下,人口少,对环境的影响也较小。在西藏,现代意义的城镇是在和平解放以后才发展起来的。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先后四次召开西藏工作座谈会,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的特殊政策和有力措施,西藏的各项事业进入了一个发展较快的时期。80年代,中央政府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先后投资几亿元,大部分用于城市住房改造,城市扩建,市政建设,公共服务设施等基础建设。1984年,中央决定由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四川、福建、广东等9省市为西藏援建43项工程,工程总投资4.8亿元,总建筑面积23.6万m2,一座座饭店、宾馆以及文化、教育、卫生、通讯、交通、生活等现代化建筑拔地而起,使高原城镇的容貌焕然一新。1994年,中央召开了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决定由中央和有关省市为西藏援建62项工程,总投资达23.8亿元。[1]目前,该项目已大部分建成并也投入使用。2003年又召开的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为西藏未来经济的发展绘制了一张壮丽的蓝图,西藏城镇的发展也必将进入一种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期。随着西藏经济的发展,城镇现代化建设水平的提高。2007年,青藏铁路将要建成通车,西藏总人口将达到250万到280万(含外来流动人口在内),尽管西藏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但是西藏高原自然条恶劣,人类的生存空间有限,可利用的耕地仅占全区总面积的0.2%-0.3%,而且面临着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态势,人口的增加,必将引起人为地对西藏脆弱生态环境的掠夺与破坏。比如: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作为自治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原先不足20万人口,目前已增加到47.45万人,城市人口已达22.39万人(占47.19%),已达到了一定的城市化水平。[2]由于拉萨目前还没有一座现代化的垃圾处理场及污水处理中心,人口的增加,随之而来的是“白色”污染物的增加,污水的横流。人类为了生存,非法地破坏自然资源的现象便会产生,诸如不合理的森林砍伐,非法盗猎野生动物,乱采乱挖自然矿藏等。如何在有限的生存空间中实现城市经济的快速、稳定、持续发展,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严峻课题。二、西藏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1.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必要性“可持续发展”自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现已成为人类共同追求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先进的城市发展观,它强调城市在增长的同时更注重城市质量的提高,包括城市的生态结构质量、环境质量、建筑美学质量以及精神文化氛围质量等方面,最终要实现城市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均衡发展。西藏的城市可持续发展应站在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的高度,立足于当前城市发展的现状,着眼于城市发展的未来,而不应以今天的经济发展建立在明天的环境质量降低和子孙生活水平降低的基础上为代价。现代城市和城镇都是一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西藏正面临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展社会经济,缩小与内地差距,迎接新一轮西部开发的历史任务,因此尤其要重视中心城市和城镇的发展,使其具备应有的经济文化辐射中心的地位,从而切实带动全区的社会发展进步。这一城市的中心地位决定了必须要实现西藏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实现西藏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内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可持续发展强调生态环境的保护,城市建设通过城市规划和设计,其最终目标是要使自然、城市经济、人类社会和谐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会促进城市社会的持续健康的运行。再次,实现西藏城市可持续发展是西藏产业多元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严格的讲,西藏的经济是比较典型的单一结构,是以农牧业为主体的经济发展,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多元产业和专业化、集约化的社会经济运作。因而制约着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而区域内城市的发展会产生复杂的分工和交换关系,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是巨大的,工业和社会服务的发展与发达,需要城市的拉动。根据现实情况西藏要走发展新型工业化和服务业的道路必须重视中心城镇的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最后,实现西藏城市可持续发展是西藏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需要。西藏早期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西藏要发展必须在客观上打破地域的界限,使各种生产要素在资源配置中自由合理的流动,积极的接受周边区域的有益经济辐射。根据目前的发展现状,西藏只有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力度,才能促进自身区内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而西藏城市只有处在开放的条件下,才能促进资金、技术、人员等生产资料的流动和合理配置,城市的企业才能够建立复杂多样的分工协作关系。随着西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发展的进一步完善,西藏城市的开放程度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与我国发达地区城市相比,还有一定距离。2.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衡量指标城市生态经济效益是衡量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它是社会经济协调规律的要求,是人口、资源、环境同步进行,均衡发展的结果。城市生态经济效益就是指城市的经济效益和城市生态效益的统一。人们在社会劳动过程中既会产生有益的经济成果,同时也会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环境带来某种负面影响,产生生态效应。这两种效益是在劳动过程中同时产生的,是辩证统一的。只有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放在同一认识高度,重新优化组合各种资源,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生产资源的有效利用,才能够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人口、资源、环境是城市生态经济效益的表现形式,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求人口适度增长,合理利用资源,积极保护环境,这三者任何一项处理不好或者是三者不能协调发展,都不能使城市持续协调的发展。三、实现西藏生态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1.加强生态保护宣传,提高全区可持续发展意识西藏是我国西部的一片“净土”,由于特殊的高原气候环境,其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生态保护工作是一项公益事业,需要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为了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各级政府要把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之中,明确有关部门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和义务,制定有效环保优惠政策。由于历史原因和发展水平所致,西藏大多地区乡村干部群众文化水平较低,加上文化交流少,信息较闭塞,对科学技术和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差,加之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和意义宣传不够,使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产生误解,甚至把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对立起来。因此,政府要采取措施提高全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唤起更多的干部和群众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让群众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美好的家园,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产效益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动员社会一切有利条件,有能力的部门,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共同参与生态保护事业,为维护西藏生态环境良性发展,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相互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做出积极的贡献。2.提高城市规划决策质量,树立科学的城市发展观在中央关心西藏,全国各地支援西藏的大好形势下,西藏城市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一座座具有现代化气息的新城拔地而起,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但是我们还应看到城镇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局部的城市“高原反应”现象,产生了一系列城市问题。东部城市的发展模式是否适合西藏地区?如何解决这些前所未有的城市问题?我国东部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资源和发展方面的挑战,高速的经济发展再带来累累硕果的同时也伴随着环境的恶化,生态破坏和资源的匮乏,许多大中城市和乡镇面临空气、水、垃圾、噪声污染等问题,以及土地质量下降,自然资源退化等现实。随着2007年青藏铁路通车,必将掀起西藏的新一轮的城市经济发展。面对现实,我们必须提高西藏城市规划质量,尽早树立科学的城市发展观。因此为了解决西藏城市的不可持续发展问题,我们必须从“决策”源头控制污染和减少环境破坏,关键在于城市发展有关的制度安排和决策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由于决策失误引起重大环境污染的生态破坏的教训很多,比如“三江平原农业开发”导致的大规模湿地破坏;片面执行“以粮为纲”的方针,导致滥伐森林及由此引起的水土流失和洪水泛滥;上世纪80年代制定的支持乡镇企业政策。包括“十五小”企业对部分地区的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6]从东部城市发展的教训中表明,政策、规划和计划所产生的影响具有宏观性,累积性、长期潜在性等特点。如果在决策初期不注意决策的科学和质量,造成的后果往往难以弥补,只有在政策或计划层次上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才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可持续原则应作为政策的核心和主体。3.因地制宜,走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道路现代化的城市不仅需要有完善的城市功能,还需要有更加美好的生存空间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随着我国东部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压力日益增大,形成了城市发展中无限膨胀的城市人口与城市有限土地,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环境恶化之间日渐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国内外提出了一种新的城市发展模式——生态城市。生态城市是一种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城市发展模式,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生态城市规划着眼于“生态导向”的整体性规划,其实质是从生态学思想出发,把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整体系统地进行规划,使城市向更加有序、更加稳定的方向发展。[4]西藏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自然条件,该区域内城市的发展正处于起步或加速阶段,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城镇污染少,管理运行成本低和环境可塑性强的有利因素,按照“绿色城镇”理念促进城镇建设与生态建设相统一。我们应该充分吸取国内外城市发展的教训,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的城市发展模式,避免部分发达地区出现的“大城市病”和“反城市化现象”,从长远发展角度出发,因地制宜,首先建立合理的生态城市建设目标体系,城市的规划过程应合理协调自然、社会、经济等诸方面要求,实现城市调控和管理的高效运作。其次,把西藏城市,西部区域以及国家不同层次的规划相结合,使城市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第三,力求使城市空间体系和生态体系相结合,空间规划、生态规划及经济规划相结合,寻求最佳规划方案,以适应西藏城市的长远发展要求。4.充分发掘民族文化,为西藏城市的发展提供保障西藏的历史是中国历史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藏族人民是中华五十六个民族统一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千百年来,藏族人民以他们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发了雪域高原,并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创造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使其在人类历史和世界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5]西藏和平解放以来,民族文化建设成果喜人,悠久的历史文化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在今天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博大精深的藏民族文化将会为西藏城市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保障,将直接影响西藏城市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城市文化不仅包括艺术和文化,还包括城市成员的生活方式、基本权利、价值系统、传统以及信仰。城市文化对于其所有成员的行为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从而影响城市的各个方面。在西藏城市发展中,应该进一步重视藏民族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导向、凝聚、激励以及约束、辐射作用,使其成为西藏城市的生存和发展基础,成为建设有浓郁地方民族特色城市的典范。四、结语西藏城市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必须精心规划,以科学的发展观,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提高全民族素质,以谋求人类、自然、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让西藏永远成为人们心目中的一片“净土”。参考文献1.普布次仁.城市化与西藏城镇发展刍论.中国藏学,1995(3),140~1442.洛桑江村.拉萨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着力提高城市化水平.中国民族,2002(10),44~463.罗绒战堆.刘洪平.环保大潮中的西藏发展—小议西藏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西藏研究,1996(3),28~364.唐立国.城市化建设新思路——生态城市.生态经济,2002(4),26~275.西珠郎杰.高原文化展新姿.西藏艺术研究,1995(3),4~76.西宝.李一军.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战略环境评价.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11),104~10
王作堂
(四川省地矿局九一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眉山,620010)
摘要本文从生态环境地质的角度出发,指出了西藏“一江两河”地区由于生态环境条件脆弱,生态系统的不稳定,在缺乏生态屏障保护下对资源的大量开发利用、天然植被的过量掠取和加大对地质环境的干扰和改变,诱发和加重了一系列重大生态环境地质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生态地质环境保护措施和防治对策。并期望有关部门和领导为西藏高原上的生态地质环境保护和管理工作提供一个典型实例和经验探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一江两河生态环境地质问题防治对策
前言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系西藏自治区“一江两河”(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年楚河,下同)中部流域地区的简称,位处西藏腹心地带,以雅鲁藏布江为轴线,东起桑日县,西止拉孜县,长440km,海拔3600~3900m,总面积6.65万km2,占西藏总面积的5.4%。范围包括一市(拉萨)两地(山南、日喀则)中的18个县(市、区)。其中拉萨市是自治区首府和拉萨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乃东县泽当镇和日喀则市分别是山南、日喀则地区地委、行署驻地,是区、地(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信息中心,为西藏人口居住和城镇集中分布区,现有人口88.38万,占西藏总人口的45%,其中藏族人口占94.12%,农业人口达73万。
“一江两河”地区地理位置、气候、水土资源、交通条件优越,矿产、旅游资源丰富,被誉为西藏的“金三角”,是西藏国民经济最发达地区,自古就是藏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也是西藏重要的农业发展和商品粮生产基地。区内耕地占西藏的35.23%,粮食产量占56.24%,农林牧渔产值占34.5%,工业总产值占23.97%。国内生产总值(GDP)占19%。
从“八五”开始,西藏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中央1991年、2001年第3次、第4次西藏工作座谈会都将其列为重点综合开发区。党中央、国务院从1990~2002年每年注入上亿元资金进行“以水利建设为头,以农牧业开发为主体,配套建设必不可少的能源、交通项目”的开发建设。
但是,随着“一江两河”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加大,对原本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的扰动和改变日益加剧,也使众多阻碍该地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地质问题日益显露出来。经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的《西藏自治区“一江两河”地区综合开发生态环境规化(1991~2000年)》指出:“一江两河”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由于过去长期粗放开发,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已出现严重退化……严重影响到该地区综合开发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步伐。因此,开展和加强该地区生态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工作,为“一江两河”综合开发决策,实施生态环境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条件,调整产业结构,增加人民收入,提高生活质量,已成为促进西藏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1主要生态环境地质问题
1.1生态环境脆弱,天然植被锐减
“一江两河”地区平均海拔3600~3900m,地势高亢,气候干冷,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土层薄而质粗,广大山坡地水源涵养差,制约了植被的生长发育,在天然条件下植被生产量不及同纬度其他地区的1/10。由于长期的粗放开发,过去的天然乔木林和高大阔叶灌木林由于过度采伐,已退化为覆盖度很低的灌丛草坡,每年有6~10万亩灌木林遭到樵采和刨根等毁灭性破坏,从河谷坡麓线到4500m的山体下部,原有的草原植被发生退化,覆盖率下降,导致山体物理风化和水土流失加剧,出现了大面积沙化和石砾化稀疏草原植被。非森林化过程以居民地为核心呈放射状扩展。拉萨市近郊山地灌木林已砍伐殆尽,灌木林的破坏范围仍在继续向外扩展。在近15年间,覆盖率在40%以上的灌木林地面积减少了70%。植被覆盖的锐减和局部枯竭,山麓灌丛生态系统退化,导致生态环境质量随之变差,水土涵养和调节气候的功能降低,生物群落、动植物种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在脆弱的生态环境条件下,重建和恢复原有植被十分困难。
1.2土地沙化日趋严重
“一江两河”地区沙漠化土地总面积达1860.9km2(279.1万亩),相当于现有耕地面积的97.5%。集中分布在贡嘎、扎囊、乃东、曲水、南木林、拉孜及日喀则等县(市)的雅鲁藏布江干流宽谷河段和拉萨河下游等地。由于风沙作用强烈,流沙面积不断扩大,极目所处活动、半活动沙丘,沙丘链随处可见相连成片,局部地段已向山前冲洪积扇及山坡上扩展。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区沙漠化土地面积占全区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的58.7%。其中,雅鲁藏布江北岸的达那谷—大竹卡地区和曲水—泽当地区,沙漠化土地面积分别占该区河谷土地面积的46.5%和44.1%。按行政区域而论,日喀则地区沙漠化土地面积最大,为977km2,次为山南地区和拉萨市,分别为542.2km2和341.7km2。导致土地沙漠化固然与干旱环境和强劲的季风吹扬有关,但人类活动过度对植被樵采和掠取,扩大了沙漠化的面积,推进了沙漠化进程。每年约有数百亩土地、草场被流沙覆盖、吞噬,公路被沙埋、阻碍交通。目前沙覆盖面积比解放初期增加两倍以上。土地沙漠化严重危害植被、农田、牧场、水利设施、交通运输、民航,埋压城乡建筑物和污染环境,使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1.3侵蚀作用强烈,水土流失日益加剧
西藏高原地壳的急剧抬升活动,强烈的风化剥蚀作用和植被不发育等自然因素,形成了水土流失的天然环境。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强烈影响,加剧了这一过程的发展。区内水土流失面积达4.9万km2,约占土地总面积的73%。据抽样统计,在坡麓地带和洪积扇平均每平方千米有冲沟0.251条(最深20m,最宽达25m),裸岩面积0.053km2(最大达8km2)。拉萨河、年楚河年均含沙量分别为11kg/m3和36kg/m3;雅鲁藏布江干流年输沙量达1390万t。个别年份侵蚀度则更为严重。区内西部为严重水土流失区,其次是山南地区和拉萨河地区。大面积日益加剧的水土流失导致土地耕层变薄,板结而贫瘠化,降低土壤肥力,土质变坏,库(塘)淤积难以发挥效益。日益加剧的水土流失使原本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1.4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频繁发生
天然植被的锐减,水土流失和道路修建、边坡开挖等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加剧,诱发和加剧了崩、滑、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发育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点有2721处,因地质灾害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500万元。区内重要城镇拉萨市、泽当镇、琼结县城等因地质灾害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5亿元之巨。每到雨季,交通沿线崩塌、滑坡、泥石流频频发生,不断毁坏城镇、水利设施和道路交通,每年有上百至数百公顷农田被冲毁或淤埋。
1.5草场退化严重
“一江两河”地区退化草地多集中在河谷地区的温性草原,全区共有退化草场115.37万公顷,占草场总面积的24.3%,其中重度占19%,中度占37.7%,轻度占43.3%。拉萨市草场退化面积占草场面积的32.7%;山南退化草场5.62万公顷,占草场面积的20.86%,其中重度退化草场占草地面积37.9%;日喀则草场退化面积达21.16%万ha,占草场面积79.5%,其中重度退化面积占草地面积的22.4%。草场退化的主要表现为草场可食饲草减少,毒草繁衍,鼠害严重,土壤沙化。造成退化的原因,固然和草地超载放牧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不适当的甚至毁灭性的樵采植被等人为破坏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草场退化严重阻碍了牧业的发展,也使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形成恶性循环。
1.6城镇地下水污染
“一江两河”河谷平原地区是西藏城镇和人口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地下水是城镇工农业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但河谷平原区地下水天然防护条件较差,城市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局部地段已出现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工业三废等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在拉萨市、日喀则市、那曲镇、泽当镇等城镇局部地段地下水已形成轻—中度点状、面状和条带状污染,并有扩大趋势。
1.7水文状况恶化,土地干旱严重
植被减少、水土流失、草场退化和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调节和涵养水源的作用明显减弱,从而出现地表迳流增加,地下水迳流减少,导致干旱河谷不断扩展,旱灾频繁发生而周期长。冬、春、夏连旱最长日数为156~228天,即便6~8月的雨季,干旱频率也在40%以上。全区干旱面积现已达59.57万亩,缺水量231.21万m3/d。干旱区多分布在主干河流的两侧支谷中下游地带,现有耕地和林草地处于干旱状态,大面积宜农荒地因干旱而难以开发。一遇大旱,粮食产量锐减,甚至颗粒无收,牲畜因缺乏饲草而大批死亡,人民生活比较贫困,严重制约了农牧业发展。
1.8土地盐渍化
“一江两河”地区具有降水量小而蒸发量大的气候特点,年均蒸发量是降水量的3~4倍,而该地区农业灌溉大多仍采用大水漫灌等落后的灌溉方式,导致在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年楚河宽谷区和林周盆地等地下水水位较浅的重要农耕区,部分耕地已出现盐渍化现象,面积已达2.87万公顷,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生长。
2防治对策
2.1进行生态环境地质调查,为政府制定保护法规提供依据
通过对“一江两河”地区的生态环境地质现状进行调查,总结该地区在进行资源开发过程中对生态地质环境影响的特征和规律,进行资源开发对生态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区,提出各分区内在自然资源开发中保护生态地质环境的对策措施以及开发后恢复或建设生态地质环境的建议等,为该地区各级政府制定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提供基础性科学依据。
2.2建立生态地质环境空间数据库,逐步实现生态地质环境的动态预测和监测
鉴于“一江两河”地区在西藏的特殊地位,有必要扩大地质环境的监测范围,充分利用“3S”技术,开展“一江两河”地区生态环境地质综合调查评价工作,拟建生态地质环境“动态”空间数据库,从而实现生态地质环境的动态预测和监测,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同步进行。
2.3开展生态环境地质专项示范调查研究,编制相应的生态环境地质调查评价的技术要求
国际上对生态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工作起步较早,应用先进技术研究解决和监控生态环境地质问题已大量开展。我国虽已意识到资源开发活动导致的环境负面影响,但由于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一江两河”地区拟采用生态环境地质学、环境地球化学、农业地质学、“3S”等先进理论和方法技术,选择具有不同生态环境地质问题类型的典型地区(段),开展生态环境地质专项范围调查研究,并编制出相应的生态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技术要求或规范,示范指导生态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工作的深入开展。
2.4加快“一江两河”地区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工作,为生态环境建设与恢复工程规划提供依据
尽快查明“一江两河”地区生态环境地质现状,编制“一江两河”地区生态环境地质现状图和“一江两河”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恢复工程规划图。并以此为依据,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大对生态环境地质问题的防治力度,进一步增加环保投入。为建设与恢复“一江两河”地区生态环境,进行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性资料和科学依据。为“一江两河”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恢复工程的规划提供依据。
3结语
“一江两河”地区气候恶劣,生态环境条件脆弱、生态系统不稳定,在缺乏生态屏障保护下对资源的大量开发利用、天然植被的过量掠取和加大对地质环境的改变,诱发和加重了一系列重大生态环境地质问题,使该地区生态环境地质系统向紊乱、衰退的渲替趋势发展,恶化了生态环境质量,影响了人类的生存质量,也制约了该地区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为使该地区的社会经济较快地得到发展,进行生态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及生态环境建设与恢复工程规划等工作已迫在眉睫。可以预测,只要生态环境地质规划各项工程内容得到全面落实,并付诸实施,该地区一定能够建成西藏高原工农业发达,三个效益显著,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地区。
参考文献
[1]陈梦熊.论生态地质环境系统与综合性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9,5(3):3~6.
[2]魏伦武.西南地区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与防治对策.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2,3(1):6~8.
[3]魏伦武,赖绍民.西南地区江河流域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的探讨.四川地质学报,2002,9(3):153~155.
[4]刘玉海.黄河中游区域地学环境特点、问题及整治措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1,2(2):73~76.
321 浏览 4 回答
315 浏览 4 回答
199 浏览 3 回答
302 浏览 4 回答
347 浏览 2 回答
255 浏览 3 回答
325 浏览 2 回答
140 浏览 3 回答
284 浏览 4 回答
203 浏览 2 回答
351 浏览 6 回答
96 浏览 3 回答
186 浏览 3 回答
137 浏览 2 回答
317 浏览 2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