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571_1 「古意」贾岛 碌碌复碌碌,百年双转毂。志士终夜心,良马白日足。 俱为不等闲,谁是知音目。眼中两行泪,曾吊三献玉。 卷571_2 「望山」贾岛 南山三十里,不见逾一旬。冒雨时立望,望之如朋亲。 虬龙一掬波,洗荡千万春。日日雨不断,愁杀望山人。 天事不可长,劲风来如奔。阴霪一以扫,浩翠写国门。 长安百万家,家家张屏新。谁家最好山,我愿为其邻。 卷571_3 「北岳庙」贾岛 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岩峦叠万重,诡怪浩难测。 人来不敢入,祠宇白日黑。有时起霖雨,一洒天地德。 神兮安在哉,永康我王国。 卷571_4 「朝饥」贾岛 市中有樵山,此舍朝无烟。井底有甘泉,釜中乃空然。 我要见白日,雪来塞青天。坐闻西床琴,冻折两三弦。 饥莫诣他门,古人有拙言。 卷571_5 「哭卢仝」贾岛 贤人无官死,不亲者亦悲。空令古鬼哭,更得新邻比。 平生四十年,惟著白布衣。天子未辟召,地府谁来追。 长安有交友,托孤遽弃移。冢侧志石短,文字行参差。 无钱买松栽,自生蒿草枝。在日赠我文,泪流把读时。 从兹加敬重,深藏恐失遗。 卷571_6 「剑客(一作述剑)」贾岛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似君,谁为不平事。 卷571_7 「口号」贾岛 中夜忽自起,汲此百尺泉。林木含白露,星斗在青天。 卷571_8 「寄远」贾岛 别肠多郁纡,岂能肥肌肤。始知相结密,不及相结疏。 疏别恨应少,密离恨难祛。门前南流水,中有北飞鱼。 鱼飞向北海,可以寄远书。不惜寄远书,故人今在无。 况此数尺身,阻彼万里途。自非日月光,难以知子躯。 卷571_9 「斋中」贾岛 眈静非谬为,本性实疏索。斋中一就枕,不觉白日落。 低扉碍轩辔,寡德谢接诺。丛菊在墙阴,秋穷未开萼。 所餐类病马,动影似移岳。欲驻迫逃衰,岂殊辞绠缚。 已见饱时雨,应丰蔬与药。 卷571_10 「感秋」贾岛 商气飒已来,岁华又虚掷。朝云藏奇峰,暮雨洒疏滴。 几蜩嘿凉叶,数蛩思阴壁。落日空馆中,归心远山碧。 昔人多秋感,今人何异昔。四序驰百年,玄发坐成白。 喧喧徇声利,扰扰同辙迹。傥无世上怀,去偃松下石。 卷571_11 「玩月」贾岛 寒月破东北,贾生立西南。西南立倚何,立倚青青杉。 近月有数星,星名未详谙。但爱杉倚月,我倚杉为三。 月乃不上杉,上杉难相参。眙愕子细视,睛瞳桂枝劖。 目常有热疾,久视无烦炎。以手扪衣裳,零露已濡沾。 久立双足冻,时向股髀淹。立久病足折,兀然黐胶粘。 他人应已睡,转喜此景恬。此景亦胡及,而我苦淫耽。 无异市井人,见金不知廉。不知此夜中,几人同无厌。 待得上顶看,未拟归枕函。强步望寝斋,步步情不堪。 步到竹丛西,东望如隔帘。却坐竹丛外,清思刮幽潜。 量知爱月人,身愿化为蟾。 卷571_12 「辞二知己」贾岛 一双千岁鹤,立别孤翔鸿。波岛忽已暮,海雨寒蒙蒙。 离人闻美弹,亦与哀弹同。况兹切切弄,绕彼行行躬。 云飞北岳碧,火息西山红。何以代远诚,折芳腊雪中。 卷571_13 「义雀行和朱评事」贾岛 玄鸟雄雌俱,春雷惊蛰馀。口衔黄河泥,空即翔天隅。 一夕皆莫归,哓哓遗众雏。双雀抱仁义,哺食劳劬劬。 雏既逦迤飞,云间声相呼。燕雀虽微类,感愧诚不殊。 禽贤难自彰,幸得主人书。 卷571_14 「宿悬泉驿」贾岛 晓行沥水楼,暮到悬泉驿。林月值云遮,山灯照愁寂。 卷571_15 「辩士」贾岛 辩士多毁訾,不闻谈己非。猛虎恣杀暴,未尝啮妻儿。 此理天所感,所感当问谁。求食饲雏禽,吐出美言词。 善哉君子人,扬光掩瑕玼. 卷571_16 「不欺」贾岛 上不欺星辰,下不欺鬼神。知心两如此,然后何所陈。 食鱼味在鲜,食蓼味在辛。掘井须到流,结交须到头。 此语诚不谬,敌君三万秋。 卷571_17 「绝句」贾岛 海底有明月,圆于天上轮。得之一寸光,可买千里春。 卷571_18 「寓兴」贾岛 莫居暗室中,开目闭目同。莫趋碧霄路,容飞不容步。 暗室未可居,碧霄未可趋。劝君跨仙鹤,日下云为衢。 卷571_19 「游仙」贾岛 借得孤鹤骑,高近金乌飞。掬河洗老貌,照月生光辉。 天中鹤路直,天尽鹤一息。归来不骑鹤,身自有羽翼。 若人无仙骨,芝术徒烦食。 卷571_20 「枕上吟」贾岛 夜长忆白日,枕上吟千诗。何当苦寒气,忽被东风吹。 冰开鱼龙别,天波殊路岐。 卷571_21 「双鱼谣(时韩职方书中以孟常州简诗见示)」贾岛 天河堕双鲂,飞我庭中央。掌握尺馀雪,劈开肠有璜。 见令馋舌短,烹绕邻舍香。一得古诗字,与玉含异藏。 卷571_22 「易水怀古」贾岛 荆卿重虚死,节烈书前史。我叹方寸心,谁论一时事。 至今易水桥,寒风兮萧萧。易水流得尽,荆卿名不消。 卷571_23 「早起」贾岛 北客入西京,北雁再离北。秋寝独前兴,天梭星落织。 耽玩馀恬爽,顾盼轻疴力。旅途少颜尽,明镜劝仙食。 出门路纵横,张家路最直。昨夜梦见书,张家厅上壁。 卷571_24 「客喜」贾岛 客喜非实喜,客悲非实悲。百回信到家,未当身一归。 未归长嗟愁,嗟愁填中怀。开口吐愁声,还却入耳来。 常恐泪滴多,自损两目辉。鬓边虽有丝,不堪织寒衣。 卷571_25 「延寿里精舍寓居」贾岛 旅托避华馆,荒楼遂愚慵。短庭无繁植,珍果春亦浓。 侧庐废扃枢,纤魄时卧逢。耳目乃鄽井,肺肝即岩峰。 汲泉饮酌馀,见我闲静容。霜蹊犹舒英,寒蝶断来踪。 双履与谁逐,一寻青瘦筇。 卷571_26 「赠智朗禅师」贾岛 上人分明见,玉兔潭底没。上人光惨貌,古来恨峭发。 涕辞孔颜庙,笑访禅寂室。步随青山影,坐学白塔骨。 解听无弄琴,不礼有身佛。欲问师何之,忽与我相别。 率赋赠远言,言惭非子曰。 卷571_27 「送沈秀才下第东归」贾岛 曲言恶者谁,悦耳如弹丝。直言好者谁,刺耳如长锥。 沈生才俊秀,心肠无邪欺。君子忌苟合,择交如求师。 毁出疾夫口,腾入礼部闱。下第子不耻,遗才人耻之。 东归家室远,掉辔时参差。浙云近吴见,汴柳接楚垂。 明年春光别,回首不复疑。 卷571_28 「酬栖上人」贾岛 夜久城馆闲,情幽出在山。新月有微辉,朗朗空庭间。 处世虽识机,伊余多掩关。松姿度腊见,篱药知春还。 静览冰雪词,厚为酬赠颜。东林有踯躅,脱屣期共攀。 卷571_29 「冬月长安雨中见终南雪」贾岛 秋节新已尽,雨疏露山雪。西峰稍觉明,残滴犹未绝。 气侵瀑布水,冻著白云穴。今朝灞浐雁,何夕潇湘月。 想彼石房人,对雪扉不闭。 卷571_30 「寄孟协律」贾岛 我有吊古泣,不泣向路岐。挥泪洒暮天,滴著桂树枝。 别后冬节至,离心北风吹。坐孤雪扉夕,泉落石桥时。 不惊猛虎啸,难辱君子词。欲酬空觉老,无以堪远持。 岧峣倚角窗,王屋悬清思。 卷571_31 「和刘涵」贾岛 京官始云满,野人依旧闲。闭扉一亩居,中有古风还。 市井日已午,幽窗梦南山。乔木覆北斋,有鸟鸣其间。 前日远岳僧,来时与开关。新题惊我瘦,窥镜见丑颜。 陶情惜清澹,此意复谁攀。 卷571_32 「明月山怀独孤崇鱼琢」贾岛 明月长在目,明月长在心。在心复在目,何得稀去寻。 试望明月人,孟夏树蔽岑。想彼叹此怀,乐喧忘幽林。 乡本北岳外,悔恨东夷深。愿缩地脉还,岂待天恩临。 非不渴隐秀,却嫌他事侵。或云岳楼钟,来绕草堂吟。 当从令尹后,再往步柏林。 卷571_33 「投张太祝」贾岛 风骨高更老,向春初阳葩。泠泠月下韵,一一落海涯。 有子不敢和,一听千叹嗟。身卧东北泥,魂挂西南霞。 手把一枝栗,往轻觉程赊。水天朔方色,暖日嵩根花。 达闲幽栖山,遣寻种药家。欲买双琼瑶,惭无一木瓜。 卷571_34 「咏韩氏二子」贾岛 千岩一尺璧,八月十五夕。清露堕桂花,白鸟舞虚碧。 卷571_35 「送别」贾岛 丈夫未得意,行行且低眉。素琴弹复弹,会有知音知。 卷571_36 「携新文诣张籍韩愈途中成」贾岛 袖有新成诗,欲见张韩老。青竹未生翼,一步万里道。 仰望青冥天,云雪压我脑。失却终南山,惆怅满怀抱。 安得西北风,身愿变蓬草。地只闻此语,突出惊我倒。 卷571_37 「上谷送客游江湖」贾岛 莫叹迢递分,何殊咫尺别。江楼到夜登,还见南台月。 卷571_38 「重酬姚少府」贾岛 隙月斜枕旁,讽咏夏贻什。如今何时节,虫虺亦已蛰。 答迟礼涉傲,抱疾思加涩。仆本胡为者,衔肩贡客集。 茫然九州内,譬如一锥立。欺暗少此怀,自明曾沥泣。 量无趫勇士,诚欲戈矛戢。原阁期跻攀,潭舫偶俱入。 深斋竹木合,毕夕风雨急。俸利沐均分,价称烦嘘噏. 百篇见删罢,一命嗟未及。沧浪愚将还,知音激所习。 卷571_39 「投孟郊」贾岛 月中有孤芳,天下聆薰风。江南有高唱,海北初来通。 容飘清冷馀,自蕴襟抱中。止息乃流溢,推寻却冥蒙。 我知雪山子,谒彼偈句空。必竟获所实,尔焉遂深衷。 录之孤灯前,犹恨百首终。一吟动狂机,万疾辞顽躬。 生平面未交,永夕梦辄同。叙诘谁君师,讵言无吾宗。 余求履其迹,君曰可但攻。啜波肠易饱,揖险神难从。 前岁曾入洛,差池阻从龙。萍家复从赵,云思长萦萦。 嵩海每可诣,长途追再穷。原倾肺肠事,尽入焦梧桐。 卷571_40 「代边将」贾岛 持戈簇边日,战罢浮云收。露草泣寒霁,夜泉鸣陇头。 三尺握中铁,气冲星斗牛。报国不拘贵,愤将平虏雠。 卷571_41 「寄刘栖楚」贾岛 趋走与偃卧,去就自殊分。当窗一重树,上有万里云。 离披不相顾,仿佛类人群。友生去更远,来书绝如焚。 蝉吟我为听,我歌蝉岂闻。岁暮傥旋归,晤言桂氛氲。 卷571_42 「寄丘儒」贾岛 地近轻数见,地远重一面。一面如何重,重甚珍宝片。 自经失欢笑,几度腾霜霰。此心镇悬悬,天象固回转。 长安秋风高,子在东甸县。仪形信寂蔑,风雨岂乖间。 凭人报消息,何易凭笔砚。俱不尽我心,终须对君宴。 卷571_43 「送陈商」贾岛 古道长荆棘,新岐路交横。君于荒榛中,寻得古辙行。 足踏圣人路,貌端禅士形。我曾接夜谈,似听讲一经。 联翩曾数举,昨登高第名。釜底绝烟火,晓行皇帝京。 上客远府游,主人须目明。青云别青山,何日复可升。 卷571_44 「送张校书季霞」贾岛 从京去容州,马在船上多。容州几千里,直傍青天涯。 掌记试校书,未称高词华。义往不可屈,出家如入家。 城市七月初,热与夏未差。饯君到野地,秋凉满山坡。 南境异北候,风起无尘沙。秦吟宿楚泽,海酒落桂花。 暂醉即还醒,彼土生桂茶。 卷571_45 「寄友人」贾岛 同人半年别,一别寂来音。赖有别时文,相思时一吟。 我常倦投迹,君亦知此衿。笔砚且勿弃,苏张曾陆沉。 但存舌在口,当冀身遂心。君看明月夜,松桂寒森森。 卷571_46 「答王参」贾岛 寸晷不相待,四时互如竞。客思先觉秋,虫声苦知暝。 霜松积旧翠,露月团如镜。诗负属景同,琴孤坐堂听。 相期黄菊节,别约红桃径。每把式微篇,临风一长咏。 卷571_47 「延康吟」贾岛 寄居延寿里,为与延康邻。不爱延康里,爱此里中人。 人非十年故,人非九族亲。人有不朽语,得之烟山春。 卷571_48 「戏赠友人」贾岛 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笔砚为辘轳,吟咏作縻绠。 朝来重汲引,依旧得清冷。书赠同怀人,词中多苦辛。 卷571_49 「寓兴」贾岛 真集道方至,貌殊妒还多。山泉入城池,自然生浑波。 今时出古言,在众翻为讹。有琴含正韵,知音者如何。 一生足感激,世言忽嵯峨。不得市井味,思响吾岩阿。 浮华岂我事,日月徒蹉跎。旷哉颍阳风,千载无其他。 卷571_50 「怀郑从志」贾岛 西风吹阴云,雨雪半夜收。忽忆天涯人,起看斗与牛。 故人别二年,我意如百秋。音信两杳杳,谁云昔绸缪。 平明一封书,寄向东北舟。翩翩春归鸟,会自为匹俦。 卷571_51 「易州登龙兴寺楼望郡北高峰」贾岛 郡北最高峰,巉岩绝云路。朝来上楼望,稍觉得幽趣。 朦胧碧烟里,群岭若相附。何时一登陟,万物皆下顾。 卷571_52 「送郑山人游江湖」贾岛 南游衡岳上,东往天台里。足蹑华顶峰,目观沧海水。 卷571_53 「就峰公宿」贾岛 河出鸟宿后,萤火白露中。上人坐不倚,共我论量空。 残月华晻暧,远水响玲珑。尔时无了梦,兹宵方未穷。 卷571_54 「刘景阳东斋」贾岛 松阴连竹影,中有芜苔井。清风此地多,白日空自永。 景阳公干孙,诗句得真景。劝我不须归,月出东斋静。 卷571_55 「对菊」贾岛 九日不出门,十日见黄菊。灼灼尚繁英,美人无消息。 卷571_56 「送集文上人游方」贾岛 来从道陵井,双木溪边会。分首芳草时,远意青天外。 此游诣几岳,嵩华衡恒泰。 卷571_57 「题岸上人郡内闲居」贾岛 静向方寸求,不居山嶂幽。池开菡萏香,门闭莓苔秋。 金玉重四句,秕糠轻九流。炉烟上乔木,钟磬下危楼。 手种一株松,贞心与师俦。 卷571_58 「游子」贾岛 游子喜乡远,非吾忆归庐。谁知奔他山,自欲早旋车。 朝赏暮已足,图归愿无馀。当期附鹏翼,未偶方踌躇。 卷571_59 「寄山中王参」贾岛 我看岳西云,君看岳北月。长怀燕城南,相送十里别。 别来千馀日,日日忆不歇。远寄一纸书,数字论白发。 卷571_60 「送汲鹏」贾岛 淮南卧理后,复逢君姓汲。文采非寻常,志愿期卓立。 深江东泛舟,夕阳眺原隰。夏夜言诗会,往往追不及。 卷571_61 「寄令狐相公(一作赴长江道中)」贾岛 策杖驰山驿,逢人问梓州。长江那可到,行客替生愁。 卷五百七十二 卷572_1 「哭柏岩和尚」贾岛 苔覆石床新,师曾占几春。写留行道影,焚却坐禅身。 塔院关松雪,经房锁隙尘。自嫌双泪下,不是解空人。 卷572_2 「山中道士」贾岛 头发梳千下,休粮带瘦容。养雏成大鹤,种子作高松。 白石通宵煮,寒泉尽日舂。不曾离隐处,那得世人逢。 卷572_3 「就可公宿」贾岛 十里寻幽寺,寒流数派分。僧同雪夜坐,雁向草堂闻。 静语终灯焰,馀生许峤云。由来多抱疾,声不达明君。 卷572_4 「旅游」贾岛 此心非一事,书札若为传。旧国别多日,故人无少年。 空巢霜叶落,疏牖水萤穿。留得林僧宿,中宵坐默然。 卷572_5 「送邹明府游灵武」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平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卷572_6 「题皇甫荀蓝田厅」贾岛 任官经一年,县与玉峰连。竹笼拾山果,瓦瓶担石泉。 客归秋雨后,印锁暮钟前。久别丹阳浦,时时梦钓船。 卷572_7 「赠王将军」贾岛 宿卫炉烟近,除书墨未干。马曾金镞中,身有宝刀瘢。 父子同时捷,君王画阵看。何当为外帅,白日出长安。 卷572_8 「下第」贾岛 下第只空囊,如何住帝乡。杏园啼百舌,谁醉在花傍。 泪落故山远,病来春草长。知音逢岂易,孤棹负三湘。 卷572_9 「寄贺兰朋吉」贾岛 往往东林下,花香似火焚。故园从小别,夜雨近秋闻。 野菜连寒水,枯株簇古坟。泛舟同远客,寻寺入幽云。 斜日扉多掩,荒田径细分。相思蝉几处,偶坐蝶成群。 会宿曾论道,登高省议文。苦吟遥可想,边叶向纷纷。 卷572_10 「忆吴处士」贾岛 半夜长安雨,灯前越客吟。孤舟行一月,万水与千岑。 岛屿夏云起,汀洲芳草深。何当折松叶,拂石剡溪阴。 卷572_11 「哭孟郊」贾岛 身死声名在,多应万古传。寡妻无子息,破宅带林泉。 冢近登山道,诗随过海船。故人相吊后,斜日下寒天。 卷572_12 「送崔定」贾岛 未知游子意,何不避炎蒸。几日到汉水,新蝉鸣杜陵。 秋江待得月,夜语恨无僧。巴峡吟过否,连天十二层。 卷572_13 「寄白阁默公」贾岛 已知归白阁,山远晚晴看。石室人心静,冰潭月影残。 微云分片灭,古木落薪干。后夜谁闻磬,西峰绝顶寒。 卷572_14 「雨后宿刘司马池上」贾岛 蓝溪秋漱玉,此地涨清澄。芦苇声兼雨,芰荷香绕灯。 岸头秦古道,亭面汉荒陵。静想泉根本,幽崖落几层。 卷572_15 「送朱可久归越中」贾岛 石头城下泊,北固暝钟初。汀鹭潮冲起,船窗月过虚。 吴山侵越众,隋柳入唐疏。日欲躬调膳,辟来何府书。 卷572_16 「送田卓入华山」贾岛 幽深足暮蝉,惊觉石床眠。瀑布五千仞,草堂瀑布边。 坛松涓滴露,岳月泬寥天。鹤过君须看,上头应有仙。 卷572_17 「送董正字常州觐省」贾岛 相逐一行鸿,何时出碛中。江流翻白浪,木叶落青枫。 轻楫浮吴国,繁霜下楚空。春来欢侍阻,正字在东宫。 卷572_18 「酬姚少府」贾岛 梅树与山木,俱应摇落初。柴门掩寒雨,虫响出秋蔬。 枯槁彰清镜,孱愚友道书。刊文非不朽,君子自相于。 卷572_19 「送无可上人」贾岛 圭峰霁色新,送此草堂人。麈尾同离寺,蛩鸣暂别亲。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 卷572_20 「送李骑曹(一作胄)」贾岛 归骑双旌远,欢生此别中。萧关分碛路,嘶马背寒鸿。 朔色晴天北,河源落日东。贺兰山顶草,时动卷帆风。 卷572_21 「送乌行中石淙别业」贾岛 寒水长绳汲,丁泠数滴翻。草通石淙脉,砚带海潮痕。 岳色何曾远,蝉声尚未繁。劳思当此夕,苗稼在西原。 卷572_22 「送觉兴上人归中条山兼谒河中李司空」贾岛 又忆西岩寺,秦原草白时。山寻樵径上,人到雪房迟。 暮磬潭泉冻,荒林野烧移。闻师新译偈,说拟对旌麾。 卷572_23 「寄无可上人」贾岛 僻寺多高树,凉天忆重游。磬过沟水尽,月入草堂秋。 穴蚁苔痕静,藏蝉柏叶稠。名山思遍往,早晚到嵩丘。 卷572_24 「南池」贾岛 萧条微雨绝,荒岸抱清源。入舫山侵塞,分泉稻接村。 秋声依树色,月影在蒲根。淹泊方难遂,他宵关梦魂。 卷572_25 「寄龙池寺贞空二上人」贾岛 受请终南住,俱妨去石桥。林中秋信绝,峰顶夜禅遥。 寒草烟藏虎,高松月照雕。霜天期到寺,寺置即前朝。 卷572_26 「送贞空二上人」贾岛 林下中餐后,天涯欲去时。衡阳过有伴,梦泽出应迟。 石磬疏寒韵,铜瓶结夜澌。殷勤讶此别,且未定归期。 卷572_27 「送裴校书」贾岛 拜官从秘省,署职在藩维。多故长疏索,高秋远别离。 天寒泗上醉,夜静岳阳棋。使府临南海,帆飞到不迟。 卷572_28 「升道精舍南台对月寄姚合」贾岛 月向南台见,秋霖洗涤馀。出逢危叶落,静看众峰疏。 冷露常时有,禅窗此夜虚。相思聊怅望,润气遍衣初。 卷572_29 「即事」贾岛 索莫对孤灯,阴云积几层。自嗟怜十上,谁肯待三征。 心被通人见,文叨大匠称。悲秋秦塞草,怀古汉家陵。 城静高崖树,漏多幽沼冰。过声沙岛兀��惺�稚�?岂谓旧庐在,谁言归未曾。 卷572_30 「黄子陂上韩吏部」贾岛 石楼云一别,二十二三春。相逐升堂者,几为埋骨人。 涕流闻度瘴,病起喜还秦。曾是令勤道,非惟恤在迍。 疏衣蕉缕细,爽味茗芽新。钟绝滴残雨,萤多无近邻。 溪潭承到数,位秩见辞频。若个山招隐,机忘任此身。 卷572_31 「投李益」贾岛 四十归燕字,千年外始吟。已将书北岳,不用比南金。 卷572_32 「吊孟协律」贾岛 才行古人齐,生前品位低。葬时贫卖马,远日哭惟妻。 孤冢北邙外,空斋中岳西。集诗应万首,物象遍曾题。 卷572_33 「送人适越」贾岛 高城满夕阳,何事欲沾裳。迁客蓬蒿暮,游人道路长。 晴湖胜镜碧,寒柳似金黄。若有相思梦,殷勤载八行。 卷572_34 「送僧游衡岳」贾岛 心知衡岳路,不怕去人稀。船里犹鸣磬,溪头自曝衣。 有家从小别,无寺不言归。料得逢寒住,当禅雪满扉。 卷572_35 「送路」贾岛 别我就蓬蒿,日斜飞伯劳。龙门流水急,嵩岳片云高。 叹命无知己,梳头落白毛。从军当此去,风起广陵涛。 卷572_36 「洛阳道中寄弟」贾岛 趋走迫流年,惭经此路偏。密云埋二室,积雪度三川。 生类梗萍泛,悲无金石坚。翻鸿有归翼,极目仰联翩。 卷572_37 「登江亭晚望」贾岛 浩渺浸云根,烟岚没远村。鸟归沙有迹,帆过浪无痕。 望水知柔性,看山欲倦魂。纵情犹未已,回马欲黄昏。 卷572_38 「送耿处士」贾岛 一瓶离别酒,未尽即言行。万水千山路,孤舟几月程。 川原秋色静,芦苇晚风鸣。迢递不归客,人传虚隐名。 卷572_39 「过唐校书书斋」贾岛 池满风吹竹,时时得爽神。声齐雏鸟语,画卷老僧真。 月出行几步,花开到四邻。江湖心自切,未可挂头巾。 卷572_40 「送杜秀才东游」贾岛 东游谁见待,尽室寄长安。别后叶频落,去程山已寒。 大河风色度,旷野烧烟残。匣有青铜镜,时将照鬓看。 卷572_41 「送天台僧」贾岛 远梦归华顶,扁舟背岳阳。寒蔬修净食,夜浪动禅床。 雁过孤峰晓,猿啼一树霜。身心无别念,馀习在诗章。 卷572_42 「怀紫阁隐者」贾岛 寂寥思隐者,孤烛坐秋霖。梨栗猿喜熟,云山僧说深。 寄书应不到,结伴拟同寻。废寝方终夕,迢迢紫阁心。 卷572_43 「雨夜同厉玄怀皇甫荀」贾岛 桐竹绕庭匝,雨多风更吹。还如旧山夜,卧听瀑泉时。 碛雁来期近,秋钟到梦迟。沟西吟苦客,中夕话兼思。 卷572_44 「秋暮」贾岛 北门杨柳叶,不觉已缤纷。值鹤因临水,迎僧忽背云。 白须相并出,清泪两行分。默默空朝夕,苦吟谁喜闻。 卷572_45 「哭胡遇」贾岛 夭寿知齐理,何曾免叹嗟。祭回收朔雪,吊后折寒花。 野水秋吟断,空山暮影斜。弟兄相识遍,犹得到君家。 卷572_46 「送丹师归闽中」贾岛 波涛路杳然,衰柳落阳蝉。行李经雷电,禅前漱岛泉。 归林久别寺,过越未离船。自说从今去,身应老海边。 卷572_47 「送安南惟鉴法师」贾岛 讲经春殿里,花绕御床飞。南海几回渡,旧山临老归。 潮摇蛮草落,月湿岛松微。空水既如彼,往来消息稀。 卷572_48 「题李凝幽居」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卷572_49 「送韩湘」贾岛 挂席从古路,长风起广津。楚城花未发,上苑蝶来新。 半没湖波月,初生岛草春。孤霞临石镜,极浦映村神。 细响吟干苇,馀馨动远苹.欲凭将一札,寄与沃洲人。 卷572_50 「寄董武」贾岛 虽同一城里,少省得从容。门掩园林僻,日高巾帻慵。 孤鸿来半夜,积雪在诸峰。正忆毗陵客,声声隔水钟。 卷572_51 「宿赟上人房」贾岛 阶前多是竹,闲地拟栽松。朱点草书疏,雪平麻履踪。 御沟寒夜雨,宫寺静时钟。此时无他事,来寻不厌重。 卷572_52 「访李甘原居」贾岛 原西居处静,门对曲江开。石缝衔枯草,查根上净苔。 翠微泉夜落,紫阁鸟时来。仍忆寻淇岸,同行采蕨回。 卷572_53 「题山寺井」贾岛 沈沈百尺馀,功就岂斯须。汲早僧出定,凿新虫自无。 藏源重嶂底,澄翳大空隅。此地如经劫,凉潭会共枯。 卷572_54 「僻居无可上人相访」贾岛 自从居此地,少有事相关。积雨荒邻圃,秋池照远山。 砚中枯叶落,枕上断云闲。野客将禅子,依依偏往还。 卷572_55 「送李馀及第归蜀」贾岛 知音伸久屈,觐省去光辉。津渡逢清夜,途程尽翠微。 云当绵竹叠,鸟离锦江飞。肯寄书来否,原居出亦稀。 卷572_56 「荒斋」贾岛 草合径微微,终南对掩扉。晚凉疏雨绝,初晓远山稀。 落叶无青地,闲身著白衣。朴愚犹本性,不是学忘机。 卷572_57 「夜喜贺兰三见访」贾岛 漏钟仍夜浅,时节欲秋分。泉聒栖松鹤,风除翳月云。 踏苔行引兴,枕石卧论文。即此寻常静,来多只是君。 卷572_58 「题青龙寺镜公房」贾岛 一夕曾留宿,终南摇落时。孤灯冈舍掩,残磬雪风吹。 树老因寒折,泉深出井迟。疏慵岂有事,多失上方期。 卷572_59 「送陈判官赴绥德」贾岛 将军邀入幕,束带便离家。身暖蕉衣窄,天寒碛日斜。 火烧冈断苇,风卷雪平沙。丝竹丰州有,春来只欠花。 卷572_60 「送唐环归敷水庄」贾岛 毛女峰当户,日高头未梳。地侵山影扫,叶带露痕书。 松径僧寻药,沙泉鹤见鱼。一川风景好,恨不有吾庐。 卷572_61 「原东居喜唐温琪频至」贾岛 曲江春草生,紫阁雪分明。汲井尝泉味,听钟问寺名。 墨研秋日雨,茶试老僧铛。地近劳频访,乌纱出送迎。 卷572_62 「送敡法师」贾岛 度岁不相见,严冬始出关。孤烟寒色树,高雪夕阳山。 瀑布寺应到,牡丹房甚闲。南朝遗迹在,此去几时还。
古意」贾岛 碌碌复碌碌,百年双转毂。志士终夜心,良马白日足。 俱为不等闲,谁是知音目。眼中两行泪,曾吊三献玉。 「望山」贾岛 南山三十里,不见逾一旬。冒雨时立望,望之如朋亲。 虬龙一掬波,洗荡千万春。日日雨不断,愁杀望山人。 天事不可长,劲风来如奔。阴霪一以扫,浩翠写国门。 长安百万家,家家张屏新。谁家最好山,我愿为其邻。 「北岳庙」贾岛 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岩峦叠万重,诡怪浩难测。 人来不敢入,祠宇白日黑。有时起霖雨,一洒天地德。 神兮安在哉,永康我王国。 「朝饥」贾岛 市中有樵山,此舍朝无烟。井底有甘泉,釜中乃空然。 我要见白日,雪来塞青天。坐闻西床琴,冻折两三弦。 饥莫诣他门,古人有拙言。 「哭卢仝」贾岛 贤人无官死,不亲者亦悲。空令古鬼哭,更得新邻比。 平生四十年,惟著白布衣。天子未辟召,地府谁来追。 长安有交友,托孤遽弃移。冢侧志石短,文字行参差。 无钱买松栽,自生蒿草枝。在日赠我文,泪流把读时。 从兹加敬重,深藏恐失遗。 「剑客」贾岛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似君,谁为不平事。 「口号」贾岛 中夜忽自起,汲此百尺泉。林木含白露,星斗在青天。 「寄远」贾岛 别肠多郁纡,岂能肥肌肤。始知相结密,不及相结疏。 疏别恨应少,密离恨难祛。门前南流水,中有北飞鱼。 鱼飞向北海,可以寄远书。不惜寄远书,故人今在无。 况此数尺身,阻彼万里途。自非日月光,难以知子躯。 「斋中」贾岛 眈静非谬为,本性实疏索。斋中一就枕,不觉白日落。 低扉碍轩辔,寡德谢接诺。丛菊在墙阴,秋穷未开萼。 所餐类病马,动影似移岳。欲驻迫逃衰,岂殊辞绠缚。 已见饱时雨,应丰蔬与药。 「感秋」贾岛 商气飒已来,岁华又虚掷。朝云藏奇峰,暮雨洒疏滴。 几蜩嘿凉叶,数蛩思阴壁。落日空馆中,归心远山碧。 昔人多秋感,今人何异昔。四序驰百年,玄发坐成白。 喧喧徇声利,扰扰同辙迹。傥无世上怀,去偃松下石。 「玩月」贾岛 寒月破东北,贾生立西南。西南立倚何,立倚青青杉。 近月有数星,星名未详谙。但爱杉倚月,我倚杉为三。 月乃不上杉,上杉难相参。眙愕子细视,睛瞳桂枝劖。 目常有热疾,久视无烦炎。以手扪衣裳,零露已濡沾。 久立双足冻,时向股髀淹。立久病足折,兀然黐胶粘。 他人应已睡,转喜此景恬。此景亦胡及,而我苦淫耽。 无异市井人,见金不知廉。不知此夜中,几人同无厌。 待得上顶看,未拟归枕函。强步望寝斋,步步情不堪。 步到竹丛西,东望如隔帘。却坐竹丛外,清思刮幽潜。 量知爱月人,身愿化为蟾。 「辞二知己」贾岛 一双千岁鹤,立别孤翔鸿。波岛忽已暮,海雨寒蒙蒙。 离人闻美弹,亦与哀弹同。况兹切切弄,绕彼行行躬。 云飞北岳碧,火息西山红。何以代远诚,折芳腊雪中。 「义雀行和朱评事」贾岛 玄鸟雄雌俱,春雷惊蛰馀。口衔黄河泥,空即翔天隅。 一夕皆莫归,哓哓遗众雏。双雀抱仁义,哺食劳劬劬。 雏既逦迤飞,云间声相呼。燕雀虽微类,感愧诚不殊。 禽贤难自彰,幸得主人书。 「宿悬泉驿」贾岛 晓行沥水楼,暮到悬泉驿。林月值云遮,山灯照愁寂。 「辩士」贾岛 辩士多毁訾,不闻谈己非。猛虎恣杀暴,未尝啮妻儿。 此理天所感,所感当问谁。求食饲雏禽,吐出美言词。 善哉君子人,扬光掩瑕玼. 「不欺」贾岛 上不欺星辰,下不欺鬼神。知心两如此,然后何所陈。 食鱼味在鲜,食蓼味在辛。掘井须到流,结交须到头。 此语诚不谬,敌君三万秋。 「绝句」贾岛 海底有明月,圆于天上轮。得之一寸光,可买千里春。 「寓兴」贾岛 莫居暗室中,开目闭目同。莫趋碧霄路,容飞不容步。 暗室未可居,碧霄未可趋。劝君跨仙鹤,日下云为衢。 「游仙」贾岛 借得孤鹤骑,高近金乌飞。掬河洗老貌,照月生光辉。 天中鹤路直,天尽鹤一息。归来不骑鹤,身自有羽翼。 若人无仙骨,芝术徒烦食。 「枕上吟」贾岛 夜长忆白日,枕上吟千诗。何当苦寒气,忽被东风吹。 冰开鱼龙别,天波殊路岐。 「双鱼谣」贾岛 天河堕双鲂,飞我庭中央。掌握尺馀雪,劈开肠有璜。 见令馋舌短,烹绕邻舍香。一得古诗字,与玉含异藏。 「易水怀古」贾岛 荆卿重虚死,节烈书前史。我叹方寸心,谁论一时事。 至今易水桥,寒风兮萧萧。易水流得尽,荆卿名不消。 「早起」贾岛 北客入西京,北雁再离北。秋寝独前兴,天梭星落织。 耽玩馀恬爽,顾盼轻疴力。旅途少颜尽,明镜劝仙食。 出门路纵横,张家路最直。昨夜梦见书,张家厅上壁。 「客喜」贾岛 客喜非实喜,客悲非实悲。百回信到家,未当身一归。 未归长嗟愁,嗟愁填中怀。开口吐愁声,还却入耳来。 常恐泪滴多,自损两目辉。鬓边虽有丝,不堪织寒衣。 「延寿里精舍寓居」贾岛 旅托避华馆,荒楼遂愚慵。短庭无繁植,珍果春亦浓。 侧庐废扃枢,纤魄时卧逢。耳目乃鄽井,肺肝即岩峰。 汲泉饮酌馀,见我闲静容。霜蹊犹舒英,寒蝶断来踪。 双履与谁逐,一寻青瘦筇。 「赠智朗禅师」贾岛 上人分明见,玉兔潭底没。上人光惨貌,古来恨峭发。 涕辞孔颜庙,笑访禅寂室。步随青山影,坐学白塔骨。 解听无弄琴,不礼有身佛。欲问师何之,忽与我相别。 率赋赠远言,言惭非子曰。 「送沈秀才下第东归」贾岛 曲言恶者谁,悦耳如弹丝。直言好者谁,刺耳如长锥。 沈生才俊秀,心肠无邪欺。君子忌苟合,择交如求师。 毁出疾夫口,腾入礼部闱。下第子不耻,遗才人耻之。 东归家室远,掉辔时参差。浙云近吴见,汴柳接楚垂。 明年春光别,回首不复疑。 「酬栖上人」贾岛 夜久城馆闲,情幽出在山。新月有微辉,朗朗空庭间。 处世虽识机,伊余多掩关。松姿度腊见,篱药知春还。 静览冰雪词,厚为酬赠颜。东林有踯躅,脱屣期共攀。 「冬月长安雨中见终南雪」贾岛 秋节新已尽,雨疏露山雪。西峰稍觉明,残滴犹未绝。 气侵瀑布水,冻著白云穴。今朝灞浐雁,何夕潇湘月。 想彼石房人,对雪扉不闭。 「寄孟协律」贾岛 我有吊古泣,不泣向路岐。挥泪洒暮天,滴著桂树枝。 别后冬节至,离心北风吹。坐孤雪扉夕,泉落石桥时。 不惊猛虎啸,难辱君子词。欲酬空觉老,无以堪远持。 岧峣倚角窗,王屋悬清思。 「和刘涵」贾岛 京官始云满,野人依旧闲。闭扉一亩居,中有古风还。 市井日已午,幽窗梦南山。乔木覆北斋,有鸟鸣其间。 前日远岳僧,来时与开关。新题惊我瘦,窥镜见丑颜。 陶情惜清澹,此意复谁攀。 「明月山怀独孤崇鱼琢」贾岛 明月长在目,明月长在心。在心复在目,何得稀去寻。 试望明月人,孟夏树蔽岑。想彼叹此怀,乐喧忘幽林。 乡本北岳外,悔恨东夷深。愿缩地脉还,岂待天恩临。 非不渴隐秀,却嫌他事侵。或云岳楼钟,来绕草堂吟。 当从令尹后,再往步柏林。 「投张太祝」贾岛 风骨高更老,向春初阳葩。泠泠月下韵,一一落海涯。 有子不敢和,一听千叹嗟。身卧东北泥,魂挂西南霞。 手把一枝栗,往轻觉程赊。水天朔方色,暖日嵩根花。 达闲幽栖山,遣寻种药家。欲买双琼瑶,惭无一木瓜。 「咏韩氏二子」贾岛 千岩一尺璧,八月十五夕。清露堕桂花,白鸟舞虚碧。 「送别」贾岛 丈夫未得意,行行且低眉。素琴弹复弹,会有知音知。 「携新文诣张籍韩愈途中成」贾岛 袖有新成诗,欲见张韩老。青竹未生翼,一步万里道。 仰望青冥天,云雪压我脑。失却终南山,惆怅满怀抱。 安得西北风,身愿变蓬草。地只闻此语,突出惊我倒。 「上谷送客游江湖」贾岛 莫叹迢递分,何殊咫尺别。江楼到夜登,还见南台月。 「重酬姚少府」贾岛 隙月斜枕旁,讽咏夏贻什。如今何时节,虫虺亦已蛰。 答迟礼涉傲,抱疾思加涩。仆本胡为者,衔肩贡客集。 茫然九州内,譬如一锥立。欺暗少此怀,自明曾沥泣。 量无趫勇士,诚欲戈矛戢。原阁期跻攀,潭舫偶俱入。 深斋竹木合,毕夕风雨急。俸利沐均分,价称烦嘘噏. 百篇见删罢,一命嗟未及。沧浪愚将还,知音激所习。 「投孟郊」贾岛 月中有孤芳,天下聆薰风。江南有高唱,海北初来通。 容飘清冷馀,自蕴襟抱中。止息乃流溢,推寻却冥蒙。 我知雪山子,谒彼偈句空。必竟获所实,尔焉遂深衷。 录之孤灯前,犹恨百首终。一吟动狂机,万疾辞顽躬。 生平面未交,永夕梦辄同。叙诘谁君师,讵言无吾宗。 余求履其迹,君曰可但攻。啜波肠易饱,揖险神难从。 前岁曾入洛,差池阻从龙。萍家复从赵,云思长萦萦。 嵩海每可诣,长途追再穷。原倾肺肠事,尽入焦梧桐。 「代边将」贾岛 持戈簇边日,战罢浮云收。露草泣寒霁,夜泉鸣陇头。 三尺握中铁,气冲星斗牛。报国不拘贵,愤将平虏雠。
红山 文化 是我国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这一古老而内涵丰富的文化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辽宁西部、河北北部等北方地区,其中辽河流域是其发祥地。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红山文化论文的 范文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红山文化玉器制作工艺
摘要:红山文化玉器是西辽河流域史前玉文化发展到鼎盛阶段的代表,在这一时期玉器的制作工艺也日渐成熟完善。红山的先民们在制作玉器方面已能成熟掌握切割、琢磨、圆雕、 浮雕 、透雕等基本 方法 ,同时还能成熟运用双面雕、钻孔、掏膛、镂空、线刻、抛光及装饰技巧。根据玉器结构及其表面所保留的加工痕迹考察。红山文化玉器在切割和雕琢中运用了旋转性工具――砣具。这一通过砣片旋转研磨进行加工制作的工艺,即使在今天仍被普遍运用,是制作玉器的一个重要工具。
关键词:红山文化;玉器;制作工艺;砣机
一
红山文化玉器古玉属于东北玉系统,质地为阳起石或透闪石,硬度较大,在当时没有如现在一样的高硬度金属工具的条件下,加工如此坚硬的石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代加工玉器的主要手段是碾玉,即将金刚石放在旋转的砣上,利用摩擦力使其成型,然后琢磨,尔后才可成玉器,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在玉器的制作过程中,碾磨和琢磨是不可缺少的制作过程。所谓碾磨又叫“光亮”、“抛光”,是用紫胶、木、葫芦、牛皮及铜制的链子,磨玉器的粗糙部位,使其平整。并通过应用氧化烙等一些化学粉剂原料作介质,使玉器显露出光洁、温润和晶莹的质地。琢磨也是加工玉器的重要手段。因为玉石特别坚硬,必须用铁制圆盘――砣为工具,以水和金刚砂为介质,经过铡、冲、压、勾等工艺一点一点地琢磨而成。制玉工艺品最早是源自石工艺之中的,并且承袭了磨制石器工艺,是随着玉、石的分化逐步演化而来的,但是应晚于玉石的分化,如果玉石分化是从旧石器时期人们选择石料开始的话,那么制玉工艺与炻器工艺分化就应该从新石器时代磨制炻器开始。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工艺主要有直接打击法、砸击法、间接打击法三种,与制玉工艺联系较少。“磨制工艺,是把炻器表面磨光、磨出刃锋,并把石材磨制成型,这在炻器的制作上无疑是一项重大的进步。”①磨制石器工艺过程:
(1)切割。将石材打制或切割成一定形状的粗坯,在扁平的石材上加沙蘸水,用木片压擦,从两面切成沟状,然后切断。
(2)研磨。放在大的砥石上加水磨,磨光滑。
(3)钻孔。用石钻、骨锥、木杆或竹管加沙蘸水在石器的上部磨透打钻。可见,磨制石器工艺是通过切割、打磨、钻孔三种工已艺完成的。这三种工艺完全被早期制玉工艺沿袭下来,在这一时期玉石分化也已经完成。制玉与制石工艺虽已开始分化,但并未完全脱离,这很可能是由于石玉匠还同在一个作坊内工作的缘故。红山文化有大量玉器出土,这些玉器体现了红山文化的先民们已经掌握了高超的玉器制作工艺。
玉器制作步骤主要包括:
(1)切割成材。红山文化的先民们制作玉器的过程中普遍使用切割成材技术,使器物大致具备要加工的形状,经过切割后形成玉材,形状已基本规则整齐。
(2)打磨加工。红山文化先民们在制作玉器的过程中一般不直接利用切割成材的玉料,而是将玉料进行近一步加工,使边缘棱角变得圆润光滑,把平面加工出弧度。
(3)钻孔。红山文化时期,先民们已熟练掌握了管钻孔技术,并且在钻孔后还要对孔边缘锋利的楞进行打磨和处理,使钻的孔既规整又达到圆润光滑的效果。
(4)施加文饰。红山文化出土的玉器大部分都有文饰,对玉器施加文饰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刻线和研磨。刻线一般用来表现动物的头部和鸟的羽翼。
红山文化玉器上的另一种装饰是在玉器表面磨出一种很浅的瓦沟状文饰。这种纹饰主要用于对较薄片状的玉器如勾云形玉佩、玉璧饰等进行装饰。由于瓦沟状纹具有深线起伏随形体而变化及瓦沟的深线、宽度匀称的特点,并且它能随着光线照射度的变化和器物的摆动时隐时现,所以更宜表现玉器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虽然制玉工艺与制石工艺在制作上有很大的相同之处,但两者也存在着一个明显的区别,既抛光工艺。如前所述,磨制玉器大多都会运用抛光工艺,使玉器表面比炻器细腻整洁。制玉工艺从制石工艺中分离出来是由于制玉工具砣机的出现,这一新式工具的诞生给制玉工艺带来了一场空前的革命。
二
红山玉器的制作工具主要是砣机。砣机即磨玉机,明代人称之为“琢玉机”,清朝时被称作是“水凳”。在玉器制作的整个过程中,琢玉的工具砣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制玉工具中最重要的得力工具,这一工具将制玉工艺推向琢磨玉器的崭新阶段,它标志着制玉工艺彻底从制石工艺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工艺。
红山文化玉器中以砣成形的有勾云形器、扉楞、孔、刃状边、勾形饰。如玉龙,高26厘米,断面直径2.3至2.9厘米,板材30×28×2,其底面积840平方厘米,厚2厘米。②“首短小,吻前伸,略上噘,嘴紧闭,鼻端截平,端面近椭圆形,以对称的两个圆洞作为鼻孔。龙眼突起呈梭形,前面圆而起棱,眼尾细长上翘”,这些只有用陀机才能做到。砣机是在什么时候被发明的,这是我国玉器史上长期争论并且很难统一的一个问题。
如国内赵汝珍认为砣矶发明于原始社会:“至唐虞之时用玉尤为繁多,制玉亦见精良,改用陀磨而不全用手工艺矣。”③夏商周时期出现青铜砣机,是一种跪式结构,高约30至50厘米,一手拉动弓弦转动,另一手拖玉琢磨,所谓玉人就是坐在砣机前托玉蘸调水沙磨玉的人。秦汉至南北朝时期制造出铁制砣机,并出现了专司砣机转动的辅助工人。由几人共同操作完成磨玉工作。铁制砣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隋唐时期出现了一人操作的足踏高腿桌式砣机,唐代已出现了我们如今所说的“碾子”。唐宋时期人们以“碾”训“砣”,借用碾子旋转来象征砣机琢玉,这既形象生动又通俗易懂,碾玉也就是用砣机制玉之意。明末宋应星《天工开物》载:“凡玉初剖时制铁为圆盘,以盆水盛沙,足踏圆盘使转,添沙剖玉,逐忽划断。”④这是对明代玉机的记载。
到清代,砣机被称为“水凳”。李澄渊1891年(光绪17年)应英国医师卜君要求而作《玉作图说》是较完善的关于砣机的图像资料。⑤他“历观玉琢琢磨各式绘以成图”(《玉作图》序),经现场调查作了写生,每图都辅以文字说明,不仅描绘了玉匠劳动操作的场面,还将重要工具一一注明。从中可见清代玉工如何操作水凳。这种碾机是经历代玉匠改进而得的,是一流的古代碾玉设备,被称为一人操作足踏高腿桌式砣机(高凳或水凳)。现代的砣机有两种:一种为电动砣机,砣子是用钻石粉制成,所以又称为沙砣,转速10~5000转每分钟;⑥另一种是蛇皮钻,类似牙医的修牙机,转速达3000至20000转每分钟。⑦现代砣机不用蘸水砂,只用细流水即可,效率更高。故此,砣机在制玉工艺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使玉器更生动精美,为人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三
红山文化典型玉器的制作工艺。
(1)玉龙。龙被称作是中国人的图腾,自古以来在人们心中龙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其制作工艺堪称精湛。距今5000多年的红山玉龙最早发现于1971年春内蒙古赤峰市蒙牛特旗三星他拉村,这块玉龙是用一整块碧绿色铀岩玉圆雕而成,兼有乳白色玫瑰纹,细部采用圆雕、线圆雕手法表现,锻断面成扁圆形。其吻部前伸,略向上翘,嘴紧闭,鼻端平齐,上沿起锐利的棱线,一对圆鼻孔,双眼突起,呈棱形,前眼角圆而起楞,眼尾细长上挑,额及颚底皆刻有细密的棱形网状纹,颈脊起长鬃,长约20厘米,占龙体的三分之一,呈扁平薄片状弯曲上卷披向后背,两侧磨出不明显的线凹槽,龙尾向内弯曲,末端圆尖,背部一对圆孔。
(2)兽面纹玉佩和勾云形玉佩。兽面纹玉佩用较薄的长方形片状玉制作,有镂空出对称的双角、双眉、双耳及鼻、口等,下部有3-7个獠牙,尖锐犀利,兽眼狰狞,制作过程中采用了砣具。勾云玉佩用对磨镂空的方法,塑造出弯卷的沟角,镂空部位两侧形成宽缓斜坡,镂空以外的部位沿着轮廓的走向打磨出宽缓的线凹槽,这些斜坡和凹槽能折射不同角度的光,并呈层次感、立体感,造型优美流畅。
(3)马蹄形玉箍。其形似马蹄,因器内中空呈箍状而得名。这类玉器表面上看起来简单,但其雕琢十分费工夫,原始先民在雕琢这种器物是采用了线锯搜空(即以钻杆在器物边缘钻一小孔,穿入绳线,加入适当的水和研磨料往复穿梭进行切割的方法)、掏膛取芯的方法使之出现弧线形琢磨痕迹。在古代尚未出现金属丝线时,即能依靠竹木纤维或兽皮藤条制成一件玉雕,着实需要费一番心血。
(4)玉璧。绝大多数为长圆形,玉璧边缘处呈刃状,截面近似于菱形,上侧中央常钻有两个小孔作穿系用。红山玉璧还有双联璧和三联璧,做法是在一个上小下大的长圆状玉片上分别琢磨出两个或三个由小到大的圆孔,然后才在外缘上依中孔的位置两侧各切磨出一个人字形,打磨成刃状。
(5)玉鸟。多为扁体,常做成双翅挺展的�形,最长不超过4厘米,头上仰,方尾,有爪的作攀附形状,腹部靠头处有一小孔,腹部中间厚两侧薄,背平,用纹勾勒出鸟的羽毛。
(6)玉龟。先切割出形状,周边进行圆雕,用阳线简略几笔刻画出龟的头部、龟爪和龟尾,然后打磨光滑,有的在尾部穿孔。玉龟略呈方形,一般5厘米左右,匍匐状,背部稍微向上凸起。
四
从红山文化玉器制作工艺与良渚文化玉器制作工艺比较来看。良渚文化聚落在东海之滨的太湖平原,属于海洋性文化。1936年西湖博物馆施昕更先生在浙江杭县的良渚镇附近的六个地点进行了小规模开发,出土了一批泥制黑衣陶器,还搜集到一批石器,并调查了1930年发现的随葬玉制棕璧的墓葬。他对这些资料作了及时地整理,写了《良渚》一书,保存了这些考古资料。1959年,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根据考古学的命名原则,将该遗址命名为良渚文化。良渚文化是我国南方发现的第一个新石器时代文化。良渚文化发现前后,杭嘉湖地区多次出土良渚古玉。1903年天宁寺湾出土大型玉璧;1930年,在苏嘉公路桥北端出土一批玉器;1937年双桥发现90多件玉器。⑧考古界一般认为良渚文化玉器的时代为周汉之间。自1973年发掘吴县草鞋山首次确定良渚文化琮璧的时代后,⑨相继发掘了江苏吴县张陵山(1977年)⑩等大型良渚文化墓地,出土了上千件琮璧玉器和装饰玉器。红山、良渚文化大件玉器均出自墓葬,玉器数量的多少取决于墓葬的规模,与器件数与规模成正比,但红山与良渚玉器在制作工艺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红山文化的琢玉技术持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已具有了比较丰富的制玉 经验 。红山文化琢玉的最大特点在于玉匠对玉材的熟炼运用,能较好地把握器物的造型特点,把器物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红山文化玉器制作的最大特色就是“神似”。红山文化玉器多通体光素无纹,龟、鸟等只在主要部位加以刻画,线条都为线凹槽纹,或隐或现,富于变化。玉龙躯体光洁无纹,头部精雕细琢。红山古玉的穿孔、抛光、琢刻都十分简练得体。
与红山玉器相比,良渚古玉则显得深沉严谨,对称均衡。它缺少红山玉器那种精细灵气,它以线刻技术闻名。最能体现良渚文化玉器制作水平的是兽面纹的刻画。方柱形玉琮四面中间立槽,槽两边基本等距离,每一节上下间距几乎相等,误差极小。琮的兽面图基本相同,兽面不在侧面中间,而是在旋角上,两个半面构成一个完整的兽面,使兽面的鼻、口更具形象。兽面的纹饰刻划最细的仅0.7丝米,内眼圈直径只有2毫米,只可在放大镜下才能清晰辨别,琢玉水平十分精湛。
另外,对于制作工艺中的镂空的方法也不一样。红山文化以砣具镂空为主,称为“砣具镂空”,如勾云形玉佩就是用砣具双面对磨而成。镂空末端呈尖线状,镂空处上宽下窄,边缘似薄刃是红山文化典型玉器的独自砣具镂空特征。良渚文化则以呈钻配合软性线具楼空为特色,称“线具镂空”。
从玉的制作工艺可以辨别玉器的真伪。红山文化玉器已有上百件被科学地发掘出来,它对填补和丰富我国上古玉文化的内容起了推动作用,也导致中国史上“玉兵时代”的再提出和文明起源的再讨论。11 文物界对玉的性质及玉器所反映的文化特征进行的考古研究,进一步提高了红山文化玉器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注 释:
①徐惟诚.中国 百科 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474.
②杨伯达.关于琢玉工具的再探讨[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2):72-76.
③杨伯达.关于琢玉工具的再探讨[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2):72-76.
④宋应星.天工开物[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3. 308.
⑤杨伯达.关于琢玉工具的再探讨[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2):72-76.
⑥赵永魁,张加勉.中国玉石 雕刻 工艺技术[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0.33.
⑦赵永魁,张加勉.中国玉石雕刻工艺技术[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0.34.
⑧卫聚贤.吴越考古汇志[J].说文月刊,1939,(3).
⑨殷志强.红山、良渚文化玉器的比较研究[J].北方文物,1988,(1):8-12.
⑩杨伯达.关于琢玉工具的再探讨[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2):72-76.
试谈红山文化玉器类型
摘 要:红山文化玉器种类繁多,造型多样,类型划分方法也有多种,按照玉器形制及使用功能,红山文化玉器可分为装饰类、工具类、 动物类 和宗教典礼类4种类型,这些造型多样、寓意深刻的玉器,不仅能帮助我们了解先民们当时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更体现了先民们的独特理解和创新精神,反应出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关键词:红山文化;玉器;类型
红山文化是我国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这一古老而内涵丰富的文化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辽宁西部、河北北部等北方地区,其中辽河流域是其发祥地。1971年翁牛特旗三星他拉出图的大玉龙被鉴定为红山文化遗物,红山文化玉器讨论和研究开始兴盛,自70年代至今阜新胡头沟、朝阳牛河梁等多地的玉器被源源不断的发掘,古老的红山文化玉器震惊了海内外人士,学界对其研究也深入到了各个层面,本文将对其类型作主要探讨。
一、装饰类
和原始先民制造的青铜器、石器一样,红山文化玉器也存在着大量的装饰类玉器,可以佩戴在人们的手、耳、颈等部位。
玉环――玉环是壁的一种,有大小之分,大的可以用来佩戴在手腕和手臂上,充当手镯、臂镯,小的可以佩戴在手上、耳朵上或者作为串饰佩戴在衣服上。在牛河梁发现的玉器均佩戴在手腕上;
玉珠――红山文化玉器中的玉珠类型已经非常丰富,在形状上有圆珠、半球、扇圆形以及扁圆薄片形,可以串起来充当衣服上的饰物或佩戴在颈部。巴林右旗那斯台发掘的玉珠有60余件,其他如城子山、胡头沟遗址也有大量玉珠发现;
玉�――形状多为扁平圆形或环形,上面有一个缺口。从已经出土的情况来看,玉�多放在墓主的耳边,因而推测是重要的耳饰。克什克腾旗南台子遗址出土有两件玉�,形状为圆环形,有一缺口,在墓主耳部。
二、工具类
在已经发现的考古遗址中,工具类的玉器和某些石制或陶制的生产工具非常类似,因而工具类玉器应是仿照实际的工具进行雕琢而成的。
玉斧――玉斧和普通的石斧类型相似,都为梯形弧刃,做工非常精致但没有刃口,因而应为非实用玉器。在巴林右旗那斯台出土的玉斧为长方形,和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石斧外形非常接近;
玉棒――这种玉器在红山文化玉器中非常常见,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短柱状,一端呈圆弧凸起,且有两匝凸棱,另外一端为漫圆尖,还有一类是长柱形,一端是椭圆形的斜面,另一端则为圆尖状。胡头沟遗址发掘了4件玉棒属于第二种类型,牛河梁遗址发掘的一件玉棒则属于第一种。根据这类玉棒的形状,可以推测是模仿石椎、石磨棒而制造的,著名的考古学家古方则提出是萨满巫师使用的鼓槌;
玉勾形器――这类玉器出土的不多,那斯台遗址曾经出土过一件,颜色为青色,呈扁平体,两面均磨刃,锋部为弯钩,末端有孔,其中内援间还有一个凹形槽,应作为复合器使用。
三、动物类
这类玉器在已经发掘的遗址中所占比例也较多,在动物造型上有猪、鸟、鱼、龟等多种。
玉猪龙――这是红山文化中非常典范的代表,在多处遗址中都曾发掘。各地的玉猪龙形态差别不大,均为身体蜷曲,头部和猪类似,竖耳圆眼,口微张,口眼间有横向沟纹皱褶,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这种玉器富予了和人类生活相关的猪的体态特征,因而“猪龙变化说”拥有很大一部分支持者。这种玉器可分为两种:一种蜷曲如环,首尾相接或相近,头部比较大,双耳竖起,双目圆睁,头部有一圆形小孔。牛河梁、敖汉下洼、那斯台、巴林左旗尖山子等地都有这种玉器。还有一种,首尾明显分开,双目为梭状,没有双耳,在颈后有弯勾状长鬣。这种玉龙比较少,当前仅在三星他拉发掘出一件,精雕细琢,通体抛光,体态造型都非常完美,是我国迄今保存最好的龙形象;
双猪首环形器――这种玉器当前也仅在知城子山发掘1件,整体为长条形,顶侧为三联弧状,器身中部有3个并排圆孔,两端均有一个猪首,且两个猪首的神态相近,耳朵较大,额头隆起,眼睛呈菱形,底面平直中部有4个漏斗状小孔;
兽面形器――该玉器也仅在牛河梁遗址发掘出1件,在墓主人腹部正中,因而有学者如郭大顺推测为腰带饰。颜色为淡绿色,器体扁平,耳部较大,为圆尖状,竖起,眼睛及鼻孔用圆孔刻出,鼻、嘴均用阴线表示,嘴唇紧闭,嘴角下咧,中部有两个小孔,能够穿系捆绑;
玉鸟――这种玉器发掘出的较多,除正式发掘品外,还有采集品和传世品。体态多样,造型不一,在胡头沟、那斯台、阜新县福兴地均有出土;
玉�――即民间所说的猫头鹰,�形象也较为常见。主要有两类:一类翅膀略微展开,爪攀附,背面有2或3个横穿孔,在斯台遗址中可以看到。还有一类翅膀展开幅度较大,圆弧形,没有爪,背面有一孔,胡头沟遗址中能够看到这类;
玉龟――也是红山文化玉器中多见的类型,说明龟对当时人们来说一种重要的存在。牛河梁遗址发掘出一件,龟壳状,雕琢精湛,尤其是龟的龟纹雕刻非常细致逼真,也是迄今为止时代最早的玉龟;
玉鱼――红山文化遗址附近多有河流经过,而古代人们渔猎是人们生存的重要保证,也是重要的装饰品造型的素材。玉鱼为扁锥形,颈部刻有阴刻线纹,左侧有浅槽,双目对穿呈孔;
玉蚕――蚕也是古代先民重要的崇拜生物,在缺乏自然知识的理解下人们希望自己可以像蚕一样转而再生,同时用来祈求丰衣足食。那斯台遗址共发掘了4件玉蚕,造型相近、制作较为粗略,体态也较为原始,是迄今为止所发掘的最早的蚕形象。
四、宗教典礼类
古代先民们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产生了各种巫术崇拜和宗教典礼,这种玉器造型和其他类型相比较为独特。
玉璧、双联璧、三联璧――其中玉璧的形状外缘为圆或方圆,内缘都是圆形,边缘处均磨薄,一侧边缘中部有1―4个圆孔,也有少数无钻孔。这类玉器见于胡头沟、牛河梁遗址;双联玉上小下大,上端有半圆、圆弧、尖圆等3种形状,下端则为圆或方圆,中部有两个钻孔,边缘均磨薄,上下体连接处有凹痕。这种玉器出土较少,在牛河梁遗址发掘了3件;三联玉璧有两种,一种在造型上和双联玉璧相近,只不过体中部的圆孔自上而下逐渐变大,体侧有凹痕,在胡头沟发掘出1件。还有一种为长条状,一侧平直,一侧为三联弧形,中部有3个圆孔。在内蒙古的那斯台遗址发掘出1件; 玉箍形器――也是红山文化玉器的典范代表,数量较多,大都为扁圆筒状,腹壁斜直,部分玉箍形器的平口边缘有两个圆孔。在牛河梁遗址中有出土,置于墓主头骨下面或胸部;
勾云形器――勾云形器形体扁薄,造型上和卷云或变体动物较为相似。勾云形器和其他玉器相比形态较为多样,包括5种,一种为长方形,中部圆形镂空,两侧勾角略直,器体两面非常光平。在牛河梁遗址中发掘的就属此类;第二种也为长方形,中部同样镂空但为勾云状,外围有浅凹槽纹,两侧勾角弯曲较为明显。城子山、那斯台遗址发掘的当属此类;第三种大略为方形,中部和二类相同,上下两端各有一对勾角,上端边缘处尖状小凸,下端中部有尖齿状小凸,器体两侧各有一个较长的勾角,下端向外弯曲,为圆尖形。巴林右旗巴彦他拉苏木发掘的玉器当属此类;第四种为椭圆形,中部有3个三角形排列的圆孔,上侧及两侧均外弧,下侧中部外有尖齿状小凸。在牛河梁遗址发掘的当属此类;最后一种为圆角长方形,上下侧呈长边平直状,左右侧略弧,中部和四类一样有3个三角形排列圆形小孔,左右两侧中部有方形小凸,下侧两端尖角内收,正、反两面均有浅凹槽纹路。这种玉器目前仅在牛河梁遗址出土1件。
事实上,除了上述4种类型外,红山文化玉器中还有 人物类 玉器,但是此类玉器目前所发掘数量较少,学界对于其特征的研究还存在不少疑惑之处需要进一步探讨。这类玉器造型各异、大小不一,主要分为石雕人像和玉人面饰两种,那斯台遗址出土了两件石雕人像,4件人面形石饰。巴林右旗出土了1件玉人面饰。
综上所述,红山文化玉器主要分为动物造型和宗教典礼类两种造型,其他类型地位并不突出。这些造型多样、寓意深刻的玉器,不仅能帮助我们了解先民们当时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更体现了先民们的独特理解和创新精神,反应出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参考文献:
〔1〕索秀芬,李少兵.红山文化研究[J].考古学报,2011,(03).
〔2〕王小磊.红山文化典型玉器浅析[J].大众文艺,2011,(21).
〔3〕吕昕娱.试析红山文化玉礼器[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2).
〔4〕崔岩勤.红山文化玉器教学资源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5).
〔5〕吕军,栾兆鹏.红山文化玉器研究综述[J].北方文物,2000,(03).
〔6〕刘国祥.牛河梁玉器初步研究[J].文物,2000,(06).
「古意」贾岛 碌碌复碌碌,百年双转毂。志士终夜心,良马白日足。 俱为不等闲,谁是知音目。眼中两行泪,曾吊三献玉。 「望山」贾岛 南山三十里,不见逾一旬。冒雨时立望,望之如朋亲。 虬龙一掬波,洗荡千万春。日日雨不断,愁杀望山人。 天事不可长,劲风来如奔。阴霪一以扫,浩翠写国门。 长安百万家,家家张屏新。谁家最好山,我愿为其邻。
124 浏览 6 回答
312 浏览 6 回答
252 浏览 3 回答
331 浏览 3 回答
188 浏览 7 回答
202 浏览 2 回答
317 浏览 3 回答
91 浏览 4 回答
315 浏览 4 回答
262 浏览 5 回答
308 浏览 2 回答
204 浏览 4 回答
312 浏览 4 回答
153 浏览 2 回答
351 浏览 6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