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俸禄制度大体可以分为3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北宋前期。这一时期俸禄制度基本沿袭五代的旧制,官员依照品级的高低收获俸禄。由于刚刚从战乱中复苏,这一阶段普遍官俸较低。
第二阶段是宋仁宗时期,确立起以本官(相当于唐代时期的三省六部的等职事官)为主的41等禄制。
第三阶段为宋神宗元丰以后。这一时期官名、官署、官员职事进行了重大的改革,有的合并有的改废。随即官员的俸禄变成了以俸料为主,职田为辅。从宋高宗开始的南宋时期,基本采用这一俸禄制度。
宋代俸禄制度的弊端:
中高级官员的收入确实较高,而低级官员的收入却非常低,甚至有些底层胥吏是没有俸禄的。总体来说,五品以上的官员收入很高,五品以下的官员特别是州县官员及其下属官员,其收入仅仅能满足生活需要,如果家中人口较多就有困难了。
而且,一旦遇到国家财政经费不足时,朝廷首先想到的就是克扣这一部分官员的工资。我们知道,宋代的基本治国方针是崇文抑武,所以建立了庞大的文官体系,这里面基层的低级官员占全体官员队伍的五分之四之多。因此,这样看上去宋代也是典型的薄俸制。结果造成了两种严重的后果:
其一是底层官员的缺员,没有人愿意做基层公务员了。
其二是出现了低级官员的贪污现象。
羊毛出在羊身上,贪污就一定伴随着压榨老百姓,所以说宋代的人民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