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个个都璀璨闪耀,引人入胜。像傣族的泼水节,回族的民族信仰,土家族的摆手舞等等,节日里人们欢声笑语,热闹非凡。每一个传统文化都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向往,每个文化中也都有它们渊源的历史。今天我们便要着重讲一讲土家族的摆手舞,虽然名字取其摆手,但是其真正是来自对生产涉猎生活的模仿。摆手舞集舞蹈艺术和体育健身于一身,其历史悠久特色鲜明被列为了中国第1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土家族人们的骄傲。
摆手舞又分为大摆手舞和小摆手舞两种,而其中又包括“赶猴子”“雄鹰展翅”“犀牛望山月”等等多种动作,这些动作不仅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土家族人狩猎时的活动表现,而且也能够使人伸展筋骨,起到强身健体的功效。现在土家族人又发挥特有的想象,将复杂繁琐的摆手舞改编成简单易学的新版,更加方便人们学习和传承。
由于摆手舞已流传千年,很多具体起源内容已无法考证。但对于摆手舞的起源,民间也流传着很多种说法。一种是说摆手舞是起源于祭祀活动,在祭祀先祖时要跳摆手舞表敬意求福祉,也告诫后代子民不忘祖先的功劳恩德。另一种说法是摆手舞是由白虎舞巴渝舞相结合不断发展而成,因为摆手舞中很多动作都和白虎舞和巴渝舞相似,并且有着很多相同特征。还有一种说法是摆手舞是当初为了振奋战士们的士气而产生的,用摆手唱歌的方式来缓解战士们的思乡之情,征战胜利之后,摆手舞也从民间流传开来。
关于摆手舞的起源,人们众说纷纭,没有统一的答案。但是大部分说法都是歌颂摆手舞,传承摆手舞,说法众多也证明了摆手舞真的是历史悠久,传承千古。尽管摆手舞是土家族人的特有文化,但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尽一份力去守护它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