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子弹理论子弹理论又称魔弹论、皮下注射论等。 核心观点: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作用于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或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它们的行为。 “子弹理论”是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宣传心理战的效果、欧洲国家的广告客户、内战时期的独裁国家以及俄国新革命制度对媒介的利用等的研究,似乎都证实了媒介是万能的,可以随心所欲地影响受众,从而产生巨大的传播效果。二、议程设置理论 议程设置理论是指大众传播媒介影响社会的重要方式,其观点主要来自政治学,李普曼的《舆论》最早提出该思想,被认为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 “议程设置功能”作为一种理论假说,最早见于美国传播学家M.E.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于1972年在《舆论季刊》上发表的一篇题目是《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的论文。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去想什么。主要包括四个观点: 1) 大众媒介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是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某些事实和意见,以及他们对议论的先后顺序,新闻媒介提供给公众的是他们的议程。 2) 大众传媒对事物和意见的强调程度与受众的重视程度成正比,该理论强调:受众会因媒介提供议题而改变对事物重要性的认识,对媒介认为重要的事件首先采取行动。 3) 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对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不是简单的吻合,这与其接触传媒的多少有关,常接触大众传媒的人的个人议程和大众媒介的议程具有更多的一致性。 4) 不仅关注媒介强调哪些议题,而且关注这些议题是如何表达的,对受众的影响因素除了媒介所强调的议题外,还包括其他因素,这些影响包括对态度和行为的两种影响。 三、沉默的螺旋“沉默的螺旋”理论基本描述了这样一个现象: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就会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理论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大多数个人会力图避免由于单独持有某些态度和信念而产生的孤立。 关键概念 (1)“害怕孤立”:从心理学看来,引发人类社会行为的最强烈的动力之一就是"不被孤立",个人会因为害怕孤立而改变自己的行动; (2)“意见气候”:自己所处的环境中的意见分布状况,包括现有意见和未来可能出现的意见; (3)“准感官统计”:每个人都具有"准感官统计"的能力,这种能力能够判断"意见气候"的状况,判断什么样的行为和观点被他们所处的环境认同或不被认同,什么样的意见和行为正在得以强化或弱化。 四、培养理论“培养理论”也称培养分析或教化分析、涵化分析。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传播学者格伯纳等人开始进行一系列有关电视暴力内容的研究,对电视暴力进行内容分析以外,还测量电视对受众态度的影响,最终创建了"培养理论"。 培养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大众传播媒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受众的世界观。 例如,接触大量电视暴力节目的受众,对遭受暴力攻击可能性的估计,远高于实际,也高于少接触或不接触同类节目者。 这就用实证的方法证实了媒介的长期效果,就对受众世界观、价值观的影响来说,媒介具有正反两方面的效果。 一方面,如果媒介对客观世界进行客观的、真实的、全面的反映,提供受众正确的信息,就可以对培养受众健康全面的世界观价值观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如果媒介对客观世界进行了偏颇的描述,就会歪曲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从而形成不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五、第三人效果理论 “第三人效果理论”又称“第三人效应”,最早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戴维森教授于 1983 年发表的一篇题为《传播中第三人效应的作用》中提出的。他认为第三人假设似乎是一种普遍观点的变体,这种观点认为一些事件在社会层面(对其他人)上的影响与个人层面(对我)上的影响大相径庭,前者的影响要比后者大。 “第三人效果理论”中的三个概念: 第一人效果:人们认为传播媒介对自己的影响 第二人效果:人们认为传播媒介对他人的影响 第三人效果认知:第三人效果与第一人效果的认知差距 六、知沟理论 “知沟理论”是关于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理论。 1970年,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等人在一系列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这样一种理论假说:“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知沟理论的研究正式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小组的工作,他们对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不同层次的受众对于相同信息接受程度存在的差异进行了细致的研究,综合前人做过的类似的工作,他们于70年代初正式提出了"知沟假设"的理论。除了接触媒介和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外,蒂奇纳认为,还有五个因素是造成"知沟"扩大的原因: (1)传播技能上的差异 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较大的阅读量,这有助于他们对公共事务或科学知识的获取。 (2)知识信息储备上的差异 从先前的大众传媒和正规教育渠道得来的知识越多,这些见多识广的人,对新事物、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也就越快。 (3)社会交往方面的差异 "教育通常意味着日常行动圈子较大,参与更多的社会团体,人际交往更多,由此扩大了与他人讨论公共事务话题的机会。"社交活动越活跃,交往的范围越广,获得知识信息就越快、越多。 (4)接触、接受、理解和记忆方面的差异 对信息的选择性接受和记忆,可能是态度与受教育程度综合作用的结果。大众媒介的研究始终发现,人们往往以符号(既有信仰又有价值观)的方式解释记忆信息。也就是说,个人生活的水准、层次与大众传媒的内容越接近,对媒介的接触和利用程度就越高。 (5)发布信息的大众媒介系统性质上的差异 传播有一定深度的关于公共事务和科学知识的媒介主要是印刷媒介,其受众主要集中于高学历阶层。这与广告不同,科学知识、公共事务和新闻一般重复较少,而重复有利于社会地位低的人群对话题的学习与熟悉。"知沟理论"认为,在操作上,"知沟"假设至少可以用以下两种方式表达: 第一,经过一段时间,文化程度高的人,对媒介大量报道的话题知识的获取速度,比文化程度低的人快。 第二,在特定的时间里,经媒介大量报道的话题知识获取与教育程度的相关性,比未经大量报道的话题高。 七、有限效果理论有限效果论是美国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一种理论。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是对早期"大众传播威力论"或"子弹论"的否定。 主要观点是:大众媒介的传播效果是有限的。传播不是单方面的行为,受众也非被动、孤立的个体,每个人都与社会网络中的其他人发生联系,并相互影响。受众个人间存在着诸如种族、教育程度、宗教信仰、收入、性别等差异,他们会依据自己的需要、态度和价值观对媒介内容进行选择和解释。 "有限效果"论的代表学者是拉扎斯菲尔德、卡兹、罗杰斯和克拉帕。 八、传播流 传播流指的是大众传播媒介发出的信息和影响,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 “传播流”可以区分为“信息流”和“影响流”,前者可以是一级的,即媒介信息可以直接抵达一般受众;后者是多级的,即媒介的影响需要经过各种意见领袖的中介才能对一般受众发生作用。 “传播流”的观点认为,大众传播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 "意见领袖"是"传播流"理论的核心概念。 传播流"研究强调人际传播在大众传播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过程中的众多制约因素环节,对否定早期"魔弹论"的传播观起了重要作用。 代表学者是拉扎斯菲尔德,卡兹和罗杰斯等。 九、媒介霸权理论 媒介霸权理论是葛兰西在其著名的《狱中札记》中提出的一个理论,葛兰西认为,一个社会制度的真正力量并不是统治阶级的暴力或其国家机器的强制性权力,而是被统治者对于统治者世界观的接受。霸权的产生、再生产以及转换是市民社会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作用的结果,这与国家暴力机器的强制性不同。对大众文化和媒介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霸权理论"对于传播学者在进行媒介分析和批判时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启发:第一,必须弄清统治阶级对媒介的控制方式及程度;第二,必须了解大众传媒生产的基本功效;第三,必须认识媒介意识形态的社会功效。
传播学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人们赖以信息交流的手段,只要有人类生活,就会有传播活动。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传播学方面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刍议传播学课程案例库建设
【摘 要】案例教学在国外备受推崇,但在国内却尚未普及,在高校传播学课程的教学中,更是少有使用。加大传播学课程案例库建设,充分合理的运用案例库,是传播学教学的一条新途径。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分析了传播学教学中案例库建设的若干问题,提出了新的案例库建设及运用的方式。
【关键词】传播学课程 案例库建设
传播学是近年来全国高校新闻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基础学科。传播学建立在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基础之上,由于具有信息科学的学科渊源,传播学与普通的人文科学不同,有着自然科学的逻辑性和实用性。而与一般的自然科学相比,传播学又具有无可比拟的思辨特性。因此,传播学的教学既不能像人文科学只有理论讲解,也不可能像自然科学一样以实验为主,需要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建设科学的案例库并合理利用就是一种有效方式。
一、传播学课程案例库建设的重要性
目前在国内案例教学尚未普及,教学效果也不令人满意,特别是在传播学课程的教学中,还很少有高校真正使用,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案例库建设的落后。传播学课程案例库建设是当务之急。
这是由传播学学科特性所决定的。传播学是将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单纯的理论讲解无法准确的阐释这门学科的精髓,同时,传播学中有大量的统计学知识的运用,必须放在具体的案例中才能说明数据的意义。
这是由传播学课程的授课对象所决定的。在我国,传播学课程基本都开设在新闻传播学专业,招生对象是文科生,普遍思辨性有余而逻辑性不足。从具体的事件入手,在对某一事件的分析过程中,运用传播学的知识得出结论,对于学生来说更容易接受,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具有很大的针对性。
案例库的使用对学生日后的工作大有帮助。传播学专业教学不仅要完成知识的传授,还必须训练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操作的能力。案例库中搜集的都是本学科较为有代表性、较前沿的案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当前传媒领域的许多实际问题,案例的运用过程就是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过程,通过对案例的使用,使学生日后在工作中具有对类似问题的解决能力。
二、传播学课程案例库建设
传播学课程案例库的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一)案例库编写人员的选择
一个好的案例库的起点,是编写人员的能力和学科素质。由于传播学涵盖领域广、内容深,由单独个人开发案例、建设案例库是不可想象的。案例库的编写应该由一个团队来完成,包括第一线教师、研究生、管理实践者、 教育 专家、案例库维护人员等。
编写案例是为案例教学做准备,而案例教学的实施者、案例的最终用户是第一线教师。只有第一线教师才能深刻理解案例教学的需要,从而编写出满足需要的案例。因此案例开发的主力应该是第一线教师。
第一线教师大都承担较重的教学、科研工作任务,投入案例开发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因而需要研究生作为第一线教师的助手加入团队。传播学有极大的实践特性,因此有媒体实践 经验 者参与编写的案例更加逼真,更加贴近实际管理情景,从而更受学生欢迎。而引入教育专家,则是为了帮助案例开发者更加准确地理解案例教学的特点和案例编写的要求,为案例库建设提供教育学理论支撑和宏观指导。此外,案例库一旦建立起来,还需要有案例库维护人员,主要负责对案例进行分类、编号、存储,定期清理出过期的案例,提醒原开发者对其进行修正、完善;建设案例库管理信息系统,提供案例检索、传递服务等。
(二)案例的选取
传播学自产生数十年来,有代表性的事件极多,以什么样的标准来选取案例,怎样给这些案例进行分类,这关系到案例库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是衡量案例库好坏的主要标准,也是案例库科学使用的基础。
案例的选取可以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进行。纵向时间维度,选取传播史上有代表性的案例。横向则着眼前沿,紧跟学科发展,选取当前有影响力的案例。选取的标准是,具有相当传播效果即影响力,同时具有一定专业水平即学科专业代表性。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案例的选取还应该注重本校本专业的实际特点,注重对相对具有地域性和特殊性案例的倾斜。
(三)案例结构的设定
构建合理的案例结构是建设科学的案例库的核心。传播学课程的案例库应同时具备知识性和操作性,力求将对理论的分析与学生的动手操作结合起来,在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中找出一定的科学规律。案例的结构可以大致分为如下几个部分:
案例介绍。着重对案例的实际情况进行尽可能完整的阐述,将案例的过程真实还原,特别是对案例中的要素进行梳理,将其逻辑完整呈现。
案例访谈。首先要梳理本案例中当时各方对此事件各自所持的态度,这对于把握案例发展脉络非常关键。此外,还包括社会各界对此案例的看法,包括学术界的言论、普通公众有代表性的见解、政府官方看法等,这些是本案例所处的生态环境,对其发展有着极大影响。
案例代表性成果。此部分搜集关于此案例的代表性学术成果,尽量选择具有代表性和说明性的观点,作为学生对此案例分析的参考。
案例讨论。分为课题讨论与课下小组讨论。课堂讨论教师参与,针对讨论中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课下由学生组成小组进行更深入的讨论,制定相应的程序,实施具体的操作。
案例分析。将前期师生对该案例的讨论进行梳理,引入相应的理论依据,通过多次的讨论得出相对统一的意见。
案例附录。将与该案例有关的数据、图表、问卷、调查 报告 、附录等收录在一起,为该案例的理解提供帮助。对案例的素材收集力求全面,对于涉及具体报道或稿件的案例,力争找到最原始的稿样,还原案例产生的现实环境和背景,同时这也为学生自己分析案例提供了可以借鉴的 方法 。
(四)案例形式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传播学课程采用多媒体授课,针对这一特点,传播学案例库的形式宜采用多媒体展示的方式,建立案例库网站,将搜集到的案例整理后放入网站,单个案例按照案例结构进行设定,同时,按照一定的逻辑将多案例组合成模块,方便学生对比理解。充分运用互联网的链接优势,为每一个案例设置若干链接,尽可能全面的将案例相关信息容纳进去。设置BBS专区,为学生提供发表自己见解的空间,选取有代表性的意见和建议,供大家讨论。在版面编排上,运用色彩形成视觉重建,注重运用图表说明问题,模块与模块直接有较为明显的区隔,方便撤换内容,实现案例资料的实时上网。
此外,重视案例的不断更新,使案例教学能紧跟新闻传媒业发展的补发,反映媒体实践的最新轨迹。设计开放式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交流思想,以研究型的案例教学帮助学生提高业务水平。
三、传播学案例库运用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传播学案例库没有可以照搬的现成模本,如何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开发适用的案例?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新闻系都设有不同的专业方向,不同方向所学内容各有侧重,而案例库应对所有方向都有所涉及。同是一条时政新闻,报刊编辑方向的学生侧重新闻内容的采写,广电方向的学生侧重新闻表现的分析。案例的搜集很简单,难在如何整理这些案例,难在针对不同方向设计 教学方法 、如何引导学生使用案例?
第二,如何将用于教学的案例与传统课堂上对优秀成果的举例有所区分?案例源于现实,如优秀的新闻编辑案例是从新闻编辑的实际工作经历中提炼出来的,但案例又不是对现实的简单再现。我们把新闻编辑的某一段工作经历带入课堂,是要让学生扮演这位编辑的角色,感受他当时面临的困境,做出自己的独立判断和选择。可以在案例教学的最终告诉学生这位编辑当时是如何解决问题的,但更重要的是我们鼓励学生寻求更多的、更好地解决问题的方案,而不是简单的重复这位编辑的做法。
案例教学中还可能出现其他问题,如教师引导话题与激发灵感的能力不足,可能会导致课堂上的冷场或偏离教学目标;学生可能会对占用实践较多的案例讨论不太适应,抱怨教师讲得太少,总是在听和自己一样无知的同学发言,收获不大,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精选案例,精心设计提问,课堂组织更加用心,将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方法如讲座、小组讨论等进行有机的结合,以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试论新媒体对开放大学 文化 传播的影响
【摘 要】新媒体作为一种后现代文化的产物,它为社会文化的丰富和传播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为加快社会文化传播的速度提供了保障。目前我国开放大学校园内,更是将多媒体应用到了社会文化的传播中,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掌握,还能加快社会文明的进步。 文章 从新媒体功能的角度出发,充分研究了新媒体技术的文化性、新媒体对大学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以及新媒体在大学文化传播中的可行性,讨论了新媒体对开放大学文化传播产生的积极影响作用。
【关键词】新媒体;开放大学;文化传播力
一、新媒体的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对开放大学文化传播的文化性
(一)新媒体的概念。
对于新媒体概念的设定,专家和学者可谓是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清华大学有关新媒体学术方面的熊教授指出,新媒体作为一个新的名词,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科学技术进步与社会文化发展的共同产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的媒体传播之外的新的媒体传播形态。
首先,新和旧就是一对相对的概念,但在媒介形态的生成中,这种“新和旧”并不仅代表时间上的先后,其中还包含技术和理念上的先进与落后之别。对于新媒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衍变过程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得到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由于一件事物它不能永远停留在“新”的阶段,因此“新”只是一个相对的说法。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事物将会产生新旧交替,新媒体作为时代的先锋行业,这种新旧交替变得更快了。现今的新媒体形式主要指的是:在计算机的信息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对媒体形态的产生和影响,包括在线的网络媒体形式和离线的其他数字形式。
相比较于电视、报纸、广播而言,新媒体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它的传播途径增加了手机、数字电视、网络等新兴的时代产物。新的媒体传播技术通过通信技术、卫星信号、计算机技术、 无线网络 、广播电视、音频播放器等终端媒体,将我们的生活更加生动化、具体化、细致化。从新媒体的传播市场发展趋势来看,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将会出现多元化的媒体形态,例如:平面媒体(数字杂志、电子出版物、触摸媒体)等;广播媒体(音频数字广播MP3、MP4)等;电视媒体(液晶数字电视、触屏电视);网络媒体(网络电视、www网站、Flash动画);移动媒体(手机彩信、3G网络、手机视频)等。
伴随 网络技术 与数字技术的成熟和运用的广泛,新媒体已经成为重要的传播媒介。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新媒体的增长速度是惊人的,其中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的增长速度最快,并且数字电视和手机电视也将快速发展。因此,新媒体的发展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充分的应用数字技术,才能实现手机、电脑、数字电视等终端设备的全面联网使用,所以没有数字化的传播技术,就无法将单向的传播技术进行全面取代,因此新媒体也被叫做数字新媒体。
(二)新媒体在大学文化传播中的价值。
新媒体的传播技术是通过卫星信号等高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新媒体的传播技术不断发展,并且为科技文化的广泛传播提供了条件。在开放大学校园里,新媒体在进行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不仅要承担从科学知识的发现者和提出者传送到科技知识的接受者与应用者中,还要帮助他们实现科技知识的资源共享,并且还要承担打破科技知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将不同的责任扩散到不同的个体上,将科技文化知识最终实现跨越空间的共享。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不断细分,新媒体在开放式大学的文化传播功能的分化现象与科学技术信息的分流层越来越明显,现代的科学技术传播流程一般被划分为:科学技术传播—科学技术文化传播—科学技术文化哲学传播三中阶段。新媒体作为传播知识与人们间的桥梁,将把不同人群所需要的科技文化信息通过高效快捷的传播方式传播出去,当然这种传播过程是双向的。
二、新媒体对大学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
新媒体的科技文化信息传播是指文化知识的传播途径可以通过跨越时空,使扩散在不同个体间的文化知识实现共享的过程,也就是传统形式上的文化知识普及。新媒体作为一种面向全球民众的文化传播媒介,它的主要用途是使民众对文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加容易,使民众的文化素养的到更有效的提升,对开放式大学文化传播的应用与发展提供基础。目前,新媒体对开放式大学的文化传播理念随着科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
传统的文化知识的传播方式通常是线性而单向的,随着人们与多媒体之间的交流互动,文化传播的方式也从单向变成双向。新媒体必将成为开放大学文化传播的主要力量。新媒体作为一种科技含量较高的信息载体,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它以网络为主要传播途径,使传播过程变得复杂,对传播形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开放大学校园内,学生通过新媒体对文化知识的传播无处不在,学生通过手机、电脑、互联网等形式使科学、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新媒体对学生的世界观与价值观有深远的影响,新媒体在开放大学的文化传播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三、新媒体在大学文化传播中的可行性
(一)理论的可行性。
理论的可行性主要有三大理论依据。民本理论、信息资源的开放式理论、文化共享理论。这三大理论的不断形成和发展为新媒体在开放大学内的文化传播奠定了基础。
第一点,民本理论。何谓民本理论,它是民本思想、人本思想,是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保护人民的利益,做到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以民为本的思想理念自古有之,“天地之间,莫贵于人”,强调要便民、惠民、利民。党的十七大也提出,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其宗旨就是以人为本。如今,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使以人为本的思想浪潮在开放大学校园内广泛传开。
第二点,信息资源的开放式理论。伴随以民为本的思想理念在人们心中的日益深入,人民对民权的维护意识开始觉醒,对信息的需求也变得多元化。尤其是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开放大学校园内,学生对信息资源的摄取途径变得更加多元化,这也加快了文化传播在大学校园的可行性。
第三点,文化共享理论。文化的共享理论可以通过网络电视、移动通讯、卫星信号、3G网络等新兴的传播技术 渠道 ,进行跨地区跨国界的文化共享。而开放大学校园作为新媒体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在文化共享的传播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二)实践的可行性。
第一点,先进新媒体发展的势头迅猛,已经小有规模,并向成熟方向迈进。其表现在,新媒体的硬件配备设施已经逐渐完善,技术的支撑体系比较成熟;新媒体的传播种类不断增加,传播性能不断得到优化;使用新媒体的客户群日益增多。在开放式的大学校园内,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较快,对以网络、电脑、手机为新媒体文化传播主体的工具使用较多。人们对信息获取的程度和文化传播的方式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
第二点,日益完善的社会条件。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民众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满足,对精神方面的享受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为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时机。但是,目前的新媒体还不能完全满足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追求,因此,为满足人民对新媒体的个性需求,开放大学内应积极对新媒体的文化传播展开试点调查,对新媒体中产生的不足及时更新改进,为新媒体的文化传播的全面推广提供可行性的实践方案。
第三点,新媒体的文化传播在开放校园内的应用开展,并对实践经验有了一定的积累。在新媒体多元化的发展今天,各种不同形式的新媒体已经广泛应用到文化传播中,且初具规模,并逐渐成熟,这为新媒体在开放校园中的文化传播奠定了基础。
四、新媒体对开放大学文化传播的影响
乔治·格伯纳对新媒体的媒介培养理论曾经有这样的观点:幼年时我们从电视中不断学习的“文化知识”来看,它将有可能成为我们未来对世界观认识的基石,使电视成为意识形态、社会观点、理论信仰、总体价值等方面的主要来源。所以,作为媒体传播文化知识媒介的电视,它对好几代人,甚至社会的各个阶段打下了深刻的“电视文化”印记,对今天新媒体在开放大学文化传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和崭新的传播途径。
(一)从社会文化的信息体系来说,新媒体对开放大学的文化传播系统有了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
最显著的表现为,新媒体加大了开放大学的文化传播平台,拓宽了组合途径方式。肖恩·麦克布赖特在一本书上曾经指出:最初,人类发出的原始传播信息,来源于自身的声音、手势、姿势,后来才慢慢才创造出其他传播文化信息的手段,包括:舞蹈与音乐、火光信号、锣鼓声、符号等。当人的文化传播形式从口语转变到新媒体阶段时,人类通过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幻影成像等打破时间和空间,原有的传播接线使新媒体在开放大学的文化传播形式变得无处不在。在新媒体与旧媒体优势互补的作用下,为新媒体的传播形式创造了多种不同的路径,方便社会信息资源的流通、传播、利用,而这些信息中所包含的文化形态也将有效的覆盖在目标人群中。特别是在全球一体化的社会发展中,文化传播的整合速度加快,各种新媒体为开放大学的文化传播提供了一个欢乐的舞台和日常化的审美平台。
(二)新媒体对开放大学的文化传播模式有了显著更新。
新媒体技术的提高为开放大学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和无限的可能,其最重要的贡献是开展和延伸了社会的互动。在传统与现实的社会互动中,社会互动的识别程序总是以一定的身份作为起点,由于新媒体的文化传播技术在社会互动中因它的匿名性丢掉了身份识别,打开了曾经的身份识别的局限性。匿名性提供了一种安全感,是一种保护机制,它诱导人们将自己真实的观点和想法直接的表述出来,而不用有所防备和躲闪,使互动性的质量及效率有所提高,对社会的向心力、认同感、凝聚力不断加强。在开放大学内,借助新媒体的文化传播方式,在一定情境下将文化传播的主客体进行互换,使主流文化与边缘文化相融合,对传统的文化传播模式进行瓦解,实现内容、技术、文化、情感的深度契合。
(三)新媒体对开放大学文化传播创造出多元的文化形式。
根据麦克卢汉在新媒体的文化传播媒介中指出:任何一种新媒体的自身形态即是一种文化内容。新媒体在开放大学传播文化的同时,也创造着不同的文化艺术形式及新的文化秩序,甚至一些我们了解的文化通过新媒体的媒介技术包装和重新展现后,也需要重新审视、定义、接受、理解它。
(四)新媒体为开放大学的多元式的文化传播的对接与交流带来机遇。
开放大学的文化传播的重要条件是文化知识的共享,也就是文化的共享内容必须是人类容易理解和认同的东西。新媒体本身具有良好的操作性、互动性等特征,确保其能够按照市场的规律高效的大量生产各种满足人们信息和娱乐需求的文化形态。在这种语言环境下,互动、参与等理念深入人心,文化多元化的碰撞及交流频率在开放大学内是前所未有的,本土文化的逐步更新,世界观、价值观的大范围形成,使新媒体在全球文化的影响下,以其独特的解读形式和直观的表现方法,成为连接不同文化传播的重要桥梁。
参考文献
[1] 赵艺谦.浅析新媒体时代 广告 传播的新特点[J].经营管理者,2010,24(09).
[2] 余斌.浅谈现代大众传媒对文化的影响[J].当代电影文学,2009(01).
[3] 李明伟.新媒介形态与新尺度—“媒介分析理论”的宏观大照[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2).
[4] 雷芳.大众文化研究的转向—费斯克大众文化理论述评[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
[5] 刘俐俐,李心姸.浅析电视节目制作中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以《东方直播室》为例[J].新闻世界,2011(06).
二十世纪随着殖民帝国的崩溃,国际移民浪潮的高涨以及民族独立、多元文化的发展,后殖民文学迅速发展起来。殖民主义文学是曾经遭受过殖民统治而现在又摆脱了此种统治的文学。它是以少数民族、移民、当地土著作家为代表,与欧美白人主流文学分庭抗礼的非主流文学。他们站在本民族的立场,收回了自我阐释权,问自己“未经过滤”的声音,来描述本民族的生活,记录本民族的历史,反对殖民主义,反映社会现实,因而使他们的作品具有新的力量、新的意义、新的生命,足以和白人主流文学相抗衡,充满信心地立于世界文学之林。二十世纪以来,法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每况愈下,特别是二战以后,法国的综合国力衰落,再也抵挡不住民族解放浪潮的猛烈冲击,法兰西殖民地开始分崩离析。法国殖民地纷纷独立,但在长期的法国殖民统治之下,这些国家已经接受了许多法国的思想文化。随着民族意识的增长和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这些国家的一大批知识分子要求批判性的继承和接受殖民文化遗产,同时又不失自身的民族特性,他们开始走上了殖民主义文学创作。他们使用法语这种国际通用的语言来写作,同时由于受各自本民族母语的影响,从而产生了独特的遣词造句、语调节奏和语言色彩,为法语增添了新的语言魅力。他们都熟悉法国文化传统和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具有双边甚至多边文化综合的优势。他们在白人主流社会之外的少数民族边缘社区中生活,因此他们的作品中有一种独特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秩序。作为少数民族移民,要在一个以白人为主流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发展殊属不易,必然要经历一翻及其艰苦的奋斗拼搏。因此,这些作家往往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心态,这就使他们的作品具有一定的力度和深度。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自然就增添了跨文化后殖民主义文学的艺术魅力。第一、后殖民主义批评的开始。塞舌尔在1955年出版《殖民主义话语》一书,对非洲的殖民主义文化进行了激烈批判。西非著名诗人、杰出的文化活动家列奥波尔德·塞达·桑戈尔,提出了文学的“黑人性”理论。“黑人性”理论是同殖民主义同化论相对抗的,它宣布了非洲文化遗产的绝对价值。桑戈尔在自己的诗中体现“黑人性”理论,表现了民族传统的习俗、礼仪等等重要的题材,而它的突出特点是,代表被压迫民族的利益,维护殖民地人民的尊严,热爱故土,反抗民族压迫和种族歧视。法国的殖民主义政策在激发诸如黑人文化运动方面起了很大的逆反作用。在非洲的语境下,用来描述法国的非洲政策的词语是“同化”,即通过“教育”手段使非洲人变成法国人。而为了成为法国人,非洲人的自我必须被抛弃。在法国当局的监管下,“大量非洲学生被送到法国以加速他们向非洲现代社会形式和价值的转化或调整。”塞舌尔自己谈到“同化”时说:“我们不知道非洲是个什么样子,欧洲人鄙视关于非洲的一切。在法国,人们只谈论文明世界和野蛮世界。野蛮世界就是非洲,文明世界就是欧洲。因此,对一个非洲人来说所作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同化他们:其理想就是将他转变成一个黑肤的法国人。”塞舌尔对黑人性运动的界定以及对法国的非洲政策的批判,是较早对黑人性运动的理论总结,开启了后殖民主义批评。对殖民主义话语霸权做出分析的理论先驱是阿尔及利亚革命家、社会科学家、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弗朗兹·法农。法农在其早期著作《黑皮肤,白面具》(1952年法文,1967译成英文)以及后期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地球上不幸的人们》(1961年法文,1965年译成英文)中说明了这样几个问题:宗主国对殖民地人民的压迫和掠夺与白人世界对所有有色人种的种族歧视和迫害是绝不会自行消失的;通过民族解放运动取得政治、经济的独立是第一步,但应把文化的解放作为一个更远的目标;无论从社会层面还是从心理层面,西方殖民者构筑的是一个以牺牲或消灭殖民地、黑人或有色人种的本质属性的殖民体系,只有彻底打破这个体系及其社会结构,殖民地和有色人种才会真正找回自我。“论民族文化”选自《地球上不幸的人们》,他在这篇论文中强调建立自己的民族文化是反对殖民主义的一个重要方面,并提出了民族知识分子的使命以及民族文化发展的三阶段说,即没有辨析地吸收西方、有所醒悟地探索自己的文化传统、彻底觉醒并投入民族解放运动。法农为后殖民主义批评提供了瓦解帝国主义权威话语的丰富材料。第二、后殖民主义小说的发展。首先是描写背井离乡、悲凉而又抒情的移民生活。塞内加尔女作家法图·迪奥姆以一部短篇小说集《国籍优惠》而出名,而她的另一部长篇小说《大西洋腹部》讲述的就是一个背井离乡、悲凉而又抒情的移民故事。故事通过一个名叫萨丽的虚构人物的长途跋涉,叙述作者自己的痛苦的移民经历。文笔饶有诗意,结构复杂巧妙,含自传的成份。其次是用法语创作的描写异域风情的小说。摩洛哥作家塔哈尔·本·杰伦1944年生于摩洛哥北部城市菲斯,1961年移居法国,曾经念过法语中学,1987年出版的《神圣的夜晚》为他赢得了当年法语文学的最高奖——龚古尔奖,并使他成为北非法语区阿拉伯作家获此奖的第一人。他用法语而非本国语言进行文学创作。他解释说:“我无法用阿拉伯语写书。我虽然掌握这门语言,但不能借助它搭建起一座形象传递的桥梁。我对法语的使用方式也和通常的法国作家不同。我笔下的法语是一种‘阿拉伯’化的法语,富有东方风情。”但他的小说作品基本上描写的是本国的历史文化,地域风情。他的《那耀眼的黑暗》,其故事就是以摩洛哥历史上的真实事件为背景,讲述了1971年被指控参与针对当时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的政变军官在政变失败被捕后的狱中经历。阿马杜的小说《等待野兽投票》获得法国联合图书奖,它写了一个遥远非洲的故事。独裁者凭借其祖先留下的金钱打败了所有的敌人,结束战争,想做国家元首,进行了为期六天的投票活动,可就是没有人投他的票,于是只好等待野兽来投票,怪异可笑,又令人深思。这些创作给法国文学创作带来了一股异域之风。再次是爱国反法而文化冲突却又让其背负沉重和承担责任的小说。阿尔及利亚女作家阿西娅·杰巴尔曾于2000年获得德国图书和平奖,但自幼成长于一种双语环境,文化之争在她的全部文学作品中也有集中的体现。阿西娅1936年出生于阿尔及利亚一个海滨小镇。父亲是一位法文教员。1956年她就学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当时,阿尔及利亚的反法民族解放战争已进行得如火如荼。阿西娅参加了学生们举行的反法抗议示威活动。学校停课,她利用时间在短短两个月内写出了长篇小说《渴望》,并很快出版(1957年)。那时她不到22岁。小说表现了青年男女间感情方面面临的问题,其心理分析深刻而细腻,受到广泛好评。1958年,她出版长篇小说《急不可耐的人们》,1962年出版《新世界的儿女》,这两部作品奠定了她在文坛的地位。《急不可耐的人们》通过一个家庭的故事,深刻揭示了阿尔及利亚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新世界的儿女》以抗法战争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农村小镇上人们的生活和斗争。1969年,她与沃利德·法尔恩合写了四幕剧《鲜红的早晨》,也是描写反法民族解放战争的,塑造了不同阶层群众与游击战士的群像以及他们互相配合进行战斗的场面。后来她还出版过小说《阿尔及利亚女人》、《影子王后》、《远离医学》、《我的遥远的牢狱》、《斯特拉斯堡之夜》和散文集《常驻我心的声音》等。但上个世纪90年代初起国内频频出现的恐怖活动和暴力事件,噬痛着阿西娅的心。许多知识分子,尤其是用法语写作的作家、诗人遭到暗杀,其中就有她的朋友。她再也不能沉默了。她写作了长篇小说《阿尔及利亚白种人》(1996)。小说描写了那些被杀害的知识分子生前的生活,他们的思想、行为和创作。正如阿尔及利亚评论家哈·卡塞姆指出:“这表现在他们创作的一切小说、诗歌、戏剧中。我们看到,虽然作品语言常常是法文,但是精神、感情却是阿尔及利亚的,而且多数是反抗法国殖民主义者的。这些作品传播到阿拉伯马格里布各国,传播到法国和其它说法语的国家,而同时,阿拉伯文学范围有限,自然其影响力也有限。”应该说,阿西娅·杰巴尔就属于这样的作家,在不同文化的冲突下使其背负太大的沉重和承担太多的责任。接着就是描写在文化冲突中寻找突破的小说。1984年,因一出版就大行其道的《情人》一书,法国文学重要奖项龚古尔奖降临到了70岁的杜拉斯头上。龚古尔奖是杜拉斯一生的最高荣誉,《情人》则是杜拉斯的巅峰之作。杜拉斯小说里的表面羞涩内里放肆的欲望表达,一位法国女郎与中国男人在异国他乡的爱情,这是多么罗曼蒂克的结合!《情人》之于中国读者,不仅仅意味着欲望解禁,更是一场生活革命。安妮宝贝曾说,阅读杜拉斯“让人沉沦”,洁尘也表白过:“杜拉斯对我的影响不仅仅是文学上的,这种影响还包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影响。”这位法国“情种”以自己一生亦真亦幻的爱情故事,演绎了关于爱情、欲望、美丽的多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又通过“创造性转换”,激活了众多中国读者压抑的激情与幻想,在文化冲突中寻找到了突破。最后就是捍卫本国文化,控诉法国的殖民主义和制度,树立新非洲和非洲民族意识的小说。列涅·马兰(1887-1960)是塞内加尔用法语创作的安的列斯作家,著有《巴杜阿尔》。正如作品的副标题所示是“一部真正的黑人小说”。小说的故事发生在原法属赤道非洲的殖民地乌班吉沙利的一个村庄。故事描写了殖民主义者如何“闯入”这个地区,如何强行“传播文明”,以及如何“改变”了当地原来“落后”的生活秩序。小说反映的生活是真实的,揭示的主题是深刻的。殖民者的所谓“传播文明”,实质就是强盗式的掠夺和残酷无耻的剥削。正是在马兰的《巴杜阿尔》所奠定的政治方向的基础上,产生了桑贝内·乌斯曼那样代表非洲人民向殖民主义提出控诉的著名作家。桑贝内·乌斯曼用法语创作。作品主要取材于非洲人民的现实生活,反映黑非洲尖锐的社会矛盾,是当代非洲“谴责文学”,即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家。1956年发表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黑色码头工》,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为基础写成,具有明显的反对种族歧视思想。第二部长篇小说《祖国,我可爱的人民》是反映黑非洲人民争取自由、寻求解放的优秀之作,享有世界声誉。代表作《神的儿女》描写铁路工人反对殖民主义压迫和奴役的罢工斗争,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工人阶级的精神面貌。中篇小说《汇票》反映贫苦黑人的不幸,获1966年达喀尔艺术节文学奖。其他还有《公民投票》、《哈拉》等。他将许多作品改编为电影,故有非洲电影之父之称。他的长篇小说《赛内加尔的儿子》在思想性上更强,在艺术上也更成熟,第一次显示作家的现实主义创作才能,塑造了具有代表性的有觉悟的非洲青年知识分子的先进典型——乌马尔·法伊。A·腊查奥纳里维洛的《比纳》这部长篇小说是想根据当地一个民族的风俗、文化,准确而详尽地介绍海岛南部渔村的独特的生活方式,包括他们的服装及其制作方式和建筑及其构造方法等等细节。作品的基调,洋溢着“不忘根本”、肯定对祖国传统价值的炽烈情感。喀麦隆作家蒙哥·贝齐的《残酷的城市》,不但描写了工人组织起来同不付工资的老板作斗争,而且写了农民为了摆脱酋长们的统治而到城市寻求工人兄弟帮助的情节。费丁南·奥约诺(1929-)是喀麦隆的著名作家,黑非洲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作品,写出了黑非洲人民对专横残暴的殖民主义统治的愤恨和抗议。奥约诺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童仆的一生》(1956) 通过一个为奴隶者的眼睛,揭开了殖民者肮脏的内幕,表现了人民的苦难,更反映了民族的觉醒。奥约诺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是《老黑人和奖章》,这部小说是以非洲民族意识的觉醒为题材的。贝尔纳·达季叶(1916-)是象牙海岸最负盛名的诗人、小说家和社会活动家。1956年发表自传体小说《克连贝》,这是作家在小说方面的初次试笔,生动描述了未来民族解放运动参加者——克连贝民族意识形成的过程。达季叶还发表过两部作品。《黑人在巴黎》(1959)和《纽约店东》(1964)。前者为书信体小说,以细腻而幽默的笔调,记述了对巴黎和法国的观感,作者的目的,是为国家的独立作准备,寻求建立新国家时可吸取的教训。后者副标题是《记实》,讽刺笔调更为突出。达季叶的这两部作品,可以说是祖国独立的预报,也可以说是为建立独立国家而做准备。第三、后殖民诗歌、戏剧的发展。(一)在诗歌方面:西非著名法语诗人、杰出的文化活动家列奥波尔德·塞达·桑戈尔在学生时代就开始写诗。三十年代初,他和几个“黑人性”论者发起创办《黑人大学生》杂志。1948年,他编选出版了《黑人和马尔加什人法语新诗选》,向全世界读者介绍了现代“黑色种族”诗人的代表作,同时也为提倡“黑人性”理论服务。《诗选》标志着新的非洲黑人文学的诞生。桑戈尔的这些活动,为推动黑非洲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可贵的贡献。他个人著有诗集《黑暗中的歌》(1945年)、《黑色的祭品》(1948年)、《埃塞俄比亚旋律》(1956年)、《夜曲》(1961年)和著名长诗《致纽约》等。他的诗歌,以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歌颂了民族传统,以锐利的笔锋揭露了殖民主义。他是现代黑非洲诗歌的奠基人之一。他热爱法国,推崇法国文学,但是,目睹法国殖民者在非洲的灭绝人性的侵略,又愤然控诉殖民主义者的罪行。他在《祈求和平》(1945年)中,真实地表现了这种矛盾的心情。塞内加尔诗人桑戈尔的《悼念埃尼纳·法尔》,向铁路工会领导人、罢工中牺牲的工人领袖表示了敬意。大卫·狄奥普(1927-1960)是塞内加尔五十年代最有才华的诗人。但他的早逝(因飞机失事)却是诗坛的一大损失,导致生前只发表了一部诗集《杵声咚咚》(1956)。他的诗,继承了桑戈尔奠定的政治方向,以愤怒的笔触反映了残酷的殖民主义剥削下黑人的痛苦生活,具有强烈的革命政论性,同时也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激情。马达加斯加的杰出诗人让·约瑟夫·腊伯阿里维洛(1901-1937),为保卫祖国文化他做了大量的工作,出版了优秀诗集《几乎是幻想》(1934)和《译自夜的语言》(1935),成为青年反殖民制度的旗帜。贝尔纳·达季叶(1916-)是象牙海岸最负盛名的诗人、小说家和社会活动家。他是四十年代末象牙海岸反殖斗争的积极参加者,是非洲民主联盟本地分会的领导人之一,并因此于1949年被殖民当局逮捕入狱。在狱中,他发表了第一部政治诗集《站起来的非洲》(1950)。其后,于1956年又发表了抒情诗集《日子的流逝》等。达季叶善于把民歌的表现手法运用到政治抒情诗中去,以塑造新的非洲人形象。因此,他的诗歌,激情澎湃,形式亲切活泼,很富有感染力和号召力。如《你——主人》。(二)在戏剧方面:扎克·腊伯马南扎腊不仅是马达加斯加的著名诗人,也是一位杰出的剧作家。他创作了三部浪漫主义剧作《马尔加什的神仙》、《黎明的航海家》和《神宴》。它们取材于历史,但是人物和情节基本上是虚构的。作家缅怀历史,借助历史的景场,道出自己纷繁的思想情绪,与他反映现实生活的政治抒情诗遥相呼应。剧作还吸收了民间创作的成功艺术手法,精于心理刻画,塑造了具有民族特征的英雄人物,歌颂他敢于在塑境中进行斗争,表现了鲜明的反抗现实的意义。贝尔纳·达季叶的历史剧《阿西叶曼·戴列》也是颇有影响的剧作。
171 浏览 3 回答
126 浏览 5 回答
107 浏览 3 回答
316 浏览 3 回答
126 浏览 6 回答
124 浏览 1 回答
325 浏览 1 回答
81 浏览 4 回答
124 浏览 4 回答
152 浏览 2 回答
106 浏览 2 回答
252 浏览 3 回答
139 浏览 4 回答
229 浏览 3 回答
197 浏览 4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