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压裂技术发展方向将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现有压裂技术不断发展与融合,如连续油管压裂、小井眼压裂、井下混配压裂等技术不断发展与完善,同时要发展针对不同岩石特性的压裂液体系及配套技术;二是压裂装备将向大功率化、模块化、小型化、便携化等方向发展,不仅能够减少设备使用数量,从而大幅减少土地占用量,也便于在复杂地表条件下进行压裂施工;三是随着储层改造理念的创新发展,高效、低成本、环境友好的压裂技术将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如近期已开始试验使用的体积改造、高速通道压裂等技术。
(1)体积改造技术
体积改造技术(Stimulated Reservoir Volume,SRV),是M.J.Mayerhofer等于2006年在研究Bamett页岩微地震与压裂裂缝变化时首次提出的,通过压裂的方式,对储层实施改造,在形成一条或者多条主裂缝的同时,通过分段多簇射孔,高排量、大液量、低黏液体以及转向材料与技术等的应用,实现对天然裂缝、岩石层理的沟通,以及在主裂缝的侧向强制形成次生裂缝,并在次生裂缝上继续分支形成二级次生裂缝,以此类推。让主裂缝与多级次生裂缝交织形成裂缝网络系统,将可以进行渗流的有效储集体“打碎”,使裂缝壁面与储层基质的接触面积最大,使得油气从任意方向的基质向裂缝渗流距离最短,极大地提高了储层整体渗透率,实现对储层在长、宽、高三维方向的全面改造(图10.3)(吴奇等,2011)。
图10.3 体积改造的复杂网络裂缝示意图
体积改造效果取决于3个前提条件:①富含脆性矿物的储层,是实现体积改造的物质基础。富含石英或者碳酸盐岩等脆性矿物的储层,有利于产生复杂缝网,黏土矿物含量高的塑性地层不易形成复杂缝网;②发育良好的天然裂缝和层理,是实现体积改造的前提,天然裂缝存在与否,裂缝发育的方位、产状、数量以及是否含有充填物,直接影响到体积改造裂缝网络的形成;③“分段多簇”射孔技术是实现体积改造的技术关键。常规水平井分段压裂进行段间距优化时,采用单段射孔,单段压裂模式,避免缝间干扰;体积改造优化段间距时,采用“分段多簇”射孔,多段一起压裂模式利用缝间干扰促使裂缝转向,产生更为复杂的裂缝网络系统。体积改造技术不仅能够大幅度提高单井产量,还能降低储层有效动用下限,最大限度提高储层动用率和采收率,是实现泥页岩气、致密岩油气经济开发的重要技术。
(2)高速通道压裂技术
高速通道压裂技术(HiWAY Channel Fracturing)是通过对现有压裂工艺的革新,脉冲式注入支撑剂(图10.4),通过纤维改变支撑剂段塞的流变性,延缓支撑剂的分散和沉降,建立起以支撑剂墩柱支撑的非连续铺置的大通道,流体不在流经支撑剂充填层,而是流经由支撑柱形成的通道,消除了支撑剂充填层中存在的多相流、支撑剂破碎、高分子滤饼、凝胶及其他因素影响,大大提升了油气导流能力。该技术主要是通过提高支撑剂的韧性和圆度、降低支撑剂的破碎和凝胶滞留、改善破胶剂来产生裂缝通道,革新了常规水力压裂技术,是一场压裂设计理念的革命。目前已作业试验近3000口井,对比增产20%左右。
图10.4 HiWAY压裂与常规压裂比较
“工厂化”作业模式主要是基于井间接替策略,采用丛式水平井钻井、同步压裂或者交叉压裂的作业方式,为实现泥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经济开发提供了高效运行模式。使用丛式井钻井技术在一个平台钻多口水平井,是实现“工厂化”作业的前提。一个占地4~5英亩的平台,可以钻6口水平井,大约能够代替24口直井(图10.5),这相当于用1个井场、1个压裂液水池和l条公路代替24个井场、24个水池和24条公路,大大减少了土地占用和环境影响,降低了钻井与压裂过程中的污染风险,也大幅降低了钻探成本。目前,美国宾夕法尼亚州Marcellus页岩气开发已开始广泛利用多井平台钻探生产井,2011年使用多井平台钻探的页岩气井比例达83%,而2008年只有18%。
图10.5 平台式钻井轨迹示意图
平台式钻井+同步压裂或交叉压裂的“工厂化”作业模式,大幅减少了土地占用量、设备动迁次数和作业时间,在含油气层多口井控制范围内,整体产生更为复杂的裂缝网络体系,大幅度增加油气藏改造体积,提高了初始产量和最终采收率;同时减少了地面管线与集输设备,降低了生产作业成本,增大了非常规油气资源经济有效开发的可能性。
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赋存环境比较复杂,资源富集地区的地表条件往往以山地、黄土塬、沙漠等为主,不仅实施大规模压裂施工的地面条件受限,作业施工难度大,而且环境比较脆弱,这决定了中国非常规油气的规模开发,更需要采用平台式钻井+同步压裂或交叉压裂的“工厂化”作业模式。
面对中国油气供需缺口不断加大的严峻形势,中国应充分发挥后发优势,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出适合中国地质与地面条件、环境友好、低成本的勘探开发技术体系,推动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加快开发利用,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