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越来越对传统国学以及历史书感兴趣,每次在生活中遇到困惑,希望能从国学、历史中寻求答案。 相继买了《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增广贤文》、《易经》等,包括很多历史书,如《资治通鉴》、《三国志》、《中国上下五千年》来读。现在的阅读,不同于学生时代只为考试而读。 相对于《论语》、《道德经》,还是更喜欢《增广贤文》、《孙子兵法》这类更现实更实用的书,而这些书背后都有他的历史典故。 不过说实话,尤其是《论语》、《孟子》等这类,太理想化了。所构建乌托邦式的标准,已然不是很实用,但还是有一些启发,可以建立比较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对不起,也许是本人肤浅,只看到这些。相比之下,我还是更喜欢读历史,人物传记,从实际案例中学点真东西,而不是纯理论,没有经过实践论证的。 这不,我这段时间又重新读起了当年明月所著的《明朝那些事儿》,但有着与几年前不同的感受。 以前读这部史书,最大的感受就是: 成功的方式,只有一种,就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度过一生! 那时特别佩服徐霞客,一生都在践行自己的五岳之志: 男儿当朝碧海而苍梧 。他不想考功名,不想当官,不想赚多少钱,不娶媳妇,也不要后代,是不是有那个“猛兽总是躺平,牛羊才会内卷成群“的意味。 男儿志在四方,当往天地一展胸怀 。于是,他三十多年游历21个省,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写了一部地理学著作《徐霞客游记》,成为世界地理学的奠基之作,翻译几十种语言。放到现在,妥妥的一位很有影响力的旅游博主。你看现在抖音、快手、视频号、B站的旅游博主,还不来赶快拜见祖师爷,哈哈。 徐霞客在那样一个只有考取功名走上仕途,然后改变命运光宗耀祖的年代,他无疑是特性独行的人,他勇敢有魄力,敢直面挑战世俗的标准。 切换到现代,你如果不参加高考,不努力上个好大学,不好好赚钱,不买车买房,不娶媳妇。那么,你这辈子多半被认定是个废人。你就是别人背后议论的怪胎,被世俗的眼光打上脑子有问题、没用、没出息、废了、不正常等标签。极端一点,可能被钉上家族的耻辱柱上。 2021年年末再次重读这部《明朝那些事儿》,新的感受如下三点: 一、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我们早上睁眼到晚上闭眼,这一天发生的事情,历史上也存在过。如果觉得自己为人处世欠火候,说话办事不到位,人际沟通有焦虑,可以向历史学习,向古人学习。因为我们今天发生的很多事,他们都遇到过,并且也把解决方案拿出来了。 二、历史不会重复它的事实,但会反复重复它的规律。 朱元璋走了就没有朱元璋了,刘伯温走了就没有刘伯温了,张居正走了也没有了张居正,不过他们身上所发生的规律,将一次又一次在我们生活中发生。皇帝就是董事长,宰相就是总经理,划江而治就是南北事业部。 皇帝与宰相的斗争,就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斗争,太子的选拔就是现在的接班人选定,九王夺嫡实际上就是现在的产权纠纷。我们在历史上看到的很多事情,在我们现实生活中都有印证。 三、回到过去可以看到未来的样子。 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明智、学史力行。这口号说的就是,回过头的过程中增添信心,提升自己,把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