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麻雀和红襟鸟
在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英国送奶公司送到订户门口的牛奶,既不用盖子,也不用封口,因此,麻雀和红襟鸟可以很容易地喝到凝固在奶瓶上层的奶油皮。后来,牛奶公司把奶瓶口用锡箔纸封起来,想防止鸟儿们偷食。没想到,20xx年后,英国的麻雀都学会了用嘴把奶瓶的锡箔纸啄开,继续吃它们喜爱的奶油皮。然而,同样是20xx年,红襟鸟却一直没学会这种方法,自然它们也没有美味的奶油皮可吃了。
这种现象引起了生物学家的兴趣,他们对这两种鸟儿进行了研究。从解剖的结果看,它们的生理结构没有很大区别,但为什么这两种鸟在进化上却有如此大的差别呢?原来,这与它们的生活习性有很大关系。
麻雀是群居性鸟类,常常一起行动,当某只麻雀发现了啄破锡箔纸的方法,就可以教会别的麻雀。而红襟鸟则喜独居,它们圈地为王,沟通仅止于求偶和对于侵犯者的驱逐,因此,就算有某只红襟鸟发现锡箔纸可以啄破,其他的鸟儿也无法知晓。
一句话点拨:群居的人类由茹毛饮血走到今天的现代文明社会,同样离不开集体交流和行动。
适用话题:集体的力量、沟通交流、互助互爱等。
二、盲人提灯笼
一个漆黑的夜晚,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一个盲人,一手拿着一根竹竿小心翼翼地探路,一手提着一只灯笼。旁人觉得好笑又好奇,问他:“你自己什么也看不见,为什么要提个灯笼赶路?”
盲人缓缓地说道:“这个问题不止一个人问我了。其实道理很简单,我提灯笼并不是为自己照路,而是让别人容易看到我,不会误撞到我,这样就能保护自己的安全。而且,这么多年来,由于我的灯笼为别人带来光亮,为别人引路,人们也常常热情地搀扶我,引我走过一个又一个沟坎,使我免受许多危险。你看,我这不是既帮助了别人,也帮助了自己吗?所以,每到晚上出门,我总提着一盏灯笼。”
一句话点拨:与人方便,自己方便,漫漫人生路上,若能学学提灯笼的盲人,为别人照路,也照亮自己,既安全了他人,也安全了自己。
三、郭台铭
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郭台铭就将自己的鸿海精密集团办成了首屈一指的大企业。年初,郭台铭接到一笔大订单,企业的高层为这个订单兴奋不已。一旦完成这个订单,集团将迅速扩大,傲视群雄。就在集团上下摩拳擦掌,郭台铭突然做出了一个让大家意想不到的决定:他已经向几个关系不错的同行发出邀请,希望大家能和他一起完成这笔订单。
郭台铭的决定刚一宣布,集团里立刻响起一片反对声。在股东大会上,郭台铭耐心地向大家解释自己的决定。他说:“我们的利润正高速增长着,可我们和同行之间的关系却越来越差。很多同行的生意已经到了举步维艰的程度,对我们的怨言越来越多。我们不仅要想着怎么赚钱,也要学会和别人一起赚钱,为我们营造一个更好的经营环境。”
郭台铭的举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几年后,郭台铭的经营遭遇到危机。当企业陷入困境时,当初郭台铭帮助过的同行们纷纷伸出援手。
四、蜜獾和导蜜鸟
蜜獾和导蜜鸟是一对好伙伴,它们常常相互合作,共同捣毁蜂巢。野蜂常把巢筑在高高的树上,蜜獾不容易找到它。目光敏锐的导蜜鸟发现了树上的蜂巢后去寻找蜜獾。为了引起蜜獾的注意导蜜鸟往往扇动着翅膀,做出特殊的动作,并发出“嗒嗒”的声音,蜜獾得到信号便匆匆赶来,爬上树去、咬碎蜂巢、赶走野蜂、吃掉蜂蜜。
导蜜鸟站在一旁,等蜜獾美餐一顿后再去独自享用蜂房里的蜂蜡。麻雀是群居性鸟类,常常一起行动,当某只麻雀发现了啄破锡箔纸的方法就可以教会别的麻雀。而红襟鸟则喜它们圈地为王,沟通仅止于求偶和对于侵犯者的驱逐。
因此就算有某只红襟鸟发现锡箔纸可以啄破,其他的鸟儿也无法知晓。大雁有一种合作的本能,它们飞行时都呈v型为首的雁在前面开路,能帮助它两边的雁形成局部的真空。科学家发现雁以这种形式飞行,要比单独飞行多出12%的距离。
五、互助的羚羊
在一个原始森林里,狼群盯住了一群羚羊。在头羊的带领下,羚羊群飞奔逃命,可就在快要摆脱危险的时候,它们遇到一段悬崖。
几只公羚羊奋力跃向对面的岩石,却逃不过粉身碎骨的厄运。狼群步步进逼,就在万分危急的时刻,一幕非常感人的场面出现了:年老和体弱多病的羚羊自觉站成一排,然后奋力跃向对面的巨岩;几乎在同时,强壮而年轻的羚羊紧随起跳,借助年老体弱的羚羊背脊,成功地跃过了死亡之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