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我们这一代以及某些00后群体形成的丧文化现象其实根源就是:适配年龄的经济贫困和恋爱问题,以及精神与现实之间的供需失衡所致。
说人话就是经济拮据,买不起想要的,无法承担恋爱的重量,看不到未来的希望,又饱受现实生活的困扰和刁难,只能将这种情绪转化为悲观性的常在情绪,以消解生活压力带来的绝望。
95后年龄最大的现在24岁了,大部分人可能才刚毕业,面临着众多人生的选择题,但是他们早早就被社会和家庭注入了太多的焦虑和期待。父母和子女的沟通停留于内心圈以外,双方都没有兴趣深入了解彼此的真实想法。彼此之间最常提起的话题是,你的工作怎么样,工资能不能涨,对象找到没有,这些东西有时候让亲情成为了一种负担。
亲情逼迫,只是一方面。
回到社会,这些年轻人仍然要面对这些问题。社会的冷酷加重了亲情审视带来的恐慌和痛苦。
不是所有人都是清北毕业,211985属于少数。更多的人来自于一个小地方的普通家庭,通过普通的高考成绩进入了一所普通的大学,然后经过中国式高等教育体系的灌溉,慌张而匆忙地被推入社会的大海。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很难谋求到一个所谓离家近、工资高、福利好、假期多的工作。
于是,属于他们的流浪开始了。
美其名曰为人生奋斗,找一个大城市租一个小房子,找一个无聊但又不能或缺的工作,领一份温饱的工资,每天被各种自媒体和噪音侵扰,拜金主义盛行的今天,他们忽然发现自己一无是处。买不起房和车,谈不起恋爱,又不能回家享受港湾的快乐,所以头顶的乌云一直挥散不去。
这朵久久不肯离去的乌云就是丧。
互联网产品给了这种情绪滋养的环境。他们将这种情绪寄托于各种社交软件和应用里,将它们当成自己的一个私人情绪空间。同时懒得去经营社交,也不想和家人朋友面前剖析自己,每个人都把自己像茧似的包裹起来,外界看不到他们的春夏秋冬。
随着时间积累,当一个情绪空间与另一个相碰的时候,这种情绪逐渐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共鸣,丧文化开始范围性的传播。
原来,你也不开心。
在抖音、网易云、微博、soul等等软件上面,经常会看到一些压抑性的内容。无一例外,都是年轻人。
其实就是无限焦虑之后的无能为力。他们无法快速地改变现状,却又急迫地想要得到收获,两者碰撞矛盾之下,内心便无比煎熬。
我觉得95后总体确实比较缺乏耐心,他们有一种享受当下,不受束缚的理想观念。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讲,这是一种好事情,因为这是通往自由公民的必由之路。这也意味着新一代公民的「独立与精致」意识真正觉醒了,但是相应的成长代价也得由他们自己承担。
想要做诗人,想要做自由公民,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奋斗,令人悲观的是并不一定能换来对应的成果。
相信我,没有人喜欢丧,没有人喜欢不开心,丧只是是一种自愈手段。自己做自己的心理医生,自己排解自己。
他们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可是现实的引力太沉重。
所有的丧和佛,起因只是不快乐罢了。
你看到的他们刹那的静止和沉默,只是一种无法消解的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