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现代诗歌的处境极其尴尬,完全成了鸡肋,而新课程标准对诗歌教学的要求是明确的,提出了“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的教育目标,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为什么会出现现代诗歌教学的失位呢?
一、高考导向的失位
在高考中,诗歌鉴赏文本是古典诗歌,现代文阅读文本是散文或小说;作文的比重是最重的,也是学生最为看重的,但是学生面临的要求却是“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好一个诗歌除外,这样的指挥棒,可以说直接将现代诗歌踢出了高中语文课堂。有的人可能会说,教材选了现代诗歌呀,并没有让现代诗歌在课堂上销声匿迹呀,可是,这样的想法在现实面前无疑太“乌托邦”了。陆九渊曾经说过“读书切忌太匆忙”“未晓不妨权放过,涵泳功夫意味长”,但学生的课业负担之重,想必很多人都有所感受,至少都有所耳闻。在惜时如金的高中教学过程中,既然高考不考,学生又怎么会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学习呢?在以升学为重的高考体制下,教师又怎么能够放下包袱进行诗歌的教学呢?
也有的人会说,学习现代诗歌不能仅仅为了高考呀,它对于学生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素养有着不可低估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呀。此言不虚,可是,如果没有足够的重视,没有足够的时间,没有足够的研读,没有足够的实践这样的影响又会存留多少呢?现代诗歌可以提高素养,其他高考涉及到的内容同样也有这样的功效呀,“两利相权择其重,两弊相权择其轻”,面对这样的现实,学生与教师又会怎样去选择呢?答案自然不言而喻了。
二、教师引导的失位
课堂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场所,而在更多的时间内是学生接受教师引导的场所。教师引导的失位也致使现代诗歌在学生心目中的影响力逐步削弱。具体来讲,教师引导的失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代诗歌阅读体验的失位
教师对于现代诗歌的阅读体验无非是来自于两个途径。一是作为学生时期,从教师那里获取的诗歌阅读体验;一是生活中或教学过程中独立获取的诗歌阅读体验。而由于高考的现状致使教师在教学中也无太多的时间来进行诗歌的研读,在此过程中获取的诗歌阅读体验自然也是不多的;工作的繁忙和压力,也使更多的教师无暇凭借自己的兴趣对诗歌进行再阅读。所以,教师获取的诗歌阅读体验其实就是从自己的老师那里延承过来的,这是一种单纯的没有进行过深加工的知识传授,没有个人的情感体验,没有时代内容的渗透。知识的陈旧,观念的落伍,都会让教师与学生陷入到教与学的负重之中。虽然部分教师也学习过诗歌鉴赏的理论,也有自己某种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但是当他突然面对学生的时候,他最先的想法,就是想去模仿自己的老师。这也许就是教学的“前科学化”,这个过程距离教学的“艺术化”还有很长的路程,这样的诗歌教学,距离引导学生产生个性化的诗歌阅读体验自然也有很长的路程。
2、诗歌写作实践和指导的失位
言教不如身教,“训育”不如“教育”。而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只是教材阅读的引导者(何况有时连引导也没有),但并不是诗歌阅读的倡导者,更鲜有诗歌创作的前导者。屈原大声疾呼“来吾导夫先路”,希望以此来引导楚王走向治国之正途,相应的在教学上教师的引领作用也是不容低估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亲自写作现代诗歌,将自己创作过程中的欢乐与痛苦与学生分享,让其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以自己的实践心得作为指导学生创作现代诗歌的经验,让自己的指导更加具有针对性和说服力,这无疑应该是激发学生阅读诗歌,进而指导现代诗歌创作的最好方式之一,但是更多的时候教师在现代诗歌写作实践和指导上是失位的。没有切身的体会,就没有深入的感受;没有具体的操作,就没有独特的经验。这必然会导致讲授浮光掠影,人云亦云;指导隔靴搔痒,徒劳无益。
三、诗歌美感的失位
美的事物是让人沉醉的,是容易让人亲近的。而现代诗歌之所以遭遇到现在如此的尴尬,和其本身美感的缺失也是分不开的。
诗歌本身的美感缺失首先表现在现代诗歌越来越缺失想象力。现代诗歌由于在表达感情上更加的自由和随性,在语言的推敲与锤炼上,在诗歌意象的选择与使用上,没有了古代诗歌的规范性,没有了古典诗歌的意境之美,没有古典诗歌的意蕴之深,成了单纯的事件的记录,成了单纯的感情宣泄。正如韩寒对当代诗人与诗歌冷嘲热讽“现代诗人所唯一要掌握的技能就是回车”,“诗人本身就有点神经质,再玩下去就要变成神经病了”,此话虽不免有些过激,但确实也反映出了现代诗歌存在的问题。当诗歌没有了想象力,成了“流水账”“白开水”时,自然在阅读时就没有了情感的共鸣,没有了思想的顿悟。当“与我心有戚戚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阅读愉悦感觉不复存在时,这样的诗歌自然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自然也就无法调动其学习诗歌、创作诗歌的积极性了。
不仅如此,现代诗歌还越来越缺失现实性。白居易曾经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当诗歌脱离开生活,“躲进小楼成一统,不管春夏与秋冬”时,这样的诗歌自然就会失去应有的生命力,就会失去现实的新鲜感,成为了“无病呻吟”式的自得其乐,自然就会遭到人们的唾弃。
其次是现代诗歌教学的美感缺失。这反映在课堂教学的机械性和教学评价的单一性上。
现在的教育体制、考试命题机制都决定了现在的课堂教学更多的是“训育”而非“教育”。教师以机械固定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单纯的技能训练,忽视了学生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性,以训斥的语气,以训诫的方法来对学生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势必造成个人兴趣点的消解。肖川教授曾经说过,“完美的教学必定有两个不可或缺的要件,那就是深刻与真诚”,所谓深刻,就意味着“能够给予学生匠心独运、别有洞天之感,能够唤起学生的惊异感和想象力”;“完美的教学,在性质上应是富有想象力的,能唤起人们意外与惊讶的感觉,给身临其境者一种认识能力上的解放感”。然而,现在的现代诗歌课堂上,教师由于种种的原因,在讲授诗歌时,或一笔带过或语焉不详,诗歌所承载的内涵,所抒发的情感,所反映的问题,没有挖掘、体悟和理解。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学生一无所感,二无所获,那肖川教授所设想的“让学生感受到人性之美、人伦之美、人道之美;感受到理性之美、科学之美、智慧之美;感受到人类心灵的博大与深邃……能够唤起学生对于生活的挚爱与柔情;唤起学生对未来生活的.热烈憧憬和乐观、光明、正直的期待;能够以新的眼光审视生活、洞察人性物理”“洋溢着生命温暖”的完美课堂又将从何而来呢?列 宁也说过:“缺失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考。”
另外,单一形式的考查评价形式也影响了现代诗歌的存在。《走进高中新课程》明确提出“考试≠笔试”“评价≠考试”,但是在最有多元解读可能性的诗歌教学评价中,却仍然是“只能给一个分数”,“评价方式的窄化与评价结果的简化”仍然存在。此外有些命题也是机械性的,正如山东师范大学潘庆玉教授所言,现在的命题是缺乏想象力的,“如果命题设计缺乏足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只是在考查那些凭借记忆、训练和模仿就能习得的知识和技能,教师也就没有必要在教学上下大工夫了”,而这样的考试必然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考与想象力的生成和表达,它要的不是兴之所至的“涂鸦”式答案,它不要“得失寸心知”!它只要答案的标准与规范,而不是想象力的新奇与美妙;它要的更多的是“脸谱”式答案,它需要“举世而皆然”;王荣生先生曾言及一首诗,最值得学习的就是其自身所体现出来的艺术美感,而这就需要个性化的阅读和解读,这就需要个性化的判断与评断,而这都在“训育”“训练”中抹杀了。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更加迫切的需要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要使评价“多元化”“动态化”“互动化”,要全方位、多渠道反映出学生对现代诗歌的掌握和理解,这才能促进和推动现代诗歌的教学。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现代诗歌在高中教学中缺席已非一日,只有真正找到其深层原因,才能有的放矢,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还现代诗歌与课堂,还现代诗歌与学生。
参考文献
《叩问课堂》周彬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4月第一版
《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 肖川著 新华出版社 2009年9月第一版
《走进高中新课程》《走进高中新课程》编写组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1月第一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区培民主编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年9月第一版
《语文科课程论基础》王荣生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年6月第一版
《富有想象力的课堂教学》潘庆玉著 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9年9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