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力缓速器利用液体阻尼产生缓速作用。液力缓速器的定子又是缓速器壳体,与变速器后端或车架连接,转子通过空心轴与传动轴相连,转子和定子上均铸出叶片。
工作时,借助于控制阀的操纵向油池施加压力,使工作液充人转子和定子之间的工作腔内。转子旋转时通过工作液对定子作用一个转矩。
而定子的反转矩即成为转子的制动转矩,其值取决于工作腔内的液量和压力(视控制阀调定的制动强度档位而定),以及转子的转速。汽车动能消耗于工作液的摩擦和对定子的冲击而转换为热能,使工作液温度升高。
工作液被引入热交换器中循环流动,将热传给冷却水,再通过发动机冷却系统散出。在采用液力传动的汽车,可省去油池、油泵、热交换器(尺寸需加大)和利用液力传动的工作液,因而液力缓速器多用于液力传动汽车中。
扩展资料
由于液力缓速器往往与液力变扭器共用一个油泵,为了保证液力缓速器充油迅速,且能保证工作时油液有足够的循环强度,在使用液力缓速器时,可使液力变矩器的油液循环中止,让油泵专对液力缓速器供油。
缓速效能比发动机缓速装置高,能以较高速度下坡行驶;尺寸和质量小,可与变速器连成一体;工作时不产生磨损;工作液产生的热易于传出和消散,且在下长坡时可保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温度;低速时制动转矩趋于零,在滑路制动时车轮不会产生滑移。
缺点是接合和分离滞后时间长,不工作时有功率损失,用于机械传动汽车特别是用于挂车时结构复杂。
汽车在下长坡时使用排气制动,虽然能收到良好的制动效果,但对于吨位较大的矿用自卸车来说,采用排气制动效果是有限的,且对发动机有一定程度的损害。因此,对装有液力机械传动的矿用自卸汽车都装有液力减速缓速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液力缓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