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现在A股应该勇敢抄底,而不是盲目杀跌逃命。
2月18日,沪指创下3731高点之后,在过去的19各交易日中,沪指累计下跌了5.79%,最大跌幅10.81%,深成指累计下跌14.53%,最大跌幅18.44%,创业板指数累计下跌21.73%,最大跌幅24.96%。成交量也从10851亿下降至当前的7000亿+。
个股跌幅更大,特别是前期火爆的、所谓的核心资产,比如光伏概念、食品饮料、医药生物。有些个股甚至腰斩。
准确的说,本轮行情始于2018年12月。2018年12月至2019年5月,行情属于探底、寻底2440之后第一波拉升;2019年5月至2020年7月属于二浪调整,从2020年7月至今,行情属于三浪主升。
在主升浪中,由于公募基金太过急功近利,叠加“造神”运动,市场从去年12月开始了无厘头的、不讲道理的拉升核心资产,短期涨幅太大、太急。
当前始于2月18日的调整,是对去年12月急速拉升的修正,且调整至箱体后企稳。
换言之,中期上行趋势并未改变。
2020年疫情来袭,阶段性生产、生活处于停摆状态(去年3月份),但制度优势下,疫情得以快速控制,生产、生活有序恢复。
PMI指数连续13个月处于50荣枯线之上,制造业率先进入上行通道。
2020年我国成为GDP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今年以来复苏势头更加强劲、明显。
最新的社零数据显示:1~2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7万亿,同比增长33.8%,比2019年同期增长6.4%,消费呈现恢复性增长。
这证明消费也逐渐摆脱了疫情的影响,恢复到了疫情前水平。
对于2021年,国际各经济组织以及国际各大投行机构预计,其GDP增速大约在8.2%~9%之间,创近十年来新高。
也就是说,支撑股市涨跌的、最基础的宏观经济层面目前处于向上周期。
长期看,对市场涨跌起决定性影响的因子是宏观基本面,中短期而言,显然流动性的扰动更大。
目前流动性最新的表述的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精准的货币政策,保持M2增速与名义GDP相匹配。同时对市场担忧的流动性收紧,明确表示不急转弯。况且去年咱也名义大幅放水。
而海外而言,美国1.9万亿刺激落地,后期还有更多刺激计划出台,且美联储表示2023年之前不会收缩流动性。
换言之,不管内外,流动性可以合理定义为中性偏宽松。
从最新公布的2021年一季度,上市公司业绩预告来看,预喜占比超过90%。
且去年各大研究机构预计,2021年 A 股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业绩增速分别为:10%、17%、32%,积极主动寻找有自发需求的行业。
综上所述,宏观基本面向上,流动性中性偏宽松,短期回调修正乖离率,技术层面箱体支撑有效,显然合理的策略是逢低抄底买入,而不是恐慌割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