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看一下耶鲁大学等著名大学的演讲,视频在网上有。还有PPS里的“幸福课”。有关心理学的你也可以看看。书中看不出什么实际性的理论,耳听更容易让人有共鸣。
《0~岁敏感期影响孩子的一生:跟吴晓辉学蒙台梭利教育法》
6组10号第二周作业 一、听课笔记第一部分:美国蒙台梭利教学法系列课程(二)——用吸收性心智、敏感期发展孩子的生命潜能 讲师——美国蒙台梭利教育华人第一人吴晓辉 蒙台梭利像哥伦布一样发现了新大陆,哥伦布发现的是外在的新大陆,而蒙台梭利发现的是内在的——孩子心灵里的新大陆。 使她闻名的就是这个发现,而不是她的方法。 蒙台梭利教育是全人教育,是要培养孩子们的专注力、手眼协调能力、秩序感、独立能力,为孩子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固的基础。 一、蒙台梭利教育 马莉亚·蒙台梭利是在幼儿教育史上最有影响的先驱者之一。蒙台梭利教育是流传世界各地最先进,最科学,最完善的教育体系之一。 蒙台梭利通过对儿童细心的观察和充分的研究发现,人的智力不是一出生就定性的,而是通过在一个自由的社会环境中,通过感官的经历而不断的提高和完善的。并且0-6岁的孩童有吸收性心智,学习对这段时间的孩子来说,是一个自然,愉快的过程,不需要成人施加力。 1、什么是蒙台梭利教育呢? 根据马莉亚·蒙台梭利在跟孩子工作过程当中,通过观察孩子自发的行为,发现的孩子发展的自然的律,而建立起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方法,包括她为孩子们所研制和设计的教具,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蒙台梭利教育! 2、蒙台梭利教育的科学性 有人怀疑说,蒙台梭利毕竟是上个世纪的人了,她的理念是否还有科学性,是否过时呢? 蒙台索利的教育理念,是她在当时对生物学尤其是胚胎学、人类学、心理学、以及生命哲学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并且承继了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还有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以及法国心理学家塞根和伊塔的教育理念,根基是非常牢固的。 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不是源于实验室。是她在和孩子们工作和互动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和研究孩子自发的行为,所以她的教育理念是科学的,不会过时的。 二、孩童的秘密 孩子有与生俱来的生命潜能和在爱与自由的前提下发展的能力。(并非蒙台梭利发明的) 他们有自我构建,自我发展的能力。这个是蒙台梭利首度提出来的。 三、与生俱来的生命潜能 孩子虽然出生的时候不会说话,不会走路,但我们确信他这些技能一定会获得。他也像植物一样,需要合适的生长环境(爱与自由的环境)。 我们要提醒自己,孩子有与生俱来的生命潜能,不要太焦虑,不要拔苗助长!给孩子自由,按照他的规律,按照他的时间表自然的成长。我们只需要享受跟孩子在一起的美好时光,陪孩子做他这个年龄当做的游戏,给他读他这个年龄当读的书。 平素一些自然而又简单的动作,比如搂抱,拍孩子,跟孩子对视,对话,微笑等等,这些会刺激孩子大脑的发育。跟孩子交心,自然的谈话,对大多数孩童来说,是最佳的刺激大脑的方式。 爱与自由 这个爱,除了家长对孩子本能的爱以外,还包括尊重、接纳、对孩子没有要求,不会因为孩子的身体状况好坏、健康或者疾病、漂亮或是丑陋、聪明与否、成绩好坏而改变。 这个自由,是指让孩子按照他自己的生命规律,按照自己的时间表来自我发展,自我构建。蒙台梭利所讲的自由,是在一定限度的自由。也就是给孩子自由,做对的事,做合宜的事,做适合他发展的事,自由同时伴随着规则。如果孩子的行为伤害了自己,破坏了环境,或者伤害到了别人,这种行为是要被制止的。 四、吸收性心智 孩子认识这个世界发展自己产两个内在帮助者:吸收性心智、敏感期。 0-6岁的孩子有吸收性心智,他们的学习方式,就像海绵吸水一样,可以毫不费力的从周遭的环境里吸收大量的信息。外部所看到和听到的信息,不是进入他的脑中,而是构成在他的心智里。他对周遭的人和事物充满了好奇和喜爱,如饥似渴地观察周围的环境,自发的去探索周围的事物。 吸收性心智分两个阶段:0-3岁无意识吸收,3-6岁有意识吸收。 五、敏感期 荷兰著名生物学家德·弗里首度提出来的敏感期,是指一个生物刚生下来,还在成长的时候,所获得的一种特别的感觉力。这种感觉力是一种短暂的倾向,仅限于取得一种特定的特质,一旦取得这种特质,这种特殊的感觉力就会消失。 他们受到内部独特的潜能的指引,对某些东西与动作特别敏感,呈现出高度的兴趣,自发地去做一些特定的动作且专注而重复地做,直到心理完全满足为止。一旦取得这种特质,一旦目的达成,这种特殊的感觉力就会消逝,被另一个敏感期所替代。 吸收性心智和敏感期之间的关系: 比如跟朋友拍的照,最开始你会看到这是你们在哪里拍的照片,然后你会注意到,诶可能那天的发型没弄好,或者眉毛没画好等等。吸收性心智就像这张照片,是一个整体,敏感期就是这照片中的每一个细节。 六、六大敏感期: 秩序感敏感期、动作或运动敏感期、细小东西敏感期、感官知觉敏感期、语言敏感期、社会性敏感期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到了敏感期呢?有一个特质就是,孩童会重复、专注地做同一个在你看来毫无意义的动作,并且很享受这个过程,这些重复的经验对加强孩子脑部的连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发展。 运动敏感期: 0-3岁是运动发展的关键期,主要是大肌肉方面,一岁以内的翻身、坐、爬、站、走路等等。3-6岁主要是小肌肉方面,精细动作,我们可以通过很多活动和教具,来促进他们的发展 秩序感敏感期: 0-3岁期间,2岁左右最明显。这个时期,孩子喜欢物品有固定的位置,固定的时间经过,顺序和约定等等,井然有序的环境给孩子带来自然的喜悦。秩序感的敏感期,最重要的是孩子通过秩序,通过一个基点来认识一个事物,然后认识这个事物跟周围事物的关系,来熟悉这个世界,来适应环境。这样的环境能够让孩子适得其所,反之他则会躁动不安,哭闹,发脾气等。 敏感期不能滥用,比如孩子说脏话,骂人,打人,发脾气,乱丢东西等等,这些不是敏感期,是管教的问题,偏差的,不对的行为是要制止和纠正的,有自由,也有限制。 细小东西敏感期: 比如喜欢看小蚂蚁,看书的时候被图画里面的小细节所吸引等等 感官敏感期: 0-6岁的孩子就是借助感官来认识世界的,包括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重量、味道等特质。 语言敏感期: 处在语言敏感期的幼儿,只要在一个丰富的语言环境里,就能自动的自发的学习语言。到六岁的时候,他都可以讲一口流利的母语,不但如此,他还可以吸收和接受当地的传统文化,就构成了他这个人。 六、成长过程的漏洞 家长不懂得敏感期,孩子也会长大,但是我们错过一次敏感期,就等于失去了一次特别的方式,一次让我们本身变得完美的机会。 如果儿童在成长过程当中漏掉了几个敏感期,他仍然会长大成人,但是我们许多成人都很痛苦的发现,在我们的心理,生理和社会关系的发展上漏掉了许多地方,使得我们动作粗笨、没有办法欣赏音乐、没有色感、对艺术无知、碰到数字就头大、对艺术不知道怎么欣赏,也有的人不善于交际、依赖他人、优柔寡断,这些都是我们在成长过程当中少了敏感期的后遗症! 总结: 家长要用等待春风化雨的心,和孩子一起享受生活,探索生命的奥秘,静待孩子的成长和蜕变!第二部分:健康的大脑营养食物——合适的刺激生命多奇妙!讲孩子有与生俱来的生命潜能。你想想,那一颗生命的种子,经过九个月的怀胎竟然成为一个人,降生在这世界,这本身是一个多么奇妙的事情。 所以当我们从帮助生命的角度来思考教育的时候,我们就会心生敬畏,我们会知道什么叫做尊重生命。生命有生命的律,我们能在这些方面做的事情是很有限的,我们不能拔苗助长,孩子要遵循他自己生命的法则来成长。 最重要的东西都是免费的,比如空气是免费的。孩子的成长、教导孩子的方法,最重要的东西最基本最核心的东西也是免费的。0到1岁孩子出生以后,我们要给孩子预备健康的营养大脑食物。健康的大脑营养食物,就是包括有合适的刺激。 1. 视觉刺激 他需要视觉刺激,最好的视觉刺激是什么呢?就是妈妈,妈妈的脸。孩子最喜欢看的是妈妈的脸。孩子出生几个月的时间,他看得最多的是什么呢?也是妈妈的脸。孩子跟母亲之间的依恋关系是非常重要,那这个这么重要的关系,也是依赖于跟母亲之间的互动,包括看到母亲。 跟他对视的时候,他看到妈妈的脸,妈妈微笑的脸,那就是一个感官刺激,一个视觉的刺激。然后妈妈跟他讲话,“宝宝醒来了”。这种对话,是孩子最喜欢的。这个对话的方式,也是每个母亲与生俱来的。 2. 听觉刺激 经过实验表明孩子最喜欢的声音是妈妈的声音,一来一往互动的声音。妈妈一边跟他讲话,一边看着他,对他微笑,然后等着他跟你回应。这个是最好的语言刺激,最好的听力刺激,最好的感官刺激。我们跟孩子说话、唱歌、给他读书,这些都是很好的听觉的感官刺激。 3. 触觉刺激 触觉,母亲跟孩子之间依恋的关系,正常的依恋关系,就有很多触觉的接触。抱孩子,抚摸孩子,这些都是触觉,身体的接触。出生四个小时之内,把他抱在怀里,那种身体的接触不但是建立母亲跟孩子依恋关系的一个重要的时期,并且它本身就是一个触觉。 基于科学发现而准备的营养 1、视觉黑白 比如视觉黑白(《儿童视觉艺术》那套书八本,第一套的观察篇第一个就是视觉黑白)。这个视觉黑白,比如箭靶型、比如脸型(当然脸型是最喜欢的了)、棋盘形、竖条型,这些都在孩子什么月龄给孩子看?从在孩子一出生就给孩子进行这样的视觉追踪的训练,对孩子视觉是有帮助的。 2、视觉彩图 3、人类艺术的精华——名画、名曲、包括绘本。 选择名画的确是不容易的!所以,我们在给孩子读绘本、看名画的时候,你不要给他太复杂的。不要给他超过他年龄能够理解的东西,或者超过你能理解的东西。如果你都不理解的东西,不就要给孩子看。实际给孩子看的时候,最初很简单的,就是一个视觉的刺激,看一个美好的东西、一个漂亮的东西、一个颜色和谐的东西。 同样一朵花儿,你给他看高品质的,那对他就是一个熏陶,有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孩子在潜意识吸收或者吸收性心智这个阶段过程当中,或者我们说他在有视觉敏感期的时候或者感官敏感期的时候,我们是应该给他预备高品质的东西。 3、名曲 那听力,另外一个除了母亲的声音以外,自然的互动以外,还有名曲。所以我们也提到过在怀孕期间就可以孩子听些舒缓的音乐。但是怀孕的期间我们听的舒缓的音乐,必须是母亲喜欢的。为什么呢?影响荷尔蒙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孕妇的情绪。如果你听的音乐是你听着很有感受、很放松、很有感觉的,这样的音乐是一个最好的音乐。这个音乐对你有有益处,对你宝宝也有益处。舒缓的音乐,你喜欢的音乐,积极向上的音乐,都是非常好的选择,比如莫扎特或者一些名曲。 所有营养的原则: 但是我们要记得给孩子放这些音乐的时候,包括你名画名曲给他看、给他听的时候,不要想着灌输什么。看这些名画、听名曲,不要太长时间。听的这个名曲,就几分钟的时间就好了,你不要长时间的做背景音乐播放,最后孩子充耳不闻了。所以再好的东西,点到为止,不可以给孩子过度的刺激,包括你跟孩子的对话也不能过度刺激。 当你跟孩子说话的时候,开始的时候他兴致正浓,一来一往的讲话。后来孩子不讲话了,他可能把头扭到一边了,就证明是他不感兴趣了。什么事情都是适量,点到为止,合适为止。如果你对他过分的刺激,对孩子是没有好处的。 给孩子提供合适的、合量的大脑食物是非常重要的。 4、绘本 那我们在讲到名画名曲绘本,讲到绘本,PictureStory很注意的是图画,特别那些获奖的绘本。获奖主要的不是因为文字,而是因为那个画面。这些优秀绘本本身那些图画就是优美的画面,就是一个很好的视觉享受,同时里边配着一个优美的语句。所以适合孩子年龄这点很重要,多大的孩子,选择怎样的图画书。你不要给孩子太复杂的,就是说我们跟随孩子。 讲绘本最重要的是在于我们亲子共读,亲是最重要的。借着绘本的阅读建立亲子之间的关系,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乐融融的关系。当然内容也要非常适合孩子的,画面优美、语句很简便,所以孩子也很喜欢听。本身就是内容是好的,再加上跟家长,母亲、父亲、或者外公外婆,那种在一起的亲密的关系和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这个阅读最重要的。 孩子到底在这个阅读过程中,记得了什么,学会了几个字不重要。最重要是通过这样子亲密的关系,每当想到要读书的时候,孩子有一个非常美好的印象——读书是一个真有乐趣的事,读书是一个很美好的事,这是更重要的。 总结 其实生命当中重要的事情都是很简单的,都是不需要焦虑的。我们做老师、做家长的知道孩子发展的这样一个规律,然后做个观察者、做个协助者、做个帮助者。希望每个家长、每位老师在跟孩子互动过程当中享受这个过程,也能够真正的体会生命的奥秘。 另外大脑没有发育完全就来到这个世界,其实这本身也是一个很美妙的事情,而且是给我们这些做老师、做家长的一个多么可贵的一个机会。 另一个很奇妙的事情就是,他生命中最需要的那部分,他赖以生存的部分,他都已经准备好了。你像不会走路,不会说话,没有关系。出生后,这不影响我的生存。那出生以后,经过外边的环境,经过老师和家长的协助,孩子可以把它发育完全,把潜能充分发挥出来。 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也真的要感谢没有发育完全的大脑。大自然、上帝就给我们这么一个机会,让我们能够参与到孩子的发展过程。所以我们真的很庆幸我们能参与到孩子的生命建设当中。二、心得体会1、蒙台梭利像哥伦布一样发现了新大陆,哥伦布发现的是外在的新大陆,而蒙台梭利发现的是内在的——孩子心灵里的新大陆。 刚开始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觉得很好奇,到底是什么神奇的发现如此惊人、如此重要。听完晓辉老师第二周的所有课程以后,再回过头来看这一句话。实际上感到孩子心灵里的新大陆这个发现简直可以称之为人类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因为,这为孩子成长指出了正确的方向,为人类潜能的发展扫清了障碍。改变的不是一个人的成长,而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影响的自然是整个人类,整个世界。 2、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不是源于实验室。是她在和孩子们工作和互动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和研究孩子自发的行为,所以她的教育理念是科学的,不会过时的。 听到这的时候,茅塞顿开。养老大的时候就知道蒙台梭利,带着老大去上早教班,对家里人说,不要管她,只要不违反安全三原则,她想做什么就让她做什么。就是这么坚持着,忽然有一天,忘记听谁说了,说蒙台梭利教育现在也有许多人提出了疑议。我竟不知道完全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告诉他正确的哪一方。 3、孩子有自我构建,自我发展的能力,有与生俱来的生命潜能。家长不要太焦虑,不要拔苗助长!给孩子自由,按照他的规律,按照他的时间表自然的成长。我们只需要享受跟孩子在一起的美好时光,陪孩子做他这个年龄当做的游戏,给他读他这个年龄当读的书。爱他们,给他们自由。除了对孩子本能的爱以外,尊重、接纳、对孩子没有要求,不会因为孩子的身体状况好坏、健康或者疾病、漂亮或是丑陋、聪明与否、成绩好坏而改变。让孩子按照他自己的生命规律,按照自己的时间表来自我发展,自我构建。做对的事,做合宜的事,做适合他发展的事,自由同时伴随着规则。如果孩子的行为伤害了自己,破坏了环境,或者伤害到了别人,这种行为是要被制止的。 这些让我想起一句治国良策“无为而治”,原来养育孩童亦是如此。我们只需好好享受“母亲”这个角色所赋予的就可以了,喂养孩子,亲亲搂搂抱抱,尽情地去喜欢孩子,跟他互动就好了。让他按照自己生命的律去探索去吸收去成长。 4、讲绘本最重要的是在于我们亲子共读,亲是最重要的。借着绘本的阅读建立亲子之间的关系,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乐融融的关系。孩子到底在这个阅读过程中,记得了什么,学会了几个字不重要。最重要是通过这样子亲密的关系,每当想到要读书的时候,孩子有一个非常美好的印象——读书是一个真有乐趣的事,读书是一个很美好的事,这是更重要的。 这对我是一个警醒,忽然发现自己太重视绘本的阅读,反而忘记,亲子共读不同于读书,亲的重要性要远远高于读。所以不必在意是不是读完了多少本书,孩子是不是从中学到了什么,是不是认识了几个字。一定要记得什么事情都是适量,点到为止,合适为止。如果你对他过分的刺激,对孩子是没有好处的。 5、儿童就像星球在轨道上泰然自若的移动。儿童像个艺术家,因为他有创造伟大作品的任务——那就是未来的自己,所以就好像你无法催促一个艺术家一样,你也无法催促儿童。任何想要帮助儿童的成人,最重要的一课就是要学习尊重儿童自己的生活步调,而不是白费心机的加快他,让他来配合我们的步调。 是的,作为家长,总是想把孩子长大以后要面对的事情,从小的时候就养好了应对的本领。实际上,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他自己的任务。无论大人怎么着急,催促,孩子仍然是按照他自己的规律在成长,一天一天,一年一年,不是一下子就长大了。 三、孩子们的工作 蒙台梭利博士通过跟孩子们工作,观察到孩子有喜欢学习和工作的律,孩子们天性是喜欢学习和工作的,并且享受其过程,对他们来说,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这点跟成人是截然不同的,孩子是用环境来提高自己,而成人是用工作去改变环境,我们工作的目的就是要完成它。儿童却不一样,他们似乎一点也不急于完成工作,并且他们一再的重复。孩子们工作是为了享受其过程,他们的工作是为了成长,而成人的工作是为了结果。儿童却犹如生活在一个永远没有结束的现在,他不急着完成任何动作,因为对他们而言,动作的完成就是动作本身,他的全副精力就表现在工作上。 他们喜爱工作,享受它,保存它,并一再的重复,因为这是他迈向完美的工具。 我们成人很难从原有的工作步调中解放出来,进而调整为儿童的步伐。 他们就像星球在轨道上泰然自若的移动。儿童像个艺术家,因为他有创造伟大作品的任务——那就是未来的自己,所以就好像你无法催促一个艺术家一样,你也无法催促儿童。 任何想要帮助儿童的成人,最重要的一课就是要学习尊重儿童自己的生活步调,而不是白费心机的加快他,让他来配合我们的步调。 我们永远要记得,孩子的兴趣是在于过程本身,满怀希望的旅行,比到达目的地来得更美好! 因为在小孩子眼中,这个世界是新奇的!第四部分:问题解答DHA,二十二碳六烯酸,俗称脑黄金,是一种对人体非常重要的不饱和脂肪酸,属于ω-3不饱和脂肪酸家族中的重要成员。,母乳里就有这个ω-3,所以妈妈们都要喂母乳,母乳有很多孩子所需要的那些营养品。 半岁以后的婴儿,除了继续喂母乳或者是配方奶以后以外呢,他的食量增加了,所以,要给他添一些这个小麦小麦片之类的,或者是一些蔬菜水果类的。在蒸煮或者是喂孩子吃饭的时候不要添加油脂,然后你最好是蒸的,或者高压会用无水蒸馏的蔬菜。并且如果你要保证这个维生素的话马铃薯应该带皮煮。然后你如果小孩子不吃皮的话,煮完以后蒸完以后再把皮去掉;你喂固体食物的时候最初几周或者是宝宝至少七个月大的时候,你给他吃的这些食物呢,都是那种浓浆江的,就是糊糊状的。 孩子胆小怕事、爱哭,有很多因素:是遗传、身体状况、天生的气质、家教、等等很多因素决定的。 孩子要足够的足够多的大肌肉运动、小肌肉运动,还有感官,所以感官就是动手操作,去触摸去看去听去做事情。带孩子多到外面去跑啊、去跳啊、去玩儿球、荡秋千啊;在家里动手做事,你做事的时候让孩子跟你一起来做事,你擦车让他跟你一起擦车,你买菜的时候让他跟你一起去挑水果拿蔬菜。就是在现实的生活当中跟你一起来生活。当他需要爬的时候给他足够的机会去爬,让他学走路的时候足够的机会去走路,当他跑的时候带孩子去外跑。 丰富环境刺激是使树突和突触增多的有效的方法,比如像听音乐、走路、读书、摆积木等等活动,都会激动一些神经网络,而使另一部分没有用的这些神经处于停顿状态,那那些被用到的部分呢就会加强,没有用到的部分就会失去。 生命真的很奇妙,它都会自自我调自动调整自动调节的,每一部分都不是多余的,去掉不用的部分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就因为有去掉不用的那一部分,所以从而使活跃的神经线路更有效地工作。 四、问答题(没有字数限制) 1)什么是与生俱来的生命潜能? 蒙台梭利认为,孩子有与生俱来的生命潜能和在爱与自由的前提下发展的能力,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学习方式与成人截然不同。他们有自我构建,自我发展的能力。他像植物一样,需要合适的生长环境(爱与自由的环境)。 2)什么是吸收性心智? 0-6岁的孩子有吸收性心智,他们的学习方式,就像海绵吸水一样,可以毫不费力的从周遭的环境里吸收大量的信息。外部所看到和听到的信息,不是进入他的脑中,而是构成在他的心智里。他对周遭的人和事物充满了好奇和喜爱,如饥似渴地观察周围的环境,自发的去探索周围的事物。吸收性心智分两个阶段:0-3岁无意识吸收,3-6岁有意识吸收。 3)什么是敏感期?0-6岁孩子有几大敏感期?举例说明。 荷兰著名生物学家德·弗里首度提出来的敏感期,是指一个生物刚生下来,还在成长的时候,所获得的一种特别的感觉力。这种感觉力是一种短暂的倾向,仅限于取得一种特定的特质,一旦取得这种特质,这种特殊的感觉力就会消失。 他们受到内部独特的潜能的指引,对某些东西与动作特别敏感,呈现出高度的兴趣,自发地去做一些特定的动作且专注而重复地做,直到心理完全满足为止。一旦取得这种特质,一旦目的达成,这种特殊的感觉力就会消逝,被另一个敏感期所替代。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到了敏感期呢?有一个特质就是,孩童会重复、专注地做同一个在你看来毫无意义的动作,并且很享受这个过程。 0-6岁孩子有六大敏感期: 秩序感敏感期:孩子喜欢物品有固定的位置,固定的时间经过,顺序和约定等等 动作或运动敏感期:比如喜欢扣洞洞,喜欢攀爬。 细小东西敏感期:比如喜欢看小蚂蚁,看书的时候被图画里面的小细节所吸引等 感官知觉敏感期:比如口欲期,孩子会喜欢去舔东西,咬东西。 语言敏感期:幼儿,只要在一个丰富的语言环境里,就能自动的自发的学习语言。 社会性敏感期:几个月的孩子见到别人对他微笑,他也会回以微笑。 小论文:(200字以上) 从吸收性心智敏感期的角度来论证为什么说0-3岁是人生最重要的阶段? 孩子有与生俱来的生命潜能和在爱与自由的前提下发展的能力,他们有自我构建,自我发展的能力。他们的学习方式与成人截然不同,他像植物一样,需要合适的生长环境(爱与自由的环境)。孩子认识这个世界发展自己产两个内在帮助者:吸收性心智、敏感期。 0-6岁的孩子有吸收性心智,他们的学习方式,就像海绵吸水一样,可以毫不费力的从周遭的环境里吸收大量的信息。外部所看到和听到的信息,不是进入他的脑中,而是构成在他的心智里。他对周遭的人和事物充满了好奇和喜爱,如饥似渴地观察周围的环境,自发的去探索周围的事物。吸收性心智分两个阶段:0-3岁无意识吸收,3-6岁有意识吸收。 孩子天性是喜欢学习和工作的,并且享受其过程,对他们来说,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他们受到内部独特的潜能的指引,对某些东西与动作特别敏感,呈现出高度的兴趣,自发地去做一些特定的动作且专注而重复地做,直到心理完全满足为止。一旦取得这种特质,一旦目的达成,这种特殊的感觉力就会消逝,被另一个敏感期所替代。0-6岁孩子有六大敏感期,如果儿童在成长过程当中漏掉了几个敏感期,他仍然会长大成人,成人后会痛苦的发现,在我们的心理,生理和社会关系的发展上漏掉了许多地方,使得我们动作粗笨、没有办法欣赏音乐、没有色感、对艺术无知、碰到数字就头大、对艺术不知道怎么欣赏,也有的人不善于交际、依赖他人、优柔寡断,这些都是我们在成长过程当中少了敏感期的后遗症!
辣椒妈妈听课笔记 生活中我们是不是经常听到这句话“你现在什么都不用管,什么都不用做,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好多父母都有这样的观念;还有一些父母是觉得孩子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帮孩子做事既快又省事。 其实,这剥夺了孩子的经验,剥夺了做事的机会,好在现在大多数的年轻家长都能意识到这样做对孩子的发展是没有益处的。孩子有手就是拿来用的,有脑就是拿来思考的,孩子正是通过这样那样的日常活动,动动手动动脚,大脑才越来越灵活。而且让孩子从事日常活动,还培养了孩子的专注力,独立能力和秩序感,对孩子发展非常有益处。 有的父母抱怨孩子整天捣乱,无所事事,之前我们提到过家庭环境的预备,0到6岁的孩子有吸收性心智,有敏感期,需要动手用感官来学习,需要用手触摸、操作来发展各方面的潜能,这就要求家长给孩子预备真实的环境,让孩子参与到日常生活活动中,从而激发孩子各方面的潜能,发展孩子的心智。 一、日常生活活动的种类。二、日常生活活动的目的。1、让孩子适应日常生活,孩子只有会做事情才能更好的适应日常生活。 2、发展协调和控制运动,无论大肌肉还是小肌肉运动,器官都是越用越灵活,技能越操练掌握越好。 3、满足孩子对秩序感的需要,每一件事都有开头结尾,都有顺序,通过做事培养孩子的秩序感。 4、允许孩子重复做事。 5、满足孩子运动的需要。 6、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自理能力。 7、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8、发展孩子对环境,周围的社会关系和人的尊重。我们都知道手是开启心灵的钥匙,手用得越多大脑就越灵活,孩子的人格也会变得更坚强,日常活动对孩子的智商,大脑的发育都很有帮助。下面就详细介绍一下几种不同的日常生活练习活动。自己吃饭: 孩子大概一岁左右就会用三个手指捏东西,这个小动作非常关键,可以让孩子自己拿着小饼干来吃,一岁半左右孩子可以自己吃饭,虽然可能会吃的到处都是,还很不熟练用勺,那没有关系,让孩子练习用勺吃饭,有的时候用手抓抓也没关系,这都是非常好的动手活动,随着孩子动手能力的加强,等到孩子两三岁时就会用得非常熟练,这都是练习的结果。 自己穿鞋:2岁左右的孩子独立意识加强,喜欢自己吃饭,穿衣等。就拿穿鞋来说,一开始家长可以帮助孩子,给孩子提供小板凳,这个时候孩子左右脚是不分的,可以把鞋底上贴上小脚印,在地上贴上小脚印,让孩子把鞋子放上去,帮助孩子正确穿戴。如果孩子不乐意自己穿,还可以和孩子做游戏,比如找鞋子,让孩子帮助找出爸爸的、妈妈的以及他自己的鞋子,让孩子配对,比比鞋子的大小等等,在这个过程中不但培养了动手能力,连感官和数学概念也教给了孩子,这是寓教于乐的,方法不一定适合每个孩子,家长有这种理念的话,可以和孩子一起开发属于你们自己的游戏。 照顾环境有很多,包括擦桌子,扫地等清洁活动,也包括美化环境比如插花等。小孩子都是非常愿意干活的,通常都是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做,磨灭了孩子的兴趣。拿擦桌子来说,既锻炼了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而且对他以后的读写做准备,擦的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为以后的读写预备,擦的时候还有手腕的运动,为以后的握笔,弹钢琴等都做坚决的预备。 辣椒14个月时,自己在餐椅上吃完饭,就喜欢自己擦餐桌,虽然擦的乱七八糟的,但爸爸和我也会给她提供一些纸巾让她擦。 分餐具:是一个非常好的分类活动。 倒豆子:这种倒的工作一开始是一对一,一对一熟练了再一对二,一开始倒干物,然后到倒液体,目的除了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外,为孩子以后自己倒水、喝水做预备。 辣椒前几天就特别喜欢倒豆子,玩花生的时候奶奶给拿出来一些黄豆,乐此不疲的玩了好几天,小小的手很随意就捏起了豆子,把豆子铲进小杯子里,再倒出来,大多时候会把豆子撒的满地都是,还时不时的塞进嘴里就吃,关于捡豆子以及地上的小东西吃等问题,我还特意请教了晓辉老师,老师说孩子都有细小东西的敏感期,捏豆子看蚂蚁等。吃了不该吃的东西可以告诉宝宝:“这个东西不是用来吃的,告诉宝宝是用来干什么。”当然如果吃了还会让孩子吐出来,他如果哭的话也应该用平常心对待,不能孩子一哭,家长的脾气也上来了,这些都需要一个过程。串珠子的活动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还可以教孩子认颜色、分类、数字、配对等等。 有很重要的一点嘱咐大家,就是要让孩子参与到日常生活活动中,否则你做家务的时候,孩子没事干就会无聊,会捣乱。 比如你去买菜时可以带孩子一起,购物是一个非常好的系列活动。购物之前可以列清单,让孩子知道是有计划有安排的,既能防止孩子乱买,又能很快的让孩子帮忙找到要买的物品。比如要买苹果,可以对孩子说帮妈妈找苹果,帮妈妈拿大的苹果,拿5个苹果,还可以说有红的、青的苹果我们各拿一个吧等等,回到家之后可以让孩子帮忙提物品(2岁左右孩子就喜欢边提重物边走路了),还可以根据孩子的能力让孩子帮忙分类把食物放冰箱。在不知不觉中就教会了孩子颜色,量词,数量,大小,分类等,有很多的知识都在不知不觉中渗透给孩子了。 这里有一点要提醒大家,我们做这些活动的时候,一定要在轻松愉快、自然的情况下进行的,一定不要想着考孩子,虽然这里提到数学、语言的概念,但家长做这些活动时一定要把这些概念去掉,让孩子在很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和你一起自然的生活,快乐的参与到家庭活动中,寓教于乐是最好的方法。我们最重要的是给孩子机会、自由,给孩子预备环境,让孩子做。
286 浏览 4 回答
108 浏览 4 回答
138 浏览 3 回答
158 浏览 2 回答
168 浏览 3 回答
192 浏览 4 回答
299 浏览 4 回答
330 浏览 2 回答
248 浏览 3 回答
326 浏览 2 回答
324 浏览 3 回答
117 浏览 2 回答
99 浏览 3 回答
209 浏览 5 回答
153 浏览 4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