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没问题一般怎么回复
确认没问题一般怎么回复,在平时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问题,面临一些答复怎么说比较好,你们知道吗,下面我整理了确认没问题一般怎么回复,欢迎大家借鉴和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首先,诚恳的态度是至关重要的,提交文章编辑后要附上一个cover letter。里面包含这些内容:
感谢编辑安排审稿以及审稿人提出的宝贵意见。
作者已经认真按照审稿人的要求对问题一一作答,并对文章进行了仔细的修改,文章的所有修改的地方有已经着重标出。
因为你们的建议,经过修改后的文章变得更好,读者们可以获得更有价值的信息。
再次感谢编辑和审稿人的帮助。
虽然cover letter的内容也都是客套话,但是编辑跟审稿人看着也会舒心不少。特别是审稿人,需要认真地无偿地审阅文章,难能可贵的是还需要找出不足的地方。即便有时因为研究方向不是很一致,他们有的问题有点业余,又或者提意见时比较不客气,回复审稿意见的时候也一定要尊重他们。
第二,另外起草一个单独的response letter。 在这里用问答式一一列出每个审稿人的意见并且一一作答。对于文字的编辑要求,直接接受就行了。有的审稿人要求增加参考文献,也许这是审稿人显示他一个私心的地方——比如要求引用他的文章,不是很离谱的情况下也可以照办,或者打个折嘛,要求引用三篇然后加上一篇嘛。回答问题的时候,尽量简洁和就事论事,不要拖泥带水。要注意不要为了回答某个问题而导致更多的疑问,尽量将讨论局限在有限的范围内。
第三,有的审稿人与文章的研究方向有差异,或者没有认真读文章,导致对文章的理解有误,从而提出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可以首先引用一下文章的相关句子,然后指出文章的真正意思。接着承认是自己的表达出现问题了,让审稿人曲解了意思,最后指出句子已经重写,表达的意思已经更准确了。这样的回答,既巧妙地回答了该问题,也避免了让审稿人尴尬。
第四,如果遇到了非常难回答的问题,比如审稿人质疑文章的创新性有限,价值不大。这些是文章的硬伤,是没有办法编辑的。赞同审稿人的意见肯定不好,但是用回避的方式不回答更不好,既不礼貌也侧面赞同了审稿人。这个问题尽管很难回答,但是还是要去争取一下,比如再强调一下文章里面相关的几个句子。要知道每个人的见解不同,虽然一个审稿人觉得影响不大,但是决定权毕竟是在编辑手里,只要编辑在综合多个审稿人意见之后还觉得文章有可取之处,也就没有问题。而response letter是所有审稿人都可以看到的,诚恳的回答会获得其他审稿人的好感。
第五,审稿意见里面经常出现的问题是要求补充信息,比如更多的实验结果或者与该文章相关的另外的一些信息。这样的问题需要仔细斟酌一下,如果仅仅是审稿人出于自己的好奇,是可以选择在response letter 里提供而不是直接添加到文章里面。而如果对所有读者都有用,则需要加到文章里面。对于审稿人提出的不合理的建议,可以心平气和地找个客观的理由委婉地拒绝或者提供一些参考资料,不要让审稿人觉得你对他的问题视而不见。若还是不放心,可以请专业的论文。
我想回复HR的入职邀约无非四类答案:
同意入职
不同意入职
还需等待,但很快可以给与回复。
还需等待,但需要较长时间才可以回复。
现在企业一般采用发放offer的形式与候选人进行入职前的最终确认,不晓得你是否已收到类似的通知,还是仅有一个口头通知。
如果有offer,形式上是比较正规的,并且对候选人是有保护力度的。如果没有,你又是在职状态,还是存在从原单位离职、新单位却没有入职成功的概率,没有一纸约定,风险性比较高的。当然,暂时无业或应届毕业生除外。
无论是否有offer,在回复HR前,希望你能按照offer常见项目和内容做一下梳理,以确定各项条件均已成熟,且双方是协商一致的。
我们就以一份常见的offer模板为例来讲一下,在回复HR前从哪些维度来衡量。
offer模板举例,图片源自网络。
一份完整的offer应该有如下几个方面:
1、明确的录用意向
offer举例1
如上图所示,该公司明确传递了同意“录用”信息。这比电话通知、短信通知更加客观。如果确认入职,拿到 offer后再提出辞职申请对员工个人而言才是最安全的。
2、劳动合同条款确认
offer举例2
offer中的条款基本上就是未来签署劳动合同的内容,包括
入职岗位及汇报线(直线上级)
合同期限及试用期约定
薪资及薪资构成
是否缴纳五险一金
其他福利政策等
3、入职需要准备的资料
offer举例3
入职一家新公司必然要提交各种资料证明,以建立员工个人档案,上面举例不能涵盖所有企业,常见的资料包括:
身份类证明:身份证、户口本
能力类证明:学历证、职业技能证书
劳动关系类证明:上一单位的解除劳动关系证明、社保减员证明
其他类资料:用于发放工资的银行卡、个人证件照片等。
以上各类资料均提供复印件,建议办理入职时携带原件,以便HR办理手续时核对真伪及有效性。
4、offer有效期
offer举例4
offer只是一个录取意向,和大学录取通知书一样。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你一样可以选择复读。收到offer,即使你签字确认了,一样可以在约定有效期终止后仍然不到岗报到,单方面撕毁offer。当然这样做你自己要承担后果,除offer内有可能的约定外,主要是对个人品牌的损伤。
5、offer的生效
用人单位发出的offer都会加盖公章,只要候选人签字确认后即生效,在约定有效期内可以凭此offer办理入职手续,如果用人单位无故拒绝,则可以提出仲裁申请。
以上是有offer通知情况下的`思路梳理,假设没有收到或用人单位没有发offer的惯例,你同样可以参考以上内容进行逐一确认。在各项条件均满足的情况下,就可以正式回复HR了。
同意入职:
有offer的,签字确认并回传,同时致电HR,告知自己已经完成offer签署。明确表示将开始准备各项入职资料,预计何时(具体时间)到公司办理入职手续。询问HR关于入职手续是否还有其他补充或提醒。
无offer的,省去签字确认环节,其他一样。
总之,同意入职意味着你即将成为这家公司的一员,就要给HR留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
不同意入职:
致电告知HR自己未能入职的原因,如果是可以再沟通的条款,例如薪资,是有机会再协商的。非必要沟通的内容,只需要告知大概原因,表示很遗憾,期待未来有机会合作就好了。
主观犹豫或可观条件不成熟,影响入职:
将顾虑或存在的障碍明确告知HR,一般谈到入职时,HR也期望能顺利完成一个职位的招聘,所以会尽其所能帮助候选人去协调、排除障碍。
对于确实一时无法排除的障碍,可以和HR达成一致,作为人才储备保持经常性联系,待到时机成熟时再选择加入。
总之,关于是否入职的回复是一场面试的终点,不要觉得木已成舟便草率行事。对于关键信息和条款的明确,是确保这一次劳动关系健康、和谐、稳定发展的起点。
在工作场合中指导或与member沟通时,我在最后总会问一句:「所以清楚接下来该怎么做?」或「有没有什么地方不明白的?」,问此问题的目的是确认我表达的内容对方是真的理解了,大多数有默契的伙伴大概都能抓到我的tempo,我也因熟知他们的特性,所以知道该在哪些地方多做说明或者引导,一般来说不会有大问题。
但我最怕的是那种过程中都没有反问任何问题,而你最后问他有没有其他问题时他只回复:「没有,我知道。」,在刚带人的前期,我会相信对方是真的听懂我说的,也能准确无误的依我们讨论的方向去进行,但在经历过几次错误后,我才深刻体悟到,一个会在过程中不断问问题的人,代表他真的有在思考,最后他说没问题,代表的是当下他想到的问题都已经得到解答;而在过程中一个问题都没提出的人,不代表真的没问题,而是他没想到有什么问题,也没看到问题,所以直觉回答「没问题」。
而前者在执行过程,只要一想到有问题就会立刻找我讨论,因为他早已养成问问题,仔细确认的习惯;反之后者,在过程中大多是犯了错才会回过头来找你求救,因为他本来就欠缺足够的思考,或者不把问题当问题,放任问题发生,这是两种不同的工作习惯,展现出来的工作成果也是截然不同的,如果你的合作伙伴中有个人总是不问问题,心有疑惑也不会主动提出,那你就要对他的「没问题」、「我知道」多费心,因为他并不是真的清楚你的意思。
对member,我会比较直接一些的要他们把理解的内容说一次给我听,然后由我直接问他几个问题,根据他的回答来看他对此事的理解程度;对其他对口单位或工作伙伴,我则会用「我跟你确认一下我们要做的事情」,如果我交代的事情有五项,我可能会讲其中三项,然后根据他补充的状况来获知他是否有完整的理解,如果他没办法很清楚的把五项补齐,那代表刚刚我们的沟通有落差,需要再次确认彼此对事情的认知。
一个人如果总习惯很快的回答「没问题」,背后代表的意思通常是他惰于思考或拙于开口,而非他理解能力超群,拙于开口的人,我们可以试着引导他提出他的问题,但对惰于思考的人我实在也无力把思考这件事情扛在自己身上,因为这是他人生的功课而非我的,如果他是我的member,那我会花时间训练他,但如果只是工作上的同事,我一来没立场,二来没义务去指导他这些事。但我心里必须清楚这个人的特性,在工作安排与合作上就要多留心。
面对交办心有疑问时,不用担心问了问题会显得无知,相较于不问清楚而犯错,提出问题并确认问题简单多了,若当下无法清楚的描述自己的问题,那也直接跟对方说「还有地方不太清楚,但一时不知怎么问。」,这最少让对方知道你还有问题,还需要跟你说明,对方若还有时间跟你多讨论,或许就能排除你的疑问,但如果对方没有时间多说明,你也可以让他知道「我想清楚后再跟您请教」,这都比装作没有问题,埋头去做好的多。
对交办方,问清楚对方是否清楚交办内容;对被交办方,问清楚自己理解的事情是否正确。问的功夫,决定了一个人能否把事情准确无误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