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术前术后的护理论文篇3 术前护理干预对甲状腺疾病术后患者自主排痰的影响 摘 要 目的: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对甲状腺疾病术后患者自主排痰的影响。方法:将92例甲状腺疾病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6例,干预组在术前、术后给予自主排痰的护理干预,对照组在手术当天给予常规护理。结果:干预组自主排痰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干预组术后心理状态、协助排痰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对甲状腺疾病手术患者在术前、术后实行自主排痰的护理干预,让患者正确地掌握排痰的方法,能减轻患者术后不适症状和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术前护理干预;甲状腺疾病;自主排痰 2009年3~12月,我们对46例甲状腺疾病手术患者在术前、术后给予自主排痰的护理干预,经严密观察,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选取同期甲状腺疾病手术患者92例,均是全麻气管插管的麻醉方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6例。干预组男22例,女24例;年龄15~68岁,平均(±)岁;其中甲状腺叶部分切除术32例,甲状腺叶全切除术14例。对照组男17例,女29例;年龄25~72岁,平均(±)岁;其中甲状腺叶部分切除术38例,甲状腺叶全切除术8例。以上病例术前均无呼吸道疾病,气管插管由麻醉师一次性成功插入。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肺功能检查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方法 干预组患者在行甲状腺疾病术前后给予自主排痰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在行甲状腺疾病手术当天给予护理干预。护理干预的内容包括: 疾病知识 宣教、心理指导、环境准备、自主排痰方法指导。术后需要观察的内容:患者术后自主排痰的心理状态、对护理人员协助排痰依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能够顺利的咳出痰液,并且感觉呼吸道舒适为有效排痰;术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增多,自主排痰困难,并感觉喉头不适为无效排痰。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检验水准α=。 2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自主排痰效果比较 见表1。 3 护理干预 疾病知识宣教 落实疾病知识宣教,告知患者术前如果有长期吸烟、饮酒的习惯,或者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术后都会引起支气管分泌物增多,让患者和家属了解自主排痰的重要性。 心理指导 大多数患者在术前都会有恐惧和紧张心理,且术后患者因为切口疼痛,担心咳嗽排痰会导致切口出血而不敢用力咳嗽排痰[1]。向患者宣教害怕咳痰或者不咳痰会影响呼吸道的分泌物排出,但进行有效的排痰可以减轻术后呼吸道不适的症状。 环境准备 空气干燥会降低气管黏膜纤毛运动功能,使痰液黏稠不易咳出[2]。使用中央空调将病房的温度维持在18~20 ℃,湿度55%~70%。 自主排痰方法指导 术前2 d训练患者进行有效的自主排痰的演练。方法:患者用手轻轻按压住切口,两腿屈膝,做几次深呼吸,然后屏气2~3 s,做2~3次短促而有力的咳嗽,咳出痰液。如果痰液难以咳出,指导患者取半坐卧位,护理人员指导家属采用空心拳叩击背部,由肺底自下而上,由外向内扣击,震动气道,协助患者排痰。如果痰液黏稠,患者麻醉后恢复进食了,可以少量饮水,以湿润咽喉,有利于痰液咳出。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的患者也可以行氧气雾化吸入,药液成分:沐舒坦针30 mg、金霉素5 ml,2次/d,每次20 min,药液通过雾滴状吸入口腔内,到达肺部,湿化痰液的同时也湿润喉头的黏膜,减轻患者喉头不适的症状[3]。 4 讨论 甲状腺手术后,由于喉头受到创伤和刺激,术后可以发生喉头水肿、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刺激咳嗽反射,又因为咳嗽反射减弱而有痰液阻塞感。从表1可以看出,干预组患者自主排痰的效果比对照组好,是因为对照组的患者在术后紧张害怕、切口疼痛、身体活动受限,不能清楚地理解排痰的方法。而干预组患者在术前生活能够完全自理,能较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和信息的传递。由本试验结果可知,术前护理干预更利于患者对疾病知识的吸收和掌握,使患者术后能更好地配合护理人员。 因此,综合时间护理干预患者能有效的自主排痰是甲状腺疾病手术后预防呼吸道梗阻等并发症的重要环节之一。正确地指导患者自主排痰,如果因切口疼痛而不敢进行咳嗽时,可以将手轻轻地按压在切口处。咳嗽的时候,手可以适当地施加压力,从而减轻咳嗽引起的切口牵拉和疼痛。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并且患者对自主排痰的方法不能完全领悟时,可以通过雾化吸入辅助排痰。 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可导致手术患者产生比较强烈的心理与生理应激反应,这些反应如果过于强烈,会干扰手术、麻醉的顺利实施,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4]。因此,根据患者手术后可能发生的不适感和并发症情况作出相应的预先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的康复至关重要。护理人员在术前通过询问和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认知能力、配合度,并及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疾病知识宣教等护理干预,让患者正确认识并掌握自主排痰的方法,也有助于减轻患者紧张害怕的心理。从表2中可知,干预组积极配合的心理状态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术前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改变患者术后心理变化,从而增强患者克服紧张和害怕的自信心。因此,术前护理干预对促进甲状腺术后患者自主排痰有明显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牟凤萍,李振凤,马青,等.开胸手术100例有效排痰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16):58-59. [2] 丁玉琴,沐亚芬,程红,等.195例胸心手术患者排痰护理体会[J].中国护理杂志,2006,3(2):64-65. [3] 李小云,杨光瑛.循证护理在解决甲状腺手术饮食排痰护理问题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6):31-32. [4] 孙凤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感染的排痰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5,2(11):96. 甲状腺术前术后的护理论文篇4 试析对甲状腺手术后咳嗽咳痰的护理 【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手术后患者咳嗽咳痰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54例甲状腺手术患者,所有患者在术后均出现咳痰咳嗽的现象,按照抽签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54例患者康复训练及药物护理等,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同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后发现,观察组患者咳嗽咳痰得到显著改善,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两组患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通过对患者给予有效咳嗽方法及药物治疗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广泛的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甲状腺手术;咳嗽咳痰;护理;训练 甲状腺是临床外科较为常见的手术之一,其因手术的部位位于临近的气管,同时甲状腺内的血液循环较为丰富,此种手术存在较大的潜在风险[1]。较多患者在手术后会出现咳痰咳嗽的并发症,轻度患者可逐渐自行缓解,但是较为严重的患者会因为长时间的剧烈咳嗽咳痰会导致炎症水肿加剧,对伤口愈合有一定的而影响,较为严重的患者可能出现窒息、出血等严重情况。所以对甲状腺手术后咳嗽咳痰的预防及护理非常重要。本次试验对我院收治的部分患者实施术前训练及药物护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详细内容如下文报告。 1.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54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将其按照抽签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7例。观察组患者中男女人数分别为9例和18例,年龄范围在15岁-78岁,平均年龄为(±)岁。对照组患者中男女人数分别为7例和20例,年龄范围在18岁-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岁。54例患者中甲状腺癌患者5例,8例患有甲亢,9例甲状腺瘤,32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综合性分析,对咳嗽咳痰的原因进行分析,让患者充分的认识到咳嗽咳痰是手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消除患者心中的顾虑,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达到缓解咳痰咳嗽的目的。同时需要保证患者病房内空气清新,让患者舒适的居住环境。同时使用空气湿化器防止病房内空气干燥,对痰液排除有一定的作用,缓解患者咳嗽。手术之后因患者咳嗽咳痰,部分患者存在潜在缺氧的可能,必要的话需给予患者氧气吸入。 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以下护理:首先在手术进行前指导患者行咳嗽训练,及时将呼吸道内分泌物排除,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同时对于吸烟患者,手术前需要戒烟。在手术后给予患者垫高,利于手术后痰液的排除和呼吸的顺畅,同时手术前加强有效咳嗽训练,可使患者正确掌握咳嗽排痰方法,在术后有效咳嗽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具体方法:患者采取坐位,之后进行深且慢的呼吸5次-6次,深呼吸知道膈肌完全下降,屏气3s-5s,缩唇,缓慢通过口腔将肺内气体呼出,身体前倾,从凶相进行2-3次短促有力咳嗽,在咳嗽的同时收缩复极,用手按压上腹部,帮助痰液咳出,指导患者在咳嗽的时候轻轻按住伤口,防止伤口裂开疼痛。且经常变换体位利于痰液咳出[2]。 部分患者还需给予药物治疗。 ①口服止咳化痰药物复方甘草合剂,复方甘草合剂中有保护性祛痰剂和去哦谈止咳剂,利于患者咳嗽症状。 ②给予静脉滴注沐舒坦,增加呼吸道黏膜浆液腺分泌,减少黏液腺的分析,有效的降低痰液黏度,促进肺部表面活性物质分泌,增加支气管纤毛的运动,使痰液易于咳出。 ③雾化吸入进行治疗,临床上常使用沐舒坦氧气雾化进行治疗,一天2次,吸入时间一般控制在20分钟之内,其治疗是借助高速氧气气流,让药物形成雾状进入呼吸道之内,其可实话患者气道,消除炎症、减轻呼吸道黏膜水肿,稀释体内的痰液;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3]。 长时间咳嗽容易导致心肌缺氧缺血,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心力衰竭现象。患者若是在手术进行前患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需积极的临床治疗,患者呼吸症状改善后在择期进行手术,防止患者手术后因痰液堵塞,造成呼吸功能衰竭。 疗效评价 显效是指经过护理后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是指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的,但仍有轻度的咳嗽咳痰现象,无效是指经过护理后咳嗽咳痰现象无明显改善。 统计学分析 本次试验中所得的数据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表示,以P<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综上所述,对甲状腺手术后出现咳嗽咳痰的患者,应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术后采取舒适的体位,并合理的安排饮食及布置病房环境,对手术后咳嗽咳痰具有积极正面的额作用,本次试验中的54例患者均未出现出血、窒息等严重并发症,且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达100%,和相关文献报道相似[]。在手术进行前准备充分,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训练,术后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保证其呼吸道通常,针对性的给予药物进行治疗,积极使用多项护理措施,是保证患者康复的重要条件,在临床值得广泛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晓红,闫艳芳.甲状腺术后咳嗽咳痰的原因及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9):1013-1014. [2] 王红春,雷佳富.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肺炎引起咳嗽的护理措施[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1):67-67. [3] 程静,谢新芳,施小锋等.甲状腺切除术后患者的舒适护理[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7):1108-1109. [4] StackJr.,, of inpatient thyroid surgery at US academic and affiliated medical and neck surgery,2012,02. [5] 刘淑丽,范雪梅,张艳梅等.肺结核患者手术前后的排痰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1,08(11):95-96. 猜你喜欢: 1. 甲状腺术后不能吃什么 2. 如何预防甲状腺癌 3. 手术室急救护理常规 4. 看望甲状腺手术后的病人送什么好 5. 1例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护理配合
甲状腺炎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种。急性甲状腺炎为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间质炎或化脓性炎,由于甲状腺对细菌感染抵抗力强,故很少见。亚急性及慢性甲状腺炎是独立的具有特征性病变的疾病。 (一)亚急性甲状腺炎 亚急性甲状腺炎(subacute thyroiditis)又称肉芽肿性或巨细胞性甲状腺炎,一般认为病因是病毒感染,具有发热等病毒感染症状,曾分离出腮腺炎、麻疹、流感病毒,甲状腺出现疼痛性结节,病程为6周到半年,然后自愈。本病女性多于男性,多在30岁左右发病。 肉眼观,甲状腺呈不均匀轻度肿大,质硬,常与周围粘连,切面可见灰白色坏死或纤维化病灶。镜下可见分布不规则的滤泡坏死破裂病灶,其周围有急性、亚急性炎症,以后形成类似结核结节的肉芽肿。肉芽肿中心为不规则的胶质碎块伴有异物巨细胞反应,周围有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以后肉芽肿纤维化,残留少量淋巴细胞浸润。本病初期,由于滤泡破坏甲状腺素释放增多,可出现甲状腺毒症;晚期如果甲状腺有严重的破坏乃至纤维化,可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 (二)慢性甲状腺炎 1.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hronic lymphocytic thyroiditis)亦称桥本甲状腺炎,为自身免疫病。患者甲状腺肿大,功能减退。甲状腺结构为大量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所取代,滤泡萎缩,结缔组织增生。本病基本缺陷是抗原特异性T抑制细胞减少,致细胞毒性T细胞得以攻击破坏滤泡细胞,且TH细胞参与B细胞形成自身抗体,引起自身免疫反应。 2.纤维性甲状腺炎(fibrous thyroiditis) 又称Riedel甲状腺肿,甚少见,主要发生在中年妇女,病因不明。病变多从一侧开始,甲状腺甚硬,表面略呈结节状,与周围明显粘连,切面灰白。镜下,甲状腺滤泡明显萎缩,纤维组织明显增生和玻璃样变,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临床常有甲状腺功能低下。 甲状腺炎 一、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给予有效抗生素治疗,形成脓肿可进行穿刺或切开引流。 二、亚急性甲状腺炎根据情况选用皮质激素、甲状腺片、消炎镇痛剂如消炎痛等药物治疗。 三、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1 、给予甲状腺片或甲状腺素钠治疗。 2 、伴有甲亢者可同时给予抗甲状腺药和甲状腺片。 3 、甲状腺明显肿大或伴有压迫症状者,可短期应用皮质激素治疗。 4 、压迫症状明显经上述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四、慢性侵袭性纤维性甲状腺炎,必要时手术治疗。 非特异性慢性甲状腺炎 一、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一般用非手术治疗,长期服用甲状腺片,也可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只有少数晚期病例出现颈前压迫症状时,才行手术将甲状腺峡部切除。 二、慢性侵袭性纤维性甲状腺炎,晚期有压迫症状时,可将甲状腺峡部切除或做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术后给予甲状腺制剂治疗。 三、并发癌变或功能异常者,分别按照甲亢、甲减或甲状腺癌治疗。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中医治疗 亚急性甲状腺炎(简称亚甲炎)多见于30~50岁的成人,女性发病率较男性为高。一般认为本病与病毒感染有关,因为多数患者继发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等病毒感染。本病临床症状变化很大,如有的以甲状腺局部迅速肿大,剧烈疼痛为主要表现,而全身症状不甚明显;也有的因发病急骤,全身症状特别严重,而忽略了甲状腺的局部症状和体征,故本病极易引起误诊或漏诊。 典型的亚甲炎的急性发病多急骤,有畏寒、发热。咽喉疼痛等上呼吸道症状。最富特征的表现是甲状腺肿大疼痛,肿痛可先从一侧开始,然后扩大到另一侧,继而累及全甲状腺,或甲状腺肿物此消彼长,病变腺体质地坚硬,可随吞咽动作上下活动。甲状腺局部疼痛表现为自觉痛。放射痛和触痛明显。周围淋巴结无肿大,疼痛剧烈时可沿颈部放射至下颌。耳后、枕部、牙龈、胸背部等,在咀嚼、吞咽、进食、咳嗽、转动颈部或作低头动作时疼痛加重。此时多数患者尚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表现,如:心悸、怕热、多汗、多食易饥。大便次数增多,体重减轻,精神紧张、起急易怒、手抖等。 本病进入缓解期时甲状腺肿痛逐渐减轻,患者往往有甲状腺机能减退的表现,如:疲乏无力。嗜睡,畏寒喜暖。面色苍白、食欲不振、腹胀、便秘、浮肿、体重增加等。这是因为甲状腺细胞因炎症破坏,甲状腺激素被消耗的缘故。 长期以来,亚甲炎的公认疗法是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强的松等。但实践证明,激素不能改变亚甲炎的病程,反可掩盖症状。如果停药较早或减量较快,病情又会反复,以至延长甲状腺的恢复时间。激素用量越大,用药时间越长,其副作用也就越明显。 经多年来的临床实践,我们发现中药治疗亚甲炎疗效卓著。我们对本病在明确诊断后,根据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治疗法则,动态地进行治疗。在治疗中采用“同病异治”的方法,这是中药治疗能否提高疗效的关键。采用中药越早,疗效越快越好。对于服用强的松后反复发作的亚甲炎患者,我们可以停服激素,改用中药治疗。经多年长期观察,经中药治愈后的亚甲炎患者尚未见有复发者。 参考文献: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甲状腺癌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术后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摘要: 总结并探讨甲状腺癌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策略 回顾17例甲状腺癌患者从心理、术前准备、术后病情观察等方面的护理策略和效果。结果 通过全方面的护理帮助患者渡过危险期,1例患者并发乳糜漏,后均治愈出院。结论 对患者进行手术前后的综合护理,能有效减轻病情,推动疾病的恢复。
关键词: 甲状腺癌,护理
甲状腺癌是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手术范围大,术后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发生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顺利康,因此加强手术前后的护理尤为重要。我科从对17例甲状腺癌患者从生理、心理、病情观察等方面进行护理,加强手术前后的护理,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本组17例患者均为甲状腺癌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证实,年龄在26-66岁,其中男性5例,女性12例,术后病理均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其中3例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2例合并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治疗及转归 本组患者7例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11例行甲状腺癌标准根治术,8例行颈淋巴结清扫术,1例并发乳糜漏,住院期间均给予整体护理治疗,从生理、心理,完善术前准备,严密观察术后病情,加强切口与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重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后均痊愈出院。
2.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 患者常在无意中或体检中发现肿块,病史短而突然,或肿块已有多年突然增大,多担忧疾病的预后,表现出紧张、焦虑不安,所以对待患者应热情,使其尽快适应住院环境,多与其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向其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和术前准备的作用,,解除其思想顾虑,积极配合疾病的治疗。根据患者情况,遵医嘱予镇静安眠的药,使其处于接受手术的最佳身心状态。
术前准备 要指导患者进行体位锻炼,即将软枕垫于肩部,保持头低、颈过伸位,以利于术中手术野的暴露。指导其掌握深呼吸、有效咳嗽的策略。指导其进食足够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鼓励患者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术前遵医嘱予完善各项辅助检查,根据情况予颈部及胸部备皮。
3.术后护理
病情观察 术后遵医嘱予吸氧、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声音嘶哑、饮水呛咳,有无手足麻木、抽搐感,观察有无甲状腺危象,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对症处理。
切口及引流管护理 切口应观察有无肿胀,周围皮肤有无渗血及青紫,定时挤捏引流管,保持其通畅有效引流,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如有出血或乳糜漏及时汇报对症治疗。
体位及饮食指导 术后患者颈部应制动,以免过多活动引起出血,术后麻醉清醒、血压平稳后可改半卧位,以减少切口张力利于引流管通畅且利于呼吸顺畅。术后6小时后根据患者情况予进温凉半流质饮食,切忌过烫。进食时观察有无呛咳等不适。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1)呼吸困难和出血 是术后最危急的并发症,多发生于术后48小时内。按医嘱床边备气管切开包,立即配合床边抢救或进手术室,迅速去除血肿;若为喉头水肿者,嘱其不说话,遵医嘱使用激素。
(2)喉返神经损伤 观察有无声音嘶哑或失音。应做好安慰解释工作,以减轻病人焦虑。
(3)喉上神经损伤 外支损伤可引起音调降低;内支损伤在进食或饮水时发生呛咳、误咽。发生呛咳,要协助病人坐起进食,或半流质饮食。
(4)甲状旁腺损伤 出现口唇、四肢麻木、手足抽搐时,立即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抽搐时,立即用压舌板或匙柄垫于上下磨牙间,以防咬伤舌头。限制含磷较高的食物,如牛奶、瘦肉、蛋黄、鱼类等。
(5)乳糜漏 术后观察引流液情况,引流量突然增加,且由黄色变为乳白色,应怀疑淋巴漏的发生,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引流液的化验,早期诊断治疗。遵医嘱予持续恒定的负压吸引,制约饮食,补充营养,应用奥曲肽等有效的医疗护理措施。1例乳糜漏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完全治愈。
出院健康指导
(1)教会患者自行检查颈部,出院后定期复诊。
(2) 指导其练习颈部活动,推动颈部的功能恢复。颈淋巴结清扫术者在切口愈合后应开始肩关节和颈部的功能锻炼,预防肩下垂。功能锻炼应持续至出院后3个月。
(3)帮助其调整心态,配合治疗。
(4)对于甲状腺全切除者,应早期给予足量的甲状腺制剂,预防肿瘤复发。
(5)术后忌碘饮食,勿食海鲜类食物。
4.小结
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在逐年升高,外科手术切除是改善其预后的最有效策略。由于甲状腺癌根治性手术创伤较大,因此护理工作在手术疗效和患者预后方面越来越重要,精心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总之,从生理、心理、健康等各方面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能有效减轻病情,推动疾病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黄雪辉,黄梅连,吴秋莉. 甲状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 当代护士 2011,(1):67-68
[2] 周磊,陈秀娟,李晶. 甲状腺癌的围手术期护理[J]. 现代护理 2011,30(3):151-151
[3]李伟汉,张浩,刘平贤. 奥曲肽在甲状腺癌根治术后乳糜漏治疗中的应用[J]. 医师进修杂志, 2005,28⑶:36-37
参考资料: 甲亢患者应作哪些检查? 甲亢患者所需作的检查项目很多,每项检查都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但是针对每一个甲亢患者而言,并不一定每项检查都要作,具体应做些什么项目,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不同的临床症状进行选择。 甲亢的检查项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代谢状况 ①基础代谢率; ②血清胆固醇。 (2)了解甲状腺激素浓度 ①血清总T3 (TT3); ②血清总T4(TT4); ③血清游离T3 (FT3); ④血清游离T4 (FT4)。 (3)了解垂体-甲状腺调节 ①甲状腺摄131I率及甲状腺抑制试验(包括T3抑制试验和甲状腺片抑制试验)。 ②血清促甲状腺素及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兴奋促甲状腺素试验。 (4)了解甲状腺形态状况 ①甲状腺超声波; ②甲状腺同位素扫描。 (5)了解甲状腺抗体性质 ①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如甲状腺刺激性抗体(或称甲状腺刺激性免疫球蛋白),促甲状腺素结合抑制性免疫球蛋白等; ②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③甲状腺微粒体抗体。 何为基础代谢率(BMR)? 基础代谢率是指禁食相当时间(一般为14~16小时)后,在环境温度16℃~20℃和绝对安静卧姿的条件下,人体每小时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所产生的热量。通过基础代谢仪测得的基础代谢率,如果条件严格,测定准确,可以反映人体全身代谢基本状况,故可用来作为判断甲状腺功能状态的一项指标,对甲亢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正常人的基础代谢率是-10%~+10%。甲亢病人的基础代谢率超过+15%,有人用基础代谢率的高低来判断甲亢的病情轻重。一般这样划分:+15%~+30%为轻型甲亢;+30%~+60%为中型甲亢;>+60%为重型甲亢。 间接计算法:〔基础心率+基础血压(收缩压)〕-111=BMR,在无实验室条件时可供参考。 测定基础代谢率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由于BMR反映甲状腺激素的外周代谢情况,故是甲状腺功能试验的一个重要项目,此试验的最大缺点是受很多生理、病理及药物等因素的影响,均能使结果升高,易与甲亢混淆,例如:非基础状态下测定、神经衰弱、睡眠不佳、耳鼻疾病、贫血、妊娠、月经期、白血病、嗜铬细胞瘤、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发热、心动过速、肺气肿、心力衰竭及药物咖啡因、尼古丁等等可致BMR升高。故一个低于正常的BMR可能更具有意义,有助于排除甲亢;在甲亢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过程中,测定BMR对反映病情似更有帮助,因为经药物治疗后,血清T4可能首先下降至正常范围,此时由于血清T3可能仍高,以及甲状腺激素的外周转换仍增加,故BMR值可能仍高。 由于许多因素可以影响BMR的测定结果,使测定的结果并不能反映真实的代谢状态,因而往往造成错误诊断,为此近年来各医院已基本不作BMR测定这项检查了。 测定血清胆固醇对甲亢有什么意义? 当机体发生甲亢时,体内胆固醇合成增加,但胆固醇分解排泄亦相应增加,由于胆固醇分解排泄大于合成,因而血清胆固醇水平会有所降低。这主要是因为甲状腺激素可促进脂肪合成和降解,但以降解明显。甲状腺功能亢进时,过多的激素增加胆固醇转化为胆酸自胆汁经肠道排出,故血中胆固醇浓度降低,甲低时血胆固醇常增高,主要是由于胆固醇分解代谢减慢,对甘油三酯和磷脂基本也是如此。甲状腺激素也可通过增强腺苷环化酶—cAMP系统的影响和致敏组织对儿茶酚胺、生长素等脂肪动员激素的作用而促进脂肪溶解。 甲亢病人在病情活动期,其血清胆固醇水平往往明显降低,也可以在正常范围的低限水平,当甲亢病情得到控制,血清胆固醇逐渐上升至正常水平。 过去由于对甲状腺功能的检查项目比较少,血清胆固醇测定对诊断甲亢、判断甲亢病情变化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因此常作为一种甲状腺功能检查的项目。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对甲状腺功能的检查项目逐渐增多;在当前,血清胆固醇测定已不作为评价甲状腺功能的主要检查项目,只是一种辅助检查。 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测定在临床上为什么只用放射免疫法? 由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除在甲状腺合成外,还由外周组织中的T4脱碘而成,T3在血清中与结合蛋白的亲和力比T4弱的多,故血循环中T3的浓度甚低,仅为T4的1%~2% 。血清中T3约与蛋白质结合,主要与甲状腺结合球蛋白(TBG)结合,但T3与TBG亲和力比T4小得多,且其在血清中浓度较T4低约65倍,故临床上仅用放射免疫法进行测定。原理同TT4放射免疫测定法。 血清中TT3浓度的改变,表示甲状腺功能的异常,TT3浓度的改变常和TT4平行,但有时存在差异,如T4型甲亢,TT3则正常。因此,临床上常同时测定TT3和TT4值。 血清TT3的正常值,各实验室差异较大。天津医学院372例结果:10个月至15岁为~岁以上为~。 此外血清TT3值与年龄有关,出生后TT3水平高于正常成人,5岁后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老年人TT3常低于正常人。因此,临床上应建立不同年龄的TT3值,避免将正常婴幼儿误诊为甲亢,老年人误诊为甲低。 测定血清TT3的临床意义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血清TT3测定是诊断甲亢最灵敏的一项指标。甲亢时血清TT3可高于正常人4倍许,而T4仅为倍,故根据T3测定结果,较易和正常人区别开来。若病人TT3正常,又排除 TBG降低的因素,则可除外甲亢。 TT3测定是T3型甲亢的一种特异性诊断指标。TT4正常而仅有TT3增高的甲亢,可据此诊断。在功能亢进性甲状腺瘤或多发性甲状腺结节性肿大患者中以及缺碘地区较多见此类型甲亢。 缺碘时TT3水平升高,是机体内环境自身调节机制所致,以维持正常甲状腺功能,是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甲低发病率相对较少的原因。缺碘地区甲亢患者,合成的甲状腺激素以需碘较少的T3为主,故也常表现为T3型甲亢。 有些甲亢患者在TT4升高之前,有一段TT3升高期,可能为甲亢的前驱期。甲亢病人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症状未完全控制,血清TT4已降至正常,此时TT3仍可高于正常。甲亢复发时,以TT3升高较早,故TT3值升高可作为甲亢复发的先兆诊断。甲亢时用131I治疗后,若T3值仍高,常提示治疗失败。 甲低时TT3不如TT4敏感,诊断价值不大。由于在甲状腺功能不全时,腺体可在TSH及缺碘的刺激下,制造较多的T3进行代偿,以致血清T3降低不明显甚至轻度升高,此时TT4已明显下降。 长期营养不良或某些重症全身性疾病时,虽然甲状腺功能正常,病人TT4正常,而TT3可下降,严重者可出现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状。 注意事项: (1)在日常生活中,甲状腺功能正常的人,如长期禁食或患重病时,由于T4转变为T3的减少,可使患者血清TT3值明显下降(称为低T3综合征)。 (2)凡影响TT4测定的各项血清结合蛋白异常的因素,均影响血清总T3的测定值(见TT4测定注意事项一节)。 (3)婴儿脐带血的TT3值比正常人血清明显为低,可能由于胎儿T4转变为T3也明显减少所致。 血清总甲状腺素(TT4)测定有哪几种方法? 血清中以上的T4与蛋白结合,其中80%~90%与球蛋白结合称为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简称TBG)。TT4是指T4与蛋白结合的总量,受TBG等结合蛋白量和结合力变化的影响,TBG又受妊娠、雌激素、病毒性肝炎等因素影响而升高,受雄激素、低蛋白血症(严重肝病、肾病综合征)、泼尼松等影响而下降,在临床上必需注意。 血清TT4测定方法有放射免疫法(RIA)、酶标免疫法(EIA)和竞争性蛋白结合法(CPBA)。 TT4的放射免疫测定已制备成检测药盒,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灵敏可靠,对人无害,临床最为常用。 酶标免疫法的原理同放射免疫法,只是标记物不是放射性125I,而是酶,本法测定简便,快速,无放射性损害,但其测定结果不及RIA灵敏。 竞争性蛋白结合法原理亦同放射免疫法。因天然TBG和T4结合较牢固,标记125碘T4和被测血清T4能与天然TBG竞争结合,把待测血清和125碘-T4-TBG试剂混合,部分125碘-T4被置换出来,测定125碘-T4-TBG结合状态的放射量,即可推算出被测血清T4的含量。 血清TT4的正常值与测定方法有关,亦和采用的阻断剂、分离方法及实验室条件有关,国内各大医院各有不同。此外血清TT4值随着年龄增长,而有相应的变化。 测定血清TT4的临床意义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血清TT4测定可作为甲状腺机能状态的最基本的一种体外筛选试验。血清TT4测定结果不受含碘食物和药物影响,特别是X线造影剂的影响,特异性和精密度均较高,作测定时患者不需服用放射性核素,操作全过程均在体外进行,对人体无辐射影响,因而也适用于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甲亢时TT4升高,符合率可达95%左右。甲亢治疗过程中,TT4反应最灵敏,当病情尚未达到临床控制标准,TT4已降至正常或偏低。当TT4明显低于正常,而TT3和TSH还未降低和升高时,应及时调整药量,以免出现药物性甲低。 甲低时TT4下降,符合率达95%以上,甲低患者TT4下降较TT3下降更灵敏可靠,可作为亚临床甲低的诊断指标之一。 单项TT4测定不能诊断T3型甲亢和T4型甲亢及低T3综合征。过量摄入碘时,TT4可升高,但无甲亢。对于这些情况应结合TT3、rT3及TSH等联合测定,才能准确判断甲状腺功能。 对由甲亢抑或单纯性甲状腺肿引起的摄131I率增高难以区别而病人又无条件进行T3 抑制试验时,测定T4对两者的鉴别有一定参考价值。此项检查为测定FT4 (游离甲状腺素)或FT4I(游离甲状腺素指数)条件之一。 注意事项: 1.在做血清TT4测定前如口服甲状腺片及血标本放置时间过长(室温3天以上,冰箱保存10 天以上)均可使TT4结果增高;标本如有明显溶血时则可使TT4下降。 2.本试验的结果受甲状腺激素结合蛋白(TBP)浓度的影响甚大。当患者TBP浓度增高时,如妊娠、口服避孕药或雌激素、新生儿(头半年)、急性间歇性卟啉症、病毒性肝炎、家族性TBG增多症及口服奋乃静等可使TT4值增高;而使用雄激素、合成代谢类固醇、强的松、苯妥英钠和皮质醇增多症、肾病综合征、家族性TBG减少症、严重低蛋白血症及外科手术时,可使TT4值下降,故当TBG浓度正常时,FT4能反映甲状腺机能状态,当TBG浓度或结合力有改变时,单项TT4测定不可靠,宜同时测定FT4 (游离甲状腺素)或FT4I(游离甲状腺素指数)。另外,对仅有T3升高的甲亢(T3型甲亢)不能确立诊断,需联合测定T4。还有某些异常甲状腺功能综合征(低T3综合征,T4型甲亢,T3型甲状腺功能正常综合征等) 亦需联合测定T4、T3才能诊断。因服用外源性T4,可使血中T4测定值升高。故甲亢患者治疗过程中若服用甲状腺片治疗者,测定前必需停药。 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测定有什么临床意义? 甲状腺生成的T3、T4运送到血液循环中后,大部分与蛋白质结合,结合部分的T3、T4没有生物活性,其高低不能反映甲状腺的功能状态,只有很小一部分不与蛋白质结合,呈游离状态,称为FT3、FT4。FT3、FT4是循环血中甲状腺激素的活性部分,具有生物活性,与T3、T4在血液中保持相对恒定,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因此其高低能较准确地反应甲状腺功能状态,它不受血中TBG和含碘杂质的影响,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明显超过总T3(TT3)和总T4 (TT4)。正常值FT49~25 pmol/L;FT33~9pmol/L(RIA)。各实验室有差异。 临床上甲亢时FT4、FT3均升高并比TT4、TT3灵敏。甲亢早期和复发前兆的甲亢,血清FT4正常,而FT3可明显升高。 什么是游离甲状腺素指数(FT4I)? 因为患者血清的TBG浓度在不正常时所测得的总T4值不能正确反映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状态,而测定血清中FT4含量的方法又过于繁杂费时,目前尚不能作为临床常规应用,所以应用游离甲状腺素指数(FT4I)来“校正”总T4的测定结果。由于T3吸收试验(T3u)是测定未结合的TBG的结合位置的,它代表血清T4浓度及TBG浓度这两个可变量之间的净平衡,因而用T3u乘以总T4所得到的游离T4指数(FT4I)可以“校正”总T4的测定结果。此指数与血清FT4水平成正比,与实际测得的FT4基本相符,从而清除了TBG不正常的影响,能鉴别由于结合蛋白增加与甲亢引起的T4增高。因而在患者TBG水平不正常时,可通过这种调整来解释TT4及T3u的测定结果。所以在做TT4测定时,应同时测定T3u,并计算FT4I,FT4I不受血清TBG的影响,能更好地反映血清游离甲状腺素的水平。 计算方法:FT4I=TT4×((患者T3u)/正常甲状腺平均T3u) 正常参考值:~。甲亢时高于正常,甲低时低于正常。 FT4I试验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在临床上,FT4I所反映甲状腺功能状态比较灵敏,甲亢时升高,甲低时下降,且FT4I 不受TBG浓度的影响,可鉴别TT4增高的性质。甲亢患者血清中总T4升高,T3u也升高,因而FT4I必然增高;甲低患者血清中总T4减少,T3u降低,因而FT4I降低。另外在甲状腺功能正常时,由于妊娠或口服雌激素(包括避孕药等)使血中TBG浓度增高,而使TT4 升高,T3u相应降低,但FT4I则不受TBG改变的影响,仍然正常。还有在甲状腺功能正常时,由于使用雄激素或患肾炎等,可使血中TBG浓度降低,这时TT4降低而T3u相应升高,但是FT4I仍然为正常。 什么是甲状腺摄131I率检查? 甲状腺有吸收和浓集碘的能力。放射性核素131I具有与普通无机碘相同的生化作用。口服131I后大部分被甲状腺摄取而蓄积于甲状腺中,小部分未被甲状腺摄取的131I即由尿中排出。131I进入人体后被甲状腺摄取的速度及数量,取决于甲状腺的机能状态,甲状腺机能亢进时甲状腺摄取131I的能力增强,速度加快,甲状腺功能减低时相反。利用这个原理,给受检查者一定量的放射性131I,然后通过测定甲状腺部位的放射性计数可以计算出其甲状腺摄131I速率和强度,从而作为判断甲状腺功能状态的一项指标。 甲状腺摄131I率检查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甲状腺摄131I率主要用于甲亢的诊断,本法诊断甲亢的符合率达90%,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缺碘性甲状腺肿摄131I率也可增高,但一般无高峰前移,可作T3抑制试验来鉴别。由于本试验与甲亢病情不显示平行关系,且有些甲亢治疗后其摄131I率仍显著提高,故不能作为病情轻重、演变和疗效观察的指标,但可用于不同病因甲亢的鉴别,如摄131I率降低者可能为甲状腺炎伴甲亢、碘甲亢或外源激素引起的甲亢。 本法受多种食物及含碘药物(包括中药)或某些疾病的影响,均可以出现升高或降低,因之在判断其临床意义时需作全面分析,以免造成分析上的错误,影响诊断结果。临床上能使摄131I率升高或降低的原因如下: (1)使甲状腺摄131I曲线升高:某些甲状腺肿、散发性克汀病、慢性肝病、肝硬化、肾病、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病早期、绒毛膜上皮细胞癌、活动性风湿病、精神分裂症、肺结核病早期及使用甾体避孕药、胰岛素、TSH、小剂量咖啡因、维生素B、维生素C、补血钴剂、利尿剂、抗结核药、长期使用女性避孕药物等。 (2)使甲状腺摄131I曲线降低:无甲状腺的散发性克汀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晚期、继发于垂体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西蒙�席汉综合征、高血压动脉硬化症、晚期肺结核病、心力衰竭、胸腹水及水肿、梅毒及进食高碘食物、加碘食盐或饮高碘水和使用甲状腺激素、过氯酸盐、硫氰酸盐、硝酸盐、各种含碘、含溴的药物及含碘的造影剂,以及使用抗甲状腺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保泰松、D860、PAS、利血平及镇静安眠药等。 由于甲状腺摄131I率检查时间较长,受影响的因素较多,因此目前经口服已不作为一项常规检查项目,而是在其他检查项目不能肯定诊断时才加作此项检查。如果甲状腺摄131I率明显增高,尤其是高峰时间提前有助于甲亢的诊断。 正常值:用盖革计数管测定法3及24小时值分别为5%~25%和20%~45%,高峰在24h出现。甲亢者3小时时大于25%,24小时时大于45%,且高峰前移。 甲状腺摄131I率检查应注意什么?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不可缺少的物质,体内所需的碘都从食物或水中得到,摄入的碘吸收入血液后很快被甲状腺吸取。如果在作甲状腺摄碘率检查之前食入的碘较多,使甲状腺腺体内的碘和血液中的碘增加,就不能再有效地吸收检查时所用的放射性131I,因此可能出现摄131I率结果偏低,而不能反映甲状腺的功能状态。 日常生活中,许多食物和药物均可抑制甲状腺对131I的摄取功能,其抑制作用强弱和持续时间不一。一般使用时间越长,剂量越大,影响时间越长。由于这些药物和食物影响摄131I率结果的判断,因此在行摄131I率测定前应详细向病人询问清楚,以免造成分析错误。在检查甲状腺摄131I率之前应禁食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发菜、干贝、苔菜、海虾、海鱼等海产品)2~4周。如果吃含碘药物(如复方碘液、碘化锌、乙胺碘呋酮、碘含片)应根据服药剂量大小、时间长短,停药2~3月或2~3周才能做甲状腺摄131I率检查。如果服用含碘中药(如海藻、昆布、香附、夏枯草、丹参、浙贝、玄参、连翘、川贝等)则需停药1月以上方可做此检查。如果做过碘油造影其后1~5年不宜做此检查。如果需同时做甲状腺131I扫描,需先做甲状腺摄131I率检查,然后再做扫描。若先做了甲状腺131I扫描,需间隔3个月以后才能做摄131I率检查。此外甲状腺制剂药、抗甲状腺药物、强的松、含溴药物均可影响此检查结果,如果用了这些药物,则需停药2月以上方可做甲状腺摄131I率检查。孕妇及哺乳期禁用。 什么是甲状腺抑制试验? 甲状腺摄131I率的高低和甲状腺功能状态有关。甲亢患者甲状腺摄131I率增高,甲低患者甲状腺摄131I率减低,但在正常情况下,给予一定剂量的甲状腺激素(包括T3和T4)可以减少甲状腺摄131I率。这是因为在正常情况下,甲状腺摄取碘的功能与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之间有反馈调节的关系,即当血液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增高时,TSH的释出减少,甲状腺的摄碘功能就受到抑制,因此出现甲状腺摄131I率减低。当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因甲状腺的分泌具有自主性,可使上述反馈调节关系被破坏,因而无抑制现象,增加促甲状腺素或减少促甲状腺素,很少会影响甲状腺摄131I率,而且甲亢患者垂体分泌促甲状腺素的功能受到明显抑制,因此测量患者服用甲状腺片或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前后的甲状腺摄131I率加以比较,从甲状腺摄131I率是否下降(即是否被抑制)可以判断是否为甲亢。另外,有人认为甲亢病人的摄131I率服药后不被抑制与患者血中存在的LATS(长效甲状腺刺激物)有关。 根据以上原理,临床上对症状不典型的甲亢病人口服一定剂量的甲状腺激素,并测定服甲状腺激素前后的两次甲状腺摄131I率。如若服用激素后,甲状腺摄131I率明显下降,则考虑此病人可能不是甲亢;如果服激素后甲状腺摄131I率不下降或很少下降,则考虑此患者可能是甲亢。这个试验就叫做甲状腺抑制试验。 方法:受试者先作第一次甲状腺摄131I率,口服甲状腺片60毫克,一日3次,连服两周,做第二次甲状腺摄131I率。 正常值:服药后甲状腺摄131I率明显下降,抑制率>50%(抑制试验阳性)。 甲状腺抑制试验的临床意义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通常可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及血清T3、T4水平即可明确诊断为甲亢的,不需要再做甲状腺抑制试验。但是对一些症状不典型以及有某些特殊情况的病人,则需作甲状腺抑制试验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如临床表现不像甲亢,但甲状腺摄131I率高于正常,做甲状腺抑制试验可以鉴别是甲亢还是其他情况。相反临床表现像甲亢,但甲状腺摄131I率无明显增高时,做此试验如不能被抑制则提示甲亢。另外,对内分泌突眼,甲状腺抑制试验也显示不抑制结果,就提示病人有潜在的甲状腺疾病。还有对甲亢患者在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期间疗程较长,为了决定是否可以停药,应进行甲状腺抑制试验。若试验结果不正常,则提示应继续用药治疗,否则停药后在短时间内可出现病情复发;若试验结果正常,即可以停止服药,此时停药后出现复发的可能性明显减少。 甲亢患者在作此试验时,甲状腺摄131I率无明显下降,抑制率<50%(抑制试验阴性) 。而有部分患者服药后甲状腺摄131I率反而升高,可解释为服药后的“反跳现象”。个别患者虽24小时摄131I率下降较多,但2或6小时值仍很高,此可能与甲亢时甲状腺释放激素的速度加快有关,不是所服药物的抑制作用,应注意判断。 注意事项: ①本项试验对合并有高血压、器质性心脏病、心房颤动以及心力衰竭的患者禁用。 ②甲状腺片抑制试验可使部分正常人及单纯性甲状腺肿患者发生药物性甲亢症状或使甲亢患者加剧病情。(T3抑制试验的副作用较甲状腺片抑制试验为小)。 ③甲状腺片剂应连续服用不得中断。 为什么老年人不宜做甲状腺抑制试验? 甲状腺抑制试验用药是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作用于心脏可引起心率加快,并能引起血容量增加,使心脏的负荷增加。老年人常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或有隐匿的冠心病,如果做甲状腺抑制试验,服用甲状腺激素后可能会加重心脏病,表现为心绞痛加剧;或诱发心脏病,病人可出现心绞痛等症状。因此对老年人,尤其是已有心脏病的人,都不宜做甲状腺抑制试验,以避免加重心脏病或诱发心脏病。 什么是T3抑制试验? 正常人垂体�甲状腺轴呈反馈调节关系,故服外源性T3后,血中T3浓度升高,通过负反馈抑制内源性TSH合成与分泌,使甲状腺摄131I率较服药前明显降低(可被抑制),但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者,由于存在病理性甲状腺刺激物(LATS、HTS、TSI等),刺激甲状腺引起摄131I增高,甲状腺摄131I不受T�3抑制。 方法:病人做第一次摄131I试验后,口服T3片20毫克,每8小时1次,共服6 天,第7 天做第2次摄131I率,以服T3前后二次摄131I率之差值,相当于服T3前摄131I率的百分数来表示,称为抑制率。 抑制率(%)=第一次摄131I率-第二次摄131I率第一次摄131I率×100 甲状腺机能正常者服T3后摄131I率受明显抑制,抑制率>45%以上;甲亢者则摄131I率不受抑制。个别病人摄131I率反较服T3前升高。 非甲状腺疾病可有T3、T4异常吗? 通常认为T3、T4水平的高低是反映甲状腺功能状态的重要指标。临床发现某些非甲状腺疾病,也可以引起T3、T4的异常变化,这是机体内5′-脱碘酶活性降低,T4转化为T3的量减少所致。为了避免误诊误治应了解导致T3、T4异常变化的非甲状腺疾病: (1)T3升高:甲状腺结合球蛋白增加症、妊娠、服用甲状腺制剂等。 (2)T3减低:甲状腺结合球蛋白减少症、肝硬化、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神经性厌食、绝食、服用某些药物(如心得安、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造影剂)等。 (3)T4增高:甲状腺结合球蛋白增加症(家族性)、妊娠、新生儿、部分肝癌、肝炎(急性期)、急性间歇性卟啉症、服用某些药物(如类固醇、避孕药)等。 (4)T4降低:甲状腺结合球蛋白减少症(家族性)、肾病综合征、人工透析治疗、低蛋白血症、肝硬化、服用某些药物(如睾丸酮、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水杨酸、苯妥英钠、肝素)等。 什么是过氯酸钾释放试验(高氯酸盐排泌试验)? 在正常人,高氯酸离子(ClO4-)易被甲状腺滤泡细胞的胞膜所摄取,如在给示踪量的放射性碘60~120分钟后,再给以过氯酸钾10毫克/千克(或250毫克/m2)口服,则它可迅速阻滞甲状腺对放射性碘的摄取,因而在5~10分钟内使甲状腺吸取放射性碘的曲线变平。若患者存在碘的有机化系统的缺陷,则无机碘即在甲状腺细胞内发生聚集。当高氯离子进入甲状腺细胞后,即将细胞聚集的未被有机化的碘离子置换“驱逐”出来,因而发生碘的“排泌”现象。但是在正常人的甲状腺细胞,于摄取了无机碘以后,因迅速发生有机化作用,转变为碘酪氨酸,而无明显无机碘的聚积。因而不会发生碘的“排泌”现象。 过氯酸钾释放试验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是什么? 方法:受试者空腹口服示踪量的131I〔如同时给予氯化钾(15微克/千克体重或300微克/m2)口服,能提高本试验的敏感性,此称为碘�过氯酸盐试验〕后1或2小时,测量甲状腺部位的第一次摄131I率。继之口服过氯酸钾(KClO4)400微克,1小时后再测摄131I 率,甲状腺机能正常者,第二次测量的摄131I率较第一次无明显下降,当某些疾病使酪氨酸碘化受阻时,再次测量其摄131I率较第一次明显下降。 正常值:3小时甲状腺排出率为(±)%(范围在~),一般以大于10% 为异常 (以服131I 2小时后甲状腺部位测定的结果作为100%,服过氯酸钾1小时后作第二次摄131I率,计算出3小时甲状腺排出率)。 临床意义:如果第二次摄131I率较第一次无明显下降(即3小时排出率<10%),则示甲状腺的有机化功能正常。如果第二次摄131I率较第一次有明显下降(即3小时排出率>10%) ,则提示甲状腺有机化功能存在缺陷,常见于耳聋、甲状腺肿综合征、甲状腺肿性散发性克汀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及碘化物性甲状腺肿等。 注意:本试验在服用抗甲状腺药物(如硫脲类、他巴唑、PAS、D860等),服用131I治疗后的甲亢患者也可呈阳性反应。 什么是125I-T3试验(T3u)? 释放到血液循环的甲状腺激素,绝大部分和血浆中甲状腺激素结合蛋白(TBG、TBP及ALB)结合,其中以TBG占大部分。因为T3主要与TBG结合,但不及T4牢固,故T3不能置换已结合的T4,所以T3与TBG结合的量取决于TBG的总容量,在TBG正常状态下,若血中T4的浓度高,则T4 在TBG上占据的结合点多。当加入一定量的125I-T3于病人血清中,125I-T3即与血清TBG的剩余
258 浏览 3 回答
288 浏览 4 回答
209 浏览 3 回答
91 浏览 5 回答
92 浏览 2 回答
327 浏览 3 回答
171 浏览 3 回答
251 浏览 4 回答
223 浏览 7 回答
180 浏览 2 回答
156 浏览 3 回答
287 浏览 4 回答
291 浏览 4 回答
253 浏览 3 回答
122 浏览 5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