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德战争爆发前苏联的全部武器装备大概是:万辆坦克、万挺机枪、3万门45毫米反坦克炮、1700门57毫米反坦克炮、万门82毫米迫击炮、万门76毫米炮、1万门100-122毫米炮、6600门152毫米火炮。战争爆发后苏联生产了数量庞大的各种武器装备,我们大体从轻武器、火炮、坦克、飞机等这几种常见装备来分别统计,为了直观的感受下,我们引入德国的生产数据加以对比。
轻武器:苏军战时获得了1116万支步枪和卡宾枪、553万支冲锋枪、万挺机枪,此外美国还援助了8504挺机枪、1支步枪(样品)、7支卡宾枪和万支冲锋枪。英国援助了103支冲锋枪和3000挺机枪。德国战时总计获得了1100万支步枪和卡宾枪、101万支冲锋枪、43万支突击步枪和70万挺机枪。苏军的轻武器产量要比德军多的多,尤其是冲锋枪,高达5倍。
坦克:1941年到1945年6月,苏联一共生产了11万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其中8万辆是中型和重型坦克,具体的型号如下:T-34/76型中型坦克万辆、T-34/85型中型坦克万辆,高达6万辆的T-34系列坦克成为苏军坦克部队的绝对主力型号。此外还有KV系列和斯大林系列重型坦克,这两种坦克分别为4468辆和3854辆,Su型系列自行火炮9652辆。加上战前就有的坦克和西方援助,苏联一共拥有过万辆坦克和自行火炮,此外还得到了万辆装甲车。德国战前保有和战争期间生产的坦克和自行火炮的总数是45000辆,此外还有万辆半履带装甲车,当时苏联所拥有的坦克差不多是德军的3倍。
火炮和迫击炮:苏军在战时一共得到过万门火炮和迫击炮,加上战前的火炮,总计达到万门。不过其中有相当数量的50毫米轻型迫击炮,这种迫击炮威力太小,作用很有限,减去这种迫击炮苏军的火炮总数是万门。德军一共拥有过37万门火炮和迫击炮(不含轻型迫击炮),虽然苏军号称“大炮兵主义”,但是在火炮方面的优势却并不明显,相反在重炮和重型反坦克炮方面还存在劣势,苏军优势最大的在于轻型野战炮方面,即76毫米各型火炮,苏军生产近7万门,而德军只有不到5万门。
飞机:苏军在战前拥有万架各型飞机,战时又得到了万架各型新飞机,其中轰炸机万架、战斗机万架、强击机万架以及其他非作战飞机万架。德国空军在战争期间一共得到了10万架飞机,不过德国空军一般只拿总规模的40%-70%对付苏联,多数的情况下,德军在东线只保持2000架一线飞机,尽管如此,苏联依然未取得东线的制空权,直到1944年盟军开辟第二战场迫使德军将大量作战飞机和高射炮调回本土后,苏联空军才在东线上空占据了明显的优势。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德国空军还是苏联空军,他们都担负的是战术支援任务,并没有大规模攻击大后方战略目标的能力。
初期美苏英大于德意日,后期相反
在二战之中可以说,每个国家研制武器的方向都是向着能够击败敌军的方向研制的。但是在这其中他们的研制方向也是有所差异的,就好比德国在当时研制的方向,就基本朝着地面武器的研发;美国就着重与杀伤性武器和海军武器的研究;日本就着重于空中武器和生化武器的研究;英国和法国偏向于地面和空中方向研究。在所有的研究的武器之中,美国研制的原子弹绝对称得上是最强的,在二战后期,美国向日本投放了两颗原子弹,同时也加速了二战的结束进程;同样是美国研究的B-29轰炸机也是当时的明星,其能够在1万米高空携带10吨弹药执行任务。当时英国皇家的“喷火”式飞机,在制空权的争夺上也是占尽了优势,而且它的机动性能极佳;德国的V-2火箭,在当时也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如果不是后期德国节节败退,V-2还能发挥出超出想象的巨大作用。德国的“虎式”坦克,在当时可以说是能够碾压所有坦克的存在,并且配备这88mm炮使用,使得其在欧洲没遇到过敌手;日本在当时研制的“零”式战机也在太平洋战争中展现了其巨大的优势,获得了众多好评。
二战是一场规模巨大的战争,武器消耗量惊人。因此,世界各国发展武器中将“成本低廉、便于迅速大量生产”这项指标放在了首要位置,哪怕是以将简单的事物复杂化的德国,也出品过很多价低量足的武器。
1、德国: IV号坦克
IV号坦克,是二战德军装甲部队的主力武器之一,最高时速40km/h、 装 备 75mm 火 炮 。在斯大林格勒、库尔斯克、西西里岛、诺曼底、阿登等战役中,Ⅳ号坦克一直是冲锋陷阵的主力。因其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的Ⅳ号坦克一直保持了批量生产,以弥补德军“虎”式、“黑豹”式数量的不足。1937—1945年,Ⅳ号坦克共有 10 个型号,总计生产 8000 辆,是战争期间唯一保持连续生产的坦克,被德军士兵称为“德意志军马”。
2、英国:司登冲锋枪
司登冲锋枪,是二战时期的一代名枪,该枪整体的设计可以说非常的简陋的不能在简陋了。不过胜在容易生产,二战中总产量高达375万支。这是一款属于MT的枪械,司登冲锋枪最大的问题就是走火,不少盟军士兵不是被敌人打死,就是被斯登冲锋枪打伤或打死。后来军队规定拿斯登冲锋枪都要走在最前面,避免误伤战友。
3、日本:零式战斗机
零式战斗机,是日本产量最大的战斗机,总产量万架。该战斗机以转弯半径小、速度快、航程远等特点优于其他战斗机,曾经在太平洋战争初期产生所谓的“零式神话”。不过,随着P-51野马、F4U海盗、F6F地狱猫等高性能战斗机的大批量投入战场,零式战斗机的优势逐渐失去。
不清数,这个哪个国家都没有准确的数字
每个国家研制武器的方向都是向着能够击败敌军的方向研制的。但是在这其中他们的研制方向也是有所差异的,就好比德国在当时研制的方向,就基本朝着地面武器的研发;美国就着重与杀伤性武器和海军武器的研究;日本就着重于空中武器和生化武器的研究;英国和法国偏向于地面和空中方向研究。
1、美国早在二十世纪初就已经是世界头号经济强国,1940年美国GDP达到2000多亿美圆[1940年的汇率],但美国这时依然享受着大西洋天然壁垒的优越,陆军只有可怜的10万人,遍为4个步兵师和1个坦克师和1个后备预师,坦克的数量只有300多量,甚至排在波兰后面,勉强做个世界第七. 美国参战后,在其经济实力的支持下武器生产能力大增,到1943年已经成为盟军军火的主要供应者[具体武器生产状况如下].到1945年,美军总兵力达到1050万人其军事工业的规模已经发展到可以年产飞机4万架,坦克2万辆的水平,二战时美国共生产8万辆坦克,有进4万辆是位于底特律的克莱斯特工厂生产的M4谢尔曼坦克. 2、 苏联是二战时期军事实力最强盛的国家,苏联是世界第二工业国,苏德战争初期其GDP达433亿美圆,军队人数任何时期一直维持在600万人以上二战末期达到了鼎盛的1200万人,这可以说是世界历史上最庞大的军队了,二战期间苏联共生产了万辆坦克和自行火炮,但有近7万辆在战争中被击毁,苏联强大的生产能力及时的补充了这些损失. 3、 德国在希特勒的严抓下,1940经济总量达到561亿美圆,基本度过了经济危机,军火工业生产开始全面的运转,其军火产量在1939年就已经超过英法之和,以坦克生产为例,1940年生产坦克2500余辆[3型为主],1943年达到了顶峰7600余辆,随即就有3000多辆开往库尔斯克,包括200辆新式的5型黑豹坦克,后来多生产虎 豹坦克,数量有所下降,质量却在上升,由于盟军的轰炸和资源短缺,德国经济在1945年开始出现崩溃. 4、英国在欧洲孤掌难鸣,国内经济不景气,其经济和资源的维持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殖民地和美国的支援;法国已经战败,其势力范围退缩回在非洲的殖民地 5、意大利早在1940年时就已经爆发的经济危机,在加上意大利军队的接连失利,国内罢工浪潮高涨,1943年墨索里尼政权倒台. 6、在事变前日本的经济总量达到283亿美圆,是世界第6经济强国, 在事变前,日本全国只有4个装备整员的师团,不到20万人而国民党军队光陆军就达到200多万,事变后,日本开始大量的扩充兵员,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在中国有110个师团,总共250多万人,此后日本兵力一直升高到1945年达到600多万,但兵员的素质却不断的下降,日本的人口只有7600多万,已经不堪重负;二战日本共生产5000多辆坦克,1941-1945年日本共生产了航母17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63艘、潜艇147艘与同期的美国有很大的差距. 7、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但军事实力相当弱后,具体的经济总量状况无从考证,二战后期共产党发展到91万人,民兵近百万,解放国土面积一百多万平方公里,人口1亿人,装备大多是缴获的日本武器:国民党兵力有460万人[其中蒋介石嫡系只有100多万人],缴获了大量日军的装备,还有美国的4亿美圆援助和大量武器支援。 8、1941-1945年日本共生产了航母17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63艘、潜艇147艘。而在同一时期美国生产了航母(包括护航航母在内)131艘、战列舰10艘、48艘、驱逐舰355艘、护卫舰498艘、潜艇203艘。仅从数量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日美在生产能力上的差距,小日本整个二战期间仅仅建成了63艘驱逐舰而美国在同一时期却有七百四十余艘反潜舰艇建成下水! 日美双方作战飞机年产量对比:盟国不仅在飞机数量上占了上风,而且在战争中不断推出新型飞机,到了战争后期美军的飞机性能已经远远优于日军。反观日本,在整个二战期间基本上都在使用‘零’式或其改型。‘零’式从很多方面来说确实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战斗机,但是到了1943年其性能已经明显落后于美国的新机型(由于日军轻视对飞行员的保护,只注重飞机性能,过量采用木质材料与蒙皮,‘零’式在被击中后很容易起火燃烧,导致机毁人亡)。在美国生产的飞机中约有97810架是多引擎轰炸机(双发或四发),而日本仅仅生产了15117架(基本上是双发机)。因此,无论是从飞机生产数量上,或是从飞机总载荷上看,两国之间的差别都非常之明显。 由于工业基础和技术能力上的差距,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陆军根本谈不上机械化,其重型装备供给量与实际需求之间差距甚远。 1941-1945年,日军只生产了604门口径大于105毫米的野战火炮和70-105毫米口径火炮6512门,而同一时期美国却生产了重炮7803门,其他中型口径火炮27082门。1941-1942年,日本将坦克生产列入了A级(即最高级别),但由于科技水平和生产工艺的落后,日本只生产了中型坦克1065辆,轻型坦克1024门。而美国却生产了中型坦克24997辆,轻型坦克4052辆。要指出的是,二战时期日本的中型坦克无论是火炮威力还是装甲厚度都只能相当于盟军的轻型坦克。由于日军坦克在战斗中的表现欠佳,到了1943年坦克的生产被降到了D级。日本不但缺少坦克,车辆也是日军的软肋,日本车辆生产在顶峰时为1941年的47901辆,而美国在1943年的汽车生产量却达到了621502辆。 除了重型装备,其它武器日本的生产数量也是严重不足。1941年底日本的武器库足够装备103个师团,陆军战斗序列有51个师团和59个旅团。战争初期陆军的武器弹药的产量和消耗量大体相同,但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军队数量急剧增,而日本的武器弹药保有量却没有明显的增加。1943年日本陆军规模从240万人升到310万人,美国则从415万人激增到了889万人。到战争结束时日军的武器弹药虽然可以装备104个师团,但其战斗序列却达到171个师团,这还不包括日本大量的准军事人员。 1940年统计,日本本土人口7314万,虽然强征了大量中国和朝鲜劳工,但并不等于这样腾出来的本国人力就能形成战斗力强的部队。事实上,太平洋战争前6个月日军在东南亚和南太平洋的胜利正是依靠多年积累的精锐部队。1944年日本有1335万名女性劳动力,但其中的780万人从事的是农业和林业工作,只有225万人参加工业及军工生产。而美国1941年就有1460万名妇女参加工业生产。 9、1941年6月22日,德军进攻苏联,苏德战争正式爆发。在此之前,苏联的军事装备和军人综合素质都不在德军之下,由于苏联在三十年代的经济增长,使得投入于军事准备的经济能力大大增强,这十年里,苏联的整体军事实力已经世界上最强的几支,和德军的整体实力差不多。但结果却是,在三年的苏德战争里,苏联共死亡了包括1000万士兵在内的2000万人,平均每天死亡3万多人。在战争进行时,苏联的军工机器一直没有停下来,共生产了约10余万辆坦克和火炮。 苏联的面积是220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2亿;而德国的面积是37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过5、6千万。德国没有丰富的战时资源可供使用,而苏联的资源是世界上最为丰富的。从资源上的实力分析,双方不是一个等级上的。苏军一开始就被动挨打,每次战役都会10万10万的士兵被俘或被歼,而且苏联还有美国在太平洋和日军作战,牵制了日军的北进;同时英法及欧洲反法西斯军民在西欧、南欧、以及北非几条战线上和德军抗战,使德军整体的军事实力的总值分化掉一部分,可以说德国是以其最多60%的综合军事实力来同以近95%的综合军事实力的苏军在苏联本土进行战争,苏联在双方的战争条件上占着比德国多得多的优势
还有苏军的波波莎冲锋枪PPSh41性能参数: 口径: 弹药:×25托卡列夫手枪弹 弹容药量:71rds'弹鼓/35rds’弹匣 理论射速:900rds/min 表尺射程:50~500m 有效射程:100~200m 射击方式:单/连 工作原理:自由枪机原理,开膛射击提起苏联的枪械,首先想起的是AK系列,由于其性能优良可靠,因此很受士兵的欢迎。在越南战争中,美军宁愿扔掉手中的M-16也要使用越军的AK-47;在海湾战争中,历史再一次重演:美军仍然扔掉手中的M-16而拿起伊拉克军队的AK…… 然而在AK之前,同样有一支性能出色,动作可靠的枪械-波波沙(PPSh)冲锋枪。在卫国战争中,入侵的德军宁愿使用缴获的PPSH41也不使用德军的标准装备MP38/40冲锋枪。PPSh41同样是德军士兵的挚爱。 战争初期,德军的攻势势如破竹,苏联大部分的兵工厂被摧毁,而前线却迫切需要大量的武器装备,尤其是需求量最大的步枪和冲锋枪。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生产“最简单的结构、最经济的设计、最优良的火力”的冲锋枪才是上上之举。1941年,PPSh冲锋枪诞生了,命名为PPSh41,在整个二战期间,PPSh41不停地被制造,直到战争结束时,约有500,0000支PPSh41装备苏联红军。 在残酷的斯大林格勒会战中,苏联士兵手拿着PPSh41匍匐在战壕里PPSh41大部分零部件都采用钢板冲压、焊接、铆接制成,与早期的PPD系列冲锋枪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加工工艺好、易于大量制造,火力猛烈。 结构紧凑的PPSh41是骑兵理想的武器PPSh41的操作直接由气体推动来完成,利用子弹发射时的燃气来完成击发、退膛抛壳、上弹复进、击发……周而复始,直到把弹匣中的子弹都发射完为止。PPSH的操作极其简单,即使是新兵也能很快的掌握。PPSh41发射×25mm托卡列夫手枪弹或者毛瑟手枪弹,在150~200米的距离上准确度极高,高达900rds/min的射速使得在射程内的目标完全没有生还逃脱的机会。这点在短兵相接的近战中显得尤为重要,配备71发的弹鼓使得PPSh具有极其优良的持续火力,在实际的战斗中,PPSh41可以在5秒内把弹鼓中的71发弹发射出去。德军制式的MP38/40冲锋枪同其相比,尽管其准确性较高,但过于精密的结构使得MP38/40完全不适应俄国严寒的气候,枪栓经常被冻住打不响,不少德军士兵因此而丧命。因此,前线的德军士兵都千方百计地找寻PPSh41及其弹药,而且PPSh的71发弹药量比MP38/40的32发大了整整2倍还多!弹药量的增多意味着在激烈的战斗当中可以减少换弹的次数,生存下来的机会当然大大增加。由于PPSh41拥有如此优良的性能,德国方面也把缴获的的PPSh改装成发射德军制式的9×19mm巴拉贝鲁姆手枪弹,但是弹药量仅为32发(MP38/40弹匣)的MP41(r)。 被德军称为“黑色死亡”的苏联黑海舰队海军陆战队。注意其手里的PPSh41是35发的弯弹匣。二战结束后,PPSh41的生命并没有因此而结束,它和PPSh43一起成为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标准装备。在抗美援朝战争当中,志愿军就是凭借着PPsh把装备优良的美军击败!WALTHER P38 手枪工作方式:半自动 口径:9mm 弹夹:8 发 WALTHERP38手枪代替LUGER P08作为德军的标准配制,并于1939年投入生产。LUGER P08手枪相比,它设计简单、安全可靠、易于大批量生产。P38是一种双重制动的武器——在装上弹药、竖起击铁后,你可以再松下击铁,然后在任何时候,你都可以迅速的扳起击铁并抠动扳机打出枪膛内的子弹;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开火比瞄准更重要,该枪仅须简单的抠动扳机就可以完成竖起击铁和射出枪膛里的子弹这一系列动作。到二战快结束时,生产了超过一百万支该枪。1957年,WALTHER公司开始恢复生产一种轻便型的P38手枪,称为P1型,直到1980年,该枪一直是德军的标准辅助武器。在一些国家,P38一直服役到90年代。 毛瑟 1898式步枪工作方式:非自动 口径: 弹夹:5 发 毛瑟1898式步枪是二十世纪初大多数步枪的原型,包括美国的SPRINGFIELD1903式步枪。它使用的毛瑟弹从1888年开始生产一直到今天仍在使用。该枪性能优越、工作非常可靠,它和它的变形枪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被德军广泛用。KARABINER98 型卡宾枪比标准的98式短6英寸,在二战中,装备了大多数德军部队 GEWEHR 1943式半自动步枪工作方式:半自动 口径: 弹夹:两个5发弹仓 几乎每一种武器德国都生产出了世界一流的产品,但在半自动步枪上他们始终不如美国的M1型步枪。该枪在性能上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可靠性也不太好,所以始终没能取代毛瑟1898式步枪。 MP40冲锋枪工作方式:全自动 口径:9mm 弹夹:32 发 射速:500 发/分 MP40是MP38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经改进后它更利于批量生产,战争期间产量超过了一百万支。可折叠的金属枪托使其更紧凑、更便于携带。它有令人吃惊的持续开火能力。该枪也得到了盟军士兵的赏识,把它称作“SCHMEISSER”,而SCHMEISSER是1918年BERGMANN MP18重机枪的设计者,他根本就没有参加过MP38或MP40的设计。MP44突击步枪工作方式:全/半 自动 口径: 弹夹:30 发 射速:600 发/分 本世纪三十年代后期,德国陆军设计师LOUIS SCHMEISSER开始研究利用短药筒的全自动步枪。实验证明普通的步枪弹药对自动步枪来说威力过大,使其在连发射击时难以控制。此后,自动步枪一直使用短药筒弹药,并且开始取代普通步枪、轻机枪。SCHMEISSER设计的原型枪MP43非常成功。1944年,该枪定名为MP44型,一年后改称突击步枪。该枪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苏联很快就生产出了他们自己的MP44——闻名世界的AK47突击步枪。FG1942式 自动步枪工作方式:半/全 自动,气动 口径: 弹夹:20发弹鼓 射速:750 发/分 1941年生产,FG1942式最初是专为伞兵部队设计的,是一种优秀的全自动步枪,不过,对地面部队来说完全可以把它当作轻机枪使用。在配上了刺刀和可折叠的双脚支架后,使它的应用更灵活。和美军中相应的勃朗宁自动步枪(BAR)一样,它可以在半自动和全自动方式中进行选择,但它的重量却仅有前者的一半。 MG42轻机枪工作方式:全自动,风冷 口径:9mm 弹夹:20 发 射速:750 发/分 MG42是世界上最好的轻机枪之一,它的变形枪至今仍在广泛使用。射速高使它成为很具威胁的武器;那些面对过它冰雹般打来的子弹的人,都会对那“撕裂油布”一样的声音留下深刻的印象。它的枪管可快速更换;枪身使用冲压铸件,利于批量生产。该枪非常可靠,而且使用广泛,可以配备两脚支架、三脚支架等,并大量取代应用广泛的MG34轻机枪。但由于它的方形枪管,使它不适于作为坦克的辅助武器。该枪的突击型配有75发的圆形弹鼓。由于原型枪的设计非常成功,所以直到50年代才出现它的改进型。 PANZERFAUST 反坦克手雷发射器工作方式:一次性使用,冲击点火 口径:44mm 穿透力:240mm 同美国的反坦克火箭一样,德军的“铁拳”反坦克发射器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一次性使用的武器。在战争期间,生产了一系列的型号,从PANAERFAUST1到PANZERFAUST 100。所有的型号都由一个装有发射药的铁筒组成。与美军反坦克火箭等不同,发射药靠冲击点火,从筒内点燃44mm的反坦克手榴弹。手榴弹离开发射筒后,钢制的弹簧尾翼展开,稳定其飞行。早期的型号需要较靠近坦克——大约30米左右,以后逐渐提高到80米,最后到了150米。盟军的坦克手常常到到他们的坦克被击中时才知道“铁拳”战斗小组的存在。 PANZERSCHRECK 反坦克发射器工作方式:电子点火 口径:88mm 穿透力:230mm 该发射器被称为“坦克杀手”,它发射比“铁拳”更大、更具威力的反坦克手榴弹。同美国的火箭发射器一样,它利用电子点火发射带火箭推进的手榴弹。该发射器有一个铁筒和一套干电池供电的电子点火装置组成。88mm带火箭推进的手榴弹由尾部装入,可发射公里。 手榴弹 工作方式:摩擦延时引信 重量:千克 同其它武器的研制一样,德军也研制了许多不同型号的手榴弹。不过,有两种最初的原型:直柄的M24型和椭球形的M39型。直柄手榴弹从一战起就开始广泛使用,并得到不断的改进,它比球形手榴弹更易于投掷,威力更大些。 火焰喷射器 工作方式:自动 容量:40次 一战后德军曾放弃了火焰喷射器,但当1935年,意大利军队在埃塞俄比亚战争中使用火焰喷射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促使德军重新装备了它。德军在早期的战斗中使用过,不过在1941年后,就很少看到它的身影。Webley & Scott 左轮手枪 工作方式:半自动 口径:.45英寸(11.4mm) 弹夹:7发 该枪经过多年的研制,在二战中得到广泛的运用,这和Lee Enfield 4型步枪的情况差不多。早在1904年,就发展了一种.455口径的全自动手枪,但此枪的尺寸、后座力和易卡壳等原因使英军没有采用。此后,开始研制.45口径的半自动手枪。Lee Enfield 4型步枪 工作方式:非自动 口径:.30英寸(7.62mm) 弹夹:10发 Lee Enfield 4型步枪是在对非自动步枪经过30年以上的精心改进的基础上研制的。该枪的原型是詹姆斯.李(苏格兰人,后移民美国)研制的1895式步枪。1895式步枪发射6毫米高速弹,但它的笔直拉动的枪栓在战斗中证明是很不方便的。1907年,带短弹仓的Lee Enfield(SMLE) II型步枪被引进英国,几年后Lee Enfield III型随着出现。这些步枪都使用了一种转动工作的枪栓,而不是笔直的。这种方式能使一名训练有素的士兵以每分钟15发的速度射击。在一战中,这些步枪成为英国步兵的制式武器。在对SMLE设计进一步简化的基础上,在1928年,诞生了Lee Enfield 4型步枪。该枪直到1941年才开始大量生产,并成为英军的制式装备。 Sten 冲锋枪 工作方式:半/全 自动 口径:.352英寸(9mm) 弹夹:32 发 射速:550发/分 在1940年,一系列的灾难都降临到了英军的头上,当时迫切需要大量的步兵武器,斯坦因冲锋枪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研制的。它设计简单、廉价、易于大量生产,虽然它没有随着英军而流行起来,但事实证明它是一种有效的武器。该枪的许多缺陷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做工粗糙使弹仓口易变形、弹仓弹簧强度不够……不过不要指望在众多的车库和小工厂中能生产出高质量的武器。在二战中,该枪产量超过400万支。布朗式轻机枪 工作方式:自动,风冷 口径:.30英寸() 弹夹:30发 射速:500 发/分 轻机枪首次出现是在一战的后期,当时的中型机枪普遍不能随步兵冲锋,这导致了德国MG08、英国LEWIS、美国布朗宁轻机枪的出现。在30年代,LEWIS被英国版的捷克ZB26式轻机枪,即布朗式轻机枪取代。该枪使用英国.303英寸弹药,最明显的特点是30发弯曲形弹夹从上方插入。由于它只有磅重,一个人就可以使用,但通常一把枪配备两人,一人负责携带弹药和装弹。尽管它射速不高,但实战证明,它在各种环境下都有很高的精度和可靠性。 马克 I 型重机枪 工作方式:自动,水冷 口径:.30英寸() 弹夹:250发 射速:450发/分 HIRAM MAXIM原是一个美国工程师,在十九世纪80年代移民英国。1884年,MAXIM展示了他的新武器——第一个真正的机枪。以MAXIM的机枪为原型,VICKERS(一个英国武器制造商)生产了这种水冷式机枪,它成为英军在一战和二战中使用的标准中型机枪。该枪使用了可快速更换的枪管和可容纳4公升水的钢制护套,这使它可以保持数小时连续射击,提供强大的火力。该枪性能可靠,使其得到广泛的使用。不过,和其它水冷式机枪一样,它重量过大,连三脚架在内重达38公斤;再水的重量和弹药使它很笨重,开火时移动不灵活。 反坦克炮(PIAT) 工作方式:弹射 二战初期,英军发现配备给部队的反坦克武器面对德军坦克显得无能为力。口径的反坦克步枪对德军3号坦克的装甲毫无办法,而68号重型手榴弹又需要士兵靠近坦克。步兵反坦克投射器PIAT解决了这一问题。它由一位退役的英军上校设计,实际上就是一个手榴弹弹射器。手榴弹从前部装入,射手拉紧弹簧,抠动扳机,弹簧被释放,将推动撞针撞击手榴弹尾部点燃火药,射出手榴弹。第一次射击后,射手不必再拉动弹簧,后坐力将自动压紧弹簧。就象美国的火箭发射器一样,PIAT并不只是用来打坦克,它同样可以打击碉堡、建筑物,甚至被当作迫击炮用。它的好处之一,是可以在狭窄的空间内开火,而不象美军的火箭发射器或德军的反坦克发射器那样会伤到射手。 M36型手榴弹 工作方式:摩擦延时引信 重量:0.51千克 M36型手榴弹是英军二战期间的标准手榴弹,在铁铸的外壳内装填有高暴炸药。反坦克手雷 工作方式:撞击引信 重量:0.56 千克 在1941年,由第一伞兵团的ARTHUR GAMMON研制,称为GAMMON BOMB,主要用来对付坦克、碉堡和燃料库等。该弹的金属外壳内是装满塑胶炸药的布包。外壳上的盖子要在投掷前旋开。 火焰喷射器 工作方式:自动 容量:40次 和美国一样,英国开始发展火焰喷射器也是由于1939——40年间德军的火焰喷射器的使用。最初的目标是作为防御性武器,用于抵挡德军对英国本土的入侵。单人携带的喷射器主要用于对付碉堡内誓死顽抗的敌人,可携带18公升燃料。 1911式点45口径勃郎宁手枪 工作方式:半自动 口径:英寸() 载弹量:7发 1911式.45口径手枪由John 发明,是二战时期最著名的美国手枪。在西美战争期间,美军普遍反映小口径的左轮手枪威力不足,军队急需一种有较大威力的大口径手枪。在这种需求下,1911式.45口径勃郎宁手枪诞生了。Colt和Springfield兵工厂在1911—1915年间生产这种手枪,到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60%在法国的美军士兵都配备了它。一战后,又在扳机、撞针、握把和结构上对它进行了改进,主要是使它更轻便。在二战期间,它只配备给军官和班长,并不是美军步兵的制式武器。但是禁止士兵配备手枪的条例被仍到了一边,在前线许多士兵都拥有一把1911式手枪。它被认为是最后可以依靠的武器,尽管几乎所有的士兵都有更有效的武器可用,但没有人会否认它所带来的安全的感觉。直到1984年,它仍然是标准的美军随身武器。M1 步枪 工作方式:半自动 口径:.30英寸() 弹夹容量:8 发 M1 步枪,又称Garand 步枪,是美国步兵的标准配置步枪。以它的发明者John 的名字命名。它是第一种在战场是广泛使用的半自动步枪。尽管它在1936年就被军队采用,直到1943年一直是供应不足,但到战争结束时,它的产量却超过了4百万支。M1 步枪易于分解和清洁,它的口径、弹丸速度和半自动性能的结合提供了优于其它步枪的火力。它唯一的缺点就是弹夹重新装弹很困难。 1903式步枪 工作方式:手动 口径:.30英寸() 弹夹容量:5 发 1903式.30口径步枪,简称'03式,1903年被美国军队采用,直到1936年,它一直是美军标准配置步枪。二战期间,仍有许多在使用。36年,M1 步枪取代它成为美军标准配置。在诺曼底战役中,它成为狙击手的主要武器。不过,它在精度上的许多优点已被半自动和全自动武器的速度所取代。M1 卡宾枪 工作方式:M1和M1A1:半自动 M2:半自动、全自动 口径:.30英寸() 弹夹容量:15 和 30 发两种 M1卡宾枪是针对德国的闪击战而发展起来的。机械化师和空降部队运用向美国人表明混合防御工事和静态的前线已经过时。闪击战意味着后方的人员可能会发现他们在几乎没有警告的情况下遭到了进攻。需要一支轻便的步枪来取代制式手枪,M1卡宾枪就应运而生。然而,由于它广泛的用途,到战争结束时,已生产了超过6百万支。该枪比手枪易于掌握,在中长距离上比重机枪更有效,并且非常适于作为轻便武器装备给迫击炮、重机枪和火箭炮分队。M1A1是M1的变型,有可折叠的枪托,是特别为伞兵设计的。 汤姆森冲锋枪 工作方式:半自动、全自动 口径:.45英寸() 弹夹容量:20和30发、50发(弹鼓) John 曾参与发展`03式步枪和手枪,汤姆森冲锋枪的原型枪于1920年春天诞生,尽管它有优秀的测试参数,但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都没有采用它。汤姆森Colt公司鉴定了生产15,000支该枪的协议,即1921式。这批枪的生产一直持续到二战前夕。在1940年,美国陆军订购了20,000支该枪;在1941年,陆军追加了319,000支的定单。该枪最大的优点是可靠,在恶劣的环境下也能工作。主要的缺点是太重——超过10磅,缺乏穿透力(这也是二战中所有冲锋枪的共同缺点)。
104 浏览 7 回答
182 浏览 5 回答
300 浏览 4 回答
349 浏览 4 回答
271 浏览 7 回答
90 浏览 12 回答
343 浏览 11 回答
191 浏览 5 回答
144 浏览 3 回答
117 浏览 9 回答
257 浏览 7 回答
292 浏览 8 回答
88 浏览 8 回答
87 浏览 6 回答
204 浏览 3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