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科研人员做科普,不能只说说而已,实际应该怎么做?在最近的上海两会上,一位上海市政协委员在提案中建议,在各种人才评价指标中,应加大科普贡献的比重,让更多的科学家承担起科普的责任。科研人员被认为是 "科学传播的第一责任人",但在中国的科普活动中,他们却常常缺席。关于鼓励科学家做科普,已经说了很多,配套的激励机制建设也应该提上日程。近年来,关于科研人员参与科普创作的情况有很多调查。结论大同小异--科研人员对参与科普创作有较高的认同感和意愿,但参与科普创作的积极性不高。缺乏时间和精力,激励机制不健全,是影响其科普创作的主要障碍。
在目前的科研评价和人才评价中,核心指标仍然是论文、作品和项目。然而,论文的发表并不是终点,而是科技成果转化和科学传播的开始。这是因为科学不仅在科学界内部,而且在公共领域。科学家有义务向公众解释他们的研究成果。而且,一旦科学家缺席,非专业的 "科普 "就会来 "补缺",就有了谣言存在的空间和条件。很多科学问题并没有定论,在这些争论的领域,更需要研究人员站出来,在大量研究数据的基础上与公众进行专业对话。如果连研究人员都远离科学普及,我们如何能 "让公众理解科学"?
科研人员是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也是科普创作和科学传播的新生力量。然而,中国科普研究所的调查显示,相比之下,中国的科普人才资源严重失衡,尤其是作为科普源头的科普创作。推动科研人员参与科普事业迫在眉睫。
那么,现实中科研人员对科普工作的积极性如何?如何提高科研人员参与科普工作的意识?从科技计划和项目中列出科普经费是否可取?带着这些问题,《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员沈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蒋连和、北京自然博物馆研究员杨景成、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白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