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考古与巴文化研究 摘 要:根据三峡考古中发现的巴文化遗存、遗物资料,论述了三峡考古与巴文化研究的关系,并强调加强二者结合的研究,以及考古学在巴文化研究中的地位等。关键词:三峡; 考古; 巴文化始于本世纪初的三峡考古,发现和发掘了大量的考古学文化遗存、遗物,从200多万年前的“巫山猿人”到“长阳人”,再到新石器时代及进入阶级社会后,不同时代都发现了不同的文化遗存和遗物。在这些文化遗存、遗物中,有不少内容与巴文化有关(或者说带有巴文化因素)。从已有的考古资料获悉,三峡地区出土了不少新石器时代以前的动物化石和人骨、牙齿等标本,我们不敢妄加断定它就是巴文化的始祖或源头,或与巴文化有直接关系,但它说明在很早以前就有人类(或早期人科)在三峡活动则是无疑的。同时,根据学术界多年来对巴文化的研究,巴文化有诸多问题(如起源问题等),尚存在争议。那么,我们对三峡新石器时代以前的遗存、遗物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分析其与巴文化究竟有无关系,或许能对巴文化研究中的一些问题予以澄清。到了新石器时代,从三峡地区目前发现的城背溪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等不同的文化看,不仅它们自身有一定的因袭、继承关系,而且更与巴文化的关系密切。我们以这几种文化的个性特征(质地、颜色、形状、纹饰等)看,不但这几种文化之间有诸多互相关联、互相影响的成分,而且与后来夏商时期被人们所公认的巴文化遗存、遗物的关系也非常密切。比如,圜底器类,早在距今7000多年以前的城背溪文化时期就普遍流行了,在宜昌路家河遗址堆积层中出土圜底器多达上千件,这类器物在后来的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直到商周的巴文化遗址中都沿袭了下来,以致于圜底器夏商时期达到相当发达的程度。又如,尖底器类,在鄂西的大溪文化中就有发现,后到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遗存中,也常出现这类器物。在枝江关庙山、宜昌清水滩等大溪文化遗存中都出土有尖底器,在相当于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的宜都红花套、宜昌中堡岛、白庙等遗址堆积层中,也出土有尖底器。到夏商时期,这类底器在巴人遗存中更是比比皆是,达到相当发达的程度。到了夏商时期,三峡地区的巴文化遗存、遗物就更多了,具有代表性的遗址有:川东的涪陵小田溪、陈家坝子,忠县洽甘井沟,巫山大昌坝、双堰塘、江东嘴、云阳李家坝等;鄂西有秭归鲢鱼山、朝天嘴、杨泗庙、宜昌路家河、中堡岛、三斗坪、前坪、白庙子、下岸溪、葛洲坝、江南的望洲坪、宜都的红花套、毛溪套、向家沱、石板巷子、长阳的香炉石……等,其中,仅在鄂西地区就达数十处之多。在相邻地区的湖南石门、桑植、澧县、泸溪、麻阳、龙山、辰溪、岳阳等地,均发现这类遗存。在这些遗存中,遗物以石器、陶器为主,石器有石片、石锛、石凿、石斧、石镟等,常见的石片可能用于宰、割、剥皮或刮鱼鳞等,陶器以夹砂灰褐陶为主,器形主要有圜底器、灯座形器、尖底器、三足器等,如:圜底釜、平底罐、鼓肩罐、圈足豆、细长柄豆、花边口沿口器、尖底杯、三足规鬲、三足禾皿、鸟首形器把、大口尊、器盖、器座等。陶器的纹饰主要有绳纹、弦纹、方格纹、蓝纹、划纺、米粒状纹、太阳纹、贝纹、S形纹、云雷纹、泥饼纹、焦叶纹等。夏商时期巴文化遗存遗物的这些特点与前面新石器时代的原始文化特点有不少相似之处是不言而喻的。说明三峡地区的不少原始文化遗存遗物与夏商及其以后一段时间的巴人遗存遗物,是一个不同时期自身发展先后的继承和递变关系,夏商时代的巴人文化遗存是由该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原始文化遗存直接发展而来的。巴被秦灭以后,巴人后裔土家族也继承了不少前人的文化因子,在其器物上保留了不少前人的文化特点。例如,至今三峡地区仍能找到土家族(目前已不仅限于土家族了)使用的圜底罐(民间俗称鼎罐或鼎锅),笔者认为这很可能与新石器时代的圜底器有关。可见,三峡地区具有独立地方特点的属于巴文化范畴的考古学文化,至少始于七、八千年前的城背溪文化,以后一直沿袭下来,并发展为以后的土家物质文化所继承,由此亦可见巴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巴人历史之悠久。通过考古工作,尤其是最近一、二十年的考古发现与发掘,我们在前述的城背溪文化、大溪文化中就找到了巴文化的物质文化因素,而在此之前(即新石器时代以前)的三峡考古学文化中是否存在巴文化的因素,目前尚不敢作肯定的回答,有待于以后的考古发现和研究。但至少在7000多年以前就有一支巴人在三峡地区活动着,并创造了拥有其自身文化特点的石器文化和陶器文化则是有根据的。这相对于过去不少人认为巴人主要在夏商或战国秦汉时期才在三峡频繁出现的时间观点已大大提前。在三峡地区出土的巴文化遗存遗物中,表现巴文化与楚文化交融的遗物亦不少,如在湖北巴东西瀼口、官渡口等地的战国墓遗存中,或者巴式柳叶剑、钺与楚文化的鼎、敦、壶共出一墓,或者巴墓与楚墓共处一墓地,月其中有的陶器组合是楚族的礼器组合。M8出土有巴人的柳叶形剑和楚人的鸟嘴状戈。80年代,在秭归清理的两座墓中,都是巴人的虎钮钅享于、雨钟、铜征、柳叶剑和楚式陶鼎、敦壶及铜剑、铜刻刀同出。在重庆涪陵小田溪的巴人墓葬里出土的成套编钟,是仿楚式编钟铸造的。1994年,考古工作者在重庆开县余家坝墓地试掘一座墓里,随葬品有巴式铜鍪和全套的巴式青铜兵器,也有带楚文化风格的陶豆,这是川东地区继涪陵小田溪之后又一处重要的巴人墓地。在同年试掘的云阳李家坝遗址,在其I区的“春秋时代地层中出有楚式鬲和矮巴豆”,其Ⅱ区“是迄今为止已发现的一处最大巴人墓葬群”。这些巴、楚遗物同出于一个遗址或墓葬的现象,反映了两个民族文化交往和两种文化的交流,这对研究巴文化与楚文化的关系都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佐证。在三峡地区,巴文化与中原文化等其它文化也多有交流,如在三峡出土的鼓腹罐、三足鬶、盉、大口尊等,无论是器物的造型还是纹饰特点,都与中原地区同类器物有相似之处,正是两种文化交融的结果。巴人和巴文化在长达几千年的时间里落户于三峡,是与该地区的生态环境、生产习惯、生活习俗等息息相关的。首先是因为三峡丰富的水和渔猎资源给他们提供了生活的便利。巴人早期居住的特点是濒水而居,以鱼类为主要生活来源,故在选举首领时,也是以浮舟、掷剑的水平高低来决定其当选与否,可见巴人与水、与鱼、与船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正因为如此,巴人才在三峡地区定居了下来。同时,也正因为三峡有着丰富的水资源,才给这里的交通航运事业创造了条件,也使得这里自古以来就成为交通要道和兵家必争之地。其次,巴人强悍的民族性格和勇武的精神情操也是其能够留守的重要因素。在三峡出土的兵器不少,如戈、矛、剑、钺等,反映了巴人强悍、劲勇的民族精神。同时,三峡还出土了不少钅享于,编钟等乐器,又反映出巴人开朗、豁达的性格和艺术修养。在这种精神作用下,巴人濒水而居,据险守关,在这里开发、进取、发展,从而长期稳居于此,巴文化也因此在这里源远流长。总之,我们应重视三峡考古与巴文化研究的结合,这不仅对早期巴文化的研究,以及对巴文化及其它文化之间的关系研究都有作用,而且对后来的土家文化研究也产生直接的影响。我们研究土家文化,就必须研究巴文化,而研究巴文化,又不得不研究其源头,深究其源头,又不得不与考古学发生联系。所以,考古学将在巴文化研究中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字数:3558字
这里的网站有点价值专业的书 和 论文在期刊上有些
张景明,大连大学美术学院1988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99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宗教系佛教文化艺术专业。2004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专业,获法学(民族学)博士学位。 ●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客座教授,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委员● 浙江工商大学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中国酱文化博物馆专职研究员● 辽宁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大连大学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大连大学学报》、《饮食文化研究》和《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编辑委员会委员●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同行评委●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专家● 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学科评审组专家● 辽宁省新增专业学士学位授予评审专家● 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常务理事 ● 中国民族服饰研究会常务理事 ● 中国民族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设计产业协会专家组顾问● 内蒙古草原文化研究会理事●大连市委宣传部“城市精神与城市文化”研究指定专家●大连市文联专家库专家 共发表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艺术学方面的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在港台期刊上发表11篇,被CSSCI检索16篇,《光明日报》发表1篇,被人大报刊资料转载1篇,被《新华文摘》篇目辑览转载1篇。具体如下:1、《内蒙古巴林左旗二道梁红山文化遗址的细石器》,《内蒙古文物考古》1994年第1期。2、《呼市东郊大窑南山新石器时代遗址清理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1994年第2期。3、《呼和浩特市九龙湾征集的文物》,《内蒙古文物考古》1996年1、2期合刊。4、《中国北方民族的汉代铜器文化》,《考古文物研究——纪念西北大学考古专业成立四十周年文集》,三秦出版社,1996年。5、《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郊格尔图汉墓》,《文物》1997年第4期。(CSSCI)6、《浅谈大窑文化》,《继往开来——内蒙古博物馆文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7、《试论突厥族源与铁勒的关系》,《继往开来——内蒙古博物馆文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8、《俄罗斯哈卡斯省府阿巴干发现的汉式宫殿主人再考》,《继往开来——内蒙古博物馆文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9、《考古学在博物馆中的应用》,《继往开来——内蒙古博物馆文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10、《辽代金银器概述》,《继往开来——内蒙古博物馆文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11、《乌审旗翁滚梁北朝墓葬发掘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12、《加拿大魁北克文明博物馆》,《中国博物馆通讯》1997年第2期。13、《内蒙古地区的原始宗教文化》,《内蒙古周末报》1997年3月25日第4版。14、《辽代覆面具》,《内蒙古周末报》1997年第19期第4版。15、《赤峰地区发现的金代白釉剔花瓷器》,《内蒙古周末报》1997年4月22日第4版。16、《辽代鸡冠壶》,《内蒙古周末报》1997年7月29日第4版。17、《内蒙古地区的西夏褐釉剔花瓷器》,《内蒙古周末报》1997年8月19日第4版。18、《北方草原地区东胡的青铜礼器》,《内蒙古周末报》1997年第15期第4版。19、《辽代的箸文化》,《内蒙古周末报》1997年10月28日第4版。20、《内蒙古有多少文物古迹》,《内蒙古周末报》1998年1月16日第4版。21、东胡民族的饮食器具,内蒙古周末报,1998年1月9日第4版。22、《北方草原地区新石器时代的细石器》,《内蒙古周末报》1998年5月8日第2版。23、《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箸文化》,《中国箸文化研讨会论文集》,1998年。24、《内蒙古伊盟准格尔旗发现大泉五十陶范》,《中国钱币》1998年第2期。25、《论北方草原地区的汉代金银器》,《远望集——纪念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四十周年华诞》,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26、《内蒙古巴林左旗王家湾金代墓葬》,《考古》1999年第4期。(CSSCI)27、《内蒙古地区蒙元时期的金银器》,《内蒙古文物考古》1999年第2期。28、《元上都与元大都城址平面布局》,《内蒙古文物考古》1999年第2期。29、《论辽代早中期金银器的唐风格》,《内蒙古大学学报》(社科哲学版)1999年第5期。(CSSCI)30、《论辽、西夏的货币经济以及与宋的关系》,《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专刊》1999年第2期。31、《金步摇冠饰》,《中国文物报》,1999年2月7日第3版。32、《加拿大魁北克省的几座博物馆》,《中国博物馆通讯》2000年第1期。33、《辽代金银器的器形、纹饰演变及工艺》,《北方文物》2000年第1期。(中文核心期刊)34、《试析辽代社会经济发展在文献、实物中的体现》,《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CSSCI)35、《内蒙古东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原始经济初探》,《史前研究》,三秦出版社,2000年。36、《呼和浩特市北郊蟠龙塔地宫遗址》,《考古学年鉴》,文物出版社,2000年。37、《论辽代金银器》,《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2期。(CSSCI)38、《从群虎图岩画看中国北方草原地区的虎纹装饰》,《内蒙古文物考古》2001年第2期。39、《内蒙古乌审旗翁滚梁墓葬年代新探》,《内蒙古文物考古》2001年第1期。40、《辽代金银饮食器的文化内涵》,《饮食文化研究》(香港)2001年第1期。41、《威风万里压南邦——契丹族的历史足迹》,《历史月刊》(台湾)2001年第8期。42、《内蒙古凉城县小坝子滩的金银器窖藏》,《文物》2002年第8期。(CSSCI)43、《论蒙古族饮食结构与进食方式的演变》,《饮食文化研究》(香港)2002年第1期。44、《辽代冠带析论》,《包头博物馆馆刊》2002年第1期。45、《鲜卑金银器及相关问题》,《内蒙古文物考古》2002年第1期。46、《汉文古籍与北方民族研究》,《民族古籍》2002年第2期。47、《内蒙古发现的隋唐金银器研究》,《考古与文物》2002年增刊。48、《论内蒙古地区古代生态环境与饮食文化的互动》,《饮食文化研究》(香港)2002年第2期。49、《辽代契丹民族的人口及特点》,《思想战线》2003年第4期。(CSSCI)50、《匈奴动物纹饰的特征及相关问题》,《中央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5期。(CSSCI)51、《北方草原的佛教艺术》,《中华文化画报》2003年第5期。(中文核心期刊)52、《契丹民族的饮食文化在礼俗中的反映》,《饮食文化研究》(香港)2004年第1期。53、《论白道城在历史上的作用》,《内蒙古文物考古》2004年第1期。54、《北方草原的金银器》,《中华文化画报》2004年第1期。(中文核心期刊)55、《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饮食卫生保健与饮食理论》,《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中文核心期刊)56、《酒饮文化的时代特征和发展前瞻》,《中国酒都》,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57、《北方游牧民族饮食文化与艺术创作》,《饮食文化研究》(香港)2004年第3期。58、《北方游牧民族饮食文化在人生礼俗中的反映》,《饮食文化研究》(香港)2004年第4期。59、《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原始经济初探》,《内蒙古文物考古》2005年第2期。60、《匈奴动物造型艺术与图腾文化》,《大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3期。61、《从艺术形式中所见之北方游牧民族饮食文化》,《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62、《中国北方草原的金银器艺术》,《典藏·古美术》(台湾)2005年第8期。63、《论草原生态环境与北方游牧民族饮食文化的关系》,《论草原文化》(第一辑),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5年。64、《论北方游牧民族饮食文化的交流》,《饮食文化研究》(美国)2005年第3期。65、《北方游牧民族饮食文化在宗教礼仪中的作用》,《饮食文化研究》(美国)2005年第4期。66、《论中国北方游牧民族饮食文化的定位》,《论草原文化》(第二辑),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6年。67、《辽代金银器的特征及造型艺术》,《大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68、《辽代金银器中之西方文化和宋文化的因素》,《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69、《契丹的茶与茶文化研究》,《饮食文化研究》(美国)2006年第2期。70、《岁时节庆与北方游牧民族饮食文化》,《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年第2期。(CSSCI,被《新华文摘》2006年第13期篇目辑览转载)71、《匈奴金银器造型艺术的文化象征》,《民族艺术》2006年第2期。(CSSCI)72、《辽代金银器在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中的反映》,《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一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73、《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文化产生的自然与社会历史背景》,中山大学“文化多样性与当代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年。74、《中国北方草原的青铜器艺术与文化交流》,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艺术人类学的理论与田野》(下),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11月。75、《草原丝绸之路与草原文化》,《论草原文化》(第三辑),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7年;《光明日报》2007年1月26日。76、《箸与蒙古族进食方式的演变》,2006年10月第四届中国箸文化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77、《在文明城市中构建大学的和谐环境》,《大连干部学刊》2006年第9期。78、《契丹的饮食文化在墓葬壁画中的反映》,《大连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79、《中国古代北方草原的金银器与中西文化交流》,《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二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80、《论金银器在草原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中的作用》,2007年第四届草原文化研讨会交流论文,将载在《论草原文化》(第四辑),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8年。81、《中国民族工艺文化的非物质文化界定与保护》,2007年10月中国民族文物界定、定级、分类研讨会交流论文。《中国民族文博》第二辑,辽宁民族出版社,2007年12月。82、《北方民族传统文化与草原生态关系的调查和思考》,《大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83、《北方草原地区鲜卑金银器造型艺术研究》,《民族艺术》2008年第1期。(CSSCI)84、《北方草原西周至春秋青铜器的造型艺术与多样文化》,《内蒙古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CSSCI)85、《草原丝绸之路开通前中西文化艺术交流的考古学研究》,《中国美术研究》2008年第1期。86、《北方游牧民族的虎纹装饰与文化内涵》,《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三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87、《北方游牧民族工艺文化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大连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88、《论北方游牧民族饮食结构与饮食风味》,《饮食文化研究》2008年第1期。89、《中国北方草原的青铜器艺术与文化交流》,《艺术人类学的理论与田野》(下),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11月。90、《从物质形态论草原文化的多样性》,《论草原文化》(第五辑),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9年7月。91、《辽代金银器造型艺术的唐文化因素》,《论草原文化》(第六辑),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9年7月。92、《现代化与文化遗产的保护》,《文化学刊》2009年第1期。93、《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界定与理论体系——以辽宁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为例研究》,《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94、《辽代壁画中的茶饮及相关问题》,《饮食文化研究》(下),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8月。95、《辽代冠带的类型和相关问题》,《宋史研究论丛》第十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CSSCI)96、《北方游牧民族造型艺术与文化表意的调查与思考》,《大连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97、《从出土器物造型谈中国北方草原文化的多样性》,《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艺术空间)2009年第4期。98、《造型艺术的理论探讨——以北方游牧民族为例》,《大连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99、《论造型艺术的研究方法》,《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艺术空间)2010年第2期。100、《北方游牧民族造型艺术的风格与思想表述》,《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0年第3期。(CSSCI)101、《饮食人类学与草原饮食文化研究》,《青海民族研究》2010年第4期。(CSSCI)102、《大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大连干部学刊》2010年第4期。103、《生态人文时尚包容向上——从人类学角度分析大连城市精神与文化的定位》,《大连日报》2010年8月9日第7版。104、《民族民间手工技艺的延续与保护——以大连地区为个案研究》,《技艺传承与当代社会发展——艺术人类学视角》,学苑出版社,2010年11月。105、《北方游牧民族的刺绣造型艺术与多样文化》,《大连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106、《中国北方草原饮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留住祖先餐桌的记忆——杭州亚洲食学论坛学术论文集》,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8月。107、《论中国北方草原饮食文化的生态观》,《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2年第2期。(CSSCI) 1、《草原文化》,合著,香港商务印书馆,1995年。2、《鞍马文化——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合著,香港,1996年。3、《世界博物馆巡礼——内蒙古博物馆》,合著,台湾大地地理出版公司,1996年。4、《历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合著,内蒙古画报社,1997年。5、《中国北方草原古代金银器》,专著,文物出版社,2005年7月。6、《中国北方游牧民族饮食文化研究》,专著,文物出版社,2008年1月。7、《辽代金银器研究》,专著,文物出版社,2011年8月。(获得2008年大连市人民政府出版专著资助)8、《中国饮食器具发展史》,专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2月。 主持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12项,参加国家、省市级项目8项。主持项目:1、2007年,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造型艺术与文化表意》(07BF35),万元,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2、2009年,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草原文化研究二、三期工程·草原饮食文化研究》(08@ZHO20),7万元,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3、2008年,主持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研计划项目《辽宁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民族教育的关系》(2008040),万元,2008年5月至2010年4月。4、2005年,主持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辽代金银器的文化内涵和发展历史》(L05CLS013),万元,2005年12月至2006年12月。5、2004年,主持大连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工艺文化研究》,1万元,2004年12月至2006年12月。6、2005年,主持大连市社科院研究项目《大大连城市形象与文化建设的人类学分析》(05DLSK141),2005年9月至2006年1月。7、2006年,主持大连市社科院研究项目《大连地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与外来文化的交融》(06DLSK162),万元,2006年9月至2007年1月。8、2008年,主持辽宁省社科联研究项目《辽宁地区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研究》(2008lslktjjx-04),2008年9月至2009年6月。9、2008年,主持大连市社科院研究项目《大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作用》(08DLSK113),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10、2010年,主持大连市社科院研究项目《大连城市精神和城市文化研究》(10DLSK040),自筹,2010年6月至2011年3月。11、2011年,主持国家文物局全国文化遗产保护科学与技术研究项目《金银器与草原丝绸之路研究》,10万元,2011年11月至2014年5月。12、2012年,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东北地区民间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保护与开发研究》,9万元,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参加项目:1、1998年,参加了国家九五重点出版项目《中国饮食文化区域史》丛书《中北地区饮食文化史》的编写,担任子项目负责人。2、1999年,参加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二期工程《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内蒙古卷》的编写(97AD01)。3、2007年,参加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重点项目《辽金时期家族与社会变迁研究》(L07AZS001),1万元,作为第一主要参加者,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4、2009年,参加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包豪斯模式”与“实践嵌入式”结合对增强设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09YJA770004),5万元,第一主要参加者,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5、2009年,参加辽宁省社科联研究项目《辽宁城市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2009年9月至2010年6月。6、2009年,参加大连市社科院研究项目《大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开发对策研究》(09DLSK219),2009年7月至2010年3月。7、2010年,参加大连市社科院研究项目《大连市工业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10DLSK044),2010年6月至2011年3月。8、2011年,参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辽宋夏金时期的民族认同研究》(11BZS022),15万元,作为第一主要参加者,2011年7月至2014年12月。 1、论文《内蒙古巴林左旗二道梁红山文化遗址的细石器》,1996年获内蒙古考古博物馆学会第三届优秀论文三等奖。2、论文《论北方草原地区的汉代金银器》,2000年获内蒙古青年知识分子科技创新奖。3、论文《威风万里压南邦——契丹族的历史足迹》,2001年获得中央民族大学吴文藻文化人类学奖学金三等奖。4、论文《论蒙古族饮食结构与进食方式的演变》,2002年获得中央民族大学吴文藻文化人类学奖学金二等奖。5、论文《匈奴动物纹饰的特征及相关问题》,2003年获得中央民族大学吴文藻文化人类学奖学金三等奖。6、论文《论草原生态环境与北方游牧民族饮食文化的关系》,2004年获得内蒙古首届草原文化研讨会优秀奖(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与主办政府联合颁发,以下相同)。7、论文《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饮食卫生保健与饮食理论》,2005年获得大连市科学论文奖励三等奖。8、论文《论中国北方游牧民族饮食文化的定位》,2005年获得内蒙古第二届草原文化研讨会优秀奖。9、论文《北方游牧民族饮食文化在宗教礼仪中的作用》,2006年获得大连市科学论文奖励二等奖。10、论文《匈奴动物造型艺术与图腾文化》,2006年获得大连市科学论文奖励二等奖。11、论文《草原丝绸之路与草原文化》,2006年获得内蒙古第三届草原文化研讨会二等奖。12、论文《论金银器在草原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中的作用》,2007年获得内蒙古第四届草原文化研讨会三等奖。13、专著《中国北方草原古代金银器》,2007年获得大连市第十二届社会科学进步奖(首届政府奖)三等奖。14、论文《从物质形态论草原文化的多样性》,2008年获得内蒙古第五届草原文化研讨会优秀奖。15、论文《辽代金银器造型艺术中的唐文化因素》,2009年获得内蒙古草原文化主题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16、论文《生态、人文、时尚、包容、向上——从人类学角度谈大连城市精神与城市文化的定位》,2010年在大连市委、市政府举办的“繁荣城市文化,培育城市精神”征文中获得二等奖。
291 浏览 3 回答
330 浏览 3 回答
153 浏览 3 回答
98 浏览 4 回答
194 浏览 8 回答
193 浏览 4 回答
346 浏览 5 回答
340 浏览 4 回答
331 浏览 3 回答
291 浏览 4 回答
191 浏览 4 回答
203 浏览 8 回答
109 浏览 5 回答
215 浏览 4 回答
103 浏览 3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