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有一个“南国红豆”的美称。1956年5月,广东粤剧团赴北京参加会演,周总理接见主要演员,并在座谈会上称粤剧是南国红豆。周总理以南国红豆来比喻粤剧,可谓别出心裁而又贴切、形象,说明了粤剧是南方的产物。粤剧的发源与发展 粤剧,又称“广府大戏”,发源于佛山,其源流可溯道明嘉靖年间。旧时,佛山的粤剧戏班有一个惯例:每年六、七月份,在外演出的各个戏班都会返回佛山,解散旧班底,重组新班。而新班的首场戏定要在祖庙万福台上演,审阅通过之后,新班才可以乘着红船下到广东四乡演出。 由于广府人的先祖来自不同地域,所以粤剧的发展也受到戈阳腔、昆腔、汉剧、微剧、秦腔等多个剧种的滋润与影响,取各家之长,自成风格:既与传统的戏曲文化一脉相承,又具有浓郁的岭南文化特色。 最初,粤剧演唱用的是桂林话,后来逐渐演变成粤语,流行于两广和港澳地区。随着广府人徙居海外开枝散叶,粤剧也变成了世界上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可谓有华人的地方必有粤剧。 我们敬爱的周总理说过“昆曲是江南的兰花,粤剧是南国的红豆”,把粤剧与中国最古老的昆剧相提并论,给予高度的评价和赞扬,从此,“南国红豆”成为粤剧的美称。粤剧不但深受广东人喜爱,而且深受云、桂人民和港澳同胞以及海外华人的喜爱,是中国最先走向世界的剧种,可见其魅力四射。如今,粤剧剧目已多达一万一千多个,堪称世界之最。 粤剧又称“广东梆黄”、“广东梆子”、“广东大戏”,是广东省地方代表戏曲之一。它结合广东本地民间曲调,吸取弋阳腔、昆山腔、秦腔、徽班等地方戏曲的优点,逐渐发展形成,流行于广东、广西、香港和澳门等地。 粤剧唱腔以梆子、二黄的板腔体为主,曲牌体为辅。同时保留了南音、粤讴、木鱼、龙舟、板眼等广东民间腔调。伴奏器材分管弦乐和打击乐两种。管弦乐以高胡、二弦、扬琴等乐器为主,打击乐则有沙鼓、卜鱼、高边鼓、大钹等。 最初粤剧的角色行当为末、生、旦、净、丑、外、小、夫、贴、杂10大行,后来简化为“六柱制”,即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武生。 粤剧的表演粗犷、质朴。好的演员一般都具有耍筋斗、滑索、踩跻、运眼、甩发、髯口等绝活。 粤剧的传统剧目,早期有“江湖十八本”。清同治年间,又有《西河会》、《双结缘》、《雪重冤》等所谓“新江湖十八本”。清光绪中叶,则出现了偏于唱功的“粤剧文静戏”,如《仕林祭塔》、《黛玉葬花》。建国后,经过整理改编的剧目有《宝莲灯》、《平贵别窑》和《赵子龙催归》等。补充:详细内容请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