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恒如何让一个小学生就能区分出两个科研学者的成就高低?听起来这是个荒唐的问题,但在中国的学术界却并非没有可能——— 因为我们有SCI评价体系。“SCI”即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的英文缩写,它收录了大量国际学术期刊的学术论文,这些论文的收录数量以及被引用次数,被认为是反映一国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据《人民日报》报道,现在中国的SCI论文数量已经排在世界第二位。若以此为标准来看,中国的科研水平应当已属世界强国之列。在国际学术界,SCI也确实有其重要的价值。该项目的创始人尤金·加菲尔德曾讲过一个例子:30多年前,意大利学术界不正之风盛行,因而无法公正评定科研人员的能力。于是,意大利政府决定使用SCI的数据作为评价的依据,因为SCI是一个国际标准数据库,相比之下,更为客观,可以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 这也是当初中国引进SCI评价系统的初衷。自从上世纪80年代中国学术界引进这一评价体系后,SCI就渐渐成为评判科研水平的唯一标准。高校教师评职称,需要看在SCI中发表论文的数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各级科研项目的最终验收,SCI的论文数量是最为重要的考核标准。对科研人员的年终奖励,优秀人才选拔,引进人才等,SCI都是绕不过去的核心问题。本应做为一种工具的SCI,却成为国内许多科研工作者唯一的追求和唯一的目的,成为学术界的崇拜图腾。一个严肃的科研问题,就这样被简化成单纯的数字比较。只计算数目,这对一个小学生而言,真不是什么难事儿。在“外行领导内行”的大学或学术机构中,对掌握着科研资源、职称升迁的行政官员而言,这样一个评价标准,就更具有操作性了。数量成为唯一的标准,质量当然就没有那么重要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钟世镇本月初曾在公开场合炮轰学术界的“SCI崇拜症”:我国发表在SCI上的论文,有用的不到15%,大批都是垃圾论文。而就在上个月,中山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教授许跃生也公开斥责:“SCI在中国已演变成一个(学术)毒瘤!”此言并非夸大。2009年,被SCI收录的国际学术期刊《晶体学报》发布官方声明称,中国井冈山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两位讲师刊登在该刊上的70篇论文存在造假。学术上的锦标主义,其实已经成为畸形的竞争。论文造假、论文注水就这样成为许多学术工作者的“追求”,SCI这个学术界的考核系统就这样变了味道。在SCI论文数量逐年飞速上升的同时,我们的科研水平和学术规范,也不断受到伤害和冲击。如果中国真的想成为一个科技强国,真的想提升学术研究水平,就必须要摆脱这种“数字崇拜症”,改变当下的“唯SCI评价体系”。要做到这些,其实并不太难,国外已经有了成功的范例:在参考SCI等量化标准的同时,也注重同行的业内评估、社会评价、学术研究的现实转化率、为科研在媒体中的普及所做的贡献等等。这样的一个评价系统会更为复杂,但对严肃的学术研究而言,这种复杂却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