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
通过童话、寓言、儿歌等内容,力图从孩子发展领域所涉及的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数学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知觉能力、创造力、观察力、注意力等方面为孩子将来学好语文打基础。
希望这份文件可以帮助到您和您的孩子。
孩子仍然写不好作文,那家长确实应该着急了。建议家长从基础开始,引导孩子补习。从好词好句好段开始教孩子,例如,写人的表情经常会遇到哪些好词好句好段、写小动物、小植物经常会遇到哪些好词好句好段……一点点学习。出去玩时引导孩子进行口头作文……练习得多了,孩子自然而然就会写了。另外,家长也可以通过阅读的方式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多读一些儿童读物,读得多了,孩子自然也就会写胡小闹 日记 就不错
【歌词】赤とんぼ《红蜻蜓》「赤蜻蛉(とんぼ)」三木露风作词・山田耕筰作曲夕焼小焼の、赤とんぼ负われて见たのは、いつの日か山の畑の、桑(くわ)の実を小篭(こかご)に摘んだは、まぼろしか十五で姐(ねえ)やは、嫁に行きお里のたよりも、绝えはてた夕焼小焼の、赤とんぼとまっているよ、竿(さお)の先【年代】是上世纪80年代的!“晚霞中的红蜻蜓,请你告诉我 ……”这首歌描述坐在池边的小孩与红蜻蜓的对话。【创作背景】这首红蜻蜓的作词者,是诗人三木露风(1889-1964)当年在北海道一座修道院所作, 1921年在童谣杂志[樫の実]以「赤蜻蛉」发表的诗文。其中表达了他对故乡(远在关西的龙野町)的怀想、对母亲的思怀,以及对他童年时光的回忆,1927年,作曲者山田耕筰为之谱曲,因而成为日本著名童谣,传唱数代。一般对这首童谣的内容描述,都认为是三木露风在歌词里回想起儿时被母亲背负著,看著满天飞舞红蜻蜓的情景,以及儿时令他印象深刻的家乡景物。前一阵子,看到几篇持不同观点的文章,并以[童谣之谜]为题,试图窥探作者内心隐藏的故事,引发一些兴趣,遂将这些观点作一整理。1.歌词里的「负われて」,有些争议,由於在日文里,(おわれて)有「负われて」([背负])与「追われて」([追逐])的同音但不同含义,在晚霞满天的情景下,是追逐游玩,或是被背负的情形下看到成群红蜻蜓?作词者对昔日的回想,这两层意义应该都存在,问题在他被谁背负?他与谁在夕阳下追逐游玩?2.对歌词内容,许多人认为是对母亲的回忆(母亲在作者6岁时与父亲离异,并与作者分离),但是这首歌词里没有一字提及其母亲,倒是第三段里有提到一位[阿姐](非亲姐姐),因此,有学者对此认为歌词其实是对他童年的回忆及对陪伴他度过童年岁月一位阿姐(一位家里请来的看护姐姐)的追想,对於早熟的作者,当时童年因为有她陪伴而多了欢乐,但数年后她的离去以及音讯缈然,却成为他生命里不时回想思念的对象。3.从这个角度来看这首歌词,便有不同的意味。从歌词的4段来看,时间序可以是4-1-2-3。故事是这样开始:徘句形式表现的第四段歌词,呈现作者的目前所见所思。一只红色蜻蜓静静的停在木竿上,让他回忆起温馨的童年时光以及一位不复再相见的阿姐-那位曾在他心中留下铭记的人物。犹记当年,曾经与他在晚霞中追逐玩耍,被她背负在背上时看到的晚霞和那些在草原上飞舞的蜻蜓,此情此景犹如历历在目。到山上摘采桑果,和阿姐走过的田野,尝过山林间果实的点点滴滴一幕一幕翻过。人何在?事亦非,而今回想,如隔世,如一场人生幻影,不免一声喟叹。那位陪伴他童年岁月的阿姐,却在15岁时嫁到他乡去了,随著她的离去,作者的恋恋童年也告一段落,不知何故,阿姐也没有再捎回她的支字片语,他与她的人生便从此各奔异途,一生不复再相见。晚霞与红蜻蜓的静止时空,就是他们生命中短暂相会的见证。这就是[红蜻蜓]故事的恋恋童年版本。【简谱】【鉴赏】我太喜欢这首歌了,只能用“音乐无国界”来理解自己。我吃惊的是梦之旅唱的《红蜻蜓》和小学音乐课的歌词有很大差异。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译配成那样的,或许这样小孩子更容易唱吧。《红蜻蜓》的曲作者山田耕作(1886--1965)是日本当代最有名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多达一千五百多首,其中既有大型的歌剧、交响曲,也有各种形式的器乐小曲和声乐曲。著名歌曲《枸桔花》就是他写的。《红蜻蜓》的词作者是三木露风(1889--1964),象征主义代表诗人。这首歌词是他在1921年写成的,从歌词来看,内容一般。1927年,四十一岁的山田耕作看到这首词后,感到很朴实,同时也唤起他对童年的回忆,因为他的童年也是在农村里度过的。对歌词中所描绘的,他深有体会,感到十分亲切,于是他用分节歌形式给这首词谱了曲。歌曲是用五声音阶写成的,全曲仅仅八小节,可是他十分动听而富有情感,极容易上口。所以说,这首歌的流传,是和山田耕作高超的作曲技巧分不开的。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蜻蜓优秀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夏,是蜻蜓最常出没的季节。池塘则是它们的乐园,我最喜欢在那里欣赏蜻蜓。它们一会儿往上疾飞,一会儿又迅速地下降,实在是比人类造的直升机灵巧多了。
蜻蜓的头是圆圆的,脑袋上长着一对突出的绿宝石大眼和一张铁锤似的嘴巴,两对又长又薄的翅膀显得十分轻巧,细细看着像小精灵一般的可爱。突然,一只红蜻蜓像一簇鲜艳的火苗,从我身边疾飞而来,在空中形成如音乐旋律般灿烂的轨迹,那非同一般绚烂的色彩在那些普通蜻蜓群中显得格外耀眼。最重要的是那红蜻蜓与众不同的性格,因为它总是横冲直撞,一会儿贴着水面滑行,一会儿又飞快地在荷叶丛中穿梭,并煽动起其它的蜻蜓追随它。突然间,一只蓝色的小蜻蜓飞过来,轻轻地落在那嫩嫩的荷叶尖上,漂亮极了。让我不禁想起:“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简直就是一幅充满无限生机和情趣的水墨画!
这时,只见以红蜻蜓为首的蜻蜓群快速地朝蓝蜻蜓飞去,我明白它们是在追求配偶呢!只要红蜻蜓争得第一,才能和蓝蜻蜓在一起!此刻,我多想化作一只黄蜻蜓,煽动翅膀卷起黄色的旋律,与它们一起飞翔。
最后,红蜻蜓终于胜利了,它骄傲地伴随着蓝蜻蜓飞向远处荷塘之中,渐渐消失在我的视线里。我愿意是那红蜻蜓,飞翔与比赛,勇争第一。
你见过蜻蜓吗?蜻蜓,不但它的名字好听,还长得很美!
傍晚,我喜欢在田野里散步,观察着成群结队的蜻蜓。蜻蜓的整个身躯细长、苗条、柔美,看上去很轻盈。尤其是它们的脖子最细了,可它的脑袋却很大,更有意思的是它的眼睛,几乎把整个头都占满了,听说它们这眼睛还是构造有些复杂的呢——有许多棱镜叠加似的复眼,能准确无误地看到四面八方。
蜻蜓的颜色更是鲜艳,蓝的像翡翠,绿的像嫩草,黄的像黄金,偶尔有一只红蜻蜓飞过,披着一身红棉缎般的外衣,像小小的鲜艳的火苗。你说,蜻蜓不美吗?
当你走近它时你会发现,它其实时刻注意着周围的动静,一旦发现了食物,用大眼睛死死地盯着它,这食物一般都是蚊子之类的小飞虫,等它看准机会后,便猛冲过去,六只脚同时合拢,紧紧抓着蚊子不放,不管蚊子怎么挣扎,也是大海捞针——白费劲啦!因为蜻蜓脚上的尖刺就像匕首一样无比锋利,蚊子很快就成了蜻蜓的美食了。
用一个成语来形容蜻蜓,那就是才貌双全啊,不仅如此,蜻蜓的勤劳也让我更喜欢它了,它们一家都为人类捕捉害虫,我们要爱护它们。我想,我们人类中有好多就要像它们学习,如果一个人一辈子都没有做过一件对人类有益的事情,不是连这小小的昆虫也比不上了吗?
鲜花,芬芳扑鼻,带你进入甜美的梦想;石头,坚韧无比,带你走上“坚强”道路;蜻蜓,小巧轻盈,带你在树林里翱翔蜻蜓的眼睛占脑袋面积最大,因为它的.眼睛是复眼,由1000-28000只小眼构成的,所以它瞻前察后,环顾四周,捕捉小虫便能百发百中,从不落空。科学家还根据蜻蜓的复眼发明了复眼照相机,一次能拍出几百张照片,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它不仅有一双大大的眼睛,还有两对薄薄的、透亮的、窄而长的翅膀,能够运转自如地飞向蓝天……它还有一条纤细的尾巴,弯成一条美丽的弧线,又似一条绚丽多彩的彩虹……
还有一点,你一定意想不到,它就是——蜻蜓吃的竟是蚊子和孑孓。这也是为民除害,被人们归属于益虫。关于蜻蜓,我有千言万语,我还为它编了一首歌:“入暮渐微亮,一树碧成阴,你若愿陪行,一同追夕阳,蜻蜓点水,漾起思念的涟漪,蜻蜓点水,溅起自由的水花……”这首《蜻蜓点水》的创作灵感就来自于蜻蜓,看它多么自由自在,多么无忧无虑。这种生活何不令人向往呢?但只要心中有它,它就会与你一起翱翔。
清晨,我正在睡梦中,忽然被几个小朋友叽叽喳喳的吵闹声惊醒了,我连忙出了门走在大街上,突然我看见有几个小朋友正在捉蜻蜓,我急忙赶过去一看,原来是我的好朋友小明、小刚和小丽呀,他们正在捉既可爱又漂亮的小蜻蜓。
我走过去一看,小刚东跑跑西跑跑,小蜻蜓被吓的惊慌失措,小刚还是把小蜻蜓抓到了,小刚把抓到小蜻蜓给了小明,我一看,小明的袋子里都已经装满了小蜻蜓,我说:“小蜻蜓呆着这里面一定很难受,小蜻蜓也想在外面玩,就跟我们小朋友一模一样,它们也想自己的爸爸、妈妈呀。”
我接着对小伙伴们说:“小蜻蜓不是用来玩的,它是捕捉蚊子的能手,一天可以吃几百只蚊子,如果蜻蜓都被我们抓去玩了,蚊子就会越来越多,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小刚、小明、小丽一听恍然大悟,小明赶紧把所有的蜻蜓都给放了。
小蜻蜓从袋子里面飞了出来,它们自由地飞在天空上,有一个大蜻蜓绕了一圈又飞了回来,好象在对我们说:“谢谢你们,你们真是个好孩子,我们以后做个好朋友吧?”我们大家都高兴地笑了。
今天,我与弟弟又一次去了“蝌蚪池”。
我们这次去不是抓青蛙,因为青蛙已经冬眠了。而是抓蜻蜓幼虫。
来到池塘,池塘里的水面满是青苔,我见了,高兴地想:说不定用这个当“渔网”,可以抓不少呢!我找来一根大树枝子,朝水里一捞,一堆丝网状的青苔被提了上来,我仔细地翻看着这堆“网”,发现一块青苔蒙盖着一个黑色的东西,拿出一看,竟是一只负子虫!我把它放到盒里,这时突然有一个东西跳了出来,我一看,原来是目标虫,也就是蜻蜓幼虫,因为它咬人很厉害,所以我迅速抓住了它,放进了盒子里,就这样,我们抓了2只负子虫和11只蜻蜓幼虫。
回到家,我便开始观察蜻蜓幼虫了,它有一个圆形的头,上面有两个黑宝石似的眼睛,它的嘴底下藏有一个夹子,只要见到食物,就立刻将夹子伸出来将食物紧紧夹住,然后送到嘴里。它的身子呈暗灰色,背上有两个幼翅,它的身子虽然是灰色,却又透明,可以看见它的五脏六腑,它的腿上有黑色和黄色的斑点。它的尾巴头上有三个尖,它在池塘里趴着,几乎看不出来。
现在,我把它养在盆子里,继续观察它的变化。
一个夏日的午后,我走在一条小路上,看到前方不远处有一只蜻蜓。只见它的眼睛一闪一闪的,尾巴一撅一撅的,穿着五彩斑斓的衣服,在草丛中翩翩起舞,真是美丽极了。
瞧,它停了下来,在草丛中休息呢!我屏住呼吸,眼睛紧盯着它,蹑手蹑脚i地悄悄走到近处,用手一捏......唉!还没碰到它呢,它就飞了。可是,它并没有飞远,就停在不远处的一朵玫瑰花上,像是故意要和我捉迷藏。我紧紧地跟着它,出其不意地猛扑过去......它还是成功逃脱了。
虽然前两次捉蜻蜓都没成功,但我没有气馁。这次蜻蜓停在了小河边。我吸取了前两次的教训,把外衣脱了下来,举在头顶猛罩过去......哈哈!蜻蜓无处可逃,终于被我逮住了。
这只蜻蜓可真漂亮,大大的眼睛,薄薄的纱一般的翅膀,蓝紫色细细长长的肚子,在太阳光下还会变换不同的颜色,好可爱啊!但是想到蜻蜓是一种益虫,我还是忍痛割爱,将它放归大自然了,希望它在大自然中多吃害虫,保卫我们的家园。
夏天到了,草坪上盛开着颜色各异的野花,蜜蜂争先恐后地采着花粉,蝴蝶翩翩起舞,蜻蜓也赶来加入这百花争艳的盛会。
小明和他的伙伴看到这美丽的景象,就想:“捉一只蜻蜓做标本,给同学们欣赏该多好啊!”小明说做就做,他拿来网兜,来到草坪上。瞧,一只穿着红色“连衣裙”的蜻蜓在草坪上飞翔,忽而高,忽而低,忽而快,忽而慢,有时悬在半空中一动不动,就像一名芭蕾舞蹈家一样。有时停在小草上,就像一架小飞机。 尾巴上一环一环的“金项链”,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美丽极了!小明恨不得一下就抓住它。他蹑手蹑脚慢慢地来到蜻蜓身边,用力地向蜻蜓扑去。可蜻蜓太机灵了,小明扑了个空。
蜻蜓飞上了高空中,好像在和天空比高低。没过一会儿,它又轻轻落在草尖上,好像在和小草拥抱。小明目不转睛地盯着那只蜻蜓,心理盘算着怎样才能捉住它。过了一会儿,小明再次悄悄地来到蜻蜓的身旁,乘着蜻蜓和花朵亲吻的空档,奋力地一扑,终于把蜻蜓给捉住了。蜻蜓在小明的手中不停地挣扎着,好似在说:“小朋友,求求你,放了我吧!我可是你们人类的好朋友啊!”小明看到蜻蜓难过的样子,又想到蜻蜓是益虫,于是他决定把它给放了。小明捏着蜻蜓的手指松动了,小蜻蜓扑打着翅膀飞起来了,它并没有飞远,而是在小明的头顶不停地盘旋着,好似在说:“谢谢你,我一定会多吃害虫,报答你们人类的!”
让大家一起保护我们人类的朋友——蜻蜓吧!
今天下午我和爸爸妈妈从马场山回来的路上,妈妈发现了一块湿地,她提议让我们去玩。
没想到刚踏上去湿地的路上爸爸就轻声对我们说:“别出声,有一只蜻蜓。”说完爸爸拿起随身带着的捞鱼的网子往蜻蜓身上一罩,蜻蜓就逮着了。
我看着挺好玩,就把捞鱼网拿到自己手中。学着爸爸的样子一逮,哎哟!没逮着蜻蜓飞跑了。我接二连三逮,蜻蜓飞东飞西的躲,它把我惹的团团转,像是在说:“哈哈,你逮不着。”
这时妈妈来了,对我说:“你要悄悄的走过去,尽量不要让蜻蜓发现你,把网子抬到蜻蜓上方,猛的一扑,蜻蜓就落网了。”我试了好几次还是没有成功。“你网子抬太高了,蜻蜓有时间逃走了。”妈妈大声喊到。我又试了几次,终于一次冒冒失失的蜻蜓入网了。
蜻蜓在网子里拼命向上冲,像要把网冲破一样。我把手伸进网子里抓住它玻璃般的翅膀,把它从网子拿一出来。我第一次这么进距离的观察蜻蜓。它全身都有白色的小短毛,爪子上也有,两只红红的大眼睛一个会弯曲的尾巴,红色的,真是太漂亮了,爸爸还给它拍了照。
抓完蜻蜓我们就开开心心的回家了。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首杨万里写的《小池》,伴着20xx的夏风闪亮登场了!
提起蜻蜓我们无所不知,它可是人类的好朋友呢,帮助人们消灭蚊蝇等害虫,现在我就介绍介绍它的捕虫本领:蜻蜓可以飞一小时都不着陆。它眼睛非常尖锐,专捕食蚊子、小型飞蛾、叶蝉等。一只蜻蜓每时能吃20只苍蝇、或者840只蚊子。它产在水中的卵,孵化成稚虫附着在水草上,也以蚊虫的孑孓(jiéjué)为食。大家说,蜻蜓的功劳是不是挺大的呀!
因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蜻蜓的种类越来越少了,在城市里也很少能看见自由飞翔的蜻蜓了。但即使这样,还有些小朋友捉来玩,却让那些蚊蝇暗自偷笑。
有时候看到漂亮的蜻蜓,和它那扇动的透亮的双翅,我也忍不住想捉来玩,姥姥就对我说:“蜻蜓是益虫,你一定要保护它们。我们小时候因为没玩具可玩,也没人告诉我们蜻蜓是益虫,不能捉。到了夏天,尤其是快下雨的时候,满天遍野都是低飞的蜻蜓,我们就疯捉蜻蜓,还把蜻蜓美丽的双翅撕下,当纱裙玩,使许多蜻蜓死于非命,现在想想特别后悔。你们现在可不能再这样了。”
快加入到保护蜻蜓的行列中来吧,别让蝇蚊四处猖狂、传播疾病、危害健康。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反思摘 要:童话是小学中低年级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以往由于没有去全力理解儿童,忽视了从儿童的特点和需要出发,使童话教学当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功利化和表演化两种倾向.小学语文教学功利化的主要表现一是受语文工具观的影响,将童话教学作为语文知识技能训练的手段;二是过于强调道德教化和思想教育的使命.表演化就是不根据童话的具体特点来选择恰当的教学形式,而是为形式而形式,为表演而表演.关键词: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反思童话是一种从童年的视角出发,用儿童的语言叙述童年的生活场景(或模拟儿童生活场景) ,表达童年的特殊感受和体验的一种儿童文学样式,具有神奇性,幻想性,叙事性及儿童性等特征.表达童心世界的天真,稚拙,勇敢,奋发向上,生气勃勃的原始生命之美为其精神本质.儿童在阅读童话时,常常会为那些鲜活逼真的人物形象所打动,被作品精彩离奇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对种种如梦如幻的生活场景心向往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尽情地渲泄自己的情感,释放自己的活跃的想象力,获得如游戏般的快乐体验.同时不知不觉中,在他们的内心也建立起了生活的常识,形成了为一般生存和融入社会群体的必要的价值观念,作为方式和情感模式.因此,童话深受儿童喜爱,也是小学中低年级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如第九套全国通用教科书就将童话作品主要安排在小学1~3年级,共有十几篇.我们的语文教学虽然意识到了童话的重要性,但在很多时候由于没有去全力理解儿童,没有从儿童的特点和需要出发.因此,在童话教学当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功利化和表演化两种倾向.一 内容功利化功利化的第一种表现:受语文工具观的影响,将童话教学作为语文知识技能训练的手段.出于对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将语文课上成政治课的反拨, 80年代以来的语文教学将工具性提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突出了"双基"的地位.教材编制也采取了以知识与能力为中心的逻辑序列,这种转变对新时期以来的语文教育朝科学化方向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有较大的片面性.表现在童话教学中,就是忽视了作品的人文内涵和不同作品在语文教育中的不同功能.有学者按课文的类型及不同类型的功能各种方式,将课文分为"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四种类型."定篇"用以学习经典的丰厚内涵,"例文"用以学习其生动显现的关于诗文和诗文读写的知识,"样本"用以学习其阅读过程中形成的读写"方法","用件"则主要指"语文知识文","引起问题文"和"提供资料文"等[ 1 ].可见,不可能在所有的童话课文教学中都进行"语言与文字的训练",达到"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的目的.因此,要正确处理好童话教学中工具性与艺术性的关系.童话是儿童喜爱的与儿童心理为契合的一种艺术形式,在教学中,应以艺术性为主要内容,否则童话教学对于儿童来说只是一种被强迫的负担.功利化的第二种表现:过于强调道德教化和思想教育的使命,即要在每篇童话教学中,通过分析和挖掘都要"告诉儿童一个道理",完成道德劝诫和思想教育的使命.这种倾向观表现在教材的选编上,也表现在课堂教学之中,如《骄傲的孔雀》告诫儿童要虚心,不要骄傲,《小猫钓鱼》表达了做事不能三心二意的主题,《一只小雁》告诉孩子们不能离开集体的道理,《神笔马良》,《卖火柴的小女孩》向503收稿日期: 2009 - 12 - 15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XJK08QJJ006)作者简介:李宣平(1969 - ) ,男,湖南茶陵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儿童揭露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这种重教化的童话教学忽视了童话的特点,忽略了儿童的精神活动和独特的文化,它是从成人世界的现实原则出发的结果.它将儿童视为"不完善的人",是尚不了解世界,尚无能力,尚没长大的人.将儿童时代设定为一个准备时期,"准备成为未来的行为者".事实上,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儿童文化是审美的,感觉的,移情的,热情的,成人文化则更多的是科学的,理性的,冷静的;儿童文化中充满了想象和创造,成人文化更多的是理性和重复".《小猫钓鱼》中的小猫(代表年幼的儿童)在美丽如画,生机盎然的大自然里,与蜻蜓和蝴蝶追逐嬉戏,而不是"专心致志"地钓鱼(代表工作) ,这正是小猫天性的自然流露,是儿童文化的一个表现,我们为什么非得要求它像猫妈妈一样抵御外在的"诱惑",而去从事"钓鱼"这类成人世界中严肃而重要的事情呢 《小猫钓鱼》进入语文课本,以及批评"三心二意"教学主题的确立正是成人文化中心意识的表现.这种成人文化中心意识是传统价值观念影响的结果.在我国封建社会以君权,父权,夫权为中心的传统文化中,是非常轻视,漠视,甚至无视儿童的存在的.因此,尽管几千来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可谓汗牛充栋,被誉为"诗的国度","散文大国",但真正意义上的童话作品少之又少.虽然"五四"以后,随着西方民主与科学精神的东渐,人的价值,儿童的价值开始被发现与确立,作家开始关注儿童,创作了大量儿童文学作品,有些儿童文学作品被选入到小学语文教材,但一些作品仍受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站在成人的立场进行训育,而没有真正深入到儿童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兴趣与需要.童话教学道德教化也是对我国"文以载道"文艺理论无意识继承的结果.在古代,文学创作和学校教育都非常强调道德教化功能.孔子对《诗经》的评价是:"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毛诗序》也说:"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汉代要求文学创作"发乎情,止乎礼义".到宋代的程朱理学更是将道推到至高的地位,认为"文皆从道中流出"(朱熹《朱子语类》) .清代桐城派始祖方苞认为,文章要阐明"义理".古代小学的教材,如《三字经》,《千字文》,《增广贤文》等的内容也是以道德劝诫为主.这种"重道"的传统通过几千年的承袭还成为我们民族的心理积淀,一直影响到现在.因此,在创作童话作品,对童话作品选编和进行童话教学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它的教育功能.由于在教学中一些教师太急于对作品的教育意义进行提取,儿童文学课就很容易变成德育课,异化了语文课程的目标与功能.事实上,童话作为一种文学样式,与其他文学作品一样,不只是具有教育功能, 它还具有认识功能与审美功能[ 2 ].所谓认识功能,就是通过阅读童话作品,可以学到自然和社会知识,如课文《小蝌蚪找妈妈》,如果着眼于知识教学,可以教给学生关于青蛙的生长过程知识,即由卵子到蝌蚪再到青蛙的成长阶段.但这也并不是语文课程的主要任务,而是常识课程的任务.因此,认识功能与教育功能一样,只能是儿童文学教育的次要功能.我们在儿童文学的教学过程中,应更多地关注其基本的,主要的功能———审美功能.通过儿童文学教学,使学生获得美的体验,生命的感悟和情感的熏陶.二 形式表演化童话作品一般具有较强的故事性,人物形象鲜明生动,许多教师在教授童话作品时,喜欢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进行表演.实践证明,如果使用恰当,这确实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符合小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有助于他们理解其中的形象.也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3 ]将童话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可算得上是一种语文实践活动,它能有效地弥补课文内容,向课外拓展和延伸,是课文内容的补充,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滥用表演的现象,他们只追求表面的热闹与好看,特别是在一些公开课中,表演只是做给旁人观看的.在还没有让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的情况下,就急于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有的表演许多学生参加,学生加入自己的想象,表演得热热闹闹;还有的教学中,让每个学习小组轮番上台表演,语文课上成了表演课.如《小蝌蚪找妈妈》一课,学生读了一遍课文之后,教师让学生记住台词,思考小动物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并加入自己的想象练习表演,然后组织学生表演,让学生扮演小蝌蚪,鸭妈妈,小鸭子,青蛙,大鱼,大乌龟,大白鹅.表演化还有一种表现:一些教师将童话作品制成多媒体课件完完全全搬到屏幕上,声,光,色,形样样精美,颇为热闹与好看,但整个课堂缺乏一种内在的审美精神,缺乏与学生深度的心灵交流,难以取得好的效果.因此,在童话教学中,应根据童话作品的具体特点来选择恰当的教学形式,不能为形式而形式,为表演而表演.参考文献:[ 1 ] 王荣生. 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 ].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2 ] 吴中杰. 文艺学导论[M ].小学语文教学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Z].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浅谈小学语文中段的童话教学 麦斜镇中心小学 习莉莉 童话作为一种文字浅显的儿童文学体裁, 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 文学形式, 简单的故事中往往蕴藏着丰富的哲理, 告诉孩子们真、 善、 美的道理, 教会他们如何去爱与宽容, 带给孩子们无尽的想象与启迪。 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 在如今提倡教改新理念的大环境下,我们更应该好好地利用这些资 源,促进语文教学。 下面就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和自身具体情况提出一些童话教学 的策略,主要从教学方法、反馈与评价及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这 几方面展开,粗略谈谈自己对于中段童话类文章教学的点滴看法。 一、 教学方法 1、 氛围渲染,激发兴趣 孔子说: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心理学 家认为,兴趣直接构成学生的学习动机的主要成分。要想让学生 有阅读童话类文章的欲望, 必须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类文章的兴趣, 挖掘他们深藏于内在的无限潜能。一篇好的童话类文章就是一个 精彩纷呈的故事,在教师先示范朗读这些故事时,就应该欲擒故 纵,吊足学生的好奇心。 2、 朗读领悟,感受美好 童话类文章教学时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教法,而朗读就是其中 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童话语言优美自然、活泼明快,词语简单 1 重复,象声词多,非常适于朗读,而在不同的年段,童话类文章 的朗读都有不同的侧重点。中段学生的朗读,要带着问题思考, 读出文章中蕴含的道理和含义,通过一些关键词语体会作者的感 情,学习感悟的基本方法,学会理性思考。 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朗读形式,如分角色朗读、自由读、个 别读等,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语感等方面的培 养也是极有好处的。比如,现在四年级上册教材,我刚刚上完第 三单元的四篇童话类文章,在学习《去年的树》一课时,要求学 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学生分别读出小鸟、大树、树根、门先 生、小女孩等角色的恰当语气,让大家都参与进来,给大家提供 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在读中品味童话的语言,感知文章 整体,受到情感的熏陶。 “文章不是无情物” ,教师要挖掘文章中的“情感因素” ,拨 动学生内心深处的那根“琴弦” ,让学生深入到角色内心,带着情 感朗读,让美的气息渗透到教室的每个角落。 3、 情境体验,再现神奇 叶圣陶先生说过: “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 揣摩,而是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语文课程标 ” 准》中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 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可见,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对于 学生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人反应和个体差异性, 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 , 2 和独特见解,使学习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 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经过巧妙的设计,个性化的 解读文本,引领孩子们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孩子们将惊奇、激 动等不同情感融入到对文本的理解和个性阅读中,让孩子们到课 文中走个来回,轻松走进童话类文章人物的内心深处。 童话教学的内容十分吸引学生,深受他们的喜爱,但是我们 并不能把它当做讲解故事那么简单,还需要让学生明白看似简单 的故事背后隐藏的含义。 文本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教师应该恰到好处的引领孩 子们体验角色。让孩子们带着生活走进童话,带着童话赋予我们 的新知重新踏入生活。 4、 现实对比,体会虚实 幻想、虚构,这是童话类文章最基本的特点,童话类文章故 事的基础就是想象,想象是童话的翅膀。英国作家布瑞南说道: “想象意味着让脑中的小鸟飞出樊笼,然后看着它翩然入云。 中 ” 段学生的思维初步发展, 因此需要教师引导他们认识幻想与真实、 虚构与现实的关系,引导学生分辨其中的真实部分与虚构部分。 5、 角色表演,情景再现 童话教学的课堂应该是丰富多彩、活泼生动的。要想让课堂 更真实,更富有趣味性,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儿童的表演欲十 分强烈,而童话表演就是他们非常喜爱的一个表演方式,中段的 学生自控力比低段稍强些,教师更容易掌控课堂,不容易出现课 3 堂上乱成一锅粥的局面。而学生通过表演,能更主动地理解文章, 把握形象,并且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了生动的语言练习,促进学 生心理素质、社交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只要能把握住度,这就 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 比如我在上《巨人的花园》这一课时,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断, 刚旅行归来的巨人和被小男孩点拨后的巨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在课文中,巨人的一些语言是具有鲜明特色的,我就让一些学 生来表演这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再加上夸张的脸部表情和肢体 动作,让孩子们更深刻地认识了这“两位”巨人。 6、 积极训练,创编内容 学习了这么多童话类文章, 孩子们都有自己创编新童话的 欲望,中段学生已经开始初步练习写作文了,也学会了一些简 单的写作技巧,而且他们对童话有兴趣,这样就更有写作的热 情了。并且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文章的逻辑感也更 强,加上这段时期是想象力最活跃的时期,教师们可以善于利 用这一点,让他们自由发挥,插上想象的翅膀,尽情地在童话 世界里飞翔。比如我班上一名男生自己创作的童话,小鹿就说 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话: “美丽的鹿角差点让自己送命,而丑陋 的鹿脚却救了自己一命。 ” 二、 反馈与评价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过程及其结果做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每一位学生都 4 有其独特的一面,在童话类文章的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反馈,善 于发现并肯定他们的长处和闪光点,采取灵活的评价方式。这样 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对童话产生兴趣,进而对语文和其 他学科都产生兴趣,今后能更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从而促进 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三、 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当然,在童话类文章的教学中,我们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 在现实教学中,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师不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 个体;有些教学形式并没有发挥到真正的作用;教学方法单一等等。 童话类文章,作为一种在儿童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与儿童的 心理特点、创造想象力密切相关的儿童文学体裁,是小学阶段一个比 较重要的方面,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并且,童话宣扬 的真善美的思想,在学生人格养成方面具有非凡的重要性。因此,这 类文章理应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 在此,我只是简单说说我对小学中段童话类文章教学的一些体 会。供同行参考。 参考文献:1、王全根、赵静 《儿童文学与中小学语文教学》[M]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方卫平、王昆建《儿童文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103/128 5 6
214 浏览 4 回答
316 浏览 2 回答
152 浏览 4 回答
190 浏览 4 回答
215 浏览 2 回答
235 浏览 5 回答
115 浏览 4 回答
282 浏览 5 回答
103 浏览 3 回答
233 浏览 2 回答
230 浏览 5 回答
122 浏览 3 回答
172 浏览 6 回答
321 浏览 4 回答
325 浏览 6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