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技术路线的确定
技术路线的论证确定用于指导产品开发方向。从技术成熟度,目前商用车领域智能悬架系统应用均为半主动悬架,半主动悬架技术采用调节阻尼的方式实现半主动控制;从成本上,主动悬架成本高出半主动悬架3-5倍,与商用车用户价值不符,性价比不如半主动悬架;从汽车智能化发展上,半主动悬架可实现电动控制,从传感器精度、安全性、可靠性足以支撑辅助驾驶和有条件自动驾驶。从商用车行业发展趋势来看,判断悬架系统发展基本趋势为:半主动-主动-智能化;控制方面:功能实现过程为:多挡位可调-自适应连续可调-预见性智能控制。
2. 关键技术实现路径的确定
半主动悬架系统的关键技术为机电一体化控制技术,目前行业主流路径是硬件与软件打包由供应商提供,包括后期悬架系统调校均有相关供方承担进行。由供方提供软硬件技术意味着主机厂完全没有自主技术权,没有主导设计的话语权,关键核心参数均由供方掌握,属主机厂黑匣子件,且成本高昂。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家鼓励自主创新,鼓励企业掌握核心关键技术。自主开发控制系统是未来主机厂考虑选用的开发模式,与供方进行硬件及变阻尼减振器的联合开发或联合调校。
3. 较传统悬架开发的差异性方法探索
传统悬架系统的开发是在一个知识领域内容开展的系统设计,而半主动悬架系统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开发设计的过程包括建模和仿真、样机原型系统和部署三个阶段。开发过程是跨学科设计;包含了四门基础的学科:电学、机械学、计算机科学及信息技术。设计阶段,从涉及的设计职能部门也能看出跨学科的差异,传统悬架系统的开发涉及部门有整车级部门、底盘、试制试验部门、采购部门等;而半主动悬架系统开发的部门增加了电控部门、电器部门等。基于传统悬架的差异,需要在开发初期确定好协同设计的策略,跨部门的沟通模式等关键事项。
4.全新产品研发中风险管控思维的运用
全新产品研发中风险管控思维的运用:随着智能化悬架系统产品的复杂度提升,风险管控思维需前置,从设计初期就应开始渗透到设计当中。该风险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主观上的不确定,半主动悬架系统为全新开发的产品,缺乏类似开发的经验,开发阶段各个环节存在主观考虑不全面;二是客观上的不确定,半主动悬架系统是跨学科的系统,系统本身存在不确定性。针对风险需实施风险管理,降低风险。基于目标的确定的,开始风险识别,风险分析评价,风险决策及风险实施,最终按照PDCA流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