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诗注》刍评《寒山诗注》,项楚著。中华书局2000年3月第一版。全书64.1万字。校注正文、引用书目、附录(搜集了有关寒山事迹和传记、诗集的序跋和叙录、拟作等)1036页,前言、诗句索引等113页。首附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传周文绘的《寒山拾得图》,《四部丛刊》景宋本《寒山子诗集》、日本宫内省藏《寒山诗集》、《四部丛刊》景高丽本《寒山诗》书影各一帧。本书不仅为项楚教授的最新著作之一,也是目前国内外学术界有关寒山研究的最新、最为重要的成果,是我国文学、佛学、语言学、古籍整理乃至整个文化研究领域中的一项值得注目的成就。寒山何许人也?上个世纪编写的一些文学史教材中没有涉及。寒山诗在其产生的唐代确实没有什么社会影响,不过时而为禅师引用以化人而已。降至宋代,开始受到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朱熹等文人的喜爱和摹拟,但并没有在正统文学中取得一席之地。“五四”以后,胡适等人提倡白话文学时,一度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不久又重归沉寂。然而,近几百年寒山诗来一直在日本受到重视和推崇;上个世纪50-60年代,美国“垮掉的一代”更是奉寒山为偶像。今天,西方的寒山热虽然已经消褪,但寒山已然与屈原、李白、杜甫、苏轼这样的大诗人具有同等的知名度,寒山在世界文学上的地位已然确立。西方学术界,从1950年代开始即出现了寒山诗的选介、选译本。如:阿瑟·韦利(Waley, Arther)《寒山诗二十七首》(27 poems by Han-shan),载《邂逅》(Encounter)第三卷第三期(1954年9月),第3-8页;主要属于翻译。伯顿·沃森(Watson,Burton)《寒山:唐朝诗人寒山诗100首》(Cold Mountain: 100 poems by the T’ang poet Han-shan),纽约·格罗夫出版社(New York:Grove),1962年;既有翻译,也包括介绍。对寒山诗展开深入研究的滥觞,得数吴其昱的《寒山研究》(A Study of Han-shan),载《通报》(T’oung Pao)第四十五卷第四、五合期(1957年),第392-450页。再后,加里·斯耐德(Snyder, Gary)付梓了《乱石和寒山诗》(Riprap & Cold Mountain poems),此为著作第七种,圣·弗兰西斯科:四季基金会(San Francisco:Four seasons Foundation),1966年。步入1970年代,罗伯塔·斯坦伯格(Stalberg, Roberta)写出了其博士论文(ph. D. Diss)《寒山诗集》(The Poems of the Han-shan Collection),俄亥俄州立大学(Ohio State University)。1983年,雷德·派恩(Red Pine)的译注本《寒山诗全集》(The Collection Songs of Cold Mountain)问世,汤森港:科波·坎农出版社(Port Townsend: Copper Canyon)。较新的成果,为罗伯特G·亨里克斯(Robert G. Henricks)译注的《寒山诗全注全译》(The poetry of Han-shan: A Complete, Annotated Translation of Cold Mountain),见于《SUNY 佛教研究丛书》(SUNY Series in Buddhist Studies),奥尔巴尼: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0年。日本上个世纪的研究成果主要有:渡边海旭监修的《寒山诗讲话》,京文社书店,1933年第二版。太田悌藏译注《寒山诗》,东京·岩波书店,1934年初版。入矢义高译注的《寒山》,为《中国诗人选集》之五,东京·岩波书店,1958年初版,1961年第二版。入谷仙介、松村昂译注《寒山诗》,属《禅语录》第一三种,东京·筑摩书房,1970年。另外,1990年代还问世了另一种研究专著。1989年,韩国也出现了金达镇译注、崔东镐解说的《寒山诗》(世界社)。在中西方寒山诗研究热潮的推动下,中国大陆和台湾也陆续问世了几种著作,如:曾普信编注《寒山诗解》,台湾花莲·华光书局,1971年12月30日初版。陈慧剑《寒山诗研究》,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9年9月第二版。钱学烈《寒山诗校注》,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10月第一版。 郭鹏《寒山诗注释》,长春出版社,1995年3月第一版。钱学烈《寒山拾得诗校评》,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年7月第一版。上述著作,质量参差,良莠不齐。1992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梅维恒(Victor H. Mair)教授,将罗伯特《寒山诗全注全译》与其他人的著作,作了全面的对比和评价。文章认为,以寒山诗研究为视角,可以窥见世界汉学界的的一大弊端:即几乎全然漠视中古汉语俗语言原典中的口语及俗语言成分,而且以割裂词为代价而过分关注单个汉字,无视中古汉语俗语言的语法特征。[1] 《寒山诗注》的首要贡献是,正好弥补了西方寒山诗研究乃至西方汉学界研究存在着的语言学方面的这一大遗憾。寒山诗为研究唐代口语词汇的基本材料之一。而众所周知,项楚教授是研究唐五代俗语言的行家里手,他善于广泛运用包括佛、道等方外典籍在内的各种传统文献以及俗文化文献,以细致入微地辨析难于索解的、特别是貌似平常的俗语词。《寒山诗注》延续和发展了这一传统。寒山诗第O七六首:“有汉姓慠慢,名贪字不廉。”项教授认为,“汉”字是对男子的鄙称,源于北朝胡人鄙视汉人;因长期沿用,汉人彼此或亦称“汉”,且轻蔑之意如故;并举出《北史》、《北齐书》的用例,以及寒山诗中的其他五处例子。(第206-207页)一般不会注意的“汉”字,竟然会隐藏着如此深的语义和历史背景!寒山诗第O七七首:“暖腹茱萸酒,空心枸杞羹。”项教授曰,“空心”即空腹;空腹进补,药效最佳;该句意谓空腹服用枸杞羹。用例则撷自《道藏》本《四气摄生图》、《上清经真丹秘决》、慈受《拟寒山诗》第四三首、欧阳修《与梅圣俞书》。又以《抱朴子内篇》、《太平广记》等证明,古人相信服枸杞可以延年益寿的习俗。(第208-214页)其次,对口语俗词之外的其他生词僻典和佛家语汇,作了推源溯流式的考释,达到空前的水平。寒山诗第一九一首:“有身与无身,是我复非我。如此审思量,迁延倚岩坐。足间青草生,顶上红尘堕。”项教授从茫茫佛教典籍中,探明“足间青草生”典出自《观佛三昧海经》卷一:“菩萨是时入灭意三昧,三昧境界名寂诸根。诸天啼泣泪下如雨,劝请菩萨当起饮食。作是请时,声遍三千大千世界,菩萨不觉。有一天子名悦意,见地生草,穿菩萨肉,上生至肘,造诸天曰:奇哉男子,苦行乃尔,不食多时,唤声不闻,草生不觉。”中国佛教文献中,如敦煌本《八相变》、《明觉禅师广录》等中并有化用。(第493-495页)寒山诗第一九八首:“世间何事最堪嗟,尽是三途造罪楂。”粗粗一看,似乎文从字顺,没有什么值得特别留意的。项教授却说:佛教谓造罪之人死后当受恶报,“楂”则是对人的鄙称,又写作“查”等,如王梵志诗第一八七首“饮酒妨生计,★扌雩蒲必破家。但看此等色,久后作穷查。”宋释圆悟《枯崖漫录》卷中亦有“娘生爷养 好儿女,也有许多无赖查”之句。(第512-513页)一下子即拨开了迷雾,显露出文字后面的底蕴。还需要指出的是,《寒山诗注》梳理出了后人大量化用寒山诗的情况,这不仅令我们更为真切地感受到了寒山诗对后世的深远影响,而且为我们进一步从佛学、文化学等角度进行探索指明了方向。比如,寒山诗第二O一首“千年石上古人踪,万丈岩前一点空。明月照时常皎洁,不劳寻讨问西东”,即至少为唐代和明代禅僧在参访或应酬时所用。第三,在中国下层文人文学、佛教文学、比较文学等方面的贡献。该书的前言部分,准确地概括和勾勒出了寒山和寒山诗的面貌。(1)、寒山此人生卒年不详,姓名亦不传;因长期居于天台山的翠屏山(别称寒岩、寒山),故而自称寒山或寒山子。有关其时代和生平等,一种说法认为是初唐贞观时人,疯狂贫士,其诗集乃台州剌史闾丘胤令僧道翘搜集编纂;另一种说法曰,为中唐大历时人,其诗集由徐灵府在宝历初以后编辑和作序。作者认为,后者最近真实。(2)、现存寒山诗或许不是其诗作的全部,其中也可能混入了别人的诗。诗的思想驳杂不纯,大致可以分为世俗诗、隐逸诗和宗教诗三类。世俗诗主要写于前期,其中的一些抒情咏怀诗表现的民本思想、怀才不遇的悲慨、对亲朋好友的深厚情意,与唐代一般士人并无二致;生活场景诗,有的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有的则为对人生无常的反复喟叹――这成为他通向佛道的途径;大量讽世劝俗诗,并不只是对社会不平的批判和冷眼旁观,而是以一个下层民众导师的身份而劝诫。隐逸诗中数量最多、最具特色的是后期处于寒岩时的山林隐逸诗,它们表达了对天台山的礼赞,记载了在这儿和生活和感受。宗教诗,表现了诗人从道教到佛教的心路历程,佛教的信仰愈老愈笃,他批判粗鄙的僧侣,倾慕禅宗的心王,但又流露出居士的意识;宣传教门观念的诗,反映了唐代民间佛教的实际形态;禅悟诗在具体的形像的描绘中,创造出一种充满哲理的悟境,这正是其魅力所在。总之,寒山诗的基本倾向是佛教的精神。拾得诗大体都是佛教诗,没有超出寒山诗的范围。(3)、艺术风格多样化:其化俗诗,多用白描和议论的手法,俚俗的语言;隐逸诗多著力于风景描写,力求创造禅的意境;……总的风格是,不拘格律,直抒胸臆,或俗或雅,涉笔成趣。后人称这种诗体为“寒山体”。总之,作者认为,寒山是以王梵志诗为代表的唐代白话诗传统的直接继承者,是继王梵志之后唐代白话诗派最重要的作家;但寒山诗又自有其特点,浓重的个性色彩中焕发出醇厚的人性之光。作者还在注释中,追根溯源,探赜发微,凸显出了寒山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前影后踪。这在该书中俯抑即是。如大家熟知的苏轼《江城子》词(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即“十年生死两茫茫”),与寒山诗第一三四首的意境颇有相似之处:“昨夜梦还家,见妇机中织。驻梭如有思,擎梭似无力。呼之回面视,况复不相识。应是别多年,鬓毛非旧色。”同是梦见久别的妻子,只是内容或有生死之异尔。(前言第6、16页,注释第344-346页)至于陆游、黄庭坚等许多诗人,也对寒山子具有特殊的兴趣。第四,对中国文化史研究的贡献。如前所述,作者在考释阐明词语短句时,善于运用自己在佛教典籍和义理方面的精深修养,阐释佛教术语,探索与佛教有关的语辞或者典故,并洞察出非佛教性题材背后的佛教性因素,发抉出佛教性题材中伏匿着的中华文化底蕴。这使得本书在汉语史、文学史、宗教史方面的成就和价值之外,更具有了思想史、文化史和社会史等方面的成就和价值。该书发明原著里中国文化和佛教文明等背景因素的例子,几乎充满了每一书页。如寒山诗第O七五首“贪淫状若猪”一句,实际上反映出我国历来对猪既贪且淫的习性的认识,从《左传》到唐代牛僧孺《玄怪录》,例子不胜枚举;甚至印度文化中也有类似的看法,如《增一阿含经》即有“若有一人,习于淫欲,作诸恶行,亦不羞耻,……是名为人如猪。”(第203-205页)这实际上还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中国文学史上的猪八戒这一形象。寒山诗第O七七首“饶你居犀角,饶君带虎睛”,古人以为犀牛之角和虎睛皆有辟邪避祸解毒之效,故而多食之或带之,作者前一句举了从《抱朴子》到《太平广记》等五条书证,后一句的书证更多达十一条!第五,对中国古籍整理方式方法的创新。本书包括寒山诗注和拾得诗注两个部分,共收入寒山诗313首,别附佚诗12首,拾得诗57首,别附佚诗6首。校勘方面,以四部丛刊景宋刻本为底本,校以日本宫内省本、正中本、高丽本及四库本等善本,以及其他传世版本、古注本、宋以前的禅宗语录和著述。堪称海内外寒山诗的最为完整和可靠的定本。实际上,该书的最大贡献不是简要精当的校勘文字,而在于作者在进行丰赡详明的校注的过程中,时刻立足于文化史这一大的视野。一般来讲,传统意义上的校注,只是作校勘学角度的字词判别复原,以及语言学角度的释字解词。本书的校注则除了训释字词、发明典故、阐述原作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方面的底蕴之外,还始终注意凸现寒山诗出现的时代背景,从若干个方面揭示出寒山诗背后的文化氛围及其承传流变。故而本书不仅仅是对寒山诗本身的研究成果,更是认识中国古代社会、特别是中古时期文化的一个宝库。这是更高一个层次上的校注,是对中国古籍整理方式方法的创新。――实际上,项楚教授的所有论著都贯穿了这个特点。比如,寒山诗第O九六首“学道多沙数,几个得泥丸”,“泥丸”有时可解作泥弹丸,但在此处,则应是道家之语,意谓成仙。道家之“泥丸”本指上丹田,佛教也有“泥丸”一词,即涅盘之异译;佛教既以之作为修行之终极境界,所以道教遂也将“泥丸”作为本教修炼的最高境界,即成仙上升。至于别的寒山诗本子有作“泥洹”者,盖是以为寒山诗的“泥丸”乃涅盘之意,故改书为“涅盘”的异译之一“泥洹”也。(第259-261页)总之,穷尽性地校勘、注释了唐代白话诗人寒山和拾得全部诗作的《寒山诗注》,是传统治学方法与现代学术思潮相结合的产物。该书充分发挥了作者国学根柢深厚、精于校勘考据、谙熟佛教和其他四部典籍、擅长融会贯通的治学特色,以考证为本,表达了作者的许多独得之秘。作为治学方式的典范,该书得到了海内外学术界的公认。它的出现,不仅填补了国内学术界的一大空白,更直追和超越了海外的研究水准,和作者的《王梵志诗校注》及其他俗文学研究成果一起,改变了我国文学研究领域中忽视俗文学这一局面,揭开了中国俗文化研究的新的一页。
英语翻译论文写作方法
随着翻译学科的发展,翻译研究在横向的广度与纵向的深度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怎样写英语翻译论文呢?
1、选题及资料查阅
对任何一项学术研究活动来讲,选择合适的课题都是至关重要的,尤其对研究成果具有决定性意义。在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笔者以翻译研究为主要研修方向,经过广泛阅读该领域的学术期刊论文和专著,较为熟悉国内外翻译研究的现状。加之入学伊始便在导师指引下从事中国典籍翻译研究,随着大量阅读和学习有关典籍英译及其研究的著述,自己对该领域尤其儒家经典《论语》的英译现象产生了兴趣,并逐渐进行较为深入的了解。
一般情况下,资料查阅在选题之前就已展开,因为资料是确定论文选题的重要依据,但其后的文献查阅工作更具重要意义。围绕《论语》英译这一现象,自己开始进一步的资料搜集和研读。初步调查和梳理发现,儒经《论语》的外译,始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完成于1594年(一说1593年)的拉丁文译本(马祖毅、任荣珍,2003:34),至今已逾四百年。而第一个《论语》英语全译本为柯大卫(David Collie)所译,作为《四书》(The Chinese Classical Work Commonly Called the Four Books)的一部分于1828年在马六甲出版,距今也近乎两个世纪。近年来,国内学者对《论语》英译本的关注和研究越来越多,除了较为集中于理雅各、翟林奈、韦利等所译的早期经典译本,也开始着手庞德、刘殿爵、安乐哲和罗思文(合译)等现当代译本的探讨。从手头掌握的资料来看,海外《论语》英语全译本已超过三十个。调查还发现,作为早期主要海外英语全译本之一,20世纪初就已出现的Leonard A. Lyall的《论语》英译本迄今鲜有研究,比如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未能搜寻到专门研讨该英译本的文章翻译学的论文写作技巧翻译学的论文写作技巧。由于材料新本身是学术创新的重要表现之一,因此有理由初步将该译本作为自己撰写一篇翻译研究论文的研究对象。
通过对更多资料爬梳剔抉,笔者掌握了译者Leonard A. Lyall及其《论语》英语本的基本情况。譬如,Leonard Arthur Lyall中文名叫赖发洛,是英国汉学家。1886 年以海关洋员的身份来华,在华40余年。赖发洛《论语》英译本书名为The Sayings of Confucius, 由位于伦敦的朗曼斯·格林公司(Longmans, Green and Co. Ltd.)在1909年9月初版刊行,并先后于1925年10月和1935年9月印行第2版和第3版。这里所采用的研究对象是第3版,全书不足130页(其中正文共计102页),是篇幅较为简短的《论语》英语全译本之一除了英译《论语》之外,他还分别翻译《中庸》(1927)和《孟子》(1932)两书并数次再版。1934年,他编著的现代世界丛书《中国》在伦敦出版,向西方介绍中国。然而,由于有关赖发洛《论语》英译本专门研究的学术论文迄今付诸阙如,因此决定将对该译本的文本细读作为自己进一步研究的基础,希望有所发现,或许为当下中华典籍外译及其相关研究提供些微借鉴和思考。
2、提纲构建
在研读赖发洛《论语》英译本过程中,笔者发现译者所贯彻始终的翻译基本策略和具体翻译操作方法与其对汉语特点的认识、翻译理念的追求等息息相关,而这些又充分体现在该译本的“前言”(Preface)和“导语”(Introduction)中。例如,第3版“前言”(1935)仅一句话,告诉读者再次修订译文旨在使其“更接近于汉语原文”(bring it nearer to the Chinese)(Lyall,1935:vi)。值得一提的是,第2版“前言”(1925)不仅强调该版译文“比初版更加接近字词对应”(more nearly word for word than it
was in the first),而且指出汉语原文的两个特点:难懂(hard to understand)和多义(more than one interpretation),并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总是易读的译文绝非“真实翻译”(true translation)(同上:v)。而篇幅稍长的“导语”写于1909年,一定意义上亦可看作初版的“前言”。这部分内容十分丰富,既包括孔子生平、《论语》的形成过程以及时代背景和社会状况,又有春秋之前中国古代史简介,并谈到道家、墨家等思想。这些很大程度上也表明译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广泛认知和深入了解。
经过细读赖氏《论语》英译本发现,为了使译文与原文“更加接近字词对应”,译者尤其注重原文的遣词造句和形式结构,比如原文较为突出的数字小句的行文特点,译文往往采用类似排比的洗练短语、清晰而果断的语势,使原文的字词概念和句式语序尽可能在译文中再现翻译学的论文写作技巧概而言之,赖发洛通过运用多种具体翻译操作方法,贯彻以“字词对应”为基础的、倾向直译的翻译策略,较为有效地践行了以质直求真为特色的“真实翻译”思想。赖氏追求的“真实翻译”尽管不同于几乎同时出现的、本杰明所倡导的旨在再现“纯语言”(pure language)的“真正翻译”(real translation)思想,但两者又似乎至少在一点上是相似的:因为后者为了实现译文的透明性,也强调直译原文(literal rendering)的必要性(Benjamin,2004:21)。
基于以上对赖译本的研读和思考,笔者着手构建论文的基本框架,初步拟订如下一个写作提纲。论文大致分为五个部分,包括引言、赖发洛及其《论语》英译本、翻译基本策略和具体方法、译本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分析和结语。其中,翻译基本策略为倾向直译且以“字词对应”为基础,具体翻译方法分为为四种,即字词对应、语序一致,字词对应、语序变换,字词调整、语序一致和字词调整、语序变换;译本的不足以翻译目的论为参照分为三类:悖离目的性法则的翻译失误、悖离连贯性法则的翻译失误和悖离忠实性法则的翻译失误,对每类译误又根据译本的具体情况加以细分,便于更好的例证和评析。
3、撰写与修改
论文撰写是整个论文工作的最重要阶段,也是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最多的阶段。论文初稿的撰写主要是基于以上拟订的提纲,虽然在写作过程中也碰到一些困难,但通过适当运用学习有关专业课程所掌握的知识,最终得到有效的解决。譬如,细读赖发洛《论语》英译本时,笔者做了大量的笔记,众多的例子和不同的想法着实令人难以取舍。根据所学专业知识及研究需要,决定围绕主题和材料价值来加以分类和取舍。此处通过一个具体的做法加以说明。基于四种具体翻译方法,自己首先为每一种方法挑选出典型的例句(暂不考虑译文的准确与否),然后抽样统计各类译文所占的大体比例,进而评判译文的整体风格特点。例如:
1. 字词对应语序一致: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第一”)
The Master said, Smooth words and fawning looks are seldom found with love.
2. 字词对应语序变换:
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先进第十一”)
Nor would they follow, said the Master, if told to kill their lord or father.
3. 字词调整语序一致: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述而第七”)
The Master’s manner was warm yet dignified. He was stern, but not fierce;humble, yet easy.
4. 字词调整语序变换:
子曰:“吾不如老农。”(“子路第十三”)
The Master said, An old husbandman knows more than I do.
根据笔者的粗略统计,这四类译文所占整个译文的比例大致为:第一类超过五分之三,第二类比第三类略多,但两者皆不足五分之一,而第四类最少,远低于十分之一。这一结果较为有力地支持了笔者对赖译本的判断,即译者贯彻“字词对应”为基础的、倾向直译的翻译策略,旨在诠释“真实翻译”的理念。
再如,囿于极为有限的参考文献,且线索难觅,自己想到专业课程所学的“滚雪球”文献检索法,运用后发现助益很大,效果颇佳。这里仅以查询译者Leonard A. Lyall的汉语名字为例加以说明。最初从掌握的资料来看,译者英文名字叫Leonard A. Lyall,然后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在一篇关于《论语》英译史的文章中发现其汉语音译名为莱尔;接下来,通过利用该汉语音译名及其原名查得一篇论文谈及此人曾为海关洋员,进而在《全球化视野:中国海关洋员与中西文化传播(1854-1950年)》一书中找到其更为常用的中文名:赖发洛,以及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同时,还发现了译者的另一个中文名:兰雅。这样,通过对相关数据库再次就译者英文名和三个汉语名字进行逐一搜索,结果更为充分地表明赖发洛《论语》英译本的研究迄今尚付阙如。
关于修改文章,清梁章钜说:“百工冶器,必几经转换而后器成;我辈作文,亦必几经删润而后文成,其理一也。”(梁章钜,1973:1000)的确,要想写好论文,一个人必须在论文修改上下功夫。随着更多文献资料的查阅,笔者对论文初稿无论从遣词造句还是到篇章结构都进行了反复修改,既涉及到文中论点和论据的修正,也包括对所运用理论的调整翻译学的论文写作技巧翻译学的论文写作技巧。比如,论文初稿第四部分“译本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分析”有段补充说明赖氏译本特色的文字,包括“淡化译语(英语)形合之法,如用‘,’代替‘;’或连接词以贴近源语(汉语);用词基本不用缩略形式”等内容。后经反复斟酌,尤其考虑到论文内容和观点之间的相关性,最后决定将该文字移至第二部分“赖发洛及其《论语》英译本”,用以说明赖译本的特色。
关于文中的理论运用,笔者借鉴专业课程所学知识,如理论的'工具性、理论运用和学术价值的关系等,通过比较不同翻译流派理论的特点,结合论文研究的内容和目的,最终决定选用翻译目的论来分类评鉴赖译本,并有效地揭示赖氏译本追求英语译文“更接近于汉语原文”、最大限度地实现以理想化“真实翻译”为标志的翻译目的。
4、文体和引用之规范
翻译研究论文属于学术论文的范畴,既需要体现学术论文的基本性质,又应当符合学术论文的规范要求。其中,符合文体和引用的规范是对一篇合格的学术论文所提出的必然要求。关于学术论文的文体,要求十分丰富,包括从语态到语气,从术语的运用到避免歧视用语等内容。如关于术语,不仅要意识到使用专业术语的必要性,也要注意语言精炼,尽量少用术语,更要避免歧义。鉴于此,笔者在撰写尤其修改赖译本研究论文时都进行了仔细参照和认真检验,对那些欠妥如口语化的表达甚至讹误之处,如对翻译目的论个别术语的误用,都逐一加以修正和改善。
引用的规范对撰写合格的翻译研究论文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就引用而言,文章切忌断章取义,并应关注引用的核实及可靠性。为了避免引用的断章取义,熟悉引用文字的上下文十分关键。自己清楚记得老师曾在专业课上要求学生课后做引用查证练习,其中就有查阅“学而优则仕”的上下文。通过查阅,自己发现该语源自《论语》的“子张第十九”篇,上文是“仕而优则学”,并惊奇地发现该语为子夏所说,而非孔子所言。显然,这样的查证很有利于对该语的全面理解和准确使用。在修改关于赖译本研究的论文时,笔者努力查实引文,确保引用的可靠性。比如,为了更好地理解赖发洛所追求的“真实翻译”的涵义,文中引入了本杰明的“真正翻译”思想翻译学的论文写作技巧
为了查得“真正翻译”的出处,笔者在不同数据库中找到许多涉及该思想的论文,但基本上都是给出较为笼统的汉语解读,甚至还存在抵牾之处。为了更好地把握该思想,自己通过追根溯源,最终找到其原文具体出处,并发现本杰明这一思想与其“纯语言”哲学观密不可分,加深了对该思想的认识和理解。
其实,为了引用的规范,本篇论文也是如此。譬如,上文引用了清朝学者梁章钜有关作文修改之语,最初找到的出处有二:《退庵论文》和《退庵随笔》,且没有出版社、具体页码等信息。通过多次搜索和查阅,笔者最终在《退庵随笔》第十九卷“学文”中查得原文,并通过阅读下文——有关欧阳修对《昼锦堂记》原稿起首两句的修改,更好地理解了引文,尤其是修改之于作文的重要性。
把中文诗歌翻译成英语的翻译家有:埃兹拉•庞德、爱德华•哈珀•帕克、阿瑟•戴维•韦利、翟理斯等。
以较为典型的庞德为例,他是美国诗人和文学评论家,意象派诗歌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美国艺术文学院成员。他从中国古典诗歌、日本俳句中生发出“诗歌意象”的理论,为东西方诗歌的互相借鉴做出了卓越贡献。
他一生完成诗作、论文集、翻译文集70多部,成为英美现代诗歌的一座里程碑。这位引领20世纪英美文学走向现代化进程的伟大旗手与中国诗学有着不解之缘。从发动意象派诗歌运动之时起,他就开始受到中国传统诗论的影响。
1915年庞德发表了他根据东方学者芬诺洛萨(Fenollosa)的遗稿而译成的中国古诗英译本《中国》(Cathay)。《中国》也被称为《华夏》或《神州集》,
1914年,庞德在整理费诺罗萨笔记的基础上,译出了一本半翻译半创作的中国诗集《神州集》。英国学者马道克特•福特评论:“《神州集》是英语写成的最美的书。”
扩展资料:
在《中国》中,有一首代表性诗歌《诗经•小雅•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SONG OF THE BOWMAN OF SHU
Here we are, picking the first fern-shoots
And saying: When shall we get back to our country?
Here we are because we have the Ken-nin for our foemen,
We have no comfort because of these Mongols.
We grub the soft fern-shoots,
When anyone says "Return," the others are full of sorrow.
Sorrowful minds, sorrow is strong, we are hungry and thirsty.
Our defense is not yet made sure, no one can let his friend return
We grub the old fern-stalks.
We say: Will we be let to go back in October?
There is no ease in royal affairs, we have no comfort.
Our sorrow is bitter, but we would not return to our country.
What flower has come into blossom?
Whose chariot? The General's.
Horses, his horses even, are tired. They were strong.
We have no rest, three battles a month.
By heaven, his horses are tired.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埃兹拉·庞德
《寒山诗注》简介徐 俊中华书局2001年 3月出版的《寒山诗注(附拾得诗注)》是项楚先生继《王梵志诗注》之后,关于唐代白话通俗诗歌校注、阐释的又一力作。其贡献和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网罗海内外所存寒山诗善本,校勘完备、准确。本书以《四部丛刊》影宋刻本《寒山子诗集》为底本,校本除了大陆学者一般可以见到的《四部丛刊》影高丽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外,重点参校了日本所存宫内省本、正中本等海外传本。另外对日本所存日人古注本,也予以参校,如岛田翰校订宋大字本、古刊本《首书寒山诗》、日释交易《寒山子诗集管解》、白隐禅师《寒山诗阐提记闻》、大鼎老人《寒山诗索赜》等。寒山诗版本搜罗之富,参考文献范围之广,前所未有。书末附录与寒山及寒山诗有关的研究资料,包括事迹、传记、序跋、叙录等,其中日本诸传本的序跋文字,对大多数不能见到日传本的读者来说,尤为难得。二、注释详明、丰赡。寒山诗一向被称为通俗诗、白话诗,但由于寒山诗表达上的特殊性,并非浅显易懂。或看似明白如话,实际上另有奥旨。本书的注释,除了一般的生词僻典外,重点在寒山诗所涉及的俗语词、佛教语言典故,特别注重寒山诗语言、寓意的佛教来源以及在禅门、世俗社会运用中的流变。即有翔实的文献依据,又有贴近诗意的解读。作者本人是语言学家,又精熟佛教典籍,表现在全书的注释中,推源溯流,广征博引,探赜索引,可谓发挥得淋漓尽致。如对大量取材于寒山诗的禅宗“话头”的梳理,清晰地表现出寒山诗深受禅林喜爱的程度,展示了寒山诗在禅林流传、变化的情形。三、寒山诗是中国古代诗国中的一枝奇葩,寒山诗长期流传于禅宗丛林,宋以后受到诗人文士的喜爱和摹拟,号称“寒山体”。近代以来风靡欧美和日本,形成世界范围内的“寒山诗热”。但相对而言,寒山诗在近代以来的中国学术界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仅有一二种简注本问世,本书堪称填补空白之作。需要特别提出肯定的是,本书注释除了充分显示了寒山诗作为文学作品的价值外,还有几个方面的突破同样是不容忽略的,如本书在语言学学方面(特别是俗语词、佛教语词)的创获,我们称其为语言学专著也并非不切合;又如贯穿全书的对生词僻典和佛家语的推源溯流式的考释,揭示寒山诗思想内容、艺术风格、文化意蕴的承传流变,使本书在文学、语言学的价值之外,更具有了思想史、文化史、社会史和宗教史的意义。可以说,本书是近年学术界难得一见的高水准学术著作。如果说有一点不足或遗憾的话,我认为应该以一个详细的语词索引来代替现在书末所附的诗句索引,这样或许对读者利用本书将更为方便实用。
有庞德和阿瑟这两位外国翻译家宣扬中国文明、翻译介绍中国古诗。
1、庞德(埃兹拉·庞德):他在长诗《诗章》中阐述孔子学说,在1915年出版的《中国》中收集并翻译了十几首中国古诗。庞德不太懂中文,他的译作是由日译本转译的。
庞德还曾译过《大学》、《中庸》、《论语》等。在翻译过程中庞德得到了华盛顿一些专家学者的帮助,克服了各种困难。尽管人们可以对译文进行各种指摘,但庞德毕竟作了前所未有的尝试。
2、阿瑟(阿瑟·戴维·韦利):他精通汉文、满文、梵文、蒙文、西班牙文,专门研究中国思想史、中国绘画史、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成绩斐然。
到1966年逝世前,共著书40种,翻译中、日文化著作46种,撰写文章160余篇。韦利这位多产的翻译家,被称为没有到过中国的中国通。他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尤其值得称道,其翻译流畅优美。
扩展资料:
翻译成英语的中文诗歌:
1、唐 元稹《离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No water is comparable to the green sea;
No cloud to the clouds of Mt Wu.
No woman is worthy of my backward glance:
Partly due to ascetic practice, partly you.
2、唐 李白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To thirty thousand feet.
My white hair would grow,
Cause like this long is my woe.
There ’s autumn frost
In the bright mirror-
From where it came I hardly know.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埃兹拉·庞德
百度百科-阿瑟·戴维·韦利
154 浏览 3 回答
297 浏览 3 回答
330 浏览 3 回答
332 浏览 3 回答
131 浏览 3 回答
88 浏览 4 回答
281 浏览 3 回答
241 浏览 4 回答
206 浏览 4 回答
299 浏览 5 回答
92 浏览 3 回答
96 浏览 2 回答
223 浏览 2 回答
279 浏览 5 回答
242 浏览 5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