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所知,拖拉机有拐轴,有曲轴。拐轴是配合引导轮使用的,曲轴是发动机用的。你说的文章里面的曲拐轴,我怎么看都是拐轴。
对三农问题的思考论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对三农问题的思考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三农”问题怎么了
“三农”是当今我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才能使我国经济正常发展。要解决好“三农”问题,弄清“三农”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弄明白“三农”问题的关键,在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才能抓住重点,事半功倍。
“三农”是指农业、农村、农民,因为这三个名词或三种事物间都有一定的关系,或者是说它们前面都有一个“农”字,所以,人们把它合起来称为“三农”。但是,详细考虑一下,“三农”问题虽然相互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又不是属于一个大问题中的三个小问题,没有办法把它们合并在一起,它们又是各自独立的。
“三农”之所以成为“三农”问题,不是说它们现在的情况非常良好,而是说它们都存在着不能不重视和不得不尽快加以解决并且如果不重视和不尽快加以解决就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的问题。“三农”问题到底已经怎么样了?有些人用一个判断词和一个形容词和它们分别组合在一起说:农业真危险、农村真穷、农民真苦,说明“三农”问题现在的境况,说明“三农”问题的严重程度。如果这种形容是贴切的话,解决“三农”问题对我们来说,确实已经是迫在眉睫和刻不容缓的事情了。
但是,“三农”问题是怎样出现的昵?在三个问题中,是相互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各自单独出现昵,还是互为因果先后出现的昵?如果是前者,每一个“三农”问题中的重要问题或者是关键问题是什么昵T如果是后者,又是谁先影响了谁,关键的原因是什么昵?是农村真穷导致了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农业真危险导致了农村真穷、农民真苦,还是农民真苦导致了他们不想干农业,导致了农业危险和农村真穷昵?
二、农村在“三农”问题中是个不是问题的问题
农村为什么穷?是因为它是农村吗?是因为它是搞农业的人住的村子而穷了吗?详细分析起来,农村在农业和农民二者中,只是结果而不是原因。农村所以成为农村,是因为是农民住的村子,才叫做农村。农民所以成为农民,是因为他从事了农业生产。如果他们不从事农业生产,而是从事了商业,那他就只能是商人而不能是农民;或者他从事了工业生产,那就只能是工人,也不是农民。农村只是一个居住着什么性质的人的地方的名词,而它本身不对任何一个个人起限制作用,所以,我们不能说居住在农村的人都一定是真实地进行农业生产的农民。不但他们可以不进行农业生产,可以进行其他的工作(那样的话,他们就不是实际的农民,而是名不副实的农民,而且,还可以从农村走出去,到城市里去居住,成为城市市民。农村真穷,其实也只不过还是说农民真穷的。农民真苦,也可以说是农村真苦,但是,还是说农民苦的。再者,如果农民富起来了,农村自然也就不穷了。在事关经济的问题上,“农民”和“农村”说的是同一个问题,只不过是着眼点不同罢了。因此,“三农”问题之所以会成为“三农”问题,只不过是加了一个“农村”问题,以此概括地全面一点。但是,在实际上,却没有说出更多的问题,而只是说了两个问题,是农业问题和农民问题,而农村只不过是一个陪衬。农村问题,并非“三农”问题要说的主要问题,所以,“三农”问题就只是两个问题了,我们只用说农业问题与农民问题就可以了。
因此,上面假设第一个因果关系问题,是农村真穷导致了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的假设,是不存在的,农村真穷不是导致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的重要原因或者关键问题。
三、中国农业在正常发展着,不存在根本上的危险性
我们再来看农业。
“农业真危险”是不是农业生产本身的原因导致的昵?农业生产发展本身的因素有许多,比如土地的多少、科学技术的应用、生产工具的先进与落后,是不是有足够的就业者在进行农业生产等等其他的一些因素。但是,这四个方面是起着最关键或者最重要的作用。
说到土地,中国同其他国家比起来,不是绝对的多。但是,从改革开放以来的现实看,我国的土地可以基本供应我国人民生活和生产的需要,粮食生产基本上是安全的。1980年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之后,不但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而且经常面临卖粮难的问题。只要政策得当,结构合理,在不断发展中,粮食及其他农产品的自满自足是没有困难的。
说到科学技术,自从建国以后,在农业方面,发展也非常迅速,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一天比一天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粮食亩产在不断增加。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种子得到了改良,化肥、农药、灭草剂等得到更加广泛的使用,粮食单产由解放初期的x、二百斤到五百斤,再由五百斤到一千斤,并且还在不断上升着。虽然,同发达国家比起来,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发展的速度是不慢的,并且,还在迅速发展着。可以断定,在不久的将来,赶上发达国家是没有问题的。
我们再来看农业的生产力。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农业生产机器在农业生产中基本上代替了人力和畜力。拖拉机、收割机、水泵等在绝大部分地区成为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工具,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如果条件允许,一个农民驾驶着拖拉机或者收割机在一天8个小时的劳动中至少可以耕种50亩以上的土地或者收割50亩以上的庄稼。农业生产力还在飞速发展。
最后,我们来看有没有足够的劳动者在农业生产中就业。
建国以后,虽然我们准备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把我国建设成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强国,但是,以农业为基础是我们的基本国策。后来,一度要求全民大搞农业,农业生产有着充足的劳动力。改革开放以后,农业人口的比例有所减少,但是还是相当多,占了总人口的2/3以上。农业生产中有着足够的劳动力。我们只是看农业生产这一个方面,这不能是“农业真危险”的原因,只要科学技术和农业生产力在发展,不管在已经只需要1个人就足以种植得非常好的500亩土地上有1个劳动者,有10个劳动者还是有100个劳动者,劳动者过多只能是劳动者的劳动繁重了与轻松了的差别,但不能产生土地效益的差别。如果有土地生产效益差别的话,也是微不足道的。至于农民本身所产生的问题,只能是在分析农民问题时的事情。
通过以上分析,在当前并没有农业危险的迹象。虽然,我们在以后的分析中,会看到农民真苦导致农民没有农业生产的积极性,甚至抛荒土地,但是,这种现象不是因为在农业生产上就业的人数不足,反而是因为在农业生产上就业的人数太多了。所以,不属于我们在这里研究的重要问题,而是要放到研究“农民真苦”的时候再研究。所以,农业生产本身是不存在“农业真危险”的基本原因。
至于农业与农村、农民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是存在的。农业怎么样了,就决定了农村和农民是怎么样了,这是一个正比例关系的问题。农业生产正常发展,决定了农村和农民的景象非常正常。所以,“农业真危险导致了农村真穷、农民真苦”的推论是不能成立的。
四、“农民真苦”是农民自身的问题
我们再来看农民。我们先从农民本身来研究。导致农民贫穷和富裕的`内在因素有哪些昵?有劳动对象也即耕地的多少与肥沃程度问题,有使用的生产力问题,有科学技术的问题,有农民的劳动生产素质问题。
我们先来看耕地问题。
在一个国家或者地区里,虽然因为荒芜和开垦能够减少和增加耕地的数量,但是,因为总土地面积有限,增加不是无限的。再加上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限制,就决定了即使能够无限量的开发,也只能是在满足需求的数量上,多余的土地就会自动退出耕地而荒芜。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因为农产品的数量剧增,产生了卖粮难的问题,在“退耕还林”之前,有一些劣等土地就退出了耕地而荒芜了。因此,耕地面积不是可以随意增加的。但是,这不影响农民的耕地多了,农民的收入就高经济就相对富裕;耕地少了,农民的收入就少经济就相对的贫困。耕地的肥沃程度也是如此。当前中国农民的耕地数量虽然因为各种不同的原因而不同,但是,在现有的农业生产力下,耕地同农民所使用的生产力比较起来,相差相当的远,因此,农民的收入虽然有着差别,但是,他们的农业生产收入同他们使用的生产力相比起来,差距非常大,只有1%-2%。所以,从整体来看,农民是非常穷的。
在农业生产力问题上,我们在上面已经有所分析。同科学技术一样,都在迅速地发展着。其实,科学技术的应用同样也是生产力的增加。生产力的增长,可以使农民在单位的耕地上和单位的劳动时间中增加效益。因而,生产力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应用,如果没有其他的原因起作用,我们就只能得出结论,农民也会富裕起来。所以,我们可以说,农民的贫穷与生产力有关,也与生产力无关。说与生产力有关,一是说在生产力的增长中,农民的生产活动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经济也有所变化;二是说生产力的增长还远远不够。说与生产力无关,是因为农民的收入同生产力的增长远远不成比例,农民没有得到应该得到的效果。
科学技术问题也是如此。但是,科学技术在另一方面也就是农民的劳动生产的素质问题。同样,从一般情况上说,农民的生产劳动素质越高,则农民收入越多、经济越富;反之,则农民收入越少、经济越穷。这只是一般情况,是说在耕地相当的情况下。在耕地太少的情况下,甚至还有可能减少农民的收入。在用人力畜力的情况下,农民有足以满足自己耕种的30余亩土地,有耕牛和简单的生产工具,农民耕种一亩地不投入任何资金可以收获粮食300斤,每斤按元计,有元x300斤=180元的收入。在使用拖拉机、收割机、优良种子、化肥、农药的情况下,因为农民只有3~5亩土地,没有办法用拖拉机与收割机等,只好请他人为自己耕种收割。所以,耕种一亩地需要耕种和收割费用60元,优良种子、化肥、农药等240元的情况下,可以收获800斤粮食,有元x800斤=480元的毛收入。如果减去投入部分,还有480元-60元-240元=180元,和过去的人力、畜力时的情况一样。但是,由于土地太少,在过去需要投入3~5天就可以耕种好一亩土地的情况下,现在就得用30天左右。所以,实际的效益减少了,农民就更加贫穷了,不得不靠为他人打工来维持生活。
这样看来,“农民真苦”与农业的关系不大,关键的问题是农民自身的问题。
五、农民自身的问题在于农民太多了农民自身的关键问题在什么地方?
在农民自身的内在因素里,有土地问题,有生产力问题,有科学技术问题,有农民的生产劳动的素质问题。现在究竟是什么因素使农民的收入过少而经济贫穷?
在前面,从分析中我们已经看到,如果没有什么另外的原因,生产力、科学技术、以及农民的生产劳动素质都和农民的收入或者富裕程度是正比例关系,即,它们愈提高,农民的收入就愈提高,农民就愈经济富裕。现在就只有土地问题在这几个问题中起到了左右它们的作用。虽然说,土地数量多了,农民的收入就多,就富裕,但是,土地少了,不但使农民的收入少了,富裕程度减少了,而且也降低了生产力、科学技术、以及农民的生产劳动素质的效果,因而也抑制了这几个方面的发展,所以,土地问题又可以起相反的作用,因而,土地问题就是最重要的问题。
这个问题简单地分析一下。因为土地太少,不但农民买拖拉机和收割机供自己生产不合算,而且也使拖拉机、收割机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在小块土地上耕种、收割回头多,机器空转多,行驶和操作都放慢了,特别是在地块之间的频繁移动,更是浪费时间与劳动力。在土地非常之少时,农民使用科学技术和提高自己的农业生产劳动素质都会形成收益小于投入,是不合算的。所以,土地数量问题在这里起了巨大的作用。
因此,要解决好“三农”问题,重要的是农民所能耕种的土地数量问题。
但是,我们在前面谈到土地问题时曾经说到,可以供农民耕种的土地的数量不但受到土地面积限制,而且也受到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限制。如果农民耕种的土地过多,农产品自己消费不了,而又没有足够的国际市场,不但会成为农民收入的障碍,而且,也会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现在,美国给农业以大量的扶持和补贴,表面上是解决了就业问题,在实际上是美国经济的一个包袱。在中国,对农产品的需求基本上已经饱和,而全体农民的耕地距满足的数量相差很远。假定说我国能够满足全体农民的耕地需求,农产品过量供给将会给中国经济带来一场灾难。
那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昵?
其实,解决农民和土地之间的关系问题并不是只有一种办法,而是根据不同的情况要有不同的办法。如果农民和土地都没有任何限制,可以自由缩减和膨胀,那么,如果土地多了,可以增加农民洳果农民多了,可以增加土地。这是可以自由选择的。如果在既定的生产力下,需要的农民一定,土地可以自由增加,那么,就只有增加土地;反之,如果土地x定,农民少了,就只有增加农民,农民多了,就只有减少农民。土地的多少是一个相对的量。100万亩土地怎么样?是多还是少?如果面对的是一个农民,就是绝对的多洳果面对1000万农民,就是绝对的少。在中国目前情况下,在现有土地上生产的农产品基本满足了需求,所以,即使真的需要增加和能够增加土地,也不会有多大余地。如果满足现有农民生产的需求,需要增加百倍上下土地数量。这样,不管从哪一个方面来讲,都是行不通的。所以,根据现实各方面的情况,不能说是土地太少了,只能说是农民太多了。所以,农民太多才是“三农”问题的关键问题。
六、农民太多致使农民贫困
中国直到现在还是一个小农国家。“三十亩地一犋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是对过去的小农生产的形象写照。新中国在建立之后,就开始建立了东方红第一拖拉机厂。以后,农业机械厂、化肥厂、农药厂等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在大集体时代,如果说拖拉机、收割机的使用还不普遍、还不配套的话,那么,在改革开放30余年后的今天,拖拉机、收割机、优良种子、化肥、农药就已经普遍使用了,中国农业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生产。
或许有人说,我国90%以上的农户还没有自己的农业机器,所以,还不能说农业生产已实现机械化,他们所据有的生产力还是非常低的。
但是,由于中国农业生产的特殊情况,我们不能根据农户占有的农业机械的比重来断定农业的生产力。因为单个农民所有的土地太少,有农业机械的农民在自己土地上的使用率非常之低,这就使有农业机械的农民把为其他农户耕作作为主要任务,因而也使没有农业机械的农户都使用农业机器耕作。因而,除去条件恶劣,不适宜使用农业机器的地区,大部分可以使用的土地都使用了。农民自己没有,就雇用他人的农业机器使用。所以,可以说,中国农业的生产力是拖拉机耕种、收割机收割、用化肥施加肥料、用农药消灭害虫的生产力。
我们只假定,一个农民,开一台收割机一天可以收割50亩庄稼,开一台拖拉机,在一天也可以耕50亩土地。在10天收割500亩庄稼之后,再用10天时间,就可以把这500土地耕一遍。那么,剩下的10天时间可以作一些其他的工作,如平整土地、扒畦播种等。其他的事情如中耕、除草、灭害虫,甚而灌溉等等,可以用2~3个月时间。这样,每季耕种护理收割就是4个月左右的时间,完成全部任务。一年两次种植,轮番作业,500亩土地,用8个月的劳动时间可以完成。
根据北方的情况,种一亩地,所需要种子在秋季种麦时要多一些,在夏季种秋时要少一些,平均每亩按25元算,两季需要50元左右。所施用的化肥每亩地每季需要一百多元,两季按250元。每季每亩使用农药,灭草齐等约为50元,两季共100元。这样,两季共需投入种子、化肥,农药等共计为50元+250元+100元=400元。我们再拿出80元予付浇地灌溉以及集体提留的开支。这样,一亩地在一年两季的耕作中共计投入480元左右。
在这样的生产力下,每亩地的收获就大大提高了。在南方,水稻高产,每亩每季可收水稻在1000斤以上。在北方,现在每亩收小麦也可达到1000斤左右。我们算的低一点,按每亩麦子收800斤计算。如果是大米,价格比较高,可以达到元以上。但我们不按大米算,按北方的小麦和玉米的价格计。在有些时候,玉米每斤的价格不低于小麦的价格。我们折中算,均按每斤元计,那么,每亩季可收获800斤粮食,这样,元x800=480元。
这样,我们在一年的耕作中怡好投入了一季收获的粮食的价值。剩下了一季收获的粮食为整整一年耕作的纯收入,正好也是元x800=480元。一个农民,一年的纯收入是480元x500=240000元=24万元。
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民能贫穷吗?
但是,我国人均土地占有量在亩。在一般情况下,一个农户5口人,占有土地的总数就是亩x5=亩。这只是平均数。大多数地区只有一亩土地甚至只有5分土地。这样一个5口之家就只有5亩地或亩土地。如果每亩收入480元,这三类不同的5口之家的总收入,依次为3600元、2400元、1200元。
农民在收割、耕种时,x季得用1个月的时间。一年耕种、收割两季,就需要用去两个月的时间。这里,7亩和5亩土地没有多大差别。因为他们自己并不实际进行收割、耕种的操作,只是在进行查看庄稼成熟与否以及购买种子、化肥、农药等方面的事情,所需要的次数是相同的。但在实际上,这种劳动完全可以不要。在种500亩土地的农民那里,都是供应商直接送去的,并且由于数量大,所以价格也低。其余就是寻找、等待、侍侯有拖拉机、收割机的农民为自己耕种收割的非耕作空忙。农民用两个月的忙碌完成了请有农机的农民为自己一年两季的耕作。
有拖拉机、收割机的农民为他干了多长时间昵?如果我们按拖拉机每小时耕种5亩土地,收割机每小时收割5亩庄稼算,那么,给有亩土地的农民收割了小时时间的庄稼,耕种了小时时间的地,共3小时的时间,两季6小时;给有5亩土地的农民收割了1个小时时间,耕种了1个小时时间,共2个小时时间,两季4小时;给有亩土地的农民收割了个小时时间,耕种了个小时,共1个小时间,两季2小时。收割一亩小麦和耕一亩地都需30元至35元。我们按30元计,每亩一季需付出30元+30元=60元,一年两季,就要付出60元x2=120元。这样,有亩土地的农户得每年为耕种收割付出900元;有5亩土地的农户得每年为耕种收割付出600元;有亩土地的农户得每年为耕种收割付出300元。
农民耕种的土地太少,所以不能用卖粮的钱来付这笔费用,只有靠打工。在一般情况下,每月除去住宿吃饭能余下300元。如果按这样算,那么,900元就需要打工3个月,600元需要2个月,300元需要1个月。这样算起来,加上耕种收割所忙碌的2个月,种亩土地的农户用了2个月+3个月=5个月的劳动完成了一年两季的农业耕作任务,实际是用5个月劳动进行了6个小时的农业劳动;种5亩土地的农户用了2个月+2个月=4个月的劳动进行了一年两季的农业耕作,实际上是用4个月的劳动完成了4小时的农业劳动;而种亩土地的农户则是用2个月+1个月=3个月的劳动完成了2个小时的农耕劳动。这种劳动的实际效率是非常低的。可以说,只在1%左右。种亩土地的农户的劳动效率最高,收入是3600元+5个月=720元/月;种5亩土地的农户的劳动效率次之,是2400元+4个月=600元/月;而种亩土地的农户的劳动效率最低,是1200元+3个月=400元/月。从平均的角度来看,农民当前的实际收入只是他们使用的生产力应该得到的收入的1%左右。如果按全年普及,月收入则更少。不足人均亩土地的5口之家或者没有5口人的农民之家的收入就更加少了。这样,农民的生活就不能不贫苦。
由于农民在农业生产上的实际收入太少,不足于顺利进行农业生产和满足自己的基本生活需要,所以不能不依靠出去打工取得收入来弥补不足部分;另x方面,打工的工资虽然比起在工业、商业、服务业等就业的非农业人口要低许多倍,但是,比起进行农业生产的收入要高得多,所以,有的农民就宁愿抛荒土地也要去打工。但是,不是因为农民文化和技术的缺失(而这个方面只能是一个次要的原因),主要原因是由于他们刚刚进入城市并且是一个在城市中没有可靠的地方立足的人,他们必须尽快找到工作才可以在城市中生活下去(虽然说只是城市需要他们作为劳动的后备补充力量才能够暂时在城市中存在,如果不是如此,他们是不能在城市中立足的),所以,他们和用人者比起来就更加不对等,再加上他们的农业生产收入太少,工资的底线要求太低,这些条件决定了他们打工收入(工资非常低下。他们虽然收入不高,还得从中付出住房费(由于他们大量涌入城市,城市的房租也飞涨了、城市暂住费(名曰办暂住证成本费或者手续费)、交通花费等等,能够剩下的就更加少了。当然,他们也可以不去打工,而是搞养殖、搞手工业、搞多种经营、搞特产种植等等。一方面,虽然在这方面种类不少,但是,比起亿农民来说,就显得特别的少了。所以,竞争激烈,很难长久赢利而不亏损。在全体农民都只有3~5亩土地的情况下,就非常容易因为搞特产种植、多种经营激发粮食安全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农民资金少,还有几亩土地必须照料,不能池有不敢的因素)专营,所以成本高、收入低。因此,虽然农民进城打工、搞养殖、搞手工业、搞多种经营、搞特产种植等在顺利的情况下,比不搞要好,但是,正是他们的这种“半抱琵琶半掩面”的不能专营的处境,使得他们的收入非常低下,他们非常贫穷。
农民有“业”吗?有。但是,他们的“业”太少了,不能满足他们劳动的需要。所以人们不把农民的劳动看作工作,看作职业,因而他们的劳动没有高低,没有区别,也没有人考虑他们的职称。因为“不”需要。农业是“业”吗?是也不是,闹不清楚。没有人把去进行农业生产看作就业,但是,还是把没有“业”可从的或者已经失去“从业”资格的人塞到农业上来,或者用以后的好工作、高收入作为筹码吸引人们暂时到农业生产中去。农民永远不会失业,尽管农业只是满足了农民1%左右的劳动需要。农业有科学吗洧。但是,是硬塞进去的,所以,它在不科学中旋转。特别是在农业中缺少了经济科学,使资金浪费了生命,难以变成生龙活虎的资本,因而也枉费了劳动,使劳动的效率非常低。农民就是在这样的几乎是冰冷的没有生气的一潭死水中拼命挣扎,争取生存的契机,越来越同现代化拉开了距离,被边缘化,成为本来不应该贫穷的贫穷人。
七、“三农”提法的不良后果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中国确实存在着“三农”但是,不存在什么“三农”问题。当然,如果我们细致地去考察,在“三农”中,不只是“农民”存在着贫穷问题,“农业”也存在着发展问题,或者说存在着赶上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生产的问题;而“农村”昵,虽然贫穷可以说和“农民”的贫穷是统一的,但是,不是还存在诸如民主问题、社会和谐问题、文化教育问题、医疗卫生问题,优化环境问题等等问题吗?为什么说不存在“三农”问题昵?事实虽然如此,但是,我们认为,关于“农业”“农村”问题,是和其他许许多多方面的问题一样,不是应该提到重要地位必须下大力气作为非常重要的亟待解决问题。就象城市,难道我们不能总结出诸如城市建设、城市市民收入等等几个城市问题吗?但是,这些问题,是日常的需要解决的正常工作问题,不是国家发展的当前最为有重大影响的问题,所以,我们没有像提出“三农”问题那样提出“X城市”问题、“X文化”问题,“X工业”问题、“X服务业”问题、X等等其他问题。况且,在分析中我们也可以知道,即使“农村”“农业”真正存在了非常严重的问题,也是“农民太穷”引起的。例如医疗问题吧,如果农民的收入和市民的收入一样,那么,问题还会有那么严重吗?虽然说,我们在医疗问题上需要尽可能多给农民以帮助,但是,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要解决根本问题只有提高农民收入一个办法。所以,“三农”问题归结起来只是一个问题,就是“农民太穷”的问题。其实,在我们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农民太穷”只是问题的表象,而不是问题的原因,根本的原因只是农民太多了。解决农民贫穷的办法有许多个,但是,我们的救济、反哺、免税、普惠等等只能或多或少地缓和一下农民的眼前困境,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解决农民和土地之间的关系问题才是最为根本的办法。
把“三农”和“三农”问题等同起来,就含糊了事物的本来面目。使人们难以分清主次不能抓住重点,而把人们的认识约定到邪路上去。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就会用错力量,因而不是事半功倍而是事倍功半。“三农”问题的提法使人们紧紧地把农民、农村、农业结合在一起,难以使农民脱离农业、农村的约束。如果我们只是提出“农民”问题,就非常容易看到是农民的经济贫穷问题,就非常容易看到农民太多了,就会把解决农民太多的问题放在第一位,从而抓住问题的要害,把主要力量放在问题的要害上,就能事半功倍而不是事倍功半,从而加速了解决“三农”问题的进程。
提出“三农”问题是有它的历史意义的,是对“农民”问题的初步认识。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对“三农”问题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以更加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
并不是上柴发动机质量好,而是合作关系。在大功率柴油机生产厂家中,95年在长春做修理常听老司机说大柴发动机起车快功率足。
(一)经营宗旨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机会,为股东创造效益,为社会承担责任。1、客户是任何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企业存在的唯一理由,谁能为客户带来比其他企业更好的回报,谁就能赢得客户相对持久的忠诚,谁就能拥有常青的基业。2、人是企业最大的资源和财富,靠人创业,靠人兴业,尊重和关心每一位员工,不断创造其与公司共同成长的机会,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3、效益是企业活动的动因,是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也是衡量企业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为股东创造效益是企业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4、在任何社会制度和体制下,企业都必须为社会承担责任。企业的终极发展,不仅是企业自身的生存发展,也是促进整个社会和谐发展。(二)愿景成为国际装备制造最具活力的创新型企业。1、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竞争国内化趋势越来越突出,我们必须以国际化的视角,站在世界经济发展的高度确定企业的发展愿景。2、装备制造是我们所处的核心竞争行业,同样也是我们安身立命的领域,我们应专注于这个行业,孜孜不倦,专心致志,奋发图强。3、最具活力意味着我们有着高于竞争对手的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能力,通过不断创新、不断超越的过程,使企业成为装备制造业世界瞩目的力量,获得世界的尊重。(三)核心价值观出第一的产品,育第一的人才,创第一的业绩。1、第一的产品,意味着拥有第一的竞争力。第一的产品从市场中来,能为客户创造价值;具有引导、创造市场需求的能力;掌握核心技术,是市场竞争中技术领先的产品。2、第一的人才是具有良好职业精神、高超职业技能、崇高职业理想、认同企业核心理念的人才;中国一拖能够为这样的人才提供广阔平台;人才决定着企业的兴衰,第一的人才,是“三个第一”的核心。3、第一的业绩,就是从客户、员工、股东和社会几个层面不断超越和领先对手,快速接近企业的愿景。4、追求第一的过程,就是不断创新和超越的过程,这是高绩效企业的永恒追求。(四)企业训词生存勿忘质量 发展必须创新1、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以“质量零缺陷,标准国际化”质量理念为指导,创新质量管理工作,让质量成为一拖产品在市场上的首选卖点。2、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灵魂。创新能把我们的潜能变成企业竞争的巨大优势,变成比竞争对手创造更多财富和价值的现实能力。二、单项理念(五)质量理念质量零缺陷,标准国际化1、零缺陷管理要求每一位员工努力使自己的工作没有缺点,零缺陷的精髓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2、标准国际化要求企业标准适应国内外市场竞争需要。3、质量工作最基本要求是符合标准,最终目的是产品和服务符合对顾客的承诺,满足顾客需求。(六)服务理念体贴 快捷 专业 增值1、急用户之所急,想用户之所想,主动认真负责,体贴关爱客户。2、迅速响应,立即行动,及时提供相应的服务,响应用户的需要。3、业务技术过硬,能够保证为用户提供所需的技术服务,落实各项服务措施。4、通过为用户排忧解难,能够尽可能地超越用户期待,最大限度地为用户创造价值。(七)人才理念事业以人为本 发展以人为先 给想干者机会 给能干者舞台 给干成者激励1、人才是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优秀人才是架通战略和执行的桥梁,是企业发展的前提。我们追求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每个员工的成功就是公司的成功。2、企业发展规划首先有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支撑,把优秀员工的培育、引进和发展放在突出位置,打造优秀的人才文化是企业引进招聘人才、培育人才、使用人才和留住人才的关键环节。3、尊重员工的平等权利,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提供均等机会,鼓励员工主动进取,竞争求胜。4、尊重员工的个体差异,通过上岗靠能力的用人机制促进第一人才脱颖而出,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5、尊重员工的劳动价值,凭业绩获得多样性激励,追求企业与员工的和谐共赢。第一辆拖拉机――东方红的特殊记忆位于洛阳的中国一拖,大门和两旁建筑依旧保持着苏式风格原貌东方红拖拉机是中国第一辆真正意义的拖拉机。1954年,毛泽东主席将新中国的第一个拖拉机厂――中国第一拖拉机制造厂(以下简称中国一拖),定在河南洛阳,1955年10月1日,第一拖拉机制造厂主厂房正式动工。 1958年7月20日,第一台东方红拖拉机诞生。1959年的11月1日,中国一拖正式投产。1959年11月1日清晨,河南省洛阳市的西郊,天还未亮,人们已被窗外的喧天锣鼓声惊醒。第一拖拉机制造厂要在这一天举行落成典礼。洛阳市周边的农民们难抑激动的心情自发来到厂门前,用火一般的热情敲着锣鼓、扭着秧歌欢庆中国第一拖拉机制造厂正式投产。这一天起,中国一拖制造的“东方红”拖拉机源源不断地从洛阳开出,驶向中国的四面八方,支援新中国的农业建设。 地盘车间正在装配第一台东方红拖拉机事实上,1958年7月20日,第一辆“东方红”拖拉机已经被工人们用铁锤敲敲打打制造出来。1999年出版的《拖城故事》里对这段历史进行了详细记载。曾任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厂长的杨立功,在一篇文章里解答了一拖选址九朝古都洛阳的原因。当时洛阳只有9万人且工业基础薄弱,毛泽东为一拖选址在这里,出于两方面的原因:从国防的角度考虑,洛阳地处中原内地,四周是山地,利于战备;另一个原因从全国工业布局来考虑,各个地区工业要均衡发展。1953年,新中国百废待兴之际,举全国之力,从上海、长春等地抽调专家技术人员,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杨立功等“垦荒者”开始筹建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开始为了保密,对外代号叫081厂,所以一拖筹备处也就081筹备处。1958年7月20日,第一辆东方红拖拉机开出厂房中国一拖第一任宣传部长,后任党委副书记的苏远,是在1954年春节从武汉的新华社中南总分社办公室主任,调任洛阳任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党委宣传部部长,时年36岁。“当时河南省委宣传部部长交待我,这是党中央毛主席决定大批干部转工业,执行主体两翼的建设方针,第一拖拉机制造厂是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生产大量的拖拉机,实现工业机械化。我听了这些新鲜的伟大任务,高高兴兴地来到了洛阳。”苏远曾撰文回忆,在去洛阳前,他还没有见过拖拉机什么样。第一拖拉机制造厂的建设在建设者们无私的热情中快速地进行。“那段时间真的很苦。”已经退休17年的卢富来,时任发动机车间工段长,回忆起那段时间,他充满感慨。1953年,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开始破土动工1957年底,25岁的卢富来从长春一汽来到洛阳支援一拖建设。当时厂房已经建好,机床设备已经安装在地上。他和工人们在苏联专家的带领下,开始拆封和清洗设备。“当时按照协议该从苏联来的工装设备许多都没到,后来才知道,原来当时中苏关系已经出现问题了。不过当时我们普通职工并不了解这个”卢富来说,在设备不到,但时间又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他们开始按照苏联提供的图纸和技术参数自行生产工艺装备。按照计划,第一拖拉机制造厂要在1958年年底前生产出第一台拖拉机,1960年交工验收。时间已经相当紧张,但大批的设备都还没有到位,为了赶工期,所有工人每天从早上8点开始工作,一直到次日凌晨1点,然后集体睡在厂房内。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半年多时间。1959年10月12日,周恩来视察一拖很多老工人清楚记得1958年发生的一件让人“恼火”的事。1958年是浮夸和浮躁的大跃进时期。一天上午,洛阳老城农机修理厂用发动机装了4个轮子,拼凑出个拖拉机的样子,然后一群人推着这辆拖拉机,敲着锣,喊着“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口号,打着大字横幅标语“庆祝农机修理厂放卫星成功,生产出洛阳第一台拖拉机”来到一拖门口示威。在一拖厂前广场,这群人喊着,“要大跃进,不要小脚女人”。“我们小厂都已经生产出拖拉机了,你们大厂为什么还不生产拖拉机?”厂长回答说:“我们要生产你们这样的拖拉机,厂就垮了。拖拉机是个科学,不能搞冒进。”在各个车间的通力合作之下,1958年7月20日,第一台玫红色的“东方红”54型履带式拖拉机(文革期间,玫红色车身改为如今的“中国红”,沿用至今)在工人们的敲敲打打之下,制造完成。这辆东方红54式拖拉机是一拖保存最老的整车,仍可开动实际上,更准确的说,第一台“东方红”拖拉机是“敲”出来的的。很多老工人回忆,当时第一辆拖拉机是在苏联提供的图纸和配件的基础上,由工人肩扛手抬、敲敲打打组装起来的。老工人回忆,1958年7月20日,工人们在第一辆东方红拖拉机车头上挂上毛主席头像,把这辆拖拉机像打扮新娘子一样,戴上大红花,车身上挂满彩绸。敲着锣舞着旗,欢天喜地地跟在拖拉机的后面“隆隆隆……”地开出厂区大门。然而有许多人不知道的是,“东方红”拖拉机名称背后有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周恩来写给谭震林出席一拖成立典礼的手稿在第一辆拖拉机制造之前,第一拖拉机制造厂专门组织工程师编写了一本名为《D・T・54拖拉机》的书,用于介绍该拖拉机各部件的性能用途,及驾驶、修理和维护保养等知识。此书出版不久,一拖厂接到毛泽东主席的指示:“拖拉机型号、名称不可用洋字”。于是,一拖开始发动职工给拖拉机起名。中央有关部委,洛阳市有关单位也都被发动起来。大家纷纷为新中国自己生产的拖拉机取名。首先是机械部汽车局提名“铁牛”,经过讨论后一拖厂党委对该名称不甚满意,后来将这个名称送给了天津拖拉机厂生产的27马力轮式拖拉机。其后洛阳市又给出了“龙门”、“白马”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称。东方红拖拉机制造成功,中国进入了“耕地不用牛的时代”《拖拉机报》的一篇文章显示,“白马”的名字提出后,冲压车间的几位工人曾专门设计了一个“白马”铭牌。资料图片显示,这个铭牌中的白马头朝左侧,四蹄奋力飞奔。但是,“白马”、“龙门”等名字,也不是洛阳独有的,一拖职工觉得代表不了一拖。直到有一天,时任一拖厂办副主任的安道平,去和洛阳市有关负责人商谈拖拉机名字的事情,无果而返时,听到厂区内传来陕北民歌《东方红》: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白马牌”曾为一拖制造拖拉机的最热门商标东方红!多好的名字的,既歌颂毛主席,而且歌颂新中国。于是,这个日后在中国商标史上最为特别的名称,马上获得一拖所有职工的认可,很快也得到了机械部的批准。从此,“东方红”三个醒目的大红字出现在所有第一拖拉机厂制造的拖拉机车头上。……1959年11月1日一拖投产典礼场景1959年11月1日上午,雨过天晴,第一拖拉机制造厂门前搭起了主席台,中央挂着毛主席的巨幅图像。广场上人声沸腾,红旗飘扬。台下坐着数万名工人。上午8点半,典礼大会在鸣礼炮十响和国歌声中开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参加了大会并讲话:“第一拖拉机制造厂的建成投入生产,标志着我国农民早已盼望的“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的伟大时代已经开始了。”“描金姑娘”:“描金”是当时东方红拖拉机生产的一道特殊工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一拖已经由建厂初期的单一履带拖拉机生产企业,发展成为以农业机械、工程机械、动力机械、车辆和零部件制造为主要业务的大型综合性机械制造服务企业集团。五十多年来,一拖累计为社会提供了350多万台农业机械、工程机械、车辆和动力机械产品,大中小型拖拉机市场占有率和社会保有量均居全国首位,并累计向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农业机械、工程机械等各类产品数万台。
因为他这个属于重型机械,柴油发动机的动力强,输出功率大,扭距大,所以更适合用于东方红这种
258 浏览 3 回答
360 浏览 6 回答
207 浏览 4 回答
143 浏览 3 回答
338 浏览 6 回答
130 浏览 2 回答
359 浏览 3 回答
303 浏览 2 回答
170 浏览 5 回答
137 浏览 3 回答
89 浏览 4 回答
138 浏览 7 回答
196 浏览 4 回答
152 浏览 3 回答
192 浏览 5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