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千里兮共明月 ——论月亮与古代诗人之关系 摘要:人类与自然界之间有着天生的亲缘关系,风花雪月,一直是人们吟咏的对象,特别是月亮,古代诗人们似乎对其有着额外的情感,一本唐诗宋词,有关月亮的诗词描写竟占相当篇幅,古代诗人为何对月亮如此关注?其有何种魅力将人们召至她的麾下?本文主要从诗人与月亮之关系入手,从神话之月、寄情之月、及其他三方面来阐述的,这对于认识古代诗人创作、内心情感与月亮之关系,及人类与自然之关系有重要作用。关键词:客观物象 情感表达 月亮意象生命情感 情景结合 主观情感我国是诗的国度,自古以来,吟咏山川景物、花鸟虫鱼、风土民情、悲欢离合及评古吊今、怀念伤别的文章多不胜数。可以说人类与自然界有着天生的亲缘关系,特别是艺术家们,善感的心灵最易被自然所感动。他们以天生的触角感受和描绘这个世界,因此,自然界中万事万物都可以“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风花雪月,都成了他们的描写对象。翻开中国浩如烟海的文学史,从人类发出的第一声吟唱,经过艰难的蜕变,至发展到今天的文学,月亮一直是人们吟哦的对象,并长久不衰。“月离于毕,俾滂沱矣”(《诗经小雅 - 渐渐之石》),意思是说月亮靠近毕星,天要下大雨。这时的人们对于自然的宛若蒙昧的顽童,对月亮只是浅显的认识。当然,此时的月亮仅作为一种客观物象存在的。再往后一本唐诗宋词,描写月亮的诗词竟至四分之一,可见人们对自然的关注。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艺术家是自然的情人,所以他是自然的奴隶,又是自然的主人”,中西方艺术家们在情感上是相通的,用一句话说,就是人类对自然的深切关怀,体现了一种共同的主观情感与人文精神。 一、神话之月古代诗文中的月亮首先是作为一个神话故事而存在的。当时人们生产水平低下,对自然的认识有限,特别是月亮本身的朦胧形态、阴晴圆缺,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在加上那些动人的传说,更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屈原在《天问》中说“夜光何德,死而又育”,可以说是把月问青天、对月叩问。在民间关于月亮的传说是多样的,更多是体现在诗文当中。如: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月中有桂树,流影自徘徊。(南朝粱 - 萧绎《关山月》)。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唐 - 李商隐《嫦娥》) 人们凭借自己的想象力,对月亮进行再创造,为其增添了可爱的白兔、飘香的桂树,奔月的嫦娥,这样,月亮不再是一种单纯的物象,而具有了人的情感。另外,月亮具有情感性还表现在人们对月亮的不同称呼上,如玉钩、冰轮、蟾兔、玉斧、飞镜、婵娟等,这些称呼体现了人们主观对客观的规定性,以及对月亮的认识和不同时期的审美情感。表现在诗文中如: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夜行》 玉钩斜傍画 生,云匣初开一夜明。(唐 - 赵嘏《新月》)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从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及其多样的称呼中,可看出人们对月亮有着一种别样的感情,这种感情是神秘而又亲切的,普遍而又深厚的,因此可以说中国古代诗人对自然是情有独钟的。众所周知,自然景物是无所谓喜怒哀乐的,中国诗歌中最常见的手法是比兴,它借用某一自然景物,造成一种兴发感动的力量,重要的是讲究情景交融,将自然之景融会诗人之情,情景结合,物我合而为一。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之所以让人感动,主要在于中国古代诗人在创作时较大的吸收了宗教和民间传说的内容,增添了现实中没有的色彩,月被诗人人格化,赋予了人的情感。这样,月就作为一个情感意象而存在,诗中之月是一个象征意象、文化意象,不仅投射诗人情感,还成为一种思想观念的载体。历代诗人在创作中,又借它来寄托各种复杂的人生体验、生命情感及哲学思想,使其成为主观与客观相契合的产物,超出了单纯的物象层次。诗中之月还被赋予人格化身份,成为一种拟人化形象。可以说,古典诗词中月亮意象是中国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是历代诗人发挥艺术想象力,进行情感再创的结晶。 二、寄情之月在古代诗人笔下,月是有感情的,无论你在人生得意之时,还是失意落魄之际,都可以引月为知己,把它作为倾诉的对象,“月有万古光,人有万古心,此心良可歌,凭月为知心。”(《明月谣》)宋代诗人范仲淹就是这样。在“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时候,唯把月亮作为你的知音。明代庄 在《月轩序》中说“夫月也,有文人之月,有诗颠酒狂之月,有自得天性之月。”月亮阴晴圆缺,周而复始,形态上是不断变化的,有圆月、残月、初月、微月之分,同样,人的感情也是不断变化的,诗人笔下有望月、问月、咏月、怀月、怨月、感月之别。因此,同样写月,诗人所表达的感情是不同的。由于月亮有盈虚圆缺之变化,当一轮圆月升上中天的时候,身在异乡或身处两地的人们,便会有月圆而人未圆发出怀念亲人、友人和思念故乡的感情。这是双方处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而产生的感情。“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晋无名氏《秋歌》)此时的诗人,只有通过月亮来表情达意了。如:《月夜》 杜甫今夜 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静夜思》 李白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登楼望月》唐 -李皎洁三秋月,巍峨百丈楼。下分征客路,上有美人愁。 三首诗同写月下之感,着眼点不同,所表达的感情也不同。第一首诗作者杜甫在安史之乱中与妻儿天隔一方,诗歌别出心裁,言在彼而意在此,将诗人自身对妻子的思念通过想象妻子思念他的情景更深刻地表现出来。第二首诗诗人客居他乡,睡梦中突然惊醒,对月思乡,诗短情长,把他对故乡的怀念推向极致,千百年来流传不衰。后人评“深衷浅貌,子夜本色”。俞樾《湖楼笔谈》说“以无情言情则情出,以无意写意则意出”。胡应麟在《诗 -内编》中评“此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第三首写对月怀人,全诗含蓄,虽采用客观写实手法,未点出女子形态衣貌,却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仿佛看到了一女子“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的身影,在月光下展开了相思的翅膀。全诗无一句言怨,却“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宋代人说写诗应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如在言外”,讲的也是这个道理。此三首诗侧重各异,但都是诗人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体现了诗人复杂的生命情感。在诗歌当中,中秋之夜,更能触发诗人的感情,望月怀人,对月抒怀尤甚,在此仅举一例:《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或许是秋天更容易触发诗人的思乡情感,仲秋之月历来为众多文人骚客所吟咏,“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身处异地的诗人更觉故乡之月的可亲了。吟月赠友在古典诗词中也不乏其例,文人间喜互赠诗文,酬和应答,以表达自己志向或二人之间的友谊。如:《送日本国敬龙归》韦庄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 日本国僧敬龙来唐访问,与诗人韦庄结下深厚友谊,而今友人马上要离开了,诗人的心情是沉重的,万千悲痛无从诉说,后两句诗写以风月赠友人,你我(韦庄)虽然分开了,但仍有月亮伴随你直到家乡。此诗别出心裁,以风月赠友,真所谓“谁谓月无情,千里远相逐”,此时之月化成了有情之物,是二人友谊的见证。另外,大凡诗人写诗是为了言情的,王国维《人间词话》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词以境界为上,喜怒哀乐,亦心中之境界也”。刘勰《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也是强调的情。诗人所抒之情,大多是感叹人生短暂、世事沧桑、悲欢离合、生命艰难,这些情要靠诗人来表达。如:《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楼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后主不是一位好皇帝,却是一位好诗人,他所表现的事物,大多是艺术生活。身为亡国之君,月还是昨天之月,然而今非昔比,昨日不再,触景生情,顿时别有一番滋味上心头。明代诗论家谢榛《诗家直言》中言“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情和景是不可分的。这首诗借助于景,来抒亡国之情,可谓淋漓尽致。再看另外一首诗:《寄人》张泌别梦 依依 到 谢家, 小廊 回合 曲阑 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袁枚说“凡写诗,写景易,言情难”,“景从外来,目之所触,留心便得,情从心出,非有一种芬芳悱恻之怀,便不能“衷感顽艳”。人生之中,常有一些感情上的经历,虽成云烟,但经久不忘,此诗借春庭之月,写多情之怀,抒离合之感。 三、其它之月月亮的圆与缺,人们在视觉上能够看到,更奇妙的是人也能听到。如:《听月》听月楼高接太清,楼高听月正分明。摩空 冰轮转,捣药铿锵玉杆鸣。曲墨霓裳音细细,斧柯丹桂韵丁丁。忽然一阵天风鼓,吹下嫦娥笑语声。 这是明朝一女子的诗,此诗清新奇妙,全在于敢于打破常规,变视觉为听觉的“赏月”,创造出一般人心中皆无的形象,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虽不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却是一种用心灵感受生活的结果,是主观世界切入客观世界的一种奇特的感受,高扬的主体意识使自然之物被人情感所左右,变成一幅超越现实、在更高层次上表现情感心灵的图画。另外,关于月亮的诗还有一些其它作品:《咏月》李建枢昨夜圆非今夜圆,却疑圆处减婵娟。一年十二度圆缺,能够几多时少年? 此诗借用月亮的圆缺,感叹时光匆匆,昨日不再,劝人爱惜光阴,珍惜青春年华。 四、“天行一何健,日月无停踪”(晋傅玄《天行篇》),时代发展到今天,各种文化现象雀起,那么,月亮也可算作文化的一部分,不妨称之为“月亮文化”,但月亮也并非一种单纯的文化现象,从中可以看出它和中国古代诗人之间有着天生的亲缘关系,就某种程度而言,月亮是一种文化载体,负载了诗人的情感之 舟,生命之舟。最后以南朝宋谢庄的《月赋》中关于月亮的诗结尾:美人迈兮音尘绝,隔千里兮共明月。月,作为一颗始终围绕地球运转的永恒的星体,作为地球最忠实的伴侣,与地球子孙中最容易动情感怀的诗人有一种与生俱来、绵延千载的亲情。 从《诗经•陈风•月出》到屈原《天问》,再到李白、苏轼,再到关、王、马、白,优秀的诗人们无不以月作为自己的抒情审美对象,以表达诗人与月同喜共忧,休戚相关的感情。 在诗人的眼中、心中,有静态如淑女处子的新月、满月、月牙、月魄、月轮……;有动态如水似梦的月华、月波、月光、月脚……;有不同时间的月:如古月、今月、春月、夏月、秋月、初月、午月、落月;更有不同空间的月:如林月、松月、山月、江月、海月、湖月、关山月、闺中月、宫墙月、水中月…… “月”在诗中的称谓多达六十多种: 太阴、素娥、玉盘、玉轮、玉弓、玉钩、玉羊、玉蟾、冰轮、冰镜、月府、月宫、月精(玉兔、蟾蜍)、婵娟…… 至于与月相关的语词更是不胜枚举: 与太阳神、东君相对的是月主、月神;可以为人间有缘份的男女牵线联姻的是月老;可以朗照人间是非善恶的是月鉴、玉镜; 用来形容美人花容月貌的是月面、月眉; 拿在美人手中用以掩面的是月扇(古诗《怨歌行》:“裁为全欢扇,团圆似明月”); 提在关公手中过五关斩六将的是青龙偃月刀; 文人雅客的笔下工夫称月斧(民间传说月由七宝合成,由八万二户修之,故能诗善文者被喻为修月手。苏轼的《王文玉挽词》云:“才名谁似广文寒,月斧运斤琢肺肝”) 菊花的别称是月朵,蔷薇的一种叫月季; 中秋吃的是月饼,祭神祈福的是月坛; 阴历的时令称月令,每月的初一称月旦、月朔,每月的十五称月望(十六称既望); 由十二个月的名称去配古代十二音律称月律; 古代城门外两边修及护城河的半月形城墙叫月城; 赏月的高台叫月台,由此引申如今火车站迎来送往的站台叫月台; 民间乐器中有如吉它柳琴的是月琴。 每月的工资中月俸、月薪…… 在四字成语中更有花前月下、风花雪月、月地云阶、月黑风高、偷星换月…… 如此等等,月便与诗人结下了不解之缘,犹如酒、柳、书、剑等等。 一 中国诗歌中的月 《诗经•陈风•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将月与美人联系起来。 屈原《天问》:“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 《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曹丕《燕歌行》:“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从此,月光便成了相思的寄托物,而美人的相思又是文人才子思慕明君圣主的象征。 谢庄《月赋》:“白露暖空,素月流天……美人迈兮音尘绝,隔千里兮共明月……” 谢朓《同王主簿有所思》:“佳期期未归,望望下鸣机。徘徊东陌上,月出行人稀。” 南朝乐府《子夜四时歌》:“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飏。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唐诗中的月更是层出不穷,张若虚、王维、王昌龄、李白、杜甫、张继、刘禹锡、白居易、杜牡、李商隐,每一个大家不以月为诗友。 至于宋词元曲,月更是历史的见证,故国的象征,是人化的、人格化的、时代化的宇宙实体。 二 中国诗歌中月的象征寄托意蕴 1.孤苦的象征,思心的寄托 中国的诗人,向来以其悲悯之心看人生,忧心忡忡于国计民生。然而“利剑不在掌”,看政权江山无可奈何花落去,只好针兵书宝剑藏于腹中,在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悲叹中寻觅知音与寄托。而“表里澄澈”、“肝胆相照”的月亮正好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对象化实证,故那万里夜空的一轮皎皎孤月,便与始终系心于朝政,钟情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中中诗人相追随。 2.美人的风貌,明君的象征 圆满无缺而又光明皎洁的月亮既是鼓动诗人热情躁动、奋发进取的力量,又是以其朦胧迷离之美将诗人导向一个很难冲突的永难超越的等距离,象征着中国诗人命运与情感追求的悲剧结局。 3.爱情的见证,忠贞不渝的象征 始终以地球为中心的月亮运行轨迹,是情痴情种们亦步亦趋的象征。初生的新月,如爱情的使者,恬淡而温馨;一轮满月,象征爱情的完美结局,因团圆而幸福美满,然而人世多艰,总是聚少离多,故东坡先生才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祝愿不是现实,而现实却是严酷无情,故残月以其惨淡悲凉象征着一个无法摆脱的社会法则和自然规律,那就是所有的美好都无法在生存中永恒。 4.理想的化身,事业的象征 正如普罗米修斯盗来天火照亮人们的心灵一样,月亮在沉沉暗夜中给人以希望光明;正如教堂中的神父可以接纳你内心罪恶的忏悔、抚慰你历尽苦辣艰辛的灵魂一样,静穆高洁的月亮永远给你一种安全感、依顿情、平静心。你可以无妨碍地向它倾诉,可以无戒备地向它投靠,也可以无牵挂地与它若即若离。它既是一个充满神性的、飘渺天河的彼岸,又是一个通情达理,具有凡胎俗骨、七情六欲的充溢灵感悟性的人,更是一个超脱于社会风俗、习惯势力、个人局限的永恒的自然实体。它的万古常新、它的明鉴真伪,它的执着坚定,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诗人对事业、理想、前途的不懈追求精神。 中华文化是一种诗华的乐感文化,中国诗人仰慕着诗化的、人格化的月亮,甚至包容、理解着它那旁观千古历史变迁的“冷”。 三 李白诗中的月 在中国诗人中,与月心神交契,生死相许的诗人是李白。 李白现存一千余首诗,其中提到月的便有二百五十余首,即每四首诗中就有一首写月,可谓第一了。在这些诗中,李白邀月伴酒,携月同行,社月为友,请月送客,攀月飞天,揽月遣兴,其浪漫天真,亦可谓中国诗坛之最。 月意象在李白的诗中,共有八十多种。同是一个月,随着环境、心情的变迁而五光十色、异彩纷呈,难怪前人要盛誉李白有“明月肺肠”了。 李白与月亮 邱云古今文人骚士写月、颂月的诗文可谓浩若星汉。若论其成就,当首推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在李白留给的后人的千余首诗歌中,直接或间接泳月的诗作竟有三百二十多首。月亮给了这位竺仙智慧、灵感和创作源泉,诗人笔下的“月”多具情态,令人遐思不已。李白观月之细,举世的诗笔,描写出的月变化莫测,千姿百态。有明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有孤月:“千客此时徒极目,长渺孤月向谁明”;有秋月:“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有海月:“江行几千里,海月十五圆”;有江月:“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有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有溪月:“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有边月:“边月随弓影,故霜拂剑花”。李白写月之美,天下独步。月亮是他美好心灵的表露。“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月出峨眉照苍海,与人万里长相随”;“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镜湖水如月,耶溪女如雪”;“跪进雕故饭,月光照素盘”等,这一首首月色美景,胜似一幅幅秀丽的图画。李白天性孤傲,蔑视权贵;仕途坎坷,壮志难酬,因此,常借酒浇愁,对月抒怀。“水影弄月色,清光奈 愁何”,这是诗人纯洁、王瑕的心灵写照;“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凌”,这是诗人狂达、潇洒性格的表现;“众星青天罗,良者独有月”,这是诗人高洁、清谦心境的描述;“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这是诗人怀才不遇,忧郁伤感的缩影;“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这是诗人在抒发他的远大政治抱负和敢与权贵一较高低的豪迈气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嗜酒如命,澹泊仕途,笑傲江湖的真实表露。李白更把月亮当做自己随身的伴侣和亲密无间的朋友。在《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诗中写道:“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当他得知好友王昌龄遭谗受贬时,满怀为挚友担忧之情写下“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最能表现他和明月亲密无间的佳作,应算《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兴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里,他运用浪漫夸张的手法,以极其丰满的想象力,把月亮与自己的身影凑合起来,绘成“三人”真是罕见。李白给儿女取名也忘不了月亮,名曰:月奴和玻璃。就连李白之死,也相传他在酒醉之后,“入水捉月而死”。后人还为他绘下了《李白捉月图》。足见在后人心目中,李白的形象是和月亮连在一起的。李白的一生,以他辉煌的诗歌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而在他诗中吟咏的明月,则具有浪漫的奇思异想和浓郁的感情色彩,构成丰富多彩的奇妙意象。月亮是文人的理想国,月亮是文人的桃花源,月亮是文人心灵的图腾,月亮是文人永远的情人。 说月亮是一部中国人心灵的历史,也不过分。读了许多古人吟月的名诗佳句,我的心中就升起了古时的明月。 月亮是从《诗经》中升起来的。月照东山之上,一群青年男女在月光下唱着恋歌,一群奴隶在月光下艰辛地劳作。后来烟熏火燎,月光艰难地皎洁着,直至唐代,这轮月亮才丰满起来。唐朝是个到处都充溢着诗歌的朝代。这些诗歌不是宦官大夫的专利,不是皇室深宫的特产。在那个时代,迁客骚人、戍卒羁旅、渔夫樵子、歌伎闺女,大都能创作吟咏,他们对唐诗的痴迷绝不亚于代青年对港台流行歌曲的热情。� 唐诗大多都是些和月光交织在一起的文字。有些被晕黄的月笼着,有些被皎洁的月映着,有些被圆圆的月托着,有些被弯弯的月钩着……唐朝这些痴人啊,望着这月亮,想着这月亮,或悲或喜、亦哭亦笑,或吟啸抒怀,或黯然神伤,经意间,便创造了光耀整个唐朝的奇迹。 于是,唐朝的月和唐朝的诗交相辉映,月,便也染上了瑰丽缤纷的色彩,显得有几分神奇,几分玄妙。我也禁不住跟上这群痴人一起去探望。“今人不见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是这样吗?不。借着唐诗的光辉,透过历史的尘烟,看唐朝的月亮仍是那样地真切! 唐朝是一个月亮的朝代。我总喜欢在唐诗中望李白的月亮。李白无语。“花间一壶酒,独斟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他把整个月亮都装在酒壶里,他便拥有了一片宁静的天地。他的痛苦太多,他的心灵需要宁静的慰藉。李白的月亮是疯狂的,李白的月亮被他用酒灌得大醉。李白思念如水,在月光河中潺潺流过,盈过唐时金樽,那床前的月光至今醉人,故乡是月,乡情汩汩。李白把整个月亮都装在酒壶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他的望月真的是心神若仙。李白还有一首《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双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从月亮的形状到月亮的神话传说,从儿童的视角与心理,写出了童真、童趣、童心。 李白的诗文中,月的形象明丽、亲切,情意深长。有美丽得令李白欲挂于东溪松的月:“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有秋天明丽清冷的峨眉山月:“峨眉山月半轮秋”,有给诗人美好的回忆的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有可寄愁心的解意的明月:“我寄愁心与明月”;也有一往情深的山月:“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还有引发人生短暂,宇宙永恒,时空不可扭转的感叹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他慨叹人生苦短,韶光易逝,难以相伴永远运行不息的明月,只好让月光照在自己对对酒当歌及时行乐的金樽里面! 李白一生爱月亮,李白的月亮,也大多是他自己投影的化身。月亮里的嫦娥、玉兔、蟾蜍,也赋予了人的精神魂魄,因而,也就成为了鲜活的艺术形象了。李白一生政治上不得志,在贫病中死去,但他以杰出的诗歌创作,为自己树起了一座丰碑。他继承了屈原和庄子开拓的浪漫主义传统,反对齐梁柔靡诗风,在诗歌革新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他的诗留传下来的近千首,各体皆备,都有脍炙人口的名篇,尤以七言歌行和五、七言绝句成就最大。其诗气象宏大,格调雄浑,感情豪迈,境界开阔,清新自然,余味无穷。李白和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把中国诗歌艺术推向顶峰,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正如韩愈所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城市没有了月光,现代人的心灵里再没有一片纯净的月色了。然而我们不是依然对心中的那片净土一往情深吗?我们不是仍旧怀着一份月亮般的渴望吗?美好的东西只要有,哪怕是在遥不可及的天上,哪怕只在我们的心底。 多少帝王和百姓,多少辉煌和阴谋,多少爱情和仇恨都流水般逝去,唯有一轮明月朗照乾坤,禅一般静穆,佛一般永恒
你这篇中国知网也好万方数据也好都有例子!甚至百度文库都有!==================论文写作方法===========================论文网上没有免费的,与其花人民币,还不如自己写,万一碰到人的,就...【每天都有】写作论文的简单方法,首先大概确定自己的选题,然后在网上查找几份类似的文章!通读类似的文章,对这方面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参照论文的格式,列出提纲,补充内容,实在不会,把这几份论文综合一下,从每篇论文上复制一部分,组成一篇新的文章!然后把按自己的语言把每一部分换下句式或词,经过换词不换意的办法处理后,网上就查不到了,祝你顺利完成论文!
文言文到底怎样教宝坻五中 吴淑静 杨占平 许俊霞【内容提要】为改变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老”、“慢”、“差”、“费”的教学现状,优化文言教学过程,本文试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实效两方面,针对文言文教与学的特点,提出具体的做法,以促进文言文教学的发展。【关键词】激发兴趣 精讲精练 灵活方法 提高实效 积累迁移“经过千百年时间的淘洗而流传下来的一些脍炙人口的文言文,是诗文中的极品,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精华”,而被选为教材的文言文更是优中选优。但是,无须讳言,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处于老(教学方法)、慢(进度慢)、费(费时多)、差(效果差)的状态。绝大多数学生对文言文不感兴趣,甚至厌恶、畏惧。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其中也有来自“教”的因素:许多老师仍采取传统的逐字逐句的串讲方式,让学生记笔记,然后从中抽题训练;或者偏重知识教学,把字、词、句的理解、翻译当作重点,其他都交给学生自己解决;或者一味侧重背诵,让学生背课文、背注解、背练习题答案。这样的课堂,没有体现新课改理念的精神,不能够让学生体验到古文的精髓,谈不到提高学习文言文的能力。因此,我们从事教学第一线的老师必须大手笔地、适宜学情地改革我们的文言文教学,让新课改的春风也度“玉门关”。改革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过程,使教学效率得到最大可能的提高,让文言文焕发出新的活力。文言文毕竟离我们的生活较远,教法不可能和现代文教法等同,但它并不是外语,和现代文有非常强的传承关系,是“大同”、“小异”。所以,我们可借鉴现代文教学如讲究合作、探究、开放的学习方式、个性化教学等成功经验,形成有文言特点的、灵活而实用的教学体系。下面结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文教学谈谈文言文教学的具体做法:一、激发兴趣。有了兴趣才产生主动学习的可能性,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是教好文言的前提。讲课时务必脑子里时刻牵着这根弦。(一)、教师富有激情。还清晰地记得刚上高一时语文老师杨乃林老师讲宋词的那节课,他从温庭筠的《花间词》讲到词风一变的李煜,讲到“奉旨填词柳三变”的柳永,讲到豪放派词人苏东坡、辛弃疾,讲到清朝的纳兰性德,讲到毛泽东。让我们震惊的是杨老师不看教案,而能把他们各自的代表作一边背一边快速写在黑板上,加上他抑扬顿挫的诵读声和评论感悟,彻底把我们折服,宋词真是太美了!我们急忙记笔记,杨老师笑着说:“不用记,不用记,以后咱们还会讲的。”但我们哪肯罢休,生怕落掉一句一字,同桌商量好你记第一句,我记第二句,他记第三句。真是语言美、艺术美的享受,如坐春风,让我从此迷上古典文学。我这样说一点也没有夸张溢美。仔细想一想,您是否也享有过这样的课,让您曾经有过很大的思想触动?创造出这样的课,老师肯定投入了他的激情。选入教材的文言文,每篇都包含着作者的理想和情感,都是作者“情动而辞发”的,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也应引导学生“披文以入情”,深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同作者一起或喜或悲,或忧或憎。应该说,要想在课堂上充满激情,教师就应熟悉历史,读懂古人,才能以情激情。试想,不懂曹操,怎能理解“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壮怀激越?不懂苏轼,怎能领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不懂辛弃疾,怎能理解“把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无奈与激愤?教师的激情有助于学生产生浓郁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学生必会获得美的享受,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使自己的价格和精神得到塑造和升华。(二)、精心设计导语。让每一节古文课的导语符合短小精悍、形式多样、调动兴趣的原则,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试举几例:以重温旧知识切入,《核舟记》导语可为:“我们学过一篇描写古代艺人技艺高超的作品,还记得吗?还能背出一些语句吗?”同学们是可以回答出的,接着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的《核舟记》是描写雕刻家高超技艺的文章,请留心写法上的异同”;《湖心亭看雪》导语为:“西湖是有名的风景区,我们学过很多描写它的诗文。想想可以记起哪些?”同学们可以说出几句,像“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等,教师接着说:“我们欣赏的都是西湖春夏的美景,那冬天的西湖什么样哪?一起看看张岱的《湖心亭赏雪》”中的描写;以名人名言、诗文名句导入,《大道之行也》导语为:“孙中山先生有一句很有名的名言,就出在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里,你知道是哪句吗?”学生们已预习课文,大多数可以猜出应为“天下为公”。《三峡》导语为:“我们先一起背诵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谁能说说“千里江陵”指的什么,“万重山”指的是哪里?”这样引到美不胜收的三峡;以古今对比导入,《捕蛇者说》导语为:“我们的政府和人民正致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千百年来农民种地缴税制被废止了,而且政府还给予一定补贴,充分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可作为对比的《捕蛇者说》深刻地揭示了苛刻的赋税给农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以猜谜式入题,《观潮》“你知道‘天下第一潮’指的是哪儿吗?今天我们就来欣赏钱塘湖惊心动魄的气势”。导语相当文章的开头部分,岂能不吸引学生?(三)、精心设计问题。课堂提问要求紧扣文章重点、难点,有梯度、有思辨性,有引领性,且尽量生动有趣。所谓“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下面试举几例:《捕蛇者说》——文章写了哪两件事,以哪件为主?《核舟记》——本文结构是怎样的?为什么先写船舱后写船头?《大道之行也》——大同社会什么样?它同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无相似之处?它可能实现吗?《记承天寺夜游》——苏轼笔下的景带有什么特点?“闲人”指什么样的人?请回答“我认为苏轼是一个( )的人”,你对苏轼怀有怎样的感情?《湖心亭看雪》——写了何事,绘了何景,抒了何情?雪景有何特点,使用什么方法?你认为当今社会需要隐士吗?《三峡》——山水有何特点?请你想象2009年三峡大坝建立以后,三峡会有哪些变化?《观潮》——作者从哪几方面写“观潮”的?本文在描写浙江潮景象之后,为什么又花大量笔墨来写水军演习和吴中健儿的弄潮?教师的提问少而精,保持足够的吸引力。(四)、创设轻松和谐而有活力的课堂氛围。课堂是不是盛满生机、充满人文气氛,需要师生协力打造,需要教师倡导、需要学生配合,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实现师生和谐的一体式。1.精讲字、词、句。文言文字词疏通需要花较大工夫,这是我们必须面对、承认的。如果还是教师一字一句地教,学生一字一句地记,当然重现死气沉沉的局面;如果统统把字词的解决都抛给学生,认为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学完成,那无疑是自欺欺人。讲是必要的,问题是怎样讲,许多老师给出了适宜的方法即抓关键,精练习。首先布置预习,让学生查工具书、对照注解初步扫清字词障碍,这只是第一步,因为这些知识留给学生的印象并不深,很模糊。老师在课堂上没必要串讲,因为面面俱到,反而处处重点处处不是重点,也不过是“水过地皮湿”。我们选择重点、难点的关键处点拨、讲解,这些重难点的确定依据教师对文本的分析、学生的反馈。一般说来,每句文言需重点讲解、识记的字词在两个左右,每篇文言需意译的句子“君将哀而生之乎”、“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之类并不多,其它均可让学生轮流作小老师讲解,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致,改变只纯“听”的被动,而为动耳、动口、动手、动脑的主动。2.教学方法灵活化。每节课都有一个让学生兴奋的点。运用教学形式多种教学手段如朗诵比赛、知识竞赛、辩论会、故事会;多媒体、幻灯投影、图片等创设教学情景,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他们能欣赏到文言文的言简意丰的美妙,并体验到主动学习的快乐。如教学《伤仲永》,我们要求学生自由结组利用课下时间排演课本剧。终于正式“演出”了,学生们的表现令人非常满意。每一组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出现了很多亮点,给老师带来很多的惊喜。举例说吧,原文对仲永父亲短视贪利的形象并没有具体、细致的描写,给阅读者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许多“父亲”的形象给同学们留下深刻印象。像“仲永父亲”看到钱时努力睁大、再睁大双眼的夸张神态,像“他”炫耀儿子时摇头晃脑的滑稽动作,像“他”只认钱,即使是自己的姐姐来求诗也因没交钱,坚决地不让仲永写,像仲永也想跟其他孩子一样去读书学习时,“父亲”的一句“你傻了?现在的钱多好赚呢!过这村可就没这店了”等等。事实证明,学生的体验表演绝对胜于讲课 + 练习的效果。表演体验法肯定适合《核舟记》中“大苏泛赤壁”的人物描写,可帮助学生分清人物的所在位置及神情动作。《三峡》预习作业与其他课文不同——不看课文,而是按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特点先描写三峡山水,可纯想象,可参照有关资料包括图片进行描写。课上再阅读课文,看看郦道元是如何写三峡的,选取什么景物,依什么顺序?并体会语言的美妙。《记承天寺夜游》可设计让学生自由畅谈心目中的苏轼形象,可介绍他的轶事,可朗诵他的诗词,可谈他的性格胸襟。借此活动了解文中作者的心情。《答谢中书书》语言非常凝练,可作对偶句练习:出上句,找下句。或反过来。总之,课堂充满多变的互动形式,可为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服务。3.讲究教学语言。我们要求课堂语言文雅、幽默、亲切、富有激励性。如时时穿插精炼的成语、名言、俗句肯定会起到榜样的作用,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名句名篇,还起到知识迁移的效果,如《湖心亭看雪》学生可背诵、知道的写雪的词句。幽默亲切的话语有助于消除师生间的距离,善解人意的、真诚的激励话语会增添学生以温暖、信心,从而享受成功的滋味。二、提高实效。文言文教学在帮助学生认识传统文化,吸收民族智慧,培植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等方面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我们有责任培养学生学习文言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文言文形式能力。具体如下:(一)引导学生预习。重视预习,而教师要给予明确要求。或要求借助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借助注释,初识文章,最好能疏通全文。与此同时批注不懂的地方,以便上课解答;或搜集文章的背景及作者资料。还有每节课前都要提出一、两个预习问题。质疑内容可从多方面进行:语言运用上、课文内容上、表现中心的手法上等。对这些问题教师认真审阅,做到心中有数。集中、分类后挑出有代表性、典型性的问题,让学生提问、讨论、解决。所要注意的是——教师随时检查预习情况,绝不能放任自流。预习环节很重要,单说其中包含三个语文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借助注释,使用工具书的能力,是学习文言文的有效途径。文言文的语言知识零碎而庞杂,如字音、词义等,多数要靠一个一个地去理解、体会,所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而要想培养自学能力,就要让学生养成这样的良好习惯,边读文边读注释的习惯,勤查字词典的习惯,应该让每位同学手中具有一两本工具书,如《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关于搜集材料的习惯,起码不坐等现成答案,而是主动寻找、整理、归纳,在搜集中看到的、集到的东西,也许会在某一天派上用场。还有质疑习惯,正像爱因斯坦说的“提出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百个问题更重要”。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有疑问才能促使学生去探索、去创新。(二)做好领读。文言文教学中,老师们都非常重视学生的诵读。可以说,我们把“读”字摆在首位。读法有种种,默读、吟读、诵读、个人读、集体读,范读不一而足。文言文的传统的诵读方法是科学的,它对知识的积累,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感悟,对真正掌握语言的运用能力不容置疑。老师们,现在我们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这样重视课文的诵读,真正能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却非常少?是不是领读可以解决这一问题?由于文言文生字多,个别字的读音与今天通行的读音还不一样,有的句子不容易确定它的停顿等特点,让学生听一遍录音或老师的范读,就去读课文,很难保证不出错。只要老师在领读时不出错,一般情况下,学生跟着读上两三遍,再自己去读,效果好。有的老师认为对初中学生还要领读,方法太幼稚。我们觉得只要方法有实效,不用在意是否“低级”。有的老师担心领读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个性化感悟,这种担心大可不必,因为领读有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因为朗读课文必须建立在正确把握文章感情基调的基础上。(三)重视字词教学。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文言文教学八字真经应淘汰,理由是有些文字具有模糊性。我们认为不能因为一些文字的模糊性,就让文言文也得学得模模糊糊。确实,“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如果译成现代汉语,是破毁了那种诗意美,那我们大可不译,但你必得让学生明白“矣、思”的用法吧。不译,并不影响对整句意思的理解,但还是要落实到字词上的。我们让学生先做扫清字词障碍的预习,在课上精讲精练,把基础夯实。这里有一个培养积累习惯的问题。对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及其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特殊句式等现象,有系统地进行积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联系、归类、比较、迁移,达到“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的量变效果,才能拥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每篇文言文中的重点字、词、句最好以板书、投影形式精讲精练,让训练真正落到实处。如《捕蛇者说》有几个实词、虚词可这样归纳:指出下列词语的一词多义现象。若:①像 貌若甚戚者②如 未若赋吾赋不幸之甚也③你 若毒之乎毒:①怨恨 若毒之乎②怨恨 又安敢毒耶③毒害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赋:①征收 岁赋其二②赋税 复若赋③文赋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乎 :①疑问语气助词 君将哀而生之乎②在 叫嚣乎东西③感叹语气助词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于:①在 吾祖死于是②给 余将告于莅事者③到 积于今六十岁矣④比 苛政猛于虎也以:①如果 以啮人,无御之者②用、拿 太医以王命聚之③因为 而吾以捕蛇独存④根据 今以蒋氏观之⑤表目的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而:①表并列的连词 黑质而白章②表转折 而吾以捕蛇独存③表修饰 时而献焉④表承接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还有几个特殊句式,如定语后置“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宾语前置“吾谁与归”、“何陋之有” 、“时人莫之许也”,词语活用现象“君将哀而生之乎”、“其一犬坐于前”、“稍稍宾客其父”之类应给学生解释,不能因淡化语法就对文言特殊用法忽略不提。只有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及一些特殊句式特点,才可以独立阅读浅易文言文,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关于文言文还要不要串讲,这要灵活掌握,须看教材、学生情况而定。如果课文浅显,就没必要串讲;有的课文可让学生用讲故事的形式讲述。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让学生在教师点拨下疏通文意,遵守“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疏通文意,在教学中采取让学生给注释搬家的办法,即有选择地把注释抄写到课文中被注释的字词的下面或一边,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抄写一遍比只用眼看印象要深刻得多,有助于记忆。生字词的注释就在这个字词的下面或旁边,学生只要读课文就会看到,这样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无意注意和识记。最后,字词学习不能忽视巩固的环节,课后要以卡片、图表等方式及时整理、归纳,在一定时期里做些练习,其中让他们尝试做课外阅读,选择短小、有趣而有哲理性的文言文练兵,或与课文有关的或同一为作者所写、或内容有关或写法相似均可作比较阅读,有意培养学生迁移能力,学以致用。(四)促进学生感悟。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强调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与理解”,我们都清楚,应该给学生留出感受、体验与理解的时间,让学生在阅读中想象,体验,品味,咀嚼。那么,教师此时要务是帮助学生形成感悟,因语感的培养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着眼点和归宿点。在文言文教学中,重要的不是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教师对某篇课文的分析,而是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自身感受到、领悟到什么,有什么进步与提高。阅读不能只停留在字词理解的浅层面上,而是把文言文视为一种文化,一种文学。讲析环节与现代文讲析所体现的教学理念一致,采用以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合作、讨论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不再细说。另外,古文教学还需注意从以下方面帮助学生感悟。1.鉴于历史原因,教师适当补充一些内容,如课文涉及的有关历史掌故、典章制度、风俗习惯等。分析《捕蛇者说》,就得让学生清楚柳宗元的政治主张,忧国忧民的一贯情怀;中唐时期的赋税制度。分析《记承天寺夜游》、《核舟记》,就得让学生清楚苏轼的性格、胸襟、抱负和他一生的际遇。2.加强与现实的联系,让学生觉得古文中的人和事“远可在天边,近可在眼前”,调动情感,关注体验。以《童趣》为例,沈复描绘的是闲情,是童趣。学生都有过这样的感受,让他们回忆自己童年趣事,课堂自然活起来,学生和作者情感了产生共鸣。再如《春望》,可联系抗日战争、伊拉克战争发挥想象,体会普通人在战乱中的感受。3.指导学生感悟作者情感,进而解读文本。如《记承天寺夜游》传达作者微妙复杂的心境,可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感叹,体味“闲”的滋味——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湖心亭看雪》写出作者不同于世俗的文人雅趣,从人物的行为动作入手:张岱于大雪三日、湖中人鸟俱绝的更定,架小舟去湖心亭赏雪,是迥异常人的行为,揭示出他怎样的心境呢?(五)指导背诵。“腹有诗书气自华”。朗诵和背诵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学习文言文的实际过程中总结出的好方法和好经验,我们也一向重视背诵。需要说明的是背诵不是死背,而是巧背。按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阶段需背诵诗文80篇,对许多学生来说是难题,他们很怵背古文。原因可能主要是背诵经常作为课后练习来处理,致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尽管学生也背书,但目的在于应付检查,又因是强记手段,记忆当然难以持久。对此,可以多介绍名人的诵读经验、感受和方法。茅盾能背诵《红楼梦》,巴金曾说过:“现在有二百多篇文章储存在我的脑子里了”。我们提倡遵从熟读成诵的自然规律,熟读中要加入自己的理解、感悟,这样记下来的东西才能在头脑中长期保存,到用时信手拈来。向学生推荐一些记忆方法,如:情景法。《核舟记》中“大苏泛赤壁”一段,选三人表演人物各自神情,给人印象要深得多,表演者自己就更为深刻了,容易记且记得牢;线索法:《三峡》从夏水到春冬之时到晴初霜旦的顺序;化整为零法,即连句成段,连段成篇,适宜较长的篇幅如《捕蛇者说》、《湖心亭赏雪》。“源头活水得清渠”,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有赖于教师课上的点拨引导,有赖于教师立足课内、放眼课外的教学意识与训练,有赖于教师汲取传统教学精华又不断创新的教学理念。记得特级教师韩军说过这样的话“没有文言,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我们不能不想方设法让我们的学生喜欢文言,欣赏文言,并从中汲取行文写作的、思辨哲理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营养,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服务。参考文献:1.《语文课程标准》2.《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参考》
李白的床前明月光
唐代诗人李白与月亮的故事有一种民间传说,说李白在当涂的江上饮酒,因醉跳入水中捉月而溺死。传说唐朝大诗人李太白,有一次到金陵(即今南京)来,在文德桥旁边的一座酒楼上歇脚。这天碰巧是冬月十五,到了晚上,他就独自坐在酒楼上赏月,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作赋。李太白生平最喜爱月亮,说月亮又干净又好看。这天晚上,他抬头看见天上的月亮洁白滚圆,心里非常高兴,就多喝了几杯。到了半夜,李太白趁着酒兴,下楼走到文德桥上。他刚走上桥,一低头,忽然看见月亮掉在水里了,河水一动,洁白的月影上就添了几条黑纹。李太白这时喝得醉醺醺的,只当是月亮给河水弄脏了。他靴子也顾不得脱,张开双手就跳下桥去捞月亮。谁知这一跳,月亮没捞着,却把水里的月亮震破了,顿时分成了两半儿。——故事就这样传下来了。后来人们在文德桥旁边修了个“得月台”,据说那里就是当年大诗人李太白赏月的地方。
入秋之后的夜晚,凉意渐显。一场秋雨,一阵秋风,寂静的深夜中沙沙作响的枫叶,都让人感觉到,夏天的热情与沸腾,已无法挽留。
但秋天的夜,也并不是无情的。
皎洁夜空之中,永远有一轮月,或阴或晴,或圆或缺。在亘古的岁月中,洒下温柔的月光,在游子的窗前,在闲人的庭院里,在“人间万姓”的心间。
当人们抬头望向天空,看到的是什么呢?
在文人墨客的世界中,万物皆有情。就如《红楼梦》中宝玉所说: “你们那里知道,不但草木,凡天下之物,皆是有情有理的,也和人一样,得了知己,便极有灵验的……”。 我们在诗词歌赋中,看到山的坚毅,海的包容,草木的不屈,鸟兽的恩义。而对于月亮,古人仿佛为它赋予了更加多元和复杂的 情感 。
月亮是有灵性的。
在古人的世界观里,日月星辰超脱于身边的草木、鸟兽而存在,人们会格外崇敬。 因此在最初,相比于审美价值,月亮更多承载了一种宗教职能。 苍穹之下,皎洁的月光指引人们度过黑暗。在那遥远又神秘的地方,月亮对于人类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充满了无限的力量,因此也成为了人类较早崇拜的对象。
进入殷周时代,月亮成为了礼仪的象征 。人们对月的崇拜,逐渐从一种自发的无组织性的活动,演变成为一种皇家的祭月仪式。在周礼盛行的年代,祭月成为礼仪制度的一部分,起到教化百姓的作用。
春分与秋分时节,天子身上戴着各种祭祀专用玉器,玉器上还系着五彩丝线,非常隆重地祭拜日月。
祭月与秋天产生联系,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要归结于民间的农业活动。 每逢秋分,万物丰收的季节,稻麦飘香、瓜果甜美。当农民结束了最后的忙碌,享受收获的喜悦时,抬头仰望,常常能看到天边的一轮圆月。月亮不仅见证了劳动人民披星戴月的辛苦,也慢慢成为了丰收的预兆与象征。
《监利县志》(清同治十一年刻本)还记载到一种民间习俗,人们以月亮的明暗来占卜湖中是否有鱼,判断来年元宵节的阴、晴。
秋分祭月仪式一直延续到清朝。此时的月亮,是天上的神明,也是人间的祭司, 它保佑农民土地丰收的愿望,也寄托着帝王将相祈盼天下的运转,能像日月星辰一样永久往复的理想 。
到了 唐宋时期 ,与月亮有关的活动,除了官方的祭月仪式,还发展出了 民间的赏月活动 。再加上月中蟾蜍、后羿与嫦娥、吴刚伐桂树等故事传说,月亮逐渐蒙起了一层浪漫的面纱。与官方祭月活动不同,民间的赏月活动时间为八月十五,而这一天也最终被确定为“中秋节”。
唐朝时,中秋赏月之俗在文人之间开始流传,并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
据说,全唐诗中有九十多首诗歌以中秋赏月为题材:“千家看露湿,万里觉天清”、“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可见唐代八月十五赏月已经是普遍流行的习俗。杜甫《八月十五日夜月二首》、《十六夜玩月》、《十七夜对月》,连续玩月三天; 王建《和元郎中从八月十一至十五夜玩月五首》,连续玩月五天,“从未圆时直到圆”。
直到宋朝,官方正式确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 。
此时,中秋才成为全民庆祝的重要节日:政府官员于中秋放假一天,市民在节日前夕筹备时令货品,月饼也逐渐成为了中秋之日的必备食物。苏东坡说:“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默品其滋味,相思泪沾巾。”地上的孤影,杯中的浊酒,盘中的月饼,无一不在诉说着中秋之夜,人们心中复杂而敏感的情愫:
月光洒在游子的窗前,幻化成温暖的故乡的投影;酒醉的夜晚,圆月当头,却无法抚慰东坡对亲人的思念之苦;在怀才不遇的贾雨村心中,团圆的满月虽然勾起了他壮志未酬的惆怅,却也召唤出了他对未来的抱负与憧憬;而一轮冷月之下,月光所在之处,却是黛玉心中花魂(诗魂)的埋葬之所,是即将枯萎的生命。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当月亮不再只是皇家祭月仪式中高高在上的主宰,而是一个见证了人间悲喜、寄托着人类理想的家园, 它仿佛完成了从神性到人性的转变 。促成转变的,是嫦娥奔月 、吴刚伐桂的浪漫传说,是诗人流传于世的赏月佳作,也是每一个生命个体对于美和 情感 的追求和向往。
宝玉说,但凡天下之物,都是有情有理的。但纵览红楼一书,我们却发现, 非物之本身有情,实乃人之有情也 。千百年来,世势如白云苍狗,唯有日月星辰循环往复,唯有人之真情历久弥新。从自然崇拜到封建礼制,再到中秋赏月,不曾变化的是月,变化的是人心。 人们望向月亮 ,是望向光明和柔美的白玉盘,也是在望向人间愿景和理想在天上的投影, 最终,还是望向人们自己。
月光穿透乌云,照人心扉,人们也借助月光,再次洞彻自己的内心世界:是孤独,是惆怅,是幸福,是美满,种种 情感 ,在中秋之夜时,一览无余。
又一年中秋将至,当夜幕降临,抬头仰望这一轮明月,是否能感受到古人的心境,倾听自己的内心呢?
除了培养自己的审美水平和精神层次,选一个适合的赏月方式,也是享受月圆之夜的关键。 今年中秋,尝试解锁古人的赏月姿势 ~
夜愈深,酒愈浓,月愈明。院中之月,杯中之月,空中之月,一月出而月月出,一月明而月月明。明月之下,于自家院前,与三五好友推杯换盏。觥筹交错之间,平生之郁郁不得、生不逢时之苦皆随酒兴与月色脱口而出,扫尽胸中块垒。
当然, 赏月之后断不可如贾雨村般忘恩负义 ,切记,切记。
赏月,亦要注重地势之高低。不同地势望月,效果自然不同。
登高而望月,是赏那山高月小,清朗开阔;近水而揽月,是赏那皓月清波,灵动透彻。如若有似大观园之凸碧堂与凹晶馆者,一明一暗,一高一矮,一山一水,又定要学湘云与黛玉两位诗翁,联上一番诗才好。
月圆之夜,岂可无音乐相伴?而这音乐又定要清幽雅致,且需从远处徐徐而至,方能趁着这明月清风、天空地净之时,解人烦心、去人忧虑。昔日大观园中,贾母携众人于凹晶馆内饮酒赏月,以笛声为伴,实在是一场“沉浸式”的赏月活动。
除此之外,古人还有着很多的赏月方式等待着你来解锁。当然,一杯香茶,几块月饼,还有身边爱你的家人,也足以成为赏月的高配。毕竟,无论岁月如何变迁, “情”才是中秋佳节永恒不变的主题。
参考文献:
1. 论中秋节祭拜月亮习俗及其与荆楚地域文化的关系作者:孟修祥
2. 中秋节的起源与中秋月的文化意象作者:王颖
3. 中秋节祭月活动的变迁作者:韩养民
4. 中秋节起源及形成时间研究综述作者:刘忠良
文人无论是伤心失意或是激情喜悦总是对月抒怀,尤其是在唐诗宋词中有更多的体现,换句话说,月亮长在厚厚的唐诗宋词中。月光如水水如天”,举头望月,月亮仿佛沐浴在清风之中:有玉人吹箫之飘渺,有美人千里之朦胧,有清泉淙淙之雅韵,有远方亲人之深情。在写月的文人中当属李白、张若虚、苏东坡的月亮最有灵性。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狂放的李白,也是孤独的李白,月亮陪他喝酒。 张若虚的月亮是江南的杏花春雨,宁静、诗意。《春江花月夜》包括了人生最美好的良辰美景:春天、夜晚、江水、花树、明月、当然诗人极力渲染的就是明月了。这种月亮之美就任你展开想象力去憧憬了。 豪放旷达的苏东坡,他的月亮是大手笔。如《前赤壁赋》中的“水与月”水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是“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 苏东坡胸怀一腔抱负,想做一番英雄事业,然而现实给了他一次又一次的磨难,让他一次比一次更远的发配,但他依然从容面对人生的际遇。“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170 浏览 3 回答
281 浏览 6 回答
208 浏览 5 回答
296 浏览 7 回答
179 浏览 6 回答
335 浏览 8 回答
190 浏览 5 回答
309 浏览 3 回答
142 浏览 5 回答
197 浏览 6 回答
100 浏览 3 回答
176 浏览 8 回答
247 浏览 5 回答
117 浏览 3 回答
236 浏览 3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