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专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论文关键词:中专 语文 教学 德育方法 德育内容实施 论文摘要: 语文 是中等专业学校的基础课程,起着辅助学习专业课程的作用,在全面提高中专生素质方面具有其它学科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思想道德教育是中专 语文 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本文就中专 语文 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内容实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德育是教育者按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其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具有良好道德品质、正确的政治态度和科学世界观的人。在中等专业学校的全面教育工作中,德育工作是完成教学工作的保证,只有把德育教育寓于教学中,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为达此目的,可以采用以下德育方法: 1、说理教育法 通过语言说理传道,使学生明理晓道,辨明是非,提高道德认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说理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具体形象、具有启发性说服力的讲解和报告,或者是主题鲜明、民主平等、诚恳热烈的谈话与讨论,等等。 2、榜样示范法 用榜样人物的优秀品德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由于榜样能把社会正确的思想、政治和法纪、道德关系表现得更直接、更亲切、更典型,因而能给学生以极大的影响、感染和激励,教育、带动和鼓舞他们前进。这种方法也符合学生爱好学习,善于模仿,崇拜英雄,追求上进的年龄特点。 3、陶冶教育法 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 4、实际锻炼法 让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在活动中锻炼思想,增长才干,培养优良的思想和行为习惯。锻炼的方式主要是学习活动、社会活动、生产劳动和课外文体科技活动。 5、品德修养指导、评价法 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品德反省,并对其品德行为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以实现学生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的教育目的,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 具体到教学实践活动中,可以这样做: 一、利用作者简介,进行理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人之可贵,在于有志。志者,翅也、 鳍 也。鸟无翅,不能高飞;鱼无 鳍 ,不能远游;人无志,则不能有所作为。理想主义和爱国主义是学校德育永恒的主题。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阵地,抓住“作者简介”这一环节,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采用问题法和对比法。 1、问题法 如简介鲁迅,教师可以设计问题:鲁迅年青时本是学医的,可为什么后来要弃医从文,终于成为我国一大文豪?通过共同回忆,教师补充、总结,解决问题:鲁迅弃医从文的目的是为了唤醒国民,拯救祖国,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的学生,也应该象鲁迅那样,把个人的理想与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把为社会进步、国富民强而献身作为自己的理想。 2、对比法 例如简介龚自珍,教师可对比讲授《己亥杂诗》和《病梅馆记》。点明《己》诗的写作方法是直抒胸臆,大声疾呼要爱才!用才!而《病梅馆记》则用的是曲笔的写法,作者呼唤的是:珍惜人才!两篇文章的主旨是一脉相通的。教师再进一步发挥:龚自珍振臂高呼,几次反复地表明渴望人才的'心迹,正是他关心国家兴亡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具体表现。 教师要灵活运用作者简介这一环节,既不能花过多的时间去讲故事,以免喧宾夺主,但也不能忽视,以加深对作者的了解和教材内容的掌握。 二、开展第二课堂,渗透道德教育 语文 教师要针对中专生参与意识较浓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大力开展第二课堂,在培养他们读、说能力的同时,也让他们在娱乐中受到良好的道德品质的熏陶,实现寓德于教的目的。 首先,开展影视欣赏活动。影视艺术本身的思想内容,就是丰富的德育资源。正如俄国文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艺术教育人们 摒 弃一切虚伪的坏东西,了解一切善的魅力。热爱一切崇高的美。”这种资源溶形象性与审美性于一体,熔情感性与教育性于一炉,可以避免德育工作中存在的说教味以及抽象化的弊端,增强了德育的可感性。学生在接受影视教育的过程中,消除了逆反心理,简化了德育过程,强化了德育效果。 其次,举办小型故事会。 语文 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举办小型故事会,引导学生多读、多说,以丰富自己,提高自己,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情操教育。“传记”这一单元的重点课文是《廉颇 蔺 相如列传》。这篇课文教学目的之一是学习廉颇、 蔺 相如顾全大局、以国事为重的优良品质。针对这个目的,我在课后举办了一场“两分钟故事会”,并对故事提出具体要求:第一,主题必须体现民族自豪感或自我奉献精神;第二,篇幅不能太长。在两分钟左右讲完;第三,情节要符合传记的特点。我采取抽签的方式,让每个人都有可能演讲。结果,每个同学都作了认真的准备,故事会开得很成功,其中不乏精彩的故事,如荆轲刺秦王、貂蝉嫁董卓等等。这次有趣的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巩固了传记文学的基本特点,又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增长了他们的见识,同时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情操教育。 三、在作文教学中加强国情和形势教育 中专 语文 教材中,一般安排了应用文单元,其中包括调查报告,这是有针对性的。中专生是一个毕业后直接走向社会的阶层,社会形势在不断变化,学生不能总是坐在教室“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要教育他们及时把眼光移向社会,认识社会,以便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改造社会。教师要结合“写”的培养目的,让学生自己去调查,去体验,使他们对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气象有切身的了解和认识,使他们不知不觉中受到国情和形势教育。要做好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第一,抓好写作前的作文指导。老师的作文指导首先要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欲望。兴趣是动机产生的主观原因之一,教师可以把握这一点,因势利导,将兴趣自然地引到预定的目的上来。其次要将时代热点作为选题让学生去调查、研究。社会形势和人们意识形态的变化会形成一定的潮流,成为人们在一个时期的某种追求和时尚。青少年学生更爱赶时 髦 、赶潮流,很愿意去认识潮流产生的社会背景,老师通过正确引导,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另外,教师还得指出,作文必须符合调查报告的要求,宜实不宜虚,宜活不宜死,要先“调查”后“报告”,反对大话、空话、套话。对这些教师如果都能进行恰当的指导,可以给学生写作前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