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人类正面临着全球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挑战。一方面人类受到不断变化的地球系统的严峻挑战;另一方面人类活动正以前所未有的幅度和速度影响着地球系统。现在人类活动正从各种尺度(局部的、区域的、全球的)改变和开发利用地球的物理、化学、生物环境。要了解人类是怎样与地球相互作用,以及人类是如何影响地球环境,就需要对地球系统有全面的了解。详细掌握地球各种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的知识,对于实现国家未来繁荣和人类发展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目前世界地球科学研究正从传统的地学向建立地球系统科学新的知识体系转变,地球系统已成为地球科学解决全球环境和资源问题的科学基础。研究地球系统的过程、相互作用及其动力学逐步成为地球科学研究的核心领域。当今资源和生态方面的问题已危及到了国家的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利用地球系统科学的生态系统的原理和方法来管理自然环境和资源,已成为时代的需要。这就要求国土资源工作要加强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建立新的资源管理知识体系,我们在这方面的差距还相当大,加大这方面的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势在必行。 重大环境问题促进地球系统科学发展 地球系统是指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包括人类本身)组成的一个地球整体。它包括了自地心到地球外层空间的十分广阔的范围,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其间存在着地球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是物理、化学和生物三大基本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人与地球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地球系统科学的观点认为,全球变化是地球的各个组成部分——地核、地幔、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包括人类社会)——之间相互作用与反馈的结果,对这些相互作用和反馈过程的科学认识需要将地球作为一个统一的动力学系统来研究。因此,要解决当代资源环境重大科学问题就需要把地球作为一个相互作用的各个组成部分或子系统组成的连续的、统一的有机整体——地球系统,并运用一般系统论的原理研究地球系统的整体行为。 从1983年美国宇航局首次提出“地球系统科学”概念到现在短短的20年中,地球系统科学已成为国际地学界和各国地学发展的主要科学目标。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地学部最近一份战略报告中明确指出:“地学的科学挑战在于了解和预测地球系统内物理子系统、生物子系统和人类子系统的基本过程及其相互作用”。日本最近拟实施的“预测地球变化”计划强调要对地球系统各种过程进行研究、观测和模拟。英国在“1994-2000年地球科学战略”中也提出它的战略目标是要了解关于地球系统过程的知识和认识。 今天,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它们所涉及的是人类与人类本身生命支撑系统之间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种关系正日趋紧张。人类自身的活动正在威胁着我们所赖以生存的环境系统。它不再只是局部的或区域的问题,而是跨越国界的全球性问题。这也是一个历史性的问题,虽然它产生于工业革命,但是,它真正引起世人的关注仅仅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这些重大的环境问题就科学内容而言已远远超过了单一学科的范围,往往涉及大气、海洋、土壤、生物等各类环境因子,又与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密切关联。只有从地球系统的整体研究才有可能弄清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求解决的办法。理解地球系统及其子系统的变化规律,预测其未来变化趋势,才能减轻地球系统变化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减轻自然灾害及其造成的损失,提高人类对地球系统变化的适应能力,达到地球科学研究的最终目标。当前,地球系统研究更具有针对性,更加强调解决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以服务于社会发展。 当代重大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地球资源所造成的,其影响程度已接近自然变化,并正在继续加剧,从而可能对未来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长远的不可逆转的后果。近百年来,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全球的气候与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水资源短缺,生态系统退化,土壤侵蚀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臭氧层耗损、大气化学成份改变,渔业产量下降等,而这些变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所造成。由于全球变化的幅度已超出了地球本身自然变化的范围,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第三次评估报告的预测,未来全球将以更快的速度持续变暖。未来100年全球还将升温1.4-5.8℃,将给全球环境带来更严重的影响。假如这种态势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地球最终将成为一个不适合人类和其它生命生存的星球。2004年美国五角大楼给美国总统布什提供了一份秘密报告,题目是《全球变化将会毁掉美国》,其核心内容是,在未来的20年里,气候变化将导致全球性的灾难,引发全球性的骚乱和核战争,会有数百万人死于全球变暖引起的战争和自然灾害中,到2020年,欧洲的主要城市将被海水淹没,英国将变成“西伯利亚”气候。因而气候变暖对世界的威胁超过了目前令美国不安的恐怖活动。气候变化不再是科学争论,而是关系到美国的国家安全。现在,连美国军方都在研究地球系统变化对国家安全的威胁,足见研究全球系统变化的意义。 地球系统科学已经解答和需要解答的问题 地球系统科学是研究地球系统在复杂的相互作用中运转的机制,地球系统变化的规律和控制这些变化的机理,从而建立全球环境变化预测的科学基础,并为对地球系统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因此,地球系统科学是为迎接人类面临的基本生存环境问题,即全球变化挑战而兴起的基础科学,也是当今人们利用、保护环境和资源的理论基础,或知识体系。 在过去的10年,对地球系统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其中最为重要的成果之一,就是我们认识到地球系统已超越了至少过去50万年的自然变化范围。目前,全球环境系统正在同时发生的这些变化,其变化的幅度和速率在我们人类的历史上,甚至可能对整个地球的历史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目前正在发生的这些变化,实际上是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变化。它们虽然发生的时间不长,但是其影响却很深远。而且,有很多变化正在加速进行。这些变化对全球环境产生关联效应,它们还难以被发觉,通常无法预测,很多时候会突然发生。由于是人类活动造成了这些全球环境变化,因此,我们人类社会最起码要有所反应,要有针对性和有创造性地采取响应和适应策略。虽然,目前已经对有些变化采取了应对措施,但是对于绝大部分变化来说还没有这样做。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我们的地球最终将会变为一个不适合人类和其他生命生存的星球。 对地球系统的研究还取得了另一个重大的突破,测示出了一个甚至在20年前几乎没有预测到的、影响深远的一系列发现:地球内部的缓慢作用与海洋和大气系统的较快运动之间,存在令人惊奇的耦合关系。另外,有一些标志表明,大洋盆地外形的微细变化深深地影响着大洋的环流;构造作用的波动会造成二氧化碳循环混乱;火山爆发的频度和地震机制与地幔流体的动力学相关联;海洋和地幔间的流体循环肯定影响着火山活动的特性,甚至可能是板块构造活动的媒体。因此,搞不清这些复杂的相互作用,对全球性的各种现象就不可能实现高准确度的预测。近年来,由于人们揭示和掌握了厄尔尼诺与异常气候之间关系等各种现象之间的部分相互作用,使人们对厄尔尼诺现象的预测获得了成功。 过去10年间全球变化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越来越深刻地揭示了地球系统的复杂性和相互作用的本质,以及人类活动影响该系统的方式。虽然全球变化研究已经开展了大量的令人感到振奋的科学研究工作,并且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至今我们还不能确定临界阈值在哪里,我们不了解日益加剧的人类活动将是否、何时和如何推动地球系统走向并跨越临界阈值,进入地球的另一种环境状态中。我们也不知道,地球系统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和运行模式才是一个强健的系统,能够使我们安全地实现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全球变化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已经为我们提高对地球系统的认识做出很多贡献,但是,仍然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能否保证我们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一个迫在眉睫的挑战。我们有能力迎接这个挑战,但是,我们必须采取一种新的、更具活力的、综合的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方法。人们希望科学研究能够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使人类社会有能力对全球变化的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和思考,并最终拿出解决的办法。 人类社会如何应对全球环境变化的挑战,如何适应未来可能出现的环境变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这种变化的环境,即人类如何合理地管理“地球生命支撑系统”,以满足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是21世纪初地球系统研究必须回答的问题。为此,2003年,IGBP计划正式进入第2个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全球变化科学研究在方法上强调综合与集成,在研究内容上强调跨学科以及全球可持续性,在能力建设上强调知识储备,基础建设和公众宣传。此外,该计划还强调有关全球变化研究共识,认识到全球变化必须围绕社会可持续发展中重大的环境问题,开展对地球系统的进一步研究。这对减少未来环境预测的不确定性,促进未来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中国亟须加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 全球环境变化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我国生态与环境的影响是显著的,多方面的和深刻的。在全球变化的影响下,我国的自然生态系统正在改变。如气候不断变暖,冰川退化、森林减少、草原退化、荒漠化面积不断增加,生物多样性减少,北方干旱化趋势增加等。中国的气候、生态、环境已发生了显著、深刻的变化。近百年来我国平均地面温度上升了0.6-0.7℃,海平面平均上升了10-20厘米,冰川面积减少了约25%,过去50年北方年降雨量减少10%,干旱化加剧,极端的天气气候事件如旱涝灾害发生的风险近20年来呈上升趋势,近50年山地灾害发生频率增加,由此造成的气象灾害损失目前达到了GDP的3-6%,是世界上经济损失最严重的国家。例如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对我国的气候与植被的关系进行了综合研究,使用了年均温度增加4℃,年降水量增、减少10%或所有参数不变三个可能的变化方案,模拟结果显示,我国森林植被各地带由南向北推移3至5个纬度,森林面积南增北减,但总面积减少。温带草原对全球变化反应敏感,面积有所增加,大部分由森林演变而来。温带荒漠化扩大三分之一,荒漠化进程显著。青藏高原与我国西部高山的高寒植被将大部分消失。我国面临全球气候变化的压力不断增大。国内相关研究表明,按目前的全球变暖趋势持续下去,30年后我国主要农作物(稻米、小麦、玉米)将减产5-10%,病虫害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将明显增加;水资源的短缺有加剧趋势,预计本世纪30年代,即使采取严格的节水措施,黄河流域仍将缺水200亿吨;传染病的种类和影响范围将明显扩大,一些已经绝迹的传染病又有死灰复燃的可能;我国未来海平面还将继续上升,到2030年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幅度为1-16厘米,预计到21世纪末将达到30-70厘米。这将使许多海岸区遭受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遭受风暴影响的程度和严重性加剧,气候突变事件发生概率增加,并可能在大范围地区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总之,全球变化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特别是对水资源、农业、能源、交通、人体健康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加剧等都与全球变化有密切的关系,了解和正确认识这些变化及未来的趋势涉及到许多重要科学问题的研究。 另一方面,在履行有关全球环境条约和外交谈判中,全球变化研究的成果可以提供科学支撑和对策,以减轻国际上日益增加的对我国的压力,维护我国的根本利益。因而全球变化的研究不但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实际应用意义。目前,我国大部分污染排放名列世界前茅且居高不下。除二氧化碳位居第二外,其他各类温室气体和气溶胶的排放均位列首位,占全球排放量的很大份额。这种状况一方面给我国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国际公约履约的压力。 今后,国际上要求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采取保护气候措施的压力将显著增加,我国将面临越来越多的国际履约问题。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二大二氧化碳排放国和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以及从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着眼都应做出理智的选择,采取综合的对策和积极的行动,充分利用国际上应对全球变化的机遇,在全球环境保护的进程中争取主动,实现生产和消费模式的全方位变革,以保证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鉴于全球变化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深刻,这就要求人们通过改变其价值、信念、行为来对日益加强的全球环境变化的认识作出响应。为迎接上述全球性环境变化问题的挑战,国际科学界确立了全球变化研究计划。该计划旨在描述和了解控制地球系统及其演化的相互作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以及人类活动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定量估计整个地球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为预报全球环境变化建立科学基础,增强人类对未来几十年至几百年重大全球变化的预测能力。其总的目标,就是逐步提高对包括气候在内的地球环境演变规律的认识,对未来环境发展趋势提出预测意见,为全球环境问题的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各国政府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和治理等方面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技术支撑,最终为世界和国家一级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决策服务。 中国地球系统科学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过去10年,我国实施了一批全球变化研究项目,取得了大量具有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在东亚季风环境系统的领域,已经走到了世界先进行列,提高了我国在国际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显示度”,为国际全球变化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整体水平与国际相比,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表现在尚未形成适合国情的完善的生态与环境科技体系,未能满足国家需求,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相当的差距。20年来,我国生态与环境科研基本处于被动跟踪状态,缺乏基于国情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应用研究和关键技术开发,科研与发展相脱离,研究赶不上问题的发展速度,对新的环境问题缺少应对理论和技术储备,生态与环境科研不能有效地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环节,使环境保护战略缺少强有力的科学指导,技术方向难以进一步明确。这与我国的生态与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以及国际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符。主要问题表现在:(1)缺乏系统的基础观测数据资料,这既包括现代过程的观测资料,还包括过去气候和环境变化过程的记录数据;对于季风环境系统中大气、海洋、陆地以及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研究和综合集成研究不够深入。缺乏较完善的气候预测系统和气候系统模式。(2)生态与环境重大科学问题缺少原创性的研究。(3)缺少大跨度学科交叉系统综合研究和全球视野。(4)长期、连续、动态的基础数据积累不够。 (5)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集成和环保成套装备。(6)对国家决策的科技支撑薄弱。 基于被动跟踪状态,缺乏较完善的生态与环境科技体系?熏我国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与国际先进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处于拉大的趋势,主要表现在: 1. 许多有关地球系统研究国际前沿和热点问题在中国尚未提到日程上。 当前国际地球系统科学进入新阶段,瞄准新的高点,但国际上正在讨论和将要研究的重大前沿问题,国内很少研究。例如2003年4月,欧、美地球物理学会在法国尼斯(Nice)联合举行万人大会,讨论的热点如“显生宙的大气历史”,“地球与类地行星的岩浆发生与演化”,“大气圈与生物圈的交换:从源到汇的全面探讨”,“地幔构造与成分: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模型的协调”等,均属地球系统科学的范畴,却都是我国未进行研究的题目。 2. 重大国际计划的学术总结,往往不见我国参与。 一些有关地球系统研究国际合作计划,在实际观测和数据采集中我国曾积极参加,大力投入。但到进行学术总结时,我国学者的参与却大幅度下降。我们可以在研究计划的外圈为产生数据出力,却进入不了核心,在材料“组装”和理论探讨中却发挥不了作用。出现这些差距的原因是我国地球科学家视野狭窄,立足本国、面向全球研究的论文不多见;许多研究论文仍然停留在描述性为主的传统阶段;对地球系统科学中关键问题的理论探讨基本上仍未提到日程上来,因此使我们的研究只满足于向国际学术界输出“原料”。 3. 国土资源科学和技术发展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正在形成“时代”差距。 纵观世界发达国家在国土资源领域开展的研究工作,很大的一个特点是以高新技术为先导部署重大科技工作,而且已完成技术装备的现代化。根据《中国现代化报告2004》,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代化水平与国外的差距虽然在缩小,但仍排列在世界第60位。据此,估计我国国土资源工作现代化水平也不会高于此数。 我国国土资源科学研究处在一个非常特殊的历史阶段,在技术装备现代化还未完成的条件下,现在又面临着信息化的挑战,与发达国家在技术上正在形成“时代差”。这种差距不是战术性的,而是战略性的。根据美国地球科学发展战略部署,到2020年前后美国将在新的地学知识体系指导下,构建出真正能够反映时代特色,与高新技术发展和资源需求相适应的新的资源科技体系。 面对这种形势,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要求我们不能再按一般发展的时序关系去思考,不能再重复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必须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要充分利用当代信息技术所具有的广泛扩散性、渗透性与共享性,充分利用国家信息化建设初步形成的技术物质基础,以信息化迅速改造传统工作,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具有战略地位的关键性技术装备,构建国土资源现代化探测调查技术支撑体系。 过去10年国际地学、环境/生态学领域的著名研究机构,成果产出及其影响反映了该领域过去的发展状况和未来研究的竞争态势。在该领域的研究中,中国在拥有著名科学家的数量、著名科学机构的数量、著名机构的科学产出以及成果方面,与美国等先进国家有着较大的差距。过去20年国际地学领域有重要影响的246名著名科学家主要分布在以美国为主的10个西方发达国家,其中美国占70%,环境/生态学领域有重要影响的246名著名科学家主要分布在以美国为主的19个国家中,其中美国占67%。我国没一位科学家进入地球科学领域、环境生态领域中的前250名位置。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2001)根据全球近500万名科学家所发表文章在1981-1999年近20年中被同行引用的次数,按21个领域筛选出各领域前250名科学家,地学(Geosciences)领域共有248名科学家,其中2名科学家的工作单位及其国别不表,其它246名科学家分布在10个国家109个机构中,其中,美国机构65个,英国13个,法国12个,瑞士4个,加拿大4个,澳大利亚4个,荷兰2个,日本2个,德国2个,比利时1个,我国一个也没有。 抓住机遇,推动地球系统科学发展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2020年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与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未来15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对我国生态与环境保护和建设提出了严峻挑战。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基本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从根本上转变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使社会、经济和环境相互协调。 生态与环境科技的发展应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解决我国生态与环境中的重大问题和改善生态与环境质量为基本出发点,以转变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为主线,把生态与环境保护融入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通过自主创新与综合集成研究,建立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态与环境科学理论和技术体系,为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益,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减少环境健康风险,提高生态与环境宏观决策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适应全球变化的趋势,逐步建立循环经济导向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提供科技支撑,并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生态与环境领域的科研队伍。 未来10年,我国可持续发展将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既要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等领域长期积累的问题,又要解决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其中国家发展的需求和地球科学研究重大跨越的时代背景,为响应国际全球变化研究科学管理和维护地球生命支撑系统的研究目标,满足人类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我国理当顺应国际全球变化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科学的最新研究方向,在中国积极开展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研究。特别是地球系统研究对中国未来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对地球系统的未来恐怕会产生独特的影响。这是一片承受着巨大压力,但又充满无限希望的土地。它人口众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而这些正是引起全球变化的其中两个因素。这片土地的历史是那么辉煌,文化是那么灿烂,人民又是那么生气勃勃。中国自古以来就被视为一个富于进取心和改革意识的国家,它已经成为亚洲发展的动力源泉,而亚洲地区在确定人类与环境之间关系的问题上,最终很可能要起决定性的作用。相信在地球系统科学的征途上,中国的学术界将在国内迎来新的春天,为国际地球系统科学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因此,我国应当不失时机、及早部署,为此建议: 1. 加强地球系统科学的核心理论研究,但不能只是追随国外走向,我国的地球科学长期以现象和记录为对象,难以进入国际地球系统合作研究的核心。只有在取得高质量记录的同时,有目的地开展现代过程观测与试验,积极推进理论模型的数值模拟工作,才能从现象描述推进到机理探索,切实开展核心理论研究。另外,必须分析我国独特的自然条件,根据实际的研究力量和科学积累,选择有突破前景的重大课题,通过记录、模型与观测三结合,实现既有本国特色又与国际接轨的全国和长期性的大型研究计划。建议实施“中国宏观自然环境格局及其演变趋势”项目,把青藏高原、季风气候、边缘海盆等一系列既具中国特点,又是全球重大环境特色的内在联系、形成机理与演变方向,进行系统研究,而不只是分别参与国际合作;这一操作一旦实现,必将在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两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此外前新生代的全球变化,国外主要依靠稳定同位素分析推测大气与海水的演化,而我国具有澄江、热河等化石群特殊保存条件的优势,应当通过古生物宝库与地层的地球化学分析相结合,探索古代“冰室期”与“暖室期”转换以及生命演化等重大问题,力争有重大突破。 2.要瞄准地球系统科学的核心问题,开展追踪过程、探索机理的研究。 我国应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组织微生物学、有机地球化学等方面的力量,在地球微生物学、演化基因组学等方面参加国际新前沿的研究。鉴于目前该交叉领域在国际尚属起步阶段,我国应一方面促进两大学科的联合交流、讨论,另一方面建立相应的新型实验室和研究机构,并及早招募力量,着手筹建。 3.组织中国的“地球系统科学”系列,出版反映科学前沿的综述文集或专辑,举办地球系统科学讲座,推动国内的学科交叉。 4. 集中财力大力建设国家地球系统科学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为地球系统科学科技人员提供完全或部分共享的地球系统科学科技信息。
国际政治论文 联合国体系下的非政府组织及其国际政治效应 北约的变化及未来发展趋势 北约的战略转型及其挑战 从中立主义到后中立主义:瑞典外交政策之嬗变 新时期越南外交 论冷战后日本对非洲的外交政策 矛盾中的澳大利亚亚洲政策 日本官方发展援助政策探析 关于行将到来的美国对伊拉克战争 “9·11”事件后美国对外政策的取向 2002年国际安全形势综述 非传统安全问题与国际安全合作 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 单极世界的变数 “结构理论”的结构 制衡、追随与冷战后国际政治 现阶段大国关系调整的特点、动力及趋势 民主的尴尬:从选举团制度看美国选举政治 美伊战争成本和政治利润分析 利益集团与美国的对外政策 朝核危机的成因及发展趋势 反体系运动在今天意味着什么 经济制裁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对21世纪美国军国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口水扶贫”时代会终结吗 令人关注的北约战略调整 欧盟与北约:壮大还是虚胖? 欧盟的跨国政党网络 试析欧盟地区政策的演进 新安全观和反恐斗争 俄罗斯安全战略调整及其影响 论构建新世纪大国战略稳定框架 多边主义与亚太安全合作 全球化、民族国家与国家间正义 从霸权稳定到契约和平的经济学解释:一个模型 “安全困境”概念辨析 矛盾与整合:国际格局向何处去? “新帝国论”——21世纪美国全球称霸的理论范式 丹麦的工会干部培训与职业培训 改革发展中的劳动就业与工会的维权工作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研究综述 当代俄罗斯:是否有“新社会主义”的前景? 世纪之交欧洲社会党的变革 反全球化思潮的兴起对资本主义的昭示 社会主义与创新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的关系 美国现代城市的郊区化及其原因 对印度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乐观分析 人口与西方 印度的就业政策措施与社会保障体系 阶段大国关系调整的特点、动力及趋势 当前大国合作及其发展前景析论 解读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新视角 全球化时代的美国与中国 老人日常生活照顾的另一种选择 经济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法律环境初探 弹性生产、全球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改革 资本主义的新面孔 非洲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成功 普京经济思想与俄经济发展前景 反全球化运动考察与分析 关于欧洲发达国家共产党命运的三种评判 日本共产党“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模式论 时代特征与越南社会主义 苏联解体原因的文化学思考 美国现代城市的郊区化及其特点 全球化条件下的南南合作 缺乏理论创新是阻碍苏联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因 试析美国国会的监督功能 试析文化因素与日本对外政策的相关性 民族、宗教和文化:东亚发展与合作中的重要因素 预防外交与国家安全 如何认识欧盟的“民主赤字”问题? 外交政策分析的认知视角:理论与方法 从反恐合作看英美特殊关系 集体认同与国际政治——一种文化视角 当前南北关系的新变化 反全球化视野中的全球化 人权与对外政策 国家在全球化中的位置 对非洲自主维和行动的思考 美国民族主义的悖论 当前国际形势和世界战略格局 权力、原则与人权 “后后冷战时代”观的思考 当今欧美关系两重性 从苏共兴亡看政党现代化问题 中国对东盟政策研究报告 美军重返越南的战略影响 英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政治腐败 国际税制改革发展趋势与我国税制改革借鉴要点 国外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及其启示 朝鲜缔结朝美“和平协定”的构想与努力 90年代后南北问题的新变化 德国政治基金会探析 施罗德何以连任总理 “迟到的民族国家”与“超前的民族国家” 帝国战略能走多远? 关于人道主义干预的辩论 国际关系学、区域研究与国际政治经济学 冷战后国际恐怖主义的新特征及其成因 国际政治中的同盟理论:进展与争论
严格意义上讲,生物圈是气候的标志。所谓生物圈对气候的影响,是指气候与植被的关系问题。生物圈与气候的关系中,首先是气候与植被的关系,因为植被在生物圈中,尤其是在陆地部分,具有最大的生物量,也是各种动物与微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在生物圈中植被的代表性最大,它也是气候、土壤等环境最显著的指示。在陆地的生态系统中,植被的重量或体积占90%-99%以上,一般来说,在生态系统研究中以植被为主体。生态系统是以植物为主体的生物群落(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非生物环境(光、热、水、气、土壤等)综合组成的,是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进行物质交换、能量流动的自然生态环境。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态系统的统合整体,是地球的一个外层圈,其范围大约为海平面上下垂直约10公里。它包括地球上有生命存在和由生命过程变化和转变的空气、陆地、岩石圈和水。从地质学的广义角度上来看生物圈是结合所有生物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全球性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与岩石圈、水圈和空气的相互作用。生物圈是一个封闭且能自我调控的系统。地球是整个宇宙中唯一已知的有生物生存的地方。一般认为生物圈是从35亿年前生命起源后演化而来。生物圈包括海平面以上约10000米至海平面以下10000米处,包括大气圈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生物的“立足点”),水圈的全部(距离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但是,大部分生物都集中在地表以上100米到水下100米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等圈层的交界处,这里是生物圈的核心。地球与太空几乎没有物质交换,但却接受大量太阳辐射能,太阳能是维持一切生命活动的原动力,能量在生物圈中逐级传送,最后以热能形式散发到太空。地球内部也产生大量残骸(包括煤炭等)中,但地球总体的能量收支大致平衡。到达地球外层空间(60公里高空)的太阳辐射量是恒定的,约为2卡/(厘米?分),称太阳常数。但平均说来只有一半(约47%)到达地面,另一半(约53%)于途中被反射或吸收掉。生物圈各部分实际接受的太阳辐射量差别很大,这是由于纬度、季节以及大气透明度(云层)的影响造成的。热带地区全年接受比较直射的阳光,因而辐射量最大。太阳辐射在地球上的不均匀分布,造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从而影响了地球上的生物分布;它也是地面气流(风)、水流和水汽循环的主要动因。生物圈中的能流与物流是相伴随的,因为太阳辐射能先通过光合作用被植物体固定下来,然后以化学能的形式沿食物链逐级传递。动物和微生物的取食活动就是传递能量的方式。一般说来,化学元素之进入生物体内是靠生物的主动摄取,而化学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运动则是由气流和水流来完成的。陆地生物生存于大气之中,气态营养物和废物很容易在生物与环境间循环运动。一般可溶性物质是随水进出生物体的。就全球来讲,江河中所携带的可溶性物质,只能随水流由高向低移动,最后归入湖泊和海洋。当湖水和海水蒸发时,这些物质被留下,有的还形成沉积物。能以气溶胶等形式回到陆地的极少。因此液态的物质循环常常是不完全的。在地球上植被的分布主要取决于气候条件,比如地球分为几个带,这几个带的气候不一样,因此其水热的组合也不一样,所以植被的分布不一样,有的是森林,有的是草原、有的是荒漠,所以一般说气候对植被的分布是具有决定性的,但是在同一气候条件下由于地形地貌、土壤等情况不同,也会造成植被的分异。所以人们研究植被在地表上的分布,主要是看其与气候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对于搞植被研究的人来说,气候与植被的关系是一个经典的、历久常新的课题,始终在探索气候与植被有什么关系,现在主要是进行量化的,甚至用数学模型来表示气候对植被的影响和植被依赖气候分布的关系。现在对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的研究几乎都起源于气候与植被关系的研究,这是最基础的。植被的分布、植物的进化演化退化过程,气候总是一个重要因素。不足的是植被对气候的反馈,过去双方的研究都不够,因为植被不仅仅是被动的受气候的影响和控制,植被本身对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作用以及对气候的反馈,如调节温度、水分的作用也会影响到气候,虽然其影响较小,但主要体现在小气候和地方气候上。到目前为止,人们还不太了解地球表面的植被对气候有什么重大的影响。人们都知道,大气中的氧占23%,但并非地球刚形成就如此,而是植物的大量出现、繁衍,才逐渐改变了大气的结构。大气结构的变化对整个气候系统的影响是很大的,如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全球变化的基础就是二氧化碳的增加,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植被对气候的反馈是很强的,但是这部分的研究恰恰是最弱的,这不仅是植物学界的问题。人类对气候的控制能力有限,也许将来会加强,但是通过植被来控制或改善气候、防御灾害是人类常用的手段,而且永远不会过时。
根据联合国报告,2007年10件最严重自然灾害中有9件与全球暖化有关,遏制全球暖化已成为人类首要任务。肉食是全球暧化的主因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报告指出:畜牧业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占18%,超过全球所有的交通工具的总排放量,肉食是全球暧化的主因。人类活动所产生的一氧化二氮(温室效应为二氧化碳的296倍)有65%来自肉食,产生的甲烷有37%来自肉食(甲烷的温室效应为二氧化碳的23倍)近期一项最重要的信息显示,每吨甲烷造成全球暖化的威力,比二氧化碳高出25倍,这是以100年来分摊计算甲烷暖化作用的平均值。然而,甲烷在大气中只停留10年就几乎侦测不到,20年后更几乎完全消失,因此,将甲烷的温室效应分摊为100年来计算,可说是大大低估了它的影响。由于我们减少温室气体的时间已剩下不到100年,最新的方式是以20年来计算,得出甲烷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强72倍。列举例子:澳洲阿得雷德大学的贝瑞?布鲁克教授所详述畜牧业对环境的影响:“根据资料澳洲的养牛业、畜牧业、牛、羊,目前每年约排放三百万吨甲烷。而火力发电厂约排放一亿八千万吨二氧化碳。电厂的全球暖化贡献似乎远多于牛的贡献。然而若仔细想想,甲烷以二十年为期,效力是二氧化碳的七十二倍,再二十年就变成七十二乘以三倍,很容易算出畜牧业在那段时间对全球暖化的影响更甚于火力发电厂,这是澳洲严重忽略的事实。”让地球降温最快的方法大气中的甲烷九至十五年就会消散,但二氧化碳会滞留四十至两百年。因为甲烷比二氧化碳更快消散,暖化气候威力较强,要是没有甲烷,地球会大幅快速降温。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的寇克?史密斯 (Kirk Smith) 博士说:减少甲烷,我们就会有更多时间对抗气候变迁。他也说畜牧业是人为甲烷最大的来源,建议政府课征肉税以减少肉食。因此吃纯素减少甲烷是让地球降温最快的方法,立即见效。肉食造成粮食短缺的危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说,每秒就有一个孩童死于营养不良。但全球有90%大豆和50%谷类及85%玉米都拿去喂养牲畜。越来越多牲畜被繁殖。每天有二万五千人死于饥饿,比战争、艾滋病以及所有疾病丧生者还多。全素饮食者仅耗费肉食者 5 % 的资源,换句话说,原可喂养 20 位素食者的食物,只能喂养 1 位肉食者。肉食造成地表土壤流失的危机畜牧业目前占用地球30%的土地,其中大部分为牧场,也包括占全球可耕地33%的牲畜饲料生产用地;全球20%的牧场因过度放牧、土壤板结和侵蚀而退化;肉畜、乳畜占陆地动物生物总量约20%。据评估,在24项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有15项处于下降趋势,而畜牧业被认定是元凶之一。大量的牛羊踏在土地上,挤掉土里的空气,久而导致沙漠化。肉食造成缺水及水质污染的危机我们的湖泊, 河水混和了一堆极可怕的有毒物质,地下水已经被硝酸盐污染得很严重,而饲养场排出的废水,正是水源污染的最大凶手。据估计,人类 70 % 用水量是用在喂食经济动物。一磅牛肉:需要 2,500 加仑的水;一磅西红柿:需要 29加仑的水;一磅全麦面包:139 加仑的水。同样生产一磅食物,生产牛肉所需的水,为蕃茄的 86 倍,近全麦面包的 18 倍。肉食造成人类健康的危机1983到1989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英国牛津大学、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以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等多家中外权威机构精诚合作,在中国24个省市区的69个县开展了三次关于膳食、生活方式和疾病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研究。这项研究荣获我国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被《纽约时报》称为“流行病学研究的巅峰之作”;该项研究的主要领导者T.柯林?坎贝尔教授,发表过350篇论文,荣获包括1998年美国癌症研究所颁发的终身成就奖在内的无数奖励,是世界营养学界的最重要权威之一。《中国健康调查报告》就是他积一生营养学研究心得精心打造的科普杰作,本书的基本立场——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会导致慢性疾病的发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最有利于健康,也最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本书得出了非常明确的结论:动物蛋白(包括甚至尤其是牛奶蛋白)能显著地增加癌症、心脏病、糖尿病、肾结石、骨质疏松症、高血压、多发性硬化病、白内障以及老年痴呆症的患病几率。尤其令人吃惊的是,所有这些疾病都可以通过调整饮食来进行控制和治疗。中国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传统饮食习惯,反而是更加“科学”,更加有利健康的。建议:建议:政府应鼓励人民减少吃肉,控制畜牧业规模应纳入政府节能减排规划畜牧业已成为地球变暖的“祸首”,而控制畜牧业膨胀的抑制点就是人类的嘴巴——少吃肉不仅能健康身体,还能为大气“减负”。鼓励人民减少吃肉,控制畜牧业规模应纳入政府节能减排规划,可以像宣传节水一样,令人们树立起“减少肉食,健康人体和大气环境”的观念。
1991年9月26日,建造在美国亚利桑那沙漠中的“生物圈2号”实验室开始启用,4名男科学家和4名女科学家将在这个密封世界中生活两年,过一种近乎与世隔绝的自给自足的生活。这项试验的目的是通过研究植物、动物、昆虫、空气、土壤、人类和一个大型空气调节系统在这座温室中的相互作用及影响,更好地了解地球生物圈的运作规律。生物圈2号(Biosphere 2)是美国建于亚利桑那州图森市以北沙漠中的一座微型人工生态循环系统,因把地球本身称作生物圈1号而得此名,它由美国前橄榄球运动员约翰·艾伦发起,并与几家财团联手出资,委托空间生物圈风险投资公司承建,历时8年,耗资1 .5亿美元。生物圈2号计划设计在密闭状态下进行生态与环境研究,帮助人类了解地球是如何运作,并研究在仿真地球生态环境的条件下,人类是否适合生存的问题。为了尽量贴近自然环境,该圈中的土壤、草皮、海水、淡水均取自外界的不同地理区间,通过一定的人工处理再利用。例如,实验用的海水是将运进来的海水和淡水按照适当比例配制而成的。这个实验为什么会失败呢?科学家对此做出了总结:除了二氧化碳多、氧气少、水循环失调等原因以外,生物种类关系的失调也是重要的原因。原来,设计者虽然在“生物圈II号”内模拟了多种生态系统,但引进的生物却主要是生产者,动物、真菌和细菌的种类和数量都较少。传粉的昆虫死去了,有些植物就只开花不结果了。由于动物的种类和适量减少了,植物很少恐怕还有比例不对的原因,在真的生物圈中平均每人所对应的大气、水、植物等是那么的广阔,而二号呢?环境资源与人的比例严重偏小,就那点大气、水、植物等,哪怕就是生活一个人也已严重不够了,更何况是几个人。二氧化碳多、氧气少是结果而非原因,二氧化碳多、氧气少是因为植物相对太少了,不足以将人和植物自身产生的那么多二氧化碳转化并释放氧气.氧气的消耗速度高于产生速度,而二氧化碳的产生高于消耗。被视为反面教材的生物圈2号现状如何?它还是“奢侈的伪科学”吗?美国石油大王所投的巨资是否打了水漂?若干年前,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沙漠中再造一个“迷你地球”的实验失败后,耗资2亿美元的“生物圈2号”一时间成为笑柄,甚至被斥之为“奢侈的伪科学”。直到今天,生物圈2号仍然被很多人看作是藐视自然的反面教材。然而,或许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些年来生物圈2号正在悄悄发生变化:它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学生,成为一个绝佳的旅游胜地和教育基地;尤其重要的是,它渐渐赢得了科学界的尊重,成为一个非常难得的关于全球气候变化效应的研究中心。 曾经有人提出过一个看似天方夜谭的设想,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再造一个“迷你地球”,探求人类在这个现代“南泥湾”之中自给自足,以及未来在月球或火星上建立生存空间的可能性。美国得克萨斯州的石油大王爱德华·巴斯为此憧憬不已。从1984年到1991年,巴斯个人出资2亿美元,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市以北的沙漠中建起了“生物圈2号”。生物圈2号占地13000平方米,仿佛一个巨大的温室,雨林、沙漠、草原和海洋应有尽有。“生物圈1号”是我们生活的地球,顾名思义,生物圈2号就是一个“迷你地球”。1991年9月26日,生物圈2号迎来第一批志愿者,4男4女开始了为期两年、与世隔绝的生活。尽管这些居民事先花去几年时间接受了工程、农业等方面的良好培训(其中一位甚至接受了牙科训练),拥有每年耗资百万美元的技术支持,各种各样的灾难仍然接踵而来:各种动植物大量死亡,蟑螂和蚂蚁却儿孙满堂;更为糟糕的是,到了1993年1月,生物圈2号内的氧气含量从21%下降到14%,不得不从外界补充氧气,自给自足的幻想彻底破灭。实验失败了。经过短暂的休整,生物圈2号又迎来了第二批居民。5男2女住了个半月后,由于一氧化二氮(N2O)积累过多,在1994年9月17日被迫离开,实验再度以失败告终。打那以后,再也没人在生物圈2号中过日子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科研计划宣告破产,生物圈2号遭到了一些人无情的嘲笑,有人甚至斥之为“奢侈的伪科学”。当然,生物圈2号也使人们更加明白一个看似浅显的道理:“目前地球仍然是人类的惟一家园。”不仅如此,它还在不经意间给人们留下了一些佳话。生物圈2号称得上是一个“小联合国”,居民分别来自美国、英国、墨西哥、尼泊尔等7个国家。在这个“小联合国”里,培育出了爱情之花。实验结束几个月后,两批居民中分别有一对结成伉俪。这或许应了一句古话:患难见真情。另外,由于粮食歉收,生物圈2号的居民不得不控制饮食。结果第一批居民中的4名男性体重平均下降18%,4名女性体重平均下降10%,胆固醇的平均值由195下降到正常值125,使得这些平常为减肥而痛苦不已的人平添一份惊喜,真可谓无心插柳柳成荫。当时的一位居民、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罗伊·沃尔福德教授甚至继续维持当时的食量,“因为那样有助于健康”。 痛定思痛,巴斯决心调整生物圈2号的定位。于是,他求助于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看看用2亿美元打造出来的生物圈2号到底能做些什么。1996年1月,巴斯干脆把生物圈2号交给哥伦比亚大学打理,并投入4000万美元作为今后5年的改造和运行费用。经过一番考虑,哥伦比亚大学计划把生物圈2号改造为一个致力于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中心,同时请来威廉·哈里斯担任新的负责人。哈里斯曾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工作多年,是一位管理大型科研项目的高手。其实,建造生物圈2号的2亿美元并不像一些媒体所说的那样“全打了水漂”。就拿容量高达378万升的人造海洋来说,无疑是研究海洋科学的一个很好的平台。这大概也是哥伦比亚大学和哈里斯愿意接手烂摊子的原因之一。处于转型期的生物圈2号,首先迎来的是痛苦和迷惑。关于生物圈2号究竟可以派上什么用场,科学家们就出现了分歧,有人希望把生物圈2号打造成一个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中心,有人则希望着力于全球变化效应研究。再加上技术方面存在的困难,转型计划一度受挫,士气因此大受影响,一些科学家先后离开了生物圈2号。有道是,峰回路转。两年后,人造海洋终于“溅起了一些水花”。发表在1998年2月13日美国《科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称,随着生物圈2号内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人造海洋中珊瑚的生存受到了威胁。这样一篇论文,对外行来说或许没什么大不了的,对生物圈2号来说却大概算得上一个转折点。在全球变暖日益受到国际社会高度重视的今天,那篇论文清楚地表明:生物圈2号恰恰是研究全球变暖如何影响生态系统的一个理想平台。2001年4月,世界著名植物学家贝瑞·奥斯蒙德接替哈里斯领衔生物圈2号。生物圈2号研究中心的林光辉博士告诉本报记者,前已有多项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关的研究项目正在生物圈2号开展,吸引了不少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上,恐怕没有人能够保证,只要有投入就一定会有回报,古今中外都不乏数以亿计的投资有去无回的实例。问题在于,我们是否明白科研计划失败的真正原因,是否真正理解“失败是成功之母”。生物圈2号的今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范本。
155 浏览 3 回答
114 浏览 2 回答
130 浏览 6 回答
300 浏览 5 回答
216 浏览 4 回答
237 浏览 3 回答
319 浏览 5 回答
123 浏览 4 回答
127 浏览 5 回答
160 浏览 3 回答
324 浏览 3 回答
81 浏览 4 回答
106 浏览 4 回答
124 浏览 3 回答
137 浏览 7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