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国高粱在世界高粱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所以多年来关于它的起源和进化问题一直为国内外学者所关注。孙醒东(1947)根据美国1853年由中国引进芦粟的最初记载,日本高粱也由中国传入及张华《博物志》的记载,提出中国高粱栽培的开始年代约在公元3世纪至4世纪之间。
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陆续出土了一些重要高粱文物,促进人们重新思考,进一步提出新的看法。1955年,东北博物馆在辽宁省辽阳市三道壕西汉村落遗址中发现了一小堆炭化高粱。同年,山西省文化局在石家庄市市庄村发掘的战国时代赵国遗址里也发现了两堆炭化高粱粒。1957年,中国考古研究所在陕西省西安市西郊的西汉建筑遗址中发现土墙上印有高粱秆扎成的排架的痕迹。1959年,南京博物院在江苏省新沂县三里墩西周文化层遗存中发现一段炭化高粱秆,还有大量高粱叶的痕迹。根据这些出土文物,万国鼎(1961)指出,高粱在西周至西汉这一时期内已经分布很广,辽宁、河北、陕西和江苏等地都有栽培。1972年,河南省郑州市博物馆在郑州东北郊的大河村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陶罐装的炭化高粱籽粒。应用14C同位素测定之后,表明这些籽粒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李瑶根据他的鉴定证实这些出土的炭化籽粒是高粱。同时他还指出,在中国华北北部和河南一带有半野生型“风落高粱”的存在,华南、西南又有拟高粱()的分布,故可以认定中国也是栽培高粱的原产地之一。
在中国西南的广东、广西、云南和贵州等省、自治区,东南的福建、台湾等省生长着两种野生高粱,拟高粱和光高粱()(图9-14)。Doggett(1970)曾根据拟高粱与卡佛尔高粱(Kafir)杂交的后代分离出具有中国高粱特点的植株这一事实,推断分布于东南亚的拟高粱是中国高粱的远祖之一。他认为,从印度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有脉高粱原始类型,在中国大陆条件下发生与拟高粱的杂交,并被驯化成有脉高粱(Kaoliang)种。拟高粱的染色体数与栽培高粱一样,多年生,生长于热带与亚热带的生态环境下。竺可桢等(1972)研究证明,距今3000~5000年前黄河流域正处于温暖时期,气候条件与现在的热带和亚热带相似。这表明当时黄河流域有野生高粱生长的环境。又据陕西省高粱品种资源目录(1983)记载,陕西南部曾发现有野生高粱。
综上所述,据黄河流域出土的高粱籽粒文物,黄河流域野生高粱的分布以及古农业发展时的生境条件,可以初步推断,黄河流域可能是中国高粱的最初驯化地。
目前,中国境内仍有野生高粱存在(表9-8)(图9-14)。笔者认为,尽管中国古代有野生高粱的生长,但并没有直接被驯化成栽培高粱,而是当非洲的栽培高粱经印度传入中国后与当地的野生高粱杂交,其后代逐渐被栽培驯化成现代多样型的中国高粱。
表9-8中国现有野生高粱种性状简介
图9-14光高粱和拟高粱
Ⅰ.光高粱1.植株2.孪生小穗3.无柄小穗第二外稃(去芒)(Mc Clur9985,广东)(赵儒林2148,江苏)Ⅱ.拟高粱1.植株/2(引自《中国主要植物图说》,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