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激励:海底捞为例 海底捞老板张勇,做麻辣烫起家,从2004年开启自己的商业帝国。海底捞现象,卖的不仅是口味,更是服务。海底捞除了服务神话之外,还有他一系列的标准化的汤料工厂外,老板张勇认为“人是海底捞的生意基石”海底捞之所以能在餐饮界立足于不败之地,全在于他拥有一个强大的管理团队和一流的服务人员。薪金和福利:把员工当家人 相对于其他的餐饮业外,海底捞给予员工的薪金和福利无疑是最高的,其工作质量和产出也比其他餐饮企业多得多。海底捞的服务是取胜关键。如何让顾客感动舒服和开心,从心理学上讲,只有当一个人真正感到幸福时,他才能将幸福的感觉传递给他人。也就是说,要让顾客开心,就先要让服务员开心。张勇:“我觉得人心都是肉长的,你对人家好,人家也就对你好,只要想办法让员工把公司当成家,员工就会把心放在顾客身上。”要让员工把海底捞当成自己家去维护,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把员工当成家里人。海底捞薪金福利的丰厚程度是餐饮行业中最好的,另一方面,在福利提供上,海底捞尽量做到让员工感到贴心、温暖、感受到家里才能感受到的爱。海底捞员工享受的福利:一、员工住在正规社区里 二、住所距离工作地点不超过20分钟 三、专门配备阿姨照顾员工起居 四、专门的特殊培训 五、质量上乘工装 六、李宁运动鞋 七、解决员工子女亲属的教育问题 八、优秀员工奖金寄给家乡父母 九、公款带优秀员工父母旅游 十、鼓励夫妻同时在海底捞工作 十一、春节多放四天假期这些福利视乎都超过了普通企业能够负担的范围,但不管多艰难,张勇始终如一地坚持去做。海底捞的一位员工这样说:我现在快50岁了,总在想怎么样报答海底捞……因为这是我的第二个家。海底捞给员工提供了家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使这个原本员工流动率极高的行业变得流动率降低,海底捞有经验的员工越来越多,他们创造出的价值也越来越大。权力下放:信任和尊重 马斯洛认为,人最低等级也就是最基本的需求是生理上的需求,再往上依次是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依照马斯洛的理论,只有低层次需求得到实现,人才会去追求高等次的需求。显然,海底捞的管理者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对人的信任和尊重,是培养优秀员工的必要因素,对人最大的尊重,就是信任。对管理层大程度的放权,一线员工的放权,任何的放权也是基于合理的控制信任的基础上,如果一旦发现滥用权力,一旦发现,毫不留情请走。人才培养方式:传帮带和允许犯错 海底捞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人。一天培养不出合格的人才,就一天不开下一家分店。一个成熟的管理者必须敢承担风险,因为任何商业决策都有不确定性,不能承担风险的,就不能作决策。但是,大部分企业即使明白这个道理,也不会这样做,因为这是需要成本的,把权力交给一个经验少的干部就意味着承担他们的决策出错的成本。人的思想成长和转变都需要环境和时间。海底捞员工不仅要经过统一的培训,还必须经过一对一师徒式的单兵教练。海底捞把培养合格员工的工作称为造人,张勇将造人视为海底捞发展战略的基石。海底捞考核管理者培养人的能力的做法,一个总的指标,是看你能否使80%的直接下属的能力在一定时间内得到提升。在海底捞能培养干部晋升得最快。绩效考核:内行不唯指标 海底捞不认同现在人力资源学流行的绩效考核方式,张勇认为,真正的内行不需要也不能够唯绩效指标是从,真正的内行凭的是经验和感觉。海底捞的每个火锅店都不考核利润,也不考核营业额和餐饮业经常使用的一些KPI关键绩效指标法。首先,从绩效目标分解到指标确定,海底捞采用了不同于普通企业的考核指标,每个分店的考核只有三类指标:一是顾客满意度,二是员工积极性,三是干部培养,这些指标都是定性的。其次,在考核手段和方法上,海底捞也不走寻常路,海底捞考核很简单,我们就是让店长的直接上级,小区经理经常在店中巡查,不是定期去,而是随时去。对员工的积极性考核也是如此,没有在海底捞干过的人力资源专家去考核肯定不行,海底捞的员工奖金、提升、降职都是根据这三个指标。晋升渠道:公平和希望 晋升渠道是人力资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晋升方式的清晰和晋升渠道的公开透明是健康合理的人力资源制度的重要原则。晋升是给人带来希望的重要手段,人是高级动物,不仅需要满足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更重要的是还需要希望,有希望,再苦再累活着都有劲儿。海底捞人的希望是改变命运。海底捞的晋升制度让他们看到了真切的希望。任何新来的员工都有三条晋升途径可以选择:一是管理晋升途径:新员工—合格员工—一线员工—优秀员工—领班—大堂经理—店经理—区域经理—大区经理。二是技术晋升途径:新员工—合格员工—一级员工—先进员工—标兵员工—劳模员工—功勋员工。三是后勤晋升途径:新员工—合格员工—一级员工—先进员工—办公室人员或者出纳—会计、采购、技术部、开放部。没有管理才能的员工,通过任劳任怨的苦干也可以得到认可,如果做到功勋员工,工资收入只比店长差一点。人是群居动物,天生追求公平。幸福与否主要来自和同类的对比。如果追求公平的天性遭受挫折,员工一点不会感到幸福。人不幸福,对别人就不可能友善,更谈不上创造。海底捞知道,想让服务员对客人态度好,就必须让服务员感到幸福。让人感到幸福,不仅要提供好的物质待遇,还要让人觉得公平。晋升制度是海底捞服务差异文化战略的核心保障,因为管理者要是没有做过服务员,再换位思考也是近台看戏,不能身临其境。社会动物是有移情能力的,笑与哭都会传染。这就是为什么很多顾客说,到海底捞吃饭很高兴,因为他们的服务都愿意小。于是海底捞的服务价值就体现出来了,不但能让客人吃好,更能让他们有个好心情。企业文化在海底捞,张勇让员工们相信了,双手能改变命运。这不但是海底捞的企业文化,更是海底捞的企业使命,让这群勤劳努力的农村人,通过为海底捞工作,过上城里人的生活,过上与其他人平等的生活。就像一名海底捞员工所说的:海底捞虽然苦,但我很充实。它让我有目标,让我有上进心,让我有干劲儿。我不怕苦,所以我下午海底捞的每一个员工跟我一起拼搏,一起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海底捞工会发挥了先进示范组织的作用,工会的骨干也成立海底捞文化,双手成就梦想的宣传员。这一切都使员工对于这种组织文化有这强烈的认同感。他们坚信,只要加入了海底捞这个先进组织,就好像踏进了一条信服的康庄大道,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奔跑,梦想终将照进现实。海底捞的困境流程和制度:亦步亦趋,缺乏激励 不在过程中生存,就在过程中死亡。真正有效的流程和制度绝不可能事先设计好,必须是边干边摸索出来的。张勇也曾在海底捞流程与制度开发上不惜血本邀请过时间一流的咨询公司研究海底捞的流程和制度,但依然解决不了问题。其实不是流程和制度本身难,而是人与流程和制度你的匹配难。人都是自然的人,没有有效的监管,流程和制度就会流于形式。可是过度的监管,不仅使人感到不自在,而且让人变成机器。海底捞的流程和制度还对服务进行量化的弊端是把每个客人的需求假设成是一样的,把每个员工都假设为偷懒和没有头脑的。只按流程和制度做事的员工会让客人感到不舒服,只按流程和制度做事的干部同样也让员工感到不自然。修正流程和制度的弊端,最根本的还是靠人。考训练有素、素质高和责任心强的人。但是优秀管理者的培养,除了给予其成长的环境和靠个人的勤奋外,还需要一些禀赋以及时间。这证是不断扩大中的海底捞所缺少的。人事晋升:如何保证公平,不伤军心 海底捞有两个晋升机制:升迁考:文化素质高的人容易晋升;师徒制:肯干吃苦的人容易晋升。与师徒制的传帮带相比,升迁考的制度有两个优点,一是比较客观,二是可以哒规模选拔和培养干部。而师徒制传帮带更多依赖师傅的感觉。这两者本质上是冲突的,真实的世界是灰色的,任何有效的管理方法,一定是既需要流程和制度,又需要管理者的感觉。不同的行业、企业、文化和对象,一定会有不同的平衡,只要能达到目的,每个答案都是对的。回顾海底捞中国的企业有很大一部分都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员工工时长、工作累、报酬低、劳资矛盾突出,经常为人诟病。而海底捞作为技术含量不高的餐饮企业,却创造出了时期高昂、充满战斗力的员工团队,以及令其他企业艳羡不己的出色业绩。用海底捞老板张勇的话来说,海底捞成功靠的是人海底老的员工,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才会激发出巨大的能力,造就了餐饮业的服务生化。思考一、海底捞在员工激励上有哪些创新点?一是良好的晋升通道。海底捞为员工设计好在本企业的职业发展路径,并清晰地向他们表明该发展途径及待遇。二是独特的考核制度。海底捞对干部的考核非常严格。三是尊重与关爱。创造和谐大家庭,海底捞的管理层都是从最基层提拔上来的,他们都有切身的体会都了解下属心理需求。这样,他们才能发自内心的关爱下属,并且给予员工工作与生活上的支持和帮助,同时也得到员工的认可。四是薪金和福利。把员工当家人,海底捞薪金福利的丰厚程度是餐饮行业中最好的,在福利的提供上,海底捞尽量做到让员工感到贴心温暖,感受到在家里才能感受到爱。五是权力下放。信任和尊重员工,每个服务员都有免单和菘菜的权力。二、海底捞是如何解决员工授权和权力滥用之间的矛盾的?你有什么好的建议?首先海底捞提倡妻子带丈夫,姐姐带妹妹,一起来海底捞工作。这样,一家公司里都是亲戚,一方面能荣辱与共互相照顾,另一方面也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监督环境。骑士海底捞有着特殊的干部选拔机制,除了工程总监和财务总监之外,海底捞的所有干部必须从一些服务员做起证的管理者对什么时候必须用免单这种极端的方式,才能让客人满意太清楚了,因此,有心作弊的员工能过他们一次,但不可能逃过第二次。再次充分激发还得老员工的自律性,是海底捞在控制权力滥用方面的主要手段。建议海底捞建立科学严密的内部审计制度,对员工及管理的人员的责、权、利进行定期审查。
一、晋升渠道好,晋升快。二、员工福利好,家人安抚性高。三、考核制度独特。拓展资料:海底捞的薪酬是吸引员工加入的第一条件,一般员工底薪4000元,如果加上绩效奖金,一个月的薪资就可以拿到6-7k。高于大部分餐饮行业的薪资和令人羡慕的食宿福利等,都是海底捞用来稳定人心留住员工的利器。张勇认为,要想让好人不变坏,就要满足他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换句话说,就是要给予员工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海底捞的工资采取计件制,员工干得越多赚的也就越多。2017年,海底捞的员工人均成本是万元,这个数据是全国餐饮服务和酒店行业平均年薪的倍。海底捞的升迁淘汰体系非常透明,做得好会得到怎样的升职机会、做得不好又会被降到哪一层级,员工们都非常清楚,这也就避免了因体系不透明而造成的隐私舞弊行为。海底捞的升迁淘汰体系中有两个非常关键的点:第一是升迁并不能越级升迁,只能一级一级往上升职。二则是降级可以越级降,一个高级岗位的员工降职会被降到初级岗位,因为中级岗位需要留给从初级岗位升上来的员工。
海底捞企业文化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海底捞企业文化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要:
在国民经济素质和综合国力提高的前提下,中国第三产业发展迅猛,餐饮业发展呈稳步上升趋势,市场竞争激烈。海底捞在如此残酷的竞争环境中生存了24年,无论是海底捞的企业文化还是服务营销,都成了其他餐饮企业争先恐后模仿的对象。海底捞的成功是餐饮业的一个奇迹,其中的“秘密”还需进一步探析。
关键词:
海底捞;企业文化;服务;激励机制
一、引言
四川海底捞餐饮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以经营川味火锅为主,融汇各地火锅特色于一体的大型跨省直营餐饮民营企业。公司从最初的麻辣烫小摊,到全国知名的餐饮连锁,董事长张勇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公司始终秉承“服务至上、顾客至上”的理念,为顾客提供“贴心、温心、舒心”的服务,为员工创建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实施人性化和亲情化的管理模式,提升员工价值,创造客户价值。海底捞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成为了其他企业争相模仿的对象,营造温暖的家文化,给予员工平等的尊重,带给顾客五星级的服务,使得海底捞成为了餐饮连锁的一个奇迹。
企业文化是近来企业都在强调的一个概念,企业文化是抽象的,因为它存在每一位员工的思想中,同时企业文化又是具体的,它表现在企业员工的行为中。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它能激发员工的潜力,凝聚员工的向心力,创造员工的归属感,赋予员工荣誉感。海底捞的企业文化是海底捞一直引以为傲的,深入每一位员工的内心,再由员工感染每一位顾客,海底捞真正达到了将企业文化深入人心的程度。
二、海底捞企业文化现状
收获人心,营造家文化
海底捞是典型的餐饮连锁企业,对于餐饮管理来说,收获人心是其中一大重点。海底捞董事长张勇深谙这一道理,提出了“把员工当做家人”这一理念,24年海底捞一直在做这件事。
海底捞的新员工入职时会有员工培训,培训的内容细致到如何使用ATM机、如何乘坐地铁,这不仅仅是员工培训,而是在帮助来自农村的员工融入这个企业、融入这个城市。海底捞有独特的师徒制,每一位员工都有自己的“师傅”,这样可以消除员工的不安全感,能够帮助员工尽快融入到集体中来。
餐饮行业大多都是包吃包住,但是很多餐饮企业人员住的是地下室,吃的是店里剩下的食物,而海底捞的宿舍房间设施齐全,有正规的物业,甚至连衣物都有专门的阿姨洗[1]。海底捞的补贴政策相比与其他企业也要高出很多,有交通补助、餐饮补助、话费补助等。在海底捞还有一种特殊的补助叫“嫁妆”,店长及以上级别员工离职,会得到企业给的一笔钱,但是拿走“嫁妆”的至今只有三人,这是海底捞对员工的一种承诺[2],这个承诺让海底捞的员工流动率每个月只有10%左右,店长以上级别的员工基本不会流动,而其他大部分企业员工流动率在20%以上。
合理授权、适当激励
海底捞在全国50多个城市拥有200多家直营店,如今业务也开展到了海外,拥有四万多名员工,面对这么多的员工张勇很谨慎,对人力资源这一部分很有规划,他认为激励是过河的独木桥,而授权则是一根平衡木。
在海底捞,激励机制随处可见,领导随时保持和员工在一起的状态,一旦发现员工有做得好的地方就会进行激励,有的是口头激励,特别优秀的还会申请物质和金钱奖励[3]。新员工入职时,领导会进行自我介绍,向员工展示那些东西是员工应该学习的地方,并且坚持和员工站在同一战线上,这样就能激发员工的斗志。而对于创新这一块,海底捞也有自己的小创意,例如在成都分店就有三块板,黑、黄、红三种颜色分别代表没有创意、有创意但不能推广、有创意并且可以全国推广,员工都努力不让自己的名字出现在黑板上,因此海底捞的创新层出不穷。有些在全公司推广的创意,该推广的创意会以提出该建议的员工的名字来命名,这种做法激励员工不断创新。
充分信任合理授权,只有授权才是信任员工的表现[4],海底捞通过有效的授权和放权来激发员工的自豪感和凝聚力。上至区域经理有百万以上的自主权,不用过问上级领导;下至普通员工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判断,自主决定是不是可以给客人免费送一些小菜,甚至遇到不满意想免单的顾客时,员工可以及时做出决定,避免顾客抱怨。这种自主性能使员工产生“企业主人翁”的自豪感,因此对这个“大家庭”的归属感会更加强烈。授权是对员工的尊重,尊重员工才能实现员工价值,最终才能创造客户价值。
服务至上、顾客至上
海底捞的变态服务备受称赞,在海底捞等餐的时候,能够享受免费水果、免费茶水、免费美甲,免费上网,免费玩牌等服务,在厕所还能免费刷牙、补妆。吃饭时能够及时送上你所需要的物品,例如袖套围裙等,海底捞还提供手机套和热毛巾,这样的服务堪比在飞机上所享受的服务。海底捞菜品丰富,价钱公道,分量足,还能点半份菜,没吃没动的还可以退菜。海底捞就是敢于突破常规,为客户创造价值。出去吃饭等位的现象很常见,但大都是干等,海底捞却把等待变成了一种享受,把等待变成了一件容易的事,留住了更多的顾客。
2017年海底捞的老鼠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大众都以为会看到海底捞公关的各种解释,但是到来的只有公关的道歉以及坦诚,这令大众措手不及,无一例外地选择原谅海底捞。网上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来形容这个公关危机:这个锅我背,这个错我改,员工我养。如此坦率的企业、人性化的管理、诚挚的服务,最终赢得了大家的青睐。
三、海底捞企业文化存在的问题
员工文化水平较低
众所周知海底捞的晋升制度是非常公开透明的,服务员可以脚踏实地地做,最后达到总会计师的职位,这使得海底捞员工的文化水平大都在高中及以下。海底捞董事长张勇在一次采访中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海底捞不需要精英,需要的是踏实、能干、善良的人,精英是为国家做大事的人”,这句话清晰表达了海底捞员工的文化层次定位。餐饮服务行业的一线员工普遍文化较低,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现象将会有所改变,员工“高知化”将成为必然趋势,海底捞如果不做出改变,发展将会变得变缓,到达瓶颈期,缺少精英人士的专业支持的企业,很难有新的突破。
奖惩机制标准差异化
海底捞设有奖励制度和惩罚制度,惩罚制度有非常严格的标准,而奖励制度却充满了主观性。这样会使得员工不满,自己努力工作得到的奖励只有一点,犯了一个小错误却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这就是典型的奖惩力度不平衡。犯错有迹可循,做得好却找不到标准,完全依赖领导者的公平性。长期以往下去,员工的积极性会消退,员工流动率会增加。
员工缺乏竞争意识
海底捞有一套作业标准以及企业文化,在新员工入职时就会被告知如何去做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才能让顾客更满意,员工在一开始便接受了这样的输入,形成了固定思维。餐饮服务是个很枯燥的行业,服务员每日重复着相同的动作,要保证一定的效率,这就使得员工缺乏竞争意识,只想着完成既定目标,没有想过突破自我。随大流不会出错,但也不会取得成功,而创意就来自于和别人的不一样。
海底捞抵触“空降兵”,招聘方法一直采用内部选拔,人才聚集速度缓慢[5],也使得老员工的竞争意识减弱,因为大家都有这样的思想“领导者是从基层做起的”。内部选拔虽然可以保证企业原有的企业文化,但是常年不流动的水,只能变成一潭死水,丧失活力。
四、对策及启示
定期培训吸纳人才
海底捞应从内部提升和外部提升两个方面综合提高员工的文化水平。
内部提升则是在企业内部全面提升,对于普通员工应当进行定期培训,包括计算机、语言、管理等等,提升员工知识储备的同时,还促进了员工之间的感情。而海底捞的高层大都是从基层一步步提拔上来的,因此在晋升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提升员工的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鼓励店长及以上级别的领导者到到高校进修,开拓员工的知识面。
外部提升则是广纳人才,鼓励高校毕业生到海底捞就业,如今本科毕业生越来越多,人们的文化水平逐渐提高,小学生当董事长的时代将不复存在,因此吸收新鲜血液,才能真正给企业带来活力。到高校进行招聘,给年轻人更多的机会,也是给海底捞更多的出口,有输入才能更好地输出。还可以给大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岗位,吸引更多的人关注海底捞。
建立透明的奖惩制度
奖惩力度不平衡的原因是奖励制度不够透明,主观性太强,奖励往往由领导做出判断,领导的意识会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例如员工的外貌、工龄以及天气的好坏都会影响一个人的判断。和奖励制度形成对比的则是惩罚制度,太过标准的惩罚制度会让员工觉得企业很没有人情味,如果能适当模糊一下惩罚制度,而列出非常详细的奖励标准,会让员工觉得有了努力的目标,减少了恶意竞争。将员工的注意力从避免犯错转移到如何得到奖励,才是消除员工不平衡心理的根本办法。
建立合适的竞争制度
建立合适的竞争制度能让员工有一定的危机感,给员工设定一些目标,并用公开透明的奖励制度激励员工,使得员工努力完成目标。员工每当完成一个目标就会有满足感,而这个满足感将会继续延续到下一段工作目标中。如果竞争制度过度,就会本末倒置,太过激烈的竞争会造成员工的心理负担,适当的竞争制度才是提高员工积极性的良药。
五、启示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们在满足了低层次的生理需求之后就会向更高层次追求,最终达到自我实现。海底捞一直在做两件事,一是让员工满意,二是让顾客满意[6],正确的目标设定和企业文化建设,让海底捞越走越远。企业文化的中心思想就是以人为本,对于海底捞来说,人无非就是员工和顾客,尊重员工才能让员工达到自我实现,产生让员工为企业付出的主观性,才能让顾客满意。企业文化是企业背后一只无形的手,从企业存在时就在推着企业前进,是企业的灵魂所在。很多企业在模仿海底捞的时候,都只能做到形似神不似,学得会经营模式,却学不会海底捞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才是海底捞的'核心,是员工自豪感的聚集地,更是员工幸福感的生产地。
参考文献:
[1]李艳红,王莹.企业文化真招牌--以海底捞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7(13):50-51.
[2]黄铁鹰.海底捞你学不会[J].当代电力文化,2017(12):88.
[3]万鹃. 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
[4]靳冬梅. 海底捞企业文化管理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5]余吉安,杨斌,王曼.餐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成功之道--以小肥羊和海底捞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14,28(11):115-122.
[6]刘艳红,袁俊.马斯洛需求理论视角下的海底捞服务创意研究[J].价值工程,2016,35(28):42-44.
公司逐步从一个不知名的小火锅起步,发展成为今天,拥有四千余名员工,拥有一批食品、饮食、营养、工程、仓储、管理方面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跨省大型餐饮企业;发展成为拥有三十二家直营分店,直营店经营面积超过五万平方米。四个大型配送中心和一个投资两千多万元人民币,占地约20余亩大型生产基地(获得HACCP认证、QS认证和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在市场定位方面,海底捞在创业之初就是主打川味为主的火锅,因此,在产品的研发、自身形象的设定上,都力求凸显十足的川味。在产品价格方面,海底捞坚持走平民化大众化的价格,其价格定位坚持大众化,以工薪阶层的消费水平为定价导向。海底捞能够在众多火锅餐饮中独树一帜,打出自己的品牌,与这种明确、从一而终的定位不无关系。
一、海底捞的文化理念
海底捞始终奉行“服务至上,顾客至上”的理念,致力于打造贴心、周到、优质的个性化服务,这一点可以说早已成为了海底捞的一个品牌象征。很多消费者纷纷表示:火锅店到处都是,味道好的也绝对不仅仅,但就是忍不住想来体验一下传说中的海底捞服务。服务,一直是海底捞的王牌竞争优势,也是消费者对海底捞最为称道的一个方面。很多人甚至不是冲着火锅,而是想体验一下服务才选择海底捞的。在服务上,海底捞的要求无疑是精益求精的。不但要让顾客对服务感到满意,甚至乐此不彼地致力于服务的最高境界——感动。海底捞的服务策略之所以能够成为其独特的企业文化和品牌形象,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在差异化服务上的创新。海底捞不是简单地在“服务”二字上做文章,而是用具体行动将这种贴心服务落实到了消费者用餐的整个过程中,并针对每个环节设定了不同而极具人性化的服务。
在就餐前,种类繁多的免费服务令人目不暇接。我们了解到,海底捞顾客多,一般去那吃火锅排队两小时左右是非常常见的。按常理来说,很多人是不愿意把宝贵的时间花在等待上的,作为服务业的餐饮行业更是会担忧让顾客等太久容易造成顾客流失的问题。然而,海底捞却成功的将这一忧虑化险为夷。在就餐前,海底捞准备了五花八门的免费服务,弱化了顾客在排队等待中容易产生的负面情绪,让他们在保持良好用餐心情的同时,又加深了对海底捞的好感。在等候区里,瓜果、茶点、酸梅汤,报纸、杂志等配备丰富,甚至还有免费美甲和擦鞋服务。对于带宝宝的顾客还有专门的儿童区,还贴心地安排了负责陪玩的服务员,对老人和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也有专门服务。这些免费的服务成功消解了顾客等座时的烦躁情绪,让原本枯燥又漫长的等位时间变得丰富多彩,让顾客不觉得是在排队,而是另一种休息了。
在就餐时,海底捞更是别出心裁地设置了多项特色服务。小到给长发的女士提供绑头发的皮筋和发卡,给戴眼镜的顾客提供眼镜布,大到给每位顾客提供围裙以防止汤料溅到身上,每个餐桌甚至还至少配有一名服务生来下菜、捞菜、剥虾皮和递毛巾,等等。为了使顾客能够尽可能多地品尝到丰富菜品,服务员多半会推荐点半份菜。在餐厅的洗手间,海底捞还安排了专人为顾客开水龙头、递纸巾等,真真是没有漏掉与顾客接触的任何一个环节。对于这种无微不至的服务,顾客纷纷表示受宠若惊。
而在就餐后,海底捞还不忘给顾客的服务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会用一些小惊喜或免费赠品来加深顾客的好感度。例如:有小孩夸赞等候区的小蚕豆好吃,临走时服务员就会特意给小朋友赠送一小盒精美包装的蚕豆。通常情况下,在餐馆点餐过后的就餐过程中顾客与服务员就不会再有什么互动了。然而,海底捞的服务是贯穿全程的。在顾客用餐完毕,他们也并不会满足于一句简单的“感谢光临”,而是将这种超出顾客期望的服务进行到底。
这些服务策略成功就在于真正做到了想消费者之所想,思消费者之所思。并且都不是给顾客开出的“空头支票”,而是细致地一一落到了实处。就像用餐前的点心服务,很多餐馆也有提供,甚至茶点的种类比海底捞的还要多样。但他们只是将茶点简单地放在用餐区,没有或者比较疏于在这一块的服务。很多茶点没有了半天都没有补上,也没有及时将这些餐具摆放齐整,更别说其他针对特殊人群的贴心安排了。服务,不仅仅是顾客用餐时那一个点上的服务,应该是贯穿于顾客整个的用餐过程的,这才称得上真正全面而用心的服务。
二、海底捞企业文化背后的危机
火锅文化作为我国特有的一个传统文化,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火锅自然是餐饮行业关注的焦点。在花色纷呈、百锅千味的火锅市场,要想打出一片天地并非易事。虽然凭着多年来的苦心经营,海底捞在火锅市场中已经逐步站稳脚跟,但也不可避免地遭受着严峻的外来压力。
(一)服务至上理念遭遇瓶颈期
海底捞顾客至上的“变态服务”在赢得消费者好评的同时,也不断提高着消费者的期望。而海底捞服务水平的提升速度明显有些跟不上消费者需求的变化速度,两者难以配套,顾客满意度反而出现下滑现象。此外,海底捞一味追求服务至上的理念难免有些本末倒置,毕竟海底捞是以火锅为主营业务的餐饮企业。此前曝光的海底捞骨汤勾兑等负面新闻,就对其多年来苦心树立的良好形象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质量与服务并重、杜绝产品的负面新闻至关重要。
(二)创新脚步略显迟缓
海底捞的创新脚步略显迟缓。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面对日益繁多又强大的竞争对手,大力创新对海底捞来说刻不容缓。尽管海底捞一直致力于提升经营与管理以及员工整体的创新能力,但就目前看来,在创新这一块海底捞取得的成绩并不乐观。相比之下,呷哺呷哺更是有些后来居上。与众多火锅企业不同,呷哺呷哺另辟蹊径,首创了吧台式涮锅饮食。凭借着这种新颖独特的就餐形式和亲切温馨的家庭式服务,呷哺呷哺成功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中式快餐之路,让每位顾客在享受健康美食的同时,又能感受时尚而惬意的就餐氛围。追求时尚的心理,早已由服装衍生到来饮食,餐饮企业也应该把握好消费者的这些心理需求变化,推陈出新,及时制定出相应的配套服务。在这一方面,海底捞就有待加强了。
三、海底捞提升企业文化的途径
从创业之初仅有四张桌子的小火锅店,到今日上百家连锁分店的火锅品牌,海底捞始终不变的是“服务至上”的经营理念。针对消费者的用心服务早已成为海底捞最重要的企业文化,对推动海底捞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十分重要。然而,值得一提的是,伴随时代的变化,消费者的需求也是在不断变化着的。所以,要开拓市场,海底捞不能只是寄希望于一种成功的服务模式,必须推陈出新,强化针对消费者的服务活动,尽力满足消费者的期望与潜在需求。
(一)改进产品口味满足顾客需求
如上文所述,随着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人们早已不再仅仅满足于一日三餐要吃饱了。对于饮食,人们越来越追求口味的推陈出新。传统的、一成不变的口味,已经远远不能引起消费者的关注。很多人选择走出家门去餐馆吃饭,很大程度上正是带着一种尝鲜的心态。因此,作为火锅餐饮企业,海底捞要开拓市场,建立一个消费者口味研究中心刻不容缓。
火锅餐饮,从形式上来看虽然较为单一,然而火锅饮食的文化也是比较悠久的了。由于地域、风俗等方面的差别,消费者对于火锅的口味也是千差万别。海底捞如今在全国、甚至海外都发展了连锁分店,更要多从当地消费者口味分析入手,研究消费者不断变化着的消费需求,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突破。建立消费者口味研究中心,这也是一种有利于产品实现创新的有效途径。
(二)强化服务活动增强顾客互动
强化服务活动,可以不时开展一些感恩回馈活动。如:逢年过节给一些VIP客户送一些精心包装准备的礼品;对于那些推荐朋友来海底捞的回头客,可以适当送一些菜品或是海底捞纪念小礼物。也可以多开展一些与顾客互动的活动。例如:抽选一些幸运顾客,邀请他们参观海底捞的原料生产基地、产品加工后台、物流配送基地,等等。加强顾客对海底捞了解的同时,也能拉近两者的距离。此外,除了这类线下活动,也可以大力开展线上活动。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的网民规模达亿。这样一个庞大群体具有的市场潜力无疑是难以估量的,中国的网民比较年轻化,接近海底捞的目标市场,因此,开展针对消费者的线上活动很有必要。这一方面海底捞可以向其他企业的成功案例借鉴学习。
276 浏览 3 回答
249 浏览 3 回答
313 浏览 3 回答
93 浏览 5 回答
136 浏览 4 回答
355 浏览 2 回答
255 浏览 2 回答
306 浏览 4 回答
145 浏览 3 回答
238 浏览 3 回答
217 浏览 3 回答
255 浏览 2 回答
89 浏览 6 回答
285 浏览 5 回答
252 浏览 2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