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来,中国的电视批评伴随着电视实践和电视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即萌芽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自觉阶段。电视批评每一个时期的进步都是同这一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与历史条件紧密相关的。同时,每一个进步都为下一时期的进步留下经验与教训,并推进着中国电视理论的建设。一、电视批评的萌芽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期到70年代后期是中国电视批评的萌芽时期。1958年5月1日晚上7时,一幅以中央广播大楼为背景,映衬着“北京电视台”台名的画面展现在电视屏幕上,新华社电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已在5月1日开始试验广播。”这天晚上播出的节目有先进生产者和农业社主任的谈话,新闻纪录影片《到农村去》、科教片《电视》以及诗朗诵和舞蹈。第一次节目播出后,没有引起人们对节目的更多评论,大家都沉浸在播出成功的喜悦中。同年9月2日转为正式播出后,每周播出4次,每次2~3小时。电视台每次坚持开播前会和播后会,对播出的节目进行分析、评论。当时党中央提出:“电视台应根据自己的特点,担负起宣传政治、传播知识和充实群众文化生活的任务。尽可能反映当前国家和人民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报道社会主义的成就,宣传科学技术知识以及介绍各种优秀剧目和艺术影片,并为少年儿童准备一定数量的节目。”①这是当时的电视台的工作方针,也是评价电视节目的指导思想。播出一年后,中央广播事业局编委会讨论北京电视台的工作,认为“一年来,电视台已摸索到一些电视宣传经验,但节目花色不多,内容单调,编、导、演、摄、播、装饰工作粗糙,思想水平和艺术水平低,经常出错”。②1961年8月3日,当时的北京电视台播出了《笑的晚会》,内容全都是相声,播出后收到了100多封来信,对这个节目进行评价,表示支持,并希望以后再办。1962年1月20日,举办第二次《笑的晚会》,同样受到观众的欢迎。1962年国庆节前夕,举办了第三次《笑的晚会》,这次晚会引起了一定的争议,晚会改变以往国庆晚会的习惯做法,标新立异,着重表演,减少说唱。这次节目播出后,一位署名为“对你们的节目表示愤怒的一位观众”来信说:“国庆前夕《笑的晚会》中,大部分节目是多年来在机关、团体内部举办的小型晚会上司空见惯的、不登大雅之堂的非艺术性的、迫不得已在朋友面前耍耍活宝,以博得谅解的一笑洋相,想不到居然在国庆前夕,在参加庆典的外宾如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的电视节目中播出,简直难以想象。这纯粹是以廉价的方式向小市民趣味讨好。”③这封来信反映了一些观众对电视节目相当郑重的看法。这时期,观众来信成为电视批评的一种最直观的形式。此时,一些带有对电视节目研究和探讨性质的文章在刊物上发表,使处于萌芽状态的电视批评在更大范围内产生影响。1955年10月创刊的全国性理论刊物《广播业务》到1964年底,共出版85期,先后发表了研究广播电视理论的业务文章和有关材料1456篇,其中有261篇是研究电视的文章。如《足球和足球比赛中的实况转播》、④《电视广播宣传中的几种方式方法》、⑤《电视报道的人物选择和刻画》、⑥《电视经济新闻的出路》、⑦《电视新闻不能表现过去怎么办?》、⑧《电视剧可否采用象征性的背景》、⑨《试评诗朗诵<海誓>的电视播出》、⑩《电视节目<告别山城>观后》⑾等。也有一些著名文化人参与了此时的电视批评。1959年反映青年参加建设人民大会堂等首都十大建筑的电视剧的《新的一代》在工程竣工时播出,著名剧作家田汉在《人民日报》上著文称“电视剧是文艺战线的轻骑兵”。⑿这一期间,裴玉章、康荫、许欢子、李子先等一批广播电视人针对当时的电视实践,写出了不少评介文章,可以说,他们是中国电视批评的奠基人。总的看来,萌芽阶段的电视批评还比较稚嫩,这有多方面原因。其一,电视影响太小。真正能看到电视的只是少数人,社会影响不大,因而也没有引起理论批评界的重视。其二,电视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艺术特征,因而对文艺批评的借鉴也无从谈起。其三,电视尚未出现典范节目。没有产生震撼人心达到较高审美层次能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的作品,因而这一时期也就没有给理论界提供更为典型的对象。加之1966年爆发“文化大革命”,电视台一度中断播出,以后恢复播出后,整个电视也就是为“文化大革命”服务,电视批评工作也就几乎中断。二、电视批评的起步阶段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中期是中国电视批评的起步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电视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电视节目的内容形式、数量与质量等诸多方面都得到很大的提高和发展。丰富的电视实践为电视批评提供了研究对象,中国电视批评开始步入起步阶段,其显著标志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刊物、批评文章大大增加1978年以来,研究刊物逐渐增加,公开发行的有《北京广播学院学报》、《新闻广播电视研究》;广播电视部《广播电视战线》;电视艺术委员会《电视文艺》;天津《广播电视杂志》;浙江《大众电视》;湖北《电视月刊》;北京《电视文艺》;福建《中外电视》等。到1984年底,全国已有地方性广播电视研究刊物54种,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新闻期刊也分别辟有电视专栏。中央电视台1984年8月开始筹划《电视业务》刊物。1985年初正式创刊。这些刊物的涌现,为电视批评提供了发表阵地,使电视理论的研究成果有了载体。比如:《<丝绸之路>为中日友谊锦上添花》,⒀ 《电视新闻纪录片杂谈》、⒁ 《电视报道的可信性与权威性》、⒂《电视新闻要讲可视性》、⒃ 《论电视新闻的现场感》、⒄ 《一篇受欢迎的电视评论》、⒅ 《试论电视片创作中的情感问题》、⒆ 《谈议电视专题节目的解说词》、⒇《论童国平的电视片创作》、(21)《电视评论写作技巧》、(22)《论陈汉元的解说词创作》、(23)《用镜头说话》�(24)等等,一批具有一定理论水准的电视批评著述相继问世。这些刊物或就电视基础理论进行研究,或就新闻、社教、文艺、服务类节目进行探讨,表明人们对电视理性的思考进入了深层次领域,电视批评开始透露出理性的光影。如中央电视台1980年7月创办的第一个评论性专栏《观察与思考》的播出,引起理论批评界的关注,《电视作为一种审美文化》的文章认为:“《观察与思考》、《热门话题》,还有一些电视片,只要抓住了群众利益攸关的敏感话题,就惹人注目。这些片子的成功之外足以说明,社会学规律是怎样支配着观念对电视文化的需要,因此,电视节目的制作者应当自觉地运用这一规律,把最充分地发挥它的社会政治影响作为它的社会审美功能。”�(25)这一时期的电视批评表现了中国电视丰富的实践,可供研究的对象多起来了,对扩大电视对观众的影响,推动电视文化的进一步发展,甚至对奠定中国电视基础理论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各种研讨活动的开展这一时期,我国电视各类研讨得到了全面展开。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电视台、电视学术组织,积极组织各种选题开展学术研讨活动。特别是1983年召开的全国第11次广播电视工作会议,较为系统地总结了30多年广播电视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概括了广播电视的理论和任务,提出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和直到2000年的奋斗目标。这次会议提出了“以新闻改革为突破口,带动广播电视宣传的全面改革”。这一时期,全国召开的一些有影响的电视研讨活动如:1981年2月,全国电视剧编导经验交流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对《凡人小事》等一批优秀电视剧的创作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对观众加以引导的重要意义。1981年4月,全国电视新闻工作座谈会在山东青岛召开,会议针对《新闻联播》等新闻节目进行了研讨。1981年5月,全国电视“文化生活”专题座谈会在昆明举行,与会人员就文化生活节目的题材范围、表现形式等进行了研究。1982年2月,全国电视台部分专题节目讨论会在广西阳朔召开,与会代表讨论了办好政治性专题性节目以及加强电视评论的重要意义。1983年1月,全国电视剧导演艺术理论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加强电视剧的研究和评介工作。1983年8月,全国电视对外宣传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就对外电视宣传节目提高思想性和针对性等进行了讨论。1984年5月,全国电视文艺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就如何办好电视文艺节目进行了讨论。1984年12月,全国广播电视新闻改革座谈会在西安召开,会议围绕节目改革的内容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讨。1985年3月,全国电视农村宣传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主要讨论如何搞好农村电视报道。1985年10月,全国提高电视剧质量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就电视新闻的基本规律、真实性等问题展开了研究。此外还有一些具有一定影响的区域性电视研讨活动。这些活动都针对电视节目中所反映的问题进行研讨,每次研讨会后,都有一批较强理论性、学术性的电视批评文章问世,这对于推动电视批评的开展和电视理论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3.电视节目的评奖活动逐步开展起来1981年,开始举行全国性的电视节目评奖活动。少儿节目从1992年起单独评选,命名为“金童奖”,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和中央电视台承办。电视剧“飞天奖”始于1981年,电视文艺“星光奖”始于1987年,1988年纳入政府奖范畴,由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和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组织。对外报道电视节目奖1992年作为国家级政府奖,由中央外宣办和原广播电视部合办。每次电视评奖活动既是对节目的评价,也是一次认真的经验总结,更是一次理论的提升。评奖本身就是一次电视文化价值的判断评价和选择的过程。评奖以后,就会有一批针对电视节目评奖的评论文章问世。在评奖过程中,大家从不同角度分析研究了作品所体现的思想性价值和艺术性价值,肯定作品成绩的一面,指出作品存在的问题。各类电视节目评奖活动的开展,促进了电视批评多种形式的发展。这一时期,我国电视刊物增多,理论性文章的不断问世,各种研讨活动和评奖活动纷纷开展起来。可以看出,电视界开始重视电视理论研究、电视批评的重要作用。三、电视批评的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是中国电视批评的发展时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整个电视事业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得到了很有成效的发展。全国各省、地(市)级电视台纷纷建立,部分县(市)也建立了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到1986年时已开办了3套电视节目,丰富的电视实践急切需要电视理论、批评给予指导。电视实践的需要使电视批评得到了较好发展。其标志主要为:1.批评队伍扩大,学术交流活动增强电视研究机构的建立,为电视批评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为了适应电视事业的发展,1986年,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成立,电视批评有了机构与组织的保障。各级电视媒体、电视教育部门都成立学会分支机构,因而由此派生出电视运行中各环节的分支机构,全国性电视评奖和学术研讨活动进入常规化状态。除在电视台系统有专门研究机构以外,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广播学院、复旦大学、四川大学等科研机构及院校也建立了相应的电视研究机构。各类电视研究机构的建立,团结了一大批有志于从事电视批评的理论工作者,使电视批评队伍迅速扩大。电视批评队伍不仅有科研部门和各类高校中的研究人员,还有来自社会学、文化学、艺术学、心理学、教育学、语言学、文学等众多专家学者;不仅有电视宣传的管理者,而且还有电视实践的从业人员。据有关方面统计,这一时期经常以报刊为载体,开展电视批评的专兼职批评家近百人,其他还有大量不固定对电视节目进行分析研究的人员。他们以各自的视角关注、审视、读解电视,取得一批电视批评的可喜成果。电视批评者不仅包括职业批评家,还包括兼职批评家;不仅包括一般的观众,而且还包括一些特殊观众——一些党和国家领导人,他们关心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重视电视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李铁映观看了中央电视台1992年奥运会转播的节目后,评价说:“转播很成功,很精彩,前方后方都搞得不错。我从电视转播中了解了很多情况并及时与前方取得联系,如提醒获金牌的运动员在升国旗、奏国歌中注意表情等。《奥运沙龙》换了一些新面孔,很好,开始一段不太熟练,后来也就好。奥运报道中的好经验可以运用到其他节目中去,如文艺、文化、体育、经济节目。”(26)《光明日报》还刊登陈俊生关于电视剧《一村之长》的评论文章,文章说:“《一村之长》从3个方面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1.敢于反映现实,触及矛盾,解决矛盾;2.以充分事实说明,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绝大多数是好的;3.艺术的趣味性和深刻的思想性紧密结合。希望电视台多放一些像《一村之长》这样的好电视剧,以推动农村工作。”(27)1992年中央电视台开办了《经济信息联播》,邓小平几乎是一天不漏地观看节目。他说:“《经济信息联播》的时间虽不长,只有30分钟,但每期内容丰富,节奏明快,信息量大,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将会起到积极作用。”邓小平还说:“播音员的播音速度太快,能否适当慢一点,以利于收看。”(28)
电视访谈节目《鲁豫有约》中的话轮转换探析论文
1 电视访谈节目中的话轮转换
电视访谈节目是在主持人与受访者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中进行的。主持人与受访者之间、受访者与受访者之间不断地进行话轮转换。受访者是访谈节目的核心人物,在电视访谈中,观众更关注于受访者的话语。作为节目中起协调作用的主持人,应在占有话轮一段时间后,用适当的信号提示受访者接过话轮,使会话继续进行下去。
《鲁豫有约》因其鲜明的节目风格及主持人独特的主持风格和人格魅力,其访谈往往能够成功地进行下去,并且构成了其鲜明的会话特点。本文旨在运用会话分析的方法来研究鲁豫访谈节目中的话轮转换。本文所选案例是《奋斗》男主角三人行。因其谈话涉及除主持人外的其他三个人,所以其访谈中的话轮转换极具代表性。
2 话轮转换规则
会话往往是说话者与听话者共同合作完成的过程,其最大特点就是说话者与听话者轮流说话。根据等人的观点,话轮转换的发生通常遵循三条基本原则,即:
1) 当前说话人选定好下一个说话人,被选定的人有权且必须在下一个话轮说话,其他人则无此权利或义务。
2) 当前说话人不选定下一个说话人,其他任何参与者都有主动说话,掌握话轮的权利,谁先说,谁就自然获得下一轮说话的权利。
3) 当前说话人既不指定下一个说话人,也不指定下一步的会话内容,而是由其他参与者自我掌握话轮并决定会话内容。如果没人进行自我选择,当前说话人就继续说下去,获得下一轮说话的权利。
3《鲁豫有约》中的话轮转换特点
本文运用话轮转换的相关理论对《鲁豫有约》节目中的真实会话语料进行研究分析,从而试图揭示鲁豫在访谈中的会话特点,以期对其他类似访谈节目的成功录制提供一些借鉴经验。
由主持人明确指定下一说话人,但是选择的方式有多种,可以直接点名,抑或是眼神示意,打手势。
鲁豫:朱雨辰你瘦了很多,是不是?
朱雨辰:对啊,对,瘦了大概十几二十斤吧。
鲁豫:你拍这部戏的时候增肥了不少啊,是吧?是啊,他们说的。(文章和佟大为大笑)
朱雨辰:嗯,其实那是一个误会。
鲁豫:(转向文,佟)(眼神示意)你们俩笑什么?
佟大为:因为我们从那个,从建组开始,见证他从一个就是现在这样的状态然后变成增肥的状态。就我,我们见证了四个月他的变化。
朱雨辰:对,也挺不容易的。
此段访谈中,主持人首先通过点名明确指定了下一说话人,在其他受访者可能有话要说的情况下,接着又采取眼神示意的方法,选择了下一个话轮的说话人,实现话轮的成功转换。
鲁豫:这部戏拍了应该是一年半之前拍完的啊。这部戏改变你们了吗?给你们带来什么?大为?
佟大为:好的心态。导演每天,就经常给我们讲,每天起床心中充满一片阳光。你就想这句话,尤其是遇到困难,遇到不开心的事的时候。睡一觉,第二天早上起来想一下这句话。挺开心的。
鲁豫:好的心态。文章,你呢?
文章:嗯。对我来说是一个好的开始。就是《奋斗》教会我很多,也让,也让我感受到很多。是一个好的开始。
鲁豫:事业是个好的开始。对吧?
文章:对,事业也是。
鲁豫:朱雨辰呢?带给你什么,这部戏?
朱雨辰:一个年轻演员的.一个梦想,然后还得到两个兄弟。
此段访谈中,主持人指定了下一个话轮的说话人,同时也明确指定了会话的内容。由于主持人在整个谈话过程中始终处于控制地位,因此指定说话人和会话内容的机会就远远多于受访者。同时由于访谈涉及三位受访者,而三位受访者受观众欢迎程度又较为接近,受访者之间话轮的转换以及受话时间的分配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让访谈在三位受访者和主持人之间有条不紊顺利转换,这是需要主持人鲁豫控制的。这段访谈中,鲁豫通过点名的方式实现了话轮的转换和控制,电视访谈节目的互动性显露无遗。
主持人只指定谈话内容,受访者自我选择话轮。
鲁豫:谁是最招女孩喜欢的那个人?
佟大为:(对文章)你是要举手吗?
鲁豫:真的吗?文章你自己说。
文章:没,没有,我就挑个气氛。其实大为这个,是吧。
佟大为:想好再说,想好,想好了再说。
文章:那就是我了。
鲁豫:朱雨辰呢?
朱雨辰:我没戏。嗯。
鲁豫:为什么?
朱雨辰:我比较,你看我这人比较自闭。跟人不怎么交流这个。
鲁豫:不,有时候女孩就会喜欢特酷的那种。
此段访谈中主持人指定了话题但没有具体指定说话人,而是完全由参加会话的受访者自行选择,继续进行会话。哪个受访者先说就取得话轮。受访者话轮的结束一般以沉默为标志,如果下一位受访者不主动取得话轮,主持人就会马上取得话轮并很快指定下一个话轮的说话人。
访谈中的言语打断。
访谈中有受访者打断主持人、主持人打断受访者、受访者之间相互打断等几种现象。
鲁豫:比如失恋了,你会怎么办?喝酒,抽烟,唱歌?
朱雨辰:失恋了不会。失恋是一个男性成长历程中必经的事情,而且这种事情往往发生不止一次。所以……
鲁豫:你不像是失恋的人,你像是让别人失恋的人。
朱雨辰:不,你需要,你需要,(笑声),你需要有一个很好的心态去面对。因为做人比较认真。
鲁豫:文章也很认真啊。
一般主持人和受访者采取的是一问一答的模式,而在《鲁豫有约》中,鲁豫经常不遵循这种模式,很多时候鲁豫是说话者,也是受话者。话轮的转换实现了话语角色的转换。在这段访谈中,受访者借用连词“所以”来表示自己的话还没结束,而鲁豫对受访者有不同的看法,她打断了受访者的话语,夺得了话轮,讲出了自己的不同意见。
鲁豫:哎,人有的时候就会这样,就互相,那种感觉一不对了以后,可能很长时间谁也不理谁。他性格有点慢热,你可能也是有点慢热对吧。可是你们在一起拍戏啊,那怎么能不说话呢?
佟大为:只有……
文章:那就需要这个80后来调节一下。
鲁豫:没错。
佟大为:我们俩只,原来是只有拍戏的时候说台词,对词,然后私底下碰着了,就是除非走了一个正面,不得不打招呼,然后说“你好”。
此段访谈是受访者之间相互打断。主持人在此明确地指定了下一说话人,指定受访者取得了话语权。而另一受访者对此问题也有自己的看法,所以他打断了指定受访者的话语,取得话轮。而指定受访者显然还没有说完,他又通过打断的方式来保持自己的话轮,继续自己的谈话内容。
主持人使用重复的话语来引导受访者。
佟大为:嗯。他在与时俱进。
鲁豫:怎么样叫与时俱进?
文章:他在不断地更新。大学生所说的方法。
鲁豫:比如说?
文章:他的方法比较多。
鲁豫:比如说?
文章:(转向朱)比如说?
朱雨辰:我都不知道,你让我比如说,我怎么觉得你比我更了解我自己呢?
鲁豫:有时候自己不太会帮自己总结,别人会帮你总结。
重复现象在会话中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主持人未能得到预期的回答,就会对所说话语进行重复。此处鲁豫对“与时俱进”、 “比如说”进行了重复,以引导会话参与者,使其向主持人和观众可能感兴趣的话题方向发展。
4 结束语
从以上对《鲁豫有约之奋斗男主角三人行》这期节目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电视访谈中的话轮转换具有其独特的特点。主持人在整个会话过程中始终处于控制地位,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指明下一说话人和指定会话内容,在涉及多位受访者时,主持人也往往能够合理地分配受话时间,实现受访者之间话轮的顺利转换。
正因为在《鲁豫有约》中,主持人鲁豫能够把握话轮转换的特点,适时控制话题的推进,《鲁豫有约》成为最受观众欢迎的电视访谈节目之一。但本文只以《鲁豫有约》一期节目作为语料进行分析,对其话轮转换的分析不够全面,有待更深入细致的研究。
“走向世界的中国电视”系列访谈之五 赶马到巴黎:合作执导纪录片海外版的投石问路──云南电视台导演周卫平专访 ;郭镇之 【期刊】南方电视学刊2010-07-18网络舆论与中国形象——对《纽约时报》一篇新闻分析及其网上评论的个案研究 ;郭镇之 【期刊】新闻与传播评论 2010-01-15方言电视的本土追求——基于对昆明地区电视方言节目的调查解析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9-12-15在新加坡感受媒体文化 ;郭镇之 【期刊】新闻战线 2009-10-15中国的人民广播和世界的公共广播——数字时代中国公共频道的展望 ;郭镇之 【期刊】国际新闻界 2009-06-15试论改进中国电视的国际形象 ;郭镇之; 张梓轩 【期刊】新闻爱好者 2009-03-20“人肉搜索”与法律监管 ;郭镇之; 吕露英 【期刊】新闻与写作 2009-03-05现代与后现代的双重表征:当代中国的移动电话(下) ;郭镇之; 吴玫 【期刊】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8-10-15后奥运时代的中国新闻传播 ;郭镇之 【期刊】新闻与写作 2008-09-15全球化与中国寻求文化身份:以方言电视节目为例 ;吴玫; 郭镇之 【期刊】新闻大学2008-09-15电视的未来,任重道远 ;郭镇之 【期刊】传媒 2008-08-15现代与后现代的双重表征:当代中国的移动电话(上) ;郭镇之; 吴玫 【期刊】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8-08-15关键是公开地讨论 ;郭镇之 【期刊】新闻与写作 2008-05-15记者被打,谁的暴力? ;赵金; 杜鹃; 陈楠; 郭镇之; 朱至刚 【期刊】青年记者 2008-04-10勇于维权,改进技巧 ;郭镇之 【期刊】中国广播 2008-02-15让低俗无处容身 ;郭镇之 【期刊】新闻与写作 2007-12-15假暗访引出的真教训——简析“纸馅包子”案 ;郭镇之 【期刊】新闻战线 2007-10-10议程设置理论概览:过去,现在与未来 ;麦克斯韦尔-麦考姆斯; 郭镇之; 邓理峰 【期刊】新闻大学2007-09-15林白水命运的历史审视 ;郭镇之 【期刊】国际新闻界 2007-02-23舆论监督与暗访偷拍 ;郭镇之 【期刊】新闻与传播评论 2006-10-15公共广播电视:变与不变之间 ;郭镇之 【期刊】新闻大学2006-09-30新闻传播与隐私权——以英国新的节目准则为例 ;郭镇之 【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6-09-20从全球到本土:评电影《无极》与博客搞笑剧《馒头》 ;郭镇之 【期刊】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3-30乔治·格伯纳及其“电视教养”理论和“文化指标”研究 ;郭镇之 【期刊】国际新闻界 2006-01-23继往开来——纪念人民广播事业65周年 ;郭镇之 【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5-12-25揭密新闻客观性的制度神话——解读《维系民主?西方政治与新闻客观性》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 2005-10-15隐性采访辨 ;郭镇之 【期刊】新闻与写作 2005-06-10德国的电视市场和节目流通 ;郭镇之; 斯特凡·奥立格 【期刊】新闻与传播评论 2005-05-15德国报刊业的现状及趋势 ;郭镇之 【期刊】新闻战线 2005-01-10德国的新闻与传媒发展 ;郭镇之 【期刊】国际新闻界 2004-12-20广播电视与法制管理——兼论建立中国广播电视的内容标准 ;郭镇之 【期刊】新闻与传播评论 2004-10-15关于建立省际卫星传播公司的建议 ;郭镇之 【期刊】国际新闻界 2004-02-20改进新闻报道三题 ;郭镇之 【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3-05-25电视研究的几个问题 ;郭镇之; 赵丽芳 【期刊】电视研究 2003-04-25韩国大众传媒近三年来的变革 ;郭镇之; 林洲英 【期刊】新闻战线 2003-04-10全球化、电视市场与文化引进——兼析CCTV引进节目的栏目设置及文化定位 ;郭镇之 【期刊】中国电视2002-10-15对引进节目的思考——从《国际影院》谈引进节目为我所用 ;郭镇之 【期刊】中国电视2002-09-15“国际传播与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郭镇之 【期刊】国际新闻界 2002-06-20“国际传播与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 2002-06-15韩国的卫星与放送事业 ;康贤斗; 郭镇之; 文春英 【期刊】现代传播 2002-04-15席勒——传播政治经济学的批判领袖 ;郭镇之 【期刊】国际新闻界 2002-02-20传播政治经济学之我见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 2002-02-15韩国新闻事业历史述评 ;郭镇之 【期刊】新闻与传播评论 2002-01-15广播电视教育与研究──韩国传播学者朴明珍访谈录 ;郭镇之; 朴明珍 【期刊】现代传播 2001-10-15亚洲金融危机后的韩国新闻事业 ;郭镇之 【期刊】新闻战线 2001-10-10韩国广播电视的发展历程:叙述与分析 ;郭镇之 【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1-08-25“生活的世界”与“传播的世界”──韩国传播学者朴承宽访谈录 ;郭镇之; 朴承宽; 柴葆青 【期刊】现代传播 2001-08-15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泰斗达拉斯·斯麦兹 ;郭镇之 【期刊】国际新闻界 2001-05-25耐得寂寞做学问──方汉奇教授访谈录 ;郭镇之 【期刊】新闻界 2001-04-28加拿大广播公司的新战略 ;郭镇之 【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0-08-25关于与论监督的访谈 ;陈力丹;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2000-08-15英国电视节目供应体制 ;郭镇之 【期刊】中国记者 2000-07-15采访、暗访与偷拍──北美国家关于新闻采访中涉及隐私权的若干法律规定 ;郭镇之 【期刊】电视研究 2000-06-25美国电视节目供应体制扫描——也谈制播分离 ;郭镇之 【期刊】中国记者 2000-06-15舆论监督、客观性与新闻专业主义 ;郭镇之 【期刊】电视研究 2000-03-25关于舆论监督与新闻法制问题的访谈 ;魏永征; 郭镇之 【期刊】新闻记者 2000-02-05新世纪电视媒介的全球竞争 ;郭镇之 【期刊】电视研究 2000-01-25对新时期受众研究工作的意见 ;郭镇之 【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0-01-25新闻记者的自我保护与自我约束——北美国家关于新闻采访中涉及隐私权的若干法律规定 ;郭镇之 【期刊】中国记者 2000-01-15加拿大广播公司的“新闻世界”频道 ;郭镇之 【期刊】电视研究 1999-12-15加拿大传播学者系列访谈之三媒介技术与传播政策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1999-12-15舆论监督与西方新闻工作者的专业主义 ;郭镇之 【期刊】国际新闻界 1999-10-20加拿大传播学者系列访谈之二新媒介与政治经济学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1999-10-15关于麦克卢汉的思想──与埃里克麦克卢汉博士的一次访谈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1999-08-15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作用(续) M·麦考姆斯; T·贝尔; 郭镇之 【期刊】新闻大学1999-08-15加拿大新闻学者的社会责任——关于“消失的新闻”研究与介绍 ;郭镇之 【期刊】新闻与传播研究 1999-06-30中国新闻学教育和研究80年(下) ;赵玉明;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 1999-06-15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作用 M·麦考姆斯; T·贝尔; 郭镇之 【期刊】新闻大学1999-05-15中国新闻学教育和研究80年(上) ;赵玉明;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 1999-04-15“客观新闻学” ;郭镇之 【期刊】新闻与传播研究 1998-12-30欧洲公共广播电视的历史遗产及当代解释 ;郭镇之 【期刊】国际新闻界 1998-12-20校园新闻之路——CBS为新闻院校开办的新节目 ;郭镇之 【期刊】国际新闻界 1998-02-20美国公共广播电视的起源 ;郭镇之 【期刊】新闻与传播研究 1997-12-30全球电视传播环境对中国与加拿大的影响 ;郭镇之 【期刊】国际新闻界 1997-10-20世界公共服务广播的形势: 俯瞰与分析 ;马克·莱伯伊; 郭镇之 【期刊】新闻与传播研究 1997-06-30关于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 ;郭镇之 【期刊】国际新闻界 1997-06-20对“四种理论”的反思与批判 ;郭镇之 【期刊】国际新闻界 1997-02-20加拿大广播政策史评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1996-12-15商营政策比较:CBC与CCTV ;郭镇之 【期刊】新闻与传播研究 1996-09-30蒙特利尔的广播电视 ;郭镇之 【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1996-03-25在加拿大看电视 ;郭镇之 【期刊】电视研究 1996-02-15《身价百万的婴儿们》和媒介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1996-02-15加拿大的广播电视节目 ;郭镇之 【期刊】国际新闻界 1995-12-20加拿大学术界1995年年会介绍 ;郭镇之 【期刊】新闻与传播研究 1995-06-30评奖归来话广播 ;郭镇之 【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1994-12-15市场经济中的广播电视 ;郭镇之 【期刊】新闻与传播研究 1994-09-30加拿大广播制度纵览 ;郭镇之 【期刊】新闻与传播研究 1994-06-30传播学受众研究接受分析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1994-06-15对电视纪录片的几点思考──从《最后的山神》说开去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1994-02-15研究方法及理论评价片论——从陈尔泰的理论观点谈起 ;郭镇之 【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1993-03-02从对峙到交流——海峡两岸新闻界交往回顾 ;陈力丹; 闵大洪; 郭镇之 【期刊】新闻记者 1992-12-26历史与情感 历史与经验——广播电视史研究札记两题 ;郭镇之 【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1992-12-26媒介崇拜与经验认同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 1992-12-26纪录文化断想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 1992-04-30受众权益论纲 ;宋小卫;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 1991-08-29第二次中国广播电视史志研讨会综述 ;郭镇之 【期刊】新闻研究资料 1991-05-01视听传播研究的一个新视角 ;宋小卫; 郭镇之 【期刊】中国记者 1991-01-31对《午间半小时》的思考 ;郭镇之 【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1990-10-28社会讲坛——试析《午间半小时》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 1990-08-15新时期中国电视的10年 ;郭镇之 【期刊】新闻研究资料 1990-05-01评北京电视台的十年 ;郭镇之 【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1989-10-28美国电视演变史(续完) ;郭镇之 【期刊】国际新闻界 1989-06-30美国电视演变史(四) ;郭镇之 【期刊】国际新闻界 1989-05-01中国电视史略(1958——1978)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 1989-05-01中国电视大事记(1955—1978) ;郭镇之 【期刊】新闻研究资料 1989-05-01抓住实质,观照实际 ;郭镇之 【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1988-10-27美国电视演变史(续二) ;郭镇之 【期刊】国际新闻界 1988-08-28中国电视新闻的历史进程 ;郭镇之 【期刊】新闻研究资料 1988-08-28电视深度节目探析 ;郭镇之 【期刊】新闻战线 1988-07-29美国电视演变史(续) ;郭镇之 【期刊】国际新闻界 1988-06-29中国电视剧三十年 ;郭镇之 【期刊】当代电视 1988-05-30试论《九州方圆》的改革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 1988-04-30电视深度节目探析 ;郭镇之 【期刊】新闻战线 1988-04-15美国电视演变史(一) ;郭镇之 【期刊】国际新闻界 1988-03-01三省一市电视情况调查报告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 1987-08-29闲话电视节目 ;郭镇之 【期刊】当代电视 1987-04-01上海民营广播大事年表 ;郭镇之 【期刊】新闻研究资料 1986-05-01中国境内第一座广播电台始末记 ;郭镇之 【期刊】新闻研究资料 1986-03-02中国境内第一座广播电台考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 1986-03-02延安(陕北)台的《对国民党军广播》 ;郭镇之 【期刊】新闻研究资料 1983-10-28民营广播电台的商业性质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 1982-08-29评“阶级斗争工具”说—兼论报纸的根本属性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 1981-06-30传播政治经济学之我见 ;郭镇之 【会议】中国传播论坛(2001)——变动中的全球广播电视 2001-09-22关于建立省际卫星传播公司的建议 ;郭镇之 【会议】论传媒改革与发展——中国传媒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 2003-12-01
192 浏览 3 回答
282 浏览 2 回答
331 浏览 4 回答
222 浏览 5 回答
240 浏览 3 回答
109 浏览 5 回答
255 浏览 2 回答
142 浏览 3 回答
143 浏览 3 回答
87 浏览 3 回答
355 浏览 3 回答
87 浏览 5 回答
213 浏览 6 回答
289 浏览 5 回答
282 浏览 3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