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研究电视节目的相关论文

发布时间:

研究电视节目的相关论文

几十年来,中国的电视批评伴随着电视实践和电视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即萌芽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自觉阶段。电视批评每一个时期的进步都是同这一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与历史条件紧密相关的。同时,每一个进步都为下一时期的进步留下经验与教训,并推进着中国电视理论的建设。一、电视批评的萌芽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期到70年代后期是中国电视批评的萌芽时期。1958年5月1日晚上7时,一幅以中央广播大楼为背景,映衬着“北京电视台”台名的画面展现在电视屏幕上,新华社电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已在5月1日开始试验广播。”这天晚上播出的节目有先进生产者和农业社主任的谈话,新闻纪录影片《到农村去》、科教片《电视》以及诗朗诵和舞蹈。第一次节目播出后,没有引起人们对节目的更多评论,大家都沉浸在播出成功的喜悦中。同年9月2日转为正式播出后,每周播出4次,每次2~3小时。电视台每次坚持开播前会和播后会,对播出的节目进行分析、评论。当时党中央提出:“电视台应根据自己的特点,担负起宣传政治、传播知识和充实群众文化生活的任务。尽可能反映当前国家和人民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报道社会主义的成就,宣传科学技术知识以及介绍各种优秀剧目和艺术影片,并为少年儿童准备一定数量的节目。”①这是当时的电视台的工作方针,也是评价电视节目的指导思想。播出一年后,中央广播事业局编委会讨论北京电视台的工作,认为“一年来,电视台已摸索到一些电视宣传经验,但节目花色不多,内容单调,编、导、演、摄、播、装饰工作粗糙,思想水平和艺术水平低,经常出错”。②1961年8月3日,当时的北京电视台播出了《笑的晚会》,内容全都是相声,播出后收到了100多封来信,对这个节目进行评价,表示支持,并希望以后再办。1962年1月20日,举办第二次《笑的晚会》,同样受到观众的欢迎。1962年国庆节前夕,举办了第三次《笑的晚会》,这次晚会引起了一定的争议,晚会改变以往国庆晚会的习惯做法,标新立异,着重表演,减少说唱。这次节目播出后,一位署名为“对你们的节目表示愤怒的一位观众”来信说:“国庆前夕《笑的晚会》中,大部分节目是多年来在机关、团体内部举办的小型晚会上司空见惯的、不登大雅之堂的非艺术性的、迫不得已在朋友面前耍耍活宝,以博得谅解的一笑洋相,想不到居然在国庆前夕,在参加庆典的外宾如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的电视节目中播出,简直难以想象。这纯粹是以廉价的方式向小市民趣味讨好。”③这封来信反映了一些观众对电视节目相当郑重的看法。这时期,观众来信成为电视批评的一种最直观的形式。此时,一些带有对电视节目研究和探讨性质的文章在刊物上发表,使处于萌芽状态的电视批评在更大范围内产生影响。1955年10月创刊的全国性理论刊物《广播业务》到1964年底,共出版85期,先后发表了研究广播电视理论的业务文章和有关材料1456篇,其中有261篇是研究电视的文章。如《足球和足球比赛中的实况转播》、④《电视广播宣传中的几种方式方法》、⑤《电视报道的人物选择和刻画》、⑥《电视经济新闻的出路》、⑦《电视新闻不能表现过去怎么办?》、⑧《电视剧可否采用象征性的背景》、⑨《试评诗朗诵<海誓>的电视播出》、⑩《电视节目<告别山城>观后》⑾等。也有一些著名文化人参与了此时的电视批评。1959年反映青年参加建设人民大会堂等首都十大建筑的电视剧的《新的一代》在工程竣工时播出,著名剧作家田汉在《人民日报》上著文称“电视剧是文艺战线的轻骑兵”。⑿这一期间,裴玉章、康荫、许欢子、李子先等一批广播电视人针对当时的电视实践,写出了不少评介文章,可以说,他们是中国电视批评的奠基人。总的看来,萌芽阶段的电视批评还比较稚嫩,这有多方面原因。其一,电视影响太小。真正能看到电视的只是少数人,社会影响不大,因而也没有引起理论批评界的重视。其二,电视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艺术特征,因而对文艺批评的借鉴也无从谈起。其三,电视尚未出现典范节目。没有产生震撼人心达到较高审美层次能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的作品,因而这一时期也就没有给理论界提供更为典型的对象。加之1966年爆发“文化大革命”,电视台一度中断播出,以后恢复播出后,整个电视也就是为“文化大革命”服务,电视批评工作也就几乎中断。二、电视批评的起步阶段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中期是中国电视批评的起步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电视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电视节目的内容形式、数量与质量等诸多方面都得到很大的提高和发展。丰富的电视实践为电视批评提供了研究对象,中国电视批评开始步入起步阶段,其显著标志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刊物、批评文章大大增加1978年以来,研究刊物逐渐增加,公开发行的有《北京广播学院学报》、《新闻广播电视研究》;广播电视部《广播电视战线》;电视艺术委员会《电视文艺》;天津《广播电视杂志》;浙江《大众电视》;湖北《电视月刊》;北京《电视文艺》;福建《中外电视》等。到1984年底,全国已有地方性广播电视研究刊物54种,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新闻期刊也分别辟有电视专栏。中央电视台1984年8月开始筹划《电视业务》刊物。1985年初正式创刊。这些刊物的涌现,为电视批评提供了发表阵地,使电视理论的研究成果有了载体。比如:《<丝绸之路>为中日友谊锦上添花》,⒀ 《电视新闻纪录片杂谈》、⒁ 《电视报道的可信性与权威性》、⒂《电视新闻要讲可视性》、⒃ 《论电视新闻的现场感》、⒄ 《一篇受欢迎的电视评论》、⒅ 《试论电视片创作中的情感问题》、⒆ 《谈议电视专题节目的解说词》、⒇《论童国平的电视片创作》、(21)《电视评论写作技巧》、(22)《论陈汉元的解说词创作》、(23)《用镜头说话》�(24)等等,一批具有一定理论水准的电视批评著述相继问世。这些刊物或就电视基础理论进行研究,或就新闻、社教、文艺、服务类节目进行探讨,表明人们对电视理性的思考进入了深层次领域,电视批评开始透露出理性的光影。如中央电视台1980年7月创办的第一个评论性专栏《观察与思考》的播出,引起理论批评界的关注,《电视作为一种审美文化》的文章认为:“《观察与思考》、《热门话题》,还有一些电视片,只要抓住了群众利益攸关的敏感话题,就惹人注目。这些片子的成功之外足以说明,社会学规律是怎样支配着观念对电视文化的需要,因此,电视节目的制作者应当自觉地运用这一规律,把最充分地发挥它的社会政治影响作为它的社会审美功能。”�(25)这一时期的电视批评表现了中国电视丰富的实践,可供研究的对象多起来了,对扩大电视对观众的影响,推动电视文化的进一步发展,甚至对奠定中国电视基础理论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各种研讨活动的开展这一时期,我国电视各类研讨得到了全面展开。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电视台、电视学术组织,积极组织各种选题开展学术研讨活动。特别是1983年召开的全国第11次广播电视工作会议,较为系统地总结了30多年广播电视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概括了广播电视的理论和任务,提出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和直到2000年的奋斗目标。这次会议提出了“以新闻改革为突破口,带动广播电视宣传的全面改革”。这一时期,全国召开的一些有影响的电视研讨活动如:1981年2月,全国电视剧编导经验交流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对《凡人小事》等一批优秀电视剧的创作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对观众加以引导的重要意义。1981年4月,全国电视新闻工作座谈会在山东青岛召开,会议针对《新闻联播》等新闻节目进行了研讨。1981年5月,全国电视“文化生活”专题座谈会在昆明举行,与会人员就文化生活节目的题材范围、表现形式等进行了研究。1982年2月,全国电视台部分专题节目讨论会在广西阳朔召开,与会代表讨论了办好政治性专题性节目以及加强电视评论的重要意义。1983年1月,全国电视剧导演艺术理论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加强电视剧的研究和评介工作。1983年8月,全国电视对外宣传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就对外电视宣传节目提高思想性和针对性等进行了讨论。1984年5月,全国电视文艺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就如何办好电视文艺节目进行了讨论。1984年12月,全国广播电视新闻改革座谈会在西安召开,会议围绕节目改革的内容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讨。1985年3月,全国电视农村宣传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主要讨论如何搞好农村电视报道。1985年10月,全国提高电视剧质量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就电视新闻的基本规律、真实性等问题展开了研究。此外还有一些具有一定影响的区域性电视研讨活动。这些活动都针对电视节目中所反映的问题进行研讨,每次研讨会后,都有一批较强理论性、学术性的电视批评文章问世,这对于推动电视批评的开展和电视理论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3.电视节目的评奖活动逐步开展起来1981年,开始举行全国性的电视节目评奖活动。少儿节目从1992年起单独评选,命名为“金童奖”,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和中央电视台承办。电视剧“飞天奖”始于1981年,电视文艺“星光奖”始于1987年,1988年纳入政府奖范畴,由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和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组织。对外报道电视节目奖1992年作为国家级政府奖,由中央外宣办和原广播电视部合办。每次电视评奖活动既是对节目的评价,也是一次认真的经验总结,更是一次理论的提升。评奖本身就是一次电视文化价值的判断评价和选择的过程。评奖以后,就会有一批针对电视节目评奖的评论文章问世。在评奖过程中,大家从不同角度分析研究了作品所体现的思想性价值和艺术性价值,肯定作品成绩的一面,指出作品存在的问题。各类电视节目评奖活动的开展,促进了电视批评多种形式的发展。这一时期,我国电视刊物增多,理论性文章的不断问世,各种研讨活动和评奖活动纷纷开展起来。可以看出,电视界开始重视电视理论研究、电视批评的重要作用。三、电视批评的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是中国电视批评的发展时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整个电视事业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得到了很有成效的发展。全国各省、地(市)级电视台纷纷建立,部分县(市)也建立了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到1986年时已开办了3套电视节目,丰富的电视实践急切需要电视理论、批评给予指导。电视实践的需要使电视批评得到了较好发展。其标志主要为:1.批评队伍扩大,学术交流活动增强电视研究机构的建立,为电视批评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为了适应电视事业的发展,1986年,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成立,电视批评有了机构与组织的保障。各级电视媒体、电视教育部门都成立学会分支机构,因而由此派生出电视运行中各环节的分支机构,全国性电视评奖和学术研讨活动进入常规化状态。除在电视台系统有专门研究机构以外,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广播学院、复旦大学、四川大学等科研机构及院校也建立了相应的电视研究机构。各类电视研究机构的建立,团结了一大批有志于从事电视批评的理论工作者,使电视批评队伍迅速扩大。电视批评队伍不仅有科研部门和各类高校中的研究人员,还有来自社会学、文化学、艺术学、心理学、教育学、语言学、文学等众多专家学者;不仅有电视宣传的管理者,而且还有电视实践的从业人员。据有关方面统计,这一时期经常以报刊为载体,开展电视批评的专兼职批评家近百人,其他还有大量不固定对电视节目进行分析研究的人员。他们以各自的视角关注、审视、读解电视,取得一批电视批评的可喜成果。电视批评者不仅包括职业批评家,还包括兼职批评家;不仅包括一般的观众,而且还包括一些特殊观众——一些党和国家领导人,他们关心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重视电视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李铁映观看了中央电视台1992年奥运会转播的节目后,评价说:“转播很成功,很精彩,前方后方都搞得不错。我从电视转播中了解了很多情况并及时与前方取得联系,如提醒获金牌的运动员在升国旗、奏国歌中注意表情等。《奥运沙龙》换了一些新面孔,很好,开始一段不太熟练,后来也就好。奥运报道中的好经验可以运用到其他节目中去,如文艺、文化、体育、经济节目。”(26)《光明日报》还刊登陈俊生关于电视剧《一村之长》的评论文章,文章说:“《一村之长》从3个方面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1.敢于反映现实,触及矛盾,解决矛盾;2.以充分事实说明,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绝大多数是好的;3.艺术的趣味性和深刻的思想性紧密结合。希望电视台多放一些像《一村之长》这样的好电视剧,以推动农村工作。”(27)1992年中央电视台开办了《经济信息联播》,邓小平几乎是一天不漏地观看节目。他说:“《经济信息联播》的时间虽不长,只有30分钟,但每期内容丰富,节奏明快,信息量大,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将会起到积极作用。”邓小平还说:“播音员的播音速度太快,能否适当慢一点,以利于收看。”(28)

电视访谈节目《鲁豫有约》中的话轮转换探析论文

1 电视访谈节目中的话轮转换

电视访谈节目是在主持人与受访者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中进行的。主持人与受访者之间、受访者与受访者之间不断地进行话轮转换。受访者是访谈节目的核心人物,在电视访谈中,观众更关注于受访者的话语。作为节目中起协调作用的主持人,应在占有话轮一段时间后,用适当的信号提示受访者接过话轮,使会话继续进行下去。

《鲁豫有约》因其鲜明的节目风格及主持人独特的主持风格和人格魅力,其访谈往往能够成功地进行下去,并且构成了其鲜明的会话特点。本文旨在运用会话分析的方法来研究鲁豫访谈节目中的话轮转换。本文所选案例是《奋斗》男主角三人行。因其谈话涉及除主持人外的其他三个人,所以其访谈中的话轮转换极具代表性。

2 话轮转换规则

会话往往是说话者与听话者共同合作完成的过程,其最大特点就是说话者与听话者轮流说话。根据等人的观点,话轮转换的发生通常遵循三条基本原则,即:

1) 当前说话人选定好下一个说话人,被选定的人有权且必须在下一个话轮说话,其他人则无此权利或义务。

2) 当前说话人不选定下一个说话人,其他任何参与者都有主动说话,掌握话轮的权利,谁先说,谁就自然获得下一轮说话的权利。

3) 当前说话人既不指定下一个说话人,也不指定下一步的会话内容,而是由其他参与者自我掌握话轮并决定会话内容。如果没人进行自我选择,当前说话人就继续说下去,获得下一轮说话的权利。

3《鲁豫有约》中的话轮转换特点

本文运用话轮转换的相关理论对《鲁豫有约》节目中的真实会话语料进行研究分析,从而试图揭示鲁豫在访谈中的会话特点,以期对其他类似访谈节目的成功录制提供一些借鉴经验。

由主持人明确指定下一说话人,但是选择的方式有多种,可以直接点名,抑或是眼神示意,打手势。

鲁豫:朱雨辰你瘦了很多,是不是?

朱雨辰:对啊,对,瘦了大概十几二十斤吧。

鲁豫:你拍这部戏的时候增肥了不少啊,是吧?是啊,他们说的。(文章和佟大为大笑)

朱雨辰:嗯,其实那是一个误会。

鲁豫:(转向文,佟)(眼神示意)你们俩笑什么?

佟大为:因为我们从那个,从建组开始,见证他从一个就是现在这样的状态然后变成增肥的状态。就我,我们见证了四个月他的变化。

朱雨辰:对,也挺不容易的。

此段访谈中,主持人首先通过点名明确指定了下一说话人,在其他受访者可能有话要说的情况下,接着又采取眼神示意的方法,选择了下一个话轮的说话人,实现话轮的成功转换。

鲁豫:这部戏拍了应该是一年半之前拍完的啊。这部戏改变你们了吗?给你们带来什么?大为?

佟大为:好的心态。导演每天,就经常给我们讲,每天起床心中充满一片阳光。你就想这句话,尤其是遇到困难,遇到不开心的事的时候。睡一觉,第二天早上起来想一下这句话。挺开心的。

鲁豫:好的心态。文章,你呢?

文章:嗯。对我来说是一个好的开始。就是《奋斗》教会我很多,也让,也让我感受到很多。是一个好的开始。

鲁豫:事业是个好的开始。对吧?

文章:对,事业也是。

鲁豫:朱雨辰呢?带给你什么,这部戏?

朱雨辰:一个年轻演员的.一个梦想,然后还得到两个兄弟。

此段访谈中,主持人指定了下一个话轮的说话人,同时也明确指定了会话的内容。由于主持人在整个谈话过程中始终处于控制地位,因此指定说话人和会话内容的机会就远远多于受访者。同时由于访谈涉及三位受访者,而三位受访者受观众欢迎程度又较为接近,受访者之间话轮的转换以及受话时间的分配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让访谈在三位受访者和主持人之间有条不紊顺利转换,这是需要主持人鲁豫控制的。这段访谈中,鲁豫通过点名的方式实现了话轮的转换和控制,电视访谈节目的互动性显露无遗。

主持人只指定谈话内容,受访者自我选择话轮。

鲁豫:谁是最招女孩喜欢的那个人?

佟大为:(对文章)你是要举手吗?

鲁豫:真的吗?文章你自己说。

文章:没,没有,我就挑个气氛。其实大为这个,是吧。

佟大为:想好再说,想好,想好了再说。

文章:那就是我了。

鲁豫:朱雨辰呢?

朱雨辰:我没戏。嗯。

鲁豫:为什么?

朱雨辰:我比较,你看我这人比较自闭。跟人不怎么交流这个。

鲁豫:不,有时候女孩就会喜欢特酷的那种。

此段访谈中主持人指定了话题但没有具体指定说话人,而是完全由参加会话的受访者自行选择,继续进行会话。哪个受访者先说就取得话轮。受访者话轮的结束一般以沉默为标志,如果下一位受访者不主动取得话轮,主持人就会马上取得话轮并很快指定下一个话轮的说话人。

访谈中的言语打断。

访谈中有受访者打断主持人、主持人打断受访者、受访者之间相互打断等几种现象。

鲁豫:比如失恋了,你会怎么办?喝酒,抽烟,唱歌?

朱雨辰:失恋了不会。失恋是一个男性成长历程中必经的事情,而且这种事情往往发生不止一次。所以……

鲁豫:你不像是失恋的人,你像是让别人失恋的人。

朱雨辰:不,你需要,你需要,(笑声),你需要有一个很好的心态去面对。因为做人比较认真。

鲁豫:文章也很认真啊。

一般主持人和受访者采取的是一问一答的模式,而在《鲁豫有约》中,鲁豫经常不遵循这种模式,很多时候鲁豫是说话者,也是受话者。话轮的转换实现了话语角色的转换。在这段访谈中,受访者借用连词“所以”来表示自己的话还没结束,而鲁豫对受访者有不同的看法,她打断了受访者的话语,夺得了话轮,讲出了自己的不同意见。

鲁豫:哎,人有的时候就会这样,就互相,那种感觉一不对了以后,可能很长时间谁也不理谁。他性格有点慢热,你可能也是有点慢热对吧。可是你们在一起拍戏啊,那怎么能不说话呢?

佟大为:只有……

文章:那就需要这个80后来调节一下。

鲁豫:没错。

佟大为:我们俩只,原来是只有拍戏的时候说台词,对词,然后私底下碰着了,就是除非走了一个正面,不得不打招呼,然后说“你好”。

此段访谈是受访者之间相互打断。主持人在此明确地指定了下一说话人,指定受访者取得了话语权。而另一受访者对此问题也有自己的看法,所以他打断了指定受访者的话语,取得话轮。而指定受访者显然还没有说完,他又通过打断的方式来保持自己的话轮,继续自己的谈话内容。

主持人使用重复的话语来引导受访者。

佟大为:嗯。他在与时俱进。

鲁豫:怎么样叫与时俱进?

文章:他在不断地更新。大学生所说的方法。

鲁豫:比如说?

文章:他的方法比较多。

鲁豫:比如说?

文章:(转向朱)比如说?

朱雨辰:我都不知道,你让我比如说,我怎么觉得你比我更了解我自己呢?

鲁豫:有时候自己不太会帮自己总结,别人会帮你总结。

重复现象在会话中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主持人未能得到预期的回答,就会对所说话语进行重复。此处鲁豫对“与时俱进”、 “比如说”进行了重复,以引导会话参与者,使其向主持人和观众可能感兴趣的话题方向发展。

4 结束语

从以上对《鲁豫有约之奋斗男主角三人行》这期节目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电视访谈中的话轮转换具有其独特的特点。主持人在整个会话过程中始终处于控制地位,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指明下一说话人和指定会话内容,在涉及多位受访者时,主持人也往往能够合理地分配受话时间,实现受访者之间话轮的顺利转换。

正因为在《鲁豫有约》中,主持人鲁豫能够把握话轮转换的特点,适时控制话题的推进,《鲁豫有约》成为最受观众欢迎的电视访谈节目之一。但本文只以《鲁豫有约》一期节目作为语料进行分析,对其话轮转换的分析不够全面,有待更深入细致的研究。

“走向世界的中国电视”系列访谈之五 赶马到巴黎:合作执导纪录片海外版的投石问路──云南电视台导演周卫平专访 ;郭镇之 【期刊】南方电视学刊2010-07-18网络舆论与中国形象——对《纽约时报》一篇新闻分析及其网上评论的个案研究 ;郭镇之 【期刊】新闻与传播评论 2010-01-15方言电视的本土追求——基于对昆明地区电视方言节目的调查解析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9-12-15在新加坡感受媒体文化 ;郭镇之 【期刊】新闻战线 2009-10-15中国的人民广播和世界的公共广播——数字时代中国公共频道的展望 ;郭镇之 【期刊】国际新闻界 2009-06-15试论改进中国电视的国际形象 ;郭镇之; 张梓轩 【期刊】新闻爱好者 2009-03-20“人肉搜索”与法律监管 ;郭镇之; 吕露英 【期刊】新闻与写作 2009-03-05现代与后现代的双重表征:当代中国的移动电话(下) ;郭镇之; 吴玫 【期刊】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8-10-15后奥运时代的中国新闻传播 ;郭镇之 【期刊】新闻与写作 2008-09-15全球化与中国寻求文化身份:以方言电视节目为例 ;吴玫; 郭镇之 【期刊】新闻大学2008-09-15电视的未来,任重道远 ;郭镇之 【期刊】传媒 2008-08-15现代与后现代的双重表征:当代中国的移动电话(上) ;郭镇之; 吴玫 【期刊】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8-08-15关键是公开地讨论 ;郭镇之 【期刊】新闻与写作 2008-05-15记者被打,谁的暴力? ;赵金; 杜鹃; 陈楠; 郭镇之; 朱至刚 【期刊】青年记者 2008-04-10勇于维权,改进技巧 ;郭镇之 【期刊】中国广播 2008-02-15让低俗无处容身 ;郭镇之 【期刊】新闻与写作 2007-12-15假暗访引出的真教训——简析“纸馅包子”案 ;郭镇之 【期刊】新闻战线 2007-10-10议程设置理论概览:过去,现在与未来 ;麦克斯韦尔-麦考姆斯; 郭镇之; 邓理峰 【期刊】新闻大学2007-09-15林白水命运的历史审视 ;郭镇之 【期刊】国际新闻界 2007-02-23舆论监督与暗访偷拍 ;郭镇之 【期刊】新闻与传播评论 2006-10-15公共广播电视:变与不变之间 ;郭镇之 【期刊】新闻大学2006-09-30新闻传播与隐私权——以英国新的节目准则为例 ;郭镇之 【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6-09-20从全球到本土:评电影《无极》与博客搞笑剧《馒头》 ;郭镇之 【期刊】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3-30乔治·格伯纳及其“电视教养”理论和“文化指标”研究 ;郭镇之 【期刊】国际新闻界 2006-01-23继往开来——纪念人民广播事业65周年 ;郭镇之 【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5-12-25揭密新闻客观性的制度神话——解读《维系民主?西方政治与新闻客观性》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 2005-10-15隐性采访辨 ;郭镇之 【期刊】新闻与写作 2005-06-10德国的电视市场和节目流通 ;郭镇之; 斯特凡·奥立格 【期刊】新闻与传播评论 2005-05-15德国报刊业的现状及趋势 ;郭镇之 【期刊】新闻战线 2005-01-10德国的新闻与传媒发展 ;郭镇之 【期刊】国际新闻界 2004-12-20广播电视与法制管理——兼论建立中国广播电视的内容标准 ;郭镇之 【期刊】新闻与传播评论 2004-10-15关于建立省际卫星传播公司的建议 ;郭镇之 【期刊】国际新闻界 2004-02-20改进新闻报道三题 ;郭镇之 【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3-05-25电视研究的几个问题 ;郭镇之; 赵丽芳 【期刊】电视研究 2003-04-25韩国大众传媒近三年来的变革 ;郭镇之; 林洲英 【期刊】新闻战线 2003-04-10全球化、电视市场与文化引进——兼析CCTV引进节目的栏目设置及文化定位 ;郭镇之 【期刊】中国电视2002-10-15对引进节目的思考——从《国际影院》谈引进节目为我所用 ;郭镇之 【期刊】中国电视2002-09-15“国际传播与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郭镇之 【期刊】国际新闻界 2002-06-20“国际传播与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 2002-06-15韩国的卫星与放送事业 ;康贤斗; 郭镇之; 文春英 【期刊】现代传播 2002-04-15席勒——传播政治经济学的批判领袖 ;郭镇之 【期刊】国际新闻界 2002-02-20传播政治经济学之我见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 2002-02-15韩国新闻事业历史述评 ;郭镇之 【期刊】新闻与传播评论 2002-01-15广播电视教育与研究──韩国传播学者朴明珍访谈录 ;郭镇之; 朴明珍 【期刊】现代传播 2001-10-15亚洲金融危机后的韩国新闻事业 ;郭镇之 【期刊】新闻战线 2001-10-10韩国广播电视的发展历程:叙述与分析 ;郭镇之 【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1-08-25“生活的世界”与“传播的世界”──韩国传播学者朴承宽访谈录 ;郭镇之; 朴承宽; 柴葆青 【期刊】现代传播 2001-08-15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泰斗达拉斯·斯麦兹 ;郭镇之 【期刊】国际新闻界 2001-05-25耐得寂寞做学问──方汉奇教授访谈录 ;郭镇之 【期刊】新闻界 2001-04-28加拿大广播公司的新战略 ;郭镇之 【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0-08-25关于与论监督的访谈 ;陈力丹;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2000-08-15英国电视节目供应体制 ;郭镇之 【期刊】中国记者 2000-07-15采访、暗访与偷拍──北美国家关于新闻采访中涉及隐私权的若干法律规定 ;郭镇之 【期刊】电视研究 2000-06-25美国电视节目供应体制扫描——也谈制播分离 ;郭镇之 【期刊】中国记者 2000-06-15舆论监督、客观性与新闻专业主义 ;郭镇之 【期刊】电视研究 2000-03-25关于舆论监督与新闻法制问题的访谈 ;魏永征; 郭镇之 【期刊】新闻记者 2000-02-05新世纪电视媒介的全球竞争 ;郭镇之 【期刊】电视研究 2000-01-25对新时期受众研究工作的意见 ;郭镇之 【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0-01-25新闻记者的自我保护与自我约束——北美国家关于新闻采访中涉及隐私权的若干法律规定 ;郭镇之 【期刊】中国记者 2000-01-15加拿大广播公司的“新闻世界”频道 ;郭镇之 【期刊】电视研究 1999-12-15加拿大传播学者系列访谈之三媒介技术与传播政策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1999-12-15舆论监督与西方新闻工作者的专业主义 ;郭镇之 【期刊】国际新闻界 1999-10-20加拿大传播学者系列访谈之二新媒介与政治经济学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1999-10-15关于麦克卢汉的思想──与埃里克麦克卢汉博士的一次访谈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1999-08-15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作用(续) M·麦考姆斯; T·贝尔; 郭镇之 【期刊】新闻大学1999-08-15加拿大新闻学者的社会责任——关于“消失的新闻”研究与介绍 ;郭镇之 【期刊】新闻与传播研究 1999-06-30中国新闻学教育和研究80年(下) ;赵玉明;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 1999-06-15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作用 M·麦考姆斯; T·贝尔; 郭镇之 【期刊】新闻大学1999-05-15中国新闻学教育和研究80年(上) ;赵玉明;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 1999-04-15“客观新闻学” ;郭镇之 【期刊】新闻与传播研究 1998-12-30欧洲公共广播电视的历史遗产及当代解释 ;郭镇之 【期刊】国际新闻界 1998-12-20校园新闻之路——CBS为新闻院校开办的新节目 ;郭镇之 【期刊】国际新闻界 1998-02-20美国公共广播电视的起源 ;郭镇之 【期刊】新闻与传播研究 1997-12-30全球电视传播环境对中国与加拿大的影响 ;郭镇之 【期刊】国际新闻界 1997-10-20世界公共服务广播的形势: 俯瞰与分析 ;马克·莱伯伊; 郭镇之 【期刊】新闻与传播研究 1997-06-30关于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 ;郭镇之 【期刊】国际新闻界 1997-06-20对“四种理论”的反思与批判 ;郭镇之 【期刊】国际新闻界 1997-02-20加拿大广播政策史评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1996-12-15商营政策比较:CBC与CCTV ;郭镇之 【期刊】新闻与传播研究 1996-09-30蒙特利尔的广播电视 ;郭镇之 【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1996-03-25在加拿大看电视 ;郭镇之 【期刊】电视研究 1996-02-15《身价百万的婴儿们》和媒介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1996-02-15加拿大的广播电视节目 ;郭镇之 【期刊】国际新闻界 1995-12-20加拿大学术界1995年年会介绍 ;郭镇之 【期刊】新闻与传播研究 1995-06-30评奖归来话广播 ;郭镇之 【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1994-12-15市场经济中的广播电视 ;郭镇之 【期刊】新闻与传播研究 1994-09-30加拿大广播制度纵览 ;郭镇之 【期刊】新闻与传播研究 1994-06-30传播学受众研究接受分析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1994-06-15对电视纪录片的几点思考──从《最后的山神》说开去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1994-02-15研究方法及理论评价片论——从陈尔泰的理论观点谈起 ;郭镇之 【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1993-03-02从对峙到交流——海峡两岸新闻界交往回顾 ;陈力丹; 闵大洪; 郭镇之 【期刊】新闻记者 1992-12-26历史与情感 历史与经验——广播电视史研究札记两题 ;郭镇之 【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1992-12-26媒介崇拜与经验认同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 1992-12-26纪录文化断想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 1992-04-30受众权益论纲 ;宋小卫;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 1991-08-29第二次中国广播电视史志研讨会综述 ;郭镇之 【期刊】新闻研究资料 1991-05-01视听传播研究的一个新视角 ;宋小卫; 郭镇之 【期刊】中国记者 1991-01-31对《午间半小时》的思考 ;郭镇之 【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1990-10-28社会讲坛——试析《午间半小时》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 1990-08-15新时期中国电视的10年 ;郭镇之 【期刊】新闻研究资料 1990-05-01评北京电视台的十年 ;郭镇之 【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1989-10-28美国电视演变史(续完) ;郭镇之 【期刊】国际新闻界 1989-06-30美国电视演变史(四) ;郭镇之 【期刊】国际新闻界 1989-05-01中国电视史略(1958——1978)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 1989-05-01中国电视大事记(1955—1978) ;郭镇之 【期刊】新闻研究资料 1989-05-01抓住实质,观照实际 ;郭镇之 【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1988-10-27美国电视演变史(续二) ;郭镇之 【期刊】国际新闻界 1988-08-28中国电视新闻的历史进程 ;郭镇之 【期刊】新闻研究资料 1988-08-28电视深度节目探析 ;郭镇之 【期刊】新闻战线 1988-07-29美国电视演变史(续) ;郭镇之 【期刊】国际新闻界 1988-06-29中国电视剧三十年 ;郭镇之 【期刊】当代电视 1988-05-30试论《九州方圆》的改革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 1988-04-30电视深度节目探析 ;郭镇之 【期刊】新闻战线 1988-04-15美国电视演变史(一) ;郭镇之 【期刊】国际新闻界 1988-03-01三省一市电视情况调查报告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 1987-08-29闲话电视节目 ;郭镇之 【期刊】当代电视 1987-04-01上海民营广播大事年表 ;郭镇之 【期刊】新闻研究资料 1986-05-01中国境内第一座广播电台始末记 ;郭镇之 【期刊】新闻研究资料 1986-03-02中国境内第一座广播电台考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 1986-03-02延安(陕北)台的《对国民党军广播》 ;郭镇之 【期刊】新闻研究资料 1983-10-28民营广播电台的商业性质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 1982-08-29评“阶级斗争工具”说—兼论报纸的根本属性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 1981-06-30传播政治经济学之我见 ;郭镇之 【会议】中国传播论坛(2001)——变动中的全球广播电视 2001-09-22关于建立省际卫星传播公司的建议 ;郭镇之 【会议】论传媒改革与发展——中国传媒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 2003-12-01

电视节目研究论文

我国的电视节目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演变之后,步入了一个多元化的局面。称之为多元化,是因为今天的电视传媒承载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的角色,媒介的价值趋向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广、更深地影响着接受者和社会的发展。电视节目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节目的形式上来看,都朝着多样化的趋势迈进,现在观众面临的选择范围越来越大,而此时电视节目视角的转化更为电视的传播价值取向增添了新的元素。电视节目从简单发展到复杂,从单一发展为多元,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过程。在电视节目成长的过程中,有许多方面的因素发挥着作用。(一)电视对自身价值的再认识是促成节目向多元化发展的内在原因。电视的传播是从最浅俗的内容和借用(或仅仅是转播)其他表演形式的方式开始的;而且这并不源于它对自身本质的先天认识,更明确的原因倒是由于它初创时期对自己的不了解,以及某种程度上的低估。或者说早期的电视根本没有意识到自身所具有的潜力,因此其传播内容远远游离开了它作为一种崭新传播媒介的实质。这一点,其实电影早就做出了摹本,电影刚刚出现的时候,仅仅是一个火车头开过来的画面就能够使观众们异常兴奋。电视对于自身本质的认识并不是一步到位的,据日本有关专家藤竹晓研究表明,电视的发展过程在世界各国有其共同现象,往往选择从娱乐的满足开始,在内容上接近于一种舞台的转换。只有在电视日常化后,人们才对电视传播有更广泛和复杂的要求。电视真正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是从电视开始触及讨论与评析为主要标志的。电视逐渐侧重于让人们听取到意见,从而承担起在环境中联结社会群体的作用。在这方面首当其冲的便是新闻节目的深化。由新闻所带来的真实感,使电视找到了自身的本质和优势:现场感。基于这样一个本质,电视节目的形态可以产生出千万种变化。娱乐节目、谈话节目、益智节目,这三种先后引领潮流的节目都体现出了电视的场性本质。而实际上,电视所经历的成长过程也正是电视认识自身本质和价值的过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我们可以利用电视手段将处于不同时空,各种各样、形式各异的场信息传递给观众,我们也可以为观众建立起他们希望看到的虚构出来的场。而场本身所携带的多元信息,比如视觉场信息、听觉场信息等等,都将促进电视节目朝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下去。(二)“后电视”时代与受众细分趋势是电视节目多元化的外在条件。被称为“数字时代三大思想家”之一的乔治·吉尔德尔称电脑为“后电视时代”的个人媒介,它将与电视这种大众媒介作对。网络的出现对原有大众传媒形成了冲击。传统媒介中的电视和网络都是可以同时诉诸视听的媒介手段,网络受众与电视受众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重叠,因此,在很大程度上,网络接收和电视接收成为了受众非此即彼的选择。在网络用户飞速增长的同时,大批高素质的、具有一定投资能力和商业决策能力的观众却在不知不觉中流失。在这种情况下,电视要想在网络格局下与其他媒介展开竞争,必须在节目形态、传播理念、技术手段等方面进行变革。在做出变革之前,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考虑。这个问题就是“小众化”传播方式。随着通信技术进步,信息日益成为全社会共有的财富,个人能够轻易地占有越来越多的信息,这样,个性受到鼓励和推崇,个人的要求也日益多样化、合理化。数量庞大的收视群将必然被小团体乃至个体所取代。而他们的收视需求、收视心理和收视习惯具有如此巨大的差异,以致于传统的群体化传播可能找不到传播对象。频道由综合向专业化的转变,正是小众化传播的必然之路。没有需求就谈不上满足,小众化的传播环境自然会随之产生多样化的传播内容和方式。面对不同层次人群对信息的接受正在趋向相对稳定,形式和内容上的不断深化、细化已经成为电视的职责。

参考资料:台湾地区电视购物节目内容分析与消费者反应之初探摘要本研究以 意抽样方式选取42个台湾电视购物频道节目单元,针对其销售策与 服方式进 内容分析.同时又邀请9位具有电视购物经验的消费者 与焦点团体讨 .从节目内容分析与FGD座谈会的质化资 分析初步获得以下的结果:电视购物频道所采用的销售策 与 服方式,确实与产品的品 有关 性.功能性商品偏好采用现场示范,影片示范,和使用情境 展示商品特性;装饰性商品偏好用模特儿走秀 展示商品.功能性商品很强调售后服务 取信消费者,装饰性商品则 强调产品的选材与产制过程 争取消费者的青睐.另一个重要差 是,装饰性商品非常依赖名人推荐 吸引消费者.至於主持人的的评分确实有显著的差 ,大体而言,VIVA台的主持人在 个面向上的评分显著高於其他频道的主持人.东森U台的住持人表现最差. 过,这次的样本并非用机 取样所得,对於各电视购物频道主持人的整体表现,尚无法做出公允的推 .1台湾地区电视购物节目内容分析与消费者反应之初探郭 贞政大广告学系教授电视购物的销售模式在无 在台湾或中国大 都方兴未艾.只要打开电视,就有可能看到这 镜头:美 半 腰身, 时向观众抛 媚眼. 如在穿插 大的局部特写的画面中,一个美 双眼含情,述 著某个牌子的内衣给自己身体带的巨大变化.这些电视购物广告似乎坚信" 怕做 到,就怕想 到",一种今夏最吸引人的内衣广告称,用它可以进 "体形雕塑","想有多大,就有多大","完全随心所欲"; 人眼花缭 .夸大 实,品质差,价格混 ,是一般人对电视购物频道与商品销售节目中广告的印象.有些电视购物是 地做广告经营, 肖经营者就借此将假冒商品邮售给消费者,以取钱财;有些经营者虽然销售的 是伪 产品,但将产品卖出去之后,就认为完成 任务,对后面发生的任何品质问题都置之 ,无售后"三包"服务,侵害 消费者的权益,产生 少消费纠纷.仔细研究, 难发现电视购物隐含以下几个缺点,值得主管机关注意,并加以妥善管 与规范.(1)广告夸大宣传与实际产品 符;(2)虚假承 ,售后无保障;(3)明星诱惑;(4)高科技蒙.电视购物在台湾自1992 开始发展,属於新兴的无店铺销售通 .根据E-ICP销资 库的追踪调查显示,台湾15~59岁的受访者中使用电视购物频道购物比,自1999 的5%曾下 至2002 的.但是到2003 跃升为,至2004上升至(邱高生,2005) 换言之,电视购物在台湾的发展经 一段兴衰起伏.目前国内已有 少电视台推出全天候的购物频道.东森得 购以企业化的经营,为电视购物频道改头换面,创造惊人业绩.东森得 购从1999 底开台时每天只有营业额6万元,但到2001 增加为22亿,因此进入《天下杂志》500大服务业排 榜,目前东森购物在全国有230万个会员, 营收5 成长近60倍.筹备将近2斥资5亿的富邦MOMO购物频道也在2005 1月开台,加入电视购物的战场,打破以往由东森独占的市场局面,对消费者而言未 将有 多元的选择.中信集团投资的ViVa TV购物频道8月10日开台,开启电视购物产业「三足鼎 」的局面,也让东森,富邦及中信三大财团,有一较高下的机会 (陈怡君,2005 8月11日).此外,中华电信MOD也准备抢食电视购物的商机,捷购是中华电信MOD平台负责电视购物的厂商,总经 以恺表示目前电视购物频道只有7台,同一时间内顾客能选择的商品只又7种, 透过MOD(多媒体随选视讯)的平台,消费者可以随著自己方 的时间取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商品(陈世耀,e天下,2005 3月).根据传 2006 3D消费者研究资 库,进 消费者品牌及购物习惯分析,可将消费者区分为下 三种 型:(1)冲动型之重 消费者 (Impulse & HeavyShoppers), (2) 性型之忠诚消费者 (Rational & Brand-loyal buyers), (3) 漠型消费者2(Indifferent & Isolated Consumers) . 其中第一 型冲动型之重 消费者比其他族群偏好电视购物, 此外他们还有以下的品牌及购物习性:喜欢逛街,常买 使用的东西,花钱 假思 ,容 受销售人员影响, 容 接受名人代言或推荐的商品, 容 因为使用过试用品而购买新产品, 容 因为看到广告而购买产品,喜欢尝试出现在电视上的产品.在传 的另一个相关的市场调查中他们发现一个新 性族群的电视受看偏好除 钟情於新闻资讯和 财频道之外,他们也经常收看电视购物频道.本研究的主要目的为先探讨电视购物频道的内容及,以及其所采用的各种销售与 服手法;然后再探讨这些销售 服策 对於消费者是否产生 同的 服效果.换言之,本研究试图达成以下的目标:1. 探讨电视购物频道以及电视购物节目中,主持人和节目内容所采用的各种销售与服策 和技巧.2. 消费者在做购买决策过程中的主要考 因素是 麼文献探讨电视购物频道与购物节目有线电视购物频道最先创始於美国,方 民众在家购物,当时被称为资讯式广告(informercials)频道,它通常是事先拍摄好的节目影带,长 为30秒至30分钟或1小时.多半在 晨,午夜后或其他 门时段播出( 海容,1997).内容主要在呈现与叙述产品之优点.这 节目於1940 至1960 间曾经风 一时.1960 后一 寂,至10 前再 兴盛,其销售 额至今已经超过10亿美元,前景看好(邓荣坤,1995).另有学者研究美国QVC购物频道(Stephens, 1996)发现购物频道制作成与一般节目 似的节目,有主持人亲 的介绍并搭配Call-in,让观众与主持人互动,主持人和节目本身提供多重 服策 ,很容 打动惯观众 即购买.2002 ,美国电视购物销售额达到73亿美元,占当 全社会商品 售总额的,如果按目前的 增长 9%计算,到2006 ,美国电视购物市场将达到104亿美元.日本2002 电视购物的营业额为60亿美元,韩国为30亿美元.电视购物在我国的台湾也非常发达.世界销售额第一的家庭购物公司是美国的"克维思"公司,其2002 的销售额为亿美元.台湾的电视购物发展台湾的电视购物开始於1992 .起初由於业者 莠 齐,销售之产品种 少,集中在美容,丰胸,增高,与保健药品.销售手法倾向於夸大 实,消费者使用后因 效 佳而引发许多交 纠纷(彭玉贤,1999).2000 政府通过「卫生食品管 法」,对於原本充斥购物频道的药品与保健食品做规范,并且提高进入台湾电视购物频道产业的门槛.此时东森媒体集团成 专属购物频道,朝向专业化购物频道经营.并且与韩国最大的电视购物频道业者技术合作,开发电视购物资讯系统.自此台湾的电视购物频道进入专业与企业化经营之阶段(谢3文中,2004).2005 元旦富邦MOMO台开播,同 8月10日中信集团投资的ViVa TV购物频道开台,台湾电视购物正式进入「三强鼎 」的时代.表一:台湾电视购物频道发展份 发展 况19921. 无线快买进入市场,万 达随后跟进.2. 因缺乏节目,系统台付费给电视购物业者购买节目.1993 竞争者加入,电视购物业者付费给各地系统台.1994 新视线购物频道正式开台.1995 1. 过 饱和,品质 一,市场快速萎缩2. 即购公司以买时段的方式进入TVBS1996 电视购物中型业者经营 善,小型业者苦撑,但仍有些商品大卖,如枫王 ,Jumelle的瘦身碇/霜.1999 1. 8月健康食品法开始实施,业者为避免触法,经营渐趋保守.2. 921大地震前每 约有50亿台币的规模,地震后业绩直 .3. 东森得 购於12月21日开台.2003 东森得 购二台於1月1日开台.2004 东森得 购三台於1月1日开台.2005 1. 东森购物五台与购物热销台於1月1日开播,同日富邦MOMO台开播.2. 8月10日中信ViVa TV购物频道开台,与东森购物,富邦MOMO形成「三强鼎 」之局面.资 源: 圣泷(2004)及本研究整 .国内外近 有 少关於购物频道之研究,学者们发现收看购物频道的观众并非纯粹为购物,有许多是为 寻求资讯和娱 的目的而收看.观众和购物频道主持人的互动愈多,会增加其收看兴趣和频次,因而有可能增加其购买意愿和购买 为(Grant, 1991).经由因素分析后发现电视购物族可分为四种倾向:斤斤计较,品质取向,品牌取向,和喜欢电视购物.学者 秀珠(1999)曾针对电视购物频道观众特性作调查,发现收看电视购物频道观众之男性别比 差 大,但是收入较高, 龄较长,而且以已婚者居多.但是电视购物族与非电视购物族却有显著的性别比 差 ,前者多集中为 性.而且 龄多为30-49岁,具有高中职教育程 ,已婚的家庭主妇,个人收入在3-6万元之间( 德馨,2004).谢文中(2004)则认为电视购物产品多元化,且配合主持人现场即时促销之播出,确实较传统方式吸引消费者.广告诉求与销售策4广告诉求是广告讯息与消费者动机之间的沟通桥梁. 销者先从市场调查研究中得知主要目标市场消费者的 与特性,再投其所好针对他们之需求设定最有效之广告诉求.丘新华(2001)曾经将以往学者探讨过的广告诉求做分 汇整成以下之 型( 表二).表二:广告诉求 型汇整表诉求 型学者产品特点与 益 品牌形象的创意Aaker & Norris(1982) 讯息的/ 性的/认知的(Informational/Rational/Cognitive)形象的/情绪的/感觉的Vaughn(1980) 思考性的(Thinking) 感觉性的(Feeling)Puto & ells(1984) Rossiter& Percy(1987)讯息性的(Informational) 转换性的(Transformational)Snyder & Debono(1985) 硬性销售(Hard-sell Appeal) 软性销售(Soft-sellAppeal)Park(1986), Johar &Sirgy(1991)功 ,实用性的(Utilitarian) 价值转达性的(Value-expressive)Turley & Kelley(1997) 性(Rational) 感性(Emotional)资 源:丘新华(2001)尽管广告诉求只有一个,但是却可以采用 同的广告表现展 方式传达诉求.谢文中(2004)引用学者归纳之常 的十大广告表现方式,并检视其对消费者的影响 .这十个广告表现方式为:直接 明式,问题解决式,戏剧形式,人生片段式,实证比较式,证言式,名人推荐式,意 型态式,恐吓威胁式,悬疑式.销售策电视购物在近几 於国内非常盛 ,即使在景气低迷时,仍然缔造 人咋舌的销售佳绩.在电视购物频道 常 的促销手法,包括限时销售,限 销售,免费赠品等,常被认为是引起消费者购买欲望的原因之一,陈怡如(2004)采用实验法探讨电视购物频道中常 的限时,限 ,赠品等促销手法,是否真的能提高观众的购买意愿,以及消费者认知商品价值的中介效果或其他效果.实验操 的自变 为限时压 (大,小),限 压 (大,小),赠品价值(低,高, 常高)等,共有12组电视购物节目影片.研究结果发现:(1),当观众的商品知觉价值一致时,限时压对购买意愿有显著的影响.(2),限 压 对观众的商品知觉价值与购买意愿均有显著的影响,而且知觉价值为限 压 与购买意愿之中介变 .(3),限 策 比限时策 能影响观众的商品知觉价值与购买意愿.(4),限时压 与赠品价值存在交互作用,直接或间接(透过商品知觉价值)地影响购买意愿.当限时压 大时,赠5品价值与购买意愿存在非线性关系,随著赠品价值的增加,购买意愿呈现先升后的趋势.就 服策 而言,Petty 与Cacioppo(1981)在其经典著作中归纳 同的 服取径,如,动机取径,学习与制约取径,归因取径等,最后又将这许多 服策 和态 改变的总结出「中央 径」与「边缘 径」 大 .本研究将仔细分析电视购物频道中所采用各种销售手法与 服策 . 如,强调名人推荐是属於边缘 径 服,强调商品采用科技专业制作过程是诉诸中央 径的 服.本研究将探讨电视购物节目中的销售手法,是如何结合中央 径和边缘 径的 服策 , 达成其销售目的.如,台湾的电视购物频道造就许多天后级的购物专家或销售明星,这些销售明星除个人魅 之外都有一套销售 辑,把产品的优点和如何满足观众需求都娓娓道 .一开始定是以需求起头,接著谈产品的功能,特色,可以带 的附加价值;然后促销:有 麼折扣,赠品,最后促请观众 电,以免错失 机.在销售明星介绍产品的同时,电视画面上 断在音效,模特儿, 宾等环节上「加 」, 断 激消费者的购买欲.奥美集团策 长陈倩如指出:每个电视购物节目是一场强 的影音催眠秀,仔细拆解后可以发现它每一秒钟的内容与动作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比如何时该 到谁对消费者 话 麼 何时该放桥段 何时该该休息 该让消费者头脑想一想的时候就放音 等等,每个30分中的节目都有一定的程式和节奏(陈世耀,e天下,2005 3月).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和焦点团体讨 法搜集资 .在内容分析部份研究者选择侧 最具有代表性的电视购物节目,然后依据编码 目做归 与分析.受限於研究经费有限,无法采用随机抽样做大规模和大 电视购物节目侧 .本研究是采用意抽样法,先将电视购的频道和商品 目做区分,然后再选出各频道各时段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节目,与以侧 ,最终纳入分析的电视购物节目单元 目为42个.实际执 过程请 看附 一.内容分析编码表中主要的重点分为 大项:销售策 与 服方式,主持人的风格与表现.前者再区分为产品特卖形式,价格促销,产品呈现与展示,产品资讯介绍,和产品推荐几个细项;后者则专注於主持人的个人风格和专业表现的评分.编码表请 看附 二.焦点团体讨 则是邀请九位曾有电视购物经验的消费者 与.这九位消费者的 龄层涵盖30岁至60岁以上者,其 龄分布20-29岁3位,30-39岁1位,40-49岁5位.其中男性5位, 性4位.他们的居住地区多半为桃园以 的 部县市地区.讨 的主题为个人的电视购物消费经验与对电视购物的态 .FGD讨 大纲请 看附 三.研究结果6内容分析研究者所选取的节目共有42则,其中包括3C 位共五则,健康保养五则,珠宝精品四则,家电五则, 服饰五则,美食三则, 游 则,家具寝具五则,厨具三则,其他 则.由於原本的样本 过少,因此将原本的产品 别重新归 成功能性商品和装饰性商品以及其他.其中功能性商品包括3C 位,家电,家具寝具,厨具等,属於耐久才或是以实用导向的商品.而原属於其他 别的医 商品「好呼吸以色通鼻光 器」和「 极星MT广角超速警示器」也都将重新归 成功能性商品.装饰性商品则包括健康美容,珠宝精品, 服饰等品 ,属於可以修饰外表,让外在形象 好的商品,此外,美食,休闲 游等 属於功能性或装饰性的商品,都一并归到其他.表1: 电视购物节目品 重新组合:功能性 vs. 装饰性功能性商品 3C 位,家电,家具寝具,厨具,其他(警示器和通鼻器),共21则装饰性商品 健康美容,珠宝精品, 服饰,共14则其他 美食,休闲 游,其他,共7则在产品特卖形式层面,大多产品并没有特卖形式(占),在具有特卖形式的商品中,以限 商品的特卖形式最多(占).表2: 商品特卖方式特卖形式 Freq. %无特卖形式 17 限时抢购 3 限 商品 14 全台首卖 1 独家商品 7 42 电视购物节目中使用的促销形式,大部分的节目都会强调所贩卖的产品价格很 宜(占),其次使用的手法是加送赠品(占).7表3: 商品促销形式促销形式 Freq. %商品折扣 8 赠品 18 强调低价 32 强调保固 8 (N=42)电视购物节目中很注重产品的呈现和展示,过半的节目有在节目现场展示产品的功能性(占),也会透过纸卡将产品的功能标示出 (占).此外,透过影片或是模特儿演出展示使用商品的情境也是频繁使用的手法(占).表4: 产品呈现与展示产品呈现与展示 Freq. %现场示范产品功能性 23 影片中示范产品功能性 14 纸卡呈现产品功能性 22 展示产品使用情境 24 现场用比较式手法展示产品优越性15 影片中用比较式手法展示产品优越性11 用比较式纸卡展示产品优越性 12 模特儿走秀展示商品(非情其境)17 (N=42)电视购物是一个虚拟的通 ,消费者无法亲自触碰产品,只能透过萤幕和主持人的介绍了解与产品有关的讯息和资讯,因此在电视购物节目中清楚的 明产品的相关资讯是非常重要的,在本研究中的 据显示,主持人在节目中详细解 产品使用方式占,透过主持人或是影片讲解产品的选材或是产制过程占表5: 产品资讯介绍产品资讯介绍 Freq. %主持人解 产品使用方式 26 影片中展示产品使用方式 6 介绍产品的品牌资讯(包含 史与轶事)16 提出产品的相关证明与得奖 12 讲解产品的选材与产制过程 25 强调售后服务 10 (N=42)在电视购物节目中寻求第三者的 证 是常态,在名人推荐,专家证言,消费者 证三种常 的第三者 证方式都只有少 节目有使用,最多的是引用媒体的相关新闻报导(占).表 6: 产品推荐方式产品推荐 Freq. %名人推荐(包括代言人) 6 专家证言 2 消费者 证 5 引用媒体新闻报导 15 播放资讯性广告 8 (N=42)几乎每个电视购物中的主持人都会以一些特殊的方式引导消费者需求(占),或是以自身经验或亲友经验对消费者进 服(),大多 的主持人会在节目中凸显商品热卖,要消费者赶快 动(占).表7: 主持人风格主持人风格 Freq. %引导消费者产生需求 39 为消费者争取 益 8 现身 法或亲友经验 18 彰显自己的办法 3 人气炒作(凸显商品热卖)23 节目中凸显主持人地位 3 (N=42)9电视购物节目中偶尔会有厂商代表一同出席,但大多 的节目仍由主持人主导(占69%),少部分的厂商代表会抢过主持人的风采,主导节目进 ().表8: 主导节目进 者主导节目者 Freq. %主持人主导 29 厂商主导 2 双方共同主导 11 42 研究者认为电视购物节目对於 同的品 有可能采用 同的销售策 ,因此先用交叉分析 检视功能性商品与装饰性商品,在贩售时所偏重采取的销售策 是否有差 .在产品的呈现与展示方面,我们发现 同品 的商品在「现场展示功能」,「影片展示功能」,「使用情境」和「模特儿走秀」的采用上都有显著差 .表9: 产品展示方式—功能性 vs. 装饰性 vs. 其他 商品显著 备注现场示范产品功能性.002功能商品(), 装饰商品(), 其他 (0%)影片中示范产品功能性.020功能商品(), 装饰商品(), 其他 (0%)我们发现功能性商品比较偏重现场展示商品功能,换言之,在有现场呈现功能的商品当中,功能性商品占 . 用影片展示商品功能方面,功能性商品也占 .纸卡呈现产品功能性 .303展示产品使用情境.000功能商品(), 装饰商品(), 其他 ()现场用比较式手法展示产品优越性 .097影片中用比较式手法展示产品优越性 .202用比较式纸卡展示产品优越性产品呈现与展示.592模特儿走秀展示商品.002功能商品(), 装饰商品(), 其他 ()10除此之外,我们也发现功能性商品经常会 用「使用情境」作为一种 服策,占 ,反之装饰性商品 用使用情境的节目只占 .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功能性商品起藉由多种使用情境的展示,增加消费者对於商品使用的可能性,如摄影机, 位相机等,或是像寝具,家具等属於体验性的商品, 用模特儿穿著睡衣在床上摆出舒服的姿势,创造一种体验的情境,让消费者相信自己买 这种商品也能够拥有相同的体验.在产品的呈现与展示当中,装饰性商品较多使用「模特儿走秀」 展示商品,占,功能性商品 用模特儿走秀的只占.可能是装饰性的商品, 如服饰,精品包包等商品,并没有太多使用情境可以展现,因此大多采用「模特儿」方式展示商品.表10: 产品资讯介绍方式—功能性 vs. 装饰性 vs. 其他 商品显著 备注主持人解 产品使用方式 .231影片中展示产品解 方式 .615介绍产品的品牌资讯 .133提出产品的相关证明与得奖 .122产品在强调有售后服务的商品当中,功能性商品占 90%,装饰性商品则无.有可能装饰性商品较无所谓保固或是维修的必要,而功能性商品,如3C产品或是家电都需要保固等售后服务.因此功能性产品比装饰性产品 重视售后服务的 明与强调.有趣的是,在提供品牌资讯方面如果只比较功能性和装饰性商品 项,我们发现显著差 ,换言之,我们发现功能性商品大多都没有提供品牌资讯,但是装饰性商品有一半以上会提供品牌资讯.在产品推荐方面, 用名人推荐的商品,装饰性商品占 ,功能性商品只占.可以推测装饰性商品较无功能上的 基可以展现,因此 需要名人的推荐,以加深可信 .讲解产品的选材与产制过程 .001功能商品(), 装饰商品(), 其他 ()资讯介绍强调售后服务 .012功能商品(), 装饰商品(0%),其他 ()11表11: 名人推荐商品—功能性 vs. 装饰性 vs. 其他 商品名人推荐 Total无 有产品 别 功能商品 装饰商品其他商品 注: 卡方值 , 显著

电视节目栏目研究论文

电视栏目策划是指实际上所有重要的栏目都应该放在整点或半点,最方便观众记忆的时间,这是一个收视习惯。到了整点的时候观众一般会整个搜寻一遍台,这时一个好的栏目如果开始的话,就会拉住他,所以在节目编排上要在时段上、对象性上去做调整。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电视栏目策划案 范文 ,欢迎参阅。 电视栏目策划案范文1 第一部分:现实环境 一、背景分析 久居都市的人们,不去享受轻松、愉快的假期,却要到荒郊野外,饱受风餐露宿、日晒雨淋之苦,这在有些人的眼里简直不可思议,但这几年,一种名为野外生存训练的活动吸引了众多的 爱好 者。许多受过培训的人说,把自己投身于近乎原始的野外生活中,在挑战自身极限的同时,磨练自己在都市生活中日渐脆弱的身体和意志,是一种很好的感受。都市人突破盒子空间走出水泥森林准备好地图、指南针、水壶、食物„„走进数小时的“迷你”行程到野外与自然亲近去体验一些冒险的刺激和野外求生乐趣以此来调节城市化的生活和模块化的心境.这项活动充满着未知性富有挑战性再加上有奖刺激对观众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和号召力。 二、企划动机 传播野外生存、体育知识体验式学习、培训团队建设青少年素质训练、军事训练的全民健身参与的大舞台。引导成人的 思维方式 与 教育 意识让他们自觉产生让孩子们参与、给儿女们提供素质教育的机会这样一种的愿望与冲动同时通过节目让父母与子女拉进距离,为企、事业单位提供一个熔炼、打造团队的平台。 第二部分:节目设定 一、节目名称:《户外勇者》 二、节目类别:野外生存、户外竞赛的综艺节目 三、目标受众:主要目标受众群体锁定在12~35岁的年青人群,他们在群体综合特点上表现为热爱时尚、追逐流行、喜欢刺激、热情执着是娱乐节目的忠实支持者,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也是积极的参与者. 四、节目定位:每一个青春时尚、热爱生活的青年人都可以在节目搭建的平台上走上一回,“秀”上一把。并且通过参与竞赛活动体验户外的典型项目、学习户外知识、领悟深刻道理、挖掘自身潜力、熔炼团队精神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五、节目形态:将被邀嘉宾(选手)的真实竞赛情况,展现给观众。每一档节目都力求做到个性化.通过不同的竞赛项目展示不同特色内容为不同受众服务并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纪录讲述。让参赛选手、观众通过参与和观看系列竞赛活动来学习户外知识、 拓展训练 、团队意识以及创新精神体现综合素质的培训意识。六、节目特色:鉴于被邀人的身份、年龄不同选择不同的项目外景场所以突破节 目、场地单一的电视栏目弊端增强栏目的多样性与趣味性。 七、节目基本构架 主持人开场白:向观众问好,欢迎选手,交代节目外景地点等 介绍教练选手:简介本期节目指导教练和参加的嘉宾选手。 本期竞赛内容:为本期节目要进行的竞赛项目作介绍及示范。 进行巅峰对决:选手进行精彩、刺激户外游戏竞赛。运用各种特技以活跃节目、游戏的气氛增强节目的观赏性。 竞赛结果颁奖:为获胜者颁发奖品及证书 嘉宾选手感受: 总结 本次活动嘉宾自我阐述对这段活动的感悟启迪人心。下期节目预告:下期节目内容、参加人员的简单介绍。 字幕及活动花絮:本期活动台前幕后的花絮。 八、内容安排 本节目的内容安排可视具体情况而定,每一期的安排不必一致,对于不同的嘉宾、选手安排也有一定的差别,在这里仅列出一个大致流程样版加以说明: 1、确定要邀请的选手 2、根据选手安排合理的活动项目 3、按具体情况确定需要邀请的竞赛相关专业人员 4、项目程序步骤设计制作 5、外景的安排布置 5篇6、确定各有关人员工作及设施与设备等的安排 7、前期工作结束即可进入录制阶段 8、录制结束,后期制作整理 第三部分:设置策略 一、主持人:***(打造成有青春、活力、时尚的风格) 二、特别主持人:根据每期不同的竞赛内容,邀请不同的专业教练人士。 三、节目目标:打造成“人人都想看、人人都爱看”的精品栏目以创造群众喜闻乐见的、高收视率的、具有竞争力与号召力的电视品牌节目。 四、工作人员设置: 制片人、编导、编导助理、摄像、后期处理人员、外联…… 五、节目制作播出周期 播出周期定为每周一期 每期为40分钟第四部分:行销宣传 一、节目可行性分析: 户外运动 项目内容的丰富和多样性,为户外竞赛类节目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以此为背景创办的这样一档节目在以崇尚健康与运动为时尚的当今社会,有着天然的吸引力与导向力,一定会受到观众的强烈关注与欢迎。 这类节目拍摄以纪实为主对前期设备要求不是很严格后期制作相对也较容易,总体上讲不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就可以做到并且在严密的策划以及人员到位情况下完全有可能制作出成功的节目. 为了使栏目推出后有较为理想的收视率,我们要在选手的选择上、受众的心理需求等问题上拟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在内容安排及项目上尽量做到大众化以引起观众的关注与认同.在对项目的把握、在主持人风格的确立、节目结构等方面也将进行探讨并听取各专家的意见。 二、包装和推广 本节目作为一个教育、体育性质的栏目。要想把这个栏目打造成具有一定价值和影响的精品品牌栏目,除了节目本身所应具有的品质、质量,包装同样至关重要。通过包装节目内容将以最直接的方式将深藏于内的品质以易于识别与记忆的方式外显出来。 栏目的包装具体包括: 1、片头一个长度15″ 2、宣传片一个长度20″ 3、版块之间的过渡片花各一个长度10″ 4、嘉宾教练及选手介绍的模板各一个 5、项目介绍片花一个长度15″ 6、竞赛中精彩瞬间的处理模板若干 7、片尾一个长度30″ 8、背景音乐特效音乐若干 三、节目宣传: 1、网络媒体:通过搜狐网、新浪网、百度贴吧进行宣传,还可将视频上传到土豆网、优酷视频等各大门户视频网站。 2、平面媒体:在具有知名度的平面媒体上整版宣传。 3、电视媒体:在节目播出前以及播出中,电视台给与一定时间段宣传。 电视栏目策划案范文2 一、背景分析: 将电视节目镜头对准80,90后青年群体,现在的80后已经异军突起,他们是社会上的主力军,也是有力的中坚力量,他们生活在改革春风中,却厮杀在竞争中,步入社会上的他们在事业上有的刚刚起步,有迷茫和挫折,但是更多的是有着拼搏的青春。90后的则正在高等学府学习,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几乎可以代表这个社会的各个层面,他们的情感 故事 包含了家庭、教育、两性情感等等话题,这使得该节目内容极具包容性和可看性,在给青年群体打开心理之窗的同时,也化解这一代人与家庭之间的种种代沟问题。节目名称为《青春的旋律》,这里的青春包括了各个方面,话题的宽广型和兼容性使栏目清新脱俗,贴近生活。 二、策划动机: 现在活跃在社会上的后是一个很强大的青年群体,他们怀揣梦想,但是当梦想遇到现实,总是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他们在属于自己的世界中追逐梦想,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故事所引发的问题,他们的故事涵盖面很广,同时也和我们每个家庭息息相关,现在很多孩子和家长之间存在代沟,如何解决,同时又可以把 梦想实现在人生的路上呢?这是我们大家所关注的。所以策划这样一个节目。 他们更是这个时代发展的主力军,关注他们的故事,解决他们生活、情感的问题,透析青年内心世界,打开他们的心扉,让每个年轻人都拥有一颗敢于追梦的心,在这青春最美好的时代里放飞自己的梦想。 三、节目设定: 节目名称:《青春的旋律》 节目类别:综艺情感节目 节目宗旨:聚焦青少年成长故事,以80后的视角讲述情感故事、直面情感困惑、分析情感走向、解决情感矛盾。让每一颗年轻的心都有了梦想的动力和方向。 四、节目目标: 目标是通过对这一特定人群的生活、思想的反映,从而更好的反映出青年人的生活状态,通过对他们生活,情感,工作的了解和观察,对他们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同时邀请心理专家,主持人,和同龄人等等做为陪审嘉宾团,营造轻松活跃的氛围,为他们打开心扉,让每个人的青春都因梦想而绚烂多彩。 五、节目定位: 立足于青年团体,给他们打造一个青春梦想的舞台,让他们能够真正认识到自己,解决他们问题,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情感观,节目青春活力时尚。 六、节目形态: 节目采取主持人串场,邀请嘉宾,设置心理老师和嘉宾团,并且嘉宾与现场观众及主持人青春活力团嘉宾互动的形态。同时穿插故事情景再现和电话连线等环节。 七、节目内容: 下面就“青春的旋律:说明一下这个节目的具 体操 作。 1.片头陪审嘉宾团心理专家同龄人主持人介绍和每人对青春和梦想的诠释的一个短片,加上快慢镜头的运用。同时添加音乐《青春纪念册》的旋律。 2.节目开场白主持人 自我介绍 ,串联词,将今天的主旨引出来,利用VCR简单的视频回放引出今天的主人公和话题。VCR是介绍的近几年来在荧屏上活跃的选秀女生—陈凌云,她被媒体誉为选秀专业户,重庆大学艺术系的一名女生,今年21岁,自2008年参加了40多场选秀比赛,是一位很具有争议性的人物,她年轻,她对自己的人生充满梦想和目标,她倔强,但是也有面对妈妈脆弱的时候,但是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尽管女儿说自己是处于一片好心参加选秀,同时觉得自己在选秀中获益良多,但是,其身为公务员的父母却痛斥其行为是荒废学业,走入歧途。在父母眼中,自己的女儿从小就优秀、温柔,现在却如此疯狂地参加这些被父母视为乱七八糟的选秀,所以她的这些做法并不得到父母的支持和一些人的认同,但是她认为自己做的没有错,她要改变自己的人生和家庭,主持人利用这些矛盾点来进行访谈,其中并回放片子,加以介绍,同时还可以把主人公的父母请来,或者是电话连线,建立起孩子和父母之间沟通的桥梁,让陈凌云更好的认识到自己的选择,既可以不荒废学业兼顾父母的心情还可以在各个比赛中真正的锻炼到自己。 3.增加节目爱心观察员与主人公的采访视频回放,让节目更贴近生活。 4.通过台下陪审嘉宾团的提问来进行与主人公的互动,主持人还可以通过手机短信和网络来互动观众对节目的参与和关注,主持人在其中起到连接串联的作用,并使整个节目张弛有度的顺利进行。最后用爱和沟通、理解来化解陈凌云和父母之间对于梦想的诠释。 最后一部分运用陪审嘉宾团进行点评指导,然后可以让陈凌云表演一个自己认为最喜爱的节目,将节目气氛推到高潮,最后主持人总结。 八、节目特色: 聚焦青年,透析青年群体心理,设置嘉宾点评团和互动视频模拟再现,节目有很强的包容性和时代感,能抓住现代年轻人的心理,解决根本问题。 九、节目风格: 推陈出新,不拘一格。关注青少年成长励志,年轻时尚潮流,感情细腻真实。 电视栏目策划案范文3 一、栏目名称:我是策划人 二、栏目宗旨: 让观众参予电视节目的制作,并且制作属于观众的节目。 三、栏目内容: 这个栏目的主要内容是在全国范围内海选,选出对电视节目制作有兴趣的观众作为嘉宾来到栏目组,在栏目组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由他们策划制作一期电视节目,并在本期栏目的一个环节中播映。 附:观众的报名条件: 1、对电视节目制作非常有兴趣,愿意参予节目的制作,不需要熟悉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 2、性别不限,年龄在20—70岁之间,身心健康,精神面貌良好。 3、参选观众必须是非专业人士。 4、必须遵守电视台的 规章制度 和栏目组的要求。 5、在栏目组网站上下载表格,填上真实的详细资料和近期生活照片,同时写一份栏目 策划书 ,将其一起发至栏目组邮箱。 四、栏目结构: 栏目分为三个小板块。第一个板块为“由我来制作”,主要大体拍摄嘉宾制作一期电视节目的整个过程,经剪辑后播放,其中尤为注意过程中比较轻松有趣味性的故事。板块里还要穿插对嘉宾的一些采访。第二个板块是“我有话说”,主要是主持人对嘉宾的采访,话题围绕嘉宾制作电视节目后的感想。第三个板块为“节目展映厅”,用于播放观众的作品,其中作品里的主持人也由嘉宾担任。 五、栏目要求: 首先具备趣味性,讲述嘉宾在制作自己节目过程中的有趣故事,能够引起观众跃跃欲试想参予进来的想法。 其次是具备一定的知识性,为观众展示电视节目制作的一些基本知识。 第三是有一定的互动性,栏目组帮助嘉宾了解电视节目的制作知识,而嘉宾的一些有价值的构思可以反映给台里,提高台里栏目的制作水平和针对性。这个栏目也承担着部分收集观众对电视台的信息反馈的任务。 六、栏目播出: 每周六晚20:30首播 周日早11:00重播 整个节目时长为60分钟,时间分布为:开场2分钟,第一个板块18分钟,第二个板块8分钟,第三个板块30分钟,结尾2分钟。 七、制作步骤: 周日与周一组织专门人员浏览观众提交的表格进行选拔,这时的选拨是为下一期准备。周二到周五进行节目的策划与拍摄录制,周六进行后期制作。 八、可行性分析: 当今社会,不可胜数的电视节目极大地丰富了观众的选择性。而且观众的品味和 文化 层次也在不断提高,这就使他们对电视节目的制作水准和栏目风格的要求也在日益增高。要想引起观众的兴趣就必须选材新奇,栏目形式与众不同。而目前国内电视台里很少有一档让观众自己做电视的栏目,这个栏目的产生会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相信效果会不错。因为观众平时只是被动的接受电视台提供的节目,自己本身没有做过,对这会有很强的好奇心。 技术层面上,主要制作人员还是栏目组的工作人员,但尽量让观众自己独立进行,制作方面没有困难。制作费用上要比其他栏目少很多,只需要负担嘉宾的来回路费和食宿,成本不高,而嘉宾所带来的潜在价值却非常大,对电视台和栏目组的宣传也很有帮助。 九、人员设置: 制片人一名,执行制片人两名,主( 元旦 晚会策划书)持人一名,编导两名,摄像三名(同时负责拍摄或指导嘉宾制作的栏目并),后期制作三名,嘉宾6名。 十、经费预算: 以一期节目为例,制片人1000元,执行制片人800元/位,主持人750元,编导750元/位,摄像550元/位,后期制作500元/位,嘉宾食宿由栏目组安排,约320元/位。经核算,每期节目的制作成本约为8920元。电视栏目策划案范文相关 文章 : 1. 电视节目策划案范文3篇 2. 电视节目策划案范文3篇 3. 电视节目策划范文3篇 4. 节目策划案范文3篇 5. 电视栏目策划方案范文3篇 6. 电视栏目策划书范文3篇 7. 电视节目策划方案范文3篇

你喜欢看电视吗?喜欢什么类型的电视栏目呢?下面是电视栏目 策划书 范文 ,欢迎参阅。 电视栏目策划书范文1 背景分析: 当前,人们的旅游动机、价值取向、消费能力都出现了很大的差异,旅游市场逐渐向细分化发展,电视旅游节目的受众需求也呈现出个性化和多元化的趋势。在日益增长的旅游大军中,越来越多的人渴望了解更多的旅游信息,很多电视台纷纷创办旅游节目,甚至个别城市还积极上马旅游频道。然而,国内的多数电视旅游节目仍然在走综合型的大众化路线,以目标受众多多益善为导向,对自身的内容、形式、风格、功能缺乏明确定位。有些节目为了尽可能多地吸引观众,把节目做成了“大杂烩”:既想体现娱乐趣味的元素,又要深度挖掘 民俗学 、考古学、宗教 文化 ,还想 报告 最新的旅游资讯。从表面上看似乎是面面俱到了,但是节目的时间是有限的,信息量过多而冗杂,只能使受众消化不良,并造成节目因重点不突出导致定位上的混乱,收视率不如人意,甚至有些节目难以为继。但在未来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生活也将随之富裕起来,人们对旅游的热衷度只会越来越高。 策划目的: 湖南卫视以“快乐”为传播理念,在全国刮起了一阵快乐之风,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日益提高,对低俗的娱乐文化将越来越排斥,更具内涵、更具文化底蕴的节目形式将受到更多关注。在符合“快乐中国”这个大的理念下,用一档文化类旅游节目来树立品牌形象至观重要,因为旅游将成为未来人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文化养分的补给对于湖南卫视来说也不可缺少,这将是一个双赢的节目,在看似严肃的节目题材里,加入新鲜活泼的元素,使节目更具观赏性,也让每一趟心灵之旅都带给观众更多的启发。 一、栏目名称:朝圣之旅 栏目宣传语:倾听心灵的呼唤„„ 二、节目形式:《朝圣之旅》是一档户外旅游节目,全程外景录制,以外景主持、嘉宾互动的形式呈现。 三、栏目定位: ①功能定位:《朝圣之旅》将突出电视媒体的服务性、指导性和引导性,即服务大众,指导人们生活,传播先进思想、理念,引导人们合理、正确生活,从而起到沟通社会,传递信息的作用。 ②内容定位:《朝圣之旅》是一档专业化的旅游节目,旅游景点会围绕“朝圣之地”来选择,每一期节目都将是一趟全新的心灵之旅,为人们的俗世生活增加一道净化器,让人们倾听内心的声音。 A、介绍朝圣之地; B、嘉宾用亲身经历向你展现朝圣之路的艰辛; C、对当地的优美风景和人文景观进行介绍; D、与当地受人尊重和敬仰的人进行对话; E、寻找当地有特色的的小店或餐厅放松和享受。 ③受众定位: A、热爱旅游,喜欢在路上,具有人文主义情怀,有信仰,有一定知识背景,对生活有无限憧憬的人群; B、由于邀请的嘉宾可能是大家熟悉的名人,或者是当红偶像,也会因此引起一些青少年人群的关注; 四、栏目宗旨: 栏目要坚持“三个贴近”的原则。一切为了人们的需求,在求新、求变、求实用的基础上注重栏目的贴近性和指导性。了解人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渴望什么,并时刻用“三个贴近”作为检验栏目成功与否的标准。 五、栏目概况: ①时间:每周一期,一期栏目为70分钟。(包括十分钟的 广告 ,八分钟的商业广告和两分钟的公益广告) 播出时间:希望播出时间是周六或周日晚上十点至十一点之间。这个时段被称之为次黄金时段,收视主力是中高档人群,这将有助于吸引高端广告,同时,青少年观众也会在这个时间段持续关注电视节目,有利于收视率的提高, ②基本形式:全程外景录播,主持人与嘉宾进行互动。以主持人和嘉宾亲身经历的形式来展现朝圣之旅的各种精彩。 ③特点: (1)观赏性:旅游节目要从内容、视角上入手,尽量把优美的画面展现给观众。仅仅画面拍摄制作得优美还不够,解说词、配乐等也要运用得恰到好处,注意言语美、音效美,做到诗情画意交融。让人们看后留有余味。 (2)知识性:不仅包括当地的自然知识,更重要的是人文知识。旅游资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雄浑奇绝的自然景观,一是辉煌灿烂的人类文明,前者是发展旅游产业的载体,后者是发展旅游产业的灵魂。《朝圣之旅》更加注重人文精神的关注,是对人生的思考和历练,更是对心灵的一次洗涤。 (3)趣味性:在节目当中加入一些非常有味道的人和事,这将大大增强了旅游节目的趣味性。 (4)特异性:克服内容同质化现象,以鲜明的特色、新奇的内容、新颖的表现形式来吸引观众。 以往的旅游节目要么是介绍本省的一些旅游景点,要么是带着明星嘉宾到处吃吃喝喝,而像《朝圣之旅》这样具有人文情怀,有深度的旅游节目,带上明星嘉宾的比较少,特别是让观众看到嘉宾和普通人一样,具有探索精神,具有一颗虔诚的心,共同经历路途的艰辛和磨难,最终完成朝圣之旅的过程,这是非常特别的形式,严肃又不失活泼。 (5)指导性:当前社会,有踏上朝圣之旅的想法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需要一个具体的、详细的、生活的攻略来进行指引,《朝圣之旅》就能给他们起到一起指导性的作用,给他们的行程做一些参考作用,也给他们的路途一些小的忠告,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6)互动性;融入互联网,在博客、微博客上做实时更新和一互动活动,并从网络上选择一些旅行发烧友共同参与节目,跟我们的主持人和嘉宾一同踏上朝圣之旅。 (7)专业性:当前旅游节目想赢得观众的好评,必须做到专业化、多样化、分层化、分众化,《朝圣之旅》的定位十分明确,选取的节目录制之地都跟“朝圣”这个主题有关,不再是以往旅游节目大杂烩的形式。 ④风格:节目的总体风格定位为自然、神秘和流畅,节目将根据旅程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形式,宗旨就是要将节目做得精致,并且赋予其美感,赋予其生命和力量,使人们得到启发,并蠢蠢欲动。 六、栏目包装: 片头、片尾:由专业人员制作,突显沿途迷人的风景和人文主义情怀 栏目宣传语:朝圣之旅,倾听心灵的呼唤„„ 主持人和嘉宾的服饰:路途中为一些专业的户外用品服装,在当地换上具有本土特色的服装。主持人的服装最好联系几家品牌服饰赞助,可以在节目过程中做软性广告,把LOGO放大在镜头中,也可以在节目最开始或结尾处打上厂家赞助广告。 七、栏目核心卖点、吸引受众点: ①形式的个性化:大部分时候电视旅游节目都只呈现了旅程到达之后的美好,但其实,在旅行的过程中,旅途本身更具魅力,主持人、嘉宾和旅行发烧友之间的互动,旅途过程中的互相帮助,一起发生的一些趣事都将成为吸引受众眼球的交点,这也是相对新颖的旅游节目形式。 ②旅途的选择、设计:这是节目的核心竞争力。选择好的目的地,经历一次绝妙的旅程,去人们内心向往的地方,这是吸引观众的关键,这一部分需要精心的选择和设计,而栏目本身的定位就已经为大家确定了去向,每一个朝圣之地都是神秘而让人神往的,诸如墨脱、贡嘎雪山、尼泊尔、印度等等„„ ③明星的平民化:明星嘉宾在节目中不再光彩熠熠,而是跟普通人一样,充满信仰,为求得内心的宁静、到达的喜悦而经历路途的磨难,这能让观众看到明星更真实、更贴近的一面,也能为节目赢得更多的收视率和广告收益。 八、主创人员组成: 人是栏目运作的主观能动资源,况且做栏目对电视从业人员的个人责任和团队总体素质有相当多的要求。本档栏目以10~15人为宜,分两个团队来合作,包括监制、制片人、主持人、编导、摄像、灯光及辅助人员 (1)监制: 栏目的总负责人 (2)制片人:主要负责栏目选题的选择和整体策划 (3)编导、主持人(参与):栏目的选题、内容、形式、嘉宾的选择、与台里联系等。编导和主持人是栏目的具体负责人。汇报栏目内容、选题、嘉宾等相关情况。编导负责解说词的撰写,把握栏目节奏,起到桥梁作用。 (4)主持人:男性,年轻,活泼,有探索精神,并且具有一定的地理知识背景和文化底蕴,对于节目的整体把握要流畅自如 (5)摄像、灯光及辅助人员:因为路途艰辛,外景拍摄任务艰巨,对于摄像的要求很高,因为旅游节目很注重观赏性,由于灯光对于作品的观赏性具有极其关键的作用,灯光的工作尤为重要,其他辅助人员将在其他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完成联络、后勤等一系列工作 九、工作步骤: ①节目流程:片头——旅程目的地介绍VCR——嘉宾介绍——旅途中的 故事 ——到达目的地后的一些列活动——与当地受人尊重和敬仰的人进行对话——寻找当地有特色的的小店或餐厅放松和享受——下期节目预热——片尾 ②前3期为工作人员间的磨合期,3期后再根据观众的收视反映对栏目进行微调,8期后逐步打响,启动创收步骤。 十、栏目的经营创收: 1、栏目设立初期可由本台广告部指定广告公司代理本栏目广告,等到栏目具有一定实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后,栏目可以对栏目内广告时段根据实际情况在市场上进行投标; 2、与相关企业联姻,在栏目中植入广告,做软广告,但不能植入过多,达到物极必反的效果,可以学习CCTV5主持人服饰LOGO扩大化的方式,不刻意,不做作,却又突显出广告品牌; 3、实施“栏目个性化、栏目精品化”战略,不仅要把栏目做好,而且要调整栏目的结构、整合栏目资源,让有限的栏目时段获取尽可能多的创收资源,吸引广告客户的广告投入。如栏目的特约播映,赞助播映,冠名栏目和时段广告等,通过频道和栏目品牌形象提高广告创收,栏目的品牌经营要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创新的目标是形成自己的风格,强化品牌形象,要在内容上下功夫,新的栏目只有不断提高内容质量才有可能成为新的品牌。 电视栏目策划书范文2 一、对现今电视媒体环境的认知 1、综艺节目的内容走向,越来越低俗粗鄙,从整人风到八卦风。电视节目为了吸引观众,不得不做洒狗血的单元内容,来换取收视率。 2、电视真人秀节目形式越来越多样,受到观众的追捧喜欢。 二、前提描述 虽然电视媒体的环境让许多人感到相当诟病,不过,还是有制作单位坚持做出适合阖家观赏的优质节目。另外,在《广电人市场研究》中也指出,从收视率的数据来看,被评为优良节目的收视率未必低于被点名的不良节目。因此,节目的制作,不必为了冲刺收视率而下血腥的猛料。 本策划案希望提出一个能够阖家观赏的电视真人秀节目,一个就像“阅听人监督媒体协会”说的,父母亲跟子女一同观赏的节目。 三、创意来源说明 日本电视节目常有许多帮助完成梦想与任务的节目,或者是征选明星的节目。 中国年轻一代的工作条件不断恶化,大学生 毕业 即失业,迫使年轻人失去梦想的勇气,集体向现实投降。其实很多年轻人、大学生都有许多的梦想,有的是儿时就梦想的,有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积攒下的,姑且不论这些梦想是否不切实际,但是我们看到这些年轻人为了梦想而努力奋斗的身影。 四、创意电视节目策划案 (一)节目名称:玛丽圆梦录 超级玛丽,是最早的电动玩具。电动玩具的特点是:会让玩家不断地想要闯关成功,完成破关的梦想。由于本节目是一个鼓励年轻人寻找失去梦想的节目,因此利用这个早期电动玩具的名称,取名为“玛丽圆梦录”,而更妙的是,如果把节目名称连起来读,又正好与美国影星玛丽莲.梦露谐音,这一点在传播过程中,是非常上口且讨巧的。 (二)节目宗旨 本策划案,是要提出一个让当下年轻人有机会去实现梦想的节目,同时,让人们了解到有些梦想,是不那么容易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是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或者是遭受失败的挫折,李年轻人寻找失去的梦想,也借此了解到究竟这个梦想适不适合自己。另外,希望这个节目能够鼓励年轻人寻找失去的梦想,也能得到观众甚至是整个社会的支持与鼓励。 (三)节目形态 每个星期播出一次,每个企划的播出集数,会依照不同企划的职业性质与衡量进行。 1、介绍节目企划职业的人物、工作、 职场 环境、社会地位与市场需求等等特色及性质。 2、报道参加企划职业主题的入围者。 3、呈现参加者训练的完整过程。 4、节目每进行到某个段落时,回到节目现场,让主持人与特别来宾对于参加者的表现进行讨论,也让观众缓和一下情绪。 (四)受众范围 节目的受众范围广大,喜爱追求梦想或者喜欢看别人追求梦想的,不分男女老少,都是本节目的受众群体。 (五)诉求方式 实地拍摄,真实情节来进行,同时以时而温馨感人时而幽默搞笑的方式,附 教育 意义的方式,提供给收看节目的观众。在节目进行过程中,要穿插其中一些小插曲或设置一些小环节来引起大小高潮。 (六)节目播出时段 每周日晚八点钟播出 (七)节目长度 总长度;90分钟 (八)预期效果 近程目标:让观众了解许多工作的真正性质。 中程目标:带领观众了解这些工作的甘苦,以及要投入这些工作必备的实力与训练,进而从对工作的深入认知,了解自身是否合适从事这项行业。 远程目标:带动整个社会的所有人,都能寻找失去的梦想。 (九)表现大纲:以第一期为例(梦想成为新闻主播) 段落一:介绍本期节目内容 实际到节目合作的电视台新闻部拍摄主播一天工作以及到街头访问的影片,包括介绍新闻主播的工作内容、性质、职场环境、市场需求、社会地位与所需的条件与专长。 段落二:介绍参加节目企划主题的入围者 参加“梦想成为新闻主播”的报名者有哪些人,包括报名者的背景资料、学历、经历、参加人数、男女比例等等。制作单位与合作的电视台对其进行筛选,选出适合的人员进入入围者名单。 段落三:完整报道入围者的训练过程以实地拍摄、真实情节的方式,报道入围新闻主播后在合作电视台新闻部整个训练的过程,包括正音咬字的练习,播报技巧的练习,改写新闻稿的练习,sng联机播报的练习等等。 段落四:梦想起飞 经过所有筛选与测试的参加者,节目会立即安排入选的新闻主播,担任一天新闻播报的工作。 段落五: 节目进行到某个段落时,回到现场,让主持人与特别来宾对于这些新闻主播的表现进行评论,最后评选出最优者。 (十)配套设施 1、电视媒体广告:在节目开播前,在电视频道上以滚动播出的形式,进行大量的循环宣传广告,以吸引人眼球的方式引起观众的兴趣。 2、平面媒体:加强与各平面媒体的合作。 3、网络媒体:充分利用网络的强大资源与人脉,加强与各大入口网站的合作。 电视栏目策划书范文3 一、背景分析: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市民对城市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环卫工人的工作量。与此同时,不断增加的快速车道与汽车流量以及不少人把垃圾随便扔放快车道中,又增加了环卫工人作业的危险系数。一边是不容推却的职责,一边是难以预测的危险,夹在其中的“城市美容师”的人身安全如何保障?近日,发生在郑州市高速公路宁波段的一起环卫工被撞事件,引起人们把关注的目光再次投向了环卫工人这一特殊的群体,同时也为环卫工人作业时的安全保障敲响了警钟。 二、目标受众: 《新闻透视》关注的是人民大众身边的要闻,它的内容是所谓社会上人们普遍关注的主要问题,切入点是绝对的民生。《新闻透视》极大的社会责任感将自己的目标投向了社会生活的角角落落,表现出了博大的人文关怀。在这里没有某国家领导人出访某国的格式化公文,没有鸡毛蒜皮的家长里短,有的是社会的进程,百姓的疾苦,民族的品性。 作为新闻专题类栏目,《新闻透视》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对新闻的解读。正如于丹老师所说的,这个年代我们缺的不是新闻,而是对新闻的解读,新闻不再有“独家”,而解读可以完全个性化。因此,《新闻透视》所面对的是普通老百姓,具有朴实的亲民特性。 三、栏目名称: 《新闻透视》 四、本期专题名称: 《清洁工屡屡被撞“安全伞”谁来撑起》 五、节目定位: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 热点 难点问题层出不穷,政府应对 措施 纷纷出台。《新闻透视》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推出的深度新闻评论节目,在舆论上先行一步可谓正当其时。对当天或近期最值得关注的新闻事件进行深度解析,做“观点时代”的新闻先行者。 《新闻透视》将从时事政策、公共话题、突发事件等大型选题中选取当天或近期最新、最热、最快的新闻话题,还原新闻全貌、解读事件真相,追求新闻节目的精度、纯度和锐度。 六、节目宗旨: 分析社会热点问题,找到解决问题切实可行的 方法 。 七、节目内容: 近日,我们了解到,清洁工被撞事件层出不穷,车祸连连,究竟什么原因导致环卫工人屡屡成为车下冤魂,社会应如何为环卫工人筑起安全的屏障? 八、节目流程 1、话题的准备:由本栏目的记者(或撰稿人)与聘请的嘉宾共同商议选择,话题播出当天,特邀嘉宾、主持人、记者应进行专门的沟通和讨论。 2、其他准备:主持人、特邀嘉宾(包括新闻评论员)应在节目开始直播的10分钟之前进入演播室进行最后的合成准备,商讨细节,调整心态。 3、合成:开始画面为栏目片头或广告,之后主持人首先用正面图片引出《清洁工屡屡被撞 “安全伞”谁来撑起》这个话题,如果有话题的简要视频介绍就插播此介绍。再把大家带到与本期节目有关的纪录片,接着再转向特邀嘉宾(时事评论员)对谈话题。在对谈的过程中要适当引入观众的反应(观众的反应来源于电话连线,再由编辑录入后传送的演播室主持人的电脑中显示),最后转到演播厅,主持人的谈话和对节目的 总结 以及下期节目预告。一般情况下,新闻演播室由两人对谈,需要时可加入特邀嘉宾。演播室需要使用三台摄像机。 九、节目结构: 1、主持人导语: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新闻透视》,我们都知道,清洁工被誉为“城市美容师”,可是,近段时间,我们却屡屡听到清洁工被撞事件的发生,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清洁工屡屡成为车下冤魂,清洁工的安全将由谁来保障?本期节目,我们将就这一现象展开深入探讨。 2、嘉宾上场:嘉宾的上场应该给人一种神秘而隆重的感觉,给观众造成一种悬念(对于不同的嘉宾要有不同的上场氛围,前面所述主要是针对于名人而言,而对于一些罪犯,则可根据情况的不同而改变) 3、主持人串场:主持人的风格应该做到与嘉宾的配合,给人一种舒适亲切的感觉,谈谈他们对这件事的看法。 4、观看纪录片:由主持人提及观看纪录片。纪录片是由我们的工作人员所拍的。 (1)节目开始我们播放我们所拍摄的纪录片,记录近两年来郑州市所发生的清洁工被撞的画面。 (2)首先我们的采访从道路上的清洁工入手,让他们谈谈这么多同事被撞的原因有哪些以及他们是否有安全保障。 (3)接着转到附近群众对清洁工屡屡被撞的看法,以及平常是否按要求把垃圾扔到垃圾箱,而不是扔在快车道或马路中央。 (4)紧接着去采访交通部,了解他们对违章开车不遵守交通秩序者和醉驾人员的惩罚力度是否到位。 5、转会现场:主持人与嘉宾对谈 6、主持人串场:让主持人用独特的风格连接外场,让我们了解更多人的看法,更深入的探讨问题。 7、最后结束语及下期节目预告。 十、节目要求: 片头以蒙太奇手法,通过闪现各种灯光的变换色彩和各种IT、电子产品等,吸引受众眼球,打造一种视觉跟踪效应,时间长度约为15秒;在歌曲上要根据不同的场景进行变化,以防止人们听觉疲劳。主持人要有独特风格进行主持,主持风格应严谨、大气、机智,具备现场鼓动性和场外观众互动性。采访人员要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方式来采访嘉宾。我们在嘉宾选择上以及受众的心理需求等问题上进行深入的探讨,在内容安排及选材上尽量做到能吸引观众,同时,我们就如何煽动嘉宾内心最细腻的情感方面也做了深入的探讨。采访问题要多样,问题新颖。节目的总体风格定位严肃,节目将根据实际需要采取不同形式,主持人服饰,沉稳端庄。嘉宾服饰,适合嘉宾身份的服装即可。 十一、人员设置: 1、 主持人:一人负责演播厅内的主持 2、 编导;一人 3、 摄影:两人负责记录片拍摄 4、 撰稿:一人负责主持人稿件、采访问题。及部分解说词、策划稿件等。 5、 场外采访:一人负责 十二、节目可行性预测: 针对目前社会中屡屡发生清洁工在作业时被撞身亡这一社会现象,该怎样保护清洁工的安全和减少环卫人员被撞事故的发生很多人都很关注,特别是当今我们国家非常关心弱势群体这一现状,如果我们以此为话题肯定会引起很大反响,有很多人会关注这一问题以至于大家会关注我们这期节目。 看过“电视栏目策划书范文”的人还看了 1. 电视节目策划案范文 2. 综艺节目策划方案范文 3. 广播节目策划书范文6篇 4. 访谈节目策划范文 5. 广告文案策划范文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传统文化资源和文化元素丰富多彩,是人类文明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灿烂瑰宝,为中华民族繁衍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每一位炎黄子孙永铭于心的骄傲。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民族的兴衰,其要害之处在于,即“犹如没有血脉的生命是不可能生存生长延续一样,没有文化的民族同样是不可能生存壮大的。具有数千年文化传统的中华民族,珍视自己的传统文化如血脉之重”。因此,寻求传统文化生命旺盛之因,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有着重要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究竟什么是传统文化呢?顾冠华先生曾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指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发展过程中在一些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作用下形成和传承下来并且至今仍在影响着当代文化的具有生命力的中国古代文化”;也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植根于中华民族土壤中的稳定的、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积淀着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精粹。还有的学者认为:“传统文化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在经过不断地产生和淘汰的过程后,得以积淀、保存、延续下来的具有重要价值和生命活力的文化。”在笔者看来,传统文化主要是指世代相传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思想、道德、风俗、习惯、典籍、宗教、艺术、科技、制度和思维方式等,是一个外延很广的概念,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等,其核心和灵魂是精神文化。我们这里所说的传统文化主要指中华民族历史上传承下来的具有民族精神文化。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连接古代、现在和未来中国人的时间之流和生命之流,是中国人的精神生命”, 也是中华民族香火永续的生命活力。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因此谈及它的特点,往往是见仁见智。但是概括起来主要有:重视人生和入世的人文传统、重视伦理纲常和道德教化、重视中庸和谐的处世哲学、重视坚韧顽强的文化性格。一部《易经》阐发辩证思想,阐述“变”是一切事物根本规律的道理;一部《道德经》以玄学观念“道”来阐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一部《论语》述说了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正是这三部经典学说令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框架得以构建,随着时间推移,历代思想家不断迸发出各种创造性的思想,这些思想经过沉淀和发展逐渐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不仅体现在物质文明方面,更多地表现在思想精神方面。具体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可大致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世代相传、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自古以来以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为重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主题,如岳飞的“精忠报国”,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等。二是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中华民族自古就产生了一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形成了敢于超越自我、顽强拼搏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如,“夸父追日”、“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精卫填海”等战天斗地其乐无穷的思想无不体现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发向上、拼搏进取的民族精神。三是求真务实的诚信品格。这种诚信的品格一方面体现为孔子所说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精神,以及老子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自知品质。另一方面表现在商品交易中的“童叟无欺”、“货真价实”、“市不二价”等诚实守信上。四是贵和乐群的和谐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一方面指董仲舒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另一方面指“中庸”思想,即提出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五是追求高尚的道德修养。中国传统文化囊括了大量的追求高尚道德情操的思想。其中儒家主张以提高自身修养为根本,重视道德力量的感化作用,倡导以德服人,见贤思齐。正是由于这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其影响了无数人并树立起远大的抱负和培养了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文化传承,既有客观必然性,又有主观能动性,就犹如“基因”的力量和积极的选择一样。传统文化是“源”,现代文化是“流”。“源”是“流”的起点,“流”是“源”的发展。因此,新时期我们应该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和“取其精华,去其槽粕”的方针,以一种新的观念、视野、方法和逻辑去研究和弘扬传统文化,不断丰富现代文化。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以及国际地位的迅速提高,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增强国家软实力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奠定文化根基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的大地上迅速传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思想、民本主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思想和唯物主义实践观等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有着相互融通的契合点,从而为马克思主义植根中国提供了优良的文化土壤。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同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社会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其实是一个公正、平等的理想世界,这与中国“天下为公”的大同构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中国作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共产主义得以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为其所奠定的思想基础密不可分。其次,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其核心内容就是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这些其实就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科学的、革命的爱民、重民学说。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提倡“民惟邦本”的思想,从而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唯物史观更容易得到中国共产党人的深刻理解和运用。实践证明: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深得民心,才取得了各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成就,这与传统文化奠定的民本思想基础息息相关。 再次,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传统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和阶级斗争思想相契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素有的誓死保家卫国的气概和不屈不挠的民族斗争精神使得中国人民取得了历次革命的伟大胜利。而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力图通过阶级斗争最大限度地去争取和维护广大群众的权益,这点与传统文化提倡的善于斗争思想不谋而合。因此,它也使得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的学说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容易被中国人认同。 (二)中国传统文化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文化资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一种社会主义的观念体系。”这种观念体系的发展得益于优秀的民族文化环境。从马克思主义角度来看,任何时代的社会意识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前人所积累的思想材料。就中国传统文化而言,其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气质和精神底蕴,它们贯穿于中国人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各个方面。正是深受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得以形成和发展。中国自古以来就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某种角度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为了顺应新时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价值观并自觉以此行事的要求,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对其内容进行了精炼和通俗的概括。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我们仔细研究不难发现,这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炼概括仍然是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为核心并结合中国的国情加以提炼而成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传统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文化资源。 (三)中国传统文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文化力支持 首先,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具有指导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强调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既适应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所倡导的“无为而治”的理念――即“减少政府干预”的理念,从而更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其次,传统文化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产生巨大的影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是在吸收中国儒家文化的大同理念和“方圆”规则等精华思想的基础上,按照马克思所倡导科学社会主义的秩序精神――“人们对于人类一切公共生活的简单的基本规则……从必须遵守变成习惯于遵守”――所形成的。 再次,中国传统文化对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思想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思想,是党中央根据邓小平同志“三个有利于”的指导原则,在充分汲收中国传统儒家“小康”思想的精华和提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而形成的。 最后,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以德治国”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社会主义“以德治国”思想,是对刘少奇同志关于“建立新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新的共产主义文化和社会道德”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是对中国儒家“为政以德”思想的升华。 (四)中国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文化先导力 高占祥先生说过:“文化先导力,是探索力、是先遣力、是先行力,一句话是文化先驱力”。从发达国家来看,他们非常注意利用文化的先导性来促进社会发展。“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个人的梦,其本质内涵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要实现这一宏伟的目标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而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价值取向,“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特质,“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的生态伦理以及“养浩然之气”的道德修养等向我们展示了优良的中国文化传统,即奉献精神和爱国情怀、艰苦奋斗和坚韧不屈的精神、环保意识和和谐理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全的人格特质,这些都为实现中国梦奠定了广泛的思想基础,从而更容易凝聚人民力量推动中国梦的实现。正所谓“强者无先例,强者的真正意义是文化先导力的活力,文化先导力是创造未来的科学”。从文化的维度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实现中国梦的丰富资源,而中国梦也蕴含着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文化力量。实现中国梦,需要文化精神的旗帜,需要文化精神的自信,需要文化精神的激励。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研究论文

- -我以为是百度的任务

所谓泛文化现象,简言之,即什么都文化了,什么都打出文化幌子,假文化而行。泛文化现象越泛越离奇,越说越邪乎,也有由庸俗走向恶俗的趋向。 比如说,爱赶饭局的,说是饮食文化;爱喝酒的,说是酒文化;爱跳舞的,说是娱乐文化……产苹果的,说是苹果文化;产大葱的,说是大葱文化;养龙虾的,说是龙虾文化;养果子狸的,说是果子狸文化……泛文化并没有到此为止,还在一个劲地泛下去:收藏旧时女人小鞋的,说是抢救“三寸金莲文化”;写乞丐传的,说是研究“丐帮文化”;编造妓女小说的,说是挖掘“妓女文化”……再泛下去,就该有三陪文化、走私文化、吸毒文化、瘟疫文化、恐怖文化……于是乎,文化洋洋大观,却也蝇营狗苟。

关键词: 泛娱乐化 泛娱乐化现象,指的是一股以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为核心,以现代媒介(电视,戏剧,网络,电影等)为主要载体,以内容浅薄空洞的方式,通过戏剧化的滥情表演,试图放松人们的紧张神经,从而达到快感的一种文化现象。 泛娱乐化是资本控制下信息全球化的必然产物,一方面资本的趋得性要求媒体最大限度地占有受众,另一方面信息全球化的必然结果是信息的利益相关性降低——传统的高利益相关性信息受地理环境的制约,信息全球化打破了这种制约。利益相关性直接影响到大众的信息获取动机,而娱乐是最能与大众建立一定利益相关性的传播内容。 在《娱乐至死》中,波兹曼提出目前的娱乐化已经蔓延到教育、新闻等各个方面,使人们淹没在表层信息的洪水之下,而逐渐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而泛娱乐化的倾向也必然会导致大众传播麻醉作用的增强和社会精英阶层话语权的缺失。 本期分别从新闻传播、历史、文化、哲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遴选代表性选题若干篇。让大家通过大家、名家的选题,对 “泛娱乐化” 这一选题方向有明确的了解,供自己开展学术研究作参考。| 1 | 【 新闻与传播 】 泛娱乐化时代传统媒体的困境与出路 摘要: 在娱乐化大行其道的今天,传统媒体不但陷入了经营的困境,而且陷入了理念和功能的困境。本文通过对传统媒体面临诸多挑战的分析,系统论述了传统媒体在社会责任、功能、经济、内容、用户、人才等方面的艰难选择,并试图以全新的思路,为传统媒体指出一条纾危解困的变革之路。 [1]高菲、杨洁仪.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J].泛娱乐化时代传统媒体的困境与出路,传媒. 2021,(19):68-70 | 2 | 【 文学 】 泛娱乐化视角下网络文学发展方向研究 ——评《网络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 摘要: <正>尽管网络文学已然成为我们阅读和消费的日常,但大众对其的理解仍然相对模糊。广义上,它可以包括所有通过网络来传播的文学作品,与传统创作形式间并没有清晰的界限;而狭义的"网络文学"则是指那些完全依托网络平台进行创作、传播,从语言风格、思想内涵到表现形式都充分反映出信息化时代特点的文学作品。当前,人们对网络文学的关注更多的是从社会效应的角度,分析和评价其对大众阅读习惯、审美品位及道德观念等方面所造成的影响和冲击。对于网络文学这一集重要性、不确定性和巨大发展前景于一身的文学现象的研究,值得更加深入,更加系统,更加面向未来。由欧阳友权主编的《网络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一书,正是这样一部视野宏阔的学术专著,是对当下网络文学的批评理论和创作实践一次较为全面的梳理、反思和探索。 [2]孙乔可.西安外国语大学[J].泛娱乐化视角下网络文学发展方向研究——评《网络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语文建设. 2021,(19):87 | 3 | 【教育学】 网络“泛娱乐化”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困境审思 摘要: 在狂欢特质鲜明的网络"泛娱乐化"浪潮裹挟下,不少青年大学生自缚于"被定制"的"娱乐茧房",追捧"万事皆可娱乐"的解构主义叙事,习惯以"视觉实证"代替理性思考。大学生的"泛娱乐化"倾向,使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坚守课程底色还是迎合学生"娱求"、坚守学理性阐释还是增添解构性分析、坚守内容讲授还是强化"感官"刺激这三个方面产生了摇摆困顿。在新时代,消解网络"泛娱乐化"浪潮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不良影响,必须坚持以"内容为王"打破网络"娱乐茧房",提升大学生的精神"获得感";以"共情式"话语表达超越"泛娱乐化"叙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以"引导式"内容讲授统合新媒体教学手段,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 [3]张恂、吕立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J].网络“泛娱乐化”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困境审思,思想教育研究. 2021,(08):95-99 | 4 | 【戏剧影视】 陈思诚电影的泛娱乐化解读 摘要: 娱乐休闲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然存在的基本状态,也是电影不可或缺的功能之一。在当代,娱乐的社会功能被空前放大了。在这样的语境中,陈思诚充分了解商业电影的创作规律,在"唐探"系列等电影中,通过快感导向的叙事,杂糅式的、碎片化的符号等强化了其影片辨识度和市场认同。一言以蔽之,这种泛娱乐化倾向极大地促进了陈思诚电影在商业上的成功。同时,在其监制的《误杀》及《我和我的家乡》中导演的《天上掉下个UFO》中,陈思诚又表现出了一定的对泛娱乐化的反思。 [4]张玉龙.山西传媒学院电影电视学院[J].陈思诚电影的泛娱乐化解读,电影文学. 2021,(16):96-98 | 5 | 【哲学】 泛娱乐化时代审美价值的重塑 摘要: 泛娱乐化时代容易把低俗、庸俗、媚俗的"三俗"作为基本的审美价值导向,导致审美的平庸化、崇高的消解、精神的懒惰和虚无主义,反而对"崇高"价值的追求缺乏动力。崇高价值观在一个国家民族精神中占据主导地位,它通常与真理、正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甚至以牺牲个体的利益乃至生命的形式,达成崇高价值的自我实现。面对泛娱乐化时代,文艺工作者承担着塑造和引导新时代的崇高价值观的重大使命。 [5]吴井泉.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术期刊中心[J].泛娱乐化时代审美价值的重塑,广东社会科学. 2021,(02):61-66 | 6 | 【社会学】 泛娱乐主义的审视与超越 摘要: 泛娱乐主义是在现代媒介、资本逻辑以及心理需求等多重因素驱动下出现的一种把娱乐作为人生观念和生活态度的思想潮流和社会现象,它以超越娱乐底线的泛娱乐化倾向为主要形态,蕴含着将娱乐价值作为首要甚至唯一标准的价值判断。当前,泛娱乐主义在演进过程中凸显出以网络空间为主要栖息地,以网络意见领袖和普通网民为主力军,以恶搞式、调侃式、炒作式娱乐为主要表现形式,以短视频、表情包、流行语为主要传播载体等特点。同时,在发展动向上日益呈现出话题指向严肃公共事件、舆论传播形态大肆生成以及与其他社会思潮相互交织等态势。对此,应从纠正泛娱乐化的社会心态、正确发挥网络媒介功能和提升网络生态治理效能等方面入手,以实现对泛娱乐主义的超越。 [6]王娟、刘文雅.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J].泛娱乐主义的审视与超越,思想教育研究. 2020,(11):62-66 | 7 | 【文化】 当代中国大众娱乐习惯变迁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大众娱乐习惯经历了结构变迁与功能转换。在集体化时期,人们的娱乐生活被各种政治运动、政治学习和政治宣传所取代。改革开放以后,尽管人们的娱乐生活逐渐褪除了浓厚的政治化色彩,仍然会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而变化。在我国,始终不存在纯粹意义上的娱乐习惯。人们的娱乐习惯或隐或显地受到国家政策和社会制度的影响。透过对当代中国大众娱乐习惯变迁的考察,也能从中反观和体认中国政治社会的特性。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大众娱乐习惯既是一定时期政治社会制度的隐喻又是其表征。 [7]吴理财、解胜利.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J].当代中国大众娱乐习惯变迁,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59(06):31-44 | 8 | 【历史】 当代中国历史书写“泛娱乐化”现象的 批判与纠治 摘要: 近年来,历史书写的"泛娱乐化"现象愈演愈烈,集中表征为历史人物的"恶搞化""偶像化",历史史实的"三俗化""颠倒化"以及历史情节的"碎片化""失真化"。从生成语境来看,这与个体原子化的生存境遇、文化资本化、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都有直接关系。当历史为娱乐所左右,历史就失去了应有的凝重和庄严,不仅抽空了历史的价值蕴含,窒碍了历史的共识凝聚,更助推了虚无主义的泛滥,造成种种精神乱象,直接威胁到了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未来。为此,我们必须头脑清醒、立场坚定,从理论和现实维度着手对这一现象进行纠治。 [8]孙洲.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J].当代中国历史书写“泛娱乐化”现象的批判与纠治,思想教育研究. 2020,(07):83-88

视听节目的泛娱乐化我理解为一种快餐式的消费,无论是节目内容还是制作形式都偏向娱乐性,节目效果会放松人们的紧张情绪,例如选秀和真人秀节目类型等等。 视听节目的泛娱乐化从湖南卫视推出《超级女声》大热开始,娱乐节目逐渐开始遍地开花,到如今火爆的《奔跑吧兄弟》《青春有你》等等,全国的观众都在乐此不疲的观看和热议它们,各大社交平台对此的话题也是不断,频繁登上热搜。造成视听节目的泛娱乐化的原因有很多,究其原因大概为第一满足观众的喜好,现代人的压力越来越大,需要娱乐性的节目来缓解压力和舒缓心情,那些比较高大上难理解的节目,很容易受到冷落,而泛娱乐化的节目更容易挑起人们的神经,引起人们的观看。第二我国的电视节目需要自负盈亏,激烈的市场环境促使电视节目制作者为了提高节目收视率,不断的追求经济效益,因此节目的制作需要符合受众的喜好,而泛娱乐化的电视节目容易博取眼球。视听节目的泛娱乐化也有着不可低估的弊端,而这类电视节目的受众群体也大都以学生为主,因此弊端更加明显。例如第一点电视节目的同质化严重。节目缺乏创新,形式和内容大多仿照欧美和韩国等国家的节目,甚至直接照搬照抄,缺乏自己的思考,没有本土的特点。第二点最严重的是电视节目的制作在一味的迎合受众,从而导致社会责任感的降低,节目内容容易低俗化,甚至传达不健康的内容。电视节目只顾及受众的喜好和收视率,很难传达出正确的价值观,缺少积极引导。 对于视听节目的泛娱乐化带来的消极影响,广电总局也在积极采取措施缓解,例如《国家宝藏》和《中国诗词大会》的播出,引起了全国民众的观看和讨论,在中国各地一度掀起了诗词的大热。说明新颖的节目形式和积极的节目内容。观众更易于接受,而这类节目也传达出了正确的价值观,间接上提高了我们的文化感知度。还有一系列的限娱令和限韩令的出台。因此,视听节目的泛娱乐化现象并不是一直横行,国家广电总局也在寻求解决措施,使电视节目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营造健康的氛围,传播积极向上而又被大众乐于接受的文化。但视听节目的适度娱乐化也有积极的一面。例如前几年火爆的《百家讲坛》电视节目一反传统,突破了枯燥无味的讲授形式,采用幽默化的语言,用一种娱乐的方式向我们介绍历史,而这种方法无疑也被大众接受,有利于知识更好的传播。电视节目的泛娱乐化是当今社会的大势所趋,它是时代的产物,也是观众的选择。从侧面上也说明了国家对于观众需求心理的积极回应。节目形式的多样化体现了国家电视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有利于呈现给观众更好的节目内容。作为一个媒体人,我们更应该坚守道德底线,坚持正确的导向,将电视节目的内容制作得既有娱乐性又有教育性。而作为普通的观众,我们也应该自觉抵制不健康的娱乐节目,具备甄别力。与此同时监管部门也要采取措施,加大监管力度,使电视节目朝着良好和健康发展。

杂志类型的电视节目

新闻周刊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

《新闻周刊》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一个周播新闻专题杂志节目。节目于2003年5月3日起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每周六21:15首播,前身是《中国周刊》,2007年1月6日起节目更名为《新闻周刊》。

《新闻周刊》的发展历程:

2008年3月29日,配合着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改版,《新闻周刊》恢复至22:15首播。

2009年8月22日,因新闻频道改版,《新闻周刊》更换统一片头。

2010年8月21日,《新闻周刊》取消统一片头和音乐,恢复原片头,但包装和“新闻周刊”字体与以前不同。

2019年6月底起,《新闻周刊》及新闻评论部其他栏目由总台新闻节目中心管理(但仍然由新闻评论部承制)。

2019年10月16日,响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9月召开的高质量发展改版,央视新闻频道再次改版。10月19日,因新闻频道改版,《新闻周刊》改为16:9片头,片头曲,片尾曲不变。

一、 内分法:依据电视节目的内容,可将其分为四类节目形态:(一)新闻类电视节目新闻类电视节目即对正在或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它可以从不同的领域,运用不同的手段和方式,传播世界各类信息,以满足观众了解国内外大事的需求。(一) 教育类电视节目教育类电视节目即知识性的教育节目,其中包括学科教育、理论教育以及思想教育等节目。(三)文艺类电视节目文艺类电视节目即艺术性、娱乐性节目,包括音乐、戏曲、曲艺、舞蹈、杂技、电影、绘画等。他们不再是原有的艺术形态,而是经过充分“电视化”的艺术新样式。(四)服务类电视节目服务类电视节目即为民众和社会日常需要,提供具体服务的一种具体形式。其中,主要包括社会发展目标型、社会公益型以及日常生活型的节目。二、 外分法依据电视节目的外在形式,分为三大类:(一) 综艺节目这是一种保罗万象的综合艺术节目。它既可以集音乐、舞蹈、戏剧、笑话、故事、杂技、魔术、游戏于一身,也可以选择其中数项,根据内容的需要,加以自己灵活的编排、组合。然后,运用电视的光色效果、时空变化,独特的造型,构成供观众从事艺术鉴赏的电视节目。(二) 主持人节目主持人节目是以主持人直接出面与观众交流为其主要特征的电视节目。节目主持人是在传播者与接触者之间进行联系的“人物化”桥梁,是在节目规定时空、人事的假定中进行工作的非较色表演者。(三) 受众参与节目它是指受众直接或间接参与电视节目的制作和演播过程所构成的电视节目。受众参与节目的方式分为;自娱性参与、竞赛性参与、激发性参与、荣誉性参与。等情况、三、 评分法依据电视节目的实用性,可将其分为四种类型:(一) 一般型电视节目这不以特定的观众为对象,同事也没有特定的内容规范的。电视节目它为广泛的社会、人群服务,如《新闻联播》等节目。(二) 综合型电视节目这是一种“杂志型”的电视节目。它既可以是文艺节目总群的综合,也可以是新闻节目种群的综合,更可以是既有文艺性也有新闻性的综合。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特点。(三) 专题型电视节目它是具有特定内容范畴的电视节目,既有“新闻专题”型,也有“艺术专题型”。(四) 对象型电视节目它是以某一部分电视观众为对象的电视节目,例如,儿童节目《大风车》、青年节目《第二演播室》、妇女节目《半边天》、老年节目《夕阳红》等。四、 依据银屏上已经涌现出来的电视艺术作品的客观实际,可将其分为四大类:(一) 电视文学节目电视文学节目即运用电视的技术和艺术手段,在屏幕上营造文学的意境,抒发深沉的思想感情,给观众以文学审美情趣的电视艺术作品。其中包括:电视小说、电视散文、电视诗、电视报告文学等。(二) 电视艺术类节目电视艺术节目即运用电视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意识,兼容其他艺术样式所构成的,着重体现屏幕艺术美得电视艺术作品。其中包括:电视音乐艺术片、电视歌舞艺术片、电视风光艺术片、电视风情艺术片、电视民俗艺术片、电视专题艺术片、电视专题艺术片、电视文献艺术片等。(三) 电视喜剧类节目电视喜剧类节目即依据戏剧的结构方式或电影的时空转换,通过电视的传播媒介、制作方式和艺术手段,独立制作的、充分电视化的屏幕艺术作品。其中包括:电视小品、电视短剧、电视单剧本、电视连续剧、电视系列剧、戏曲电视剧等。(四) 电视综艺类节目电视综艺类节目即以文艺演出为基本的构成形态,但经过了电视艺术的二度创作。其总体结构、表现方式和艺术手法,均具有电视艺术独特的审美形态,具有电视艺术的形式美。但是,由于它基本保留了原有的艺术形态,保留了舞台和演播室的演出形式,仅仅利用了电视的传播手段,故而还算不上真正的电视艺术,只能是电视艺术的一种“亚艺术”形态。它主要包括:电视综艺晚会、电视文艺节目、电视综艺栏目等。因此,电视文艺节目应该“充满欢乐的气氛,内容和形式要新颖,品味和格调要高,力求以健康、高雅、朴实、精粹的节目,使观众得到很好的休憩和审美的享受”。

电视节目类别,分为电视新闻类(消息型,深度报道型,杂志类,谈话类,直播类)电视谈话节目,电视文艺节目(综艺,综艺晚会,音乐,戏曲,电视文学),真人秀类(电视娱乐资讯,益智博彩),电视纪录片,电视剧,电视电影,大型专题类节目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