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多数人都看了那份遗书的原文,似乎没有太多的悲伤,还略带诙谐和幽默,一切都那么地轻松和淡定。这说明什么问题?人只有在经历过屡次失败,绝望,最后面临绝境的时刻,才会显得如此从容。他想来世做一只猫,并不是因为猫有九条命,而是因为他渴望慵懒地享受一点自己的时光,不被现实压得无法呼吸,想自由自在地生活。
一、事件梳理
据媒体报道,10月14日,大连理工大学发布了一则学生离世的通报,该学生是化工学院的一名三年级的硕士生,在网络公开留下遗书后,在实验室自缢,学校感到惋惜,家人感到悲痛。
不禁有人要问,这到底是怎么了?
从遗书来看,该学生并非是一个性格忧郁的人,或许性格有点内向,但字里行间我们能感受到他有着乐观的一面,也对生活充满期待,学习和生活上也曾经非常努力,但却屡次因为实验数据和论文被打败,就连实验室的仪器都开始“欺负”他,反正一切都非常不顺心,不开心,最终还会影响到毕业。而为了不给学校留下污点,就只能自己结束生命。
每次研究生出现自暴自弃的现象时,很多人都会说现在的学生心理素质真差,心理有出现问题了,但实际上真的如此吗?这些责任都真的是在研究生本人吗?
不排除是有部分学生是心理问题,但大多数人其实是饱受着科研和论文的压力。学校对专业要求在收紧无可厚非,对论文质量提要求也是对的,但研究生管理和导师指导能否用点心呢?导师也是老师,既然是老师,那就应该多一点人文关怀,总不能3年就做了一个实验项目,最后才说数据不行,此前为什么每人来多说一句,让一个年轻人在和自己战斗。
“还可以”,“多去看看文献,看看别人怎么做的”,“数据毫无意义”,这些评价对于一个为了实验焦头烂额的学生来说,是多么大的打击。
而家人也在不停地催促,前途是所有人的期待,准备去考公务员,但却很可能要延迟毕业,这是一种绝望。
在遗书中,他说自己来世要做一只猫,虽然只能活10几年,但也没见得自己活了20多年有多么精彩。是啊,一直在学习,在考试,在交答卷,原以为可以研究生顺利毕业走上社会,但却屡遭不顺。
不批评谁,也不指责谁,就是想为研究生这个群体说一句话:他们真的压力很大!
愿你在天堂里快乐起来,看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等待着上帝为你开启“猫”的生活,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