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底,看好中国的外资和外企被好消息打了个措手不及。12月30日,上海银保监局发布关于汇丰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股东变更的批复:同意国民信托有限公司将贵公司50%的股权转让给汇丰保险(亚洲)有限公司,转让后,汇丰保险(亚洲)有限公司持有贵公司100%的股权,国民信托有限公司不再持有贵公司股权。
汇丰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6月。由国民信托有限公司和汇丰保险(亚洲)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双方各占50%股权。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亿元,总部位于上海。汇丰人寿是汇丰保险集团(亚太)有限公司旗下的四家承保公司之一,主要负责承保寿险、健康险和意外险。
证监会的这一表态意味着汇丰控股可以完全控制其在中国的寿险公司。汇丰控股拟于2019年年中收购汇丰中国人寿剩余50%股权,以达到全资控股的目的。汇丰和华为的风波大家都很清楚。因此,证监会终于在一年半后决定批准汇丰的申请,这意味着中国对外开放发出了新的信号:金融保险领域将加快对外资开放的步伐!同时也意味着中国450万亿的金融市场对外资的吸引力非常大!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承诺逐步开放金融和保险领域。但是因为管理层认为我们的金融保险业比较弱,一旦对外资开放,狼来了,狮子会与羚羊共舞。无论是资金、管理、技术还是经验,我们的银行和保险公司都无法与外资同台竞技,因此金融保险市场开放步伐缓慢。
2018年4月,中国终于决定加快金融保险业对外开放,并提出“金融业开放十二条措施”。近年来,中国金融对外开放不仅加快了步伐,而且加大了力度。自2018年以来,中国银行业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台了34项扩大开放的措施。目前,上述措施涉及的法律法规修订工作已基本完成,如《外资银行管理条例》 《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 《外资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
2021年5月29日,中国银监会副主席梁涛在北京国际金融论坛2021春季年会上表示,2018年以来,中国金融领域已出台50多项开放措施,大幅放宽金融领域外资股比限制,拓宽中外金融市场合作领域,批准设立100多家外资银行保险机构。
目前,一批国际专业机构通过独资、控股、参股等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在财富管理、商业保险、信用评级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外资机构投资中国金融市场的热情明显提高。
比如法国东方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和中银财富管理有限公司在上海合资成立了中国第一家外资控股的财富管理公司;德国安联保险集团在中国成立第一家外商独资保险控股公司;合资企业中英恒安标准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拟筹建首家外资养老保险公司;香港友邦保险公司参与跨京津冀区域保险经营试点;首家两岸合资消费金融公司厦门金美辛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也于2021年11月23日在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金融峰会上签署了重庆江北区政府与南洋商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合作协议,南洋商业银行重庆分行落户江北口金融核心区。三年来,成为唯一获准进入重庆的外资银行机构,正式获准筹建。外资银行已经开始从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布局
在监管部门批准汇丰全资控股中国汇丰人寿的5天前,也就是12月25日,中国银保监会也批准德国安联保险集团设立安联(中国)保险控股有限公司,这将成为中国首家外资保险控股公司。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在保险业的开放是领先于金融业的。一方面,入世20年来,中国保险业不断发展壮大,保费收入从2001年的1596亿元增长到2021年11月底的万亿元。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保险市场、人身保险市场和农业保险市场。在2021 《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mainland China有9家保险公司上榜;在2021年全球十大保险公司榜单中,中国平安(601318)保险集团和中国人寿(601628)保险集团位列前十。另一方面,也需要积累外资金融保险机构的监管经验,观察内资机构应对外资竞争的能力。
尽管如此,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成绩也很喜人。截至11月,中国共有238家外资银行机构,银监会已批准20家外资银行将其在中国的分行重组为外资法人银行。其中,12家外资法人银行已完成改制并开业,从事全方位的外汇和人民币业务,包括对中国公民的人民币业务。汇丰银行、渣打银行、东亚银行、花旗银行、恒生银行、日本瑞穗实业银行、日本三菱东京UFJ银行、星展集团和ABN Amro银行。
在其他金融市场,对外资开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跨境理财”是金融开放的一部分,是促进境内外资金双向流动的重要工具之一。003010 2021年10月10日生效。根据广州央行和深圳央行披露的名单,除广州和深圳的13家中资银行和分行外,渣打银行、东亚银行、汇丰银行、恒生银行、南洋商业银行、星展银行等8家外资银行和分行入选试点名单。
越来越多的外资机构获得QFII托管资格。证监会网站显示,此前共有19家QFII托管人,其中6家外资银行获得该托管资格,分别是汇丰中国、
花旗中国、渣打中国、德银中国、星展中国、三菱东京日联银行(中国)。其中法国巴黎银行在2021年8月4日宣布已获得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托管资格。获得此项托管资格后,法国巴黎银行可直接支持境外机构投资者进入中国股票和债券市场、参与全领域的中国资本市场。
券商行业也在对外开放之列。2020年4月1日,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外资持股比例限制正式取消后,各家外资行纷纷通过增持、收购、新设等方式,进一步巩固在中国的业务布局。
除此次法巴银行拟设立证券公司外,2020年9月28日,意大利联合圣保罗银行与青岛国资联手,申请设立青岛意才证券,外资股东持股51%;数日之后的2020年10月10日,渣打银行(香港)递交了申请设立证券公司的材料,并获得了证监会接收。
截至11月底,国内共有9家外资控股券商。分别是:汇丰前海证券、摩根大通证券(中国)、野村东方国际证券、大和证券(中国)、星展证券(中国)、瑞银证券、瑞信方正证券、摩根史丹利华鑫证券、高盛高华证券。
高盛的公开研究报告指出,到2030年,中国可投资资产规模预计将超过70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50万亿元),其中约60%将配置于证券、共同基金(国内称公募基金)和理财产品等非存款产品。高盛正在大力投资,并计划将其在中国的员工数量增加一倍。今年前4个月,该公司在中国内地和香港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招聘热潮,新增员工320人,其中包括约70名交易撮合者。
《华尔街日报》则提到,中国利润丰厚的金融市场在进一步加大对外资银行的开放力度。
开放了金融保险市场,外资机构进来了,我国本土机构虽然面临着不小的压力,但是在某些方面来说,也有利于本土机构的良性竞争和健康成长。
不利影响。外资机构就是来抢生意的,尤其是外资机构在高端金融保险业务、机构业务的处理水平,领先我国金融保险机构一大截,外资到来,对一些实力不够强劲的本土金融保险机构来说无疑是一个灾难,客户流失,生存压力增大,将是我国挺多金融保险机构将要面临的考验。事实上我国金融机构已经感觉到了危机,改革、创新已经逐步推出,毕竟现在来的只是外资的先行部队,市场还没有完全放开,等到完全放开之后再想改变,怕就来不及了。躺着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专业与服务才是生存下去的王道。
有利影响。外资机构来抢生意的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与优秀的服务意识,随之而来的也有一批顶尖的金融保险人才,他们的管理经验,可以极大的促进我国金融保险行业向专业化、合规化的方向发展,对促进我国金融保险业公平竞争,提高金融保险机构服务水平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可以说,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是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在股权、产品、管理和人才等方面开展合作,将国际上成熟的投资理念、经营策略、激励机制和风险体制运用到境内,促使金融保险机构提供差异化、个性化,专业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更为重要的是,外资金融保险机构进入国内市场,极为有利于稳定境内外资外企的投资与长远发展的信心。在中外贸易争端不断之际,中国非但没有收紧开放政策,反而进一步打开大门,将我们一直握在国有资本手中最为重要的金融保险市场向外资、企逐渐开放,让外资、外企看到了我们对外开放的胆略和气度。可以预见,随着更多的外资金融保险机构进入境内,一定会带来更多的其他行业的外来投资。
外资进入,不仅影响了我国本土的金融保险机构,同时也影响到了咱们国内的一些投资者,对于外资机构,我们还是乐于见到的,因为我们老百姓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实惠。
一是产品会更丰富。外资机构带来的产品,丰富了我国目前金融保险超市的货架,大家在以后的投资中,可以选购的投资产品变多了,丰富了大家投资的“菜篮子”,投资者可以主动挑选的产品变多,而不是因为产品少,只能被动的接受。
二是价格会更实惠。国内外金融保险机构之间的竞争,会推出更多有价格优势的理财类、资管类和保险类的金融保险相关产品,投资者可以选择性价比更高的产品来进行投资。
三是服务会升级。内外资金融保险机构之间为了争夺市场份额,服务当然会越来越好,以后说不定大家在购买理财产品或者保险的时候,可以体验到更合意的宾至如归的服务。
谢邀,1.正常个人就有每年5万的额度,借家人的额度,也能有一百万一年人民币的兑换了。。。如果再高又不是有企业的话,就要想办法了。。。但您确实是要兑换吗,人民币就一定贬值吗,川普不同意呢!!!2.汇丰也好,丰汇也好,都受国内同一银行条例监控,只要是国内的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