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与产品研发关系浅议论文
相信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尤其是议论文,议论文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这种类型的作文要怎么写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与产品研发关系浅议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论文关键词: 技术创新 产品创新 产品研发关系
论文摘要: 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产品研发三者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三者既有着较高的趋同性,同时又各自有着各自的特点。简而言之,研发是创新的有力支撑,创新是研发的目标方向。
一、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与产品研发内涵
产品创新是指第一次上市的产品、从未出现过的产品或对现有产品从主要结构、功能、特性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较大改进的产品。产品创新也包括产品外观或内在设计、工艺及理念方面的创新。任何一个企业的生存都依赖于产品,而任何一个企业如果想有更好的发展,则依赖于产品创新,因为产品创新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企业的产品创新,必须紧密围绕着企业产品这个核心要素来进行:产品创新的成功与否最终要通过新产品研发生产来反映,因此,企业必须对现有产品进行分析,对不同的产品施以不同的战略。
产品研发是为了应用新知识、新技术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工作。指利用从研究和实际经验中获得的现有知识和技术,为了生产新的材料、产品和装置等,建立新的工艺、系统和服务以及对已生产和已建立的上述各项进行实质性的改进而进行的工作。
二、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与产品研发特点
从根本上说来,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产品研发的最主要共同之处都是集中围绕一个“新”字,技术创新注重的是从无到有这样一个创造过程,产品研发侧重于利用创新出来的技术,而产品创新界乎于上述二者之间。
1.技术创新特点
技术创新可以说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灵魂,是企业得以立于不败之地的`核心竞争力。其一般包括产品创新、工艺创新、材料创新、管理创新等多个方面。通常说来,技术创新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滞后性
技术创新的来源是技术发明,但往往由于实际技术的可行性问题、原材料、经济效益量化、科学管理评估等原因导致从技术发明出现到技术创新实现还需要一段时间,这就客观上造成了技术创新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滞后性。
(2)周期性
技术创新从本质是来说不是改良,而是革命。根据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这一客观规律,技术没有任何一个具体形式会成为其最终模式。
(3)时效性
技术创新是人类利用自己的智慧与经验,根据已有的技术,并结合当前的客观实际条件去实现的。
2.产品创新特点
产品创新归根结底来说是由许许多多创新活动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个创新网络,这个网络涵盖了产品研究与开发、生产制造、改良优化等一系列过程与环节。产品创新是对该产品从无到有或使其本身达到一个质的变化,是一个对新产品的探索与创造过程。通常来说,产品创新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依赖性
产品创新不仅需要人的智慧,同时也需要相应要求的硬件设备,如资金、设备、场地等,产品创新对企业的技术、经济水平有着较大的依赖性,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产品创新的期望效果、内容等也会不同。
(2)不确定性
创新是一项技术探索活动,在未将创新行为转化为实际产品时,一切都还是未知数,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包括技术的不确定性、创新投入的不确定性、市场的不确定性等等。
(3)循环制约性
创新从实质上说是对现有技术的继承和突破,其创新程度在较大程度上受到企业现有技术水平的制约;但是反过来说,创新行为又会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创新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好坏甚至生死存亡问题。
(4)风险性
产品创新本身就是一个机会与风险并存的活动。创新会受到企业技术条件、经营条件、内外环境、市场需求、相关政策等问题的影响,这些问题都会给企业产品创新带来一定的风险性。创新必须通过技术风险、商业风险、市场风险等关口,才能实现创新收益。
(5)复杂性
产品创新从实质上包含了许多方面的内容,如技术创新、理念创新、外观设计创新、功能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某产品在上述诸多方面只要有一个或多个方面存在创新,便可以说实现了该产品的产品创新。
3.产品研发特点
产品研发是企业产品创新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条件,是指新产品构思、研制、生产和下手的全过程。研发(研究开发)是国际上通用的科学技术术语。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研发是指为增加知识总量(包括人类文化和社会方面的知识)以及运用这些新的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性创造活动。通常说来,研发由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三项活动组成。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
(1)社会需求性
社会需求影响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制约着企业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因为企业的研究开发是满足社会需要、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中介,大多数国家的企业都是对科研机构获得的基础研究的成果进行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活动,并将研究成果最终实现商品化、产业化。
(2)综合性
产品研发是将基础研究成果和应用研究成果与用于生产实践当中,使新的科学技术原理转化为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实用研究,或是对老产品从性能、材料、生产工艺等方面加以改造,实现革新。在产品研发的过程中,需要综合多种技术和工艺,形成新的研发团队去共同完成一项研发任务。
(3)持续性
新产品研发过程是持续的、动态的,因为环境、市场和组织是始终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他们对新产品的影线也是变化的。即使某一特定产品在推出的那一刻甚至于推出以后,仍然在不断发生渐进式的变化。因此组织内对新产品研发共有的一种认识过程需要有一种清晰的看法,而且这至关重要,因为这样就可能迅速的实施开发计划并作出必要的调整。
(4)“性价比”高
产品研发虽然前期投入较高,而且还得有多项技术创新、工艺创新等作为基础和依托,但是由于产品研发的目的性较强,目标较为明确,因此相对而言比较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内开发出成果,而且成功率较高,市场收益率也较高。
三、小结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产品研发
通过技术创新来达到产品创新以占领扩大市场份额并最终获得利益是每个企业的梦想与追求。可并非所有企业都能获得成功。根据美国管理协会对部分企业的调查问卷显示:企业新项目50%以上达不到预期目标,产品研发成功率仅有10%左右:国内企业产品创新成功率也仅在10%以下。影响产品创新的因素很多,但其中技术因素尤为重要,成功的技术创新是产品研发、产品创新得以成功的前提和关键。但技术创新却不是产品创新的唯一因素。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
[2]陶维国,等.研发管理[M].深圳:海天出版社.
[3]刘明珍.产品开发与技术创新[J].企业活力,2003(9):50-51.
关于企业创新管理的论文中国企业在过去10年的发展中,曾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涌现了一批优秀企业。这些企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关键在于管理创新,在战略决策上、在多元化经营模式上、在经营体制和用人机制上、在新产品开发和市场区域拓展诸方面,都结合了企业经营目标,适应市场变化,以管理创新取得市场、品牌、资产的互动效应,保证企业的良性发展。面对新世纪,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不少企业还提出建成世界级企业、冲击世界500强等口号和目标。现在的经营环境、经营模式、竞争方式跟以往10年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必须以新的思维方式思考如何实现新的经营目标。本文认为,资源整合是这些企业目前最重要的管理创新内容和方向。一、资源整合的重要意义企业经济管理就是有效利用资源,“有效”表现在产出的资源大于投入的资源,这是资源的利用效率,“有效”还表现在资源不会枯竭而且能不断增长。现代企业经营资源已不再以“资金、设备、原料”为核心,而是以“人才、品牌、技术”为核心,软资源比硬资源重要,无形资源比有形资源更具价值。资源整合是面对新经济环境的战略调整,是在新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变革措施,是营造新的竞争优势的必经途径。通过资源整合可以创造发展机会,机会牵引人才,人才营造技术和市场优势,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帮助企业扩大顾客群和提高物流速度,从而达到资本、品牌及文化增值的目的。资源整合是管理创新的过程。1、实现创建世界级的中国企业的目标需要资源整合尽管在这样一批优秀企业中,过去的积累已经为它们迈向世界级企业的目标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然而,现有的资源仍是企业的一个薄弱环节,尤其在干部素质、经济实力、核心技术研发能力等方面与发展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通过资源整合,有效利用企业现有的品牌和文化资源、人力资源、研发资源、生产资源和网络资源;通过资源整合,有效利用外部资源。只有内外部资源都有效利用,才能缩短与国际优秀企业之间的差距。2、竞争环境对资源整合的要求中国企业面对的竞争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竞争对手不仅是国内强手,还有更多的世界级强手;竞争的焦点不仅是产品和价格,还在向品牌和服务转移;竞争的区域由局部变为国际化;竞争的方式由规模经济变为速度经济……这些变化是由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和技术发展的数字化引起的。要适应这些变化,企业必须在经营观念、运作机制、技术发展方向、市场营销模式、人才培养和使用诸方面都进行变革创新。如果按照过去的资源配置机制,就不能适应新的竞争环境。要适应新的竞争环境,就要通过资源整合,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二、资源整合的任务要适应新的竞争环境,实现世界级企业目标,企业就必须面临5大资源整合任务:1、品牌资源整合由于历史的原因(组织的变化、产品的拓展和引入CI时的认识水平等),造成今天许多企业的品牌管理混乱,各个产业甚至各个产品都有不同的字体、不同的颜色,不同的使用规范等。企业要稳固在国内的品牌地位,要成长为世界知名品牌,必须进行整合。首先是品牌管理组织的整合。过去企业品牌管理存在多头管理和分散管理,这是造成品牌形象混乱的组织根源。在集团层面应该在品牌管理委员会下设执行机构——品牌管理中心,形成品牌统一管理、分开操作的机制;其次是品牌形象的整合,目前的关键是VI形象的改造和统一规范,不要让“诸侯割据”状态再延续下去;还有公共关系资源的整合,建立各个产业、各个公司可以共享的公共关系资源,避免各自重复投入。品牌资源的浪费是较难评估的,它的浪费比起设备资源的浪费更严重,几百万元的硬资源浪费是很容易察觉和发现的,而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品牌资源浪费很可能不被发现。有的公司一年仅在国内投入广告费用一项就几亿元,每年在品牌资源的投入和管理都花费巨资,如果不进行品牌资源的整合,不在品牌资源管理上进行创新,那么企业就不可能发挥品牌优势,“市场—资产—品牌”就无法继续“良性互动”。2、网络资源整合销售网络对企业的成长功不可没,在以市场为导向的策略中,销售网络不仅起到流通作用,而且起到对研究开发和生产的牵引作用,对品牌成长起到推动作用。国内企业中包括行销非常成功的一些企业,如TCL,销售网络已经暴露出机构重叠、效率下降的端倪,销售网络要在未来竞争中扮演排头兵的重要角色必须深化改革,网络资源整合势在必行。网络资源整合阶段性任务:第一阶段是提高网络资源的内部效率,更好更快地销售自产产品,服务自产产品的用户;第二阶段可以适当引入非自产产品的销售,提高网络的整体效率;第三阶段可以把销售网络改造成开放式的电子商务网络,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解决配送和信用问题,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3、研发资源整合研发资源是国内企业最为短缺的资源,而长期以来,企业往往存在“重市场,轻研发”、“重外延扩张,轻内涵发展”的思想和“名义上重视,实际上不重视”的行为。如何从“大”走向“强”,重塑企业的创新精神将是决定我们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所在。4、生产资源整合纵观这几年大批优秀企业的涌现,他们之所以成功,是由于他们不仅看到销售网络的作用,也认识到生产制造能力的持续提高和成本控制能力的增强所起到的关键作用。为了适应未来竞争的需要,生产资源要从三方面进行整合:一是原材料采购,与原材料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提高讨价能力和保证供货量和供货期。为了避免出现因原材料供应不足而影响生产和销售的情况,企业应设立询价机构,扩大在全球采购的能力;二是生产设备利用,要交流提高生产设备利用效率的经验,避免内部富余生产能力的浪费;三是加强对OEM的管理,无论是接受委托加工还是委托别人加工产品,都要加强质量控制,并设立准许OEM制度,不断提高自身生产制造和利用其他生产厂商的能力。5、人力资源整合人力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上述各项资源的整合最终都取决于人力资源,没有人去做或没有合理组织去做,所有整合都是空话。人力资源整合主要是企业文化、组织结构即用人制度的整合。在企业文化方面,首先要着力培养创新氛围,调动员工的创造活力。企业应倡导一种兼收并蓄的多元文化,既要融合优秀文化,又要强调奋斗精神、融和精神,打破区域界限和裙带关系,防止在集团内部机关化、行政化的倾向以及一种以老乡、亲信为选人、用人标准的不良气氛。其次要解决企业精神和组织行为的矛盾,不能以个人权利、小圈子利益来扩大这种矛盾。在组织结构方面,首先“组织能力是核心竞争力”,企业要面对新的竞争,要取得未来的成功,必须深化企业组织的变革;其次,要结合品牌、网络、研发、生产的整合任务,设计和构筑新的管理架构和制度。我们的企业虽然有一只脚已经跨出国际化的门槛,还有一只脚还停留在传统的门内,这种不协调将影响我们与世界级企业的竞争。新的组织构建必须考虑两个方面:一是提高内部的管理效率与活力,二是提高对外的扩张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在用人制度上,要注意:(1)集团人力资源部的角色问题;(2)人才的标准问题;(3)人才培训问题;(4)人才流动问题;(5)人才考核与奖惩问题。三、资源整合的原则与方向资源整合的原则是:有利于企业经营效率的提高,有利于企业竞争实力的增强,有利于企业可持续的发展和有利于员工福利的提高和个人价值的实现。资源整合必须把握经济发展规律和技术发展方向。一是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把握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机遇,参与世界分工。在研发、生产、销售、采购和管理等方面向国际化的企业看齐,以国际化的策略整合资源。二是适应技术发展的数字化,在新经济浪潮面前不能以老眼光来对待,也不能给新浪潮冲昏了头脑。而要利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并在经营管理工作中应用现代管理手段。这一切都是为了适应新经济的速度要求。以最快速度获得信息、原材料,以最快的速度生产制造产品,以最快的速度服务顾客。还有,就是要适应技术发展的融合趋势。在上述两种趋势的推动下,市场变化速度加快,企业必须在这种变化的环境中准确定位。想冲击世界500强的企业是积极进行技术创新,而不是固步自封安于现状的企业;想成为世界级的企业是大胆应用数字技术于经营管理的企业,而不是拒绝新生事物的企业;想做大做强的企业是敢于发展的企业,它将适时利用品牌、技术、市场的优势,进入Internet时代。企业必须在这种变化的环境中丢弃包袱,集中优势资源,轻装上阵。集团下属的公司、产品、技术,哪些要调整、哪些要补充、哪些要重组,都是整合内部资源要考虑的问题。集团以外的技术、人才、资金的引进,则是整合外部资源要考虑的问题。不管是内部资源还是外部资源的整合、利用,都要符合自己的角色定位,符合企业现实实力和长远发展目标。
当今社会是科技知识快速发展的时代,一个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水平的高低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技术创新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文中论述了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企业提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重要意义的认识,并努力成为创新的主体。
[关键词]自主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
引言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创新,是现代企业进步的原动力,是增强核心竞争能力,获得跨越式发展,实现持续成长的决定性因素。在当今科学技术和经营环境急剧变化的复杂环境之中,企业管理者必须要把握管理创新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不断进行管理创新,把创新渗透于管理整个过程中。要为员工发挥创造性才能搭设舞台,使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创新者。要注重个性 文化 的培养,创造独具特色的经营模式,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具体来说,在信息化、市场化、一体化日益深化的背景下,企业要取得持续发展,必须要在理念、技术、组织及制度上不断创新,运用新的理论指导企业管理,在变化中求生存,在创新中求发展。
1.管理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客观需要
知识经济的到来,不仅改变了经济增长中要素贡献率的结构,而且是科学、技术、知识等无形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也日渐凸现并逐步超强。这一切都清楚地告诉我们,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内容的转变必须要求经济模式也发生相应的转变,而作为实体的企业及其管理也应紧随其变,以适应新的竞争环境的要求,因此管理创新是我国企业的必然趋势。
2.技术阜新是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客观需要
我国自1995年以来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1999年8月20日)明确“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要“全面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企业是现代化社会的细胞,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作为以创利为目的经济组织,具有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利润最大化内在动力;在市场经济及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企业始终面临竞争压力,具有重视技术创新的外在压力;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能够使技术方向和目标的选择中更符合市场能力。总之企业具有直接面向市场,了解市场需求的灵敏机制,有把科技成果化为产品的内在优势,有实现持续的技术创新的基础条件。企业深知必须提高自主开发创新能力,形成此企业必需亦最有条件成为技术创新中的主体。
技术创新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基础。现代企业要想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赢得竞争上的话语权,就必须进行技术创新。企业的技术创新包括技术研发和技术改造,企业可根据自身的技术条件充分开展技术创新活动,通过技术创新取得核心技术优势。在信息时代,企业取胜的关键因素主要取决于企业自身的技术优势,而不一定是资金和资源优势。核心技术优势决定着企业在市场的认知度以及获得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赢得市场的根本途径和有力锐器。因此,现代企业技术创新要有规范有序的内部运行机制和良好的外部环境。就企业自身而言,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稳定的技术支撑体系,形成有自己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能力,有自己核心技术项目,同时对该项目有较强地控制能力。
3.认真学习,提高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的认识
胡锦涛曾多次强调,要坚持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了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坚持把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作为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
面对新形势,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央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方面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促进企业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安全地保障,我国是发展中大国,在涉及国家战略高技术,国家重要产业用经济安全领域和高新技术领域的核心,我们必须自主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是学习不来的,坚持自主创新技术是我国国家安全的战略基石。
事实告诉我们,只有技术独立,才有经济独立,才能政治独立。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应对国际竞争,自主于世界民族之大需要。当今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依靠资源,资本和劳动力为主导的传统发展模式正在转向依靠科技知识和人才这主导的创新发展模式。创新立国已成为各国发展经济,参与国际竞争的大趋势,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产业的竞争力的最大差距是缺乏创新能力。
4.努力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主体
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与管理创新体系对提高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战略意义,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亦是一个坚持费力的过程,决非举手之劳,朝夕之功。建立“创新型”国家更需要长期坚韧不拨,持之以恒。使企业成为技术与管理创新的主体,有许多艰苦工作要做。
贯彻科学发展观 坚持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中央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指标。采取坚决 措施 ,按照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要求,脚踏实地,苦练内功,提高创新能力。
建立学习型组织 为适应知识经济和市场的复杂对变性,必须将企业构造成一个学习型地组织,使企业面对变化的世界才能不断适应、生存和发展。学习不仅是对企业、而且也是对企业里的决策者、管理者和每一个员工,这一点也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和可持续发展对我们的要求。
强化或建设企业技术核心,扎扎实实开展各项工作,结合企业实际,围绕建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确定课题,加大投入(尽快使企业科技开发投入占全年销售总额的2%-5%),实施产学研紧密结合进行开发创新工作。
管理观念实现从利润最大化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方面转变企业是人力资本和物质酱的配置主体,是效率和效益的追求者。传统的企业管理只是为“利润”而管理,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正是他们过早衰亡的原因。企业只有跳出仅为自身谋利的狭隘的单个小系统,而从将环境包括在内的更大系统出发来考虑、构思企业的发展战略,(例如现在国内外有一些企业对竞争中的你死我活或两败俱伤,为了寻求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宽容战略”、“双赢战略”、“利益共享”战略等,都是改变传统的竞争而营造一种合作与和谐的氛围)才有可能是自身的优势和潜能得到充分发展,大大厦降低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形成企业良性循环的可持续性发展。
科技创新,以人为本 人才资源是科技创新的核心和关键。企业要认真做好吸引人才,留信人才和培养人才的工作。
长期以来,由于只重视对物的管理,而忽视人的思想,情感以及对其行为的调整,造成企业管理 方法 僵化,生产效率低下,并使企业处理信息迟钝、决定缓慢,缺乏弹性,从而也就失去了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为了迎接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挑战,获得竞争优势,企业管理必须从以物为中心的“物本”管理转变到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上来,把人视为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源,充分发挥“人”这一生产中最积极、最活跃因素的根本作用,重新认识和确立人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地位,强调职工是企业的主人,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价值和尊严。
企业要真正成为创新的主体,必须艰苦的坚持推进。我们如何从全面和的高度去深刻认识自主创新的重大意义,把自主创新与企业的发展、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兴衰紧密联系起来,齐心协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是我们需要共同努力的事。要居安思危,奋发图强。历史属于未来、刻苦顽强、坚韧不拨、开拓前进的人们。
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其主要功能是保障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用水需求。当今的时代要求水利知识结构上要与时俱进,当前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这对水利管理部门的干部和职工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利部门要做到与时俱进,必须加快我们的知识更新,改进知识结构,强化管理手段,提高管理的技术含量。一、提高水利管理的技术含量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份量似乎越来越小,这种价值取向使得地方政府对农村环境保护没有足够的重视。针对农村污染呈现“面广、点多、污染来源复杂”的特点,水利科技创新可以在改善农村环境方面发挥作用。而对于城市而言,在城市的快速发展过程中,由于部分企业和群众对水资源保护意识淡薄,加上城镇污水管网不完善,再加上生态环境监管不够到位,出现了大量工业废水超标排放和大生活污直排的现象,这就直接导致了部分江河水库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在积极主动争取各级财政对水利管理投入的基础上,抓好安全管理,主要是通过工程管理、技术管理以及信息管理来保证工程安全。抓好法制管理,依据现有的法律、法规和 规章制度 ,坚持依法管理,努力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证各项管理工作有序开展,抓好经营管理,充分利用水利工程和水土资
源及其他优势,下大力气开展多种经营,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水利科技创新可以在多个方面为社会主义的水利建设做出贡献。
二、水利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信息化技术能够提供防汛预案,支持积极支持会商。水利信息化不能对行政领导提供行政决策服务是目前比较普遍的问题。为了满足水利管理部门这方面的需求,需要在信息系统中加入防汛预案,提供洪水的预警。例如当洪水达到一定的预警级别时,这样的系统就能够给出相应的预警方案,根据方案,领导就会在会商中做出相应的调度决策。而在决策之前系统还能对放多少洪量、对下游会有什么影响等进行模拟。这样的系统也能够将水利信息完全掌控。为了让用户更快捷地了解到水利信息情况并作出相应举措,掌上GIS资讯系统是重要的支撑。“掌上GIS资讯系统”可以运行在智能手机之上,智能手机提供无线电话、短信、电话簿等功能,“掌上GIS资讯系统”还能够提供全面的行业资料查阅、电子地图、空间定位、实时信息浏览查询等功能,两者有机结合,基于“掌上GIS资讯系统”提供的及时、充分的水利信息,项目领导、相关负责人可以快速地进行决策。
三、极大RTK技术的应用
RTK(Real-timekinematic)是实时动态测量,对于RTK测量来说,同GPS技术一样仍然是差分解算,但不同的只不过是实时的差分计算。RTK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与计算机的普及,能够使得传统作业模式得到革新,工作效率极大提高。
RTK是一种新的常用的GPS测量方法,以前的静态、快速静态、动态测量都需要事后进行解算才能获得厘米级的精度,而RTK是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测量方法,它采用了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方法,是GPS应用的重大里程碑,它的出现为工程放样、地形测图,各种控制测量带来了新曙光,极大地提高了外业作业效率。
RTK技术相比于GPS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高精度的GPS测量必须采用载波相位观测值,RTK定位技术就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并达到厘米级精度。在RTK作业模式下,基准站通过数据链将其观测值和测站坐标信息一起传送给流动站。流动站不仅通过数据链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还要采集GPS观测数据,并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同时给出厘米级定位结果,历时不足1分钟。
RTK技术如何应用在水利中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在各种控制测量传统的大地测量、工程控制测量采用三角网、导线网方法来施测,不仅费工费时,要求点间通视,而且精度分布不均匀,且在外业不知精度如何,采用常规的GPS静态测量、快速静态、伪动态方法,在外业测设过程中不能实时知道定位精度,如果测设完成后,回到内业处理后发现精度不合要求,还必须返测,而采用RTK来进行控制测量,能够实时知道定位精度,如果点位精度要求满足了,用户就可以停止观测了,而且知道观测质量如何,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作业效率。
RTK技术还可应用到地形测图中。在过去测地形图时一般首先要在测区建立图根控制点,然后在图根控制点上架上全站仪或经纬仪配合小平板测图,现在发展到外业用全站仪和电子手簿配合地物编码,利用大比例尺测图软件来进行测图,甚至于发展到最近的外业电子平板测图等等,都要求在测站上测四周的地貌等碎部点,这些碎部点都与测站通视,而且一般要求至少2~3人操作,需要在拼图时一旦精度不合要求还得到外业去返测,现在采用RTK时,仅需一人背着仪器在要测的地貌碎部点呆上一两秒钟,并同时输入特征编码,通过手簿可以实时知道点位精度,把一个区域测完后回到室内,由专业的软件接口就可以输出所要求的地形图,这样用RTK仅需一人操作,不要求点间通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利用RTK进行水利工程测量不受天气、地形、通视等条件的限制,断面测量操作简单,工作效率比传统方法提高数倍,大大节省人力。
四、结论
水利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是水利工程发挥效益的前提和保障,是水利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提高水利管理的技术含量,利用先进的水利技术是提高水利管理能力的重要保障。
浅谈技术创新管理论文相关 文章 :
1. 浅谈创新管理论文
2. 企业技术创新论文
3. 企业创新管理论文
4. 创新管理论文
5. 浅析工程技术管理论文
6. 浅析企业经营与管理论文
7. 浅谈公司管理论文范文
下面是一些相关的素材资料,您整合一下,理清论文的结构,再加上自己的观点,差不多就可以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竞争对抗:企业创新的新原则许多公司都忽略了卓有成效的竞争对创新的刺激作用,这可能是一大损失——竞争对抗是创新的强力促成因素。如今,如果研发团队还没有引入竞争对抗机制,那么那些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管应该去寻求更多机会组建团队、赞赏不同团队提出的不同工作方式间的差异区别,并进行市场测试。通常,竞争对抗可能意味着完全彻底的较量。在这种比赛中,两个人或两个团队针锋相对,其中一个人或一个团队会胜出,而代价是另一方的失败。但是在文艺复兴时期,竞争对抗则有第二种含义,我们称之为“帕拉贡”。它指的是将两位艺术家或其作品,并排放在一起,进行评价、比较和鉴赏,并不会褒奖一方而贬低另一方。实际上,有时也会委托多位艺术家,同时实施相类似的项目,每一方都利用自己独特的才华,来表现一个主题。“帕拉贡”哲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相信这种直接比较将激发艺术家提高各自的技艺。不过目前,鲜有企业在自己的研发实验室中利用类似“帕拉贡”的方法。当然,也有些企业举行创新竞赛,比如塔塔集团最近的Innovista挑战,该活动在公司中产生了1700个新创意。但是,这些一次性的竞赛并不能真正复制文艺复兴时期那种充满创造力、极富成果的艺术竞争对抗。此外,有关创新的商业文献中一般也不鼓励竞争。管理专家们更愿意谈论研发中心内部的合作与协作,而不是竞争和对抗。但实施现代版“帕拉贡”的最佳方法则是让两个或多个团队同时开展相同的项目,这种竞争对抗未必一定就排除协作。我们相信,研发管理人员将能够使二者在更深层次相互结合,它应该成为更多企业日常研发流程的一部分。这似乎代价高昂,但安排多个团队处理相同的问题,如果能够产生更好的解决方案,广泛但有节制地利用竞争,并不一定就是低效果或低效率的。对于有兴趣利用“帕拉贡”威力的高管,应该遵循三条原则:组建团队。竞争的团队应该来自于不同的部门,包括多种专家,采用明显不同的方法处理相同的问题。毕竟,经常会有多种方法可以用来解决研发难题(有时还是出自不同的学科),如果不进行试验,我们常常无法知道哪种方法最佳。此外,各团队都有自己的偏好和在范围较窄领域内的专长,这使得明确地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变得更为重要。欣赏差异。在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作品被并排摆放,使观赏者能够进行比较和欣赏,其他艺术家可以从中借鉴。采用同样的办法,我们可以将各个团队开发的各种不同的解决方案放在一起,比较它们之间的优缺点。在许多情况下,一方可以吸收来自于另一方的思想理念。或者可以将最终被淘汰的解决方案送回实验室,沿着新的方向再次进行开发。进行“市场测试”。复制“帕拉贡”实践的另一种方法是把产品设计提供给内部评判团或一组客户,让他们对不同的解决方案进行比较权衡。就像文艺复兴时期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的追随者一样,在有些情况下,我们可能会发现,能赢得客户欢心的产品不只一种。无论采用何种评判机制,我们有理由相信,让两支或更多的团队同时攻关某一特定项目,能够产生更强的激励作用,从而提高创新水平。只要对这种竞争对抗精神进行有效的管理,让研发团队知道其方案最终会与其他的方案一较短长,他们将会更加努力地工作。同时,我们对于竞争对抗带来的挑战应持现实主义的态度。即使在文艺复兴时期,某些竞争对手也会失控,有时甚至会导致决斗、监禁和谋杀。管理不佳的竞争对抗可能会发展成研发管理人员千方百计避免的破坏性竞争,会抑制思想交流,并妨碍协作。只有强有力的管理应该能够确保竞争不会导致苦果,加剧不和。最为重要的是,企业在实施“帕拉贡”时,必须辅以广泛而深入的通过合作共同取得成就的企业文化,利用富有成效的竞争对抗所产生的创新活力,使企业产生更多更具价值的创新成果。宝洁和IBM的开放式创新企业的上下游客户、消费者、甚至是不相关的外部力量都可能成为智慧的支持,成为企业创新的源泉。从传统的“封闭式创新”转向互联网时代的“开放式创新”,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在寻找新的发展模式。本期所关注的两个案例,无论是宝洁通过“C+D”(联发)模式在网上公布创新需求清单,还是IBM通过“InnovationJam”(即兴创新大讨论)筛选新商业计划,都表明了他们是“开放式创新”的抢先获利者。两巨头的这一创新实践,无疑对国内企业界具有较大的借鉴价值。通过“C+D”(联发)模式在网上公布创新需求清单,宝洁从研发向“联发”演进宝洁,推倒实验室的围墙唇彩看似简单,但如何能让唇彩持久闪亮?却是个困扰了宝洁许久的问题。至今,宝洁依然没有能找到解决的办法。于是,宝洁向外界发出了求助信息:现今的唇彩一般一次只能持续1~2个小时的闪亮,若要实现4小时以上的闪亮,需要某种新的材料或工艺。而新型材料或技术应能够满足以下标准:长时间持久闪亮(光亮保持力);不影响感觉(感觉、水分、涂抹能力);便于涂抹。在宝洁“联系+发展”(Connect + Develop,以下简称C+D)的中文网站上,类似的求助信息已有上百条。“现在,宝洁50%以上的创新都来自于外部力量”,宝洁大中华区“联系与发展”部门经理金浩芳博士说,宝洁将这种方式称为“开放式创新”,而C+D网站就是其中的一个实现路径,这一网站的中文版已于2009年3月26日正式开通。事实上,对于宝洁来说,从传统意义上的产品“研发”走向借助外部力量的“联发”,正是刚刚卸任的宝洁CEO雷富礼试图打破企业围墙的一大尝试,而宝洁也希望能借助互联网凝聚社会的智慧,通过“开放式创新”来打破大公司的创新困境。从“研发”转向“联发”1997年,金浩芳加入宝洁。之后的两年,她在亲身体验宝洁研发实力的同时,也隐隐感觉到:公司在创新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为内部有大量的研发成果还没有转化为上市产品,许多专利尚有待充分利用,研发潜力也没有被充分发掘出来。就在这一期间,哈佛商学院教授克莱曼克里斯坦森的著作《创新者的困境》出版。克里斯坦森认为,越是成熟的大企业,越容易被新进入市场的小企业逼上绝路,并最终陷入困境。这一观点令金浩芳产生了些许担忧,许多宝洁员工也与金浩芳有着同样感受,但是却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直到2000年,雷富礼被任命为宝洁公司新的CEO,而此时的宝洁正深陷困境。雷富礼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大刀阔斧地整顿宝洁的研发部门。摆在雷富礼面前的是一道难题:要么重整研发部门,让宝洁拥有旺盛的创造力;要么削减研发成本。在公司的其他高管看来,这是一个二选一的问题。但雷富礼却认为,可以做到二者兼而有之。于是,他提出了“开放式创新”的概念,将宝洁的心脏——研发(Research&Develop)改名为联发 (Connect Develop),即打开公司围墙,联合外部松散的非宝洁员工组成群体智慧,按照消费者的需求进行有目的的创新,然后再通过技术信息平台,让各项创新提案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最优的配置。在雷富礼眼中,宝洁公司不只是拥有9000多名研发人员,他把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大约180万名研发人员也看做自己的员工,如此一来,宝洁就拥有了万名研发人员。“企业外部也许恰好有人知道如何解决你的企业所面临的特殊问题,或者能够比你更好地把握现在你面临的机遇。你必须找到他们,找到一种和他们合作的机会。”雷富礼说。当时,他制定的目标是到2010年引入50%以上的外部创新,但是在2006年时,就已经实现了既定目标;并且,“由于从外部引入了更多的高端产品和技术思想,宝洁公司的研发成功率提高了85%。”金浩芳说。搭建创新资产集市在“C+D”理念下,宝洁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将自己的需求告知散布在世界各地的研发人员?起初,宝洁找到一家类似于创意集市的网站,在上面发布寻找解决办法的信息,之后就可以得到回应。虽然这已经令宝洁获得了许多外部的创新方案,但宝洁同时也发现:这种方法存在一些缺陷。由于只是宝洁单项的、订单式的沟通,外部潜在的合作伙伴如果想跟拥有庞大组织结构的宝洁沟通,通路并不顺畅。例如,外部的研发人员如果拥有一项美白面膜的专利配方,既想让这款面膜投入市场,但又苦于没有资金,并且不愿花太多精力在经营品牌或生意上,那他应该怎么办呢?他又如何跟宝洁沟通呢?为此,宝洁在2007年自己建立了“C+D”英文网站,这实际上相当于宝洁的创新资产集市。在这里,你可以浏览宝洁的需求及创新成果。若手上的创新成果刚好符合宝洁的需求,便可以根据提示提交方案,并在8周内获得回复。在未收到回复前,你可以随时登陆系统查询方案审核情况。这种模式推出后,得到了积极响应,网站在上线后一年半,就收到了来自全球各地的3700多个创新方案。然而,这些方案大多来自英语国家。这时,宝洁又发现,语言成为很多创新资产所有者参与“C+D”的障碍。于是,在2009年3月26日,“C+D”中文网站正式启动。“3个月后,注册访问量已经超过2万,有效的创新方案达到了129个,其中不乏有望与宝洁达成合作的创新方案。”金浩芳说,她觉得自己的部门就像一个“创新猎头”团队,每一天,都会对创新方案进行筛选,并在承诺的时间内回复。而对那些满足要求的创新方案,再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审核,并在遴选通过后与提交者确定合作细节。中科院昆明动植物所的刘存宝,就是宝洁这一创新活动的参与者之一。如今,他已养成经常上“C+D”网站的习惯,“看看宝洁又有什么最新需求,有了这个网站,庞大的宝洁变得不再遥不可及,随时随地都可以向宝洁展示自己的才华。”刘存宝表示,他的团队通过仿生学的创新,从两栖类动物中分离了100个以上生物多肽,并证实这些生物多肽是再好不过的具有抗微生物和抗氧化功能的天然材料,从而获得了宝洁2009年微生物技术创新大赛的金奖。金浩芳用了一组数字来描述“开放式创新”给宝洁带来的利益:从2004年到2008年,公司的研发投入不断增加,而这些投入占销售额比例反而从降低到。除了征求创新方案外,宝洁也会在这个网站上出售自己的专利,这同样也是雷富礼的创意。雷富礼在上世纪90年代末宝洁的一次内部调查中发现,公司投入了15亿美元研发资金,研制出了约万项专利,但其中只有10%用在了企业的产品上。于是,雷富礼决定把那些宝洁用不到的好点子放到“创意集市”,让它们在合适的地方实现价值,同时也能为宝洁带来可见的获利。“如果你正在寻找获得许可使用宝洁的商标、技术等其他创新资产的机会,登录这个网站,很可能就会找到和宝洁合作的商机,将共同的生意做到世界各地。”金浩芳说。“C+D”模式下的全球协作金浩芳还通过一个故事更形象地讲述了宝洁的开放式创新。2005年,远在美国的宝洁研发人员正在为纺必适(宝洁旗下品牌)品牌下的一款新产品的设计开动脑筋。由于重视环保,研发人员不打算选用传统的塑料作为容器材料,而是倾向于使用竹木等自然材质。但是,竹制品的研发和生产制造并不是宝洁的强项。本着“C+D”的理念,宝洁开始到处寻觅竹木加工的解决方案和制造商,但这一过程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很关键的原因有三,一是竹制产品含水率问题较难解决,易受原材料及加工存储环境的影响等;二是竹材料纯天然,纹理各异,外加手工制造,产品精度很难控制;三是宝洁对器具误差的要求是毫米,比普通一张纸的厚度还薄。并且,宝洁要求的量往往是几百万件,这种大规模生产对于往往是小作坊式手工制造的竹制品企业来说是很大的挑战。寻觅两年,宝洁始终没有找到能解决上述问题的合作伙伴。很快,这一问题上升到需要全球协作的高度。2007年4月,宝洁广州办公室的一位员工通过阿里巴巴找到了远在浙江仙居县的味老大。不过,在中国竹制工艺品行业,产品精度的误差平均是3毫米左右。味老大的几万件批量的出厂标准是误差1到2毫米,这已经非常难得。但是,宝洁的要求是毫米以下,显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最终,在宝洁与味老大的多次磨合后,味老大的工艺达到了宝洁的要求。这显然是一个双赢的局面。现在,许多这样的故事正在宝洁上演。通过“InnovationJam”(即兴创新大讨论)筛选可执行的新商业计划IBM,开个创新Party当IBM公司宣布他们的知识产权为公司创造了10亿美元的许可证收入后,拥有万项专利的宝洁公司也不禁眼睛一亮。据说,宝洁前CEO雷富礼关于“联发”的构想,就是直接来自于IBM的启发。其实IBM不仅将自己的专利授权给合作伙伴和客户,也从外部获得了新的知识和智慧。据IBM全球企业咨询部运营战略首席顾问白立新介绍,IBM采用的方式是两年一次的InnovationJam(即兴创新大讨论)。在头三天的时间里,针对设定好的议题展开在线头脑风暴讨论会。这些创意点子,在网络上,如接龙般不断被讨论、延伸,完全不需要休息时间,因为当美国进入黑夜时,亚洲已经准备迎接白天。白立新说,在2008年10月份的InnovationJam上,有万名IBM员工参加,还有5000名特别邀请的客户和员工家属参加,以共同寻求新的创意和解决方案。白立新认为,这时的效率和产出是最高的,由于员工家属以及合作伙伴来自于不同的领域,更容易产生各种设想,从而在相互碰撞中激起脑海的创造性风暴。比如对于交通,IBM的业务合作伙伴北京富通提出的一个点子是:将全球物理定位系统安装在汽车和手机上,由此可以远程遥控引导对路线不熟悉的人轻松地达到目的地。而神州数码则认为,当交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时候,应该开发自动驾驶技术,就像飞机一样,能在高空进行无人驾驶巡航……可以想象,5万人的在线讨论,这将是一个何等“混乱”的状态。白立新表示,创意风暴虽然是“无序”的,但同样也需要有纪律的程序。于是,IBM设置了比较严谨的管理机制。IBM大中华区首席技术总裁叶天正曾在“Jam坛子”的卷首中写道:有必要强调一下InnovationJam和普通博客、BBS之间的区别。“InnovationJam讨论和探究如何将IBM的新技术、工具和行业预见能力(许多是首次公开发布)与当今社会的前沿洞察和研究相结合,来创造新的市场机会和商业合作契机。因此,Jam内讨论的观点必须和设定的话题有关,而且是没有实现的,必须是具体的、非感性的。”同时,这三天中,每天IBM全球总部都会挑出几个最好的点子,放在醒目的位置,鼓励大家再继续延伸。而每项重大主题的讨论区,都会请副总裁以上级别的高管担当主持人,负责让讨论不发散,并随时抛出新话题,引导大家谈得更深。白立新说,对于英文不太流利的参与者,也没有任何障碍。因为专门有一组人,负责浏览英文之外的语言,当他们看到用当地语言发表的不错意见时,就会翻译成英文,附在原发言的下方。前三天,活动结束后,IBM的专家小组会接手讨论结果,从中挑选出那些讨论数最多的创新方案,把一些已经被商业化,或离现有技术太远的想法都剔除掉。然而进入InnovationJam的第二阶段,这次的讨论更聚焦于可行性分析。最后,从中选出10个最优想法,IBM则投资1亿美元支撑这10个想法的执行,而这10个想法也正是IBM未来要发展的10项新商业计划,比如智能医疗支付系统、智能基础设施网络、整合 大众交通(行情 股吧)信息系统、数字化的我、3D互联网等,其中有的计划已经融入到IBM目前大力提倡的战略理念——“智慧的地球”中了。我国企业管理创新案例及其评述摘要
业创新是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的根本途径,管理创新是企业创新的重要内容。正确处理管理创新与管理规范的关系,积极进行企业制度创新,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组织柔性及组织扁平化等措施,对于促进企业管理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创新; 企业管理; 管理规范; 对策企业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更加艰难。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最迫切、最根本的途径便是搞好企业创新,以适应环境变化,抓住发展机遇。一、企业管理创新的主要内容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司制的企业管理,是以法律规范和政府政策为准绳,以服务于顾客的社会目标和利润目标为导向,通过对企业内运行稳定和谐的一致性和对外部市场持续不断的适应性来承担有限的责任和创新管理。管理创新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它不仅体现在更新岗位设计和工作流程,更体现在对经营观念、经营战略、组织结构、组织行为、管理规范、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及至在公司文化整合上进行系统性的调整。结合我国企业实际情况,企业管理创新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第一,经营思想和管理理念的创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必须面向市场,积极参与竞争,竞争的核心是争取消费者,必须集中精力研究消费者,而不是研究竞争对手。企业的高层次竞争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中最重要的是信誉,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领导人的文化,其实现则有赖于符合全体员工的共同愿望。从粗放式经营到精细化管理;从家长专断型和随意管理到建立基于广泛咨询的科学决策和授权、分权管理;从职工的形式化约束到建立互动式自我教育与激励型行为规范,都是对已有的管理思想和理念的超越和创新。第二,经营战略和战略管理的建立和创新。战略是企业发展的方向性问题,是企业面对竞争和适应环境变化,参与国际竞争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凝聚员工的动力,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战略管理的核心问题是经营方向的定位。企业战略的制定者应具备X.-J-环境变化和内部条件的敏感把握力,采取战略分析、选择和实施的步骤,对投资收益、风险和利益相关者反应及可行性作出评价,确定并建立企业核心能力,并能领导、组织管理好战略变革的过程。第三,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的创新。企业必须结合自身条件建立适合自身的管理体制,设置部门机构,做到集权与分权的有机结合,根据发展战略的需要设置简单型结构,职能型结构、事业部制或母子公司管理体制。在管理结构设置中应减少层级,根据条件实行扁平化结构,加快信息传递,x,-J-市场变化做出迅速决策。注重团队建设,增加组织的柔性。第四,管理规范和业务流程的创新。企业应根据经营战略,在管理规范化基础上不断进行补充和更新。第五,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的创新。近年来,物料资源规划(MRP),制造资源规划(御R一Ⅱ),企业资源规划(ERP)、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蹦s),计算机辅助技术CAD、CAM,还有不断消除浪费的精细生产(kan Production)、集开发、生产和实物分销于一体的适时生产(JrI’),供应链管理中的快速反应和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等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我国一些企业结合实际创造了一些新的管理技术,管理方法,如邯钢的“倒逼成本法”,亚星集团的财务管理和比价采购法等。创新有不同层次,高层次创新是独创,是前无古人的事业,大多数企业并没有此种创新力;低层次创新是模仿,大多数企业都可以做到。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成为学习型组织,努力学习其他企业的管理长处,实现相对于企业自身的创新。二、管理创新与管理规范的关系管理规范化亦称管理正规化,是能使企业建立起实施整套规则的管理结构和使决策能被授权并合理地实现预期结果的工作体制。现代企业为了提高对外部市场的适应性和企业内部的一致性,普遍以书面化的公司经营理念、经营目标、公司政策、部门设置、岗位设置、岗位职责、任务标准、行为准则、工作流程、奖惩措施等为基础,从技术到管理,从生产到经营,从激励到制约的各个方面都切合实际地做出定性和定量的标准,建立起明确的规则、程序和制度,并充分利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把各项专业职能和相应的管理工作贯穿起来。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现代企业也需要这些具有内部法律性质的,由正式的规则和程序组成的管理方法。它区别于粗放式经营和随意性管理。管理规范化有利于实行授权管理、例外管理,使企业高层领导从日常事务中摆脱出来,致力于公司战略发展。对于企业内部部门之间和部门内部,管理规范化能保证权责分明,协调一致,减少扯皮现象和重复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管理规范化过程,有利于培养员工的时间意识、标准意识、程序意识,有利于规范民主管理,增强企业的凝聚力。管理规范化或正规化是管理科学化、有序化的必然要求。管理创新是企业创新的重要内容和组织保证。管理规范化与管理创新既有对立性,又有统一性。管理规范与管理创新存在对立性的原因是创新精神与管理组织习惯于追求理性,规范统一,明确清晰的做法格格不入。从其统一性来看,第一,管理规范化与管理创新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服务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成长;第二,管理创新是在管理规范化基础上的创新。没有规范化的管理既不能保证创新活动的顺利实施,也不能保证创新成果有效利用。企业应首先致力于管理活动的规范化、正规化,为管理创新创造条件;第三,企业的管理规范化活动应不断吸纳管理创新的成果,把创新成果规范化、系统化,成为新的管理规范。因此,管理规范也是建立在管理创新基础上的。管理规范与管理创新的相互支持使得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现代企业实现管理创新的重要前提是最大限度地消除管理规范与管理创新的对立性,发扬其统一性,寻求二者的有机融合。简单说来,1、不同类型的企业对管理规范和管理创新应有所侧重。环境越是不稳定,企业越需要创新解决新出现的问题。环境较为简单、稳定的企业,企业对环境的预测和适应比较容易,因而,在管理规范与管理创新的抉择上应侧重管理规范。2、企业在不同时期对管理规范与管理创新应有所侧重,企业在规模较小时,由于管理层次较少,部门职责有所交叉,此种组织结构有利于创新,但往往管理规范工作不够,此时管理的侧重点应放在规范上。当企业规模不断壮大,企业管理规范工作水平不断提高,但大企业的臃肿、低效的缺陷开始显现,此时,管理的侧重点应放在创新,使原有的管理规范工作再上一个台阶。在同类规模企业中,企业也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或侧重于管理创新,或侧重于管理规范。目前,对大中型国有企业而言,企业管理规范工作做得较好,但管理创新工作做得不够,更应侧重于管理创新工作。x.-]-于民营企业和乡镇企业而言,因为发展历史较短,虽然企业充满创新活力,但由于管理基础工作一般较差,所以更应注重管理规范工作。3、在企业组织设计时,要努力满足管理创新与规范的双重需要。三、促进企业管理创新的对策企业管理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做好管理规范工作只是其中一环,具体而言,至少应作好以下工作:1、积极进行企业制度创新,推进产权主体多元化,分散化。“产权明晰”不是现代企业制度的特点,因为原始企业制度和近代企业制度中的“产权”也是非常明晰的。从产权结构看,现代企业制度的特点是产权主体多元化、分散化。多元化、分散化的产权结构能形成股东间权力的制衡,使更多的产权主体能有所作为。2、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法人治理结构是指在公司法人中联结并规范所有者(股东),支配者(董事,经理),监督者(监事)等相互权力和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法人治理结构能否完善的关键在于产权结构是否合理。在此前提下根据我国公司运行的实际情况,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A、在董事会中设独立董事,以进一步保证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B、董事长和总经理避免一人兼任,经理层的高管人员不宜过多地进入董事会,以形成权利制衡,实现决策和执行的分开,弱化内部人控制的力度;C、加大监事会的监督力度,避免出现监事会的虚设。3、增强组织结构的柔性。从组织结构的规范化程度,以及对职工的控制程度等方面来划分,企业的组织结构可以区分为刚性结构及柔性结构两种基本类型。柔性结构,又称有机性结构。它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基本特征是:它虽也有正式的组织结构,但其领导、指挥关系不太明确,且常有变动;各部门间和岗位间的任务、职责分工比较笼统,常需要通过横向协调而加以明确和调整;规范化的规章和程序比较少;决策权比较分散于下层;组织内部主要靠横向沟通,通过各部门间的联系和协调,及时地调整各自的任务、责权分工和工作程序;柔性较强的组织形式是产品事业部制和矩阵结构。这种组织结构在环境简单而稳定的条件下,会显示出其工作效率不高的缺陷,但在环境复杂多变的条件下则显示出良好的适应性,可以及时地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作出灵活而有效的反应,有利于管理创新。4、组织尽可能扁平化。在组织设计中根据管理层次的多少和管理幅度的宽窄,可有两种类型供选择:一是高层结构形式,二是扁平结构形式。扁平结构由于管理层次相对较少,所以同高层结构相比有如下特点:信息传递速度快,节约管理费用,上下级沟通好,易于结成团队。一般而言,由于扁平组织结构中的主管人员面对的管理对象数量大,工作负担重,因而更乐于让下属有更大的职权,分权管理是一大特征。当然扁平组织x,-J-上级管理者和下属的素质要求更高。当组织扁平化后,团队和小组的建设使组织内部原有的界限时常被打破,因而更有利于管理创新。5、化大为小。企业集团和大企业具有规模经济优势,但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大企业的弊端日益显现。由于企业规模的扩大,管理层次的增加,使一些大企业的效率正向官僚式的低效率接近,从而导致决策缓慢,企业创新不足,难以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做出敏锐的反应。“化大为小”就是把公司分解为小公司或模拟小公司,使公司内部充满创新活力。采用x,-j-组织进行细分、鼓励小单位担负职责的组织结构虽然非常有效,但也存在组织分裂的危险。如果没有一定的约束机制,公司会分裂为许多小单位,从而失去信息共享或利用公司规模和范围效应的能力。因此,应十分注重信息共享机制,虽然部分是出于控制的目的,但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各单位之间的交流和知识共享。这种机制不仅为员工提供了良好的信息来源,而且x,l-于加强公司文化也十5-J"重要。6、注重团队建设。团队是由一小群技能互补的成员组成的人群结构,团队的成员致力于共同的宗旨、绩效目标,并且共同承担职责。有效运作的团队有以下特点:一是目标明确,有团结合作的文化气氛;二是跨职能性,人员组成及担负的职责跨越单个职能部门,组织界限模糊;三是具有学习功能。这些特点都有利于管理创新工作的开展,大多数创新者都依靠小团队开展创新。7、管理创新在企业内部应有所分工。首先,应把创新工作和规范化作业尽可能分开。有些部门如规划部f-j、营销部门、技术部门等创新工作可能多些,有些部门如生产作业部门、财务部门等规范化工作可能多些。当然,在每个部门内部也都有规范化工作和创新任务。因为现行运行方式与创新工作有冲突,当涉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冲突时,企业正常反应是将资源向现有工作倾斜。因此,创新事业在结构上,责权关系上都应与现有工作发生尽可能少的联系。其次,某些创新工作必须直接向高层负责,不纳入正常组织体系中。这不仅因为创新关系企业未来意义重大,还因为新事业与现有事业比较,其影响力和地位暂时处于劣势,低层管理者无法给予应有关照,高层管理者不但可以给予充分关照而且可以根据创新成果而非暂时收益给予创新者不同于现行政策的激励。8、探索实施股票期权,完善薪给报酬制度。管理创新的收益具有长期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已有的报酬体系不足以激励和约束管理人员的经营行为。采用持股和股票期权制度是西方大公司广泛采用并证明是十分有效的,我们可借鉴采用。对于上市公司,因我国还没有全国性的规范管理人员持股的法律法规,暂时也没有关于经理人员持股的规则。但有些上市公司已做了有益的尝试。对于非上市公司,经营者期权的执行价格可参照每元注册资本净资产和净资产收益率折算。转让难度较大的,由国有股东或法人股东按行使期权时每元注册资本净资产和净资产收益率折价回购,从而解决期权持有者的变现问题。
114 浏览 3 回答
109 浏览 2 回答
291 浏览 3 回答
249 浏览 3 回答
312 浏览 5 回答
135 浏览 3 回答
293 浏览 3 回答
111 浏览 3 回答
271 浏览 5 回答
145 浏览 3 回答
86 浏览 3 回答
303 浏览 3 回答
234 浏览 3 回答
201 浏览 3 回答
208 浏览 4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