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指南杂志因为杂志社已经倒闭了,所以停刊了,就因为那场大雨让杂志社所有印刷好的杂志全部毁坏。损失太严重。不的不关门。
身体是心灵的一面镜子。心灵是源头,身体是河流。身体的疾病,很多时候是心灵的显化。 爸爸晚年罹患重病,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并不意外。 退休后的生活一波十折,他亲手毁掉了自己的幸福,毁掉健康是顺带的。 人类的良知是内在的天平。我们的潜意识清楚自己所有的起心动念、言行举止,如果我们做了一些不好的事情,即使无人揭发,风平浪静,但内心会不时地波涛汹涌,自我谴责。 最难原谅自己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 严厉的内在法官会使我们寝食难安,陷入愧疚,不自觉地自我惩罚。即使原本好好的生活,我们也会无意识地破坏。 在潜意识中,只有我们自己过得不好,或者身体、事业、财务、亲情、爱情出现重大危机,内心的自我惩罚才会消停,心灵的天平才会趋于平衡。 身体的疾病,90%源于潜意识中的负面情绪。 可惜,甚少有人了解这一点。有一个女人在心理学课堂上悲泣,说自己被老公抛弃,日子过得很不好。老师说了一句话,她破涕为笑。 老师说:“那不是你一直想要的吗?” 她沉默少许,哈哈大笑——“是啊,我年轻时候就看不起老公,早就想抛弃他了。只是现在人到中年,他在外面有了女人,主动要求离开,让我不忿。凭什么是他抛弃我?他有什么资格?我之所以到处诉苦,只是为了搏得同情,争取更多的财产。其实我心里高兴得很!” 这就是人生的终极秘密。 当下所有的现状,健康、财富、权势、人际交往、亲密关系、亲子关系……都是心灵的真实呈现。 我们曾经升起一个念头,此后却假装把它忘记了。而这个念头在心中播下种子,开花,结果。最后,我们又拒绝承认。 人类小我的游戏大多是抵制、否认;攻击、防御。都是向外寻找答案,拒绝承担生命的责任。美国心理学杂志有一篇文章,认为到医院看门诊的病人,有70%需要看的是心理医生。这一观点,在医学界获得了共识。 大量的医学案例表明,很多人的身体无法检测出疾病症状,但身体清晰地感受到疼痛或其它不适,在服用大量的药物及各种治疗无效之后,转而求诊于精神科或心理科,获得了痊愈。 身体是心灵的一面镜子。心灵是源头,身体是河流。身体上的疾病,很多时候是心灵的疾病在身体上的显化。 很多人为求长寿,精细饮食、保健疗养、求神拜佛,其实只是舍本逐末。 身体只是一具可朽之物,再保养也只能光鲜几十年。再好看的苹果放三个月,都会变成一滩污水,招惹蝇虫。 人类的身体再保养,保质期也最多100年,时间的虱子终究会爬满这张曾经华丽的地毯。 岂能将心灵的平安喜乐构筑于身体这具可朽之物?何不放弃外在,转而内求? 身体是心灵的信差,它只是如实地反映心灵的现状。只有一颗平安喜乐的心,才能带来身体的洁净安康。 心灵是因,身体是果。 红尘中人,颠倒了因果。
时代的冲击,随着新闻媒体的发展,纸质的报刊已不再流行
生命指南杂志停刊是因为没有销量。《生命指南》杂志创办于1988,现被国家图书馆馆藏等机构收录,健康指南杂志社主要收录方向:健康大讲堂、疾病防治、益寿抗衰老、自我保健、饮食营养、康博士信箱,CN刊号。所以,生命指南杂志停刊是因为没有销量。
239 浏览 4 回答
163 浏览 3 回答
92 浏览 3 回答
293 浏览 6 回答
287 浏览 2 回答
238 浏览 4 回答
223 浏览 4 回答
222 浏览 2 回答
256 浏览 3 回答
178 浏览 12 回答
331 浏览 2 回答
94 浏览 6 回答
294 浏览 3 回答
309 浏览 3 回答
106 浏览 3 回答
97 浏览 5 回答
216 浏览 7 回答
261 浏览 4 回答
315 浏览 7 回答
326 浏览 2 回答
354 浏览 7 回答
158 浏览 9 回答
211 浏览 3 回答
124 浏览 5 回答
160 浏览 5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