羧酸的酸性大于苯酚,大于醇,这个是一般规律。同样的羧酸,含有的吸电子基越多,吸电子能力越强,羧酸根负离子的负电荷就能得到很好的分散,酸性越强,所以有上面的顺序。对位硝基有吸电子共轭和吸电子诱导效应,间位的硝基只有吸电子诱导效应,没有吸电子共轭效应。
1、COO-的吸质子能力不如ph-O-强 因为苯酚中,酚羟基的氧原子可以与苯环形成p-π共轭,相当于增加了电子云密度 而COO-的羰基上的氧吸电子,会减弱羟基氧的电子云密度 电子云密度越高,氢离子(质子)越难电离 2、你是说酚羟基不和羧基反应生成内酯?很简单,它们距离太长,没法形成键,即便能形成也会因为环太小而导致不稳定 3、苯甲酸>碳酸>苯酚 原因请见1中关于羧基与酚羟基酸性解析
84 浏览 7 回答
224 浏览 2 回答
314 浏览 5 回答
301 浏览 5 回答
322 浏览 2 回答
163 浏览 5 回答
214 浏览 2 回答
156 浏览 2 回答
314 浏览 6 回答
320 浏览 5 回答
315 浏览 3 回答
137 浏览 2 回答
150 浏览 5 回答
110 浏览 5 回答
181 浏览 4 回答
105 浏览 3 回答
183 浏览 4 回答
208 浏览 4 回答
91 浏览 3 回答
137 浏览 3 回答
80 浏览 3 回答
171 浏览 4 回答
274 浏览 2 回答
347 浏览 2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