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手段,教育发展是一国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决定因素。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教育发展的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教育发展的论文篇1 浅谈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 教育的社会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对重智育、轻德育、 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问题的严重后果缺乏深刻的认识,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尚未将“全面 发展”真正到位,教育教学模式依旧在较大程度上沿袭传统的方式。尽管有一些教改实验,但对整体的教学方式的冲击和震荡仍然微乎其微,我们依然可以看到陈旧的传统教育的种种表现: 1.重课堂教学,轻课外活动。有相当多的学校把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看成了唯一的形式。学生整天围着老师转,围着课本转、围着教室转、围着作业转。 2.重教师的教,轻学生的学。教学本应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而当前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教师只管自己的教,不问学生的学。教师几乎把所有的的教学时间都用来考虑如何备课、写教案、讲课、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 考试和阅卷等。至于学生改进学习方法等,则很少顾及。 3.重传授知识,轻能力培养。向学生传授知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可有的老师把传授知识当作唯一的任务,由此而产生僵硬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把学生当作口袋,硬灌硬塞。诸如“题海战术”、频繁的考试、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等都属于此。 4.重统一要求,轻因材施教。由于人的秉赋、爱好、性格以及环境条件等等的不同,有些人往往只在某一方面有才华,而其他方面则一般,甚至有缺陷,对这些人,有些教师只用一个腔调,一个尺码去要求学生,如有悖老师观点、要求的则斥之为“庸才”、“歪才”,甚至被打入“冷宫”,视为“废才”,这样使一些有特长的学生埋没了“才干”。 凡此种种,都与素质教育的内涵相违背,对此,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转变和落实. 一、首先将教育观念的转变具体化,并落实在教师的教学行为中 观念是支配人们行为的一种思想意识,不同的教学观念,就会有不同的教学实践。教学观念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是人们对教学认识的集中体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教学观念也随之不断更新,为了适应 现代教育的要求,使课堂教学能够实现新时期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我们应当转变教育观念,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首先要求教育观念的优化。因为教育行为受制于相应的教育思想,当教育观念没有实现真正转变时,任何其他的改革措施都很难真正产生效果。 二、转变教育方式 传统的教育方式无须废除,只须转变改进。如在立足课堂教学的同时,开辟第二课堂,但不能忽视课堂教学。 因为课堂教学是基础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师要认真对待每节课,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无论在教学的哪个环节上,教师的眼睛不能只盯着几个“优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能力的培养,但不是说就不要向学生传授知识了,而是要教给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在教师的启发下,由学生自主地去获取知识,在“施教”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分析和了解,要分析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学习状况,注重分层教育,因材施教,尤其是在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中,更要坚持这一原则。如课堂教学中完全可以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和要求,布置不同的作业,批改作业时,对部分同学可放手让其互批,对部分同学还可以面批,这样,可以鼓励每一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使全体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 三、由注重教法向注重学法转变 当今社会,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而且有些知识的 发展快更新也快,一个人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形成了自学能力,他的一生才能不断地获取新知识新信息,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往的课堂教学,教师只管如何教,不管学生如何学,教和学不能协调统一,课堂效率始终不高。现在的学生到学校来学习,不仅仅是传统观念上的读书,更主要的是对学习方法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自觉地学、科学地学、高效率地学,教学才能事半功倍。 四、从强调记忆的学习向注重思维的学习转变 目前,人类已进入信息社会, 现代生产已进入自动化时代。面对这种生产力水平,劳动者必须具有复杂的脑力劳动能力,更多地表现为创造性劳动和研究,这就要求 教育能够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人。这种高素质的人,必须具有创造性能力,因此现代教育不应以传授传统文化为唯一功能,而应将学生引向科学文化的发展前沿,引向未来,使学生具有吸取不同特质的文化精华和把不同特质的文化精华融为一体的能力,为学生创造多向选择的条件。学生学习知识,不只是学习已有的结论,还要学习结论的形成过程,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传统教育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必须扬弃,要代之以生动的活泼的主动的发现学习和探究学习,要着眼学生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充分发掘学生智慧的潜力。 五、改进质量评估细则 教育质量评估在素质教育全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不搞好教育评估细则,素质教育的实施不仅难以突破,而且可能会导致以高分论英雄的危险。因此,我认为要从“多元化、全方位”的角度,制定素质教育的评估细则,对教师的工作,应按照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教书育人的要求,根据巩固率、合格率、达标率、优生率、学困生转化率等各项指标综合评估(包含音、体、美、劳、心理健康等科目)。不能仅看看教师的教案写得怎样,学生的作业做得怎样,而要着眼于这个教师在确保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所做的富有成效的工作。 总之,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它与教育方针中规定的培养目标是完全一致的,我们只有领悟素质教育的内涵,构建素质教育体系,创设素质教育环境,完善素质教育方法,才能使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目标得到全面落实。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地走向希望的轨道。 教育发展的论文篇2 浅析教师教育的发展 [摘要]目前,我国教师教育正在向开放化体系转变,在这一过程中,综合院校和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上各自显现出独特的优势,同时也暴露出各自相应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开办教师教育,在正确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同时,社会应通过继续提高教师地位、严格执行教师资格制度等相关策略保证和提高教师队伍质量。 [关键词]教师教育教师地位教师资格制度 一、教师教育模式的发展背景 教师教育模式应与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相适应,尤其与经济、教育的地位和教师待遇等特定国情相适应。我国的师范教育始于甲午战争以后,当时“朝野人士,深感国事陵夷,民智落后,群议变法兴学,以雪耻图强”①,于是,1896年梁启超在《时务报》发表了《变法通议·论师范》。文章对新、旧学堂教师状况进行了分析,指出当时“府州县学、书院和蒙馆等传统学校的教师都是一些不通六艺、不读四史的人,更不了解西学的最基本常识”,而新式学堂中聘请的外国教习,又存在诸多弊端。因此,他认为,中国急需普遍设立中、西学兼习的新式学堂,不能依靠上述两类人,“根本的解决办法是设立师范学校,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师。”②主张自办师范学堂,“以师范学堂之生徒,为小学之教习;以小学生徒之成就,验师范学堂之成绩。”③1897年盛宣怀在创办南洋公学时,设师范院,开始了我国的师范教育。 师范教育在创建之初,主要参照日本的做法,在学校设置、课程安排、经费来源、招生对象及毕业生分配等方面都由国家统一规定。当时的学校是独立设置的,这种独立设置强调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重视对教师的专门培养,满足了当时社会发展对教师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目前在师资数量的需求上有所缓和,对教师质量的要求日益突出,当今社会需要具有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人才,这种社会发展状况对教师教育模式又提出了新的要求。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4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次从法律角度确定了教师的地位。1995年12月12日国务院又颁布了《教师资格条例》,要求成为教师的人至少要获得七种被承认的资格证书中的一种。1999年6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自此,综合大学开始尝试办师范教育,师范院校也纷纷开设高职专业,向综合大学靠拢。这样,中国的教师教育由独立体系走向了开放、综合化体系。 二、综合院校与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上的优势与问题(一)综合院校教师培养的优势与问题 1.综合院校举办教师教育的优势。 一是学科门类多,教育资源丰富,有利于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二是学术水平较高,有利于提高师范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三是师资力量相对雄厚,有利于为教师教育专业的发展提供新的生长点;四是具有较强的内部调节功能,举办教师教育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能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调整专业设置和办学规模;五是大学的社会声誉有利于吸引优秀生源,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④综合院校在学科基础和知识背景及学术氛围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有利于复合型教师、科研型教师及某些特殊专业教师的培养。 2.综合院校教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综合院校不具备教师培养的经验。教师的职业特色决定了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制约着教师培养。教师的劳动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教育的科学性要求教师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教师的知识结构应该是大写的“T”型,即在专业知识上要精、深,在其他文化知识上要广、博。教育的艺术性要求教师的天赋、灵感和创造性。教育是解放的艺术、发现的艺术、激励的艺术,教师需要解放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激励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创造欲望。目前,综合院校还欠缺实践经验和教育技能娴熟的受过专业训练的专职教师。 二是综合院校对教师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通过合并发展起来的综合大学,改革的初衷是为了“提高学校的办学层次和在全国的综合排名,因而建多少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多少博士点、硕士点等,才是学校关注的重点”⑤。由师专合校升格而建的地方综合院校,有些因定位不准或急功近利,盲目发展高职专业,不仅在专业设置上,高职专业的数量超过了师范专业,而且师范专业的课程安排不仅没有保留或更加突出原有的师范特色,反而对教师教育必备的课程进行了压缩,这样一来,这些院校不但没有秉承师范教育的优良传统,而且会因为失去原有的办学优势使教师教育专业在多元竞争格局中丧失竞争力。三是综合大学在招生和毕业生去向上处于两难境地。 一般而言,综合大学的生源都比较好,能达到综合大学录取分数的考生一般不会报师范专业,师范专业在综合大学的地位不会像其他专业那样高,这样,一方面综合大学的师范生会因地位不高抬不起头,另一方面仍以综合大学生自居,不甘愿当老师。⑥因此,虽然综合院校开始办师范专业,仍“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二流’中学毕业生报师范、‘二流’师范毕业生当中小学教师的基本现状”⑦。 (二)师范院校在当今多元竞争中格局中教师教育优势与问题 1.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上的优势。一是多年承办师范教育积淀的深厚底蕴,是师范院校在多元竞争格局中的核心竞争力;二是与基础教育的紧密结合,是师范院校的立校之本;三是具有专业的教师教育师资,这是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有力保障。 2.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虽然大部分师范院校是在继续保持或发展教师教育特色的基础上,按社会需求开办相应的高职专业,但也有部分师范院校在改革大潮中迷失方向,以牺牲原有的优势为代价盲目发展高职专业,结果导致目标定位混乱、特色丧失、优势不再、师范生的竞争力下降、高职生的竞争力更弱等现状。这集中表现在能够体现教师专业特色的课程设置薄弱,除了各类相关知识体系陈旧、课程压缩外,各级领导还将主要精力和资金投入到高职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上,忽视了教师素质专业课,造成自上而下的对教师教育课程的懈怠。“检验师范大学综合发展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应该是教师教育和教育学科的地位是否更加巩固,教育研究水平和政策服务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培养出来的教师和学科人才是否得到社会认可,学术实力和办学声誉是否得到提升,对国家和地方教师教育和高师院校发展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是否得到发挥。”⑧因此,师范院校在向综合大学转型的过程中,不能以牺牲自己原有的优势为代价,而应在巩固原有的教师教育和教育学科地位的基础上,通过学科整合和理念创新使自己的特色更加突出,从而提高自己在多元格局中的竞争力。 二是师范院校的教育改革滞后于中小学教育改革。 师范院校教育理念的创新远远跟不上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步伐,师范院校是为中小学培养师资的,是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是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指南针和风向标。但就目前现状来看,师范院校的教育理念及培养目标不能很好地适应中小学的教育实际,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在真正进入中小学后“在教育理念方面并无明显优势”⑨。这主要是因为师范院校“关于教师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课程,关于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课程,关于教育评价、教育管理以及如何指导学生学习等多方面的课程”⑩设置不足,以至于师范院校毕业生在面对中小学教育实际以及在新的教育形势下,不能体现出其应有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优势。三是师范院校的教育实习环节形同虚设。教育实习是教师的必经之路,是从学生过渡为教师的关键环节,是教育理论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有力保障。但就目前来看,师范院校的教育实习环节形同虚设,根本不能真正起到实习的作用,有的学生甚至根本没有站讲台的机会,更不可能通过实习使所学的教育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应用,也更谈不上通过实习使教育技能得到提高。 三、促进教师教育发展的策略(一)提高教师地位,改善教师待遇 列宁认为,提高教师地位,改善教师的物质待遇,是建设教师大军、提高整个社会文化水平的重要因素。他曾经指出:“不提高人民教师的地位,就谈不上任何文化,既谈不上无产阶级文化,甚至也谈不上资产阶级文化。”因此,他强调指出“应当把我国人民教师提高到从未有过的,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没有也不可能有的崇高地位”。 在现代社会里,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造就人才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要重视教育、重视教师、提高教师待遇、改善教师生存和生活条件以吸引高素质的人才从事教育事业,从而提高全民素质,使民族兴旺发达,使国家繁荣富强。1978年4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不但学生应该尊重教师,整个社会都应该尊重教师。”最近几年,我国教师的地位有所提高,教师的待遇有所改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征求意见稿在经费保障内容中明确提出,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要达到4%,教师工资可高于公务员。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作用及教师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教师教育会随着教师地位的提高而得到相应提高,当教师的待遇真正高于公务员时,教师专业会吸引大批高素质的学生,将会从根本上改变“‘二流’中学毕业生报师范、‘二流’师范毕业生当中小学教师的基本现状”。 (二)严格执行教师资格制度 教师资格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最基本的要求,它规定着从事教师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我国自1993年之后相继颁发了《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和《〈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政策体系,为保证教师质量奠定了基础。一般而言,教师资格考试分两步走:一是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普通话等教师必备知识的考试,上述三科考试合格后再参加认定如说课、试讲、体检等。教师资格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条件要求,是教师质量的最低标准。教师的工作关乎国家的兴衰、全民的整体素质,甚至是人类未来的发展,保证教师质量,就是保证人类的未来。因此,应严格执行并进一步完善教师资格制度,以确保教师质量。 (三)综合院校和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上应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教师教育专业 1.更新教育理念,完善专业设置,强化能力培养。 在教师教育由封闭走向开放的新时代,各类教师培养机构应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优化与整合课程设置,丰富与更新知识结构,完善与提高能力培养。知识与能力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古时候,只有“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才能胜任教师,现代社会发展更加迅速,知识激增,信息爆炸,创新不断,对教师的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认为教学是把自己储存的知识灌输给学生的过程。 现在,这一说法已经不恰当了,教师的教学不是灌输,而是启发,知识不是从教师传递给学生,而是把打开知识宝藏的钥匙给学生,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发现。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就要有源源流动的活水,这就对教师的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得真正“活到老,学到老”。因此,各类教师教育的学校和机构需要更新理念,在丰富与完善知识结构的同时,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如果说知识是胜任教师的前提,能力则是胜任教师的保障。教师需要多种能力,尤其是当今社会,专业化的教师需要拥有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各种能力,因此,教师教育学校或机构需要通过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等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 2.落实与加强教育实习环节。 给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通过教师的指导与帮助,真正提高教育实践能力,同时也为同学之间的互相学习提供了机会。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与道德修养,解放学生的思想,开阔学生的视野,坚定学生的教育信念,激励学生的教育热情,端正学生的态度,为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做足准备,为未来的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注释] ①③汤才伯.廖世承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453,453. ②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37. ④⑤严燕.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困境与超越——全国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协作会首届年会述要[J].教师教育研究,2005(4):76,76. ⑥石欧.契机还是危机:当前高师教育的几个现实问题[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5):10. ⑦陈永明.教师教育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2. ⑧钟秉林.论师范大学的发展与教师教育的改革——以北京师范大学的改革探索为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 ⑨⑩耿文侠,冯春明.综合院校与师范院校毕业生从教状况比较[J].教育评论,2004(21):21,2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677,678. 猜你喜欢: 1. 浅谈教育与人的发展论文 2. 关于教育与人的发展论文 3. 关于教育创新的论文 4. 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论文
浅谈高等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积淀,我国高等教育在世纪之交经历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跨越: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这个转变不仅圆了千万个家庭的“大学梦”,也使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规模和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我国已经成为高校在校生人数居世界首位的高等教育大国。作为高等教育来说,随着其 发展 速度不断加快,水平越来越高,高等教育的分工必然越来越细,分层越来越明确,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都以追求和发展自身的特色为荣。特别是在美国,有名闻全球的哈佛、耶鲁这样的常春藤名校或是一些名声稍逊的州立大学。由于它们各自明确了自身在整个高等教育分层中的地位和作用,所以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尽可能地展示自身的特色。各高校对自身特色的不懈追求,恰恰体现了全美高等教育的特色,那就是趋异性越来越强。反过来,这种分层又进一步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着名高等教育学家克尔十分中肯地指出:各高校都应该根据自身条件来发展,“模仿将是毁灭性的”。可以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分层将越来越细,不同高校有必要根据自身特点定位于某个层次并尽显自身特色,形成百花齐放的高等教育格局,这也许是美国高等教育对我们的重要启示。�在如何发挥我国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特色方面, 中国 当代高等教育学的奠基人潘懋元先生进行了深入的 研究 ,其基本观点便是明确各高校的定位,充分发挥各高校的不同作用和功能。他特别指出:如何引导全国高校分类发展 ,解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与单一化的发展目标的矛盾 ,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也是一项复杂而困难的工作。类型划分是高校定位及确定发展方向的前提。而从高等教育的发展 规律 看,特色正是任何高校不断发展和繁荣的基本要求。特色化有利于构成各高校独特的人才市场体系;特色化是指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对那些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符合教育规律,有利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特色”的自觉追求。而特色化的前提必然是高等教育的分层和各高校在分层基础上的合理定位。��新中国成立伊始,由于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短缺,我国高等教育仿照前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细化专业,大力加强专业人才培养,适应了当时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进入90年代后,我国则以西方(主要是美国)高等教育模式为蓝本来设计中国的高等教育。 学习 先进的高等教育理念是提高自身水平的大趋势。学习是深入领会其内涵和实质,并结合我们的具体国情来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的前提。然而,我们现在却常常不顾国情、校情去竭力追赶世界一流高校。由于政府主导了高校自身的定位,导致资源配置严重不平衡,政府在资金投入上出现了多者越多、少者越少的“马太效应”。相应地,社会公共资源的配置也出现严重倾斜,各高校只有“力争上游”,才能获得更多的资源配置。�这种“赶超”现象也是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赶超情结”和“赶超思维定势”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反映。在国内一流高校追赶世界一流高校的浪潮中,国内许多二流、三流高校也忽视了自身的基础条件和办学水平,同样地追赶国内一流高校,形成了一股蔚为大观的追赶潮,因而出现了高等教育发展的“路径依赖”偏差,概括起来便是追求“高、大、全”。�所谓“高”,就是不论什么类型的高校,都仰头望高,以北大、清华为追赶目标。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其实已经存在事实上的分层:首先是处于顶尖水平的,以北大、清华为代表的“985工程”大学;其次是“211工程”大学;第三是各省、市、自治区重点建设的大学;第四是省市共建、以地级市为主的地方性院校。这种分层是办学水平、投资方向、学校特色和发展趋势的集中体现。不同类型的高校都有其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特色体现,都能够在符合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办成名校,成为一流,相互不可替代。�然而,在求“高”的 影响 下,许多高校放弃了自身之长。例如,一些刚刚升本的学校明确提出要抓住重点,加大投入,在若干年内争取拿下硕士学位点,并在此基础上经过若干年建设拿下博士点,导致最重要的本、专科教育质量急剧下滑。当这些目标短时期内无法实现时,许多高校便期望通过开展大规模的考研活动来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办学层次,成为名副其实的“考研基地”。�所谓“大”,也是近年来许多高校片面追求的目标。这种“大”,一是体现在校园面积大。许多高校想方设法多征地,多盖楼,建造具有标致性意义的国际会议中心和超大型广场,建设豪华型校园等。为此,他们不惜大规模举债,美其名“超常规发展”。二是不切实际地扩大招生规模。由于学生人数迅速增加,师资力量匮乏,许多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都是若干个班级合在一起上课,甚至连专业课也是如此。这种“外延式”而非“内涵式”发展思路以外在数量的增加掩盖了内在质量的下降,数量越多,质量下降越快。所谓“全”,就是不论哪个层次的高校,都以学科门类齐全为荣为乐。第一、二层次的高校以其特有的 影响 力和国家的行政干预,形成“名校+名校”的“强强联合”,迅速地将学科门类整合齐全,而第三、四层次的高校也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采取了这一方式,短期内变成了综合性高校,反正学科门类越多越好,越全越显得气派。一些过去颇具专业和学科特色的高校因追求学科门类齐全,即综合性,变得面目全非。 “全”的结果是面面俱到,但却是样样不精。由于处在不同层次的高校都往“一流高校”这条“单行道”上行驶,并未各归其道、各安其位,从而造成严重“阻塞”,造成了我国高等教育内部的混乱,出现了同质化趋向,导致高等教育的投入产出失调,人才培养质量下降。目前,这种层次不明、同质化趋向严重的现象培养了越来越多“雷同”的“产品”。自从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扩招以来,高等教育逐步从过去的“精英化”向“大众化”过渡并逐渐形成“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格局。数据显示,截止2004年,我国毛入学率为19%,处于世界上第60多位。扩招的结果也导致了就业难问题的出现,对于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便是不同层次高校人才培养的模式趋同、趋高,特色不明显。以我国现有的较低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中低端技术实用型人才的市场需要量很大。而趋高、趋同教育所培养的“产品”,面对市场多样化需求时无法找到匹配的工作岗位,只得被迫挤占更低职位的岗位,使求职者的满意度降低,进而出现广泛的不正常流动,频繁“跳槽”,导致用人单位不满,进而导致整个市场“供给过剩”和“需求不足”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同时,他们的薪金期望也引发了整个社会工资水平上涨,使我国的低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步丧失,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在这一点上,上个世纪60年代许多发展 中国 家高等教育出现的挫折和失败就是明证。�社会需要的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人才。研制“神五”、“神六”的是人才,生产锅碗瓢盆的也是人才;设计汽车的是人才,在汽车工厂第一线进行操作的同样是人才,两者不可相互取代,也都不可或缺。只有前者而缺乏后者,人才的“链条”就会断裂。当高校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合社会发展的多样化、多层次需求时,社会便会“持币观望”,高校的作用和影响就会逐步下降,无法彰显其足够的张力。� 高校应与社会发展相衔接,否则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导致数量的增长无助于发展。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直接制约着人才培养模式,要改变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应当从改革学校的教学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入手。比如说实行学分制,学分制是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教学管理模式,它致力于培养具有自觉主体意识的、高素质 “适应型的”创新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实行学分制可以使学生在选学规定课程的基础上,获得规定的学分,进入更高层的学习阶段,对修满学分的优秀学生可以提前毕业,有利于快出人才,提高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效率。为了给学生更多的时间、精力来自由选择课程,拓展其自由发展空间,极大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教学培养计划中应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压缩必修课。同时可实行文、理科的相互渗透,理工结合、专业交叉,打破专业壁垒,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解决社会与自然结合较密切的综合性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考核应把考核知识和考核能力结合起来,全面衡量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广泛地参与教学改革,注重学习知识的方法和能力的提高,注重参加各种科研活动,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参加社会实践,有意识地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自学和科研的能力、独立工作和社会实践的能力。只有那些能够把科学知识同整个社会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的人,才是有作为的人。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依据现有专业,建立起新型的高等教育制度,增开那些随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随第三产业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产业和行业所需的课程,增开那些适应科学技术综合化、一体化发展趋势的综合性课程,使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综合化。同时高等教育还要面向世界,按照国际化标准培养所需人才,采取加强高等教育协作的国际化战略,积极倡导各国联合创办高技术的大学和研究生院,交流高校管理经验,交流信息资料,参加国际学术活动和合作项目,互派访问学者和留学生等,奠定向国际化办学模式的基础。只有建立开放式的办学体制,才能利用社会和国际力量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国际化标准的合格人才。新时期,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应该是德、才、识、学兼备的综合性人才,应该是有理想、有科学文化、有求实态度、有创新精神、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应该是促进社会向更高层次方向发展所需的人才。所以,在社会需求多样化的今天,高等教育同样要走向多样化的道路。作为不同层次的高校,必须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所处的层次上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特色,当不同层次的高校特色得以充分体现时,其办学效益才能真正体现,自身发展才能具有可持续性。也只有当高校自身准确定位时,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才能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即具有“人无我有”的专业特长;各高校的毕业生才能根据自身情况和社会发展需要进行准确定位,形成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和多元化、多层次的就业取向,进行错位就业,最终,人尽其才的局面才可能真正成为一种现实。
浅谈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教育理论 管理手段 教学方法 课程体系
论文摘 要: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社会, 我国高校教育只有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级人才,才能持续、健康发展。文章针对我国高校的教育现状,提出了应从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育体系、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的措施。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校的教育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大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动手实践能力。怎样保障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培养出有创造性思维的高素质人才,提高高校教学管理水平,是我国高校教育改革中的重点工作,也给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教育理论及管理手段的改革
管理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21世纪的管理水平、理念、模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以下根据高校的教育管理特点,分析教学管理应采取的策略。
(一)教育管理理论多元化
1、 校本管理论。“校本”就是学校本位,学校相对教育部门而言,回归学校本位,是管理学校的主体,具有独立性、开放性等,校本管理理论设计到了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教育行政体制和办学机制等问题。
2、 以人为本管理论。学校管理的主客体都是人,对即是管理主体又是管理客体的人进行管理,实现发展人、培养人的目标。
3、权变领导论。综合以上管理理论,可以现代管理理念是通过对人管理调动人的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的使人活的'更有价值更有尊严。
(二)教育管理手段现代化
现在社会互联网络已经非常普及,融入我们到生活和生产中,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互联网中的学校,在虚拟的、现实的世界与作为人主体的人的世界互相融合交织,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校园存在形式,教育管理内容,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复杂。学校管理在互联网时代要追求“实质管理”。学校管理要关注教师所想、所感、需求,引导和排除他们心中障碍,确保他们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
二、管理制度的改革
与传统教学管理制度相比现代教学管理制度更突出“人文性”特征,功能是:公正、激励、创新、发展、最终目的是“发展人”。
(一)高校管理要体现高校现代的发展要求。 在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学籍管理、成绩管理、考务管理、教学秩序管理等各个方面都要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二)高校管理要处理好学生和高校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公正性,在确保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努力调动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实现教与学的和谐。
三、 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未来是知识经济的社会,创新性人才必定是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教育创新势在必行。而课程体系作为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已刻不容缓。
(一)找出现存教育课程体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然后对这些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是创新教育的首要任务。现在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有:课程内容相对陈旧、过分分割知识、学生被动接受、课程安排不合理、学生实践能力弱等。
(二)优化的课程体系应促使人才从以下几方面得以提高
1、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聚合思维、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养成自学能力。高校课程改革必须关注学生自学能力。要给学生预留充分思考时间,这也是创新人才必备的一个条件。不仅在时间上留给学生自学时间,此外还应在物质上给予保障,例如学校实验室、图书馆的建设等。
3、注重塑造学生人格品质。大学生不仅要学好知识学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课程改革中要注重塑造学生人格品质的培养。
4、课程教学改革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5、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所以,高校课程改革具体可以做到如下几点。人文社会课程、科学课程、实践课程、现代信息课程等方面。
四、教学方法的改革
分析、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之后,教学方法的使用是否得当、有效,直接关系到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进而影响到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培养、能力的开发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教学方法改革对于教学目的的实现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一)教学方法改革的方向
传统教学中只注重传授知识、忽视培养学生能力,这是其不利方面。在教学中应使用有助于发展学生智力、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改革不利方面,保存正确合理成分,以此为基础,研究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不断更新变化的,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内容的更新而发展的,要用科学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学方法,不断改革教学方法。
(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坚持启发式教学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必须有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深入研究学生学习方法和过程,摸清学生学习特点,不断改进、研究更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教学要避免灌输式,采取指导启发式。启发式不是教学方式,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教学中不论使用哪种教学方式,都必须要富有启发性。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必须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育的对象确定,在教学中还可以把几种教学方法进行配合使用以达到更好教学效果。
(三)要讲求实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现在高校教学中,还存在着拖延教学时间、加重学生课业负担来实现教学任务的情况。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需要教师在提前备课、认真研究教材、明确课堂教学的难点和重点,教学要求要切实把握。
总之,在当今的高校培养人才的模式中,如果我们把上面的各种改革方法及措施付诸实践,相信我国能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这对于提高我国的整体国民素质,对于我国的快速发展,对于提高我国在世界各国中的竞争力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袁旭东、论高校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途径[j]长春大学学报,2007,(05)
[2]杨德传、关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之探索[j]、管理观察,2009,(02)
284 浏览 4 回答
210 浏览 4 回答
284 浏览 3 回答
287 浏览 3 回答
358 浏览 2 回答
225 浏览 4 回答
81 浏览 3 回答
296 浏览 3 回答
238 浏览 2 回答
263 浏览 3 回答
84 浏览 2 回答
224 浏览 3 回答
162 浏览 5 回答
315 浏览 2 回答
285 浏览 4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