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仙古丽.托乎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信息中心)
摘 要 实物地质资料是地质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家高度重视地质资料的管理和库藏建设。笔者在新疆地质资料馆通过考察和研究发现,虽然新疆有地质资料馆,但没有收藏管理实物地质资料,也没有设立实物地质资料库,因此在新疆大量的实物地质资料严重废弛、损毁散失。笔者认为,为了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重要实物地质资料,在新疆地质资料馆藏建设中建立一个规范化、系统化的实物地质资料库十分必要,并提出对建立新疆实物地质资料库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实物地质资料 实物地质资料库 新疆 建议
地质资料,是指在地质工作中形成的文字、图表、声像、电磁介质等形式的原始地质资料、成果地质资料和岩矿心、各类标本、光薄片、样品等实物地质资料[1]。实物地质资料是地质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记录地质特征和地球演化历程的最真实、最直接的证据之一。实物地质资料库也同样是地质资料库的重要部分。实物地质资料库是保管实物地质资料的基础设施。它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地质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
所以,许多国家和地区高度重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服务体系的建设,建立了不同规模的岩心库,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管理服务体系,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00 年,国土资源部实物地质资料中心成立,并进行国家实物地质资料库建设。从2002年开始,一批批省级实物地质资料馆开始筹建。安徽、上海、黑龙江、江苏、浙江,福建、四川、西藏等省区也开始规划实物地质料库建设,各省区进展程度不一,有的刚开始筹划调研,有的则已开始论证[3]。
1 新疆地质资料库现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资料馆是馆藏独特的专业资料馆。它的前身为成立于 1956 年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局地质资料处。1963 年 9 月,更名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局全区地质资料处。2000 年,正式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资料馆。见下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资料馆历史沿革简表
2001 年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成立后,新疆地质资料馆与新疆国土资源信息中心合署办公。新疆地质资料馆位于乌鲁木齐市,总建筑面积为 1974 平方米,其中资料库房建筑面积为 525 平方米,阅览室用房建筑面积 214 平方米,办公用房建筑面积 265 平方米。
截至 2010 年年底,馆藏成果地质资料共计 9500 余档,其中有电子文档的地质资料 8168 档,约占86%。根据馆藏分类统计,其中包括区域地质调查资料 465 档;固体矿产勘查资料 5260 档;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遥感地质勘查资料 710 档;水文工程资料 353 档;地质科学研究成果报告 863 档;其他类资料 1750 档[4]。这些资料是国家及社会投资,经全自治区地矿、有色、冶金、煤田、核工业、建材等多个行业的地勘单位,几代地质工作者辛勤工作的成果。
虽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资料馆在疆内唯一的、馆藏成果最丰富的区域性资料库,但在馆里没有收藏、管理实物地质资料,也没有设立实物地质资料库。目前,全疆实物地质资料分散保存在不同部门的基层单位或个人手中。地矿系统的实物地质资料几乎都是不同系统的基层地勘单位生产和保存,保存得也特别分散。由于新疆地矿系统没有一个统一收藏和管理机构及其他种种原因,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严重废弛、大量实物资料损毁散失。从此可以看出,为了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重要实物地质资料,在新疆地质资料馆藏建设中建立一个规范化、系统化的实物地质资料库,不但十分必要,而且特别紧迫。
2 新疆建立实物地质资料库的意义
在新疆建立一个实物地质资料库对国家和新疆的地质工作更有实践价值和科学意义。
新疆实物地质资料具有重要保存意义
实物地质资料是新疆地质工作取得的最有价值的基础性成果资料。通过建立实物地质资料库,可以了解、研究和解决新疆地质与资源情况。
新疆实物地质资料具有多次开发与应用价值
通过利用实物地质资料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新疆地质工作的程度,认识新疆各地区地质产矿条件,为地质勘查和科学研究提供基础依据。因此,通过建立实物地质资料库,可以避免重复工作,可以重新观察和测试,取得新的认识和发现,对勘查、找矿和开矿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并降低投资风险,促进地矿市场的发展。
新疆实物地质资料具有重要学术意义
实物地质资料是反映新疆各地区的地质条件、展示地质风貌和地矿工作成果的“窗口”;它为从事地质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有关新疆地质风貌的第一手资料和原始信息,从而推动地质科学和地球学科的发展。此外,实物地质资料对社会和教育领域具有科学普及与辅助教学意义。
3 新疆建立实物地质资料库的必要性
建立实物地质资料库是国家的要求,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需求
在“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及国土资源部制定的《全国地质勘查规划》中明确指出,要求加强馆藏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省级实物地质资料库,抢救、保护重要实物地质资料[5]。由此可见,建立实物地质资料库是新疆地质工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建立实物地质资料是保存和保护重要实物地质资料的重要途径
目前人们对实物资料的认识不够重视,实物地质资料的分散存放、相互封锁,部分资料保存条件差造成损失现象十分严重,给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和利用带来许多困难。因此,实物地质资料利用率低等问题已不能适应地矿工作新要求。
建立实物地质资料库是利用和开发实物地质资料,促进地矿市场发展的重要手段
目前无论是地质勘查,还是矿产资源开发以及地质科研,将更加需要实物地质资料库的支持和帮助。建立实物地质资料库,是统一规范收藏岩心,系统管理档案资料,充分利用实物地质资料的开发利用价值和经济效益的主要手段。
建立实物地质资料库是满足社会服务需求的前提
实物地质资料库的社会服务对象是科学研究人员、政府领导、高校师生、地矿企事业、社会群体和普通群众等。人们利用实物地质资料可以了解地质遗迹、地球、星体、生命、人类起源和演化的知识。
4 建立新疆实物地质资料库的建议
在新疆建立实物地质资料库,首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选好实物地质资料库建立模式
根据实际情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资料馆的设施、设备、经济、人员等各种条件难以建立独立的实物地质资料库。所以,应在新疆信息中心之下设立一个专门馆藏机构—新疆实物地质资料库。
选好实物地质资料库类型
根据新疆的地质条件、矿带、实物地质资料的类型等因素,在新疆应建立普通实物地质资料库,并下设岩心库、标本库、广(薄)片库等主题库房;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设立一个一定规模的特殊实物地质资料主题附库。
要考虑实物地资料库管理模式
新疆实物地质资料库应在行政管理方面与新疆地质资料馆保持统一,在馆藏管理方面独立进行管理和服务。为满足人民对实物地质资料信息资源的共享和社会服务的需求,新疆实物地质资料库馆藏机构应创造一个规范化、系统化、现代化的实物地质资料库管理体系。
体现实物地质资料库的地方性特色
由于新疆的地质条件、矿带、实物地质资料的类型与其他地区不同,建立的实物地质资料库与其他地区的实物地质资料库显然不同。因此,新疆实物地资料库建立过程中,必须要考虑体现实物地质资料库的地方性特色。新疆实物地质资料库地方性特色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上:①实物地质资料库建立中体现多元文化特色;②实物地质资料类型上体现地方性特色;③社会服务上体现科学性和多元文化性特色。
5 结语
近几年来,新疆地质勘查工作蓬勃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实物地质资料。但是没有得到有效保管和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实物地质资料保存在不同单位或个人手中,因此很多重要实物地质资料已损毁或面临损毁。为了挽救那些遭受破坏和受到威胁的实物地质资料,使它们能够长期保存下来,确保统一规划收藏、系统管理和充分开发利用,为社会提供资源共享,建立一个实物地质资料库是十分必要的。
参 考 文 献
[1] 地质资料管理条例 [EB/OL].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网,(2004-06-25),[2012-04-09]..
[2] 国土资源部实物地质资料中心 . 国家实物地质资料库库藏实物地质资料管理 [S]. 北京:海洋出版社,2006.
[3] 国土资源部实物地质资料中心 . 实物地质资料管理论文选编:2 集 [C]. 北京:地质出版社,66,2010.
[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资料馆 2011 年度工作总结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资料馆概况 [R]. 2011.
[5] 国土资源部实物地质资料中心 . 实物地质资料管理论文选编:2 集 [C]. 北京:地质出版社,43,2010.
晚新生代以来,印度-欧亚板块碰撞的远程效应强烈改造了天山地区(Tapponnier et al.,1979;Avouac et al.,1993;Hendrix et al.,1992;1994;1995;Sobel et al.,1997;Yin et al.,1998;Burchfiel et al.,1999;Bullen et al.,2001;郭令智等,1992),天山再次活跃形成陆内造山带,并在其两侧形成再生前陆盆地(Lu et al.,1994;贾承造等,1997,2003)。天山南北缘前陆冲断带区精细构造分析,为石油天然气勘探提供了坚实的地质基础(卢华复等,1999,2000;汪新等,2002)。现有研究和油气勘探表明,天山两侧前陆冲断带油气源区与中生代煤系地层关系密切(贾承造等,1997,2003),但对天山及邻区中生代特别是侏罗纪盆地面貌和盆山关系还有不同认识(Graham et al.,1993;贾承造等,1997,2003;吴朝东等,2004)。作为联系从古生代碰撞造山到新生代陆内再造山的关键阶段,中生代天山构造属性及其与邻区盆地关系的确定,对分析天山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及其相邻盆地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后峡是天山北缘乌鲁木齐附近的一个小型山间坳陷(图1-2-24),坳陷内侏罗系出露较好,也是一个重要煤炭基地(图1-2-25)。本节在系统分析后峡地区侏罗系沉积特征和剥露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中新生代盆山关系的新认识。
一、后峡侏罗系沉积特征
天山北缘准噶尔盆地侏罗系自下而上划分6个组:下侏罗统的八道湾组(J1b)、三工河组(J1s),中侏罗统的西山窑组(J2x)、头屯河组(J2t),上侏罗统的齐古组(J3q)、喀拉扎组(J3k)。八道湾组在后峡地区出露较全(图1-2-25),总体结构为上、下两套含煤地层,中部为湖相或湖泊-三角洲相暗色泥岩夹薄层砂岩。三工河组总体上以湖泊-三角洲相沉积为主体,无工业煤层。西山窑组为一套湖沼相的煤系地层,煤层比较发育,厚煤层普遍集中在中下部,上部为多层薄煤层或煤线。主要岩性为灰色、深灰、灰绿色泥岩、粉砂岩与黄绿、浅灰、灰白色砂岩或含砾岩互层,夹灰黑色碳质泥岩、煤层及菱状矿,底部一般为灰白色或浅灰色厚层一块状砂岩或砂砾岩,局部地区为杂色砾岩,底界岩性标志明显。头屯河组在乌鲁木齐以西头屯河地区出露齐全,下段岩性主要为河流相的黄绿、灰绿色砂砾岩与杂色泥岩、细、粉砂岩不等厚度互层;上段为灰绿、灰、深灰色泥岩、细砂岩、粉砂岩夹泥灰岩、钙质砂岩,底部附近尚夹碳质泥岩或煤线,上部夹紫红、褐红色泥岩、粉砂岩条。在后峡地区,头屯河组只在山顶有几十米的残留。齐古组为一套红色碎屑岩夹少量凝灰岩、凝灰质砂岩沉积。喀拉扎组为山麓河流相的灰褐色砾岩夹褐色泥岩及砾状砂岩。齐古组和喀拉扎组在后峡地区没有出露。为了便于比较,图1-2-26 给出了后峡盆地南北缘侏罗系柱状剖面及沉积层序特征,从中可以看出,后峡南缘八道湾组(J1b)底部发育较厚的冲积扇相沉积,八道湾组(J1b)厚度也较北缘大。
图1-2-24 乌鲁木齐附近天山北缘中新生界出露与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样品分布图
1—第四系;2—第三系;3—白垩系;4—侏罗系;5—三叠系;6—二叠系;7—石炭纪及前石炭纪;8—蛇绿岩;9—主要断层;★—AFT取样位置与样品编号
图1-2-25 后峡地区地质图
1—泥盆系;2—石炭系;3—八道湾组;4—三工河组;5—西山窑组;6—头屯河组;7—第四系;8—逆冲断层;9—正断层;★—AFT取样位置
图1-2-26 后峡南北缘沉积层序及古流向图
古流向是确定物源区及盆地对比分析的有效方法。野外主要利用斜层理、不对称波痕、叠瓦状排列的砾石用来判断古流向,分别对后峡南缘、北缘与头屯河侏罗系剖面的古流向数据进行了统计,每个点测量20几个数据。后峡剖面南北缘早、中侏罗世的古流向均向北(图1-2-26),表明至少在早、中侏罗世时期,后峡不是一个独立的沉积盆地,是与准噶尔南缘头屯河地区相连的同一盆地。从沉积层序对比看(图1-2-26),后峡南缘发育厚层冲积扇为代表的边缘相沉积,应靠近盆地的边缘,也就是说早、中侏罗世时期准噶尔南缘沉积盆地的南部边缘至少在后峡地区,比现今看到的范围和规模要大得多。现今看到的后峡残留山间坳陷,是后期构造的分隔所致。
二、后峡地区侏罗系剥露过程分析
(一)煤岩Ro分析
后峡山间坳陷侏罗系下侏罗统的八道湾组(J1b)和中侏罗统的西山窑组(J2x)发育较好的煤层,也是主要开采目的层。为了了解侏罗系埋藏程度和出露过程,对西山窑组(J2x)煤样进行了镜质体反射率(Ro)分析,并同时对所采煤样顶板或者底板砂岩对比分析了裂变径迹年龄(表1-2-11)。从表1-2-11可以看出多数煤层的镜质体反射率(Ro)在左右,参照Ro与Tmax的关系(Barker,et al.,1986;李荣西等,2001;王良书等,2003)计算得到Tmax为105~115℃(表1-2-11),表明后峡地区的西山窑煤层演化程度较高,但还没有达到磷灰石裂变径迹完全退火温度(115~120℃)。按照地温梯度为35℃/km计算(邱楠生等,2002),样品之上至少还有3km的地层覆盖。野外勘查发现,西山窑组之上只残留有几十米的头屯河组,煤岩样品之上现今残余侏罗系覆盖厚度不足500m,表明其上至少发生以上的剥蚀。
表1-2-11 后峡地区侏罗系煤样镜质体反射率(Ro)分析与对应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数据
注:Ro测试在中国矿大(北京)完成;AFT详细数据见表1-2-12。
(二)裂变径迹年代学证据
裂变径迹法(Fission Track Dating,简称FT)是20世纪60年代开始应用到地质学上的一种同位素定年方法,是确定岩石低温(小于(110±10)℃)热历史的一项技术(Green et al.,1989;Gunnell,2000;张志诚等,2004)。裂变径迹法除可以简单给出年龄外,更为重要的是径迹退火作用的研究,可以给出地质体的热历史信息,从而使裂变径迹年龄更有地质意义。天山中、新生代构造活动,前人研究已经积累了部分定年资料(杨庚等,1995;Sobel et al.,1997;王彦斌等,2000;Dumitru et al.,2001;郭召杰等,2005)。
本书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的测试是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完成,流程方法与文献基本一致(Dumitru et al.,2001;张志诚等,2004)。径迹长度分析中,每个样品中测量100条水平、狭窄的径迹(如果有100条的话),测定年龄时每个样品任意选取20个左右质量好的颗粒进行测年(假设有足够的颗粒)。按照惯例,年龄及平均径迹长度的统计误差为±1σ,但在进行地质解释时考虑±2σ的误差。样品位置如图1-2-24所示,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分析结果见表1-2-12,裂变径迹单颗粒年龄放射图见图1-2-27。
冰达坂南乌拉斯台的两个花岗岩样品(WK18-2、19-1)裂变径迹组合年龄是早白垩世,裂变径迹长度较长,同时含有较多的短径迹(表1-2-12,图1-2-27),表明样品经历了部分退火过程。乌鲁木齐以西的头屯河地区侏罗系-新近系共取样8个(HJ02-01~WK43-2)(表1-2-12,图1-2-27),径迹长度分布范围较大[(±)~(±)]μm,裂变径迹组合年龄主要是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年龄[(±)~(±)Ma],主要记录的是源区冷却年龄,但t⁃T 曲线模拟也显示出晚新生代的快速隆升过程(郭召杰等,2005)。
后峡地区的侏罗系有6个分析样品(WK28-1~HX13-06),裂变径迹组合年龄主要显示晚白垩世[(±)~(±)Ma]和渐新世年龄[(37±)Ma],裂变径迹年龄均小于地层沉积年龄,裂变径迹长度差异较大,表明地层沉积后发生了退火作用,但均没有完全退火(表1-2-12,图1-2-27)。4个有 Ro标定的侏罗系样品采用 Ketcham等(1999)退火模型进行t⁃T曲线模拟(图1-2-28),结果表明后峡地区中侏罗统砂岩自晚白垩世(90Ma左右)开始发生缓慢剥蚀隆升,但中新世以来(主要是10Ma以来)发生快速隆升。从图中还可以看出,自南向北快速隆升的时限逐渐变新,可能与冲断构造从南向北的扩展有关。
上述裂变径迹分析结果与天山山前生长地层显示的前陆冲断构造发育时限是一致的,方世虎等(2004a)研究表明,分隔后峡山间坳陷和山前盆地的卡拉扎背斜形成年龄在10Ma左右,也就是说原属同一个侏罗纪盆地的后峡坳陷与头屯河地区分隔开来的时间在10Ma前后。
三、讨论与结论
(一)讨论
关于中生代天山构造属性和地貌特征的认识,仍存在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天山在中生代发育有分隔南北盆地的显著正地形,天山两侧的侏罗纪盆地是碰撞后继承性盆地(Graham et al.,1993;Hendrix,et al.,1992,1994,1995),进而表明天山及其邻区当时仍为区域性挤压背景。另一种观点认为天山山脉在中生代基本不存在或者地形起伏不大(方世虎等,2004 b;吴朝东等,2004),夷平作用已经使古生代天山造山带接近准平原状态,而侏罗纪盆地是以伸展为主的断陷盆地,但对侏罗纪盆地范围和盆山关系,仍缺乏明确的认识。在天山两侧新生代前陆冲断带油气勘探中,作为主要烃源岩的侏罗系煤系地层的原始分布状况,是对今后勘探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贾承造等,2003)。
表1-2-12 乌鲁木齐-冰达坂南部乌拉斯台剖面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数据表
注:No(n):测量的磷灰石颗粒数;ρd:标准径迹密度(×105/cm2);ρs:自发径迹密度(×105/cm2);Ns:自发径迹数;ρi:外部探测器中的诱发径迹密度(×105/cm2);Ni:诱发径迹数;γSi为ρs和ρi线性相关系数;P(%):检验概率;T±1σ:裂变径迹组合年龄(Pooled age);L(μm)(N):裂变径迹长度(单位μm,N为测量径迹条数)。WK样品年龄计算采用CN5标准玻璃,ξCN5=410±10,而HX和HJ样品ξCN5=±。
图1-2-27 乌鲁木齐-冰达坂剖面单颗粒年龄放射图和裂变径迹长度分布图
[放射图中标示出了中值年龄,和样品形成年龄(粗短线),标有M 者为适宜热模拟]
图1-2-28 后峡地区部分样品的模拟t-T曲线图
[采用Ketcham等(1999)模型]
Acceptable Fit—可接受的模拟结果;Good Fit—符合良好的模拟结果;Path Modeled—符合较好的t⁃T曲线;Constraint—限制条件;裂变径迹长度图中的曲线是与模拟结果相符的理想裂变径迹长度分布曲线
后峡地区侏罗系沉积特征研究表明,现今的后峡坳陷在侏罗纪时期不是一个独立的盆地,其古流向数据表明南北缘古水流均指向北,因此该坳陷当时应该是与准噶尔南缘侏罗纪盆地相连的。沉积层序分析显示,后峡南缘侏罗系底部发育较厚的冲积扇相沉积(图1-2-26),应该接近原型盆地的边缘,而在现今天山南北两侧前陆地区一般看不到侏罗系边缘相沉积(吴朝东等,2004)。这表明侏罗纪时期盆地范围比现今所见要大,现山前地区仅是侏罗系盆地沉积的部分残留。从后峡地区与准噶尔南缘看,侏罗系原始沉积范围已经跨越了古生代的板块缝合边界(如图1-2-24中巴音沟蛇绿岩带为代表的缝合带),因此侏罗纪盆地不应该是古生代碰撞后的继承性盆地(Graham et al.,1993)。从野外考察和图1-2-24中还可以看到,在后峡以南的冰达坂附近、巴音布鲁克地区、玉希莫勒盖达坂附近等均有含煤层的侏罗系沉积,表明当时上述地区应该处于相近的煤沼环境(吴朝东等,2004),因此不会存在与现今规模相近的天山山脉,天山及其邻近地区基本处于准平原化。但上述各点侏罗系原始沉积范围,以及是否与南北两侧的侏罗纪盆地相连,还值得进一步研究。
后峡坳陷是由于后期构造作用与天山北缘侏罗系分隔开来的,本书后峡地区煤样的镜质体反射率(Ro)分析表明,中侏罗统西山窑组(J2x)之上至少有3km厚的沉积覆盖,也就是说后期至少经过以上的剥露才使得煤层出露地表。准噶尔南缘的研究表明,虽然中生代至古近纪天山地区也经历了不同类型的构造变动,但中生界-古近系沉积基本完整、连续协调,之间没有明显的角度不整合(方世虎等,2004a,b;吴朝东等,2004),表明这期间构造活动的强度和幅度远比新生代晚期的陆内造山阶段弱。前陆冲断带中生长地层表明,天山北缘第一排冲断构造形成于10Ma 前后(方世虎等,2004 a)。本书裂变径迹年代学研究表明,后峡地区西山窑组(J2x)在100~60Ma间埋深达到最大,而后开始缓慢隆升,晚新生代以来(10Ma)快速隆升。我们认为,正是天山晚新生代以来的快速隆升与前陆冲断构造作用,分隔了后峡坳陷与天山北缘侏罗系,形成了现今的构造面貌。
(二)结论
1)沉积学研究和古流向测量表明,后峡地区侏罗系沉积时不是一个独立的盆地,而是与天山北缘相连的同一盆地,但更近于盆地的南缘,发育了很好的边缘相层序,当时侏罗纪盆地沉积范围比现今天山北缘侏罗系出露范围大。
2)晚新生代(10Ma)以来天山的快速隆升和前陆冲断构造,分隔了后峡坳陷与天山北缘侏罗系,后峡地区经历了近的去顶剥露过程。
参考文献
方世虎,郭召杰,张志诚,吴朝东,王美娜,袁庆东,张锐.天山北缘前陆冲断带形成时间的初步确定.新疆地质,2004a,22(1):24~29
方世虎,郭召杰,张志诚,吴朝东.2004b.中新生代天山及其两侧盆地性质与演化.北京大学学报,40(6):886~897
方世虎,郭召杰,吴朝东,张志诚,王美娜,袁庆东.2006.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碎屑成分特征及其对构造属性、盆山格局的指示意义.地质学报,80(in press)
郭令智,施央申,卢华复等.1992.印、藏碰撞的两种远距离构造效应.现代地质学论文集(上册).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12
郭召杰,张志诚,吴朝东,方世虎,张锐.2005.中、新生代天山隆升过程及其与准噶尔、阿尔泰山比较研究.地质学报,79(in press)
贾承造.1997.中国塔里木盆地构造特征与油气.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贾承造,魏国齐,李本亮等.2003.中国中西部两期前陆盆地的形成及其控气作用.石油学报,24(2):13~17
李荣西,张锡云,金奎励.2001.用镜质体反射率重建沉积盆地构造演化特征.矿物学报,21(4):705~709
卢华复,贾东,陈楚铭等.1999.库车新生代构造性质和变形时间.地学前缘,6(4):215~221
卢华复,陈楚铭,刘志宏等.2000.库车再生前陆逆冲带的构造特征与成因.石油学报,21(3):18~24
邱楠生,杨海波,王绪龙.2002.准噶尔盆地构造—热演化特征.地质科学,37(4):423~429
王良书,李成,刘绍文等.2003.塔里木盆地北缘库车前陆盆地地温梯度分布特征.地球物理学报,46(3):403~407
汪新,贾承造,杨树锋等.2002.南天山库车冲断褶皱带构造变形时间.地质学报,76(1):55~63
王彦斌,王永,刘训等.2000.天山、西昆仑山中新生代幕式活动的磷灰石裂变径迹记录.中国区域地质,20(1):94~99
吴朝东,全书进,郭召杰等.2004.新疆侏罗纪原型盆地类型.新疆地质,22(1):56~63
杨庚,钱祥麟.1995.中新生代天山板内造山带隆升证据:锆石、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测定.北京大学学报,31(4):473~478
张志诚,王雪松.2004.裂变径迹定年资料应用中的问题及其地质意义.北京大学学报,40(6):898~905
Avouac J P,Tapponnier P,Bai M,et al.. thrusting and folding along the northern Tian Shan and late Cenozoic rotation of the Tarim relative to Dzungaria and :6755~6804
Barker C E,Pawlewicz M correlation of Vitrinite reflectance with maximum temperature in humic organic Notes in Earth Science,5:79~81
Bullen M Cen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northwestern Tien Shan:New age estimates for the initiation of mountain Bulletin,113(12):1544~1559
Burchfiel B C,Brown E T,Deng Q D,et al.. shortening on the margins of the Tien Shan,Xinjiang,China,υ.,41:665~700
Dumitru T A,Zhou D,Chang E Z,Graham S A,Hendrix M S,Sobel E R and Carroll A ,exhumation,and deformation in the Chinese Tian shan,in Hendrix M S and Davis G A,(eds),Paleozoic and Mes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of central Asia:From continental assembly to intracontinental deformation: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99
Graham S A,Hendrix M S,Wang L B,et al.. successor basin of western China:impact of tectonic inheritance on sand composition: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105:323~344
Green P F,Duddy I R,Laslett G M,et al.. annealing of fission tracks in apatite,4,Quantitative modeling techniques and extension to geological timescales,.,79:155~182
Gunnell fission track thermorchonology:an overview of its potential and limitation in :115~132
Hendrix M S,S A Graham,A R Carroll,E R Sobel,C L McKnight,B J Schulein,and Z X record and climatic implications of recurrent deformation in the Tianshan:Evidence from Mesozoic strata of the north Tarim,South Junggar,and Turpan basins,northwest .,104:53~79
Hendrix M S,Dumitru T A and Graham S Oligocene-early Miocene unroofing in the Chinese TianShan:an early effect of the India-Asia ,22:487~490
Hendrix M S,Brassell S C,Carroll A R,and Graham S ,organic geochemistry,and petroleum potential of Jurassic coal measures:Tarim,Junggar,and Turpan basins,northwest China,AAPG,79:929~959
Ketcham R A,Donelick R A,Carlson W of apatite fission track annealing kinetics III:Extrapolation to Geological time :1235~1255
Sobel E R and Dumitru T and exhumation around the margins of the western Tarim basin during the India-Asia (B3),5043~5063
Tapponnier P,Monlar Faulting and Cenozoic tectonics of the Tien Shan,Mongolia,and Baykal Regions,JGR,84:3425~3459
Yin A.,Nie S.,Craig P.,Harrison .,Ryerson .,Xianglin Q.,and Geng Y.. Cen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southern Chinese Tian Shan,Tectonics,17:1~27
(郭召杰,吴朝东,张志诚,王美娜,方世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