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某步兵团第6连,以当尖刀、打硬仗著称,连队建设过得硬的英雄集体。
1939年3月,“硬骨头六连”以14名红军骨干为基础在河北省雄县组建。
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该连共作战137次,用刺刀杀出了“硬骨头”的英名,涌现出刘四虎、尹玉芬、李恩龙、高家凯等15名战斗英雄,荣获“英勇善战,杀敌先锋”等奖旗和“战斗模范连”称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该连出色地完成了剿匪反霸、抗美援朝、战备训练、抢险救灾、施工生产等任务。
1991年秋天,江泽民同志来到驻守在西子湖畔的“硬六连”。在连队荣誉室里,他详细了解六连所走过的半个多世纪的战斗历程,挥笔为连队题词:“弘扬硬骨头精神,全面建设连队。”
1984年,第6连在收复被越南军队侵占的中国领土的老山战斗中,敢打善拼,完成坚守1个阵地和收复2个高地的任务,先后打退入侵越军排至营规模的9次进攻。
2020年1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74集团军某旅“硬骨头六连”全体官兵回信,勉励他们牢记强军目标,传承红色基因,苦练打赢本领,把“硬骨头精神”发扬光大,把连队建设得更加坚强,并向官兵们和他们的家人致以新春祝福。
扩展资料
连队文化
1、三股劲
压倒一切敌人的狠劲;坚持到底的后劲;百折不挠的韧劲!
这威震敌胆的“三股劲”,是“硬骨头六连”战斗年代克敌制胜的“法宝”。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六连官兵在科技强军的道路上又形成了“新三股劲”:
敢于攀登科技高峰,不怕一切风险和困难的狠劲;盯牢“打赢”目标,坚持到底百折不挠的恒劲;面对一切困难迎难而上,直至取得最后胜利的拼劲!
2、硬根子
六连官兵有这样的共识:六连全面建设过硬,是战士们干出来的;六连战士过硬,是干部带出来的;六连干部过硬,是党小组、支部管出来的。党支部这个战斗堡垒过硬,才是硬六连的硬根子!
近10年来,六连党支部年年被军、师评为先进,1次被中组部、3次被总政治部、8次被军区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7任党支部书记都被师以上单位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
在六连,党管干部有一着“高招”:干部调进都要开“接风会”,调出都要开“洗尘会”,会上不说客套话,而是提要求、指问题、送诤言。这一好传统六连坚持了几十年。
3、士兵利益
战士是六连这把钢刀的“刀尖子”。六连党支部始终把士兵的利益举过头顶,想方设法为士兵排忧解难。战士杨志勇从小父亲去世,家境贫困,入伍后母亲在广东打工时摔断脊椎,老板却推卸责任。
党支部得知后立即派干部到地方协商做工作,依法为小杨母亲争得8万元经济补偿。杨志勇把组织的关心转化为学习训练的强大动力,多次在比武考核中夺魁,被连队评为“硬骨头战士”。
爱兵爱在心坎上,解难解在点子上。近5年来,连队选送技术学兵、选改士官、送学提干110多人,都做到公平公开公正,战士说:在六连,老乡观念行不通,人情世故没市场,处理问题讲原则,我们服气。党支部还积极创造条件,满足战士求知成才愿望。
根据岗位需要和战士的文化基础、个人特长制订学习计划,设计成长成才之路。近10年,连队先后有10名优秀班长直接提干,25名战士考上军校,32名官兵受到军以上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