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又称题目或标题。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论文题目是一篇论文给出的涉及论文范围与水平的第一个重要信息,也是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不达意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论文题目十分重要,必须用心斟酌选定。有人描述其重要性,用了下面的一句话:“论文题目是文章的一半”。对论文题目的要求是:准确得体:简短精炼:外延和内涵恰如其分:醒目。(二)作者姓名和单位(Authoranddepartment)这一项属于论文署名问题。署名一是为了表明文责自负,二是记录作用的劳动成果,三是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及文献检索(作者索引)。大致分为二种情形,即:单个作者论文和多作者论文。后者按署名顺序列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重要的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工作与论文撰写实际贡献最大的列为第一作者,贡献次之的,列为第二作者,余类推。注明作者所在单位同样是为了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三)摘要(Abstract)论文一般应有摘要,有些为了国际交流,还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它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其他用是不阅读论文全文即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应包含以下内容:①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②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③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④结论或结果的意义。(四)关键词(Keywords)关键词属于主题词中的一类。主题词除关键词外,还包含有单元词、标题词的叙词。主题词是用来描述文献资料主题和给出检索文献资料的一种新型的情报检索语言词汇,正是由于它的出现和发展,才使得情报检索计算机化(计算机检索)成为可能。主题词是指以概念的特性关系来区分事物,用自然语言来表达,并且具有组配功能,用以准确显示词与词之间的语义概念关系的动态性的词或词组。
近年来,理论界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及其与中国经济实践的结合问题展开了讨论。笔者对讨论中涉及的劳动和商品的二重性问题有一些看法,现以本文加以论述。 一、对几个相关问题的讨论 本文论证中将要涉及下列几个问题,有必要首先专门进行讨论。 一是事物的质和量。马克思哲学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现实。物质由于自身的内在矛盾而引起运动,呈现出量变与质变状态。任何事物都有质和量且构成事物的统一体。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时间、速度等可以用数量来表示的规定性。事物质和量的特性包括:第一,惟一性。即一事物不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质和量,否则就变成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事物了。第二,不可拆性。即一事物的质和量是不能拆开各自独立存在的,两个事物的质和量是不能拆开互换的,质是具有一定量的质,量是具有一定质的量。第三,不同质的事物具有不同量以及量的界限。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是事物的质所能容纳的量的活动范围,这个范围有上下两个关节点。所谓关节点就是度的两端的数量极限。超出这个极限,事物就会发生质变。 二是事物属性叠加原理。事物的属性按产生的时间顺序可分为固有属性和叠加属性两类。事物的固有属性是事物形成过程中产生的,亦称先天属性。第一事物都有自己的固有属性(本质属性),它决定事物的存在。事物的叠加属性是事物形成之后叠加在事物本身之上的属性,亦称后天属性。 事物的固有属性与叠加属性的关系可归纳为事物属性叠加原理。在平面上以事物的固有属性存在的始点A向右作一时间轴, 在以后不同时间里按先后时间顺序叠加上不同的属性B、C、D ……这些属性至固有属性毁灭的X时刻止,存在的时间长度不同,形成一个阶梯状,如下图。 附图{F13N301} 图中叠加属性的始点B、C、D分别投影到AX时间轴上,将AX 轴分割成AB段、BC段、CD段,每一段即为一个过程。这些过程相加即形成事物AX的全过程。每个子过程,都构成一个台阶。除AB过程外,其余过程都有若干属性叠加。相邻的两过程,后者比前者增加一个属性。每个台阶的阶面属性为该过程的属性,即该过程的质。该过程的量为过程经历的时间。 以人为例,人和动物的区别就是有意识,能劳动,这是人的本质属性。以人的基本属性存在的始点A在平面上向右作一时间轴, 在此基础上先后叠加上在幼儿园获取的幼儿园知识属性B, 在小学获取小学知识的属性C,在中学获取中学的知识属性D……这些属性至人死亡止皆存在。将属性B、C、D……的始点分别投影到AX轴上, 就形成幼儿园阶段(BC)、小学阶段(CD)、中学阶段(DE)……这些阶段相加,就构成人生全过程AX。每个阶段都存在不同于其他阶段的质和量的规定性。如小学阶段的质就是获取小学知识,量就是从上小学开始到小学毕业这段时间过程。实践中人们不仅要关心每个过程的质,而且还关心每个过程的量。如对大学毕业生,人们不仅要关心他们学习什么专业(指过程的质),还关心他们是本科毕业还是专科毕业(指过程的量)。 三是交换。交换是劳动产品形成之后,人们叠加在劳动产品之上的属性。它是两个利益主体分别将所属的客体产权转移到对方的经济行为。根据这一定义可知,完成一个交换必须同时存在三个条件:第一,两个不同利益(即两个不同所有制)的交换主体。一个利益主体内部间客体转移,如夫妻二人相互拿对方的物品,又如交换双方在交换中获取的利益归第三方所有,这些交换均不成立。第二,存在两个不同质(即存在社会分工)的交换客体。第三,交换主体双方自主同意交换。交换者是否同意交换是依据交换中获取利益大小作取舍。不允许以权力、暴力、人情等因素作取舍。这样双方在各自利益目标范围内进行讨价还价,平等竞争,最后双方确认一个都能接受的价格,并以此办理交换客体产权转移手续,即等价交换。于是我们得出交换定理——劳动产品实现交换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是同时存在:(1)两个不同利益的交换主体; (2)两个不同质的交换客体;(3)交换主体双方自主同意交换。首先,这三个条件是充分的,即当三个条件同时存在时,劳动产品的交换即可实现;其次,这三个条件是必要的,即当其中一个条件不存在时劳动产品的交换则不能实现。如当条件(1)不存在时,条件(2)、(3 )随之也不存在,当然交换也不存在;当条件(2)不存在时,形成欺诈,交换即不成立;当条件(3)中一方不同意交换,交换当然不能实现。 此定理对现实经济生活作用非常大,如国有企业三角债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经济秩序混乱,其原因就是交换定理作用的结果。(注:张金良.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理论思考〔M〕. 中国现代企业管理科学研究文库.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7—9. 张金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创建实现交换的条件〔J〕.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51;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创建实现交换的条件〔J〕.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2,(2):120—126.)本文所提交换,均系符合交换定理的交换。 二、劳动过程、劳动产品过程及商品过程的质与量 恩格斯在哲学上有一句名言:“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注:马列著作选读(哲学)〔M〕.37. )因此,人们的劳动、劳动产品和商品均可视为过程而进行研究。马克思在《资本论》首页提出:“每一种有用物品,如铁,纸等等,都可以从二重的观点去考察,质的方面和量的方面”。(注: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1. )现在我们在讨论过事物质与量的依存关系、事物属性叠加原理和交换问题的基础上研究人的劳动过程、劳动产品过程和商品过程的质和量。 第一,劳动过程的质与量。劳动是人类的主要活动方式。人类劳动创造了财富,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人类。人类社会之所以有今天,就是人类劳动的结果。人类劳动是个过程。劳动过程的作用是通过质和量来表现的。劳动过程的质,即人的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作用力对劳动对象的作用;劳动过程的量,即劳动过程经历的时间,简称劳动时间。不同的劳动者,劳动过程的质和量是不同的。每个人的劳动的质和量构成劳动的统一体。 如果把人的劳动过程分解的话,不难看出一个劳动过程存在的三个条件是:劳动的质(劳动者对劳动对象的作用),劳动的量(劳动时间),劳动对象。不难证明,如果这些条件不同时存在,劳动则不存在。 第二,劳动产品过程的质和量。经过人们的劳动而创造的使用价值,人们称其为劳动产品。由于劳动产品从实用价值形成到使用价值毁灭,要经历一个历史过程,所以我们可以把劳动产品视为一个过程,称劳动产品过程,简称劳动产品。劳动产品按形态可分为有形劳动产品和无形劳动产品两类。有形劳动产品是常见的一类,其特性表现为:形态是生产该劳动产品所耗用劳动时间的载体。这样有载体的劳动时间就可以位移。生产该劳动产品所耗用的劳动时间不等于使用者使用该劳动产品的时间。有的前者时间长,有的前者时间短。无形劳动产品如电力、运力、劳动力等,其特性表现为:无形劳动产品无载体不能位移,它与正常时间同步,随着正常时间存在而存在、消失而消失。无形劳动产品作用的时间等于使用者使用的时间。 有形劳动产品与无形劳动产品共同的特性:一是存在质——使用价值,二是存在量——使用价值存在的时间。劳动产品的质与量是一个统一体。笔者以前的文章中把生产劳动产品的时间视为劳动产品过程的量,下文将证明这是错误的,这里特予以更正。 第三,商品过程的质和量。商品是劳动产品发生、发展和灭亡历史中所经历的一段过程。这段过程在质与量方面不同于劳动产品所经历的其他过程。 先讨论商品过程质的规定性。这一问题马克思早就作过科学的论断。他说:“作为商品,它们都是经历交换过程和随之发生的形态变化。”(注:资本论(第3卷)〔M〕.1957:1013.)恩格斯也说过:“这种租税谷物和什一税谷物,不会因为它们是为别人生产的,就变为商品。要变为商品,这个产品必须经过交换,转移到别一个把它当做使用价值来用的人手里。”(注: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12.)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商品本质属性——经过交换, 观点是一致的,是科学的。事实上,交换的实现,交换双方原来各自所属的物,随之发生形态变化,即劳动产品的所有权发生转移,这时的劳动产品就具有了经过交换的特有属性,这一特性正是商品与产品的本质差异。这一属性是劳动产品形成之后人们叠加在劳动产品上的。 其次讨论商品量的规定性。我们利用属性叠加原理来研究商品过程界定问题。如果生产者从投料开始(O时刻)至使用价值形成(A时刻)在平面上连结OA,再延长到使用价值毁灭(X时刻)止,形成OX 时间轴。这样,OA为劳动产品形成过程的时间,AX为劳动产品固有属性——使用价值存在的时间。 劳动产品属性叠加图 附图{F13N302} 人的一生在基本属性的基础上可叠加很多属性。而劳动产品则不然,它的一生在固有属性(使用价值)基础上仅叠加两次属性:第一次叠加的(从B时刻起)是经过交换的属性,第二次叠加的(C时刻起)是使用过程的属性。这两种属性从叠加时起至使用价值毁灭时止均存在。我们将B点、C点投影到OX轴上,这样OX轴可以分成四段:OA是劳动产品形成过程;AX是劳动产品过程,该过程包含三个子过程:AB为劳动产品等待交换过程,BC为商品过程,CX为物品过程。 OA为劳动过程,简称劳动。其质是劳动者的脑力与体力相结合的作用力对客体的作用,其量OA是劳动时间。AX为劳动产品过程,简称劳动产品。其质是劳动产品使用价值,其量是劳动产品存在的时间。该过程包含三个子过程:AB为劳动产品等待交换过程,简称产品,其质仍是使用价值,其量AB是等待交换的时间;BC为商品过程,简称商品,其质是劳动产品经过交换,其量BC是商品过程的时间(即从第一次实现交换到最后一次实现交换——使用者获取劳动产品的产权止经历的时间),商品就是经过交换且未进入使用过程的劳动产品(注:张金良. 论商品的新定义〔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3):30— 33;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论商品的新定义〔J〕.理论经济学, 2001,(1): 14—18.);CX为物品过程,简称物品, 其质是劳动产品进入使用过程而发挥的作用,其量CX是进入使用过程的时间。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可知,上述各过程的质和量皆构成各过程的统一体。这些过程的质和量的共同特性包括:(1)惟一性。 即一个过程不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质和量,否则即变成两个或两个以上过程了。(2)不可拆性,一个过程的质和量是不能拆开独立存在的。 两个过程的质和量是不能拆开互换的。也就是说,过程的质是具有一定量(过程经历的时间)的质,过程的量(过程经历的时间)是具有一定质的量。(3)不同质的过程具有不同量以及量的界限。上述O、A、B、C、X是事物质所能容纳量的活动范围的上下关节点,即保持过程质的极限值。 以商品为例,商品是劳动产品从使用价值形成时起到使用价值毁灭时止这一历史过程中所经历的一段过程。这段过程的质——经过交换与其量BC为商品过程的时间,二者构成商品过程的统一体。商品过程质和量的特性:商品的质(经过交换)和量(商品过程的时间)是惟一的,不存在与商品质和量不同的质和量;商品的质(经过交换)和量(商品过程的时间)是不能拆开单独存在的。商品的质(经过交换)是具有一定量BC(商品过程时间)的质,商品的量BC(商品过程的时间)是具有一定质(经过交换)的量。B、C为商品过程的上下关节点,即在BC范围内,劳动产品均有经过交换的叠加属性,在关节点B、C以外的区域上非商品的质和量了。 由劳动产品属性叠加图可知,劳动产品在商品阶段的属性有两个:一是固有属性——使用价值,二是叠加属性——经过交换。劳动产品在物品阶段的属性有三个:一是固有属性——使用价值,二是第一次叠加的属性——经过交换,三是第二次叠加的属性——进入使用过程。不少同志在文章中不区别劳动产品所处的阶段,笼统地称劳动产品为商品。由于不区分事物所处的不同阶段,事物的不同阶段的质与量的属性也就被掩盖了。这会给经济研究造成混乱。 三、对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重性的质疑 根据以上讨论,现在来剖析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重性的科学性问题。 思考一:使用价值和价值不是商品的质和量。 本来商品过程的质是经过交换,量是商品过程的时间。而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第一节使用的标题则是“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又说“当做使用价值,各种商品首先是异质的;当做交换价值,它们却只能是异量的,所以不包含任何一个使用价值原子”。(注: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8.)这就是说,马克思认为商品的质(使用价值)与商品的量(价值)构成商品的质与量的统一体。这样,在商品的质(经过交换)和量(商品过程的时间)之外,又存在一个“商品”的质(使用价值)和量(商品价值)。这与商品的质和量惟一性原则相悖了。马克思在自己的著作里也未解释“商品”的二重性,使用价值和价值取代商品的质和量的科学依据是什么?这种取代能否成立? 首先,考察劳动过程(OA)与劳动产品过程(AX)的关系。马克思说:“决定一个使用价值的价值量的,只是社会必要劳动的量,或这个使用价值生产上社会必要的劳动时间”。(注: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10.)显然, 马克思所说的商品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劳动过程(OA)的量。马克思把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所有劳动过程的质与量拆开取其量——劳动时间,加工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再把劳动产品过程的质与量拆开而取其质——使用价值,将二者捏合成“商品”过程的量和质,这显然与事物质和量的不可拆性相悖。由于劳动过程(OA)与劳动产品过程(AX)在时间上是连续的,即劳动过程(OA)终止之时,也即劳动产品过程(AX)存在之时,这是非同时存在的两个不同的统一体。因此,使用价值为非具有商品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质,商品价值为非具有使用价值的量。 其次,考察劳动过程(OA)与劳动产品经历的商品过程(BC)的关系。前边已证明过,商品过程是劳动产品发生、发展和灭亡历史中所经历的一段过程,这段过程是在劳动产品过程(AX)存在之后才存在的。因此,劳动过程(OA)与商品过程(BC)在时间上是前后间隔的两个统一体。这样,商品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非商品过程(BC)统一体中的量,它与商品过程(BC)这个统一体毫无关联。 再次,考察商品过程(BC)与劳动产品过程(AX)的关系。前边已证明过,商品过程(BC)是劳动产品过程中的一个子过程。这样,商品过程(BC)除了具有母过程(劳动产品过程)的属性——使用价值外,还具有自己这个子过程的特有属性——经过交换。因此,商品过程(BC)与劳动产品过程(AX)才有区别。所以,使用价值是劳动产品过程(AX)的本质属性,非劳动产品经历的商品过程(BC)的本质属性。 总之,劳动过程(OA)、劳动产品过程(AX)和商品过程(BC)在时间轴上所处的时间、位置不同,它们是三个不同的统一体,其中任两个统一体的质和量是不能拆开重新组合的,也不能取代第三个统一体的质和量。因此,马克思所说的使用价值和商品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非商品的质和量。 思考二: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并非劳动过程的质和量。 我们知道劳动过程的质是劳动者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作用力对劳动对象的作用,劳动过程的量是劳动时间。而马克思则说:“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60.)这里,马克思把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人为地划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视二者为“劳动”的二重性,即质和量。他还认为,具体劳动决定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决定价值,不决定使用价值。这样,在劳动的质(劳动者对劳动对象的作用)和量(劳动时间)之外又存在一个“劳动”的质——具体劳动和量——抽象劳动。显然,这与劳动的质和量的惟一性是相悖的。马克思在自己的著作里也未回答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取代劳动的质和量的科学依据是什么,这种取代能否成立。现在讨论,马克思提出的“劳动”质和量是否就是劳动的质和量。 首先,讨论具体劳动是否就是劳动的质。从经济实践中考察,马克思称具体劳动决定使用价值的论点是正确的。因为具体劳动的质和量相结合作用于劳动对象上,形成使用价值。由于具体劳动包含着劳动的质和量,二者构成劳动的统一体。所以人们也无权力、无能力将具体劳动的质和量拆开,使具体劳动只能表现质而不许表现量。因此,具体劳动并非劳动的纯质因素。 其次,讨论抽象劳动是否就是劳动的量。既然抽象劳动表示劳动的量,按照事物量的规定性,抽象劳动应当有量的数量表现。但马克思没有直接说明抽象劳动的量究竟是什么。为了寻找表现抽象劳动的量,这只能从马克思著作中来推理。马克思说:“决定一个使用价值的价值量,只是社会必要劳动的量,或这个使用价值生产上社会必要的劳动时间。”(注: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10.)“社会必要的劳动时间,则是用社会现有的标准生产条件,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生产任何一个使用价值所必要的劳动时间。”(注: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10.)这就是说,马克思认为,抽象劳动决定商品的价值,而商品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于是抽象劳动的劳动量就等于商品的价值量,又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某劳动产品的所有具体劳动时间的加工值。这样抽象劳动量就等于具体劳动时间的加工值。正因如此,所以它不构成劳动的质所对应的量,因为这个值在一般情况下不等于生产某种劳动产品所需的具体劳动时间,这样就会出现具体劳动的质存在的时刻,不是这个加工值延续到的时刻。当具体劳动时间大于这个加工值时,具体劳动的质仍然存在而加工值已进行完;当具体劳动时间小于这个加工值时,具体劳动的质已不存在,而这个加工值还未进行完。这样,这个加工值不是这些具体劳动的质应具有的量,具体劳动的质也不是这个加工值应具有的质。因此,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非劳动过程的质和量。事实上,具体劳动的质和量就是劳动的质和量。抽象劳动纯属主观设定。 思考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决定商品的质和量。 我们知道,商品是劳动产品发生、发展、灭亡历史过程中经历的一段过程,这段过程的质是经过交换,其量是这段过程经历的时间。首先,讨论具体劳动与商品的质——经过交换二者之间的关系。当具体劳动不存在时,劳动产品亦不存在,这样劳动产品交换也就不存在。因此,具体劳动存在是劳动产品经过交换的必要条件。当具体劳动存在时,劳动产品也就存在,但劳动产品的交换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这说明,具体劳动不决定商品过程的质——经过交换的存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出现的产品积压,就说明具体劳动的存在不决定劳动产品交换一定能够实现。其次,讨论抽象劳动与商品过程的量——商品过程的时间二者的关系。前边按照马克思的论点推出,抽象劳动的量等于生产该劳动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生产该劳动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劳动过程(OA)中的量,商品过程的时间是商品过程(BC)中的量,二者是非同时存在的两个不同的统一体中的量,二者经历的时间长短互不制约。这样,抽象劳动就不决定商品过程量的存在。因此,马克思提出的劳动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决定商品的质和量。 思考四:具体劳动决定使用价值是正确的,但抽象劳动决定商品价值是不科学的。 前边讨论过,劳动存在必须有三个要件:一是存在劳动对象;二是存在劳动过程的质,即劳动者要对劳动对象发生作用;三是劳动要经历一定的时间。按照这样的要求来判断,马克思所说的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论点是正确的。因为具体劳动过程的质与量相结合,对劳动对象产生作用,才生产出使用价值。马克思说抽象劳动生产商品价值,笔者不明白抽象劳动是不是一般劳动。若是一般劳动的话,劳动的三个要件就应当存在,这样,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结果应当相同,即生产的都是使用价值。可是马克思认为抽象劳动生产的是商品价值。这样,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比较,劳动的三个要件相同,仅仅因为马克思设定的劳动名称不同,就能使劳动的结果由使用价值变为商品价值吗?显然,这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客观决定主观的原则是相悖的。若不是一般的劳动的话,劳动的三个要件就不存在,这样抽象劳动怎会生产出商品价值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也未解释这一生产过程是如何进行的,生产实践中也不存在这样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 此外,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的解释,劳动二重性中抽象劳动是劳动的量的表现。但由前边推理可知,抽象劳动量等于商品价值量。这样,抽象劳动量既是马克思称谓的劳动二重性中的量,又是马克思称谓的商品二重性中的量,抽象劳动量能一身兼二任吗?以上论证说明,抽象劳动决定商品价值完全是马克思主观设定的。 总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采用主观设定的方法构筑的商品二重性(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以及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的二重性的理论是不科学的。 四、一点看法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科学,它与其他门类的科学一样,都是客观规律的反映,只是反映的对象不同罢了,决非主观设定的记录。它要求人们只能揭示和反映客观存在的经济关系,不允许主观设定、制造经济关系。长期以来,人们之所以对劳动价值论不断提出质疑,其原因就在于此。我们经济理论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武器,揭示和反映客观存在的经济关系,剖析和摒弃经济理论中流行的非科学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创建中国特色的经济理论,才能指导和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健康发展。
1.经济学是研究什么的: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①:怎样体现稀缺二字。②有效的定义是什么。2.纳什均衡vs瓦尔拉斯均衡。3.市场失灵:市场运行的机制:每个人按照个人利益最大化做决策,这个满足得到的结果是纳什均衡,是稳定的,没人愿意去改变;如果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满足了集体利益最大化,则这个结果就是有效率的,否则则是无效率的。4.看不见的手vs看得见的手。5.举出生活中与经济学有关的案例(你在睡觉,室友在打游戏,外部性问题;都出去摆摊,卖同一种产品:共谋的问题)微观部分:一、消费者理论(价格给定的情况下,消费者如何做出最优的购买决策)1.外生变量(给定的量,作为自变量)vs内生变量(模型中的决策变量),最终求解内生变量是外生变量的函数。2.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动态分析3.消费者最优的均衡条件(边际效用之比等于价格之比,为什么满足这个就是最优了)4.间接效用函数的算法(求出最优需求量是商品价格P和收入m的函数,代入效用函数即是间接效用函数,反解出m便是支出函数)5.求出最优需求量x=x(p,m)后进行比较静态分析,熟悉几种商品类品:①吉芬商品vs一般商品(p1,这个注意五类需求弹性)②替代品vs互补品(p2)③低档商品vs正常商品(m)④奢侈品vs必需品(m)这里注意价格变化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替代效应一定非正(相对于价格的变化方向)6.恩格尔曲线为啥向后倾斜(收入对需求量的影响。)7.希克斯需求函数x=x(p,u)(剔除收入效应),马歇尔需求函数x=x(p,m)8.把单个消费者需求函数横向+总得到市场需求函数。二、生产者理论(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给定的情况下生产者如何做出最优决策)1.关于生产函数(C-D)、欧拉定理(分配耗尽性),规模报酬的问题2.成本函数(给定产量,如何耗费最小,基本的拉格朗日条件极值模型算,成本函数(已经是最优了,针对任意产量,求解过程中得到的要素需求x=x(r,w,q)称为要素需求函数))代入成本函数的形式是c=c(q)3.注意成本函数与生产函数的对偶性。即边际产量最大的点就是边际成本最小的点。4.利润最大化:①带有生产函数的②带有成本函数的。切记:求解过程中会得到要素需求函数:x=x(r,w,p),供给函数。成本最小化是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
21世纪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并存的世纪,资本主义的变化与发展直接影响其历史命运和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全面发展。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资本主义发展论文,供大家参考。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最大的贡献是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如果说唯物史观主要通过揭示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破解了人类历史发展之谜;那么剩余价值学说则主要是研究并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破解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之谜,尤其是对资本主义初期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资本主义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原始积累、自由竞争、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初期的发展也就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阶段。
资本主义初期就是原始积累的过程,而马克思揭示了资本积累就是剩余价值资本化的实质,分析了资本积累的必然性和决定资本积累量的因素。马克思从资本积累回溯到资本原始积累,并在对资本原始积累的考察中,揭示出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即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马克思指出:资本积累提高了生产水平,资本主义生产实现了社会化;生产资料日益集中,生产规模扩大;劳动社会化,每件产品都成为许多人共同劳动的结果;生产过程社会化,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各项生产活动联系紧密;市场规模日益扩大,国际市场形成,各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成为世界性的生产。生产的社会化要求生产资料由社会占有,并由社会对生产实行统一的计划管理,对产品在全社会范围内根据劳动者的利益进行分配。
随着社会的进步,各方各面都会有新的变化,当代的资本主义也不例外。无论是从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或者阶级结构上来说,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比如对于现在的社会现实状态来讲,当代的资本主义与马克思、列宁时代相比,就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变化。对于这种情况,我国的学者都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解读与分析。
从生产力的角度来看,学者们普遍认为,在现在这个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以及产业结构不断变化的现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的方面得到了长久的发展与进步,主要表现为劳动生产率以及社会财富都得到了快速的增长,信息化、服务化、高科技化的产业结构趋势逐渐显现,脑力劳动增加、体力劳动相应的减少,其劳动工具也随着科技的发达而得到了全面的扩展。
从生产关系层面上来看,当代的资本主义也随之而进行了相对应的调整与改变,在很多方面呈现出了新的特点。比如资本社会化的所有制关系趋势增显,社会福利政策的分配关系得以出现等等。学者将其概括描述为:政府对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进行干预;推行雇员持股计划;实行福利政策;用税收调节收入再分配。另外,在有关生产关系新变化而进行的讨论的问题中,国家、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以及全球化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讨论等也都得到了一定的涉及。
从上层建筑来看,大部分研究者都认为在以下四方面资本主义有着显著的变化。(1)政治制度与法制实现了有效结合;(2)国家管理经济和社会的职能增强,国家的调节作用越发突出;(3)资产阶级的民主形式进一步扩大;(4)意识形态中左翼与右翼的分歧逐渐减弱,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虽然未变,但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却更加鲜明。而从我们的角度来看,则认为里面的核心主要是资本主义政治统治形式变得更加完善以及精巧,而这样的变化是与其自身所创造出的再生产的条件密不可分的。
在这里,之所以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变化进行研究,其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要预测当代资本主义在历史上的一个发展趋向。针对于此,学术界开展了积极的研讨,并且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以下三种观点。一种观点是这样表达的,资本主义自身仍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发展潜能。第二种观点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并没有消除其基本矛盾,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第三种观点这样描述,当代的资本主义要看到其中所具有的两面性,一方面要看到这些新变化在缓解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和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继续发展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又要看到这种作用的限制,乃至酝酿和加剧资本主义矛盾方面的作用;既要看到这些新变化在延缓资本主义的覆灭、延长资本主义的寿命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又要看到它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在经过一个长过程的发展后,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命运。
从我个人角度来说还是赞成第三种观点的,首先来说资本主义就目前来说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有很大的活力,但这恰恰又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论断,所以资本主义最终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成为历史的必然趋势。
摘要:笔者沿着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阐发的观点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了与马克斯•韦伯不同的一些观点,同时深入挖掘历史现象解释了被马克斯•韦伯忽略的一些史实,借助马斯•韦伯同时代的朋友桑巴特的著作对新教伦理的资本主义精神提出了新的解读。
关键词:资本主义 人口压力 东西方文明
一、引 言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无疑是一本相当重要的社会学著作,该书初稿在1940年和1950年分两次发表于那个时代最有影响力的刊物《社会科学与社会政治学文献》,表达了一个德意志帝国的公民在国家统一后迅速壮大扩张,成为继英法美等国家之后的一等强国所具有的民族自豪感,这种感情深深印刻在他所推崇的新教伦理对资本主义精神形成过程中所起的重大作用,因此,有理由把《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看做马克斯•韦伯在二十世纪初业已成熟的资本主义精神、秩序、发了和制度所做的一种理论 总结 和提供了一种新的原理解读。然而在此文发表之初就引发了强烈争论,包括马克斯•韦伯共同编辑《社会科学与社会政治学文献》的维尔纳•桑巴特就持有不同看法。随着马克斯•韦伯在学界的影响深入,再次分析讨论此书以及马克斯•韦伯其他著作中涉及到的宗教观点对于我们今天研究整体社会价值观有新的意义,比如我们想要确定,资本主义在本质的形成过程中以及后来在全球扩张的过程中,作为宗教力量的新教伦理是否或者在大多程度上起到了哪些作用、为什么东西方在1500年以后分别沿着不同的道路发展以及亚细亚文明能否单独发展成功资本主义。另外本人在研读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时,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意愿与方家商榷,并愿意做更进一步的钻研。
二、马克斯•韦伯赞扬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马克斯•韦伯在书籍开篇“作者导论”中开宗明义地阐明了自己的立场“为什么在西方文明中,而且只有在西方文明中,出现了一个(我们认为;原文如此)其发展具有世界意义和价值的 文化 现象”,从这一个立足点出发,笔者认为马克斯•韦伯在开初就否定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不同文化现象和生存状态是与他所欣赏的具有世界意义和普世价值的西方文明具有可以同等看待的水平,似乎只有西方社会给世界人民提供了可以学习借鉴的模板,别人只要学习照搬就可以了,甚至于可能如果不接受这样的西方文明和价值观遭遇种族屠杀灭绝也是有道理的!因为在整本书籍当中,我们只看到马克斯•韦伯对欧洲移民,他所称道的新教徒开发了美洲大陆,而够小了对原著民族的掠夺和屠杀。无可否认马克斯•韦伯称赞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是有物质基础和科学根据的,正如《韦伯转》作者描述的那样,马克斯•韦伯是有道理自豪的,1904年仲夏他在纽约看到了“耸入云天的摩天大楼和矗立于海岸的自由女神像”。所以马克斯•韦伯再一次被“资本主义精神的巨大创造力量”所震撼。因为此时马克斯•韦伯生活在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已经抛弃了普鲁士时代的诸侯纷争、小邦林立、俯首听认大国宰割的邦国时代成为继英法美之后的一等世界强国,所以有此种民族自豪感情有可原。然而带着这样的心态撰写《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我们就要发现许多当今重视世界多元文化结构很不一样的东西在里面,所以笔者愿意对该书做出一些新的解读,请方家指正。
三、对“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的中心解读
马克斯•韦伯先生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总结出的受新教伦理影响的资本主义精神主要有如下一些:1、“职业责任是资本主义文化的社会伦理的重要特征;而现在,一定意义上也是资本主义文化的根本基础。”2、“只要干得合法,赚钱就是职业美德和能力的结果与表现”,这里可以比较孔子教导弟子的“君子爱财,取之以道,用之有度”;3、该书第19-22页大段引用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话,最后断言资本主义精神无疑在资本主义秩序出现之前就出现了。而本杰明•富兰克林总结的美国人具有的那种精神无非就是:禁酒、默言、有序、坚定、借鉴、勤勉、诚挚、公正、节制、干净、宁静、贞洁和谦逊。死还没有对屠戮原著居民的忏悔,其他思想家则从完全不同的角度阐释所谓“美国精神”:“在美国,清教精神沦落为一种执拗的小镇精神,只讲究所谓的图面。而世俗霍布斯注意滋养了现代性的主要动机------对无限制 经验 的贪求;乃至于“追求赋予的冲动取代了禁欲苦行,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淹没了天职召唤。”
因此我们能否做这样的假设和推断,第一、新教伦理是否一定催生资本主义精神?或者没有新教徒侵润的国家和地区从无可能出现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精神?第二、新教伦理或资本主义精神一定优于其他民族或宗教精神乃至于可以对秉承其他人类文化遗产的所谓“异教徒”给以彻底铲除甚至肉体消灭,是全世界人类俯伏与《圣经》的教导之下?第三、如果马克斯•韦伯足够长寿,当他看到了他推崇的资本主义精神哺育下的国家和地区经历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出经济大萧条和随后的希特勒崛起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他会作何感想?
仔细分析上面的问题,第一个是充分条件,即新教伦理一定催生资本主义精神,或者马克斯•韦伯自己肯定的那种资本主义精神,实际上他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已经断言“资本主义精神无疑在资本注意秩序出现之前就出现了”。我们也知道宗教改革之前,鄂州的强国如荷兰、西班牙以及地中海沿岸贸易频繁,充分展现了即将统治世界经济的资本主义精神的活动能力,而那时候还没有所谓的新教徒!更遑论新教伦理!
第二个命题则是必要条件,即使没有新教伦理的国家和地区不可能有“资本主义精神的巨大创造力量”,也就是不会有马克斯•韦伯先生惊叹的“耸入云天的摩天大楼和矗立于海岸的自由女神像”,那么几乎与卑斯麦统一德国听一时期,通过明治维新而与西方列强争雄的东亚国家日本又是怎样的情况?日本自然是“衣冠唐制度,礼义汉文化”属于儒家文化圈,没有新教伦理侵润的撮尔岛国也能发展出资本主义精神和制度,呢么马克斯•韦伯先生如何解释?至少我们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得不到解释,至于后来马克思•韦伯先生后来不曾看到的亚洲四小龙等经济实体腾飞就不必说了。从此也看到没有新教伦理侵润照样可以有资本主义精神和秩序,如果更仔细地研究东南亚华侨拓殖开发的 种植 园经济,仿佛可以与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南方经济模式相比拟。
至于第三个命题是后来灾难性的事例,资本主义学者都有补充性的说明,至少对于某些坚信资本主义市场放任自由竞争的理论家们是个惊醒;至于更有其甚的希特勒叫嚣优势民族至上论,是否得自于马克斯•韦伯先生的影响,我们难于落实,姑且放在一边。至少从有良心的学着看,马克斯•韦伯不会同意希特勒对犹太诸民族做有理论准备的计划新屠杀;而我们知道那些新教徒的学说很多来自他们反叛过的宗教版《圣经》,而《圣经》可是古代以色列人用希伯来语撰写的犹太民族血泪奋斗历史。当然,里面以上帝正义的名义下动辄灭绝一个城邦,动动手指头就要灭杀一些所谓异教徒的描述他们是不会在教堂传道布教的时候做讲道的引用。
四、对中国没有原发产生资本主义的 反思
英国人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在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与欧洲对比的时候,即深深被丰富灿烂、历史悠久的黄河长江农耕文明所吸引,又怀着一种莫名的惊诧何以中国农耕文明为代表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没有产生出近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故而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之谜”;法国人伏尔泰研究各国历史进程和科技演变,也有同样的疑问;当代著名的美国汉学家马克•伊文(Mark Elvin)则在专著《The pattern of the Chinese past : a social and economic interpretation》给出了“高水平陷阱”的诠释;后来不少学者又从中国科举选拔制度在明清两代走入束缚人类思想的角度给与了多重解读。限于篇幅笔者不在此处展开讨论。
综上所述,如果马克斯•韦伯只想表明新教伦理对资本主义的发展有过重要影响—仅仅将这种思想作为一种尝试性的假说提出来,把资本主义精神及其后来的制度法律作为欧洲长期孕育发生的一个十分复杂历史过程来看,新教伦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那么过分对这一作用的夸大则是有待商榷,因此我们是否可以试着做如下的陈述:任何社会现象的存在和发展过程,都是现实与意识的统一。清教徒的宗教、契约与法律观念的生成与演化过程同样也概莫能外,从此演变出的资本主义精神只有立足于清教徒当时的现实处境,才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相应观念的形成与变迁;同样,资本主义精神的许多优秀品质在各民族的传统中多有体现。恰好是欧洲某个阶层的生存空间和权利诉求在宗教改革之后不能在自己地域上得到满足,随着人口压力增加和财富欲望的不断追求,他们随着远航的帆船漂洋过海传播到世界各地。在这个征服世界、体现所谓“主的意志”过程中,一直以宗教作为理论支持并逐渐成为主导世界的力量就是马克斯•韦伯所称颂的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很幸运的是他没有看到后来的经济大萧条和希特勒崛起……
参考文献:
1.〔德〕马克斯•韦伯著,彭强,黄晓京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梁赤民译:《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3. 姬金铎著:《韦伯传》〔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摘 要: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经济社会制度,从16世纪产生以来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五个世纪之久。尤其二战以后,尽管世界上一些国家已脱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但是资本主义世界的中心部分,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但生存而且空前发展,表现出较高水平的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甚至占据全球发展的主导地位。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和本质,资本主义终究是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我们在肯定其积极历史作用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其固有的矛盾和弊端始终存在的客观现实。
关键词:资本主义;矛盾;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一、“两个必然”的坚定认识
资本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形态,所以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也要不断深化。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是私有制基础上的雇佣劳动剥削制度,是以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而正是这种矛盾导致了越来越严重的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使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广大劳动人民日益贫困的趋势同时增长。恩格斯在《反社林论中》指出:“机器的改进就造成人的劳动的过剩。如果说,机器的采用和增加意味着成百万的手工劳动者为少数机器劳动者所排挤,那么,机器的改进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机器劳动者本身受到排挤,而归根到底就意味着造成一批超过资本在经营上的平均需要的、可供支配的雇佣劳动者,一支真正的产业后备军。”[1]随着资本积累的发展,私有规模不断壮大,社会化程度提高,他们的矛盾也会加深。这就预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为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清楚地表明:“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剥夺了。”[2]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也曾指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的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在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将处于一种量的积累或量变中的部分质变的发展状态,这表明与之相关的资本主义的灭亡也是一个演进的过程。所以,按照生产力发展水平等社会指标,社会主义在很大程度上还不能跟当今资本主义国家相比,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二、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私有制基础上的剥削制度
马克思指出,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在资本主义社会,两者的结合是少数具有组织大规模生产的物质条件而又不依靠自身劳动来满足生产的资本家,以等价交换的方式从市场上找到那些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一无所有的无产者,并把它们的劳动力作为商品购买回来,投入到生产中而实现的。所以,资本主义是生产资料归资本家私人占有基础上的雇佣劳动制度,它是资本主义的剥削基础。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雇佣劳动制度下,资本和雇佣劳动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但在现实生活中,它却被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等价交换关系所掩盖。资本家与工人之间进行的等价交换只是一种形式,这种形式的掩盖下的内容和结果则是不平等交换。工人并不是属于某一个资本家而是属于整个资本家阶级。马克思一针见血的指出:“罗马的奴隶是由锁链,雇佣工人则由看不见的线系在自己的所有者手里的。”[4]
三、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
虽然资本主义有其本质的弊端,但其在历史发展中是具有进步作用的。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特别强调,工业资本家战胜封建大土地所有者以及工业战胜农业是历史的进步。由封建土地所有制向资本主义所有制过渡是不可抗拒的必然历史过程,任何阻止资本主义发展的行动,都是徒劳的。
资本主义在促进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上曾发挥的历史作用也具有不可替代性:第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适应了生产力的性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会蕴藏着这样的生产力呢。”[5]第二,资产阶级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的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消除了一切固定的古老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传统观念和见解,确立了以“自由、平等、博爱”为核心的人本主义的新观念,科学文化的光明冲破了中世纪宗教统治黑暗时代。第三,资产阶级创立并开拓了国际市场,它迫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马克思恩格斯对于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以及为了开拓世界商品销售市场和获得原料基地所进行的侵略战争,进行了深刻的揭露、抨击和谴责。但同时又辩证的看到这种侵略在客观上又给被侵略国家带来了西方进步文明,尽管这对于被侵略国家和人民来说是极其痛苦和耻辱的。第四,资产阶级日甚一日的消灭生产资料。财产和人口的分散状态,造成了经济的集中,进而又带来了政治的集中。它摧毁了封建割据的壁垒,使各自独立的、几乎只有同盟关系、各自有着不同利益、不同法律、不同政府、不同关税的各个地区,结合为一个统一的政府、统一的法律、统一的民族阶级利益和统一的关税的民族,实现了民族和国家的统一。
四、社会主义应该理性继承和发展资本主义文明成果
从历史发展的逻辑历程来看,人类社会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各个社会形态都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发挥了自己的历史作用,创造了有利于社会前进的文明成果。这些成就必然为下一个社会形态所继承和借鉴,成为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基础因素。社会主义革命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制度后,要采取多种方式继承和运用资本主义社会遗留下来的物化的生产力,充分吸取和借鉴资本主义生产,经营的现代化管理经验和先进的科学技术。这反映了生产发展和经济繁荣的一般规律,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不能一昧祛除。其中,资产阶级思想家培根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 口号 ,资产阶级用科学反对封建的迷信,并第一次引起了人类科学观念的更新,人类对客观世界产生了飞跃性的认识。资产阶级在科学上的革命也引起了技术上的革命。另外,资本主义在反封建的斗争中建立了民主共和国形式,虽然这种民主共和形式带有明显的阶级性质,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但它确实比封建专制度进步很多。无产阶级在取得政权后都要保留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成熟形式。
虽然当时的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在最后的一百年中,生产力具有明显加速度的发展的趋势。可见,生产力的资本主义社会内部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资本主义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还没有彻底用尽,那么我们认为的资本主义很快灭亡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但是,正如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的资本主义是一种历史的暂时的社会形态。它将不可避免地被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所取代。因此,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会过快过慢的发生着变化,正如量变引起质变,这种改变最终会达到极限,旧的社会形态灭亡,新的社会形态会随之产生,资本主义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调整着生产关系,即当代资本主义正一步一步迈向社会形态的高级阶段,为更先进更合理的社会主义制度所取代。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48.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69.
[3]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32.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7.
猜你喜欢:
1. 资本主义论文
2. 论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论文
3. 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趋势分析论文
4. 试论马克思与韦伯对资本主义精神的解读论文
5.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论断及启示
6.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论文
291 浏览 4 回答
105 浏览 3 回答
119 浏览 4 回答
158 浏览 5 回答
221 浏览 6 回答
299 浏览 4 回答
80 浏览 5 回答
175 浏览 4 回答
301 浏览 3 回答
141 浏览 3 回答
89 浏览 4 回答
323 浏览 4 回答
133 浏览 7 回答
348 浏览 4 回答
141 浏览 5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