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2-0059-02
一、认知风格概念的起源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认知风格的研究被介绍到我国。关于风格的起源存在不同观点。实验社会心理学将Allport视为风格概念的引入者。1937年,Allport发展了“生活风格”(lifestyle)这一概念,成为第一次深思熟虑地将“风格”结构同认知联系起来的研究者。他首次使用“认知风格”并作出概念界定。差异心理学认为,关于风格的思想可追溯至古希腊Hippocrates的气质学说和我国孔子关于个体差异的一些观念。精神分析学派则认为风格起源于Jung。1923年,Jung提出了心理类型理论,他将人格划分为外倾和内倾两种向性以及感觉、思维、情感和直觉四种机能,依此提出了一个八种类型的分类。这种观点对涉及利用以个性为基础的概念来开发学习风格模型产生重大影响。格式塔学派在知觉方面的研究与场独立性—场依存性这一维度的出现密切相关。20世纪40年代,知觉功能领域的研究表明一些知觉因素和人格特征可能存在某种关系,与此同时,心理学家开创了所谓的“新观点运动”。以此为契机,美国心理学家Witkin及其合作者通过长期的实证研究,提出了认知风格的场独立—场依存性理论。该理论反映了在人格研究中对心理加工规律的重视,并通过认知风格把长期割裂的人格与认知过程统一起来,找到了研究这一问题的实验方法。Witkin在认知风格的理论探讨和实验研究方面进行的积极探索对以后这个方面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引领作用[1]15。无论最先提出认知风格的是哪一位研究者,不可否认,正是前人的研究探索为我们的继续探索提供经验,奠定了研究基础,同时也为认知风格的研究开辟了众多方向。
二、认知风格的概念探析
Grigorenko和Sternberg将诸多认知风格类型加以分析总结,提出认知风格研究的三种倾向:信息加工倾向、人格倾向和活动倾向[2]4-6。本文以此分类对选取的有代表性的认知风格的概念进行回顾分析。
(一)信息加工倾向
Allport认为,认知风格是个人典型的或习惯性地解决问题、思考、知觉、记忆等的模式。显然,Allport将认知风格定义为一种模式,并认为其心理过程存在于信息加工过程的感知、记忆、思维阶段,其外在表现形式则是一个人形成了典型的或习惯化的个性特征。Friend和Cole扩充了认知风格的概念,认为它包括个体感知、编码、存储和记忆信息的方式[3]。二者在Allport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在编码和存储阶段也存在认知方式,扩充了我们对认知风格所存在的信息加工阶段的认识。Witkin及其合作者在知觉领域进行的大量研究总结后认为,认知方式是指个体的特征和一贯性的组织和加工信息的方式。Witkin提出了认知风格的场独立性—场依存性维度,认为场独立性—场依存性认知风格是过程变量,它们指向认知过程而不是认知内容。Fredenk和Kausmier认为,认知风格是个体在各种不同的领域共同表现出的信息加工习惯。Kagan认为,认知风格是个体知觉、记忆和思维的不同方式或理解、储藏、迁移和使用信息的不同途径,并且从理解速度方面提出了认知风格的冲动型—沉思型维度。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认知风格发展的繁荣期,认知风格的研究方向众多,这一时期对认知风格的理解主要是认为,认知风格的差异存在于认知过程的多个阶段,但对认知风格的研究只强调信息加工倾向并对认知风格的外在表现形式作出了描述,如,认为认知风格属于习惯化的、偏爱的等等,但并没有真正涉及认知风格形成的实质(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这一时期也没有统一的研究方向,因此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成熟的认知风格概念以利于研究交流。
(二)人格倾向
1923年,精神分析学派的Jung提出了心理类型理论,将人格划分为外倾和内倾两种向性,并提出存在感觉、思维、情感和直觉四种机能,由此衍生出八种分类:外倾感觉型、内倾感觉型、外倾思维型、内倾思维型、外倾情感型、内倾情感型、外倾直觉型和和内倾直觉型。20世纪60年代,Briggs和Myers在Jung的心理类型理论的基础上增加了判断—知觉这一维度,据此提出了MBTI模型,包括:内向—外向(Extraversion-Introversion,简称E-I),表示态度或心理能量的倾向;感觉—直觉(Sensing-Intuition,简称S-I),表示某种与获得信息相关的心理功能或知觉过程;思维情感(Thinking-Feeling,简称T-F),表示某种与个体作判断相关的心理功能或判断过程;判断—观察(Judging-Perceiving,简称J-P),表示与外界相处时的态度或倾向[4]。测量人格类型是通过测量个体对每个维度两极的偏好程度,如此共可以获得十六种人格类型。Myers认为这些心理功能在类型上存在相反的发展方向,不可能在现实中同时获得发展,但是类型的发展可以贯穿人的一生。MBTI模型发展了Jung的理论,用类型来解释风格的形成与发展,关注个体与周围世界的关系,打破了风格难以改变观念,认识到风格改变的可能性和必要性[5]。
无论是Jung的心理类型理论还是Briggs和Myers的MBTI模型,都是从人格的角度对认知风格进行的探索,区分了认知风格的表现类型,主要重视人格因素在认知风格中的作用,使认知风格的研究具有浓厚的人性化色彩。但是,其研究同样未深入到认知风格的实质,同时,也没有实证研究的支持,因此获得的批判众多。
(三)活动倾向
“以活动为中心”的传统可追溯至20世纪70年代,它与教育家对学习发生的环境的关注,以及对与满足课堂中的个体差异相关、以过程为基础的问题的关注,紧密联系在一起。坚持以学习为中心的研究传统的教育家,关注的首要和主要问题是学习情境[1]46。因而,也有人将认知风格称为学习风格,造成二者概念运用混淆。Riding等根据心理计量学的设计、对学习的理解和与学习策略的形成的关系等三方面的相似性,并基于学习过程、学习定向、教学偏好以及认知技能发展提出了四种学习风格模型。前三种关注学习的过程及情境。最后一种关注个体的认知能力的形成、认知技能的贮存和学习能力,同时也更为关注那些被认为构成个体的学习侧面的相关行为特征。
以“活动为中心”的风格研究与传统的认知风格相比,研究的对象缩减为教师和学生,研究的背景缩减为与教学活动相关的学习情境,更加强调了动机、情境等因素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这种学习风格不同于认知风格。对以“活动为中心”的风格模型进行的探究,更加赋予了风格变化发展、策略性与不稳定性的特性。
(四)认知风格的整合模型
20世纪90年代以后,认知风格出现理论整合,代表理论有Sternberg的心理自我管理理论和Riding的认知风格聚合模型。
Zhang和Sternberg提出了“智力风格”的概念,他们把智力风格作为一般用语,包含了过去几十年里提出来的所有主要的风格结构,如认知风格、概念型风格、决策和问题解决风格、学习风格、心理风格、知觉风格和思维风格等。他们认为,智力风格指的是个体加工信息和处理任务的偏好,可以是认知的、情感的、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他们认为一个人的思维风格是兼具认知和人格特点的[6]。与此同时,他们提出一个三维模型来解释智力风格。Zhang和Sternberg用一个上位概念来概括风格概念,整合了认知与人格的观点,为我们提供了宏观上的理解,却使智力风格涵盖广泛而少精确。
Riding等人通过回顾以往的30多种认知风格理论,对每一种理论的基本描述、评价方法、对行为的影响以及模型间的相关进行了分析,结果认为已有的认知风格类型可以整合为两个维度:整体—分析维度和言语—表象维度。Riding提出,作为一个操作概念,认知风格被理解为个体组织和表征信息的一种偏好性的、习惯化的方式。Riding的认知风格概念以认知为基础,将认知风格统合为两个维度,分别反映了信息加工的组织阶段和表征阶段的特征,而非对信息加工完整过程的全面反映,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三、总结与展望
通过对认知风格的概念起源进行回顾,以及对前人所提出的有关认知风格的理论进行简要分析后,我们认为,认知风格是建立在信息加工过程基础之上的,认知方式的影响可以遍及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的全部领域,可能受到人格、社会、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我们推测,若信息加工的每个阶段都可能发展出不同的认知风格,那么这将意味着有可能存在大量的认知风格维度,而不仅仅只是存在Riding所认为的整体—分析和言语—表象两个维度抑或是Zhang和Sternberg所认为的智力风格三维模型或者是其他的认知风格理论或模型。由于所收集资料局限,未能运用科学方法提出一个整合的认知风格新概念,这将是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R·赖丁,S·雷纳.认知风格与学习策略[M].庞维国,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李力红.认知风格的理论与实证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McKay,M.T.,et al..Cognitive style and recall of text: An EEG analysis[J].Learning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3,(14).
[4]蔡华俭,朱臻雯,杨治良.心理类型量表(MBTI)的修订初步[J].应用心理学,2001,(2).
[5]莫新语.当代学习风格模型研究回顾[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6]孙灯勇,胡瑜.智力风格的三维模型:一种更为综合的认知风格理论[J].心理科学,2008,(1).